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醫療決策的困境
32週 970克
正常32周的胎兒該有多大?
幾乎是正常的一半大小了
印象很深刻
這就是在同一天發生的事情
在懷孕很早期
一位我們就知道是子癇前症高風險的媽咪
中間一直都在用藥密集治療
但很令人擔憂的
即便已經很積極的在治療
但胎兒從22週開始就陸續不斷地產生越來越嚴重生長遲滯的狀況
從小一週小兩週小三四週到後面生長幾乎停滯
我們很嚴密的每個星期在門診追蹤
所有的臨床資料都顯示
從22周開始
隨時就是屬於一顆不定時炸彈的狀況
怎麼說呢
當生長條件受到嚴重干擾
如果大家還記得我前一陣子所提到的
https://drsu.blog/2017/08/22/super-170822/
關於子癇前症
當惡性循環已經開始啟動
不是胎兒隨時有可能胎死腹中
不然就是媽咪發生高血壓癲癇中風或是出血休克的狀況
再不然
就是胎盤剝離
這些事情
隨著周數增加發生機會只會越高
而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
天平的兩端
胎兒越小出生的機會就越不好
但繼續擺下去前面所提到的風險就急遽升高
但是
哪裡是平衡點呢?
這是一對非常理智的父母親
我們每個星期在門診很充分詳細的討論每種可能所有的不確定性跟可能發生的風險
我也很誠實地告訴他們夫妻我無法保證這些事情什麼時候會發生
但我會盡我所能用我這輩子所學的所有知識來幫你們做判斷
如果
你相信我。
終於
到了32週
就在上個星期四
我告訴他們
我認為這是該讓孩子出來的時候到了
雖然很小
見好就收
再放下去風險實在太高了
32週 970克
幾乎就是正常周數胎兒的一半大小
重度胎兒生長遲滯
但這卻是最美好的結果了
如果
你可以理解的話
經過這一星期的風風雨雨
我不禁開始不斷懷疑自己
如果結局不是這樣
我是不是又要變成無能沒有醫德不負責任的殺人劊子手了呢?
英雄跟狗熊
在世俗的眼光中
距離竟是如此如此的微小
在這個案例中
如果遇到不理性的父母
出來的時候如果胎兒狀況不好
是不是又要質疑我們判斷錯誤動作太慢?
但是如果我早一個月讓胎兒出來
狀況如果不好
是不是我們又要被質疑太早讓胎兒出生
誤診
而且極度沒有擔當?
事後結果論用在醫療是一件非常可怕跟無情的事情
你會讓所有仍然還保有一絲絲熱情與能力的人從此束手不管
如果這是在一個星期後的今天發生類似的案例
我還會這麼勇敢嗎?
其實在三個月前我就知道這是一個完全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是不是之後這樣的燙手山芋我第一時間就應該趕快轉出去?
其實我罩子很亮避險能力很強的
從此之後一有風吹草動趕快轉走應該才是正解
那我手上現在每個月從不間斷幾乎都幾十個這樣的重度危險案例
是不是該從此金盆洗手貼個告示
因為無法百分之百保證你的安全
所以從此不再接受這些為難自己的產科重症了
看起來這樣真的比較聰明
我認真的想去改開金錢豹
不過
沉澱了一個星期
終究
我的牛脾氣性格還是戰勝了理智
我的金錢豹還是留著下輩子再來轉行
希望下輩子投胎運氣可以好一點不要再幹這種鳥職業了
來吧
我沒在怕的
全部給我放馬過來
我仍然頑固的相信
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天理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7的網紅濤寶日記Taobab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幫幫我,對她⋯⋯我說不出口】 1個多月前,我發現我懷孕了。當時的心情是不能只用快樂去表達的。家中的濤和濤妹也興奮的不得了。濤妹非常期待是個妹妹,每天都跟我說妹妹生出來後要怎麼照顧她,要抱抱她。每天都充滿了期待與歡笑。 接下來襲擊我而來的是難過的害喜。開始對周遭的味道都感到超級敏感。能吃能喝的東西剩...
「懷孕週數與胎兒大小」的推薦目錄:
懷孕週數與胎兒大小 在 林思宏醫師 Facebook 八卦
#給曾經流產的妳
如果說迎接健康平安的新生兒,是最欣慰的一件事,那麼最傷心的事莫過於流產。坦白說,流產聽起來很嚴重,但實際上流產過的女性比妳想像中還要多,比例大約在1/5-1/6左右,也就是每個女人每次懷孕卻流產的機率高達15 -20%,只是很多女性遇到這種狀況也不敢講、不願意多說罷了。
無論週數大小,流產對於孕婦或家人而言絕對是種心理創傷,很多孕婦會怪罪自己,不停檢討是否哪裡有問題才導致胎兒流掉,是不是昨天移動了桌子?是不是隔壁鄰居在施工?是不是前天晚餐吃了什麼⋯⋯不只如此,自己已經夠難受了,還可能要承受旁人的指責或壓力,根本就是雙重煎熬。流產的各種理由我都聽過,但我想說的是,孩子先去當小天使已經是無法改變的結果,再多檢討、怪罪都無法扭轉事實,如果不試著採取正向的想法,往往會一直卡在迴圈中,很難走出這個創傷帶來的陰影。
所以該怎麼做?我真心建議,如果確定胚胎沒有心跳,也就是所謂的萎縮卵、空包彈,或是胎死腹中,請妳務必進行 #流產物的染色體檢查,而不是無謂地檢討自己。#早週數流產的主因有一半以上的機率是染色體異常,我常常跟流產的孕婦說,如果妳來檢查,我至少有機會證明「#流產不是妳的問題」,不是妳誤吃生冷食物、不是妳提東西不小心、不是妳沒有顧好胎兒,因為一旦染色體異常的狀況發生,即使妳不吃薏仁、不深蹲,照樣會流產。況且,只要知道原因,心情是很篤定的,知道不是自己不小心,這一胎只是沒緣份,下一胎能開心迎接新生命的機會還是很高。假如妳不願意做檢查,等於是完全放棄為自己發聲的權利。當旁人說妳太不小心,甚至攻擊妳是掃把星時,妳根本無法辯駁。
再者,一旦妳不確定流產原因,很容易造成藥物濫用。比方說,妳會猜測流產是因為本身的自體免疫疾病,或是甲狀腺抗體異常等問題,接下來妳可能就會深信不疑的一直服藥,希望改善身體這些狀況,避免流產再度發生。可是,萬一流產的原因並不是自體免疫疾病的問題呢?藥白吃了、苦白受了、眼淚白流了,而妳還是困在「都是我的錯」的懲罰裡。
沒有一個人活該要承受這種痛苦,包括妳。所以妳更必須擁有正確的觀念與作法,才能避免讓自己永遠陷在情緒的泥淖中。別害怕談論流產,以正面心態尋求醫生的協助,了解原因、解決問題,健康的孩子會在下一次到來的。
#流產應該要先考慮進行胚胎流產物的染色體檢查
#如果流產物染色體正常才需要考慮是不是有其他原因
#不要一流產就認為是自體免疫疾病造成
#祝福每一個曾經流產的妳
懷孕週數與胎兒大小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八卦
前幾天我的前輩在臉上發了一篇文章,提到現代高齡產婦多、勞動減少,導致越來越多產婦因產程太久,最後只能改為剖腹產。為了改善這點,他建議孕婦們應該多加強運動。看到前輩支持運動,開心之餘,我也馬上貼上孕力媽深蹲照,藉機宣傳一番。不過我同時也看到不少網友留言「有些媽媽有運動還不是吃全餐」、「運動也未必好生」,馬上讓我想起就曾有孕力媽和我抱怨,孕期規律運動最後還是生得超辛苦,還要被朋友嘲笑「妳白動了!」。
聽到這些讓我覺得無奈又心累,我得是要再次澄清,雖然各項研究顯示,孕期規律運動能降低剖腹產率、縮短產程,但不是有運動的媽媽就一定順產。畢竟生產變數多又難預期,就算經驗豐富的醫師也無法在胎兒出生前,準確預測每個產婦的產程。好比有些產婦即使破水規則宮縮了,子宮頸就是不動如山,一指都不開。也曾有媽媽踢泰拳踢到最後一週,結果待產過程中,每次宮縮胎心音都會減速,在安全考量下只好轉成剖腹產。這些狀況都不是待產前就可預先得知,也和產前有沒有運動無關。
另外,順產與否當然也和媽媽身材、胎兒大小有很大的關係。最近我就遇到一個體能教練,個頭不到150公分,上一胎小孩破四千克,雖然孕期持續自主訓練,但仍吃了[全餐」。
規律運動的媽媽在統計上產程比較快,主要還是因為當子宮頸全開時,她們比較會使力。因為生產姿勢看似自然,其實細節很多「大腿打開、膝蓋不要夾、腰不拱、屁股不要抬、手彎彎的像划船,假裝在解硬大便。」住院醫師時,我就曾模擬此姿勢在產檯上用力,這才發現即使我沒有大肚子,生產姿勢還真是一點都不簡單。更何況很多孕婦長期都被限制肢體活動,稍微快走、蹲下、跑跳就會被阻止,長期不活動的狀況下,怎麼可能要求他們上了產檯就能靈活自如、配合用力呢?
相反的,我就注意到很多跳舞、瑜珈、練肌力的媽媽,因為習慣聽從指令做出正確的舞步或姿勢,再加上對自己身體的掌控度高,又有信心,上了產檯當然也能很快地掌握到用力的技巧。 再來就是有在練肌力的媽媽,相對核心和骨盆底肌比較有力,尤其是習慣自由重量模式訓練的媽媽,更能掌握全身閉氣一起用力的技巧。就有媽媽和我說生產就像硬舉加深蹲,尤其是握把式深蹲,當她摸到產檯的手把時,仿佛觸電一般,立刻知道怎麼用力。畢竟這個動作在產前就已練習過好幾百回,一下就能正確施力把小孩擠出來。不過就好像專項比賽在備賽一樣,各種練習都要時間累積,並非足月才抱佛腳。好比快生了才猛爬樓梯,雖說也能活動到骨盆,但效果有限,還可能因身體控制不佳而跌倒。甚至我在留言也看到有人建議產婦為了好生,靠近預產期在跪著擦地板,這不僅完全沒有科學根據,還可能導致膝蓋痛,甚至是起身時閃到腰,完全是弊大於利。
更何況孕期運動的好處何其多,絕不單純只為了順產。初期可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胎盤功能、降低子癲前症發生率;中後期可改善腰痠背痛。另外在產前建立良好的上肢背部肌力,也能讓媽媽在育兒時更能掌握正確姿勢,避免身體勞損。因此我也認為,孕期運動最大的好處,並非是好生,而是藉由順產這個動機鼓勵孕婦持續或開始建立運動習慣。這也是我推動孕期運動的初衷:藉由懷孕生產這一人生大事,促進女性長遠的健康。
懷孕週數與胎兒大小 在 濤寶日記Taobaby Youtube 的評價
【幫幫我,對她⋯⋯我說不出口】
1個多月前,我發現我懷孕了。當時的心情是不能只用快樂去表達的。家中的濤和濤妹也興奮的不得了。濤妹非常期待是個妹妹,每天都跟我說妹妹生出來後要怎麼照顧她,要抱抱她。每天都充滿了期待與歡笑。
接下來襲擊我而來的是難過的害喜。開始對周遭的味道都感到超級敏感。能吃能喝的東西剩下水和小蘇打餅。體重在2個禮拜內就降了快3公斤。整天也只能待在家中,臥在床上。
在6週的時候到了婦產科檢查。沒有照出寶寶心跳。醫師說再等等看,有時候可能是週數比較小要晚一點才照的到。
過了2個禮拜,再度回診。一樣沒有照到聽到寶寶的心跳。這時候已經8週了⋯⋯醫師也交代說有早期流產的可能。下個禮拜要再檢查看看。
回家後的一個禮拜,我給自己做了最大的心理準備。最好最壞的結果也都只能那樣了。我寧願每天過的快樂一些,用好的心情過現在的日子。我相信我準備好了。無論結果是什麼。
1個禮拜過去了。到了回診的日子。濤爸開車帶著我,濤和濤妹到了醫院。躺上超音波台,心情不緊張是騙人的。我還記得我把拳頭緊緊的握住,手心緊張的有點開始冒汗。
醫師用超音波看了看。沒有對我說什麼。也沒有測量寶寶的大小。這時候,我就知道結果了。這時候,心情真的很寧靜。這也是在我的預想當中。
醫師坐下跟我說了說。嗯,我也了解接下來的程序大概是什麼了。
就在我想可以用這個寧靜的心情走出診間的時候,小濤妹開始拉扯我的衣角。我往下一看,看到小濤妹滿臉笑容的對著我說:「媽媽,我想要看妹妹的照片。妹妹的照片呢?給我看好嗎?」以前看診,醫師都會在螢幕上指出寶寶的大小,在哪裏。每一次,濤妹也都很專注的看。
看到濤妹這樣⋯⋯我心中的牆崩潰了。我看著她,勉勉強強的對她擠出一個笑容,沒有辦法說半句話。回到家,濤妹睡著了後,我的眼睛再也框不住心中的淚水⋯⋯大聲的哭了出來。淚水無法停住。我只能感覺到濤爸和濤在一旁安撫著我。
或許對一個未曾謀面,根本還不算一個生命的胎兒,有些人會認為不需要那麼難過。但是你們知道嗎?當一個新生命在媽媽的身體裡出現時,每一天我們都會用手去摸摸肚子,和肚子說話,用心去感受身體的變化,忍受害喜的痛苦。從知道懷孕的第一天起,女人就變成了媽媽。用滿滿的愛去愛肚子中的小生命。
給這沒有見過面的寶貝,謝謝你曾經給我和家人過的喜悅與幸福。或許是你天堂的行李忘記帶了(濤說的)需要回去拿。回途不要迷路了,我們在這裏等你回家。
接下來就只剩下要把事實告訴小濤妹了⋯⋯

懷孕週數與胎兒大小 在 [懷孕] 懷孕週數vs 胎兒週數- BabyMother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八卦
請問一下版上大家常常講的幾週幾週, 是指懷孕週數還是胎兒週數呢? 懷孕週數:前次生理期的第一天起算胎兒週數:受精開始起算(是嗎?) 因為我們有買一本懷孕全指南 ... ... <看更多>
懷孕週數與胎兒大小 在 [懷孕] 懷孕週數計算及胎兒長比較慢| BabyMother 看板 - My PTT 的八卦
... 看到心跳再等一週若還是沒看到心跳可能就要引產了我自己在想以月經第一天算週期目前約8週以胎兒大小計算週期目前約6週所以醫生說的6週是否其實還在正常範圍內? ... <看更多>
懷孕週數與胎兒大小 在 Re: [懷孕] 週數計算真的準嗎? - 看板BabyMother 的八卦
(原文恕刪 文長慎入)
您好 小弟鍵盤婦產科:威廉氏後人-李毅評醫師
借原PO的問題來說明一下:
每個醫學生來產科都會被電的
產科的第一個問題 - "預產期的怎麼算?"
"預" "產期"
顧名思義
只是生產日期的預測、預估而已
其實一點都不準!!!
真的在預產期當天出生了也只是剛好而已.
(統計顯示 只有4%的嬰兒剛好在預產期當天出生)
先講結論
預產期估計的不準有沒有關係?
原則上不要誤差太離譜就"完全沒有關係"!
對於早週數時估計的預產期
± 一週的誤差 都是可以接受的
對於中週數以上估計的預產期
± 兩週的誤差 也是可接受的
也就是說
預產期是個非常不準的東西
但為了很多很多事情:
如產檢、終止妊娠(<24週)、早產兒、看剖腹產的日子等等
預產期卻又那麼必要
因此
如果什麼都不知道,什麼機器都沒有
很多前輩們確實可以摸一下肚子的就準確知道週數跟胎兒大小 (精準到百位數字)
但這畢竟需要接生破萬才能有的功力
為了解救我們這些不成材的弟子
前輩們研發出各式各樣的方法來判斷預產期
先介紹從有人類以來就有的方法
"最後一次月經計算法"
以最後一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算起
再經過280天 (40週) 就是預產期
(古人所謂的懷胎十月 那是因為古代人的一個月是28天喔)
如果用現在常用的月曆的話
您可以試著一週一週往後數
數到40之後 您就算到您的預產期了!!!
如果覺得這樣很麻煩
可以用一個速算法
就是將 "月"數減三 "日"數加七
但這樣計算是有以下的前提的:
月經週期為28天一次,且第14天排卵、受精
對於數學不好的人
也沒關係
坊間有無數種APP可以自動幫您計算喔
但最大的問題其實也不是數學不好
而是記憶力不好
很多時候根本想不起來最後一次月經是哪一天
(研究指出 若單純只靠回憶的 會發現
很多人的口述最後一次月經 都是某月的"15號")
另外 對於月經不規則的人也是一個困擾
三月經、季經、哺乳期、漏吃避孕藥、不催經不來月經等等狀態下懷孕的
到底哪一天才是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呢?
天真單純的產婦不知道
聰明的威廉氏也不知道
有時候問產婦
常會聽到:
"我月經很亂,但我應該是聖誕節還是跨年那天受孕的,這樣可以嗎?"
好吧,也不是不行
反正預產期可以接受2週的誤差
就當就從那受孕日那天算起 第266天吧
對於做試管嬰兒的孕婦們
可以用取卵那天再加266天或者看您植入的胚胎來計算
因此 這樣算日子的方法準確率難以估計
深受您的記憶力、數學能力、月經週期影響
除了試管嬰兒那一群
這樣的方法誤差極大
因此 必須用科學的方法做校正
也是我們頭幾次產檢
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常用的方法簡介如下:
1. 胚囊平均直徑(MSD)估計法
在懷孕的4-6週 可以看到子宮內的懷孕囊
平均胚囊直徑 (mm) + 30 = 懷孕"天"數
範例: 受孕囊5mm 時,目前約"35天大",或"5週大"
這樣的估計法誤差可以控制在 ± 5-7 天 (誤差小於一週)
2. 胎兒頭臀長(CRL)估計法
懷孕7週以上 理論上可以看到胎兒跟心跳
測量胎兒的頭臀長 (cm) + 6.5 = 懷孕"週"數
範例: 當胎兒身長0.5cm 時,目前約7週大
這樣的估計法誤差可以控制在 ± 7 天 (誤差小於一週)
以上兩種方法是懷孕早期必須做的
準確率可以控制在 ± 一週以內
這時候也差不多是您得到預產期和媽媽手冊的時候了
在這裡跟各位說明一個觀念
預產期以越早期估計的越準
好比說您本來在台北某連鎖診所產檢
後來因為發現產檢把存款耗盡
已經無力負擔生產的費用
而跑到台x醫院生產
後面接手的醫師
一般以懷孕早週數時估計的預產期為準
因為越後期估計的預產期就越不準
絕對不是因為後面接手的醫師嫌麻煩而不幫您重算喔!
3.懷孕中後期預產期估計法
一般來說 超過16週以後
已經很難在一個超音波的畫面中清楚量到整個小孩的身長
我們變成得分段去測量這個小孩的各個地方做為成長的估計
最好用的是頭的橫徑(BPD)
頭的橫徑(cm) = 懷孕的"月"數
範例: 當胎兒頭徑6 cm時,您的孩子差不多已經24週大了
這樣的誤差大概可以控制在兩週以內
(因此 足月兒的頭橫徑大概9-10公分
摸摸您的產道 有沒有那麼寬呢?
如果有 那您可能要更煩惱了...)
當然 我們也可以合併測量頭圍、腹圍、大腿骨長
進而得到胎兒預估體重 以及相對應的週數
但這樣的估計方法 受眾多因素影響
畢竟 不是每個28週大的的小孩
都有一樣大的頭 一樣大的肚子 一樣長的腿
因此 如果頭大一點點 肚子大一點點 腿短一點點 有沒有正常?
可能有吧 您可以看看您先生是不是就是這樣喔
最後 學會了怎麼計算週數之後
我簡單的說明一下
所謂的早產、足月、過熟兒
足月兒的定義是滿37週以上
並不是要到預產期才叫做足月喔
至於早產
原則上 未滿37週的活產都是早產
但是 對於滿34週的早產兒
在出生時的風險和未來的預後
原則上已經很接近足月兒
叫做晚期早產兒 (late preterm)
因此 34週常常被視為安胎的終點
另外 對於"過熟兒" (Post-term)
相傳三太子-哪吒懷胎3年6個月才出生
我在想 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
可能是李夫人在生完老二-木吒之後
有持續在哺乳
或者她有多囊性卵巢 月經非常非常亂
所以最後一次月經是在很久很久以前
一定不是因為李靖去求仙求道
三年多沒回家之後忽然發現太太懷孕?!?
然後李夫人才回想起 :沒有啦,他一定是在三年前的那一個除夕夜懷上的啦
這樣才有可能出現一個這樣的預產期喔!!
(這樣不知道會不會遭天譴? 我只是在教婦產科阿!!!)
回到過熟兒
對於超過42週才生產的小孩
我們叫做過熟兒
這樣的發生率大概 2%
這樣的媽寶其實一點都不好喔
死亡率是一般足月兒的兩倍
而且還有營養不良、羊水過少、胎便吸入的危險
所以常見的做法是預產期過後一週內入院催生喔
參考資料:UpToDate、婦產科教科書
以上
聰明的你
學會怎麼計算預產期了嗎?
--
----------------
| 鍵盤婦產科 |
| |
| 威廉氏後人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3.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95719222.A.81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