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發表了第二個總統任期的就職演說。全文如下:
一、作為共同體的台灣
今天我站在這裡,是以無比感恩的心情,再一次承擔台灣人民交付給我的責任。
這是中華民國史上,最特別的總統就職典禮。它特別的地方,不在於典禮的規模,也不在於參與的人數,而在於,我們都知道,這一路走來有多麼不容易。
我要感謝台灣人民,是你們讓這麼不容易的事,在台灣發生。
我要特別謝謝一些人,他們在過去這四個月的防疫期間,很少被人提及。我要謝謝每一位在防疫初期,在藥房門口排隊的台灣人民。謝謝你們的耐心,以及謝謝你們對政府的信任。是你們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即使在最不安的時刻,也能保持公民的美德。
我也要謝謝那些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的人。你們忍受生活的不便,為的是保護他人的健康。謝謝你們,展現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成就台灣防疫的成功。
國家的光榮感,生死與共的共同體,這一段記憶,將會存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團結的感覺,就是這個樣子。
我們今天現場,有許多各國使節代表,而且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許多國家,也都在關心台灣。
我想藉著這個機會告訴你們,你們看到的國家,有一群善良而堅韌的人民。這一群人民,無論在多麼艱難的環境中,依然能靠著我們的民主、我們的團結,和我們對彼此的責任感,克服挑戰、度過難關,讓台灣在世界上屹立不搖。
二、空前的挑戰和絕佳的機會
從一月到現在,台灣連續兩次讓國際社會驚豔。第一次是我們的民主選舉,第二次則是我們的防疫成績。
過去這一段時間,因為防疫的成功,「台灣」出現在全世界的各大新聞媒體上。
「台灣」也寫在我們一箱又一箱送往國外的物資上頭。台灣人是世界上最良善的一群人,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向國際社會伸出援手。
我也希望全體國人,除了分享光榮跟喜悅之外,也能體會「自助助人、自助人助」的精神。
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我們不能有絲毫鬆懈。就算疫情過去了,衝擊也不會立刻散去。
這次疫情對全球的衝擊既深又廣,它改變了全球政治經濟的秩序,不僅加速、加大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重新排列了經濟板塊,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消費型態,甚至也改變了國際社會對台灣和周邊情勢的想像。
這些改變是挑戰,但也是機會。我要請所有的國人同胞做好準備,因為接下來,還有各種考驗和難關在等著我們。
未來四年,誰能從疫情中脫困;誰能針對疫情所帶來的改變,研擬國家的生存發展策略。誰能在疫情過後,複雜詭譎的國際情勢間,掌握機會,誰就能讓國家在世界中脫穎而出。
治理國家從來不能依賴激情,而是要在變局中,保持冷靜、指出方向。過去四年,這一點,我做到了。
我說過,我會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各位。所以,下一個四年,在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這四大面向上,我也會超前部署,讓台灣脫胎換骨,我會帶領台灣迎向未來。
三、國家建設工程
#產業與經濟發展
我知道,台灣人民最關心的,就是我們的產業和經濟的發展。我們在2016年啟動了「經濟發展新模式」,致力讓台灣經濟走向世界。四年來,在國際經濟的巨大變局下,台灣不僅挺了過來,經濟成長更回到四小龍的第一名,股市萬點也成為常態。
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台灣至今,仍然可以維持經濟正成長,這是全球少有的。但我們在紓困以及振興經濟上,必須持續超前部署,全力維持經濟穩定成長。
未來四年,我們面對的,是全球經濟更劇烈變動,和供應鏈加速重整的局面。在整體經濟方面,我們將秉持「穩定中追求成長、變局中把握先機」的政策理念,持續落實前瞻基礎建設、兆元投資等重大計畫,來鞏固未來幾十年的經濟發展。
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們更要抓住時機,在5+2產業創新的既有基礎上,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讓台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第一,我們要持續強化資訊及數位相關產業發展。我們要利用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的優勢,全力搶占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讓台灣成為下一個世代,資訊科技的重要基地,全力促進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發展。
第二,我們要發展可以結合5G時代、數位轉型、以及國家安全的資安產業。我們要全力打造可以有效保護自己,也能被世界信賴的資安系統及產業鏈。
第三,我們要打造接軌全球的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這次疫情中,無論是試劑製造、或是新藥和疫苗的研發,「台灣團隊」都有足夠的能力,跟全球頂尖技術接軌。我們要全力扶持相關產業,讓台灣成為全球克服疫病挑戰的關鍵力量。
第四,我們要發展軍民整合的國防及戰略產業。除了已經在進行當中的國艦國造、國機國造,我們會更強力推動軍民技術整合,激發民間製造能量,更進一步進軍航空及太空產業。
第五,我們要加速發展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過去四年,再生能源有飛躍性的發展,台灣成為國際再生能源投資的熱點。在這個基礎上,2025年綠能占整體發電量百分之二十的目標,我有信心可以達成,台灣將成為亞太綠能中心。
第六,我們還要建構足以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及戰備產業。面對未來的全球秩序變化,從口罩、醫療及民生用品、能源到糧食供應,我們要把重要的產業鏈留在國內,維持一定的自給率。
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中,誰能擺脫依賴,誰就能掌握國家生存發展的先機。我要請所有產業界的朋友們放心,政府不會讓產業孤單。在未來幾年,我們有幾個主要的策略,來全力帶動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策略
首先,我們要將國內需求,作為基礎能量,來帶動產業發展。尤其是公共部門的需求,以及維持國家安全的基本需求。
像是在這次疫情中,口罩等防疫物資的戰略需求,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們的國防產業和再生能源產業,也都能循著類似的模式,加速發展。
不只有口罩國家隊,未來,我們也會視各產業的規模及條件,組成國家隊。藉由政府對內部需求的保證,建立「台灣品牌」的全球戰略物資製造業,並且拓展到其他市場。
再來,我們知道,金融支援是產業發展最重要的環節。未來,我們會採取更靈活的金融政策,持續改革金融體制,運用更多元的金融手段,來協助產業的資金需求。
我們也會全力打造安全的產業環境。政府將致力於維持完善的公衛體系、堅固的國家安全體系、穩定的社會、良好的法治、以及健全的市場。有了這些保證,全球的高科技和戰略性產業,才會願意選擇台灣,作為生產和研發基地。
接下來,我們也要持續引導產業布局全球。和美、日、歐洽簽貿易或投資保障協定,這個目標我們會繼續努力。
我們持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同時,也會積極開拓其他有潛力的市場,鼓勵廠商前往布局,為產業的國際合作,創造更有利的條件。當我們在全球尋找機會時,各地的台商將會是我們最好的夥伴。
最後,則是人才的問題。台灣要成為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就必須匯聚各方的人才。蔡英文的政府,會全力爭取國際上最頂尖的技術、研發和管理人才,讓台灣產業的團隊能夠更加國際化,擁有全球競爭的視野和能力。
未來,台灣更要和國際進一步接軌,我們將在雙語國家及數位領域上,培養更多的本土人才和菁英,讓產業有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未來四年,更融通的金流、更活水的人流、更強勁的產業實力、更與世界緊密連結的台灣,將開啟嶄新的經濟格局,迎向繁榮新時代。
#社會安定:醫療健康網、社會安全網,接住每個需要幫助的人
產業發展的同時,我們不會忘記社會安定,也是人民對政府的重要期待。一個更好的國家,政府必須要擔起更多責任,來減輕人民的負擔,減少社會的問題。
過去幾年,我們把長照2.0、幼托照顧、居住正義的問題,一個一個補起來了。未來四年,我的目標,就是要把這張網,做得更綿密,接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盡量不要讓遺憾的事情再發生。
#健康防疫安全網
首先,我們要更強化健康和防疫安全網。台灣已經是高齡社會,疫病的流行,對人民的健康是嚴重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強化疫病防治和醫療能量,結合產業,在疫苗和藥物的開發、以及傳染病防治的領域,有更多突破,讓人民可以更健康、受到更好的照顧。
#社會安全網補漏網
接著,我們要把社會安全網的漏洞補起來。這幾年來,有幾起跟「思覺失調症」患者相關的治安事件,引起很多討論。不只是「思覺失調症」,其他精神疾病、毒癮、家庭暴力等問題也一樣。
我了解民眾的憂慮,這不只是個人或家庭的事,更是政府的事。當家庭無法妥善照顧這些患者時,政府就有責任介入協助。
我會強化社會照顧體系,讓第一線的社工能量能夠提升,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讓社工能夠深入最基層,把過去社會安全網沒有接住的人找出來。
另外,對於個案所引發的爭議,我們不能把責任全部推給醫療部門、或個別法官。司法和行政部門,應該要檢討制度、優化制度,該修法的地方,就應該要著手修正。
#國家安全:國防事務改革、積極參與國際、兩岸和平穩定
一個更好的國家,也必須重視國家安全。過去四年,我們推動國防事務改革、積極參與國際,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希望讓台灣在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未來四年,這些政策方向不會改變,我們也會做得更多。
#國防事務改革
在國防事務改革方面,我們有三個重要的方向。第一是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在強化防衛固守能力的同時,未來戰力的發展,將著重機動、反制、非傳統的不對稱戰力;並且能夠有效防衛「網路戰」、「認知戰」、以及「超限戰」的威脅,達成重層嚇阻的戰略目標。
第二是後備動員制度的實質改革。我們要提高後備部隊的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後備戰力提高,才能有效地跟常備軍隊協同作戰。此外,平常就要建立跨部會的常設後備動員體制,協調人力物力,平戰轉換時,動員才會順利。
第三是改善部隊管理制度。現在的年輕士官兵,都是在民主自由的社會長大,如何讓他們在軍中,發揮更好的戰力和專長,這是必須正視的課題。
年輕人從軍出現適應上的問題,反映出社會轉變和軍中管理制度的落差。我們必須把落差補起來,不要因為制度的不周全,影響了社會對軍隊的觀感,也造成軍人的榮譽和士氣,在一個又一個的個案中,被消耗掉。
因此,我們要在制度上,強化軍中申訴關懷機制、建立公允的事件調查機制、以及滾動檢討人事配置。在教育訓練上,則要提升各級幹部領導統御能力,達成管理的現代化、專業化。
我們要在維持戰力的團隊軍紀,以及社會價值對個人的尊重之間,取得包容、取得均衡。
#積極參與國際社會
在國際層面,過去四年,我們積極參與各項國際重大議題,包括反恐合作、人道救助、宗教自由、以及非傳統安全等重要全球議題。
在這次國際疫情中,我們在能力範圍內,對國際社會展開無私援助,受到了高度肯定。
台灣,已經被國際定位為民主成功故事、可信賴夥伴、世界良善力量,這是台灣人民共同的驕傲。
未來四年,我們會持續爭取參與國際組織,強化和友邦的共榮合作,和美、日、歐等共享價值的國家,深化夥伴關係。
我們也會更積極參與區域的合作機制,和區域相關國家攜手,共同為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實際貢獻。
#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
面對複雜多變的兩岸情勢,過去四年,我們盡力為兩岸和平穩定,做出最大的努力,也獲得國際社會的肯定;我們會持續努力,也願意跟對岸展開對話,為區域安全,做出更具體的貢獻。
我要再次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我們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的現狀,這是我們堅定不移的原則。
我們也會持續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這是我們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一貫立場。
兩岸關係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雙方都有責任,謀求長遠相處之道,避免對立與分歧的擴大。在變局之中,我會堅持原則,並秉持解決問題的開放態度,負起責任,我也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四、國家體制強化及民主深化
未來四年,除了國家建設的工程,政府體制的優化,也非常重要。立法院即將成立修憲委員會,提供一個平台,讓攸關政府制度、以及人民權利的各項憲政體制改革議題,能夠被充分對話、形成共識。
藉由這個民主過程,憲政體制將更能夠與時俱進,契合台灣社會的價值。而朝野都有共識的18歲公民權,更應該優先來推動。
在司法改革方面,上個任期,我已經實現了「司改國是會議」的承諾,讓「法官法」、「律師法」、「憲法訴訟法」、以及「勞動事件法」陸續完成修法,這都是改善司法體質的基礎工程。
但是司改還在轉型期,現階段的成果,和人民的期待,還有一段距離。我會繼續傾聽各方的意見,不會停下腳步,人民的不滿,就是持續改革的動力。
在未來四年內,國民法官制度一定要上路,讓人民進入法庭擔任國民法官,成為改革的催化劑,讓司法體系與人民的距離不再遙遠,更加符合期待,贏得信賴。
另外,所有憲政機關,都要持續改革的腳步。行政院組織改造工程,將在重新盤點後再次啟動,包括成立一個專責的數位發展部會,還有與時俱進地調整各部會,讓政府的治理能力,更貼近國家發展的需求。
監察院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將在今年八月掛牌成立,它將是台灣落實「人權立國」理念的里程碑,也是監察院轉型的起點。
我也會請九月上任的考試院新團隊,提出完整的改革方案,檢討過去的思維,轉型為稱職的國家人力資源部門,培育現代政府所需要的治理人才。
五、結論
各位國人同胞,過去七十年來,中華民國台灣,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越發堅韌團結。我們抵抗過侵略併吞的壓力、走出獨裁體制的幽谷,也一度走在被世界孤立的曠野之中,但無論什麼樣的挑戰,民主自由的價值,一直是我們的堅持。「自助助人、自助人助」的共同體意識,也始終是我們的信念。
今天我們的現場,有很多防疫英雄:口罩國家隊上中下游產業成員、疫情指揮中心的公衛團隊、以及蘇貞昌院長帶領的政府團隊。
還有更多沒有在現場的各行各業防疫英雄們,醫護人員、郵務人員、藥師、便利商店店員、以及運將朋友等等。
容我無法一一叫出各位的名字,但我想要告訴大家,七十年來,台灣可以度過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依靠的從來都不是一兩個英雄;而是像各位一樣,一起轉動歷史巨輪的無名英雄。是因為有你們,台灣世世代代的幸福、安定、繁榮,才得以延續。
我要向你們所有人致敬。所有的台灣人都是英雄。蔡英文跟賴清德,很榮幸能在此,接受各位的託付。
能在這樣艱鉅的時刻,承擔中華民國總統的重責大任,我心中的壓力多過喜悅。不過,我不會退縮,因為我有你們。
未來的路不會一片順遂,挑戰只會越來越多。不過,我們是一個在驚濤駭浪中走過來的國家。我們兩千三百萬人,是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
我由衷期許所有的國人同胞,要記得過去這幾個月,上下一心、緊緊相依、克服難關的感動。中華民國可以很團結,台灣可以很安全,當一個台灣人可以很光榮,可以抬頭挺胸、昂首闊步。
親愛的國人同胞,未來的旅程還很長,台灣的故事,也正在展開下一頁。台灣的故事,屬於每一個人,也需要每一個人。
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請當我們的導引,請當我們的夥伴,讓我們凝聚智慧與勇氣,一起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謝謝大家。
照片提供:中華文化總會
同時也有26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萬的網紅欸你這週要幹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IG日常:https://www.instagram.com/arielsvlog_816/ 拍攝日期:2019/11/22~2019/11/23 從來沒想過在30歲以前 可以去大家蜜月很想去的國家-馬爾地夫 受鈦美旅行社邀請 我們像探察員一樣的一一檢視這個行程 並回來開會討論 馬爾地夫系列...
「我想跟你討論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 關於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Duncan Facebook
- 關於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呱吉 Facebook
- 關於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欸你這週要幹嘛 Youtube
- 關於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 關於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阿滴英文 Youtube
- 關於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辛苦了」用英語怎麼說?給你幾個英文的說法!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感情板 的評價
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Duncan Facebook 八卦
對於前天的圖文有些話想說
今天才得知前天畫的圖引來一些評論跟筆戰,也上了新聞
新聞連結:
http://www.appledaily.com.tw/…/article/new/20170304/1068981/
圖中的主角是我的姑姑,是一位典型台灣國語的長輩(就是個活生生的花媽,連長相都很像)
這張圖我是在畫一個生活中真實發生的狀況
以前也有畫過許多跟發音以及姑姑有關的圖文(連結放在本文最後,歡迎去看看或是討論)
因為我自己本身以及生活圈接觸到的人對於這種口音的玩笑並不會介意(包含被畫的姑姑在內),現實生活中我也常開自己台語講得很爛的玩笑,我和身邊的人也覺得我不輪轉的台語很好笑
我也常因為講一些像是用很標準的英文講Costco被人笑,但我並沒有覺得自己被歧視,這只是我自然的發音
但是這畢竟只是我的生活圈,我並不知道生活圈外會有人因此覺得受傷或是憤怒
我發這篇圖文並沒有帶著任何嘲諷或是歧視的心態
但是讓部分的觀者有這種感覺還是感到抱歉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跟網友們解釋,也了解網友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不論是正面或是負面
我每天發的圖文幾乎都是生活中的事件,有時候是想到自己覺得好笑的東西,有時候當天心情的抒發,有時候純粹是沒營養的廢文
對於這篇圖文或是任何我其他創作感到不舒服或是失望的網友,希望能在這裡解釋,我的創作並沒有嘲諷或是輕視的意圖(新聞文中有提到我歧視弱勢,但是台語在我心中並不是弱勢)
一張作品看在不同的眼裡,本來就會有不同的感受與解讀,也許不只發音系列,我的每一幅作品都可能有人覺得糟糕,身為創作者的我只能在這裡希望你們可以相信我並沒有帶負面的態度創作這張圖(如果不相信我也能夠理解)
說了這些並不是說歧視不存在,歧視確實是全世界到處都存在的;但是不是在這張圖中,也更不是當初畫這張圖的出發點
我還是會繼續創作我身活的事物,繼續畫我認為好笑的東西,也會繼續透過圖文照片影片分享我每天的心情
最後還是謝謝網友們的批評與支持,我會把批評指教放在心裡
也希望不管是批評我或是支持我的網友都能理性討論,而不是對彼此謾罵
Duncan
Mar. 04. 2017
-------------------------------------------
以前畫過關於發音的圖文:
2017/03/02
https://www.facebook.com/…/a.54425112563…/1397517826974609/…
2017/01/27
https://www.facebook.com/…/a.54425112563…/1366880606704998/…
2014/03/23
https://www.facebook.com/…/a.544251125634…/692551567471242/…
2014/03/07
https://www.facebook.com/…/a.544251125634…/683437528382646/…
2014/02/26
https://www.facebook.com/…/a.544251125634…/678742462185486/…
2013/11/07
https://www.facebook.com/…/a.544251125634…/618043788255354/…
2013/11/06
https://www.facebook.com/…/a.544251125634…/618043788255354/…
2013/10/29
https://www.facebook.com/…/a.544251125634…/613029218756811/…
2013/10/21
https://www.facebook.com/…/a.544251125634…/608785052514561/…
2013/09/14
https://www.facebook.com/…/a.544251125634…/589477584445308/…
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呱吉 Facebook 八卦
關於政治的事,我從不說謊,頂多不說。我一個人走這條路,是好是壞顧我一個人就好,沒有牽累。
但選前最後一個月,不說的話太多,因為不想自己的任性牽累了無辜、壞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未來。
例如,我本來不想讓黃國昌、或吳益政之類的政治人物上我的直播節目。因為很高機率會被罵,我也沒法撈到好處(我的直播節目因為播放音樂的關係基本上是零收益的),還要特別準備內容,真的是整個煩。
但是既然答應了,我也跟他們說了一模一樣的話:「我會很直接、甚至很尖銳地問你問題,不代表我的立場,但是你們應該要正面回答,絕對不要迂迴逃避,因為觀眾看得出來。」
直接尖銳的問題看起來很派很兇甚至有點挑釁,但事實是,你能好好回答的時候就會加分。屢試不爽。
站在做節目的立場,我們就是希望來賓好好把球打出去,所以我們投球的時候也不會客氣。軟趴趴的球能打出全壘打嗎?不投變化球已經是我最大的誠意。
講是這樣講,但我對他們兩個人算是特別嚴厲,因為我知道他們能把球打回去,節目也因此很好看。但我很明顯對一些人放水,因為我怕他們沒辦法把球棒握好。所以我根本偽善。
但我願意站台、表達支持意願的候選人,都是我真心的想法。只是每個人理由不同,我也不打算一個一個細細討論。今天不是要寫十萬字論文。
我覺得選舉一路來那種最莫以名狀的難過就是那個我曾經很熟悉溫暖的進步圈,變得很恐怖。
2019年一次國外參訪行程,許多跨縣市與黨派的政治人物都有參加。研討會上我講了一段肺腑之言:
「我是跟著民進黨一起長大的小孩,從偷看爸爸的黨外雜誌開始,人生第一次投票是投給陳水扁。二十幾歲時,每次參與社會運動,都和民進黨的前輩們站在一起。但是這幾年,我覺得民進黨和街頭的距離變得很遠。」我知道在廟堂上搞真正的政治和街頭上運動是兩回事,但看著民進黨的變化,內心真的會有些唏噓。
研討會結束,我到外頭去上廁所。一個民進黨政治人物也走進來,寒暄了一陣。他突然對著拉鍊已經解開的我開口:
「為什麼要在外人面前講這些?」
他說的外人指的是那次國外參訪活動的外國人們。
原本是一起談笑的他沒有特別生氣的表情,丟了這句話後就離開。
我當下有點錯愕,誒?他剛剛在對我發球嗎?!我到現在還不是很了解他的意思。
但這句話其實很妙,不論他對我生氣與否,他認為「我是自己人」。
這種自己人的感覺就是台灣現在最奇妙的氛圍吧,又溫暖又肅殺。
時代力量在選舉期間一直被說是國民黨友軍、紅統勢力的一部分,也就是被認定為綠營的敵軍。但一方面也不斷被稱呼做背刺力量,但後面這說法是把時代力量當作友軍時才有意義的形容啊。
到底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呢?我認識很多時代力量的公職與黨職,沒有一個人是支持統一的,大家都是獨立派。各種社會議題也都是站在進步立場。如果今天我們是以理想性來決定敵友,我認為民進黨與時代力量的支持者們應該可以做朋友。
但其實正好相反,我有看到民進黨的朋友在選後說:「我會同情國民黨的支持者,但對時代力量不會。」
我想講個我的觀察。
各陣營都有自己檯面上與檯面下的論述生產中心,負責製造各種輿論的素材給網路上的支持者去散佈。為什麼這次選舉突然吹起了時代力量這股紅統逆風?其實是為了清洗時力的台派選票,綠黨與基進自然也配合演出,讓選票歸位之外,進而逼迫時力與民眾黨搶食剩餘的中間選票。
但嚴格地說起來,這也算是時力求仁得仁。黃國昌一直說要走出小綠,如今在失去硬蕊台派支持的情況下,還獲得如此票數,可以說是站穩腳步。只可惜輸給民眾黨。
不論是站在民進黨的立場還是保衛台灣主權的角度,這個戰略思維其實沒錯。但我每天凌晨看著那些本來可以當朋友的人互相啃咬,滿地是血,我就覺得睡不著。最後一個月我好幾次失眠就是在看著兩邊激烈的言論,心裡想著我是不是該說什麼該做什麼。
2018年,紐約時報針對自由派不斷利用媒體優勢取笑川普與其支持者,寫了一篇長文論述。裡面有段話我覺得寫得超好:
「....更糟糕的是我們的文化習俗正在迅速改變,我們很少停下來去思考這點。一些自由派人士比他們的美國同胞走得更遠,但卻還是動輒批評那些沒有趕上他們的人。珍視包容的人可以多注意自己的言語,解釋自己在做的事情,而不要試圖控制別人說什麼。這只會證明他們對其他美國人懷著最糟糕的偏見。」
我們不斷在用偏見去攻擊別人的偏見。民進黨對時力,甚至我們對韓粉,都是如此。
更糟糕的是,本次選舉的結果證明,我們未來將會變本加厲地使用這項策略,因為它有效。
我有個以前職場的老前輩聽聞我參選時,主動說要贊助我廣告與其他事物。我婉拒了。因為我知道我們雙方政治理念差很多,我擔心他日後悔不當初。他是外省眷村子弟,忠黨愛國。
後來我選上了,我發現我幾乎發什麼文章他都有來按讚。有時候他認同我講的話,也會留言贊聲一下。但是有時候我講國民黨不好、說韓國瑜不行,他就沒有說話。但從他跟我互動頻率的程度,我相信他都有看到,也知道我們政治立場天差地遠。
選前最後一天,我還在他的社群帳號上看到一篇發文說:「我知道你們討厭韓國瑜,但他真的是一個浪漫的人....」這篇文章寫得卑微誠懇,真心誠意,這樣子的傢伙卻在過去一年裡好幾次鼓勵這個罵了韓國瑜不知道幾遍的我。
我希望台灣人不要忘記這種溫柔。有些人搞政治搞到瘋了,但我們不應該如此。
民進黨現在獲得大勝,和2016年一樣。過去四年有太多他可以做到的事情沒做,未來四年沒有理由對他溫柔與忍讓。我支持蔡英文,也支持許多民進黨候選人,我不求什麼感謝,只是盡台灣人應當的責任。但是我接下來的責任就是監督你們是否履行承諾。
反滲透法可以強渡關山,但是礦業法卻有千百個無奈?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時間就像乳溝,要擠就有。
以前剛開始學民調統計時,就知道一個民調常識是「不論問什麼問題,千萬不要寫『沒時間』這個選項」。因為絕大多數人不做某件事,例如看電影或上街投票,他都會想回答沒時間。但事實是當他想做某件事時,不論有多麻煩,都一定會有時間。應該要問「他不做某事是為了要把時間拿去做哪件事?」
這次選舉我覺得自己對不起兩個人。
一個是洪慈庸一個是林佳瑋。因為我把議會工作放第一優先,剩餘的時間分配不足以幫助所有我想幫忙的候選人,所以我完全沒幫到洪。林佳瑋則是我沒有在直播上保護好她,讓許多觀眾對他做了不適當的羞辱。
我很遺憾我投的吳怡農敗選,但最遺憾的是蕭美琴。時代力量沒法贏過民眾黨我也很生氣。
我還有很多話想說,關於這次選舉,關於我期望的未來。但下次再說啦,快要變論文了。
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欸你這週要幹嘛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IG日常:https://www.instagram.com/arielsvlog_816/
拍攝日期:2019/11/22~2019/11/23
從來沒想過在30歲以前
可以去大家蜜月很想去的國家-馬爾地夫
受鈦美旅行社邀請
我們像探察員一樣的一一檢視這個行程
並回來開會討論
馬爾地夫系列讓我們看下去
行程參考鈦美旅行社:http://bit.ly/2MriBnA
(不要問我啦
1.航空
搭乘香港航空在香港轉機
但由於當前疫情的影響班機會有所異動
可先諮詢旅行社
2.導遊
由鈦美旅行社安排的台灣人帶你
語言不通英文不好也不用怕
3.居民島-馬富士島
是個回教國家的小島
島上是不煙不酒不裸露
一個風情純樸大概半小時就能走完的島
抬頭看就能看到滿天星空
4.飯店-ARENA
剛開幕不久
其實能住到這樣等級的房間我很訝異
因為島上資源匱乏
但房間如影片所呈現是乾淨舒適
而且打開陽台外面的海景真的太爽了
5.跳島行程-跟護士鯊游泳
這真的是太酷了!!!!!!!!!!!!
我們同時大概跟20隻的鯊魚一起游泳
不小心還會打到鯊魚...
影片中說的牙齒後來發現不是牙齒
那是他的感應觸角啦~
馬爾地夫目前玩的方式已不再侷限觀光島
居民島近年開始開放觀光
希望能增加收入改善島民生活
所以以價格來說也不是遙不可及的數字
就讓我用接下來的影片燒你們吧!!!!

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評價
中共官媒再爆假新聞事件!這次出包的新華社被踢爆官網上轉載的西方女性死刑犯圖片,來源竟然是一部色情電影,引發國內外媒體關注。這集的《老外看中國》,主持人郝毅博為大家快速整理了中共近年來的五大經典假新聞,一起來看看。
Hello 大家好!我是郝毅博,大家看過這則最近的新聞了嗎?中共喉舌媒體新華社轉載刊登了一篇題目叫《女囚死刑實錄 揭世界最黑暗一面》的圖片集。
按讚加入主持人郝毅博Facebook,一起討論中港台時事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訂閱《老外看中國》頻道,觀賞最新精采有趣影片!
http://www.youtube.com/user/Laowaikanzhongguo
OK,因為還有很多小朋友觀眾,這些圖片內容主要是西方對一名女囚執行死刑的殘酷畫面。不過這篇文章後來很快就被網友和「Shanghaiist」證實,這根本不是什麼死刑的紀錄,這些照片全是來自一部叫 Lethal Injection、致命注射的色情電影。
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你了新華社,害我剪接的時候還要找海綿寶寶和HELLO KITTY來遮!這些假新聞現在都被刪除了,話說回來,你們覺得這是一個英文不太好的編輯上班時逛到色情網站,還是有人故意的用這些照片來騙中國人?可以肯定的是,這絕對不是中共喉舌媒體們第一次這樣做,現在就跟大家分享5個我覺得最經典的中共官媒造假事件。
第五名:2002年,北京晚報刊出一篇文章。上面寫美國國會要求政府為他們修建一棟新的、能夠敞開圓型屋頂的國會大廈。記者引述的消息來源是美國「洋蔥報」。他知道《洋蔥報》到底是甚麼樣的報紙嗎?洋蔥報是以專門惡搞、編假新聞出名的媒體。
我知道其實在中國有些地方政府的辦公大樓也模仿美國白宮或是國會大廈,所以中共官員就說:美國國會大廈的屋頂能說開就開,咱天朝怎麼可以沒有?我們馬上蓋一棟吧!
第四名:2007年,新華社刊出這篇有關多發性硬化症的文章,文章裡有一張X光照片,大家不覺得這個頭的形狀看起來有點怪怪的、有點眼熟?這誰的照片啊?啊!想起來了,是Homer Simpson!編輯們你們在跟我們開玩笑嗎?腦袋那麼小?我想知道新華主編的腦袋是不是一樣小?。
第三名:那世界的地圖應該不會弄錯?是不是?看一下這個央視播過的中東地圖,那看一下這個World of Warcraft電子遊戲裡地圖,央視只做了小小的修改。哇!中共官媒的編輯上班時,還會打遊戲,連PS的技巧都這麼強!
第二名:大家看看央視為了要證明解放軍有多厲害,做的這個報導。哇!這好萊塢等級的軍力!嗯...那是因為報導裡的一些鏡頭真的是來自於好萊塢電影。WSJ的記者發現報導裡的爆炸是1986年Top Gun電影的畫面。
雖然喉舌媒體的報導是假的,這是我直接從解放軍得到的介紹新盔甲的官方影片,喔,um, 下一個。。。
去年底,人民日報宣佈朝鮮的金正恩被美國的一份報紙選為「在世最性感男人」。是甚麼報紙啊?!WHAT!又是「洋蔥報」
所以這是他們第二次被洋蔥報騙了。經過第一次被騙以後,他們不是特別注意他們消息的來源不是洋蔥報嗎?新的記者來工作的時候主編不會警告他們嗎?好像不會。
人民日報的英文網站刊出了五十多張金正恩的照片。騎著馬,跟軍隊耍酷,戴著墨鏡,還有Time雜誌的畫面。但是Time雜誌的文章實際上是批評金正恩。我很清楚得記得刊出的那一天,人民日報是中國的晚上刊出那個新聞。那是美國的早上,人民日報的員工睡覺的時候,我們都笑了半天。北京的早上到了,他們才發現全西半球在取笑他們,而刪除了那篇文章。
雖然這個新聞被刪了,但看了那五十張照片之後,我終於明白,人民日報的記者為什麼會相信這個胖子是世界上最性感的男人。有句話叫:同病相憐,你明白的。我們今天到這裡,下次再見。

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阿滴英文 Youtube 的評價
滴妹從英國回來惹!這次跟超粒方一起去英國工作回來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大小事~讓你們更了解英國倫敦一點!I love London, England :3
訂閱阿滴英文 ▶ http://bit.ly/rde-subscribe
支持阿滴英文 ▶ http://pressplay.cc/rayduenglish
Disclaimer: 影片是我個人的觀點跟淺見,只是單純地把自己所見所體驗的分享出來!有不完全正確或是沒有認知到的部分,也請見諒!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分享! :D 希望大家看得開心!也願大家之後可以自己去體驗看看!
另外,第十點雖然有些人會說好像是廢話,但是我覺得可能是我沒有解釋完全。我自己的想法是這邊完全沒有中文,所以我才想提一下。
在台灣,如果你只會講英文,其實我們還是很可以跟他們溝通。但是在英國,如果你不會英文,感覺真的有點求助無門。
有在英國遇到在機場因為不會講英文,要找機場的特別人員幫忙翻譯,因此通關時被詢問的時間超級長。再來也有人在地鐵站內因為找不到站名,而一直在地圖前苦惱了許久,我在旁邊看到,才有去幫忙。我也覺得這邊也很少看到亞裔人,所以或許也很難找到人幫你。
不過我的重點是想說,語言真的很重要,也想藉此鼓勵大家可以多有動力去學習喔!!! :))))
上一部影片 台灣人常犯英文錯誤#3 http://youtu.be/TwuJF78kvl4
下一部影片 美國文化?用梗漫學英文! https://youtu.be/OLsnZhZy_pc
更多阿滴:
http://facebook.com/rayduenglish
http://instagram.com/rayduenglish
http://rayduenglish.com
合作邀約:rayduenglish@gmail.com

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感情板 的八卦
眾所皆知,我跟冰淇淋天使從來都是走搞笑情侶路線,尤其是他各種花式嘴砲我跟欺負我常常讓我差點跟他分手,雖然每次有事他出嘴我出手,但用我媽的話……我媽說我們兩個沒 ... ... <看更多>
我想跟你討論英文 在 「辛苦了」用英語怎麼說?給你幾個英文的說法!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