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是如何生存?》
每次,認識新朋友,當他們知道我是寫小說時,他們總會問我一個問題:「老實,其實寫書搵唔搵到食㗎?」
他們可能出自關心、可能出自好奇,所以我想花點時間解釋一下。這次不「感性」,是「理性」分析,嘿。
全職作家在香港不多,也許是收入的問題,如把時間投入其他方面(eg.金融&樓市),應該會得到更多的收入,很多人也覺得小說家是「死路一條」,但在我而言,以「養活家人」為目標(不是大富大貴),還是可以的。我是如何生存?孤泣是如何生存?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是一個「完全沒有投資」的人,也沒有拍什麼廣告、出Show等等其他工作,曾嘗試做生意,不過兩次都「光榮結業」,收入都是只靠寫作為生。很多人都說在香港做作家是「死路一條」,那我為什麼還可以「生存」?
作品的「質素」當然非常重要,不過,我這次不是在寫「感性」與「寫作技巧」,而是用「學術性」去分析。
我是利用了經濟學之中的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
我讀過一本書,當中講究帕雷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意思是企業80%的業績來自20%的產品,又稱二八定律。但因為網絡的興起打破了這個「法則」,網路讓銷售層面更廣泛,98%的產品都有機會銷售,而不再只依賴20%的主力產品。這些,又跟我的小說銷量有什麼關係呢?
我由第一個小說故事開始,已經想好了用「一個世界觀」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故事在同一「時間軸」上發生,兩本完全不相關的小說故事(比如愛情與殺手),卻是在同一世界中發生,也許,某本小說的角色會走到另一本小說裡,可能只是「路過」,但會真實的出現。這樣跟「長尾理論」有何干?
「只要你讀到某個角色的出場,就會想了解那個角色的故事。」
就算,我寫到第一百本小說,只要我加入第一本小說的角色,讀者就會「有興趣」去了解那一個角色(當然,有興趣不代表一定會買書,但至少先讓讀者「有興趣」),從而去買回「第一本」小說。以「孤泣作品」為例,第一本出版的《預言故事》已經賣到第六版,「它」不是一出版就可以大賣到第六版,而是一直都有讀者購買,這是「鐵證」,這是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的「特性」,維持著小說的銷量。別忘記,如果只是「一本小說」的效果不大,但當你出版數十本小說的時候,就會有明顯的效果(當然,不可能大富大貴吧,嘿)。
有些香港作家的作品我非常欣賞,而且一出版已經可以「大賣」,無奈地,沒法有另一本作品有同樣的銷量,我覺得很可惜,感覺就像是一位歌手紅了一首歌之後,就沒有下一首了。我非常希望他們可以繼續創作,因為他們比我更懂得「領導潮流」,可以讓更多更多人認識香港作家的作品(至少,書展會有話題之作,傳媒會多報導)。
這就是「孤泣生存的長尾理論」。其實長尾理論不只用在大企業,它更令「大眾文化」不再獨市生存,讓「小眾文化」擁有更多的支持者。你看那些什麼「大台」收視,比不上一個Youtuber的點擊率就知道了。我們不需要「全世界」都認識,但有「一定數量」的人支持,還是可以生存的。
寫了這麼多,只是想分享一下我的「生存方法」,不是什麼「教學」。同時,我想讓更多人知道,在香港生存,一個「小說家」不可能只是「寫作」這麼簡單,還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去「顧及」,比如宣傳、了解市場、了解讀者群等等,不能跟世界「脫節」。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要「成功」不可能一步登天達成目標,要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方向。記得,我也是一個由「零」開始的小說家,請堅持「你自己」的方法,闖出一片天地。
如果你問我,有一天,我的書再不暢銷,我會怎樣做?
我只能跟你說:「冇辦法生活嘅話,洗碗都要架啦!」
至少,我也為自己的奮鬥而無憾。
一起努力。
「夢想」,不能只有空想,也不是只依靠「好運」,要「想爆頭」然後排除萬難去實行。
「如果你覺得不後悔,請繼續消極,
如果你知道會後悔,請努力尋覓。」-夢想
我又「感性」了,嘿。
PS.最後,還是要重複說,作品的「質素」是非常重要的,嘿。
孤泣字
同時也有30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9萬的網紅GEM鄧紫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tream/Download the song here: https://GEM.lnk.to/CityZoo 由 G.E.M. 鄧紫棋 作詞譜曲抒情新作〈很久之後〉,全曲以清脆琴音貫穿,慢板節奏搭配鄧紫棋悠然而平穩的唱述,為一段已逝的愛戀暗暗增添說不出的傷感。全曲在弦樂團合奏將歌曲帶至高潮,...
我又感性了 在 王卓淇 Erin Wong Facebook 八卦
👑
她們是真的好可愛啊⋯
為了夢想而綻放著光芒
在舞台上的笑容單純又羞澀
緊張努力地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觀眾⋯
想起當時我也是一樣的
不知道最後結果如何
但是想在比賽中盡力嘗試一次看看自己的潛能如何
讓自己的青春無悔 這就是年輕的力量啊
今天看到你們的努力我又感性了
女孩們 師姐為你感到驕傲❤️
826加油!
#misshongkong
我又感性了 在 鄭淳予醫師。腦神經科學博士 Facebook 八卦
#我又感性了 #一封長信 快一年前,神經很有事團隊成立,我們開始拍攝傳播醫療知識的影片,有不少朋友會私下問我,這樣投入的時間,真的值得嗎?為什麼不安穩當醫師、護理師就好?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
當時,我們就是埋頭苦幹,不想只是be good,捉著一個,「希望創造更多身心健康價值」的信念,「為自己和彼此創造更多幸福感」的信念,我們想要be better,想要共贏,
.
所以,決定把艱澀的神經科學跟醫護知識,透過任何的方式,傳的更遠、更廣。其實說真的,會怎麼樣,我也不知道。
.
一路以來,除了「#鄭淳予醫師原創系列影片」,「#神經很有事TalkShow脫口秀」系列,我們陸續,開拍「#神經有事知識➕」的「基礎醫普」系列,希望把最基礎卻重要的醫療知識分享給你,
.
努力學習,用各種媒體形式和平台,傳遞我們的聲音和理念,開始積極錄製,推廣睡眠、情緒、記憶、疼痛療癒的「#神經很有事音頻廣播」,
.
2018年,我們走出診間,想要投入社群,更靠近需要我們的你,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巡迴 #公益演講,推廣聆聽疼痛、正視疼痛的交流和互動,
.
然後又在這幾個月,開拍了「#神經嗨嗨全台語解說示範」影片,我們希望透過台語解說,大字幕,放慢解說速度,這些細節的調整,將有價值的知識傳遞給需要的長輩。
.
#答案是,相對於整個團隊投入的時間和機會成本,投資報酬率和轉換率,掐指一算,應該是,差到一個不行><
.
除了正職的醫護臨床工作,依舊需要堅守,團隊的每一個人,犧牲了休閒和私人時間,從0開始,學習內容企劃、剪輯、拍攝,練習在鏡頭和麥克風前好好說話,不斷把自己推到認知邊界,接觸和打磨全新的能力,然後突破疆界,把自己打造成一個 #斜槓人。
.
這個過程,除了花費大量時間,每個人的身心都接受著龐大的磨練和挑戰。
.
但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去形容,我們對比之前的快樂跟滿足,我們有種停不下來的感覺,看到許多腦朋友在身心狀態的進步,每一個朋友給我們的鼓勵、回饋,都讓我們想要再更努力,把所有的細節做的更好,
.
整個團隊可以一起合作去創造價值,自我實現的成就感,#讓我們真的幸福了,這一切,都讓我們著迷於,現在正在經歷的每個過程。
.
我知道,我們正在一步步實現那個初心,「創造價值」的夢想,「創造幸福感」的夢想。然而,我們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好多的事要繼續bebetter,
.
所以,我們會義無反顧,繼續做下去,因為,在團隊草創之初,我曾經向團隊說,只要有一個人,因為我們所做的,改變了他的身心狀態,獲得利益,我們就值了!
.
我必須很深很深的感謝「#神經很有事」及「#CNC團隊」的每個人,雅惠、珮珊、宜婷、培樺、郁姍、晉瑋、藝如、純綺、劭玟、俐彣、筱薇、翊婕、通萌,
.
風風雨雨一路,我們相挺至今,
.
特別感謝這個團隊的大家長,#院長鄭紹沂醫師 和 #方芳總監 Fanny Fang。
.
#感謝每個支持我們的你,能和每一個你,一起築夢、追夢,一起be better,是無比幸運的,是所有你們的用心和鼓勵,神經很有事才能繼續成長跟茁壯!不停滯的為更多人創造身心健康的價值!
.
然後,讓我們,一起繼續幸福下去吧!
.
淳予
我又感性了 在 GEM鄧紫棋 Youtube 的評價
Stream/Download the song here: https://GEM.lnk.to/CityZoo
由 G.E.M. 鄧紫棋 作詞譜曲抒情新作〈很久之後〉,全曲以清脆琴音貫穿,慢板節奏搭配鄧紫棋悠然而平穩的唱述,為一段已逝的愛戀暗暗增添說不出的傷感。全曲在弦樂團合奏將歌曲帶至高潮,情感的流瀉更加豐沛直接,喚醒每個人內心裡的這位「曾經」。
〈很久以後〉描述的是一段沒有結局的感情。分手後,就算時隔許久才與舊情人再度相見,兩個人的問候也換了意義。開始一段愛情需要兩人剛剛好的默契,但只需一個人的轉身,就能結束一段愛情,這樣的分手不容易叫人接受,卻仍因必須面對,更為心如刀割。當理性凌駕於感性之上時,也許只能像隻貓,就算受傷也只能偷偷地自行躲在角落舔拭傷口,因為知道怎麼做都是無濟於事,於是只能故作堅強,相信一切都會漸漸變好,如果再見,微笑點頭。
鄧紫棋分享,自己很多時候都是藉由音樂在治療自己的傷口,其中「感情」是最打擊她的東西,她也忍不住在新歌發表會上落淚坦言,〈很久以後〉這首歌讓她想起了一段過去受傷的戀情。「錄這首歌對我非常不容易,想起了很多過往。」鄧紫棋透露,這首歌一共花了兩天錄製,因為錄製期間「就一直在哭!」鄧紫棋不諱言自己面對感情時很像貓,其實受傷了,卻不願意告訴別人自己有多受傷,於是在人前歡喜,卻暗自不斷舔傷,甚至到失去對方的時候都還在自我欺騙,告訴自己「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這點失戀算什麼」,但因沒有誠實面對傷口,讓自己的情緒壓抑太久,她也笑著自嘲,就是因為這些對世界的感受或是感情經歷的長久累積,促使自己能在 7 個月內完成《摩天動物園》這張專輯。
歌曲〈很久以後〉同為療癒系暢銷作家肆一散文改編電影《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主題曲,由億萬編導林孝謙與呂安弦等人編劇,台灣新銳導演簡學彬執導,集合台灣青春實力派新星曹佑寧、陳妤、林映唯等人共同演出的校園純愛故事,這首歌也為電影中甜而微酸的初戀情懷畫龍點睛,讓影像和音樂做了完美的結合。
《很久以後》
作詞:G.E.M.鄧紫棋
作曲:G.E.M.鄧紫棋
也許是不甘心 也許是可惜
也許無法相信 突然身邊再也不是你
能給的都已經給你 能做的都用盡全力
也許遇見你是種幸運 分開卻是天意
不是不能面對 又不是十八歲
愛過你的年歲 心裡至少真的不後悔
也許會不捨會落淚 但得不到也許才珍貴
也許再等等就有人會 比我們匹配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當我抱著別個他的時候
是否我就能夠 對你笑著揮手
好久不見的朋友 換個角色 對你問候
誰還記得我們 曾多奮不顧身
失去你的人生 我像一棵樹被拔了根
如果只能依賴自己 我只能逼自己更獨立
雨再大過了總會天晴 不過時間而已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當我抱著別個他的時候
也許我就能夠 對你笑著揮手
也許會釋然分手 是個出口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當你牽著別個她的時候
我們這個傷口 也許不再難受
好久不見的朋友 祝福你們 直到永久
只是怕可能 以後愛別人 無法像愛你那麼深
但愛到了盡頭 哭有什麼用 也只能接受
愛情裡一切莫須有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時間會把回憶慢慢偷走
此刻承受的痛 會慢慢變得虛構
不過就換了一雙 執子之手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你我都各有所愛的時候
我們這個傷口 再也不會難受
好久不見的朋友 如果再見 微笑點頭
製作人 Producer : G.E.M.鄧紫棋 / T-Ma 馬敬恆
編曲 Arranged by : G.E.M.鄧紫棋 / T-Ma 馬敬恆
鋼琴 Piano by : Doug Petty
低音吉他&電腦編程 Bass&Programming by : T-Ma 馬敬恆
弦樂編曲 Strings Arranged by : T-Ma 馬敬恆
弦樂 Strings Performed by : 靳海音弦樂團
和音 Bvox : G.E.M.鄧紫棋
錄音 Vocal Recorded by : T-Ma 馬敬恆 @ Avon Recording Studios
音頻工程 Audio Engineered by : T-Ma 馬敬恆 / G.E.M.鄧紫棋
混音 Mixed by : Brian Paturalski
母帶 Mastered by:Randy Merrill @ Sterling Sound
訂閱我的頻道!!!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
https://www.youtube.com/gem0816
Instagram: @gem0816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E.M.Official
Weibo: http://weibo.com/gemtang
#鄧紫棋 #很久以後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BEFukvLZfI/hqdefault.jpg)
我又感性了 在 GEM鄧紫棋 Youtube 的評價
Stream/Download the song here: https://GEM.lnk.to/CityZoo
在愛裡陷得太深而失去自我,是否還能稱作是愛?
歌曲描述的是一種愛得太深而迷失自我的感情狀態,想忘卻也無法忘卻的痛苦。當你變得不像自己,就像變色龍失去了本身的色彩。
MV中忽隱忽現的鄧紫棋,即導演8ID魏奕旻將歌詞中「為愛失去自己變得透明」的比喻視覺化,透過CG技術將她「變得透明」,具體呈現在一段感情關係的相處中,漸漸失去自我的揪心過程。導演更在畫面中精心暗藏了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戀人們》這幅名畫作品,蒙著臉的兩人乍看之下雖在接吻,但事實上嘴唇無法碰觸到對方,不過就是個形式上的愛罷了。
〈透明〉由鄧紫棋本人親自擔綱製作人,她更一手包辦詞曲、編曲、和音與鋼琴部分,強而有力的鼓點貫穿全曲,將歌曲情緒隨主副歌層次逐漸拉抬,是融合說唱與都會節奏藍調音樂元素的新型態抒情歌。歌詞尾段中的兩兩字詞語音相似卻又語意矛盾,就像心碎期間的掙扎以及痛苦時無法成句的呢喃,是繼〈泡沫〉之後鄧紫棋的經典失戀情歌!
《透明》
作曲:G.E.M.鄧紫棋
作詞:G.E.M.鄧紫棋
愛著你 也愛著我
這是一種折磨 這是一種折磨
今夜無數的街燈 沿路陪著我
卻把我孤獨的裂縫 照得更寂寞
如果這是一個夢 注定沒結果
那就讓它是個夢 醒來就解脫
是否月光太煽情 讓我突然變得感性
孤掌難鳴 我孤身卻難以安靜
睜開眼睛 我們的路無法看清
想閉上眼睛 把一切暫停
當我的世界出現了你 出現了你
我看著自己變得透明 變得透明
怪我對你太執迷
讓我變得不像自己
在想念你的寂寞夜裡 寂寞夜裡
我想把自己變得透明 變得透明
想把你忘得乾淨
我的心卻被你佔領
感覺我遇上你 就像綿羊遇上獅子
我徘徊在愛你 還是愛自己的十字
在應該赤裸的時候戴著面具
我對你說的是我聽不明白的言語
你是太陽 我的星光 顯得多黯淡
你是海洋 你的輕狂 我無從反抗
我越來越擅長 對自己說謊
我想要你的綻放 就把我埋葬
當我的世界出現了你 出現了你
我看著自己變得透明 變得透明
怪我對你太執迷
讓我變得不像自己
在想念你的寂寞夜裡 寂寞夜裡
我想把自己變得透明 變得透明
想把你忘得乾淨
我的心卻被你佔領
愛著你 也愛著我
這是一種折磨 這是一種折磨
難道愛著你 就要忘了我
這是一種折磨 這是一種折磨
當我的世界出現了你 出現了你
我看著自己變得透明 變得透明
怪我對你太執迷
讓我變得不像自己
在想念你的寂寞夜裡 寂寞夜裡
我想把自己變得透明 變得透明
想把你忘得乾淨
我的心卻被你佔領
愛著你 這是一種折磨 折磨
製作人 Producer:G.E.M.鄧紫棋 / T-Ma 馬敬恆
編曲 Arranged by: G.E.M.鄧紫棋 / 老道 / T-Ma 馬敬恆
鋼琴 Piano by : G.E.M.鄧紫棋
和音 Bvox:G.E.M.鄧紫棋
錄音 Vocal Recorded by : T-Ma 馬敬恆 @ Blue Moon
音頻工程 Audio Engineered by : T-Ma 馬敬恆
混音 Mixed by:Brian Paturalski
母帶 Mastered by:Randy Merrill @ Sterling Sound
訂閱我的頻道!!!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
https://www.youtube.com/gem0816
Instagram: @gem0816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E.M.Official
Weibo: http://weibo.com/gemtang
#鄧紫棋 #GEM #透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woylxqVPA/hqdefault.jpg)
我又感性了 在 Rainie Yang's Official Channel楊丞琳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楊丞琳 第11張專輯《刪·拾 以後》
🎧數位收聽▶https://lnk.to/Rainie_DRG
-
歌曲數位連結:
KKBOX ►http://smarturl.it/ox5ldc
Spotify ►http://smarturl.it/rwrsbl
iTunes╱AppleMusic ►http://smarturl.it/zsbqvu
friDay音樂 ►http://smarturl.it/k6vf27
MyMusic ►http://bit.ly/2Ljr9u1
JOOX ►https://bit.ly/2xFW95d
MOOV ►https://bit.ly/2sF44Kk
MusicOne ►https://bit.ly/2LUvvJb
『前男友不是人』鄧安寧導演,由楊丞琳、藍正龍領銜主演,在這部劇中,楊丞琳從17歲演到31歲,橫跨高中生涯到出社會擔任記者,挑戰性高,而身為第45屆金鐘影后,楊丞琳的演戲功力正可以好好發揮,在金鐘影帝藍正龍加持下,楊丞琳全身細胞張開投入劇情裡,隨著劇本一段段發展,楊丞琳承受了『生命中的重』,想把這一段段的劇情濃縮成一首歌曲呈現給大家,不僅自己收歌,還在戲劇拍攝檔期中,邀了金曲獎最佳單曲製作人陳君豪共同製作片尾曲『忘課』,這首真實從戲劇裡誕生出來的歌曲!
正式升格製作人,統籌自己的音樂,楊丞琳有100%的空間表達自己的音樂理念,將說是『想忘了愛的每一課』,卻又『深刻的存在心的皺摺』的情緒,精準描繪,亦是這齣劇『前男友不是人』裡探討的前任課題,點出當今都會男女心裡隱藏未決的愛情功課。
身為歌手、製作人、演員,對楊丞琳而言,角色抽離變換不是難事,在錄音期間,楊丞琳每錄完一遍便放下耳機自配唱間走到外面控台,聽一遍剛剛唱的,仔細推敲修改,再走進配唱間戴上耳機變身歌手錄音,反覆用自己理性左腦教感性右腦唱歌,『忘課』這首歌的成形,在她的腦袋裡安靜的組織建構著。『忘課』是楊丞琳送給『親愛』(戲裡角色)的一首歌,鼓勵她也鼓勵大家,不將『前任課題』視為阻礙陰影,而是一股永遠都在心底驅動著向前走下去的能量!
製作人:楊丞琳 陳君豪@成績好Studio
編曲:溫奕哲 鍾濰宇
吉他:鍾濰宇
鋼琴:溫奕哲
Bass:柯遵毓
鼓:賴聖文
弦樂編寫:溫奕哲 劉涵
弦樂手:
小一:蔡曜宇,朱奕寜,陳泱瑾。
小二:盧思蒨,曲靜家,薛媛云。
中提:甘威鵬,牟啟東。
大提:劉涵。
錄音師:單為明 蔡周翰
王詠鈞 鍾濰宇
錄音室:Lights Up Studio
佳聲錄音室
89Studio
混音師:黃文萱
混音錄音室:WooJi Studio
母帶後期錄音師:Chris Gehringer
母帶後期錄音室:Sterling Soun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wzpzy-YtI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