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祐希,以及關於女人的『孤獨』三大魔考】
近來,因《#鬼滅之刃》主題曲〈紅蓮華〉爆紅的歌手 #LiSA 上節目,坦承過 30 歲一度深陷憂鬱,是大咖演員天海祐希的「一句話」將她從谷底拉出來。
那首充滿野蠻生長力量的〈紅蓮華〉一曲,即是承載著自己對天海祐希的感謝。
天海祐希告訴憂鬱中的 LiSA :「隨著年齡增長,意味著妳要背負著身為一名女性的孤獨,但即使如此,請一定要好好享受這份孤獨。」
LiSA 說,天海祐希這句話深深打中她。
/
實際上不只 LiSA ,我也太理解天海祐希在說什麼,且我相信唯獨經歷過這種暗黑感受,你才有本事僅用「一句話」就能直探人心最深處的柔軟,不偏不倚,療癒擁有相同處境的人。
天海祐希的人生,就是一連串體驗孤獨的旅程。
不過,誰的人生不是如此呢?端看你有沒有提早感知罷了。
/
#天海祐希 在日本地位崇高。
網路流傳幾句話:「全日本的男人,都要感謝天海祐希不喜歡女人」,我記得還有一句是:「天海祐希,不只是全日本女人最深愛的人,還是所有女人最想成為的人。」
從頭到尾,天海祐希都是選擇自己想成就的事情去做。
她不甘屈於傳統價值、隨心而已;她不可避免地遭遇主流社會的挑戰;她不得不面對同期其他演員們的嫉妒和比較。
但她站穩身子,腳步鏗鏘,用時間與行動向眾人證明:
我的存在就是一種證明,證明每個人都能擁有不同選擇,擇其所愛,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優雅地消化不被理解的孤獨。
/
童年的天海祐希,最先體會到的孤獨和時下小朋友差不多,都是從「外貌」開始。
她生的一副英氣面孔、方面細眼,和日本向來鍾情的小家碧玉、精靈大眼的容貌不太一樣,當初她提出想成為演員時,還被祖母懟回去,說她黑肉底、瘦巴巴像個牛蒡,勸她打消夢想。
她的父親是商人,母親則經營一家美容院,家中長輩原本希望她繼承母志,成為一家美容院老闆,但母親鼓勵年紀尚小的天海祐希:「正因為是女孩,妳更應該去追求夢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母親告訴她,美容院倒閉沒關係,只求女兒健康快樂。
天海祐希決定朝「寶塚劇團」為目標,花上 2 年時間精雕芭蕾舞技,盼能靠芭蕾專長考上劇團。別的小朋友 7 點開始練習,她 6 點就到;天寒地凍、電車停駛,她照樣在空無一人的練習室裡打磨舞技。
天資聰慧加上不懈努力,她以第一名成績考進寶塚音樂學校,面試官直接告訴天海祐希的媽媽:「妳的女兒,她天賦異稟,百裡挑一。」
小小年紀就有 177 公分的身高,天海祐希順勢被分配到「男役」,她沒有如自己預期的飾演女性角色,反而是女扮男裝飾演男角,這讓她曾憂心自己做不到。
然事實證明,她只用了 6 年 4 個月的時間一躍成為寶塚「首席」男役,是天海祐希人生的第一波高光期,她原先不太自信的中性外表和氣質,居然成為助力,擄獲一票死忠追隨的女粉絲。
才華盡顯,外貌加成,優秀飛躍的結果,天海祐希迎接了人生第 2 種孤獨感。
她遭受寶塚劇團女孩們的嫉妒、陷害、霸凌,而且是很嚴重的欺負。
/
天海祐希從來沒有直說自己被同儕討厭,但從她撰寫的舞台回憶錄,以及旁人側面描述可以推敲得出:天海祐希遭受到的不只是說小話這麼簡單,還有更慘烈的造謠陷害、行為攻擊。
根據天海祐希的回憶錄《明日吹く風のために》,入團首次舞台公演,她就找不到自己的皮鞋,只好跟朋友的哥哥借皮鞋,弔詭地是,全部成員只有她的皮鞋是消失的。
她的劇服經常莫名被亂剪;她向同學和前輩求教時,很多人都不願意教她,只有當時一個當上男主角的學姊湶幸熱心指點,讓天海祐希點滴在心頭。
根據曾經待過寶塚劇團的學姊回憶,某天看到天海祐希的手被包紮,她笑說是被熱水燙傷,但學姊知道內情並不單純。
粉絲曾經分享去寶塚附近小吃攤吃飯,老闆娘告訴她絕對不會允許女兒進去該劇團,因為知道天海祐希在裡頭被欺負的狀況太誇張了。
閒言閒語、無端造謠、胡亂栽贓,讓天海祐希陷入深沉的孤獨感,她內心不輕易相信他人,但又渴望他人喜歡自己,雙重矛盾夾擊。
她最終頓悟了:「我以為只要我做到最好,這些閒言閒語就會消失,但最後我發現,討厭你的人,你的成功與努力都是礙眼。」
「於是我釋懷了。」
提前見到人性中的比較心與卑劣的一面,讓她更能輕易辨識出真誠,懂得英雄惜英雄。
我相信天海祐希也是從第 2 個階段的孤獨感徹底體會到:做好自己的事情,用心對待珍惜你的人,畢竟看不慣你的人,你做再多他就是看不慣。
可悲地是,那些人必然無法追上你,畢竟光是忌妒、陷害他人,就已經花上他們很多心力、沒時間好好照顧與進修自己。
/
越過每一重的孤獨,心靈都會更茁壯,天海祐希甩開外貌與人際關係的桎梏,反而越發適合演藝圈這種深水潭。
離開寶塚後,她苦熬多年,終於憑著日劇《離婚女律師》《女王的教室》徹底大紅,從劇場藝術派直升主流一線大咖,而從《女王》之後,她所接的角色都是和激勵女性、人生導師的類型有關,舉凡《GOLD》、《結婚不結婚》等等,部部精彩又經典,拿獎拿到手軟。
她戲外颯爽依舊,選擇做一個不婚主義者,可能與其過去經歷使然。
2004年,天海祐希與歌手吉川晃司談戀愛,交往三年一度談婚論嫁,但就在此時兩人決定分手,分手原因不明;再此之前,天海祐希也跟足球員永井秀樹談戀愛,天天堅持回家做飯給男方吃,結果這段關係因男方的劈腿結束。
天海祐希面對的第 3 重孤獨,是主流社會賦予女性的婚戀價值。
她數度在訪談中鼓勵女性,如果沒有遇到適合的男人,大可不必踏入婚姻折磨自己,甚至要大家好好運動、維持身心健康,笑說:「男人會背叛你,但肌肉不會。」
不過天海祐希強調,一輩子不婚,這是她自己的人生選擇,不是所有女性都要奉行的信條,而也是這種率直溫柔的言談,讓她成為女人們眼中的第一女神。
/
人生說到底,就是跟孤獨優雅共存
天海祐希的灑脫,在於她早已清楚認知一件事,我們活在世界上就是與「孤獨」作戰,這份孤獨不見得是單身,已婚的人也會有孤獨,老人有孤獨,青少年也有孤獨。
如何讓自己免於靈魂上的情感匱乏,說穿了,你真的只能靠自己。
孤獨感,不是單身已婚這麼二元,它還包含著價值觀不被理解的痛苦、信念被人詆毀的難受,正因太多人害怕孤獨,才會強求自己服膺主流價值、被別人的眼光綁架,是的,他們害怕特立獨行所帶來的孤獨,甚至是無力。
朋友、愛人、家人,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你,能找到一兩個,我就覺得人生實屬幸運,能夠和平相處就值得感謝。
我總是喜愛那群溫柔不鋒利的人,左派右派都能融,即便自己有信仰,但也能溫柔地與不同立場的人對話。
這才不是「沒想法」跟「鄉愿」,是我真的明白了,與其努力說服別人理解自己的觀點跟對錯,不如調整好自己,好好說自己的想法就好,不喜歡的人就不要理他呀(攤手)
但基本上,通常這種人,很難有他不喜歡的人。
如何面對孤獨與無力,這是一生課題,但解法似乎是像天海祐希對粉絲說的:「請拿應援我的態度應援你自己,你就會活出極致精彩的人生。」
或許就是充實心靈、用心照顧自己、懂得放鬆一點的這份願力,可以緩解生活中的種種難題吧!
#Adaymagazine
https://www.adaymag.com/2020/11/30/amami-yuki-life-lesson-about-lonely.html
我們離婚吧主題曲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八卦
《三十三歲退休去結紮》
韋廷,33歲,無業,桃園
我今年33歲,兩年前開始有記帳的習慣,一個月平均開銷兩萬,去年看銀行存簿,發現投資股票帳面數字有6、700萬元,平均1個月3萬元的被動收入,加加減減,收入大於支出,心想可以退休了,今年2月26日離職,今天是離職第27天。
我在工作上完全沒有得到樂趣,比如說高中升大學要選科系的時候,大家都會選有興趣的科系,但我其實一直沒有特別想做的事情,跑去唸哲學系。10年前進職場,哲學系畢業,沒有一技之長,先在自家附近便利商店打工,有一天跟客人聊天,他覺得我服務態度不錯,要不要來客服業,就去1999和台灣大哥大當客服。換工作單純都是薪資,也不是因為喜好。從台哥大離開月薪有4、5萬元,算不錯,但完全沒在工作上得到樂趣。
退休隔天,我就把LINE因工作加入的同事、客戶刪除了,現在手機裡的好友名單,朋友、家人加起來25人。退休當天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心情,因為我們當客服,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所以也不需要特別的交接。加上在這之前已經在消化一些特休,其實離職前一個月前大都在放假,所以雖然我從十年前開始想退休的事情,但真正發生了,好像也沒什麼心情。
退休快一個月,我不會特別去注意幾天是星期幾,每天對我的差別大概只有白天和晚上。今天星期幾不重要,但我會留意是不是假日,因為我不喜歡人群,出門看電影、逛街都會避開。我發現我退休最近這段時間,其實跟以前放假也沒什麼兩樣。我玩手遊,幾個月就會放棄,我也是會追劇,但以前追的那些《陰屍路》都播得差不多了。心情沒有很好,但也不會心情不好,就像很多人問我過得怎樣,我都說普通,情緒好像是一條直線。
我上班第一次拿到十萬塊年終獎金,想說可以買什麼?買電視?換電腦?想了兩個月不知道要買什麼,就想說來買股票好了。別人買股票是看書,或者聽投資老師建議,但打開電腦看盤軟體,本益比、K線都看不懂,一個字一個字去Google,等於是自學。我後來發現一個單字叫做「殖利率」,想想股票的殖利率都有五趴,比定存好。
我人生第一張股票是台中銀行,想說柯達蘋果產業來來去去,但不管怎麼變都會跟銀行借錢,而且當銀行的股東比存戶有保障,上班沒多久,就在想退休的事。我不想對社會有貢獻,但也不想當遊民,月定期定額投資。最近肺炎股市很慘,賠了好幾十萬元,平均一天兩萬兩萬的賠,但我是存股,不追高殺低,心情還好,而且就算真正金融海嘯,股市一次死10年,我股票600多萬元,每個月1張賣2萬元,還是可以活很久。
我現在裝潢房子,這個預備退休的房子也是出社會2年後就買好了,在桃園大溪,2房1廳,200多萬元。我請設計師幫我規劃房子,他問我廚房的系統櫃要走什麼風格,大理石花紋嗎?我說一般不鏽鋼就好,設計師會覺得這樣子很像店家或餐廳在用的,我就覺得沒關係,反正自己住,也沒展示給別人看。
我還有另外一筆緊急預備金,大概六十萬,裝潢房子的錢都是從那邊出,偶爾也會買期貨債券,也從這邊拿,這個心態就是抱持著血本無歸就算了的心情。
房子買在大溪是因為附近有恩主公醫院、亞東醫院和榮總分院。我有習慣性偏頭痛,平均大概一、兩個月復發一次,而且是那種會痛到吐出來的那種痛,吃藥也沒用,會吐出來,都要去醫院打止痛針,所以會重視醫院的距離。雖然沒有收入,但股票如果有多的獲利,我也想換透天的房子,然後在2樓的露台打造一個玻璃屋,不管晴天或下雨,就坐在裡面,看外面的人來來去去。
我家中有媽媽和妹妹,我媽在工廠當會計,一個月收入2萬多元,去年我拿她的自然人憑證上網試算勞退基金,想說她退休若錢不夠,我要補貼多少?試算後,發現還夠,問她要不要辦退休?但她跟多數人一樣,還是想工作。我爸是醫生,我們家以前很親,但我念小學的時候,一天回家看見一個女生跟我媽在客廳談話,那女的是我爸的小三,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家的氣氛就變得很冷淡。
我念大學時,他外遇跟我媽離婚後,我妹跟我講這個事,我喔了一聲,也沒多的情緒。我爸沒有給我們贍養費,也幾乎沒有聯絡。他前2年過世,保險起見,我跟我妹有去國稅局調他的財產來看,他是外科醫生,收入高,但沒有理財觀念,錢都拿去買蘭花和玉石,死後全是卡債信貸,我決定拋棄繼承。人賺多少不重要,錢能存下來才是真的。
親人的生離死別我沒有哭,我情緒好像一條直線,沒什麼起伏。就算我去買樂透,中一億,房子換好一點,車子換好一點,做人還是一樣一天吃三餐,也不會吃到六餐,最近一次哭,就是開車聽到《鐵達尼號》主題曲,突然大爆哭,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應該是很旋律好聽吧,呵呵。
我對外面世界不感興趣,至今沒有投過一次票。但我不算清心寡慾,有衝動購物的欲望不會去壓抑,那種衝動購物的慾望去壓抑反而更慘,像是如果你今天想買一個相機四五萬塊,你覺得預算不夠,退而求其次買個一兩萬的,但你到頭來還是一直想著那個四、五萬的,一直嫌棄現有的,搞不好最後來還是回頭去買那個最初想要的。
過年前買了PS4,想說退休無聊可以玩,但大概沒有人陪我玩,所以買的都是單人遊戲。什麼遊戲都可以一個人玩,恐怖遊戲除外,那個我一個人真的沒辦法,所以都會上線,看遊戲直播主玩恐怖遊戲。
一個人看電影我也沒辦法,有一次我突然想看《哥吉拉二》,問了一輪,問到一個同事,男生,問他會不會想看哥吉拉,他說會,但是沒錢,我說好,我請你。
我沒有清心寡欲啦,我有女朋友了,跟和尚還是不一樣。
女朋友喔,我們是去年6月在投資股票社團認識的,不過我是存股,她是玩短線價差。我找一下手機,給你看她的照片,第一次看到本人,比照片還漂亮,驚為天人。第一次約她出來去看夜景,她答應了。一起出去幾次,還好我們是投資股票的社團認識的,有共同話題可以聊,有一次在我家就很自然而然地告白了,也沒挑地方,她也不在意
。
交女朋友這件事完全不會改變我想要退休的決心,知道我要退休的事,她年紀比我大,離過一次婚,她錢比我多很多,也一樣靠投資股票過生活,不過她對錢比較沒有安全感,現在又跑到 COSTCO 的糕點部門工作了,反而因為認識她,她的生活方式才加快我想退休的決定吧。
問我最近比較快樂的事喔.......我想想,好像也還好欸,沒有覺得特別快樂,但只要是身體感官覺得舒服享受,像是發現今天天氣特別好,跟女朋友開車去宜蘭伯朗咖啡館,喝杯咖啡,待上一兩個小時,這樣的人生就很好了,咖啡不是重點,什麼手沖咖啡的完全不重要,就算把全家的咖啡倒進杯子,我也喝不出來。
我等疫情穩定一點,會去醫院結紮,男生結紮8,000元,如果跟女朋友不婚不生,女生身體要放一個環很折騰,男生結紮相對安全。為什麼要結紮?因為有了小孩,計畫就會被打亂,錢就不夠用了。
(全文請點留言連結)
攝影/周永受
我們離婚吧主題曲 在 許皓宜.心理學與生活 Facebook 八卦
感動桂綸鎂x魏德聖獻聲配音
蔡依林獻唱主題曲的動畫電影「幸福路上」
長久以來,我們有一個迷思:
動畫=卡通
卡通=可愛
可愛是給小孩看的
如果大人要看等DVD就好了。
還好,那天在某個場合上讓我認識了幸福路上電影的導演宋欣穎小姐。在臺灣長大,據說有阿美族血統,張著一雙漂亮的大眼睛。
為了訪問宋導,但忙碌中我錯過了試映,後來自己買票帶著女兒進到戲院去看這部電影。
這麼多年來,覺得自己已經被養成習慣,到電影院裡多是去看好萊塢的「爽片」,
或者某些已經是話題而你不看會跟不上別人的流行片。坦白說,我沒有抱太大的期待(不就是說一部長大變辛苦大家要找回初衷的故事嗎?)
沒想到,電影播完後,由於那個過程實在帶給我太多感動,我根本沒辦法起身離開我的座位(而後面觀眾也沒有人走)。一方面是對我而言電影內容太過感動與震撼,二方面是小天后蔡依林的歌聲與歌詞所描寫的意境實在太動人了。直到服務生不悅的進來趕動大家:「請盡速離場好嗎?」我才慌慌張張地忙著收拾心情,踏出戲院的腳步。
上一次讓我有這種感動的電影,是「腦筋急轉彎」。
我必須說,這真是一部2018年台灣人必看的電影。
這部電影是不悲情的,與其說它是在描寫一段成人出了職場後回顧童年的故事,不如它是在演台灣人怎麼長大的故事。
它的時間軸有兩條:一是女主角正在發生的故事(挫折與抉擇),二是台灣的歷史。
你可以在裡頭看到戒嚴的影子、曾經知識分子被迫害的片段(都是短短帶過,動畫的科幻手法卻讓人震撼驚艷不已),人民嚮往自由國度到了美國後卻沒有獲得想像中的人生。你可以在裡頭重新看到陳水扁馬英九,看到陳總統的女兒陳幸妤還是個小北一女的模樣(我整個對她觀點大扭轉)。你也可以看到原住民和平地人文化的不同,看見混血兒在台灣當年不利的處境。看見地震後台灣人的應對與韌性。......
電影的主角是一個從小生活困苦,卻一路在名校長大的女孩,和美國人結婚後卻成為一個家庭主婦。多年下來,已經感受到在婚姻中逐漸失去自我,卻在考量離婚會不會惹父母傷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成為單親媽媽的能力?
我認為,最後女主角的抉擇與勇氣,是從整個台灣歷史與成長的歷史回顧中所生長出來的。
這部電影在戲院裡面創造了好多好多的笑聲。坐在我後面的是年長的伯伯,旁邊是年紀小的女兒,很特別的我們會在相同或不同的地方發笑,我想我們是在電影裡的不同地方回顧了自己的人生、看見了自己的影子。
除了發笑之外,這部也好多片段讓我「號尬麥系」,就像導演用一雙手伸進了你的胸口,把你的心靈拉出來,讓你看見自己已經遺忘的部分。
(如果你已經讀了情緒陰影,就會發現電影裡有 #解惑者 #提倡者 #解放者 #夥伴 的原型存在)
我一直在想,為何這樣的電影在台灣還沒有被大家口耳相傳呢?
或許這就是我們對動畫電影的偏見與迷思吧? !
這禮拜忙得要死,卻還是要在最短的時間po出這段心得,因為希望可以去再刷這部電影的時間可以更延長一些。
這麼棒的電影和這麼有才華的導演,值得我們一起好好分享它。
幸幸福路上 On Happiness Road電影預告
https://m.youtube.com/watch?v=XbRmjNN4KWM
送上蔡依林的歌聲
在寒冷中讓自己找回溫暖
https://m.youtube.com/watch?v=uYykvQA4mq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