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跟兄弟倆共讀故事繪本《飯糰忍者》,阿梅總會把食指放在嘴邊認真比出「噓」的手勢,逗得媽媽哈哈大笑,卻始終不解他想表達什麼,直到剛剛整理相簿時放大看照片.......
原來是忍術啊!
透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真有趣,小文盲的眼睛永遠都能發現被大人忽略的細節。(還是只有我神經太大條?)
不知是天生的基因缺陷,還是因為我很小就開始讀純文字書,接觸圖畫書的時間太短,以至於長大以後對圖像的敏感度極低,不僅是美術白癡和臉盲症患者、看不懂地圖和組裝說明書,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事物也都有看沒有到。
大白從小愛看漫畫討厭文字,對圖像人臉的觀察記憶力明顯比我強太多。小時候我覺得自己一目十行好棒棒,長大以後就羨慕大白對五官服裝都過目不忘。
大白除了經常目擊明星藝人,那天竟然還一秒指認出在街頭擦身而過的某位平凡阿宅是他二十五年前同窗過半年的補習班同學!這對我來說根本是超能力,畢竟如果大白現在失蹤,我連自己老公臉是圓是方戴哪款眼鏡留什麼髮型穿什麼衣服都說不出來。
大白常說我不關心他、不夠愛他,冤枉啊我的臉盲症對全世界一視同仁。連你長怎樣都不知道還能維繫十年婚姻,才是真愛吧。
#就是什麼都看不清楚才還沒離婚
最後離題很遠的祝各位寶島鄉親能從清明連假中平安倖存。我在日本和妳們越洋連線,這禮拜小寶哥已因感冒併發中耳炎發燒請假三天,加上週末已經集滿五天連假,昨天還接力傳染病毒給他弟!我都挺過來了,你們也行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陳岱君專訪 一個喜歡簡單生活,喜歡捏陶的女生, 創作是述說自我的方式,陶是她的媒介、語言, 這就是陳岱君的創作—最原始的初衷。 小熊視角描繪社會 藝術家陳岱君在創作中找尋自我定位 「創作其實是可以很生活化的!」來自台中的藝術家陳岱君,從小因著母親的...
我的五官繪本 在 酪梨壽司 Facebook 八卦
每次跟兄弟倆共讀故事繪本《飯糰忍者》,阿梅總會把食指放在嘴邊認真比出「噓」的手勢,逗得媽媽哈哈大笑,卻始終不解他想表達什麼,直到剛剛整理相簿時放大看照片.......
原來是忍術啊!
透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真有趣,小文盲的眼睛永遠都能發現被大人忽略的細節。(還是只有我神經太大條?)
不知是天生的基因缺陷,還是因為我很小就開始讀純文字書,接觸圖畫書的時間太短,以至於長大以後對圖像的敏感度極低,不僅是美術白癡和臉盲症患者、看不懂地圖和組裝說明書,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事物也都有看沒有到。
大白從小愛看漫畫討厭文字,對圖像人臉的觀察記憶力明顯比我強太多。小時候我覺得自己一目十行好棒棒,長大以後就羨慕大白對五官服裝都過目不忘。
大白除了經常目擊明星藝人,那天竟然還一秒指認出在街頭擦身而過的某位平凡阿宅是他二十五年前同窗過半年的補習班同學!這對我來說根本是超能力,畢竟如果大白現在失蹤,我連自己老公臉是圓是方戴哪款眼鏡留什麼髮型穿什麼衣服都說不出來。
大白常說我不關心他、不夠愛他,冤枉啊我的臉盲症對全世界一視同仁。連你長怎樣都不知道還能維繫十年婚姻,才是真愛吧。
#就是什麼都看不清楚才還沒離婚
最後離題很遠的祝各位寶島鄉親能從清明連假中平安倖存。我在日本和妳們越洋連線,這禮拜小寶哥已因感冒併發中耳炎發燒請假三天,加上週末已經集滿五天連假,昨天還接力傳染病毒給他弟!我都挺過來了,你們也行的。
我的五官繪本 在 日日·甜甜 Facebook 八卦
1歲8個多月小猛獸。
早上5:54記下。
清晨4點多被妳叫起來,黑暗中要我唸小雞逛超市繪本,唸完吵著要去外面散步。
半摸黑抱著妳前往院子,我們看著暗藍色天空,有顆閃亮星星,妳開始認真唱起小星星。
一閃一閃亮星星~
滿天都素小心心~
我們還看到很多造型特殊的雲,聽著鳥叫,一起唱歌,很快天就亮了。
剛升起來的太陽照在雲上變成了粉紫色,連101也映出不一樣的光芒。
沒想到能跟妳一起看日出的這天這麼快到來,也許這一切妳不一定會記得,但這些經歷體驗都將成為妳成長過程中的養分。
昨晚睡前我躺著,妳坐在我的枕頭上,突然緊抱著我,把雙下巴壓在我臉上,自己又開心唱起了小星星。
我的五官被妳的脖子夾緊成一團,呼吸有點難受但很開心⋯⋯
妳五音不全又臺灣國語的發音特別療癒。
#刻在心裡的媽媽日記
pic為睡醒後小怪獸吵著吃媽媽捐血換來的起司蘇打餅,很大方的與沙發共享。
來Ig找我跟甜甜吧
https://pse.is/39sb2t
我的五官繪本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陳岱君專訪
一個喜歡簡單生活,喜歡捏陶的女生,
創作是述說自我的方式,陶是她的媒介、語言,
這就是陳岱君的創作—最原始的初衷。
小熊視角描繪社會 藝術家陳岱君在創作中找尋自我定位
「創作其實是可以很生活化的!」來自台中的藝術家陳岱君,從小因著母親的影響,而開始接觸作陶。家中由陳岱君的父親經營汽車零件,喜愛陶藝的母親常會幫忙家裡的生意,在岱君年紀尚幼時,陳媽媽還有專屬自己的陶藝工作室;在這樣的環境耳濡目染之下,彷彿也開啟了陳岱君未來的陶作之路。
深受陶作環境之影響 走向立體創作的開始
長期受到母親陶藝創作的薰陶之下,即將面臨高中選填志願的岱君,心中也暗自決定報考美術班;當然,很幸運的地她也考取上了。「美術班,其實就是進入平面創作的基礎。」岱君這麼表示,經歷了高中術科三年的充實學習後,她也開始在思考接下來的路,難免會有所困惑;「立體創作,對我來說比較能得心應手。」當時對於平面創作較無信心的她,最終在升上大學時,選擇了立體創作。
就讀於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時,陳岱君接觸到許多不同以往的創作材質,諸如木雕、石雕、塑型等等,學習到眾多的複合媒材變化,在立體的創作形式上也累積了更豐富的學習經驗。這時期的種種練習,正是奠定岱君對於立體材質更紮實的認知。
畢業後即進入社會的陳岱君,接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業務助理,雖然擁有正常的上下班作息,依然對未來感到迷惘;這時候岱君母親突然的一個提議,也從此改變了岱君的未來職涯。「當時忙碌的母親很想回來作陶,也詢問我是否也有想作陶的意願?」但是因為幼時母親離開工作室後,也將器材一併轉賣了;但這並不影響想嘗試陶瓷創作的她,於是陳岱君便開始白天工作、晚上作陶的兼職生活,努力的存錢準備陶藝工作室的裝置器材。
與家人共創曉岱瓷坊 堅定陶作之路
與此同時,由於作陶是岱君畢業後開始進行的,好奇的她也利用假日的創意市集擺攤,「想為自己的陶作作品試試水溫」,也共創了以她和母親名字共創的"曉岱瓷坊",經過母女倆的悉心經營,也培養出工作室的固定客群,陳岱君也在去年的暑假時辭去了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在陶作之中。有趣的是,此次的展出作品多以組件為主,每一組組件作品拼組在一起後,如同戲劇般的寓言故事場景,嚴謹的架構如同小說情節般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而陶瓷的創作方式,更像是立體的繪本般忠實地呈現在觀者眼前。
「土是柔軟的,可以千變萬化將我的思緒轉化成具體的形象。」經營曉岱瓷坊的兩年裡,藝術家陳岱君與母親沉浸在美好的陶瓷創作中,其中除了自己的藝術創作之外,「生活陶系列」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除了為工作室主要的收入以外,也是藝術家陳岱君「融藝術於生活」的創作方式,她認為陶瓷作品不只是裝飾品,而是刻上擁有者生命溫度的「生活品」。
象徵性的小熊訴說著社會現象 創作者透過陶作發聲
藝術家陳岱君的作品中常以小熊為主角,來呈現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剛接觸社會所面臨的心境轉折與感受,作品中也結合了仿製木紋的創作,在樹洞裡面辛勤工作的小動物可比擬為社會上弱勢的小人物,而大熊則是指先天具有優勢的強勢族群,整體的情境呈現出創作者觀察到的社會現象。岱君特意讓白瓷熊有著模糊的五官,只保留了耳朵跟鼻子的部位,「瓷熊並不是特定的對象,是以一個曖昧的象徵來凸顯議題。」
懷抱著理想和決心 在創作這條路上奮力前進
此次展覽主題以陳岱君工作室成立至今兩年多的創作體悟,對她來說:創作這條路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拉鋸,鑲嵌著幻想面對巨大的高牆,也要堅持著「當你開始行動了就沒有退路」的決心,滿懷著理想也需要面對現實中的許多挑戰,只能一直持續著在這條道路上奮力的往前。在這個大環境中,每個人就像被圈養在同一個平面,「以為大家都一樣,卻又獨特的誰也無法改變誰。」陳岱君說著,既然無法讓每個人都認同的話,「或許我們只需要找到能理解你的同類,對吧?」
陳岱君 – 以沉默的白瓷熊,來演繹出陳式的社會寓言。(文:金車文藝中心)
陳岱君簡歷:
1990 台灣 台中
學歷:2009 畢業於國立豐原高級中學美術班
2012 畢業於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
經歷:2014 曉岱瓷坊-陶瓷創作工作室成立
獲獎:2015 第七屆台灣金陶獎陶藝競賽社會組入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KWK--B_6x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