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七十二歲的超模,也是鋼鐵人馬斯克的媽媽】
1.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個特別的轉折點。梅伊.馬斯克的,顯然是一場糊里糊塗的婚姻。
梅伊家世良好。在一九五O年代,她出生在一個有私人飛機又酷愛探險的家庭。「我父母曾駕著帆布蒙皮式螺旋槳小飛機,在沒有衛星定位(GPS)、也沒有無線電的情況下,橫越加拿大、美國、非洲、歐洲、亞洲和澳洲。小時候,他們每年冬天都帶我們五個小孩到喀拉哈里沙漠去尋找失落之城。現在回想起來,才驚覺當時我們一家七口、只帶了指南針、三個禮拜的食物和水就橫越沙漠有多危險。」
她父親是脊骨整治醫師,母親是舞者,原來是加拿大人,後來認識了南非來的傳教士,聽聞那裡有多麼美麗,打包了飛機和所有家當去了非洲。到了南非,大家建議他們定居講英語的約翰尼斯堡,但是她父親因為開飛機越過普利托利亞的時候,因為看到那裡正當藍花楹花季,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片藍色花海當中,就決定定居在那裡。梅伊在這樣的家庭成長,加上自己的條件,光采也可以想見。
她很愛讀書,數學和科學都很好,同時在高中就成為走秀的模特兒。大學她讀營養學系,也繼續當模特兒,甚至還進入過南非小姐的決賽。畢業後,則到開普敦去一家食品公司當營養專家。
當時一個高中和她交往過,但是因為對方劈腿而分手的男人,帶著戒指來找她求婚。
梅伊拒絕了。但是這個男人卻回普利托利亞跟她父母說她同意了婚事。偏偏 梅伊有一個雙胞胎妹妹這時正準備結婚。所以她父親想到那何不讓雙胞胎姐妹一起辦婚禮,就一路策畫婚禮、印請帖,進行了。梅伊是在婚禮前一個月才知道自己就要結婚,得辭掉工作回去。
梅伊回到家,不知道怎麼辦,但是看所有的人都喜氣洋洋,八百名賓客馬上就要來出席,也只有認命就這麼進行下去了。
書裡這一段寫得真是令人越看越瞪大眼睛。
婚後從蜜月開始,梅伊 發現她這個當太太的要包辦一切。蜜月花的是她的積蓄;行李要她打包;煮飯、清掃要她做。她先生老太爺不只坐在那裡看南非是禁書所以看不到的《花花公子》,也頭一次在蜜月期間就動手打了她。
回家後,梅伊本來想找家人告狀,但是覺得太丟臉。再加上沒多久發現懷孕了,這就再知道這場婚姻是個錯誤,也已經覆水難收了。
而那之後的兩年,她又緊接著生了另兩個孩子。
《女人的計畫》,主要寫的就是梅伊 從那段時間開始的人生。
那場糊里糊塗的婚姻,不只害得她接下來的幾年悲慘無比,她說「不喜歡提及這段時間,因為實在太痛苦了」,根本就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方向。
而她先生,不只是打她,還會演出拿著刀子在街上追殺她的戲碼。
2.
我最早會對這本書感興趣,是因為同事跟我說:「這是鋼鐵人伊隆.馬斯克老媽的自傳,可是書裡沒怎麼提到伊隆。」
伊隆就是梅伊在蜜月期間懷的第一個孩子。
當時我當然還不知道她有過這麼悲慘的歲月。我好奇的是:一般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養出伊隆.馬斯克這樣的兒子,不論如何都會說不少話的。市面上這麼多各種「虎媽」的書,這一位堪當得及起超級虎媽的人,卻在她書裡不怎麼談她兒子?那她到底會說些什麼?
確實有很多可以說的。
畢竟,梅伊要說的是她身為女人,如何一路發展她營養師專家、模特兒、三個孩子的媽媽等多重身分。直到今年七十二歲,多了祖母身分,但也是各種型錄、航空公司、化妝品廣告的銀髮模特兒。
梅伊說她從沒有遇上可以好好戀愛的人。她的雙胞胎妹妹,則說她是「垃圾吸鐵」,在離婚後還一再遇上傷害她、讓她消沉、多次失去自信的男人。但是顯然她沒有停止戀爱,只是說她被男人拋棄的難過,會從六個月,變成三個月,然後三個星期,然後三天。
她說的故事固然曲折,更有意思的是她說故事的風格。
整本書貫穿著一種平靜。
講一個女人遭遇家暴的身心俱疲,但沒有灑狗血。
講她如何一再陷入身無分文的險境,但沒有對財富的激動情緒。
講她如何運用營養學和模特兒的才能奮鬥求生,但沒有自矜。
講她怎麼把三個子女拉拔長大,各有所長,但沒有誇耀兒女的成就。
整本書以她熱愛冒險的父親帶她們飛行各地的記憶而開頭,到她寫父親後來因為飛機失事而身亡,也就像是他又去了另一個未經之地。
也就因為這種平靜,梅伊說她本來想把書名叫做Struggling and Surviving(奮鬥與生存),但後來改用了 A Woman Makes a Plan (直譯是「女人會做計畫」,中文書名定為「女人的計畫」)。她想說的就是人生總會遭遇困境,但脫困的唯一可能,就是收拾已經破亂的原定計畫,重新另定計畫。
對梅伊來說,顯然她在生命中感受到極大的樂趣就是做計畫。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計畫。她說她們家的座右銘是「險中求存、如履薄冰」,因此她做計畫,就是因為「我常保一顆好奇與願意探究的心,我知道只要我準備就緒,隨時都可以去冒險。」
也因為梅伊這樣平靜地說了她自己的故事,所以她在書裡雖然沒有以虎媽自居,沒有在伊隆.馬斯克身上著墨太多,但是讀者仍然可以體會她這個兒子日後為什麼會成為那麼以特立獨行聞名的人,其所來有自的背景。
而我自己讀到會笑起來的,是梅伊寫她小女兒托絲卡的一段。
當時梅伊四十出頭,大兒子伊隆去了加拿大讀書,二兒子金巴爾在南非讀高中,十五歲的托絲卡則突然跟她說,想去加拿大找她哥哥,看他在做什麼。
梅伊當然不能答應,但是同意自己先去加拿大看看有沒有發展機會。所以她去了三個星期,打探如何以營養學的專業謀一個教職,並且可以另外當當諮詢顧問,以及當模特兒的機會。
等她三個禮拜之後回到南非,發現十五歲的托絲卡儘管法律上還不許可,但已經自行把她媽媽的房子、傢俱和車子全部家當都賣光了。梅伊回去唯一要做的事只是簽名。於是再幾個星期後她們就離開了南非。
所以,梅伊雖然對自己的子女所言不多,但仍然說了很多。
至於書,書名雖然是《女人的計畫》,講一個女人在人生的路程上需要不斷地針對遭到牽連拖累的情況,平靜地另訂計畫之外,還加了一句:「順道一提,男人也一樣。」
的確如此。
大 塊 ✦ https://bit.ly/2ZujoLU
博客來 ✦ https://bit.ly/2ARIIkS
誠 品 ✦ https://bit.ly/36DZEae
金石堂 ✦ https://bit.ly/2zWX0QE
讀 冊 ✦ https://bit.ly/2XJuOJr
友善書業 ✦ https://bit.ly/2yJQHzn
應采兒家世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當你對自己的認知是不夠好,或經常懷疑自己時,自然會擔憂他人的眼光,會需要透過他人肯定,而失去對生活對自己的主導權,自然容易在各個層面感覺焦慮缺乏安全感。
當我開始看懂心中的傷口,療癒那份疼痛後,我也逐漸懂得,我的母親從來不曾鄙視自己的孩子,她只是不懂得如何肯定孩子,更不懂得如何肯定自己。
如果我的母親還在,我一定會重新告訴她,她也是如此用心地養育我成為一個很好的人,因此她是很棒很難得的媽媽。她即使身體長年的病痛,對孩子的付出與照顧卻從來沒少過,她是值得被尊敬的媽媽。
如果一直以來,她也能受到大量的肯定,我相信,她也很有能力肯定孩子。
取自《走出關係焦慮》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中秋佳節,我特別想分享,作者這一份對母親的溫柔善解。這段文字,讓我很有觸動,這種心情與態度,也許能幫上正要面對團圓時刻的朋友們的忙,善解能讓我們真正團圓。
這本書會在明天晚上進行贈書直播,歡迎各位朋友參與。中秋連假,能一起跟位各相互討論與閱讀,我感覺是美好的事。
祝願您,能在愛中團圓,並且試著理解;如果中秋節感覺面對親人,感覺壓力沉重,也是沒關係的!
... ... ... ... ... ... ... ... ... ... ... ... ... ... ...
【文/ 吳姵瑩】
母親一輩子生活在鄉下,大半輩子受身體的病痛折磨,她的生命裡有著無奈,卻也用盡心力地養兒育女。母親向來是個要求不多的女性,對身旁所有的人竭盡所能的照顧,即使是以她當時每週要三次洗腎的身體狀態,依舊會照顧自己的母親,照顧家人。
我每次都在思考,一個為家人如此付出的女性,一個那麼努力生活著的角色,又是為什麼總散發著擔憂,而在我身上又為何不自覺也繼承了這份焦慮感,讓我在還未自覺的狀態裡,在情感中容易患得患失,在人際裡擔心被討厭、害怕他人眼光,在工作上渴望表現被看見、又害怕批評?
我總在想,一個人究竟要活成什麼樣子,才能真正的自在,真正無愧於心,才能不再需要焦慮哪裡沒做好、誰又要失望了、是不是不被愛了,才能真正找到內心的安定與踏實,又能輕鬆地與人連結?
經過這些年的自我探索,無數次的自我對話,也經過許多案例故事的綜合討論,不斷從案主身上照見自己,我更意識到我們正不斷複製父母身上的焦慮基因,而這些就是未咀嚼與思考的信念,直接同一個模子印製在我們的思考架構中。
「你高攀人家了。」母親說。
「……」我驚訝地看著母親,這是在一次我與某任男友交往時,過年期間雙方父母碰面後,母親告訴我的一句話。
我的內心疼痛的無法說話,從小這麼努力唸書,即便在課業上表現得多麽出色,在鄉下多麽令人羨慕的優異表現,卻在那一刻被母親否定掉一切。
即便我把這段對話與當時的男友說,從對方得到再多的保證,也無法說服自己與對方真正並駕齊驅,即便他在關係中多麽呵護與照顧,我卻依舊無法消除內心那份對情感的焦慮、對自己的不信任。
過了這麼多年的自我成長,我才真正懂得,母親並不是否定我,她否定的是她與父親所建立的家庭背景,即使我們過得是豐衣足食的中產階級生活,但與對方的家世相形之下卻遜色許多,她那否定的話語,也是基於門當戶對的擔憂而來的。
這份否定,在我尚未覺察時,會喚起對自身價值的懷疑與焦慮,當每次對方條件稍微好一些,母親這句「高攀」就佔據我的腦海,讓我無法在互動關係中坦然自若,在關係離開時又耿耿於懷。
這句高攀的發生,不會只是一次性的,只不過在生命的流裡,它曾經如此顯要,而一個人對自己價值的認定,往往是經年累月的對待逐漸形塑而成的,這份高攀的言語背後,是很多「不夠好」的堆疊。
當你對自己的認知是不夠好,或經常懷疑自己時,自然會擔憂他人的眼光,會需要透過他人肯定,而失去對生活對自己的主導權,自然容易在各個層面感覺焦慮缺乏安全感。
當我開始看懂心中的傷口,療癒那份疼痛後,我也逐漸懂得,我的母親從來不曾鄙視自己的孩子,她只是不懂得如何肯定孩子,更不懂得如何肯定自己。如果我的母親還在,我一定會重新告訴她,沒有人高攀誰,她也是如此用心地養育我成為一個很好的人,因此她是很棒很難得的媽媽。她即使身體長年的病痛,對孩子的付出與照顧卻從來沒少過,她是值得被尊敬的媽媽。如果一直以來,她也能受到大量的肯定,我相信,她也很有能力肯定孩子。
親愛的,從此時此刻起,當你開始看見與覺察,你可以決定你是否願意走出關係的焦慮,是否願意用不同過往的眼光看待自己與他人。
祝福你,成為那位可以帶給自己與他人安定的人。
.
以上文字取自
走出關係焦慮:擺脫負面自我的18堂內在和解課(特別收錄10個情緒引導音頻QR Code)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0482
@三采文化Suncolor
https://www.facebook.com/suncolorbooks/
吳姵瑩Chloe Wu 心理師
.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應采兒家世 在 黃大米 Facebook 八卦
【黃大米vs 吳淡如專訪】
吳淡如離開電視圈兩年,揮別過去每天從早錄影到晚的日子,出版新書「人生雖已看破,仍要突破」是她這兩年來的生活體悟,充滿振奮人心的金句:
「我們人生中有各式各樣的恐懼。只有冒險可以化解恐懼。」
「什麼是精采人生?精彩人生是入虎穴取虎子,遇到困難,盡力衝破,這才叫做精彩。」
激勵的字句,來自務實的性格,很多人念EMBA是為了交朋友、洗學歷,吳淡如念商學院的原因是----被騙錢。
被騙多少?「太多了!太多了!算不清楚了」她身體放鬆往沙發躺,有一種算了沒什麼好提的灑脫。
跟作家談錢,真俗氣,寫作這兩字,有時跟窮酸很接近,出書,對許多人來說是榮耀的,但是,如果想全職寫作,全家會突然陷入愁雲慘霧,如喪考妣,歹入不可行,窮途潦倒在等你的氛圍裏,以上這些唱衰,在吳淡如身上,完全被顛覆
版稅一開始卻很稀薄,她的生活開銷,靠的是在報社當記者的薪水,「我不認為出書可以養活自己,但我就是愛寫」一寫八年,文字獄的寒窯,吳淡如年年堆柴火,在三十歲那年,冒出燦爛亮光,「版稅少到我根本不會注意,那一年我打開存摺,看到裡面有一千多萬的版稅,我抱了兩百萬的現金去繳稅。」
一本書,千萬版稅,吳淡如把工作辭了:「我實在找不到繼續上班的理由。」之後連續十年,版稅皆破千萬,客觀估算,光是寫作就賺了一億五千萬,好文筆沒有讓她窮困潦倒,還寫出金銀財寶。
「我是個擅長謀生的人,在高報酬的產業待了二十年」在書中,吳淡如這樣寫著,主持電視節目是意外,有人找她就去。
政論節目主持費一小時六千,初登場的表現,朋友看完後,評價很毒舌:「你趕快去辭職算了,光是眼神都顯得生澀,他們一定是因為沒有錢請別人才找你。」
三個月後,另外一個節目找吳淡如主持,價碼翻五倍,一小時三萬。「主持節目慢慢會習慣,寫作不是我的經濟來源。」訪問到此,我突然感嘆起自己生不逢時,破億的寫作收入,居然不是主要的經濟來源,吳淡如可說是人間寵兒,不僅得到老天的厚愛,也趕上台灣的好時候,名利雙收。
在電視產業蓬勃時代,某位主持人請長假,吳淡如代班主持,收視率開紅盤,製作單位開出年薪千萬的酬勞,要她扶正接位,她拒絕了:「我代班就代班,從來就沒有整碗拿走的事情發生。」千萬酬勞與江湖道義,她選擇了後者,千金不換。
「好強」跟「不服輸」是人生往上攀升的翅膀,國中時,吳淡如是學校的風雲人物,成績卻卡在二十幾名,有次她聽到別人嘲笑她成績差,受到刺激後,奮發成為全校第一名,這樣勵志的事,她多年後的心得是,「能看輕我的,都是我的貴人,被「黑」是短空長多。」
在升學主義下,成績好就有特權,「我就算翹課學校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同階段的遊戲規則,她一眼看穿,給年輕人的建議是:「如如果你什麼都沒有,沒家世、沒祖產、最佳策略就是去拿一張好文憑,這樣日後就不用一直跟別人證明我不笨。」
關於存活,吳淡如有個本事,「你要的我給你,懶的囉嗦」,在她當記者時期,主管要求大家在辦公室坐好,她不以為然卻不抗辯,電腦前日打三千字,都是在寫小說,迄今她打字還是飛快。「我會適應環境,我會做我的。」陽奉陰違,聰明如她,連叛逆,都讓人拿她沒辦法。
「我跟別人不一樣,我不喜歡重複。」如果有兩種動物,羊跟狼讓她選,她毫不猶豫選「狼」,因為「不刺激,我會死。」吳淡如篤定的說。
自找苦吃,苦中作樂,她很會,千里迢迢去了葉門,黃沙中到處都是步槍與軍人,頂著機關槍的旅遊,又飢又渴,導遊突然振奮地說:「看,太陽神殿!」
她順著導遊崇拜的眼神往外看,只看到「八….根…..柱…..子」,她臉色難看,後來,靠著想像力讓她停止抱怨,想像力是芝麻開門的咒語,讓她不抱怨眼前的乾枯,真心的笑了出來。
「到了中年我才領悟到,不管是在運動,還是理財開創事業上,只要去掉一樣東西,堅持一樣東西,那麼你的人生通常糟不到哪去,去掉的東西叫做「藉口」,堅持的那樣東西,叫做「紀律」。
關於困境,吳淡如只肯跟你討論解決的方法,釐清問題出在哪,如果想要討拍,真的別找吳淡如:「我不當垃圾桶,拒絕你我覺得殘忍,我只好說我有事要忙。」
情緒,常會讓人生糾結如散亂的毛線,吳淡如總能跳脫你的主訴症狀,看出核心的關鍵,不是表象的喜怒哀樂,而是你根本不喜歡。
至於處理不喜歡這事,她給的解藥是,要不「變成喜歡」,要不「徹底離開」,可以如此果決,確實是看破人生的暢銷書女王。
#書名:人生雖已看破,仍要突破
#購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5442
只要你分享本篇貼文並留言寫下「人生雖已看破,仍要突破」或寫下「你現在的想要突破的人生目標」,有方出版社提供吳淡如三本新書抽獎,抽獎時間即日起到4月10號晚23:59為止,得獎名單將在4月11日公布。
應采兒家世 在 應采兒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八卦
提供應采兒學歷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采兒17、神印王座采兒、應采兒家世有關星座與運勢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星星公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應采兒家世 在 應采兒學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星公主 的八卦
提供應采兒學歷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采兒17、神印王座采兒、應采兒家世有關星座與運勢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星星公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