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小腿🐷
一直都在這定期打肉毒咀嚼肌(小臉)
完全是為了上鏡頭臉不要更腫
-
這家的肉毒是我試過那麼多家以來效果最好的
之前大概都要1個月到1個半月肌肉才會縮小
這邊約2週半 肌肉就小很多 所以一直推抗朋友揪團來
-
其實以前也打過小腿了,因為我的小腿肌大概是足球選手等級的壯
爬了很多文章,小腿肌大 拉筋 刮痧 只能舒緩緊繃循環好
運動反而是鍛鍊肌肉不會讓它變小
所以好幾年前去打了肉毒
那時是因為去做臉然後看到瘦小腿方案15000有找
衝動下覺得便宜可以試試看
殊不知完全沒效果
-
今天諮詢的時候 諮詢師聽到當時劑量是100u直接說
「不是肉毒沒效,是要足夠劑量!100u通常是一支腿的最低劑量 分兩隻腿打 一邊50當然無感 ,還是要看每個人的狀況」
就跟打咀嚼肌一樣,不能看單價
而是看品牌跟劑量 還有醫生施打的位置
-
想想原綺救了我的小臉 應該也可以給我的蘿蔔一點希望
所以今天又給瘦小腿一次機會 劑量打好打滿
果然我的腿肌大於一般女生的發達🤣
-
打針真的很痛 差點把診間的門給捏爆 木頭快碎掉的聲音🤫
-
想問價格或約免費諮詢可以找我推薦的預約小幫手⬇️
:「我想問今天采婕打的小腿肌肉毒」
https://lin.ee/VRd7eqz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村子裡的凱莉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100天,我們真的很辛苦,不敢回頭看是怎麼撐過來的。 小露生病了。 沒有任何疼痛之下,很慶幸發現的早,立即在第一時間開始治療,小露很勇敢、很懂事,面對自己的疾病從一開始的崩潰大哭,到現在的樂觀治療,兩手背戳滿針孔,右手打不了換左手繼續打。 #為什麼生病的是我 一開始我也跟她一起每天哭,後來我...
打針真的很痛 在 金魚媽咪三千金育兒日誌 Facebook 八卦
#生產紀實待備份
#恭喜我成為二寶媽
《2018/7/20》
感謝二寶女兒
似乎讓我在睡夢中開指
半夜起來尿尿
一直覺得很想大便
才開始有痛感
從三樓房間下來還差點滾下來
無法施力
好不容易走到一樓
跪在地上無法動彈
到醫院時已經開3指
So不能打無痛分娩
晴天霹靂😭😭😭😭
害我好害怕生的時候會暈過去
呼吸呼吸呼吸
護士一直提醒我
雙腳一直抖抖抖
覺得喘不過氣還好有帶上氧氣
護士打給老公問他在哪
我還沒意識到快要生
老公也還沒辦好手續
卻已經開6指
先被推到產房
繼續憋氣肚子用力10秒
一直重複、一直重複
人在不舒服時,真的會喊媽媽
我也狂喊「救我」
好幾次用力痛到叫出聲音
最後一次
她從我的身體裡被抽離
那種感覺很奇妙
抽離的那瞬間不痛了
心中放下大石頭
今早一切都發生太快
So我一直都很清醒
所以連縫合時都很有痛感
那裡打針真的很「痛」
2點到醫院、3點生出來
寶貝一小時快速通關
來到這個世界❤️
謝謝你沒讓媽咪痛太久
我們愛妳😍😍
2870公克/50公分
「7/20」這個日子是新的紀念日💯
#未完待續生完又是一個大挑戰
打針真的很痛 在 莎莎公主遊樂園 Facebook 八卦
今天居然有禮物
是我和大呆在一起N年的紀念日
真的在一起太久了
久到我搞不清楚到底是幾年了
手搜都不夠算的那種久
今天下班後先去看醫生
我的腳還在痛
跑去看也是很痛的增生療法
看完醫生我還在掰咖的時候
大呆默默變出禮物(居然還有想梗好好笑)
原來是藍牙耳機
我645買到現在還沒用來聽音樂
終於有耳機可以用了
以後跑長距離可以聽音樂了💕
有興趣看我打針的地方,可以看一下IG限時動態,24小時限定這樣XD
#藍芽耳機 #到底在一起幾年了
#打針真的很痛
打針真的很痛 在 村子裡的凱莉哥 Youtube 的評價
這100天,我們真的很辛苦,不敢回頭看是怎麼撐過來的。
小露生病了。
沒有任何疼痛之下,很慶幸發現的早,立即在第一時間開始治療,小露很勇敢、很懂事,面對自己的疾病從一開始的崩潰大哭,到現在的樂觀治療,兩手背戳滿針孔,右手打不了換左手繼續打。
#為什麼生病的是我
一開始我也跟她一起每天哭,後來我告訴她或許天主想讓妳有其他的任務,讓妳接觸不同的孩子,以後可以有能力幫助更多的孩子。
其實,我們都沒自己想像中的勇敢。
剛開始小露常常一邊打針、一邊哭、還要一邊安慰我,那種半夜心痛到醒來的日子,真的很可怕!
回想起前100天,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住在醫院,到現在我們已經可以把醫院當飯店般,自娛娛人享受著台北市百萬夜景,倒數治療。
#感謝樂觀的自己可以開導小露和25
住院期間除了極度不舒服之外,大部分時間我都希望她能正常過生活,早睡早起、該學習就學習、該運動就動,我一直灌輸她 #妳跟別人沒有不一樣只是有時候要治療 ,但大部分沒有不舒服的時候,就要跟以前的日子一樣過。也會找很多事情來充實她的生活,讓她的生活不是只剩下打針、吃藥。
選擇現在才跟大家說,是因為小露打針治療再6週就要結束了,最辛苦的階段已經熬過,她想要讓大家知道她很好,我們都很好,她想鼓勵更多生病的孩子,一定要勇敢面對自已的疾病,樂觀面對,才能更有效的幫助自己恢復健康。
小露很幸福,擁有大家的愛。
#願她也有愛別人的能力
之後的644天治療期,我們也會繼續好好的過生活。
我們現在真的很好,別擔心!
#謝謝大家的關心
#留言就不一一回覆
#謝絕偏方治療
謝謝台北馬偕醫院11樓的所有醫生叔叔阿姨、護理師姊姊,是妳們讓我有更足夠的勇氣面對治療,讓我住院的時候感到安心。
也希望生病的小朋友都能治療順利、快快康復。
-小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2ZMw9StbiY/hqdefault.jpg)
打針真的很痛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評價
生蛇 (帶狀疱疹) 專題 - 趙麗珊醫生@FindDoc.com
預約注射生蛇疫苗: https://www.mybodycheck.com.hk/zh_HK/bodycheck/booking/25
問題一:左邊腰部有針刺的感覺,之後出現很多紅色小水泡,並全身骨痛。請問這真的是"生蛇"嗎?0:20
問題二:有甚麼方法治療"生蛇"?通常要多長時間才能痊愈?1:47
問題三:張先生有一個5歲的兒子,他擔心兒子會被傳染。"生蛇"會傳染嗎?若會,家中的衣物應否分開洗?3:40
問題四:"生蛇"是否會再復發?聽家人說"生蛇"圍繞腰部一圈就會死。這說法有根據嗎?5:08
中醫角度談生蛇 (帶狀疱疹):http://youtu.be/fu2PDz4Mulk
查詢醫生資訊:http://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cyg77t9GE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y-_7GEJyXt2y3p3WyPeyVDgntHA)
打針真的很痛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工業大廈埋沒了清晨的淡雅,卻藏着了默默耕耘的人兒。
不聽早鶯嗯哼,但聞水聲淙淙,不見淨泉,只見一老三嫩,分散於雪白的場所內,用水洗擦着工具。這是一家臘腸製作工場,看上去倒不像,架生雖說不上簇新,但也沒有半點油膩污損,可見製作者的執着。驟眼看來,似乎是自家製作,窗前微胖的老人,抬頭綻露慈祥的笑臉,介紹自己叫「錦叔」,是旁邊的短髮女生「阿儀」及較瘦削男生「阿文」的爸爸,至於一旁的胖男生,則是這裏的員工「阿斌」。他們幾口子經營着一家凍肉店,招牌是自家製的臘腸。她說,傳統於人的腦海內,都有個印象﹑有些記憶﹑有份懷念,沒有了會很可惜,然而,如果可惜的感覺只有一瞬間,它,就真的會慢慢消失。故此,她決意傳承,延續溫馨的滋味。
最佳的馥郁
臘腸,無疑是一種傳統。除了是食物,也是舊陣時回到家中的撲鼻香氣,不帶奢華高貴,卻屬一種親切。此刻,整個工場,就瀰漫着這一股馨香。十一月,是吃臘腸的季節,也是周氏一家人最忙的時候。臘腸嘛,畢竟是季節性的食物,天氣涼的話,日日開工,三十多度的話,數天才開一次工。做臘腸普遍是七月尾開始,到過年就收爐,收爐了,他們就賣豬肉。
「借歪、借歪。」錦叔邊高喊,邊與阿文雙手秤起一大箱豬肉,放到砧板前,隨即把豬肉逐塊執到砧板上,切成小塊備用。阿儀終於洗乾淨所有工具,滿意地步至兩個男人身旁,把切好的豬肉倒入碎肉機內,重複幾次後,阿斌就來到這邊,把一大盤碎肉拿到水喉處清洗,再交由錦叔秤味。秤味即調味,把大量豬肉倒到醬油中醃製,錦叔邊攪拌着肉碎,邊解釋他們的臘腸比坊間的偏鹹,吃起來更香口,秘技就在於用自家的醬油做臘腸,「我哋由阿爺個代就開始自己曬豉油,不過而家要喺大陸曬啦,香港邊有咁大個工場畀你曬?」語畢,他把碎肉撈起,與瘦肉混合後,於紅色大膠盆內大力攪拌。兩代人嘛,思想上始終有點差異,有時候阿儀會看不過眼,怕老爸太辛苦,故一直提出用機器取代人手,她捂着額頭道:「佢好執着,非常執着,比我更執着。」既然有科技可以幫到人,為何仍然堅持最傳統的一套呢?故此,在她大力推動之下,工場添置了不少機器。只是,有些事情還是親手製作方好,例如灌腸。
說時遲那時快,他們一行四人已經站於崗位上,用腸衣包裹着肉餡,再打針疏風。然後就是紮結,對於紮結,錦叔堅持不能有繩尾外露,這是老一輩人的執意。然而,不是所有工序都能保持如初,曬臘腸便是這樣一回事。誰都知道,臘腸生曬過比較好,但如今全都在工廠製造,根本沒法子曬,只能用烘焙方法,用風機吹乾。烘過後即完成,成品要回味七天方能賣。阿儀不是不理解老爸的想法,她自己也喜歡炭火焙,但法例不容許,不變也不行,她嘆口氣:「除非你令嗰樣嘢消失,咁佢就可以喺歷史中永恆不變。」永恆不變的,從來只有變幻。
時針依舊轉動着,提醒時刻都在更新。中午十二時許,工場已經完成了當天的使命。做好清潔工作後,錦叔跟阿儀就回到店鋪工作。這是阿儀恆常的生活,對錦叔而言卻不然。以往,做臘腸這一個行業十分興盛,有十來二十檔,那年代很多人排隊買臘腸,比現在旺多了。他由早上六時起床,工作至晚上十二時方下班。說起來,錦叔做臘腸已經五十五年,六十年代,剛來香港沒機會讀書,惟有跟隨大哥做臘腸,一做就是十年。後來,他決定自立門戶,立名號為「恆安」,賣豬肉及臘味,一直鑽研改良臘腸的味道,結果,另一個十年又過去。做得好端端的,名堂開始響之時,政府突然說要拆工場,當時要另覓工場太難,於是他只好一味賣豬肉。停止生產臘腸的期間,他一直都感到技癢,又偷偷地研究。至二零零三年,有位食家朋友說服他重出江湖,見心癮到了,自己也捨不得這一行,「研究咗臘腸味道咁多年,希望自己再親手做,我真係鍾情於臘腸,係真㗎。」把心一橫,將小店改名為「家香」,捲起衣袖再做臘腸。
聽到店名,阿儀立即豎起耳朵,彷彿急着告訴大家,名字由她而來。她的記憶中,家裏每一頓飯,幾乎都有臘腸作菜,她形容:「好難有一種食物,只要煮一煲飯,放上飯面,打開飯煲,已經有一種香味,令你返到屋企有一種幸福嘅感覺。」少女時期,身在英國讀書,每次回港,她硬要帶着一大袋臘腸離開。對臘腸有親切感的最大原因,當然是吃久了有感情,自小吃臘腸到大,她最喜歡一味獨門住家菜——臘腸蒸雞蛋。剛好是午飯時間,她埋首於廚房做着與爸爸的午膳,「呢道菜我由細食到大,我成日介紹畀啲客聽,真係唔係好多人識得咁煮,但其實又簡單又好送飯。」她先將臘腸切粒,加入攪拌好的雞蛋及水,放入爐內蒸熟就可以。對她而言,即使是簡單的煮一煲飯,放兩孖臘腸,就很有回香港的感覺,猶如回家吃飯,一解鄉愁。炊煙輕輕晃於招牌前,這是家的香味,所以她將小店命名為「家香」。
最好的教誨
錦叔率先放下碗筷,捧着肚子走到店後方,拿出兩大束臘腸步出店外,勾掛於右方的網架上。這是剛好回味七天的臘腸,此時吃就最美味,要慢慢吃的話,最好不要超過三至四個月。一位大嬸來到店前,躊躇了一會兒。錦叔見狀,就上前解疑。他執起一條臘腸,教說挑選時最主要按它一下,如果新鮮製造的比較軟腍,帶乾身一點,表面不會過於油膩,肥肉要雪白,瘦肉夠大粒的話,臘腸會肥身一點,「我哋行內人叫四堆,三堆瘦一堆肥,咁就最靚啦。」大嬸準備掏錢之際,一名少女連跑帶跳地走來,悄悄話兩句,就把大嬸拉走了。錦叔無奈地苦笑,他知道時代變了,老一輩喜歡吃臘腸,年輕一代卻不太喜歡,也不得不接受。反倒女兒十分積極樂觀,洗完碗的阿儀步出店外,拿起一包凍肉,謂:「我哋要考慮年輕人點樣先會食臘腸,可以做啲乜呢?」於是,她想到了將食法簡單化,並加入年輕人喜歡的元素,就如她手上一包臘腸冬菇豬肉釀雞翼,不止這款,還有黑松露臘腸等古靈精怪的味道。質素能保持的話,錦叔也相當願意接受新嘗試,銷量倒是其次,重點是令更多人憶起傳統的味道之餘,又將其推廣予新一代,好讓這種傳統的味道能傳承下去,阿儀正正與老爸理念一致。
畢業後,她回到香港打過幾份工,五年前,還是決定回到小店幫忙。某程度上是一個共識,發現爸爸老了,她希望傳承父親的熱忱及心血,畢竟,沒有了這種味道,還是十分可惜。這不是一個輕鬆的決定,很多東西都需要搬﹑需要抬,骯髒兼辛苦。打從回到店子工作,身邊朋友最常聽到的,就是她又去看脊醫了,「但我唔驚,我喺街市長大,同我爸爸賣豬肉,所以真係冇所謂。」然而,這一行還是面臨式微,老一輩已經老了,他們認識的老行家都不幹了,年輕一輩沒人入行,原因很簡單,大陸賣的臘腸三十至四十多元有一斤,香港做的臘腸,成本都不止了,競爭大得多。雖然賺不了錢之餘,又換來周身骨痛,但錦叔始終是開心的,他嘛,興趣多於賺錢。
比其他行家幸運的是,有下一代的延續:「個女唔幫手嘅話,我都七十歲啦,梗係要退休。」他其實也計劃了做完今年就退休,交棒給女兒。令他如此放心,因為女兒曾經跟他講過,所有事情都可以變,世界都一直在變,但工作的態度不能變,如果工作態度變了,所有事情都會變歪,所以她製作的食物一定能入口才賣。他也教導女兒不要執着,人上有人,一定有人比你厲害,盡力就好,做這一行,就要敬這一行。二人似乎心領神會,合拍地一同轉身步進店內工作去。
身教,已經是最好的教誨﹑最美的傳承。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家香食品
地址:元朗福德街46B地下
電話:2479 4777
營業時間:9am-7pm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3ZSILWSpe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