虐嬰虐到腦出血,於心何忍!
每次看到這種新聞,心都會揪結在一起,孩子那麼小,沒辦法逃也沒辦法說他痛,虐嬰的保母怎麼打的下手!不,你們這些虐嬰的沒資格稱為保母,因為在孩子心中,真正的保母是天使,是保護他們安全的媽媽!
我要盡棉薄之力,給政府十點建議:
1、涉虐嬰安全事件業者,不是停業處罰就好,復業之後,一定要對督導單位,提出他們之後的人員任用計劃及老師評核辦法,督導單位要成立督督小組審查。
2、要加強保育人員對嬰幼兒情緒行為的教育,將教育訓練的內容,更具體化及更接近實務面。
3、曾經有虐嬰情事者,不得再從事保育的工作,因為他的個人特質,就是不適合照顧嬰幼兒。
4、曾有違規的托嬰中心,督導單位進行不定期的抽查,這樣才不會評鑑時沒問題,但實際上一些問題。
5、邀請專家一起從實務面去評鑑托育的軟硬體,環境固然重要,但人員素質更重要。因為父母在參觀時,往往無法看到軟體面向。
6、鼓勵從業人員或老師再進修,並給予補助,因為教養的方法一直在更新,在第一線的保母也需要有更多的方法,來引導不同氣質的寶寶。
7、提高幼托人員的薪資,並調查是否有保母老師薪資過低過勞的狀況。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你給香蕉只能請到猴子,專業的保母及老師都在被壓榨下而不幹了,對孩子絕對不是好事。
8、對於每一次的兒虐事件,都是單獨成立調查小組,因為看似兒虐,但背後的原因可能都不同,而受虐的孩子可能都不只一人。
9、業主要成立托嬰中心時,不能只審核他的消防、環境、證照而已,我認為主管單位會同專家,面試業主也是有必要。這社會不缺金主,而是缺有愛心及有耐心的人,來從事教育及托育事業。
10、最後一點是我最不想提的,立法者要研究加重虐嬰的處罰,因為這類案件層出不窮,如何叫家長安心?但要靠法律是最消極的做法,我們要從資源的改善、從人員素質的提升、從實質評鑑把關、從教育面去推動,才能根本解決虐嬰問題。
孩子是我們這塊土地上最珍貴做禮物,政府一定要更重視保護下一代。在進步的社會中,虐嬰絕對是零容忍,一件都不可以有的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70的網紅黃珊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針對4月1日發生在內湖的托嬰中心案件,這幾天議會其他同仁也陸續提出不少建言,社會局也有所回應,並根據新的事證有了第二波的懲處。在這事件中,除了最難過的父母外,其實台北市政府所謂的評鑑制度,也在這事件中喪失了最基本的公信力。 黃珊珊議員表示,依規定北市托嬰中心每三年至少評鑑一次,108年剛公布最新的...
「托嬰中心老師工作」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Facebook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Facebook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隱藏角色 Facebook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黃珊珊 Youtube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Re: [轉貼] 托嬰中心老師的真實告白-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問#托嬰中心 -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托嬰中心工作甘苦談的推薦評價,PTT、BABYHOME 的評價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托嬰中心薪水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托嬰中心薪水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 的評價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閒聊] 托嬰中心的工作該不該去-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Re: [轉貼] 托嬰中心老師的真實告白 的評價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問卦] 幼稚園托嬰中心的薪水怎麼那麼低?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做托嬰好還是幼兒園好? - babymoth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最感人工作【托育老師】胡靜宜:若不離不棄我便全力相依 的評價
- 關於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問題] 南亞龍興龍崗附近英文補習班 - PTT推薦 的評價
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Facebook 八卦
看到指揮中心記者會宣布全台停課噩耗,我驚慌失措傳line問寶哥的導師:「天啊,真的要全台停課改上網課了嗎?這麼多人是要怎麼上?」
老師秒回:「低年級不用網課,放心,晚點老師會交代清楚的。」
我鬆口氣:「太好了,光看他寫功課我就半瘋。」
老師:「讓媽媽半瘋就好。👌」
多謝老師開恩。從明天起,打起精神迎戰邊在家工作邊被兩兒吵翻的半瘋生活。
一谷還有一谷低,配合公司政策在家上班的台北職業婦女朋友說:「我今天除了忙著開會,又忙著中間配合老大英文班老師作Google Meet線上學習測試,明天還有公立小學線上學習測試。中午實在沒有時間煮飯,只好自己跑出門買便當。」
另一位台北老同學說,連她家老么的托嬰中心都為小寶寶安排了線上課程(!),真不愧是贏在起跑點上的天龍國。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城鄉差距?
你們家小孩防疫期間也有網課要上嗎?在家上班的父母究竟要怎麼邊工作邊盯功課?一隻還好搞定,兩隻小獸在家就是無止盡的大鬧天宮啊。
我曾經擁有一個膝下無子的美滿人生,直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所以最近每天早晚都苦口婆心勸告還沒生的夫妻朋友,居家防疫莫衝動,連結前請停看聽。
不信的話,UCC ME。
__________
🥑為了解救居家育兒崩潰中的媽媽於水火,我拜託KidsRead將點讀教材新品團延長一天到5/19週三晚上收團,已下單的朋友若有想加買的商品,廠商會通融併單;另外應觀眾敲碗,開了社團限定的富及第直立式白色冷凍櫃快閃團(請搜尋「酪梨壽司的福利社」)。我只能幫到這裡,請各位戰友多保重!(拍拍)
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隱藏角色 Facebook 八卦
[一歲半與牛肉麵]
現在出門如臨大敵,在家吃省事多哩~ 🍜https://kfan-vip.com/lyGZu
專屬折扣碼:美味好食一次買齊,全站所有商品,結帳輸入in950,不限金額折$50
冷凍品$1488免運,滿2000再折$100
常溫品$799免運,滿1200再折$50
將分溫層計算運費與配送
=====
老婆去台北上課考檢定,從週三到周日展開為期五天的外宿,同時老媽也出國去玩了,頓失後援,獨自面對1歲半與兩歲半的孩子。
下班了,從托嬰中心接回兩小,在餓肚子的尖叫聲中高速的準備孩子們的飯菜、還是很做死的自己煮,將早上出門前的就準備好的食材快速下到寶寶的湯頭內,(還好,有寶寶版的即食麵強力後援 https://kfan-vip.com/lyGZu )畢竟外食總是不太放心,也很難想像一個人要怎麼在外同時處理吃飯跟換尿布,乾脆就在家中餵食、收拾、陪玩、洗澡、哄睡。
1歲半就是完全無法溝通,各種失控,2歲半看著看著覺得活回1歲半應該不錯,選擇退化加入一歲半陣營,瞬間我就有了一對只會用尖叫對話、在開闊的地方互相推擠、丟書搶玩具、洋芋片心、無限大哭的雙胞胎。為何是洋芋片心呢? 因為玻璃至少被壓到還不會破。
1歲半也是不喜歡睡覺,覺得睡覺就是要剝奪他的自由,之前無奈之下建立起來的睡眠模式是一大配一小孩在一個房間,現在兩小一大關在同房,毫無入睡品質可言,一起玩電燈開關、空氣清淨機開關、冷氣遙控器、最後玩無可玩,打開門跑出去玩玩具,打不開門就會聽見洋芋片碎掉的聲音。
1歲半不喜歡吃晚餐,寧願餓肚子也要打掉飯菜,凌晨餓醒大哭後另一個也起床了,然後開始一起玩電燈開關....
早上七點沒有人要起來,因為寶寶們都熬夜了,頂著起床氣,收拾書包尿布餵奶,打包送去給托嬰中心,請老師們看著我的寶寶們睡覺,那感覺就好像錢都丟進水溝裡。
然後我又要下班了,這彷若黑鏡裡的白熊正義公園情境就在我家循環上演,也許是他人日常;夜深孩靜,我終於有餘裕可以傳給讓老婆看著安心的照片,紀念一天的結束,而孩子們又往自立更靠近了一天。
也可以選擇大吐苦水,讓老婆更改決定,每天早上在送走孩子後,才能夠北上研習,下課後趕回家煮飯帶娃,直至深夜才能拖著殘血開始念書。
但我希望她專注在自己喜歡的工作,有個專屬自己的頭銜,持續保有寬闊的眼界,在工作中繼續學習成長,那股追求理想的氣勢與格調所映出的閃亮眼神,才能照亮身邊的家人,同時讓我沉溺在妳充滿自信的舉手投足,還有從靈魂深處散發的笑容當中--這麼好的女人,願意跟我在一起。
而我? 只要好好地吃上一碗麵,來點溫度與滋味提醒我人生還是美好,灌注我面對明天的勇氣,這樣就夠了。
#深夜裡的一碗麵 是大人才懂的經典味啊 🚬
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評價
針對4月1日發生在內湖的托嬰中心案件,這幾天議會其他同仁也陸續提出不少建言,社會局也有所回應,並根據新的事證有了第二波的懲處。在這事件中,除了最難過的父母外,其實台北市政府所謂的評鑑制度,也在這事件中喪失了最基本的公信力。
黃珊珊議員表示,依規定北市托嬰中心每三年至少評鑑一次,108年剛公布最新的評鑑指標,分為行政管理、托育活動以及健康安全三大項以及減分項目與外加項目,其中行政管理有10個評鑑項目,佔了20分,托育活動有25個評鑑項目,佔了40分,健康安全也是25個評鑑項目,佔了40分,每個評鑑項目為1-3分不等,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優等,80分以上未達80分為甲等,70分以上未達80分為乙等,60分以上未達70分為丙等,未達60分為丁等。而受委託評鑑的學者專家則大概花半天的時間到現場,進行這總共60個評鑑項目評分。
針對這60個評鑑項目、總分分級制以及評鑑的方式與時間,有沒有需要再檢討的地方?以下有幾點具體建議---
1、 目前僅花半天時間完成60個評鑑項目的評鑑方式,過於形式,也難以看出托嬰中心的完整面貌。具體建議可將評鑑項目與時間分次實施。
2、 評鑑項目中缺少家長的反映意見。應仿效公運處評鑑公車業者將乘客日常反映內容納入評鑑的方式,也將家長平日的建議內容納進評鑑項目。
3、 增加評鑑頻率,從每三年1次改為每二年1-2次。並將評鑑過程及評分細目資訊公開,並且要求托嬰中心將此資訊放置於對外招生的網站。
4、 其實會進到托嬰中心服務的保母、教保員,對這份工作都有一定的熱誠。在相關的研討會中也發現,幼兒園與托嬰中心發生兒虐事件最大的原因其實是壓力。教保員、老師因為長期或當下壓力大,導致情緒失控,進而有了虐童的行為。因此如何增加托嬰中心的工作條件就非常重要。降低現行師生比則考慮給予一定比例的加分,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5、 其他像設置監視器、開放家長手機連線、社會局不定期稽核等,都能讓提昇評鑑信任度。
最後黃珊珊議員也關心像托嬰中心等社會機構的保險是否足夠。以托嬰中心為例,目前有規調必須強制投保場地公共意外責任險與兒童團保,但兒童團保身故僅為100萬元,是否曾該在要求投保責任險,這樣不僅增加家長保障,某種程度也是減少園方的風險。
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問#托嬰中心 - 工作板 | Dcard 的八卦
一直以來的工作都是行政及服務業比較多,因為高中是幼保畢業的,所以最近有收到托嬰中心的面試通知…,條件其實還不錯,一天上10小,中間休息3小, ... ... <看更多>
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托嬰中心薪水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 的八卦
托嬰中心好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托嬰中心老師工作、托嬰中心薪水、托嬰中心工作心得就來台灣景點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托嬰中心好累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托嬰中心老師工作 在 Re: [轉貼] 托嬰中心老師的真實告白- 看板BabyMother 的八卦
大家好,我是雨蒼。
之前剛好有機會曾經參與過一場政府舉辦,討論如何減少托嬰中心、幼兒園兒虐
的協作會議,因此有些當時會議的成果,可以跟大家分享。
當時之所以舉辦會議,是因為2018年3月時,有朋友在Join平台上提議「請支持
立法強制托嬰中心及幼稚園等設立線上監視系統」成案,希望能立法強制托嬰中
心與幼兒園設立即時線上監視系統,讓父母能即時觀看孩子的行動,並降低虐童
事件的發生。在同樣的時間,Join平台上「降低幼兒園師生比」也成案,要求降
低幼兒園的師生比,提升幼兒教育品質。
因為這兩案都涉及幼托機構,因此就併案處理,也邀請主管0-2歲托育嬰幼兒的衛
福部與主管2-6歲學前教育的教育部一起在2018年3月招開協作會議。
會議照片:
https://billy3321.github.io/images/pdis/20180603-01.jpg
當時會議上討論提到,幼兒園、托嬰中心兒虐的最大原因是教保員、老師因為現
場壓力大,導致情緒失控。有幼保系老師指出,就他的印象,從沒看過有老師是
故意要虐待小孩才去做這樣的工作。因此,很多時候常常都是情緒失控,才會發
生事情。
有很多人可能認為裝設監視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事實上,監視器不可能全面
安裝沒有死角。廁所就不可能安裝監視器,沒人希望自己的小孩上廁所被看到;
再者,我相信這邊的鄉民都是懂新世代教育方式的家長,但很多家長不一定懂。
如果裝設的監視器可以讓父母即時監看,有些父母就會打電話去要老師幫小孩穿
衣服、給小孩喝水等等,造成老師更多的壓力。這樣的壓力,就容易讓老師更容
易失去耐心,進而情緒失控。
有些人可能想,裝設錄影監視器,出事了再來釐清問題就好;但是,有些家長會
沒事就拼命調閱監視影像自己看,如果他們對教學現場不理解,也會誤解監視器
拍攝的畫面。之前就有家長調閱了監視器以後,自己覺得有問題的地方就拼命踢
爆給媒體記者,造成更多的問題。因此,如果有安裝監視器,監視器影像的調閱
方式就要經過規範,比如由地方政府社會局或教育局人員與老師一起觀看影片,
解釋發生的狀況,比較不會有誤解的狀況發生。
有位老師分享指出,在教學現場,由於學校是團體活動的場所,孩子偶爾會推擠、
打架、吵鬧,但是現場的老師都可以處理的很好,但如果加上即時監視器,很多
時候都會不一樣。她指出,現在幼兒老師的工作量逐年提高,除了每份物品都要
準備外,還有像是更新食材,傳染病防治工作,防火訓練等各式的行政工作負擔。
她說,教師工作上最大的挑戰是背後的家長:「每一個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都不一
樣,甚至同一個家的爸爸、媽媽、外公、外婆都有不一樣的教育方式。」
教保產業工會就在會議上指出,這些實務方面的狀況就是業界找不到人才的原因,
因為安裝監視器導致工作環境更糟糕,因此他們離開、跨到其他的行業。嘉義教
育局的同仁也指出,他們遇到的狀況常常是家長告學校,優秀的教保服務人員因
而離職,就算法院還他清白,這些人也不再回到教保服務產業了。
要預防第一線人員兒虐的方式,其實最好的方式,反而是提昇第一線教保服務人
員的勞動條件。提昇他們的工作環境,讓優秀人才能留下來,大家才有更高品質
的幼兒教育。
另一個,現在很多教育的方式都跟以往不一樣,因此學校老師的作法有時候需要
說明,才能讓大家理解。如果各位鄉民小孩送托的幼兒園、托嬰中心有親師會,
我會推薦大家盡量去參加,除了認識老師和教學方式以外,也能夠近距離觀察老
師,並了解老師是怎樣的人,該怎麼彼此互動。在教育方面,全國教保資訊網上
面有放上幼兒園教學正常化系列影片,也能參考。
幼兒園教學正常化系列影片:
https://www.ece.moe.edu.tw/?page_id=4930
目前為了提昇這些教學品質,就會議上,衛福部和教育部都有說,他們都會安排
不定期的參訪,去看教學現場第一線的真實狀況,針對第一線人員的情緒管控,
目前也是他們重點強化的項目之一;如果有發生這些兒虐事件,在教育部方面已
經建置了「不適任教育人員資料庫」,衛福部也會在「托育人員登記管理資訊系
統」加註不適任資訊,防堵這些人員回到教育現場。如果想要了解這些案件資訊,
也能參考衛福部的「各縣市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公告專區」,裡面
可以看到各個案件的資料。
不適任教育人員資料庫:
https://unfitinfo.moe.gov.tw/
托育人員登記管理資訊系統
https://cwisweb.sfaa.gov.tw/
各縣市違反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公告專區:
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1126&pid=8177
北市幼兒園違規紀錄開放資料:
https://calculator.hsiaoa.tw
衛福部新聞稿
https://www.mohw.gov.tw/cp-2639-46160-1.html
如果大家想要看更多,這邊推薦大家參考:
部落格:如何防範托嬰中心、幼兒園兒虐問題?協作會議建議提昇教師勞動條件
https://bit.ly/2UkAQfK
議題手冊:
https://bit.ly/2M28cgR
Join提案:請支持立法強制托嬰中心及幼稚園等設立線上監視系統
https://bit.ly/2U9FUV3
Join提案:降低幼兒園師生比
https://bit.ly/2UaThEj
心智圖:
https://bit.ly/2Vm2Lgb
逐字記錄:
https://bit.ly/2ToMLgg
當天的會議邀集了公私立幼兒園、托嬰中心、學者、地方政府和中央部會一起討
論,相關的資料也公開,在此歡迎大家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34.1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55514333.A.FFB.html
我自己也有小孩,也是送托嬰長大的,可以理解這種感受。
但是,不要忘記了,還有很多努力的教保人員和老師也在第一線一起努力奮鬥,
不要因為幾個新聞就讓大家對他們都失望。
畢竟,有時候新聞媒體需要的就是大家的憤怒、點擊,他們也才有微薄的廣告費,
有些新聞比較容易擷取讓大家生氣的地方,而不一定是比較全面的觀點。
謝謝您對老師的信任!
這確實是好問題,目前其實提昇薪資、又讓父母可以負擔,一直都是
教育部和衛福部很煩惱的問題。
當時討論其實有提到一些解法,我把部落格內容貼上來給您參考:
第一組討論指出,制定教師薪資的樓地板是可行的方向,建議未來甚至政府可
支付部分教師薪資。另外,第一線教師需要團結起來組成工會,才比較能爭取
更好的勞動條件,但教保人員較無勞動意識,建議培訓應該納入勞動權意識的
培訓;政府方面也需要落實勞動檢查,強化教育局或社會局的不定期訪視。教
育局的人員指出,他們希望有機會讓稽核人員配戴密錄器,蒐證上會更為方便,
也能作為開罰的佐證。
在業者成本方面,業者與教育局人員均同意,業者應該要盡可能確實申報財務
狀況,附上稅務證明、薪資轉帳單據等證明給政府,若這些資料夠詳細,也確
實證明業者漲價有盡可能回到教師身上,政府也應該依據這些會計師查核過的
單據核可合理的漲價空間。不過,業者認為有發生確實附上轉帳單據,但審查
委員不認同的狀況,教育局也認為有些業者可能申報的時候不老實。
這點我想教育部跟衛福部也是努力推動零體罰的教育方向,告白裡面
講解的一定是有問題的狀況。或許曾經是情緒失控,但最後把自己的
行為給合理化了,變成這種扭曲狀況。
希望地方政府教育局、社會局的突襲檢查能夠主動發現這樣的狀況。
這都是需要持續改變的東西。
不說什麼,20年前,我相信很多老師和家長還是喜歡體罰;但現在,零體罰
的文化已經逐漸建立起來了。
如果覺得這樣的想法有問題,那就大家一起努力,來勸勸還在體罰的朋友吧!
我絕對不認為虐童合理,我想文章也沒有那個意思。
我的意思很簡單,要知道為什麼發生,才知道該怎麼預防。不知道怎麼預防,
亂推政策,要是一不小心,有時候問題反而更嚴重喔。
當天會議其實有教師工會,也有校方的人,其實確實也有討論到一些
相關的問題。
也歡迎一起了解協作會議的機制~
https://po.pdis.tw
真的。
但坦白說,這邊也是難的地方。為了避免老師不認真,我們有很多東西要老師
填寫,但是填寫的東西太多,又會導致老師更痛苦、工作更繁瑣。
為了防範壞老師的機制,反而讓好老師留不下來。中間界線怎麼拿捏,真的是
很大的學問。
對於工會的朋友來說,可能還有很多可以加強的空間啦,我想倒
不是要怪罪老師的意思。
不過舉報的問題,這可能要看各地方政府的勞動部門狀況如何了(嘆
Q_Q 好慘
當天會議有教師工會提到,很多好老師就是這樣選擇不再工作 Q_Q
我記得是錄影的那種,不是即時監看的。
我自己的作法是,要是有即時讓家長監看的,我就比較不考慮送小孩過去了。
感謝!!!
這我有空問問好了,搞不好我貼錯了@@
倒不是怕麻煩,主要是要裝的話,調閱辦法要有一定的規範,不能讓人隨意
調閱。隨意調閱會出不少亂子,也可能會侵犯其他小朋友的隱私喔。
原來是老師自己的告白啦。
至於你說很多新聞提到的兒虐,其實我覺得真的難講耶。
這邊有個論文可以參考:
根據《遠端監控下幼兒教師情緒勞務之研究─以一所私立幼兒園為例》,線上
監視器:
1. 具有使教學透明化、監督教師、觀看幼童的顧客導向之功能。
2. 有曝露幼兒隱私權與教師隱私權之爭議。
3. 創造直昇機父母,干擾幼兒教學。
4. 遠端監控下幼兒教師長期受表層情緒演出之勞務,雖能自我規訓,但逐漸惡
化親師關係,在情緒失調時以避開監視器發洩。
5. 遠端監控下幼兒教師長期受深層情緒演出之勞務,導致情緒、身體不適。
6. 教師的教育程度、教學經驗和年資較高者較會順應家長需求,家長的職業與
社經地位越高,比較重視孩子健全人格的發展及同儕之間的互動情形。家長
的教育程度越低,比較重視孩子認知方面的學習(注音符號及美語教學)。
7. 贊成遠端監控的家長過度關注幼兒認知學習與生活規範。不贊成遠端監控的
家長最在意的是孩子的隱私權。贊成遠端監控的教師強調還原現場的功能。
不贊成遠端監控的教師拒絕家長干預教學。
https://hdl.handle.net/11296/7va5rj
我想,我們都同意,兒虐最好是不要發生,但監視器很可能導致家長更介入教學,
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家長的介入,會不會成為某些因子,這是可以思考的問題。
是否一定要有監視器我沒有看法,但限定觀看條件這點很同意您的看法。
主要是有的家長知道有錄影就會去吵著要調閱,另外,有錄影這件事情也
會讓一些老師不愉快喔。畢竟,工作隨時有錄影這本身也還是會讓人覺得
不被信任、不舒服。
完全理解,我覺得這邊就是大家的價值選擇了。
不過無論如何,挑個照顧老師的托嬰中心、幼兒園,應該才是最根本的好
方法。
1. 地方政府不定期的訪視,或父母自己去探訪,其實也可以發現有問題的狀況。
2. 顧小孩不是數鈔票,更何況有些父母會過度介入教育現場也是不爭的事實。
我想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工作被隨意、不專業的介入。你的說法這點化約成
感受跟情緒,但我想這是很不精確的說法。
3. 照顧老師,給老師好的環境,也是給孩子好的環境,保護生命安全的方式。
你的說法化約太多東西,也簡化裡面的論述了。保護孩子、避免虐童,是大家
都認同的方向,只是裡面有很多東西需要釐清,教學現場的狀況,家長的狀況,
社會文化的狀況,都要考慮。安裝監視器以後會有怎樣的效果,也要考慮。
並不是不安裝監視器,或是不給父母即時監看,就是「不重視孩子的生命安全」。
最近已經有過修法了,請不要再一直打電話了,先看看修法後狀況如何。
https://bit.ly/2v6Kvwc
https://www.mohw.gov.tw/cp-16-47057-1.html
此次兒少權法共計修正21條、增訂8條。修正重點有五大面向:
一、司法及早介入兒少保護案件調查程序:當社工查訪困難或孩子行方不明,
經警察機關尋查不到,涉有犯罪嫌疑時,都可以報請檢察機關介入處理,當遇
有危急狀態時,更可以直接由司法介入處理,強化兒保案件的處遇效率。
二、建立兒少保護加害人裁罰紀錄資料庫:提供相關學校、兒少機構查詢,以
防堵不適任人員在不同體系流竄,並對未進行聘僱人員事前查證或查有不當紀
錄未予停職時,並可予以處罰。
三、建立兒童死因回溯分析機制:透過科學調查了解兒童死因方式和原因,找
出可矯正的致死原因與建議,避免憾事再次發生,並可有效降低兒童死亡率。
四、加重對兒少為不當行為的處罰:對於供應兒少酒、檳榔、對兒少為特定禁
止行為、執行職務人員發現有兒虐情事未立即通報或兒少機構對兒少有不當行
為,提高罰鍰上限,由現行5倍提高到10倍,最重可處60萬元,以茲嚇阻。
五、兒少權益相關策略:授權中央主管機關訂定托嬰中心裝設監視器的管理規
範,讓家長安心送托並兼顧孩子隱私權,另外也重視兒童及少年的表意權,明
定課綱設計以及各級政府所設的兒童權益推動小組都要有兒少代表的參與;同
時也明定政府應提供收養尋親服務,落實兒權公約揭櫫的身分權保障。
我個人是持平,沒有反對啦。不過會議討論結果是比較不建議裝設,但若要
裝設,那就要把調閱規則弄好。
最近的修法方向是要把這個規則訂好。
犯罪預防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增加監看、增加罰則要有效,當事人就要處
於理性思考的狀況,當他要下手,會多想一下,才能達到效果。
但各位都養過小孩,一定知道,有時候真的會理智線斷裂。想想自己理智線
斷裂的時候,真的可以想到那麼多東西嗎?有時候真的很難。
這就是兒虐預防最大的難處,有些犯罪,像兒虐,很容易是發生在理智線斷
裂的時候。這種時候很多時候已經不管那麼多了。因此,增加情緒管理的能
力,營造一個更友善、讓老師或父母更有耐心的環境(比如有喘息服務等),
其實是比增加監視、增加罰則,更為有效的方式。
根據會議討論的結果,裝設監視器還讓家長即時監看,有的時候只是讓老師
壓力更大,況且老師要施虐一定找的到地方,真的理智線斷裂也不會管你。
這種工作環境,很多老師受不了跑走,剩下的老師工作壓力又會更大,更沒
有耐心。
綜合起來,沒弄好反而讓小孩更容易被不當對待。
我自己是覺得安親班跟托嬰中心可能比較難類比啦XD
畢竟小孩的年齡很不一樣了。
理解,我也同意這種觀點。不過這很多時候本來就是很多優點與缺點要權衡。
我能理解你的看法,托嬰中心的孩子比較小,確實該更注意安全,但也因為
如此,其實爸媽更擔心、更容易介入老師的工作中。
不過,就當時會議上來看,目前九成已經有安裝錄影監視設備了。但是給父
母即時監看的,或許就真的要看看狀況。
https://bit.ly/2PhWyQD
這點我記得就幼兒園方面,園方的人也在不適任人才庫裡面喔,因此要是業
者人員有相關狀況也不能再擔任。
https://bit.ly/2IDjt7K
不過實務上狀況如何可能要再了解狀況。
我記得當天有業者抱怨,說政府已經要求很多人力(像是廚工),所以他們
也有些困擾。應該可以參考一下。
https://bit.ly/2GuGV5y
照理說應該是有吹哨者的保護。
坦白說,網路爆料有時候是比較麻煩的狀況,第一個,網路爆料有時候並不
知道確切的人事物,大家雖然生氣、擔心,但不知道在哪裡,政府也無從查
起。另外,網路爆料有時候也可能只是片面之詞(勿忘督割),大家生氣之
餘,也請大家不要忘記查證,保留一些彈性,不要太快下定論喔。
教育部、衛福部的結論可以看一下當時提案下面,有他們的回應喔!
Join提案:請支持立法強制托嬰中心及幼稚園等設立線上監視系統
https://bit.ly/2U9FUV3
Join提案:降低幼兒園師生比
https://bit.ly/2UaThEj
裝監視器有很多問題,這是一段當天的逐字發言記錄,我也貼給您參
考。
當學生的時候,曾經以為幼教老師是最單純的,我們只要面對天真無邪又可愛的
孩子們,但是真正出了社會、到了現場才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除了孩子,我們
最大的挑戰是背後的家長,每一個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都不一樣,甚至同一個家的
爸爸、媽媽、外公、外婆都有不一樣的教育方式。
在現場,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來帶孩子,但是如果加入了即時監視器之後,
難保不會很可愛的阿公、阿媽閒閒沒事把監視器當電視看,然後打電話給老師說:
「我們孫子怎麼吃這麼慢,旁邊的孩子怎麼一直弄我的孩子,老師你這樣教不對
啦!怎麼叫我孫子自己穿衣服?」一個家有六個家長,一班有三十個小孩,真的
是電話會接不完,不知道老師是要接電話或者是帶孩子。
老師最大的壓力來自於高師生比,尤其是近年來孩子都是不減人數的,很多隱形
個案都是借由正常管道進來,常常一班都有好幾位特殊孩子,在平衡不同孩子間
的教學與活動都是超大的挑戰與壓力,每一屆都有剛上學的孩子的父母會覺得老
師很好當,就騙孩子吃、喝、睡,陪孩子玩就好了。
但是當我邀請家長到現場幫忙、協助教學之後,每個家長都會改變觀念,才去校
外教學當一次愛媽、幫忙照顧兩個小孩之後,就可以佩服老師忍受整班的聲音及
各種孩子的疑難雜症,但這些都不是從監視器可以看出來的,因為監視器的家長
關注的只是自己孩子有沒有受到老師的關注,同儕有沒有欺負他,但是他們等不
及孩子背後的學習,就會立馬插手,而且會讓班上的家長對彼此有誤解,造成親
生家長間誤解、對立,讓老師更難做班級經營。
我覺得教育是一段生命影響另外一段生命立場,我能體諒家長居於幼兒年紀小、
語言表達能力稍微成熟等各種因素想要裝監視器來保護孩子,但是裝監視器最根
本的問題是失去對教保人員的信任,如果對於照顧幼兒的老師不信任,也就是教
導孩子對人不要信任。
同樣的,老師在監視器的監督下會儘量避免與孩子做過多的身體接觸,遠遠、冷
冷的比較沒有事,因為過多的身體接觸在監視器的畫面中會有很多不同的解讀,
但是在幼兒階段比較是需要安全感、信任感的需求,這些都是建立在老師平常的
抱抱及肢體安撫上,這樣的監視風氣開始升起後,幼教老師想培養孩子良善同理、
溝通的能力,核心素養都化為烏有。
我們的立場不贊成現場裝設監視器,但是為了安全起見,可以在校園安全死角裝
設監視器,我們贊成幼兒園的師生比提高,來提升幼兒教育品質,謝謝大家。
你把這個議題直接化約成「老師的爽比孩子的命重要」,但真的不是這個
樣子。用這種討論方式太過簡化這個議題了。
我也希望行的正的家長不要亂打電話介入老師的工作啊(嘆
坦白說,我不希望我小孩的老師一直被其他家長打電話亂入,因此對我來
說,要是有開放即時監視設備給家長看的幼兒園或托嬰中心,我是直接不
考慮的。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就給您參考囉!
幫Q_Q
這是2018年的會議,不過近期的修法已經朝著比較鼓勵安裝錄影監視器的
方向修法了。
另外,我也要澄清,這不是「優先保障老師權益」,這種說法也過度簡化
我的意思。我想說的是,大家應該去看看教學現場的狀況,不是用自己的
經驗一直套用。多聽聽第一線人員的說法,各位可以再想想是否妥適、自
己是否接受,不要太快就用自己的想法不斷演繹下去。
各位一定有很多自己的專業被誤會的經驗,當我們看到別人的領域時,多
停一下、多聽一下、多想一下,我想也是尊重他們的專業。
至於不適任人員資料庫,我看了一下議題手冊,目前衛福部已建置全國托
育人員登記管理資訊系統及托嬰中心管理子系統,教育部也已有幼兒園不
適任教保服務人員之通報與資訊蒐集及查詢辦法,且已建置全國幼兒園不
適任教保服務人員通報查詢系統,不過基於隱私,並不開放對外公開查詢。
這先給大家參考。我記得這邊之前在另一個會議有更多討論,現場幾乎是
激辯,畢竟開放不當,很容易變成網路獵巫的狀況,然後更多人失望離開...
要謝謝所有人願意看我落落長的文字、資料,也要感謝衛福部、教育部的
許多工作人員在這個位置上的努力。
更要感謝的,是每一個認真負責的老師與教保人員,每一天處理小孩的各
種疑難雜症啊!也請大家能多給這些認真的老師與教保人員多一點信任。
※ 編輯: billy3321 (36.231.30.164), 04/18/2019 08:47:48
我只是彙整而已,第一線的公務員、老師們更辛苦。
大家接小孩的時候可以多跟老師聊天,聽聽老師們的看法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