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良師一甲子,永世難報養育恩
─悼亡母厚修女士
103.5.10. 馬英九
媽媽走了,走得平靜安詳。
她彌留之際,我趕到萬芳醫院加護病房,緊握著她微溫的手,這一雙把我養大的手,吻著她的臉頰,在她耳邊低聲的說:媽媽您好走,您的子女、媳婦、女婿、外孫都在您身邊送您,爸爸會在那邊迎接您,妳好好走,不要怕喔!我們結緣64年,來世再做母子,好不好?
我們接著用「生日快樂歌」的調子含淚輕聲合唱:「謝謝媽媽生我,謝謝媽媽養我,謝謝媽媽教育我,謝謝媽媽愛我」。媽媽闔上眼,告別了這個世界,享年94歲。
時間,是民國103年5月2日下午6點16分。
媽媽生長在湖南寧鄉一個書香世家。父母知書達禮,她幼受庭訓,從小聰慧善良,進小學前念過私塾,國學底子不錯,又寫得一筆娟秀灑脫的好字,有大家風範。媽媽小學畢業後,初中、高中念的都是長沙著名的周南女中與省立長沙女中。高中畢業前一年,「七七事變」爆發,日軍全面侵華,她親身經歷這一場艱苦慘烈的民族禦侮聖戰,自有刻骨銘心的感受,影響她的一生。
高中畢業後,她順利考上中央政治學校(政大前身)與金陵大學,她選擇前者。抗戰時期,政校從南京遷到風光明媚的重慶南溫泉,她也在此遇到法政系的同鄉馬鶴凌─我的父親。媽媽年輕時美麗而有氣質,會念書、字寫得好、又喜歡運動,在學生領袖兼運動健將的父親積極追求下,兩人很快就墜入情網。父親當時稱讚她是「真善美的化身」。
民國33年秋,抗戰進入尾聲,日軍準備反撲,重慶震動。蔣委員長號召「十萬青年十萬軍」,父親帶頭響應。當時媽媽至為不捨,但以國難當前,義無反顧,她在送別會上說了一句鼓勵父親參軍的話,令人動容,也讓我至今引以為榮:「歷史上成功的男人,都是從戰場上走過來的。」
父親加入青年軍不久,抗戰就勝利了。父母帶著大姊,回到湖南,二姊、三姊相繼在長沙出生。民國37、38年父母兩度來臺灣,媽媽當時曾在臺北一家餐廳當過會計。38年大陸局勢逆轉,父親應長輩與同學之邀,再回大陸西南作最後一搏,此行兇險不小,當時媽媽已懷了我,她憂心忡忡,仍然含淚送行。38年底大陸變色,父親倖免於難,並設法救出在湘潭老家已遭公審清算的奶奶,安排她與二姊、三姊在39年春來到香港。稍早,大腹便便的媽媽也帶著大姊從臺灣趕到香港與他們團聚,我就在那年7月出生於九龍。
當時父母都在九龍「荔園」遊樂場打工,媽媽當收費員,爸爸白天在家做饅頭,晚上到「荔園」去當茶房,奶奶在家照顧四個小孫子女,一家7口,每天只吃兩頓飯。6歲的大姊每天走路送飯給上班的媽媽,媽媽不時典當外婆送她的首飾來貼補家用,全家生活相當拮据辛苦,但在亂世中全家人能夠團聚,已經相當幸運。等了一年多,全家總算在民國40年10月來到臺灣,先借住在桃園,半年後搬到台北市萬華,在一個拼湊的大雜院住了11年,我的童年在此度過,小妹也在此出生。
媽媽天性善良勤儉,伺候老奶奶相當體貼,兩人在家事上分工合作,情同母女,碰到爸媽意見不和,奶奶還常站在媳婦這一邊。
我們家是典型的嚴父慈母,小孩自然比較親近媽媽。當媽媽調到石門水庫工作的時候,就把讀小二的我和小妹帶去。白天我們到龍潭的三坑國校借讀,下午回宿舍跟媽媽共進晚餐。民國47年的臺灣,既無電視、電腦,電影院也少,媽媽就利用晚間,教我讀《古文觀止》。數十年來,每次回憶當時媽媽燈下課子的溫馨畫面,就感動不已。這次媽媽在加護病房的初期,意識清楚。探病時,我背「桃花源記」給她聽,背對了,她點頭;背錯了,她搖頭。我們重溫了50多年前母子共享的快樂時光。現在媽媽走了,我不敢再碰「桃花源記」,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奪眶而出的淚水。
媽媽賢淑多才,照料八口之家,五個幼兒。白天上班,晚上有時還要兼課、做飯,十分辛苦。爸爸好客,常邀朋友小聚,媽媽因此燒得一手好菜,很受歡迎。還有不少人專程來吃她拿手的紅燒辣羊肉。媽媽也會織毛衣、做衣服。家中有一台縫紉機,就是她貼補家用的利器。我們姊弟妹念小學、中學的制服,很多是媽媽親手做的。當年父母的薪水微薄,媽媽能燒菜、做衣服、織毛衣,節省了不少支出。我初中一年級暑假,參加童子軍露營,學會了做紅燒茄子。回家後做給媽媽吃,她看到13歲的兒子居然懂得做菜孝敬媽媽,開心極了!也因為媽媽會做菜,我的四個姊妹不但能做菜,還會做整桌酒席。
媽媽非常孝順父母,外公住在新店,媽媽那時幾乎每個周末都去陪他聊天吃飯。外公去世後, 媽媽即使膝蓋受傷,不良於行,也要上墳祭拜。外婆當年留在湖南沒有來臺,民國69年,政府尚未開放大陸探親,媽媽思母心切,自己不能赴大陸探親,只好要求旅居美國的大姊到長沙,探望30年不見的外婆和阿姨。大姊回臺灣,帶回外婆的思念和一件特殊的紀念品。外婆在民國72年過世, 她們母女從民國38年一別, 一生未再見面 !外婆送的紀念品, 媽媽一看就流淚,一直保存到現在。我們會把這件紀念品放在富德靈骨樓,永遠陪伴媽媽。
媽媽做人厚道,樂於助人。小時候我們跟奶奶上西園路天主堂,常常領回麵粉、包穀粉等外國救濟品。有一次我在大門口發現一位貧窮的老人在餿水桶中找東西吃,我立刻跑去告訴媽媽,她馬上裝一包香噴噴的包穀饅頭送給那位餓極的老人。看到老人感激的眼神,我很開心,也才懂為什麼「助人為快樂之本」。
媽媽是一個國家民族觀念很強的人。小時候,她講給我聽的床邊故事,不是俠盜羅賓漢或白雪公主,而是鑑湖女俠秋瑾與革命黨員徐錫麟從容就義的故事,她尤其喜歡講述高志航烈士在浙江筧橋機場擊落日機的英勇事蹟。這是最鮮活的民族精神教育,我畢生難忘。媽媽加入中國國民黨75年,這是她晚年最津津樂道的事。
媽媽一直有一個夢,希望有一天,她的子女考上聯考的狀元,那時記者就會來訪問她是如何教育子女,她一直在等這一天。等到民國59年小妹考上臺大外文系,不是狀元,以後家中無人再參加聯考了,媽媽才斷了念頭。沒想到我大學畢業那年,舉辦第一次預備軍官考試,有不少人落榜。我幸運考上第一志願海軍補給科,還是臺大這一科的第一名。有同學打電話來問我考上沒有。我不在家,媽媽接的電話,告訴同學我考上了,還開心的加了一句「還是個小狀元呢!」她的兒女狀元夢,總算勉強實現了!天下父母心,令人莞爾。
媽媽從我們小時,就教我們要勤儉、誠實、清廉、愛國;
要讀古文、讀英文、練毛筆字。病中跟我們筆談時,她還寫著:「你父親和我, 一生不貪財」。家中建立勤勞獎金制度,鼓勵做家事,養成子女勞動與儲蓄習慣。媽媽做事低調、謹言慎行,我從事公職30多年,她從不介入我的公務。她給我的只有支持,沒有困擾。父母都鼓勵我們實踐先祖父立安公「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的家訓,父親並手書「為善讀書不忘家訓,立身行道毋忝所生」對聯,掛在客廳時時提醒我們。我們在文山區住了40多年,媽媽留給左鄰右舍、市場攤商的印象,就是如此。
兩年多前, 當我們知道了媽媽有肺部淋巴瘤的時候, 我很感謝大姊提出、大家一致認同的作法---我們要給媽媽最後的日子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今天,我們可以很驕傲的說, 我們做到了 !
進醫院的兩個星期前, 大姊還帶媽媽到台南後壁鄉去看國際蘭花展。只有最後的這三星期她是躺在醫院的病床上, 但她仍然非常幽默,和我們談以前的趣事。我們要她做一個蘭花手的姿勢,她會刻意用兩隻手來做,還上下搖動,逗得我們大樂,病房常有笑聲,完全沒有受苦的樣子。美青跟唯中探病的時候,安排元中從美國打電話唱歌給媽媽聽,媽媽還記得元中小時候的招牌歌「小小羊兒要回家」,指定要她唱。每次美青和我去探病,我一定會親親她,陪她聊一陣子,再跟她擊掌6次才告別。這段時間,四個姊妹輪流陪伴照顧媽媽,備極辛勞。醫生們都讚許媽媽是最合作的病人─親切而有教養。
媽媽走了,明天就是母親節,我們怎麼來過生平第一個沒有母親的母親節啊?
媽媽嫁到馬家70年,相夫持家,養兒育女,教忠教孝,含辛茹苦,她對馬家的貢獻太大了。她生前四代同堂,晚輩有38人,和樂上進,可謂福壽全歸。她留給我們兩件世上最寶貴的遺產─母愛與家教。所以,我們在她骨灰罈上刻的字是:
「厚德修身,一生忠黨愛國;
慈母良師,永世難報親恩。」
這是我們對媽媽最崇高的敬禮。媽媽,請您好走,永遠跟爸爸作伴。我們結緣64年,但願來生再續緣。
同時也有227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A-Lin官方專屬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都值得,一次奮不顧身的愛 🔔支持A-Lin訂閱開啟小鈴鐺► https://sonymusic.pse.is/A-Lin 📌更多訊息➔ https://linkby.tw/imalin920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電影主題曲「#有一種悲傷」 歌聲演繹極度催淚揪心虐戀故事 韓片熱潮中...
我不是她電影 在 五月天 阿信 Facebook 八卦
: D
: DTranslated
今天大家一直都在討論「如果你很有錢,你會做什麼」。
其實我們更應該討論的是「如果你很有錢,你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高中時其實不算窮,還有零用錢可以慢慢存去蒐集球員卡。
我大學時因為要約會,所以真的是超級窮,一存到錢就是跟女友不斷去竹北看二輪電影,去逛花市吃小吃撈金魚射水球,除了上課跟約會以外,我就是一直打工跟一直當家教一直看漫畫,不過沒有窮得不開心,甚至所有一切都很值得回味。
只是大學時期我真的太窮了,當時我還真的沒有捐過發票給任何愛心機構,事實上當時我的女友用厚紙板做了一個發票箱,上面寫著「只吃中獎的發票」,而我每個月至少都會中400塊錢,偶而會狗屎運中到上千塊錢,固定的中獎金額甚至被我編列進約會的預算裡。
研究所時期開始出書,有了一點錢就分期付款買筆記型電腦,養魚,一樣一直跟女友看二輪電影(她真的很可憐,約會幾乎都在陪我看電影),偶而看首輪電影也很快樂。
研究所畢業後,我的書才真正開始暢銷,買了車,幫家裡還光了債,新交往的女友提醒我,說我那麼年輕就賺到了錢,一定很有福報,要記得常常捐錢給沒有我幸運的人,所以那幾年我每年都捐二三十萬出去吧。
我覺得自己另一個的福報是,交了一個很善良的女友。
幾年後我服完大家都喜歡酸我的文化替代役,我怕我自己亂花錢,便在中和買了自己的房子,有一種好像長大了的感覺,不過我也買了很多公仔跟漫畫跟DVD去塞滿我的家,有種雖然我長大了但可別小看我的幼稚的感覺。
有錢很好啊。
然後因為真的沒人要投資我拍的電影,所以我就花光當時我所有的存款投資了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還逼柴姊跟我對等投資一起拍。
真的,有錢可以買到自我實現的夢想,於是當時我說:「我買過車,也買過房子,但我買過最貴的東西,是夢想。」
後來那些年的後續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不過有個故事大家始終不知道,但我覺得既然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激勵人心,決定就寫這段往事出來。
2011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上映之前,我很嚴肅地拜託所有的演員不要跟媒體互動兩件事。
第一件事,是不准配合媒體猜票房。
第二件事,是不准配合媒體說一些破億以後要做什麼慶功的怪事。
所以你們不會有印象,那些年電影破億後做過哪些怪事去搶新聞版面。
我的心中很雪亮,如果票房真的很好,老天一定不是想看我本來就會做的裸奔怪招(去非洲做過了,開心!)或是脫褲子(在台南女中做過了,開心!),而是更有意義的事。
所以當「那些年」的票房恰恰破億的那一天,我就到銀行領了一百萬元現金出來,跑到罕見疾病基金會,一坐下,我就請基金會的員工向我說明他們如何處理捐款的方式,我仔細研究了一下該基金會用了多少比例在辦宣傳活動,又用了多少比例在補助罕病家屬身上後,我覺得很可靠,我就把一百萬現金拿出來轉交捐贈,我認真央請基金會的人務必保密這次的捐款,因為我的捐款不是為了電影宣傳,也不想成為電影宣傳,而是單純的希望幫助沒有一般人幸運的,罹患罕見疾病的大家。
此後票房一路好,大家一路酸「謝謝你刃太」,可我一直抬頭挺胸。
有錢很好啊。
有錢可以幫助到很多人。
這幾年我又陸續捐款了上百萬元,我很幸運我可以付出這麼多。
去年導演Raye跟攝影師阿賢來找我,計畫要拍紀錄片「十二夜」,也找了很多願意一起付出的工作人員,而我則前前後後出了所有拍攝與後製與行銷經費,大概五百多萬。
其實我覺得我的愛心沒有比較大,而是社會的平均值,只要任何人跟我一樣忽然從拍電影裡賺到那麼多錢,一定也很樂意把賺到的錢,花在很有意義的社會奉獻上面,只是一般人沒有我的好際遇,所以就由我來代勞。
有錢很好啊。
當有人來問我要不要一起做一件好事的時候,我可以用力點頭。
後來電影「十二夜」的票房是六千多萬,不扣成本,扣稅後竟然賺了兩千多萬,嚇死我了,我覺得拍這部電影又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讓大家一起幫助流浪動物這個議題,所以就又把這兩千多萬通通捐出去,捐給一大堆動物保護機構,讓實際動手幫助動物的人有資源繼續去做這些好事。
有錢很好啊。
不只可以幫助到人,還可以幫助到貓貓狗狗,更可以使出「不扣成本,全部捐出之術」讓所有一切不受質疑,真的是有錢真好。
現在我可以這麼說:「我買過車,買過房子,也買過夢想,但我買過最貴的東西,是希望。」
不過我沒有因此變成一個捐錢如流水的超級大善人啦,沒有要嘴砲這個,現在,我還是很享受我的人生,我可以好好投資自己有幸參與的電影,拍等一個人咖啡,拍打噴嚏,都是自我實現的一部分,我也買了更多的公仔,更多的漫畫,很帥的手錶,當然還有一張很酷的新桌子。我也可以對,跟我一起奮鬥電影世界的夥伴,好一點點。
比起以前,我依然覺得我很幸運,明明就把小說做成免費電子書方便大家上課時偷看,可是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買我的小說實體書回去佔書櫃位子,這不是狗屎運是什麼。
最近,拍攝等一個人咖啡的電影公司也很棒,我們捐了三百萬給高雄氣爆,捐了三百萬給雲南震災,將來也會提撥台灣票房盈餘1% 作為台灣清寒學生獎學金。大家都這麼好,所以票房破兩億的時候布魯斯穿比基尼耍白痴我就不計較了哈哈哈。
不是每個人有了錢就會一直玩一直玩一直玩。
有錢,可以做好多事。
但更重要的是------有錢,可以做,好多的,好事。
沒有錢,有沒有錢的從容快樂。
有錢,有有錢的理想實踐。
不需要擁有權力,就能對這個世界付出。
最後祝福當大家賺到大錢的時候,都能想起自己的幸運。
我不是她電影 在 宥勝之旅 Facebook 八卦
今天,做了一個蠻重要的決定。
有很多好朋友跟我說過:「你有女兒之後,轉變也太大了吧?」是啊,仔細想想,這些改變應該是來自這三個時間點:女兒出生前三個月、出生後十天、以及她發燒那次。
出生前,一句「我到底要給孩子什麼」讓我對自己的定位起了巨大的疑惑:給錢?給物質?還是給她面對世界的能量?那我要怎麼給?繼續演戲拼命賺錢?才買得起好房?上得起好學校?還是?…
出生後十天,我飛到關島錄影,住大飯店吃大餐、玩降落傘還潛水,結果這五天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就算我人在天堂、妻女如果不快樂、那就跟坐牢一樣難受。因為這幾天我根本無法享受,一直掛念太太,而且聽到她因為產後憂鬱而痛哭垂淚,我恨不得馬上放棄錄影回去陪她…
蕾蕾發燒那天,我整個人傻眼了。我抱著發燙的她,腦袋整個空掉、心跳也幾乎停止,說起來很誇張,但事實就是如此。直到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她真的是我女兒(什麼跟什麼啊XD)她出生時我感受都沒那麼強烈,但當她有危難的時候,我真的是會不顧一切變成地表最強老爸啊…
所以從這三次之後,我變了。我開始潛心研究何謂家庭生活、孩童教育,從台灣研究到國外、從現代研究到古代,我開始找很多住在國外的媽媽聊天,不管是移民過去的台灣人、或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聊生活、聊想法、聊實踐、聊期許。我也開始看很多書、很多影片,其實收穫非常的多,也不斷找太太討論,然後實行在自己的生活裡。
所以當很多朋友或記者問到我相關話題時,我的論點都會讓他們非常訝異,然後問我:「這些事怎麼很少聽你提起?」「呃…因為…我的身份不太適合吧…」
雖然我的確有很多很棒的育兒故事值得分享,也可以跟大家聊聊為何小孩才五個半月就讓她坐14趟飛機、去那麼多地方,但如果這話題一旦開啟,我就很容易從一位偶像男星瞬間變成一個碎唸老爸,那不論是公司或是粉絲應該都很難接受吧?所以到最後我還是踩了煞車、簡單曬曬照片、乖乖做那位「點到為止」的明星老爸就好。
但就在我沉思數月、並找老闆深切討論之後,我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那就是:我希望自己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養育孩子、經營家庭等想法與經驗。雖然應該也就是些閒話家常,但如果大家不嫌棄的話,我以後就會常常在宥勝之旅分享討論,畢竟有了孩子之後,心思與專注的部分真的有點不太一樣^^
有一個畫面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當我從藝人休息室走出來的時候,看到一群媽媽和孩子們彼此逗弄、玩樂、討論嬰兒發展,以及站在一旁未婚未子的化妝師們一臉溫馨但無法融入的模樣,我當場就笑了出來,因為想當年,我也是用這種「這群人真是瘋了」的表情去看那些明明都二三十歲了還發出三歲小孩聲音的大人們,吵、幼稚,再加上那種異常投入、旁若無人的激動,都讓我無言以對並退避三舍,
但現在,我跟你們是一國的了!
因為我們,就是那群有了孩子之後、充滿熱情、充滿驚喜、去哪都攜家帶眷、整天都吵吵鬧鬧的年輕爸媽呀!我很榮幸有這個身份,也很高興能加入大家,所以希望接下來我都能高調的融入各式各樣的孩童話題^^
講到這裡,我就很想分享一部電影「BABIES(寶寶的世界觀)」,一個紀錄非洲、日本、蒙古、和美國嬰兒從0到1歲成長過程的紀錄片,對我衝擊蠻大的,極度推薦,可以搜尋babies on vimeo,然後看完再一起來聊聊囉~
謝謝大家,我的確是一位藝人,但也是一位好奇心很重的老爸,關於孩子、關於教育、關於健康、關於成長,我都會付出一切在所不惜,所以在未來的日子裡,各位辛苦的爸爸媽媽們,就請多多照顧、也請多多指教囉!
我不是她電影 在 A-Lin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都值得,一次奮不顧身的愛
🔔支持A-Lin訂閱開啟小鈴鐺► https://sonymusic.pse.is/A-Lin
📌更多訊息➔ https://linkby.tw/imalin920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電影主題曲「#有一種悲傷」
歌聲演繹極度催淚揪心虐戀故事
韓片熱潮中,台灣近十年來的首部翻拍韓國賣座片的電影作品《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習取賣座韓片精髓元素,延續原作極度浪漫愛情元素,刻劃一段動人心弦的生死之戀。由滿滿額娛樂及好好看文創聯合出品&製作,邀請擅長刻畫細膩感情的療癒系導演林孝謙、編劇呂安弦重新改編故事,擅長詩意光影的香港攝影師關本良擔任攝影指導,同時集結劉以豪、陳意涵、張書豪、陳庭妮、鬼鬼(吳映潔)、禾浩辰(布魯斯)等台灣高顏值一線偶像俊男美女的新鮮配對組合,打造一齣極度唯美又感人揪心、無可救藥浪漫的偶像虐戀電影。
主題曲「有一種悲傷」是一首極度催淚的揪心情歌,由負責《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電影配樂的製作人陳建騏擔任製作,作曲則是有「金曲製造機」之稱的張簡君偉,這是A-Lin繼「忘記擁抱」之後再度演唱張簡的作品。導演林孝謙親自填詞,「有一種悲傷 是你義無反顧 讓愛成為 我身上的光 給我溫暖 卻不准我遺忘」,從歌詞當中就能一窺劇情中愛的溫暖與失去的不捨。A-Lin發揮了她細膩入心的情感渲染力與強大的歌聲張力,從平靜內斂到放聲激昂再回歸帶著悲傷的倔強,光是聽A-Lin的演唱就如同用耳朵搶先體驗了整部電影的精華所在。
・Song Lyrics・
我不羨慕 太陽
照不亮你 過往
有些黑暗 我們 都一樣
我太嫉妒 時光
能離開得 大方
不用開口 也就無需躲藏
有一種悲傷
是你的名字停留在我的過往
陪伴我呼吸 決定我微笑模樣
無法遺忘
有一種悲傷
是笑著與你分開 思念卻背對背張望
剩下倔強 剩下合照一張
Oh~ Oh~
成為彼此的路 多嚮往 怎會失去方向?
有一種悲傷Oh~
留在我過往 無法遺忘Oh~
有一種悲傷
是你義無反顧 讓愛成為 我身上的光
給我溫暖 卻不准我遺忘
有一種悲傷
不想要與你分開 思念才背對背張望
你是所有 你是合照一張
・Song Credit・
詞:林孝謙
曲:張簡君偉
製作人:陳建騏
編曲:張晁毓
吉他:莊鈞智
Bass:劉穎嶸
鼓:江尚謙
和聲編寫/和聲:Brandy田曉梅
弦樂: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第一小提琴:蔡曜宇/陳泱瑾/駱思云
第二小提琴:朱奕寧/盧思蒨
中提琴:甘威鵬/牟啟東
大提琴:劉涵(隱分子)/葉欲新
弦樂行政:黃雨柔
錄音工程師:單為明/楊敏奇/劉阿洛
錄音助理:徐振程
錄音室:Lights Up Studio/玉成戲院錄音室/完美聲音錄音室/強力錄音室
混音工程師:Simon Li@nOiz
母帶後期處理:Simon Li@nOiz
★更多A-Lin活動詳情請上 https://linkby.tw/imalin
A-Lin官方FB→http://goo.gl/E9qqCS
A-Lin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lulin168/
A-Lin官方Weibo→ https://weibo.com/avexalin
索尼音樂 Sony Music Taiwa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nymusic_taiwan/
索尼音樂 Sony Music Taiwan CPOP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天生歌姬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RcudpJzy1I/hqdefault.jpg)
我不是她電影 在 GEM鄧紫棋 Youtube 的評價
Stream/Download the song here: https://GEM.lnk.to/CityZoo
由 G.E.M. 鄧紫棋 作詞譜曲抒情新作〈很久之後〉,全曲以清脆琴音貫穿,慢板節奏搭配鄧紫棋悠然而平穩的唱述,為一段已逝的愛戀暗暗增添說不出的傷感。全曲在弦樂團合奏將歌曲帶至高潮,情感的流瀉更加豐沛直接,喚醒每個人內心裡的這位「曾經」。
〈很久以後〉描述的是一段沒有結局的感情。分手後,就算時隔許久才與舊情人再度相見,兩個人的問候也換了意義。開始一段愛情需要兩人剛剛好的默契,但只需一個人的轉身,就能結束一段愛情,這樣的分手不容易叫人接受,卻仍因必須面對,更為心如刀割。當理性凌駕於感性之上時,也許只能像隻貓,就算受傷也只能偷偷地自行躲在角落舔拭傷口,因為知道怎麼做都是無濟於事,於是只能故作堅強,相信一切都會漸漸變好,如果再見,微笑點頭。
鄧紫棋分享,自己很多時候都是藉由音樂在治療自己的傷口,其中「感情」是最打擊她的東西,她也忍不住在新歌發表會上落淚坦言,〈很久以後〉這首歌讓她想起了一段過去受傷的戀情。「錄這首歌對我非常不容易,想起了很多過往。」鄧紫棋透露,這首歌一共花了兩天錄製,因為錄製期間「就一直在哭!」鄧紫棋不諱言自己面對感情時很像貓,其實受傷了,卻不願意告訴別人自己有多受傷,於是在人前歡喜,卻暗自不斷舔傷,甚至到失去對方的時候都還在自我欺騙,告訴自己「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這點失戀算什麼」,但因沒有誠實面對傷口,讓自己的情緒壓抑太久,她也笑著自嘲,就是因為這些對世界的感受或是感情經歷的長久累積,促使自己能在 7 個月內完成《摩天動物園》這張專輯。
歌曲〈很久以後〉同為療癒系暢銷作家肆一散文改編電影《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主題曲,由億萬編導林孝謙與呂安弦等人編劇,台灣新銳導演簡學彬執導,集合台灣青春實力派新星曹佑寧、陳妤、林映唯等人共同演出的校園純愛故事,這首歌也為電影中甜而微酸的初戀情懷畫龍點睛,讓影像和音樂做了完美的結合。
《很久以後》
作詞:G.E.M.鄧紫棋
作曲:G.E.M.鄧紫棋
也許是不甘心 也許是可惜
也許無法相信 突然身邊再也不是你
能給的都已經給你 能做的都用盡全力
也許遇見你是種幸運 分開卻是天意
不是不能面對 又不是十八歲
愛過你的年歲 心裡至少真的不後悔
也許會不捨會落淚 但得不到也許才珍貴
也許再等等就有人會 比我們匹配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當我抱著別個他的時候
是否我就能夠 對你笑著揮手
好久不見的朋友 換個角色 對你問候
誰還記得我們 曾多奮不顧身
失去你的人生 我像一棵樹被拔了根
如果只能依賴自己 我只能逼自己更獨立
雨再大過了總會天晴 不過時間而已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當我抱著別個他的時候
也許我就能夠 對你笑著揮手
也許會釋然分手 是個出口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當你牽著別個她的時候
我們這個傷口 也許不再難受
好久不見的朋友 祝福你們 直到永久
只是怕可能 以後愛別人 無法像愛你那麼深
但愛到了盡頭 哭有什麼用 也只能接受
愛情裡一切莫須有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時間會把回憶慢慢偷走
此刻承受的痛 會慢慢變得虛構
不過就換了一雙 執子之手
很久很久很久以後
你我都各有所愛的時候
我們這個傷口 再也不會難受
好久不見的朋友 如果再見 微笑點頭
製作人 Producer : G.E.M.鄧紫棋 / T-Ma 馬敬恆
編曲 Arranged by : G.E.M.鄧紫棋 / T-Ma 馬敬恆
鋼琴 Piano by : Doug Petty
低音吉他&電腦編程 Bass&Programming by : T-Ma 馬敬恆
弦樂編曲 Strings Arranged by : T-Ma 馬敬恆
弦樂 Strings Performed by : 靳海音弦樂團
和音 Bvox : G.E.M.鄧紫棋
錄音 Vocal Recorded by : T-Ma 馬敬恆 @ Avon Recording Studios
音頻工程 Audio Engineered by : T-Ma 馬敬恆 / G.E.M.鄧紫棋
混音 Mixed by : Brian Paturalski
母帶 Mastered by:Randy Merrill @ Sterling Sound
訂閱我的頻道!!!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
https://www.youtube.com/gem0816
Instagram: @gem0816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E.M.Official
Weibo: http://weibo.com/gemtang
#鄧紫棋 #很久以後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BEFukvLZfI/hqdefault.jpg)
我不是她電影 在 蔡依林 Jolin Tsai Youtube 的評價
立即數位點聽:https://JolinTsai.lnk.to/PlayLY
-------
▶ 第三人稱 鈴聲下載資訊:
中華用戶: 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828003
遠傳電信用戶: 手機直撥900→按1→說出「蔡依林」即可下載
--------------------------------------------------------------------------
亞洲流行天后 蔡依林 2014最新專輯 呸
10/29(三)全面預購 11/15(六)正式發行
在心口不一的時代,用玩笑樂觀面對,用音樂戲謔世界,
人生不過就是一場PLAY!
華納音樂和凌時差公司攜手斥資六千萬
打造十支MV十首全主打的十全十美新專輯
2014笑傲華語歌壇超級震撼彈
『第三人稱』MV中Jolin挑戰難度更高的內心感情戲,一人分飾兩角,更找來『影后』劉嘉玲跨刀出演!Jolin分別飾演『女導演』及『女演員』,『女導演Jolin』透過鏡頭以第三人稱的觀點,看著當年在愛裡受困的『女演員Jolin』,一幕『女導演Jolin』摸著Monitor螢幕裡『女演員Jolin』的臉,Jolin突然淚崩,全場鴉雀無聲,喊卡之後還是久久不能自己!而『金像獎影后』劉嘉玲則是MV中的靈魂人物,她以另一個第三人稱的觀點看著導戲的『女導演Jolin』,畫龍點睛地飾演了一個Jolin心中充滿人生智慧的完美女人代表,透過這個神秘角色的第三人稱觀點,讓人體會走過愛情或人生困境後的希望與可能性。
收錄在2014全新專輯『呸』中的第二波主打歌『第三人稱』找來新科『金曲歌王』林俊傑譜曲,這也是兩人繼『馬賽克』後的二度合作,Jolin說:「覺得JJ刻劃抒情歌曲非常有渲染力,很欣賞他的創作才能,也跟他說這首歌我希望編曲這塊可以加入吉他部分,完成後我自己真的很喜歡。」這首歌曲的意境就跟歌名『第三人稱』一樣,描寫了人在人生或愛情的困境裡,有時會跳開,採用第三人稱的角度,與自己保持距離,隨著時間,遊走在自我逃避與自我和解的拉鋸中。Jolin也為這首歌和MV下了一段自己的註解,她說:「這首歌其實也在鼓勵大家,每個5年10年走過去都會在生命中留下一些改變,讓你成長讓你不斷進步。」走過以前的酸甜苦辣,才懂得在這個當下懂得享受自己!
『第三人稱』MV找來曾執導電影「帶我去遠方」的導演傅天余操刀,腳本設定堅強的『女導演Jolin』拍攝在鏡頭裡當年柔弱無助的『女演員Jolin』,執導的過程就像踏進時光隧道掉入回憶中,女導演透過Monitor檢視著當年那個女孩在愛情裡的每一個決定和舉動是否正確!當剛和男友大吵一架的『女演員Jolin』用閃著淚光的無助眼神詢問『女導演Jolin』:「我的表情夠堅強嗎?」、「我該哭嗎?」、「我該挽留他嗎?」,堅強的『女導演Jolin』看著Monitor的畫面,襯著『第三人稱』的音樂,Jolin突然落淚,全場鴉雀無聲,對Jolin脫稿落下的淚水感到驚訝。事後Jolin說:「就好像真的有倒帶看自己故事的感覺,蠻震撼的!」
而壓軸登場的正是『影后』劉嘉玲,Jolin之前就跟經紀公司聊過在她心中,劉嘉玲就是完美女人的代表,那是一個女人最棒最好的狀態。所以希望可以邀請嘉玲姐來MV中演出,透過劉嘉玲的角色,勾勒一個成熟而完美的第三人稱觀點,那是『女導演Jolin』跟『女演員Jolin』對愛情及人生的完美想像,而在MV最後,這三個角色相會了,劉嘉玲對著Jolin說了一句簡單的台詞:「我都看到了,你做得很好。」就讓Jolin忍不住熱淚盈眶。
●更多蔡依林消息:
華納線上音樂雜誌: http://www.warnermusic.com.tw/
華納音樂(國內部)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WarnerMusicTa...
蔡依林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oo.jcai
蔡依林Google+: https://plus.google.com/u/0/
蔡依林官方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jolintsai
#蔡依林
#第三人稱
#訂閱頻道開啟鈴鐺接收影片通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BrzK4fZ45k/hqdefault.jpg)
我不是她電影 在 电影海报欣赏:我不是潘金莲 - Pinterest 的八卦
电影 海报欣赏:我不是潘金莲Ad Layout, Layout Design, Chinese Posters ... 或許我的一生並不如她般坎坷波折。淒美動人。轟轟烈烈。 ... 我也終究不是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