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驗血,我都覺得你在唬嚨我!」醫生說:「看起來很好啊,什麼好幾天不吃東西?還是一隻胖貓啊!」
「胖當然是要跟自己比的!100公斤少了20公斤還是瘦很多!」我說。

最喜歡食物的米立,這幾天不吃東西。就算是她喜歡的肉泥,吃了兩口之後就會後退發出低低的慘叫聲。
本來以為可能是吃了什麼東西卡在喉嚨裡。

今天帶她去看醫生。結果更糟。是貓的口腔炎。
人得了口腔炎好像很容易好。
但是貓就難了!
中山動物醫院的貓博士醫生說,可能要一輩子打針,如果比較容易解決就是打一針長效類固醇,但是大概打不了兩年貓就會變成糖尿病⋯
我當然不敢選擇這個。
只好選擇比較沒有副作用的貓專用止痛藥,一天打兩次。非常昂貴,但是也沒辦法。
米立在抽血打針的過程中都沒有伸出爪子,很平順而且認命的接受的命運的安排。
這種感覺真的跟小熊小的時候體弱多病,帶她到醫院裡面去看病一樣慘⋯打針的時候她哭得很傷心,我要咬緊牙根但其實我的心都碎了。
還好後來變成一個健康的孩子。
希望米立也能夠變成健康的孩子。雖然醫生說可能一輩子都要打針吃止痛劑,但是我同時會尋找可能的方式,人的口角炎基本上不太嚴重,怎麼貓會這麼悲慘⋯
可能是先天性的。因為米立從一個很多貓的家庭認養而來,實在沒有辦法確定他爸媽有什麼問題⋯
加油米立!媽媽會當你的特別護士。
😭😭😭因為你是我親生的貓!奇奇
才是外頭認養的!(醫生說第二隻貓的出現也可能會引發貓的免疫問題)別在意他!😭😭😭😭媽媽最疼你!
打長效針副作用 在 Facebook 八卦
為什麼剖腹產不用全身麻醉呢?
還記得
上個禮拜吧
在開剖腹產的時候跟媽咪聊天就聊著聊著
媽咪問到了
”為什麼我們剖腹產不用全身麻醉呢”
“因為這樣我們才能跟你聊天啊”
阿不是這樣的
所以
在旁邊裝沒事的麻醉科醫師典哥就被我cue了
來
你給我把話說清楚為什麼要這樣
所以
昨天他就把功課交出來惹
全文照登👇👇👇
========================
麻醉科林賀典醫師
關於剖腹產麻醉選擇
剖腹產的麻醉方式有什麼選擇呢?
先說結論,沒有選擇。
脊髓麻醉及硬脊膜外麻醉我們叫做區域麻醉,他們是剖腹產麻醉的首選。
全身麻醉只會在情況緊急來不及區域麻醉或是媽寶有特殊狀況不適合區域麻醉的時候,才由麻醉醫師決定全身麻醉。所以說,沒得選。
脊髓麻醉及硬脊膜外麻醉下媽媽可以全程保持清醒卻又感覺不到疼痛,雖然難免會覺得有推拉的感覺,如果太緊張只要輕微給予一點靜脈鎮靜的藥多半可以幫助媽媽輕鬆愉快地度過生產過程,另外又可以繼續提供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少的術後止痛。
脊髓麻醉及硬脊膜外麻醉有因為硬脊膜漏水造成頭痛的可能,但是由熟練的麻醉醫師來執行,頭痛的機率可能降到千分之一以下。
至於全身麻醉,因為怕媽媽有嘔吐造成吸入性肺炎的危險,而且部分藥物從靜脈輸注以後會經由胎盤傳到寶寶身上影響寶寶剛出生時的活力,因此只會在情況緊急來不及執行脊髓麻醉或是母嬰有特殊狀況無法執行脊髓麻醉的時候,才由麻醉醫師決定全身麻醉。
那
可以選什麼呢?
第一、
打針的過程難免覺得背後刺刺酸酸,還有手術的過程難免有些推拉的感覺,如果很緊張這時候可以請麻醉醫師給你一點短效的鎮靜藥物讓你放鬆卻又不會睡著沒參與寶寶出來的瞬間。
第二、
術後的止痛可以選擇傳統的長效嗎啡或是自控式持續輸注,這個之前有專文講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去複習。我模仿老闆的語氣有像?
========================
好的
那我用最通俗的話再複習一下重點好了
簡單說就是
區域麻醉在剖腹產的運用就是利大於弊
就醬
歐歐對了
很多人對舒眠麻醉這個議題有興趣
所以最近我們也請麻醉科醫師拍了隻影片跟大家說明這個部分👇👇👇
什麼是舒眠麻醉?
https://youtu.be/IHjM6V55ukA
關於麻醉科醫師在生產所扮演的角色👇👇👇
麻醉科醫生一日直擊!禾馨麻醉科 林賀典醫師
https://youtu.be/DqNPOIPw8JI
禾馨麻醉專科醫師團隊-優雅生產的關鍵人物!
https://youtu.be/-LOxu1TmKt0
延伸閱讀👇👇👇
有關術後止痛
https://drsu.blog/2019/01/03/super190103/
減痛分娩會腰酸背痛?
https://drsu.blog/2021/03/22/super210322-1/
關於麻醉醫師
https://drsu.blog/2019/09/29/super190927/#more-3674
有關在乎與不在乎
https://drsu.blog/2018/12/25/super181225/#more-2530
關於減痛分娩
https://drsu.blog/2017/08/07/super-170807/#more-389
再來聊聊減痛分娩吧
https://drsu.blog/2018/07/13/super180713/#more-1899
關於一群永遠戴著口罩的天使們
https://drsu.blog/2019/12/12/super191212/
自然產什麼時候要住院待產呢?
https://drsu.blog/2019/11/28/super191128/#more-3917
打減痛分娩會影響生產嗎?
https://drsu.blog/2020/06/05/super200604/#more-5113
初心
https://drsu.blog/2020/09/07/super200907-1/
Coffee or tea?
https://drsu.blog/2019/11/18/super191118-1/
今天再來聊聊腹膜外剖腹產
https://drsu.blog/2019/11/14/super191114/
有關剖腹產及腹膜外手術 -影音拍攝紀錄
https://drsu.blog/2018/01/04/super180104/
再次聊聊腹膜外剖腹產
https://drsu.blog/2017/10/31/super-171031/
有關腹膜外剖腹產
https://drsu.blog/2017/08/16/super-170816/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關於基因醫學部落格在這裡👇👇👇
https://sofivagenomicsblog.wordpress.com
打長效針副作用 在 我是亮亮 Facebook 八卦
【那些年,我們一起用的藥……都不見了】
有著抗生素界「藍波」之稱的泰寧注射劑(Tienam)驚傳退出台灣,由於健保價格連年調降,導致成本不敷進口。Tienam是比較後線的抗生素,常用於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與肺炎等治療上。
連抗生素中的「藍波」都撤走了,以後有複雜的腹腔感染,該召喚誰來抵擋暴風般的病情?其它的抗生素現在來練肌肉來得及嗎?
悲劇不只一樁,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就連憂鬱症患者常服用的百憂解,受健保砍藥價影響,藥廠也公告停止供貨了!健保開辦時,核定百憂解的價格是49元,逐年砍削,今年依法調整為1.96元,砍到見骨,削到連血肉都不剩。
金莎巧克力三顆37元,買1顆金莎可以買6顆百憂解。如果吃金莎就可以治療憂鬱症就好了,不然國外的原廠藥退出市場,只剩副廠藥可以吃,大藥廠不跟健保玩耍了,小藥廠又剩哪家可以信任?
「合理的利潤」,是品質好的商品與企業,最核心、最重要的支架與骨骼。
一旦沒有了合理利潤,百病開始叢生。堅持品質的大廠商覺得不敷成本,只好退出台灣;而有些不肖廠商只能靠著減低品質、或是進口劣質原料來充數。之前爆發的高血壓藥物進口中國劣質會致癌的原料,發現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海面下的冰山不知還有多大塊?
曾經有七十歲的阿媽跟我抱怨:「醫生,我吃這顆藥頭都好暈喔……。後來我在國外的兒子寫這個藥名給我,說是美國的醫師開給他的,治療相同的疾病,但他吃都不會有頭暈的副作用。他就要我拿來給醫師看,看能不能開這種的。」
我看了一下,其實這顆藥的成份跟阿媽在台灣開的藥一樣,只是一顆是美國大藥廠原廠的、一顆是台灣副廠的。
原廠藥的價格會高,是因為投入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去做研發,且有口碑的藥廠、品管很嚴格。藥廠所添加的額外成分,都會影響這個藥物在人體內的動力學,另外,安全性、甚至在副作用上也可以得到改善。所以就算主成分一樣,可是效果是會有不同的。所以才會有病人抱怨,吃台廠的會頭暈,吃原廠的就是不會。
曾有腎臟科的醫師,幫一個水腫的病人打利尿劑。打台廠的就是沒尿,沒想到換了原廠之後,就開始有尿出來了。在大醫院曾有主治醫師不喜歡我們開台廠的抗生素給病人,他說效價低,病人的燒都退不下來,結果一打原廠的抗生素、病人就退燒了。
一分錢、就有一分貨。沒有錢,就沒有貨。
可怕的是,原廠藥退出台灣後,想買還買不到。藥品的成本,除了原料,藥品還需要嚴格品管、還需要非常多年的醫學研究、動物實驗、人體試驗,成本非常昂貴。當健保把藥品變得比糖果還便宜,就連人生中最貴重的健康,也變得廉價了。
幾年前,國際公認首選治療梅毒的藥物─長效型盤尼西林代理商,因健保的給付過低,停止供貨給台灣。初期梅毒患者打一針長效型盤尼西林即治癒,用替代藥的患者則需要住院打點滴、或回家吃兩周四環黴素。若患者不住院或回家漏吃藥,梅毒即可能透過性行為四散。簡便的把梅毒治療好,其實有公衛上的重要性,因為大家都怕麻煩。治療不完全的後果,當然可想而知。
接下來,國際的骨科大廠,不銹鋼鋼板、螺絲、鋼針等等,因給付過低,不敷成本,台灣市場又太小,也決定全面退出台灣的健保。骨科醫師只好選用近十年才發明的新式耗材,但需鉅額自費四到八萬;不然就只剩下五十年前發明的舊式不銹鋼耗材。
再接下來,極常用的抗組織胺Clarityne(多少人想念這顆藥,我也很愛開!)、帶狀皰疹的藥Zovirax(那麼常用的藥也可以退出?!)、常用到不行的便秘藥、結核病的針劑……到現在的抗生素界藍波Tienam、百憂解……這些常見且基本的原廠藥,一一退出台灣。
那些年,我們一起用的藥……如此熟悉、常用、親切……怎麼都不見了?!
曾有一個頭皮發癢的中年男性來診所,我們一開始跟他說開健保藥膏就可以了。他卻極度堅持不要我們開健保的給他,他說:「我以前用,健保的藥膏都沒有效,自費的才有用。」
對於我們親臨病人的臨床醫師來說,病人吃藥的感受不管是好是壞,都在我們眼前,直接又完全的展現。我們除了依據書本上標準的學理去用藥,病人用藥的真實感受,不管多麼細微,都會成為我們下一次用藥的經驗與背景、成為我們不斷調整與修正藥物的養分與土壤。
有些醫師為什麼會讓病人覺得有效、喜歡給他看病,因為他會不斷仔細的去觀察病人用藥之後的感受,有的打了針很有效、有的打了怎麼腰還是很痛、有的吃了藥之後會有怎樣的不舒服、什麼藥加什麼藥之後會讓病人病情好轉……。
也因此,我們每天親自接觸著許多的病人,看著不同的病情變化、與不一樣的病人的抱怨,看到病人虛弱的緊皺眉頭進來、舒開眉頭展開笑顏的回去,我們也覺得開心;看到病人藥物怎麼都沒效,我們也覺得憂鬱。
漸漸的,我們覺得越來越憂心,因為發現光鮮亮麗的健保底下,我們民眾得到的醫療品質,一點一滴的流失、一點一滴的下降。
方便廉價的健保,給了我們一個如此虛幻又美麗的假象。不斷像沙子般流失與漏走的:是優秀的人才;是品質好的藥品;是不斷進步更新、與國際接軌的、原本台灣如此、如此美好的醫療。然而許多醫師們心裡都知道,這般美好的醫療,卻再也回不去了。
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一法官審問了一個販賣雞肉的黑心商人:「聽說你為了降低成本,在雞肉裡面添加了馬肉。你大概是加了多少的馬肉進去?」商人支支吾吾地說:「回答法官,小的不敢說謊。我大概是加了一比一的量。」法官說:「是一半的雞肉加上一半的馬肉嗎?」商人說:「是一隻馬加一隻雞的比例。」
所以,你真的知道你手上的這顆藥,裡面組成的成分到底是什麼嗎?價格不斷壓低的結果是什麼?藥物的「品質」其實就是由「價格」決定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廠商出品藥物就是為了營利,若不敷成本,就只好壓低成本。這就很像在食品的市場裡,橄欖油裡面沒有橄欖,咖啡粉中沒有咖啡,只有色素與香精,我們以為自己吃的是食物,原來都是假食物。
商品的「品質」跟著「價格」跑,上上下下,這是顯而易見、理當如此的道理:一分錢、就有一分貨。但這不是最可怕的,更夭壽的是一分錢,最後還買不到貨。健保想要砍削藥價、用最低廉的價格買到藥,結果只有兩種,一種就是藥商無法生存,只好退出台灣市場,再也買不到國際大廠做的品質超棒的好藥;第二種就是其它小廠商為了壓低成本,進了劣質原料,才會發生這種血壓藥竟含致癌成分的可怕新聞。
希望健保可以從這些接踵而來冒出的、令人搖頭的新聞中學到教訓,便宜的價格並不能買到昂貴的健康,真的不要再無止盡的砍低藥價了!
「合理的利潤」,是品質好的商品與企業,最核心、最重要的支架與骨骼。一旦沒有了合理利潤,百病開始叢生。
打長效針副作用 在 思覺失調症治療要趁早!長效針劑穩定控制防惡化成優先選項 的八卦

以現在的治療趨勢來說, # 長效 針劑 有助穩定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 有效保護腦部功能、降低復發機率, 特別是疫情期間擔心回診或是經常忘記吃藥, ... ... <看更多>
打長效針副作用 在 思覺失調長效針副作用? - 看板Psychiat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目前家人已服藥(理必思妥1顆)」約半年以上
因病情漸漸穩定
開始有不想服藥或不按時服藥的狀況
想跟醫生討論換打長效針看看?
但不知道打針是否會較不舒服?或有其他副作用?
想問問有使用過的版友此方面的心得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211.1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sychiatry/M.1565655716.A.D9C.html
※ 編輯: lovesat (118.166.117.185 臺灣), 08/17/2019 23:55: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