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專欄】
《對自己狠一點才是愛自己》
「我不放棄愛的勇氣,我不懷疑會有真心
我要握住一個最美的夢,給未來的自己
不管怎樣,怎樣都會受傷,傷了又怎樣?
至少我很堅強、我很坦蕩!」
—梁靜茹《給未來的自己》
我很喜歡這段歌詞,有一種「我就是要,怎樣!」的坦蕩!
今天天氣晴朗,自己一個人在陽台望著淡水河出海口,水天一色的海面交錯著閃耀的金色陽光,像幅沉靜中帶著燦爛微笑的油畫,讓人馬上登出繁雜的世界,跳脫出灰濛濛的疫情煩憂,現在的我感到心曠神怡。
回想著當年才 24 歲的我怎麼會一眼就希望未來住在這裏?
其實很單純,因為:『我喜歡海!』
沒有太多因為,馬上領出所有的存款,付了訂金之後,犧牲了當時年少應有的自在與玩樂時光,馬上開啟無眠無日拼房貸的人生,白天吊掛在高樓外牆做防水工程,沒上工就去開計程車、半夜夜店兼差打雜,雖然有點辛苦,但、「我就是要,怎樣!」
有時候很多事就是卡在想太多,幸好我當時握住這個最美的夢給未來的自己,狠下心來跟自己拼了,「喜歡就拼、拼了就用盡全力」。我要是太珍惜自己(玩樂的時間)、太寵愛自己(忙著談戀愛)、沒有給自己一個目標,怕這個怕那個的一堆藉口,回過頭來想努力時,依當時那個年紀的薪水,可能永遠無法追得上房價的漲幅。
現在我看著眼前的景色,呼吸著勇氣的味道,這就是一種幸福的滋味,很放鬆而且有一種莫名的愉悅感,想著一路走來的無懼與疲憊,原來對自己夠狠才是愛自己!
後來我存到一筆錢繳了房子的頭期款,因為有了小孩,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他的成長,我轉換跑道從事比較規律的上班族。上班到第 4 年,有一天莫名被老闆告知我準備接業務單位主管,當時從未接觸過客戶的我嚇到寢食難安,為什麼找上我?
我壓力大到一個星期整臉長滿不青春的青春痘。有一天我深呼吸,告訴自己:「成功總是出現在機會與努力同時存在的當下」,現在有機會讓自己更好,只差夠不夠努力、願不願意拼,於是我對自己再狠一次,只因為我想讓自己跟家人都更好,我接受了這個挑戰,一旦決定就全力以赴,當下油然而生的動力,讓我青春痘快速消失,也幸虧我對自己夠狠,這個職務不但轉變了我的職場生涯與視野,更引發出好還要更好的動力,對於之後的規劃與目標也都非常有幫助,只是這個決定對當下完全不懂市場行銷的我來說,真的太狠了!
想讓自己更好,就要對自己夠狠,狠得下做改變、狠得下做承諾、狠得下犧牲一些無謂的浪費人生,有時候失敗不是事情太難,而是你對自己不夠狠。當你告訴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是對自己許下的承諾,既然承諾了,就要對自己負責,就要拼命去做到,才不會落得自欺欺人,說要努力學習,然後開了電視又忘了這件事,每天早上的鬧鐘設了十個階段也沒叫醒你,說要減肥的是你,說沒吃飽哪有力氣減肥的也是你,工作進度就這樣遲遲沒進展,然後好不容易工作突破瓶頸了,又說還有瓶蓋,總有你的說詞,接著開始懷疑自己、推翻自己,最後找藉口退縮,告訴自己明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其實是另一個浪費生命的開始!
記得我確診為癌末時,也是跟大部分癌友一樣茫然失措,在治療結束後,我思考我想要什麼樣的自己?絕對不會是這樣草草結束的生命,但依當時的體力與化療副作用根本無法做什麼,於是我又狠下心來告訴自己要變得比以前更強大,這是與痛苦的對決,要就狠一點,於是逼自己運動、運動、運動。神奇了,光有想法我的精神體力突然就變好了,於是開始每天運動,甚至學習練重訓,再累我都做,天天做,結論就是到現在多活了5年(待續),這就是對自己狠一點的代價,我更愛自己了,它是無價的!
講到這裡,眼前金色的太陽已經轉變成溫柔的夕陽,今天它消失在地平線,明天它會再度耀眼,我轉身回到房子裡,告訴自己:明天我也會再度耀眼,沒什麼原因,只因「我就是要,怎樣!」
#喜歡就拼
#拼了就用盡全力
#對自己許下的承諾
📖李歐的魔髮部屋專欄:https://bit.ly/3vnhuK4
李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我記得我從未忘油畫展 #藝術家黃武芃專訪 #母親涂伊屏專訪 黃武芃,現為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資優美術班學員,展覽經驗豐富,作品也廣為國內外美術單位典藏。生於台中的他,因為母親從事貿易工作,而跟隨著母親於國外奔波,直到上小學才固定在台北唸書。對於國高中體制學習無法適應,就讀大安高...
我記得我從未忘油畫展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八卦
非常感謝上周日特地前來華山參與活動的各位,很榮幸能為本周五即將上映的傳記作品《 #隱藏的畫家》暖場,無論主辦單位 捷傑電影 或我們在準備這場對談都是相當用心,希望於電影之外能讓在場的聽眾在進場觀賞之前,對故事本身、時空背景以及畫家本人安東尼奧利加布能有著更進一步的認識,圓滿落幕固然令人開心,但更希望能讓大家能帶著一些心靈上的收穫回去。
還記得前兩年故宮盛大舉辦過的普希金特展,其中一幅主打畫就是亨利盧梭的「美洲豹正在襲擊一匹馬」,現在才得知原來當時已見過同為素樸派代表人物的知名作品,所謂素樸派就是多數指非科班出身、沒受過正規訓練的藝術家,創作於 19、20 世紀歐洲、北美洲的繪畫與雕塑,不太等同於民間藝術,因為素樸派的共同創作特點之一就是不取材自某地區的主流文化。
其實劇中主人翁利加布在亞洲的知名度不高,但身為義大利文化遺產、素樸派代表人物,相信對繪畫有興趣的人都應該認識認識這位「義大利梵谷」,他會得到這個稱號除了兩人在畫風方面有些相似之處外,也是其命運多舛的生平故事、屢屢進入精神病院遙相呼應著遠在法國的梵谷。然而相較於梵谷,利加布的人生某些方面幸運許多,好比他在有生之年已經獲得世俗定義中的成功,某些方面也相對不幸,例如他沒有一個弟弟、沒有一個真正愛他的家人。
1899 年生於瑞士蘇黎世的利加布,非由原生家庭撫養長大,而是交給另一對養父母養育,他天生古怪、暴躁易怒的性格始終無法讓他與周遭人們擁有正常的連結,時常發生爭執與衝突,送入精神科診所後沒多久便被瑞士放逐,才來到人生地不熟的義大利;沒多久,就在結識一位雕塑家的契機下開始嘗試作畫,但藝術並沒有潤滑他的人際關係,依然多次因自殘而進出精神病院,接著二戰爆發,加利布為同一陣線的義大利軍隊擔任德軍翻譯,不意外又於某次衝突中拿酒瓶砸向一位德國士兵,這次在精神病院裡一待就是三年。在這段過程裡他的畫風逐漸變得更加激烈與鮮明,開始受到媒體、藝評與畫商的注意,幸運之神終於眷顧於他,打開了知名度,也不用再為長期困頓的經濟狀況煩惱,有餘力實現自己的機車夢,據說後來同時坐擁十二台機車與兩台汽車,卻因一場車禍事故而癱瘓,66 歲就離開了人世。
「每個人都有某種天賦,能讓自己獲得成就感,每個人都能在社會中立足,每個生命都具有意義。」
一直忘不了《梵谷:星夜之謎》有過這麼一句話「Live longer. You'll see. Life can bring even down the strong」,梵谷與利加布缺乏認同、屢遭罷凌、瘋瘋癲癲、待過精神病院,並非因為他們性格軟弱,而是人們的多樣性、創意的獨立性需要被包容與善待,這兩人從未懷疑過身為藝術家的天職,不是他們選擇了藝術,而是藝術找上了他們,進而被藝術拯救,再透過藝術換醒人性。導演 Giorgio Diritti 多次強調過他拍攝《隱藏的畫家》的初衷,關乎藝術自由,亦關乎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也是人類共同經驗的一部分,可以看出利加布作畫的目的就在於療傷、表達自我,畢竟血要流出來,惡魔才會出來。
預告出現過一幕,私以為是整部電影最美的一顆鏡頭,他整個人隱身在黑布之下,只透過一隻眼睛窺視外界,就如藝術作品背後無法理解的真相,他當然同等受到世俗沾染,也經歷過醜陋的二次大戰,但那一幅幅鮮明飽和、富有生命力的畫裡只有野生動物與其自畫像,那就是他的世界,透露出畏懼人與人群的潛意識,帶著野性、童趣與純真,必須附身在老虎身上、模仿公雞行徑才能真正表達自我,如此矛盾的美感,也同時體現在 Elio Germano 極其精湛的影帝級詮釋之中。
《隱藏的畫家》為一部非典型的傳記電影,不打算清晰交代主角的人生旅程,而是依循情緒狀況片段閃回與追憶,就如利加布獨樹一幟的創作方式,導演也以極其詩意的呈現手法邀請觀眾進入他的內在世界,悉心從視覺畫面建構出他的畫作,透過色彩、取景展現其繪畫氛圍與靈感,多幕猶如經典油畫的典雅構圖、光影變化和復古色溫,彷彿溫柔重現一位橫空出世的藝術家誕生的過程,有些孤獨,有些瘋狂,也令人不勝唏噓。
我記得我從未忘油畫展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八卦
名單之後系列文章一路下來介紹了許多畫家,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是入選臺展第一回的畫家南條博明,我們對其所知並不多,只知道曾在新竹中學任教的他,在新竹留下了三段故事,也對早期新竹美術的發展頗有貢獻。
而他所留下來的畫作,據說仍收藏在臺灣民間,不知有沒有人認得他呢?不認得的話,不妨從老照片與畫作中認識這位新竹畫壇的先驅者。
#名單之後023
【名單之後】南條博明在新竹留下的三段故事
南條博明 入選 台展第1回
第一,對早期新竹美術發展的貢獻。
南條博明和新竹西洋畫的興起有關。根據1976年出版的《臺灣省新竹縣志》記載:「昭和元年前後,新竹創立有『白陽美術研究會』,是為洋畫之萌芽時期」。[1]「白陽美術研究會」,亦即「白陽社」,是新竹地區第一個研究西洋畫的美術團體,起初由畫家黃瀛魁組織,他曾於台北師範學校受教於石川欽一郎。
一開始的白陽社參與人數不多,直到新竹中學教師南條博明接任後,白陽社開始有了進展,[2]西洋畫也因此在新竹地區逐漸萌芽。1932年,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返鄉的新銳畫家何德來又重新改組白陽社為「新竹美術研究會」,南條博明則擔任該會顧問。從1934年的一篇報導來看,這個研究會在當年舉辦的展覽,參展者已涵括了等許多新竹地區的西畫好手,觀眾也達到千餘人,[3]西洋畫在新竹顯然已有了風氣。
第二,南條博明交給朋友保管的作品。
南條博明在1924年至1932年之間於新竹中學任教。[4]曾經,新竹中學的大講堂,懸掛了一幅相當巨幅的畫作,就是他的作品,所描繪的則是由高處俯瞰的層層山巒。只是日治時期結束後,包含這幅畫在內,南條博明的許多作品迄今仍不見蹤影。
不過,根據《竹塹思想起:老照片說故事3》一書記述:「 家住竹東的鍾廷麟,半個世紀前接受友人的囑託,保管新竹中學校創校初期圖畫老師南條博明的相簿和西畫作品」。後來,鍾廷麟曾試過許多辦法,希望將作品物歸原主,可惜最後南條博明已過世,他的兒子也戰死。[5]時代更迭,南條博明與他的作品已永遠分隔兩地,這些作品的目前還留在新竹嗎?仍待進一步的追尋。
第三,學生蔡蔭棠對南條博明近70年的感念之情。
出身新竹的畫家蔡蔭棠,因為南條博明的影響,讓他畢生鍾情繪畫。
「他跟我講,他小時候怎麼樣拿到第一套油彩、繪畫的油彩,他是怎麼樣的興奮。我就記得,當他在談論這件事情的時候,他的兩眼都是發光的。」
蔡蔭棠的女兒,這樣形容父親的創作起點。[6]而投身繪畫、留下千餘件畫作的蔡蔭棠,之所以能擁有第一套油彩,這段故事,正與南條博明有關。
在新竹中學任教時,南條博明十分欣賞蔡蔭棠的繪畫才能。為了鼓勵他繼續學習油畫,這位美術老師遂到蔡蔭棠家中進行訪問。蔡蔭棠的父親於是拿出了三十元,讓兒子購買畫具。蔡蔭棠一口氣買下了畫箱、畫架、三腳椅、顏料和兩塊四號畫布,也就此開始了他的繪畫生涯。[7]
1976年出版的《蔡蔭棠油畫選集》,也談到了南條博明和蔡蔭棠的第一幅油畫習作:
讀中學二年的寒假,在故鄉新埔街的東邊叫做四座屋的田野眺望市區,寫生了一幅小品。這是開始學油畫時的習作,自不值一視。可是因蒙指導老師南條博明先生的潤色而一直珍藏到現在。看此小幅使我無限地懷念恩師當年的懇切指導而感慨萬千。[8]
這幅題名《新埔》的小品,或許就使用了蔡蔭棠用父親的三十元所買下的畫材與四號畫布吧。《新埔》一作,見證了蔡蔭棠和南條博明的師生情誼。蔡蔭棠感念南條博明當年的指導,直到1994年出版的第二本《蔡蔭棠油畫選集》仍不忘提及:
回顧一九二五年就讀中學時,蒙美術老師南條博明先生的懇切指導,學習油畫,至今已經過了六十八個歲月。其間從未中斷作畫,而其作品當不敢自稱為佳作,但也都是貫注全神,費盡心血的成果。[9]
翻向此部選集的扉頁,蔡蔭棠則留下了如下字句:
此畫冊奉獻給
親愛的父母親暨我的畫作指導老師南條博明先生
在天之靈[10]
南條博明的名字在蔡蔭棠心裡已與父母並列。這位美術老師善盡教師職責,給予學生指導。南條博明當年花費心力教導繪畫,為台灣培養了卓越的藝術人才,留下的也是另一種藝術成就。
南條博明現在所留存的紀錄、畫作可能不多。但是,包括「西洋畫風氣的推動」、「鍾廷麟保存的作品」以及「對蔡蔭棠的深刻影響」在內,他在新竹留下的這三段故事,值得我們好好思考,深入了解。
#名單之後023
撰文|磚木取夥
註釋:
[1] 參見黃旺成監修,黃旺成、郭輝纂修,《臺灣省新竹縣志》(新竹:新竹縣政府,1976),卷11,〈藝文志〉,頁20。
[2] 參見蔡國川,《竹塹藝術家薪傳錄》(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4),頁76。
[3] 參見〈新竹‧美術展覽〉,《臺灣日日新報》,1934年6月5日,夕刊4版。
[4] 根據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之檢索結果。網址: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
[5] 參見潘國正,《竹塹思想起:老照片說故事‧三》(新竹市:新竹市政府,2002),〈1930新竹西畫播種者南條博明〉,頁64。
[6] 參見影片「學藝有成(台灣前輩畫家蔡蔭棠紀念 1)」,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dLPVkcNRyM
[7] 參見賴傳鑑,《埋在沙漠裡的青春—台灣畫壇交友錄》(台北市,藝術家,2002),頁71。關於這位美術老師就是南條博明的推測,參見林保堯,〈「獨學」豐華──蔡蔭棠〉,收錄於氏著,《臺灣美術全集23‧蔡蔭棠》(臺北市:藝術家,2002),頁17。
[8] 轉引自林保堯,〈「獨學」豐華──蔡蔭棠〉,頁18。
[9] 蔡蔭棠,《蔡蔭棠油畫選集》(出版地不詳:蔡蔭棠,1994),頁7。
[10] 蔡蔭棠,《蔡蔭棠油畫選集》,扉頁。
參考資料:
‧何政廣發行,《臺灣美術全集第23卷—蔡蔭棠》,台北市,藝術家,2002。
‧蔡國川著,《竹塹藝術家薪傳錄》,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4。
‧賴傳鑑著,《埋在沙漠裡的青春──台灣畫壇交友錄》,台北市,藝術家,2002。
‧潘國正著,《竹塹思想起老照片說故事3》,新竹市,新竹市政府,2003。
‧網路影片〈學藝有成(台灣前輩畫家蔡蔭棠紀念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dLPVkcNRyM〉
我記得我從未忘油畫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我記得我從未忘油畫展 #藝術家黃武芃專訪 #母親涂伊屏專訪
黃武芃,現為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資優美術班學員,展覽經驗豐富,作品也廣為國內外美術單位典藏。生於台中的他,因為母親從事貿易工作,而跟隨著母親於國外奔波,直到上小學才固定在台北唸書。對於國高中體制學習無法適應,就讀大安高工時,獲支持實行「在校自學方案」。學校曾協助舉辦油畫個展,而展現其美術天賦,在校師生們亦為之驚豔。於今,悠遊於台師大中自選文學與藝術課程,並共修英﹑法﹑日三門語言,不斷的學習並精進自我。
藝術家黃武芃從小喜好閱讀文學作品,從國中開始對漢文學產生極大興趣
,並希望從漢文學延伸出一種帶有其特色的創作方法。創作古詩詞作品,從五言至七言絕句到破除格律書寫賦文,並融合日本文學及西洋文學等,開創屬於全新視野的新詩文作品。而我們也可以時常見到詩在武芃的畫中出現。
美術天分優異
在美術性向上,雖從未正式接受過任何師資培訓,但卻得到很多藝壇畫家前輩的關懷指點,對於武芃的作品相當讚嘆於其本身自由奔放的個性化且自信的創作力﹑不受限於體制格局﹔加上喜愛的北宗重彩等亞洲元素薰陶下,注入其繪畫中自成獨特藝術語言,畫風自由度中亂中有序,表達主題明確而不用古法,每一成長時期皆有其隨性之鮮明特色。目前對於台灣社會政治運動風氣下,開始藉由時事作一系列人物特寫與事件紀錄,作為現實藝術與現實融合之生活體現。近年來,更嘗試創作立體作品,藉由不同媒材的承載,訴說自己對於這個事件的想法。
小學的時候,曾經塗鴉過漫畫,以當時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朋友齊打交」為主題延伸,而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接觸素描。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武芃的媽媽因大學同學的介紹將武芃引薦予楊永福老師,進入楊老師家中時,恰巧老師正在做畫,油畫的特性,引起武芃的興趣並時常練習。
「母親應該要做個水龍頭,不一定要依循體制,需要的時候再打開,不要的時候再關起來,不要加以限制」楊永福老師這麼說。這番話也像是為武芃的媽媽打了一劑強心針,讓她了解到「原創性的理由是非常簡單的,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也不要用現有的體制去加以規範,這樣反而侷限了武芃的發展。」
細說展覽主軸
此次個展的主軸為「論現實與神話在作品中的異形性」,在大大小小的『
事件』中,發現了台灣的獨特性,創作開始注意到與現實接軌的可能性,因為神話學的研究,體悟『神話』是一種精準的語言,每當重大『事件』發生時,『神話』就會產生或是改變,相當地反映現實,甚至應當直接形容:「神話就是現實」。
當『現實』被以變形的方式記錄下來時,它已成為了『神話』。神話中有
『帝』,現實亦然,當下創作祈能連結起一個現代版的山海經,山海經所述說的神異世界,就可以是我們所處的當下。創作表達旨在連結神話與現實的關係,使其現代化,從而試圖建立起一個『台灣現代神話』。
武芃對《山海經》這樣的神祕文化非常感興趣。根據《山海經》中的記載
,「逐鹿之戰」最終是黃帝獲得勝利,但在武芃的作品裡,「炎黃大戰」是以「學校
進行民主選舉的形式」呈現,『炎帝』為數屆當選者,『黃帝』則以挑戰者的姿
態出現,世上無處不帝。相同的概念應用到我們所處的世界,現實亦可能成為神話,以畫作「百億縣長」為例,「百億縣長」處在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住在越住會越大的房子裡,手舞足蹈,自為歌嘯﹔當現實被武芃以變形的方式記錄下來時,它已然成為了神話,神話中有『帝』,現實亦然,當越來越多『帝物』被武芃集合起來時,武芃希望將此連結起一個現代版的山海經,山海經所述說的神異世界,就可以是我們所處的當下。
古人的文化不僅僅是古人的,也是我們重要的文化資產。武芃旨在連結神話與現實的關係,使它不單能以古人的型態出現,還能現代化,現在我們做了這些,仍還沒結束,這僅僅只是開端而已,透過武芃的創作﹑讓觀者得以理解他的理念。
我記得我從未忘油畫展 在 2022油畫課程台北-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Youtube上的 ... 的八卦
本集主題: #我記得我從未忘油畫展#藝術家黃武芃專訪#母親涂伊屏專訪黃武芃,現為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資優美術班學員,展覽經驗豐富,作品也廣為國內外美術單位典藏。 ... <看更多>
我記得我從未忘油畫展 在 無題 的八卦
•Watch full video. Live. •. Scroll for details. NaN / NaN. Connect to the internet. You're offline. Check your connection. Retry.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