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一起用的藥……都不見了】
有著抗生素界「藍波」之稱的泰寧注射劑(Tienam)驚傳退出台灣,由於健保價格連年調降,導致成本不敷進口。Tienam是比較後線的抗生素,常用於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與肺炎等治療上。
連抗生素中的「藍波」都撤走了,以後有複雜的腹腔感染,該召喚誰來抵擋暴風般的病情?其它的抗生素現在來練肌肉來得及嗎?
悲劇不只一樁,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就連憂鬱症患者常服用的百憂解,受健保砍藥價影響,藥廠也公告停止供貨了!健保開辦時,核定百憂解的價格是49元,逐年砍削,今年依法調整為1.96元,砍到見骨,削到連血肉都不剩。
金莎巧克力三顆37元,買1顆金莎可以買6顆百憂解。如果吃金莎就可以治療憂鬱症就好了,不然國外的原廠藥退出市場,只剩副廠藥可以吃,大藥廠不跟健保玩耍了,小藥廠又剩哪家可以信任?
「合理的利潤」,是品質好的商品與企業,最核心、最重要的支架與骨骼。
一旦沒有了合理利潤,百病開始叢生。堅持品質的大廠商覺得不敷成本,只好退出台灣;而有些不肖廠商只能靠著減低品質、或是進口劣質原料來充數。之前爆發的高血壓藥物進口中國劣質會致癌的原料,發現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海面下的冰山不知還有多大塊?
曾經有七十歲的阿媽跟我抱怨:「醫生,我吃這顆藥頭都好暈喔……。後來我在國外的兒子寫這個藥名給我,說是美國的醫師開給他的,治療相同的疾病,但他吃都不會有頭暈的副作用。他就要我拿來給醫師看,看能不能開這種的。」
我看了一下,其實這顆藥的成份跟阿媽在台灣開的藥一樣,只是一顆是美國大藥廠原廠的、一顆是台灣副廠的。
原廠藥的價格會高,是因為投入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去做研發,且有口碑的藥廠、品管很嚴格。藥廠所添加的額外成分,都會影響這個藥物在人體內的動力學,另外,安全性、甚至在副作用上也可以得到改善。所以就算主成分一樣,可是效果是會有不同的。所以才會有病人抱怨,吃台廠的會頭暈,吃原廠的就是不會。
曾有腎臟科的醫師,幫一個水腫的病人打利尿劑。打台廠的就是沒尿,沒想到換了原廠之後,就開始有尿出來了。在大醫院曾有主治醫師不喜歡我們開台廠的抗生素給病人,他說效價低,病人的燒都退不下來,結果一打原廠的抗生素、病人就退燒了。
一分錢、就有一分貨。沒有錢,就沒有貨。
可怕的是,原廠藥退出台灣後,想買還買不到。藥品的成本,除了原料,藥品還需要嚴格品管、還需要非常多年的醫學研究、動物實驗、人體試驗,成本非常昂貴。當健保把藥品變得比糖果還便宜,就連人生中最貴重的健康,也變得廉價了。
幾年前,國際公認首選治療梅毒的藥物─長效型盤尼西林代理商,因健保的給付過低,停止供貨給台灣。初期梅毒患者打一針長效型盤尼西林即治癒,用替代藥的患者則需要住院打點滴、或回家吃兩周四環黴素。若患者不住院或回家漏吃藥,梅毒即可能透過性行為四散。簡便的把梅毒治療好,其實有公衛上的重要性,因為大家都怕麻煩。治療不完全的後果,當然可想而知。
接下來,國際的骨科大廠,不銹鋼鋼板、螺絲、鋼針等等,因給付過低,不敷成本,台灣市場又太小,也決定全面退出台灣的健保。骨科醫師只好選用近十年才發明的新式耗材,但需鉅額自費四到八萬;不然就只剩下五十年前發明的舊式不銹鋼耗材。
再接下來,極常用的抗組織胺Clarityne(多少人想念這顆藥,我也很愛開!)、帶狀皰疹的藥Zovirax(那麼常用的藥也可以退出?!)、常用到不行的便秘藥、結核病的針劑……到現在的抗生素界藍波Tienam、百憂解……這些常見且基本的原廠藥,一一退出台灣。
那些年,我們一起用的藥……如此熟悉、常用、親切……怎麼都不見了?!
曾有一個頭皮發癢的中年男性來診所,我們一開始跟他說開健保藥膏就可以了。他卻極度堅持不要我們開健保的給他,他說:「我以前用,健保的藥膏都沒有效,自費的才有用。」
對於我們親臨病人的臨床醫師來說,病人吃藥的感受不管是好是壞,都在我們眼前,直接又完全的展現。我們除了依據書本上標準的學理去用藥,病人用藥的真實感受,不管多麼細微,都會成為我們下一次用藥的經驗與背景、成為我們不斷調整與修正藥物的養分與土壤。
有些醫師為什麼會讓病人覺得有效、喜歡給他看病,因為他會不斷仔細的去觀察病人用藥之後的感受,有的打了針很有效、有的打了怎麼腰還是很痛、有的吃了藥之後會有怎樣的不舒服、什麼藥加什麼藥之後會讓病人病情好轉……。
也因此,我們每天親自接觸著許多的病人,看著不同的病情變化、與不一樣的病人的抱怨,看到病人虛弱的緊皺眉頭進來、舒開眉頭展開笑顏的回去,我們也覺得開心;看到病人藥物怎麼都沒效,我們也覺得憂鬱。
漸漸的,我們覺得越來越憂心,因為發現光鮮亮麗的健保底下,我們民眾得到的醫療品質,一點一滴的流失、一點一滴的下降。
方便廉價的健保,給了我們一個如此虛幻又美麗的假象。不斷像沙子般流失與漏走的:是優秀的人才;是品質好的藥品;是不斷進步更新、與國際接軌的、原本台灣如此、如此美好的醫療。然而許多醫師們心裡都知道,這般美好的醫療,卻再也回不去了。
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一法官審問了一個販賣雞肉的黑心商人:「聽說你為了降低成本,在雞肉裡面添加了馬肉。你大概是加了多少的馬肉進去?」商人支支吾吾地說:「回答法官,小的不敢說謊。我大概是加了一比一的量。」法官說:「是一半的雞肉加上一半的馬肉嗎?」商人說:「是一隻馬加一隻雞的比例。」
所以,你真的知道你手上的這顆藥,裡面組成的成分到底是什麼嗎?價格不斷壓低的結果是什麼?藥物的「品質」其實就是由「價格」決定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廠商出品藥物就是為了營利,若不敷成本,就只好壓低成本。這就很像在食品的市場裡,橄欖油裡面沒有橄欖,咖啡粉中沒有咖啡,只有色素與香精,我們以為自己吃的是食物,原來都是假食物。
商品的「品質」跟著「價格」跑,上上下下,這是顯而易見、理當如此的道理:一分錢、就有一分貨。但這不是最可怕的,更夭壽的是一分錢,最後還買不到貨。健保想要砍削藥價、用最低廉的價格買到藥,結果只有兩種,一種就是藥商無法生存,只好退出台灣市場,再也買不到國際大廠做的品質超棒的好藥;第二種就是其它小廠商為了壓低成本,進了劣質原料,才會發生這種血壓藥竟含致癌成分的可怕新聞。
希望健保可以從這些接踵而來冒出的、令人搖頭的新聞中學到教訓,便宜的價格並不能買到昂貴的健康,真的不要再無止盡的砍低藥價了!
「合理的利潤」,是品質好的商品與企業,最核心、最重要的支架與骨骼。一旦沒有了合理利潤,百病開始叢生。
打點板價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印度第二波疫情持續惡化,4月30日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更突破40萬例,達到408331例,刷新全球單日新增病例紀錄,這讓印度累計病例達到1915萬餘例,死亡人數在4月30日單日也增加3500多人,累計死亡人數達21萬餘人。
但這些都只是官方數據,現在印度不只醫院的醫療系統崩潰,醫用氧氣嚴重短缺,各地醫院都上演爭奪醫用氧氣的大混戰,連火葬場都處於爆滿的狀態,由於首都新德里每4分鐘就有一人死於新冠肺炎,火葬場與木源不足,一些死者被運往公園和停車場內臨時設置的火葬場,還有一些死者被集體火化。
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Soumya Swaminathan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由於檢測能力有限,印度疫情的形勢被嚴重低估,印度實際感染人數可能已經達到官方報告數字的20到30倍。根據印度官方公佈的疫情數據,若按20至30倍來計算,印度實際的感染人數有可能達到3.5億至5.3億左右。
為何印度疫情如此失控?一是官方防疫鬆懈,特別是3月底到4月初,有多個印度宗教的傳統活動,大型聚會完全沒有防疫措施;再者,這次在印度傳播的是一種雙重變種,與兩種三種變種病毒株,科學家對這方面的了解尚不足,但可以肯定的是,傳播力更強。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印度是疫苗生產大國,莫迪政府原本打算進行全球最大規模的疫苗接種計畫,要為13.4億印度人打疫苗,以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問題是,印度疫苗生產所需的原料來自美國,而川普自去年就下達國防生產法,禁止疫苗原料出口,這讓印度最大疫苗生產商血清研究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除了推遲全球疫苗的供應,這個號稱「疫苗王國」的印度,竟諷刺地面臨無疫苗可打的窘境,這都成為當前印度疫情形成一場完美風暴的原因。
但面對失控的疫情,莫迪顧及封鎖帶來的經濟衝擊,不打算採取更果斷的防疫手段。而即便印度無疫苗可打,莫迪還是宣布一項大規模的疫苗計畫,讓18歲以上公民人人都可以打疫苗,而這成了一項充滿政治算計的愚民政策。印度疫苗製造商說,即便現在收到美國的疫苗原料,要滿足全印度的疫苗需求,至少需要5到6個月的時間,想以疫苗應對當前失控的疫情,恐怕緩不濟急
印度官方面對疫情的鴕鳥心態,正如紐約時報發自印度的一篇評論所說,這根本是一場謀殺。
{內文}
即便看慣了死亡,但火葬場的員工,面對這場景的衝擊,還是悲慟崩潰。
火葬場主管 Jitender Singh Shunt:「(新德里)西姆普里火葬場裡,在新冠病毒的第一波疫情中,平均一天有8具到10具遺體,這個算是很高了,我會這麼說,最高一天達到18具,但今天的情況很糟,昨晚我們火化了78具,而現在是下午4點 4點半,你可以看到大約60具在火化,外面還有超過15具在等,有5歲的小孩,有15歲的 有25歲的在火化中,還有剛剛結婚的夫婦一起的火化的,我的內心充滿了悲傷,看到這麼小的孩子,這麼多死於新冠病毒的小孩。」
聲音來源:CNN新聞:「現在在德里,你離不開心碎,幾乎這城市的每個人都擺脫不了喪働。」
sky news 記者:「可能沒有比這更多的來表達,新冠病毒危機對印度的衝擊,這是一個臨時火葬場,它實際上並不存在,這是由附近的居民設立的,他們無法應付死亡人數。」
空氣中彌漫著死亡的味道,像是發生過一場戰爭,大火不分晝夜的然燒。新德里,這個每4分鐘,就有一個人死亡的城市,火葬場已不堪重負。但要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竟得如此煎熬。
聲音來源:sky news新聞:「幾輛救護車帶來更多的遺體,這只是一家私立醫院
所帶來的五具遺體,另一家醫院的救護車司機告訴我們,他已經開了一整天的車了。每天我帶來10到12具屍體,他告訴我們說。」
CNN記者:「事實上 到處都是屍體,坦白的說,我從沒看過這樣的場景,火葬場的人說,在疫情之前,他們每天可能要火化7到8個人,而光在今天就有55具,現在甚至都還沒到午餐時間。」
新冠死者家屬:「德里政府說,每天有380人死於冠狀病毒,但實際上大約有1000人,超過1000人。」
聲音來源:sky news新聞:「火葬場很忙,又擴建了100個火葬點。」
新冠死者家屬:「80%的死亡是醫療過失造成的,我了解的是,我們原本可以救他們,但他們在醫院沒有得到想要的照護 ,因為缺乏氧氣、缺藥、缺注射濟,人們就這麼死了。」
新冠病患家屬:「我父親的處境非常危急,我們沒有得到任何幫助,那裡提供了電話,但沒有人接,電話無法接通,請幫助我,拜託,我父親快死了,我承受不了,昨天我才失去了我的弟弟。」
新冠病患家屬:「我都把病人帶過來了,他們不收,甚至連看一眼都沒有,他們也不允許我進來了。」
新冠病患家屬:「這家醫院沒用。」
DW主播:「情況很危急,醫院病床稀缺,太平間已滿,拯救人們生命所需的氧氣短缺。」
印度這波自4月初如海嘯般襲來的疫情,讓確診人數急遽攀升 病例連續10天超過30萬 這導致印度醫療系統全面崩潰 醫院外以各種告示 宣布無法再接收病人 病患仍持續湧入
印度醫生 Sumit Ray:「這是非常糟糕的 實際上比糟糕還要遭糕 這不是一場危機 那是一個災難性的糟糕局面 如你所見 我們ICU已超出能力負荷 我們的呼吸機也用光了 病房裡的患者病得很重 理想情況下應該在ICU內 但我們沒有足夠空間容納他們。」
而救命的製氧工廠日夜加班 也是供不應求 更有不肖業者借機哄抬 氧氣罐在黑市價格飛漲10倍 能緩解病情的瑞德西韋賣到缺貨 價格更飆升了18倍 買不起的印度人 輾轉還是來到醫院等床位 幸運的 能在醫院外頭 吸上一口氧氣 等待治療 不幸的 親人就在眼前逐漸死去 冰冷的地板 成了他們最後的病床
新冠病患家屬:「我一直懇求醫生來看看他 但是沒有醫生過來 沒有一個醫生過來 而你們在這邊採訪一個死人。」
新冠死者家屬:「我的弟弟 他拿不到病床 我們和他跑遍了整個德里 但就是找不到病床 他沒有氧氣 誰要為此負責 莫迪 德里政府 誰要為此負責。」
而莫迪確實,要為這波疫情負責。
印度總理 莫迪(2020.03.25):「這場對抗新冠病毒的戰爭 是整個國家的戰鬥 將進行21天。」
去年3月 疫情在印度漫延 印度鎖國一個多月 確實得到不錯的成效 但也讓印度第二季經濟 大幅萎縮23.9% 且解封後 疫情又跌盪起伏 封鎖措施斷斷續續 在失業率攀升 民怨四起之際 莫迪挑動民族主義 兩度在中印邊界製造衝突 營造強人形象 鞏固支持率 甚至就今年初大言不慚 宣稱打贏了這場對抗疫情的戰爭
印度總理 莫迪 :「這國家有全球18%的人口 這國家有效的控制了新冠病毒 並拯救了整個世界 事實上 是讓人類免於一場大悲劇。」
莫迪此番表態 其實是為印度多場地方性大選暖身 也由於官方帶頭鬆懈防疫 今年1月底2月初 單日確診就已經破萬。
而此波疫情大爆發 與3月底4月初 全國性的印度宗教慶典有關 特別是年輕人最愛的侯麗節 基本上已經沒有防疫措施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教授 Polly Roy:「他們解封的有點太快 不是一步一步地正確地進行 另外一個問題是 他們有很多宗教儀式 我們說的不是幾百個人 而是成千上萬的人在一起 沒有口罩 什麼也沒有。」
而另一個讓疫情迅速升溫的原因 是印度發現的「雙重變種」 與最新兩種「三重變異」的新病毒株 科學家已發現 這些突變 將使病毒逃避免疫系統中的抗體 能加快傳播速度 世衛組織首席首席科學家 斯瓦米納坦就警告 印度檢測能力不足 實際感染人數恐怕是官方數據 1800多萬人的20到30倍 也就是3億到5億多人
而做為全球最大疫苗生產國 原本莫迪有個 全球最大規模的疫苗接種計畫 要為全印度13多億人施打疫苗 但美國自川普時期 動用國防生產法 限制疫苗原料出口 這導致主要生產疫苗的 印度血清研究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除了推遲全球疫苗的供應 號稱「疫苗王國」的印度 卻面臨無疫苗可打的窘境
美國總統 拜登:「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 是必不可少的 對我們每個國家都是如此。」
今年3月 美日澳印首次舉行 四方安全對話的元首視訊峰會 會後就組成「四方疫苗夥伴」 企圖和中國在印太 展開疫苗外交的競逐 但口口聲聲稱盟友 拜登卻遲未解除 川普時期的疫苗原料出口禁令 這最終導致印度當前 疫苗接種率只有8% 也讓這波疫情 形成完美的風暴
美國總統 拜登:「我與總理莫迪進行詳盡的交談 我們立即向他提供 他所需要的一系列幫助。」
眼見印度疫情失控 拜登這才鬆綁出口管制 並承諾提供援助 卻被一些印度媒體 抨擊是鱷魚的眼淚假慈悲 彭博社的分析認為 華府對印度疫情的反應遲緩 恐將危及兩國數十年 所建立起來的關係
反倒是與印度關係緊張的中國 先捐了800台呼吸機 已率先送往新德里 後續還有3萬台及其它醫療援助 此外 包括俄羅斯 英國 與多個歐洲國家 也陸續向印度輸送防疫物資 因為各國都知道 這個全球第六大經濟體 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
而亞洲開發銀行本週的報告 預計印度今年經濟增長為7.3% 但並未估算這波疫情的衝擊 美國商會執行副總裁 布利恩(Myron Brilliant)就警告 美國企業雇用數百萬名 印度員工從事後台業務外包 疫情將產生溢出效應風險 而印度經濟停滯可能性非常高 這將進一步拖累全球經濟
印度總理 莫迪:「朋友們 在當前情況下 我們必須將國家 從另一次封鎖中解放出來 我還想要求各州 只能將封鎖作為最後的手段。」
但莫迪似乎還想硬撐 顧及封鎖帶來的經濟衝擊 不打算採取果斷的防疫手段 反倒是宣布讓18歲以上公民 人人都可以打疫苗 而這是一項充滿政治算計 卻又極度愚民的政策 已人心惶惶的印度人 湧向各地疫苗施打點報到 卻得到這樣的答覆。
疫苗施打工作人員:「疫苗已經打完了 請出來。」
印度疫苗製造商說 即便現在收到美國的疫苗原料 要滿足全印度的疫苗需求 至少需要5到6個月的時間 想以疫苗應對當前失控的疫情 恐怕緩不濟急
WHO秘書長 譚德塞:「印度的情況讓人痛徹心扉。」
印度官方面對疫情的鴕鳥心態 正如紐約時報 發自印度的一篇評論所說 這根本是一場謀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AmEWahbnrw
打點板價格 在 美到沒朋友 Très Jolie Facebook 八卦
《#吉屋出租》
朋友下週要搬去倫敦,問他都打點好了嗎?例如一些台灣人在倫敦的社團可以先加入,尤其是找房這部分若是有認識的人可以幫忙更好。聊著聊著想起自己當初在巴黎租屋的故事。
在法國租屋比我想像中的困難,因為法律保障房客權益,並對房東有嚴格的要求,所以房東與房客大眼瞪小眼,彼此都在挑對象。例如,如果房東的房子標示為附傢俱,就得遵循政府的規定,提供完整傢俱,例如床、桌椅、電燈、廚房爐灶鍋碗瓢盆、打掃用品、冰箱⋯⋯等,不可含糊帶過。而每年的11月到隔年3月因為是冬天,即使房客付不出房租,房東也不可以把房客趕出去,以免凍死街頭。針對房租價格,政府也有管制,房東若是要漲價得參照政府頒布的參考價,亦不能破壞行情故意降低金額。也因為這些規定,房東格外謹慎挑選房客,多人搶租同房源也時有所聞。
對於我們留學生來說,最討人厭的就是房東在篩選房客時需要我們提供法人當「擔保人」,對於一個初次來訪的外國人來說真的很傷腦筋。當時我詢問仲介能否以台灣父母當作保人,得到的答案是得要我提供他們的薪資與繳稅證明。可是那些文件都是繁體中文怎麼辦?法人聳聳肩說那不是他的問題。也因此一開始無殼蝸牛輪番借住朋友家,5區、7區、13區和15區,塞納河左岸幾乎都被我睡過。
其中一間房是我在社團上找到的。房客台灣女生要回台灣,所以有空擋可以轉租給我。雖然二房東行為不可取,但是台灣女生跟我說房東年事已高,很久才會來拜訪一次,因此不用擔心會遇到房東。
這是一間打開窗戶可以看到鐵塔的房子,距離傷兵院Invalides路程五分鐘,從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搭公車去學校約30分鐘,so fantastic so fun!格局一房一廳一衛浴與一個廁所,還有一個小廚房,價格雖然不斐,但僧多粥少搶得到就要偷笑。浴室沖澡的地方架高約40公分,有一扇霧面玻璃門阻擋水氣。入住第二晚洗澡時,發現對面洗手台木製櫃子上方與天花板中間有影子跟蜘蛛網,拿手機打燈一看,居然是⋯⋯標本?骨頭?道具?當下嚇傻立刻越洋連線,結果個頭嬌小的台灣女生入住多年壓根沒發現過這東西,一切只怪我太高,水人沒水命,所有荒謬不合理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也似乎理所當然。
每晚沖澡時,與下盤骨頭你看我我看你,同居約莫兩週後,終於找到正式定居的房子,搬走也就忘了這件事,說不定它就是房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