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名Kathy(叫Kathy 既唔好嬲)係我六年前喺poly 讀HD 時識既同學,嗰個faculty 大約有一百人,每個星期會有lecture 百鳩幾人一齊上,除此之外,我冇機會見到Kathy, 我地係fb 朋友,從來冇一齊落左堂去食過野/行過街/講過既野大約十句內。除左五年前喺街撞過一次,我對佢既認識只係從佢ig D飲飲食食相而得知。
六年後有一天,佢inbox hi完我chit chat 下都廢事,第一句就問去唔去佢婚禮,我下?照計婚禮應該請你生命中重要既朋友/同事/家人吧?我地係....??同學?傾唔夠十句計既...同學?我好困擾呀,我唔係姑寒唔想比人情呀,但我比較想知點解囉!?呢個時候係咪會有人衝出黎話咁人地都係當你朋友先請你姐,使唔使咁小器呀之類....?哲學問題: 如果五年內冇任何問候同接觸,呢D係咪朋友?多年冇聯絡,第一句唔係問你最近點,係問你去唔去佢婚禮,我婉轉地話完唔去佢一句"okay"就完左對話,呢D係咪朋友? 唔係既話,請一個彼此不在乎大家既人去對你黎講有咩意義?我唔想諗到人最差果面,但係....動機好明顯啦下嘛?
我都諗左好耐好冇出呢個post,因為實比人屌鳩我小器,又或者有真正既朋友會對號入座以後唔敢請我。我會去得既都有當你係朋友既,放心,同我三年內有喺現實生活傾過計既都okay, you are fin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墨小鯊 LAZY SHAR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迷途哲學鯊?|係香港讀哲學有咩用?哲學系畢業心路歷程|墨小鯊 LAZY SHARK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過三爆四|一對一線上輔導】 ▸ https://forms.gle/zDQSMh...
應唔應該讀哲學 在 Facebook 八卦
是中大人就知道,新亞學生飯堂早幾個月結束營業,最近飯堂已經搵到新的餐飲企業接手。
一個月前,中間人跟我說他們缺乏資金,問我有冇興趣。我說:「數十萬我還是掏得出來,只要是幫中大,我不介意。」中間人見我爽快,馬上安排了見面。餐廳營運人很快地跟我做了一次簡報,簡報中那些financial projection都不重要,我投資也是為了情意結,不是為了回報。後來我跟整個班底也見過一次面,大家交流得很好。
突發事情來了。早幾日,我跟一些中大同學搜集了一些餐廳意見,正當我想跟餐廳營運人交流時,他卻告訴我,他們班底最後覺得我政治立場偏黃,所以拒絕了我的投資。我當然很失望,因為大家浪費了時間,以後這間餐廳做黃店又好藍店又好紅店都好中立又好,都不關我事,但願他們生意興隆。
故事說完了,我想說的是,世事有時就是這麼複雜。我冇用顏色眼鏡去睇呢一班潛在合作夥伴,但佢哋有用顏色眼鏡去睇我。有啲嘢,真係唔到我控制。
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試當真的游學修。
之前他敢於對抗蕭生,立志為本地影視文化出力,非常難得。我私下也跟作家葉朗程說,他是我認為很有氣魄的人。我同佢唔熟,淨係食過一次飯,條仆街仲要遲大到。最近,佢跌入左要表態政治事件呢個煩惱當中。
就算你冇用顏色眼鏡去睇人,人哋還是會用顏色眼鏡去檢視你。利申,我有表態,發了一個IG Story、轉載「一點燭光」YouTube和轉載吳鎮宇某一句叫政府認錯的電影對白。但係,我冇迫身邊朋友做任何表達。
2020年,香港立了一條新法,大家都知咩料。新法最巧妙的地方,就是它沒有講清楚有什麼樣的行為才是犯法,即使你問行政會議成員或者政府高官,他們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結果大家都自我畫界。有些人的界線比較前一點,有些比較後一點。
2020年之前,你當然享受相對好一點的言論自由,或者好像黃霑所講嘅,不言論的自由。不過2020年,當你要人表態時,某程度上你都係叫人承擔緊若干的法律風險。理性上大家都知道有呢個改變,但係我哋嘅說話、意識和行為有時會忘記咗。因為大家都唔知個界線係點樣,所以2021年的今天,當你道德上叫人做某啲嘢,你都係叫人承擔緊若干法律風險,只係爭左個風險大定細
從來我都覺得個體系有選擇嘅自由,有些人覺得要衝,我不會阻止,因為我不是他的什麼人,他自己也有選擇的自由,如同哲學家沙特所說。如果佢有足夠嘅覺悟,實在冇必要阻止佢做任何選擇。但調返轉,我們也不應道德勒索其他人一定要衝,或去做某一啲有機會令自己粉身碎骨發表和行動。例如你叫人打疫苗,假如出事了,你就有道德責任,你只能叫佢諗清楚,善用自己選擇嘅自由去做決定。
現在的社會狀態唔同,現在的游學修都唔同。佢唔再係一個年輕,冇包袱嘅人。而家佢有一間好成熟好成功嘅公司,佢係一個領袖,領袖要考慮嘅嘢自然有所不同,佢可以容許他的同事做某啲嘢,但他本人的角色身份已經不再代表自己,而係有更加多嘅涵意。也許我都有自己嘅工作團隊,係呢一啲決策層面,我會多幾分體諒。喺最緊張嘅時候,我都會容許公司同事罷工,做自己想做嘅嘢,但係我自己都會幫自己畫界,有啲嘢我唔做得......雖然,我都算多口
有天團想成為亞洲第一,阿修都想幫本土電影打開一個缺口,這班年輕朋友都有呢啲宏大目標,為香港爭光。既然係咁,那就不必拘泥太多,雖前萬人,吾往矣。你們的作品會說話,會有人懂得你們
討論區和社交媒體係兩個世界。社交媒體好多人都覺得唔好鬥黃,偏向支持阿修。我不排除討論區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操作,我也是身陷其中。我經常被抹黑跟一些已經被疏離了的人,甚至完全唔認識嘅人有關係,有些公司企業明明只有簡單合作關係,都屈晒落我度。當然,亦都冇人會提我做過啲乜嘢嘢。不過咁係唔重要,路遙知馬力,還是那句,作品會說話。
三個月前,我沒有忘記試當真另一位創辦人許賢到庭支持831被控暴動那位年青人的判決。許賢沒有波瀾壯闊的口號表態,只是默默地用鏡頭記錄,表達對同路人的支持。變態複雜嘅吃人社會下,冇人可以救到個世界,只能夠默默做好自己,或者盡量幫到身邊嘅人,能夠做幾多,就做幾多。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30歲人都係咁,還是衝出黎柒,自告奮勇,等自己中多幾箭,不過見大家都係後生仔,我都唔想同代人衰,難得佢哋跑出,唔想佢哋一鋪俾人打落萬丈深淵。何況明哲保身、面面俱圓的做人,實在太鄉愿太無趣
心很累,大家共勉
打完幾千字,心諗唔貼返個廣告就笨柒。補返先
【Kikitrade 創辦人 Allen Ng X Kikitrade 香港區負責人 Sky Lai X 渾水 | 尋找下一隻爆升非主流幣】
說到加密貨幣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只會想起比特幣、以太幣,還有最近引起大眾討論的狗狗幣和柴犬幣。但對於其他非主流加密貨幣,大家的認識又有多深呢?難道只有投資比特幣和以太幣才是順應潮流,投資其他的加密貨幣就只能「靠彩數」?
其實每種「爆升」的非主流加密貨幣都有其自身優勢,不是單靠「好彩」才能升值。只要做好準備功夫,投資非主流幣種就不必靠運氣回本。投資者應該在投資前仔細分析非主流幣和主流幣的異同,以及深入研究非主流幣的技術和應用,才能全面地了解各種非主流加密貨幣的價值和發展潛力。
如果你只是投資新手,不知道要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研究對象」,那就不能錯過Allen Ng、Sky Lai及渾水聯合主持的網上講座,他們將會帶領大家,一起尋找下一隻會「爆升」的非主流加密貨幣,亦會即場解答觀眾疑問,幫助你成為一個真正的加密貨幣專業投資者!
1. 非主流幣和主流幣之異同
2. 非主流幣之應用、技術和分析
3. 2021年最具潛力的非主流幣
如何投資非主流幣種,【Kikitrade 創辦人 Allen Ng X Kikitrade 香港區負責人 Sky Lai X 渾水 | 尋找下一隻爆升非主流幣】為你解惑!
活動詳情:
日期:2021年6月8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至9時正
播放平台:Google Meet
費用︰原價400港元 -
Kikitrade用戶及現正訂閱渾水FI Prime黑會員專欄的用戶可以以五折(200港元)優惠參與今次活動 (詳情請參閱個別平台發放之優惠碼)
截止報名日期:2021年6月7日
登記網址:https://event.fortuneinsight.com/web/
想知多點金融投資,美股港股的學問,可以訂閱我《金融經濟精神食糧》
公開1000萬美股實戰倉操作,每日專業財金分析文章,每日金融財經Podcast,每週解答觀眾問題,100萬港股模擬倉投資部署,幫你補補腦
https://prime.fortuneinsight.com/web/muddydirtywater
每日金融Podcast、深度金融文章、外聘國際關係專家文章內容、特選國際刊物分析、每月閲讀企劃、平民化A I大數據分析和自己人群組互動,盡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muddywaterfinance
我最新營運的網上書商店試業中 - 渾水書齋
http://gmart.girlsmood.com/web/store/muddydirtywater/
對抗霸權,比自己一個更自由嘅選擇,立即加入Mewe一齊傾偈。
Muddy Water渾水財經Channel
https://mewe.com/p/%25E6%25B8%25BE%25E6%25B0%25B4%25E8%25B2%25A1%25E7%25B6%2593channel
【對抗霸權】Mewe創作人互助計劃
https://mewe.com/p/%E6%B8%BE%E6%B0%B4%E8%B2%A1%E7%B6%93channel/show/5ffd7fee136ff678cbfd8190
請大家多啲分享,將我呢一個計劃推廣出去
應唔應該讀哲學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五夜燒鵝]
香港電台製作一向講究慢功出細貨,資料搜集充足、場景鋪陳多樣,和商營傳媒大件夾抵食的製作風格有差異。然而2017年「五夜講場」孕育的時候,有人提出以「文、史、哲」(文學、歷史、哲學)作為一周三晚清談節目的主題,大家都嚇了一跳,如此嚴肅艱澀,會不會沒有人收看?香港社會一向被貶為「文化沙漠」,如此學術討論會不會太過冷門小眾?
至2018年「文、史、哲」三晚之後,三個晚上擴充至五晚,加入了「社科(早段是經濟)、科學」,讓香港電台的錄影廠要比高等學府更有學術氣息,冷門但尖銳的「暗物質、暗能量」「量子力學」不只是外購西方節目才敢觸及的題材。
白先勇、許鞍華、Serrini、黃秋生也來講文學和哲學,讓尋常百姓也可以一享大學級教育之樂。原來香港的電視台,都可以容納在學術領域上最前瞻的題目。
「五夜講場」能在主流媒體開播,可以讓連上了年紀的師奶,和年輕子女一起於客廳收看,促進世代和諧。有人打開電視,剛好這晚哲學題目講「反啟蒙」。讀飽書的年輕人問阿媽,「妳看得明白嗎?」阿媽被啟蒙了:「看不明白也沒所謂,唔明白都可以看一看。」
公眾教育、讓高等教育不只是一小撮考進大學的人士的專利,而是免費在公眾平台供市民收看,那是公共廣播的使命,也能彌補商營傳媒未能覆蓋的空隙。
這個節目,應該雲集了全香港最多年輕學者的足跡。「學者、教授、博士坐埋一枱,可以隨時Jam出個節目來。」以往名嘴們主持清談式節目,和這批年輕學者的風格不同。學者們教慣書,他/她們習慣了備課充足,每集總要塞進最多的知識。「那個訊息量、學術濃度,嚇死你的。」
五個夜晚,五個班底,一班學者在繁忙的教學研究工作外,還不停為這個節目作預備。為了準備一集節目,這些夜貓子學者,習慣了通宵達旦刨書,翻論文,為了這個五夜講場節目,也預備得像學術研討會般認真。一個晚上,一覺醒來,打開手機,百幾條短訊在手機下載要足足一分鐘。
這些學者傻的,因為他們太珍惜這個平台。現在當個年輕學者,壓力巨大。博士畢業,才是艱苦的開始。不少博士生替多間大學兼職任教,時薪出糧,暑假零收入,稱為「流浪講師」。
好彩一點,獲得大學聘為「助理教授」,三年又三年,兩張合約,除了教學工作,還要出版國際級學術論文,對學術世界需要有一定影響力,通過層層考核,至第六年若能成功獲得晉升至「副教授」,才能過穩定一點的日子。高壓評核下,不少學者都身心俱疲。
學術是一個孤獨的領域,學者也是枯燥的工作,不少時間是孤單作戰,在象牙塔裡研究一些外人不明白的東西。但愛上學術的人,都是有點瘋狂,他們對自己專長領域熱情澎湃。這群工作壓力甚大,有點孤獨,又有強勁爆炸力的年輕學者,終於在五年前遇上港台一樣傻勁的製作人,一拍即合。
這批學者畢竟只有二十至三十多歲,在學術世界尚算十分年輕。Work Hard, Play Hard. 「哲學有偈傾」的師兄弟,同期成立好青年荼毒室,出版哲學書籍。本來甚少與主流社會交雜的哲學家們,忽然讓不少社會人士,對哲學產生了興趣。
在學術世界掙扎浮沉,在香港電台卻找到了一個抒發自己的平台。一位「真係好科學」的主持說:「從小到大,我都夢想香港會有廣東話的科普節目,終於給我在港台遇到了。」
本來一班在課室或講堂教書的學者,來到直播室,不少人最初有點生硬、太過嚴肅,嘩,要錄一整個小時的直播節目,廣播技巧不容易。看到港台幕後製作人舉高手指倒數「五秒、四、三、二、一」,大光燈在照射,攝影機的小紅燈跳來跳去。內向的學者們,靦腆的書生們,冷汗都要流下來,頻頻食螺絲,最初主持電視節目,嚴肅得像舉行學術研討會。
但節目錄製了五季,已經多達逾六百集,不少最初生硬的學者,基因改造了,現在望着鏡頭眼神自然,對着只有五秒的剩餘時間,也能揮灑自如風度翩翩打圓場。正當學者主持們慢慢進化,在鏡頭前表現自然,像與觀眾閒話家常,又能把艱深的學術概念帶入百姓家的理想狀態,卻又遇上今次港台忽然叫停製作。
這個可能是全香港雲集最多學者和博士的節目,但製作成本並不高昂。幕後人員兼任不同崗位,基本上學者們收最實惠出鏡費。加上製作流程順暢,實時錄影減少剪接後期工作,只需1.5小時的開廠時間,便能錄製近1小時的出街節目,效率高,經濟實惠。
我曾經在節目開播,到節目停播的五年之間均有參與「五夜講場」,出席了五集節目,包括「哲學有偈傾」「文學放得開」「學人串社科」,談及的題目,由新聞與真相,到紀實文學,到最近的明星與社會文化。
我真切體會到,「五夜講場」是一個香港電視廣播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存在。節目從構思到製作,達到多贏局面,既能讓在學府裡的學者把自己的專長講解給普羅大眾知道;也能提升民智;香港電台作為公營廣播機構承載着這種教與學的管道,比商營機構更合適,更責無旁貸。
這個節目讓市民安坐家中,也可以放眼世界,以古鑑今;一個開放包容的文明社會,總會想辦法把知識普及化,讓人們多動腦筋多思考。
年輕學者也珍惜這個平台,他/她們願意奉上自己的所知,為香港電台作主持,以「蔗渣的價錢,交出燒鵝級作品」。每個周日晚上,有求知欲的香港公民,安坐家中,可以接受學術啟蒙,這些日子,卻忽然因為港台宣佈「節目調動」「節目有新攻勢」而暫停。
據知,尚有多集已錄起的存貨,都是年輕學者們的寶貴心血結晶,還望港台不要浪費珍貴資源,讓這些已錄製好的燒鵝呈上給觀眾,可以讓大家享用這一批最後的學術盛宴。
(圖為「五夜講場」啟播及換季時的宣傳活動及錄影廠留影)
應唔應該讀哲學 在 墨小鯊 LAZY SHARK Youtube 的評價
迷途哲學鯊?|係香港讀哲學有咩用?哲學系畢業心路歷程|墨小鯊 LAZY SHARK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過三爆四|一對一線上輔導】
▸ https://forms.gle/zDQSMhvMPgoUPFen9
【預約免費理財需要分析|投資理財交流群組】
▸ https://forms.gle/LhnSAYi6j8pmg4wVA
. . . 本集傳送門 . . .
0:01 - 前言
01:05 - 香港 YouTube 缺乏哲學本科資訊
01:44 - 你們對哲學有什麼看法? 和我膠流一下吧
02:03 - 我和哲學的緣份...
03:05 - 我早期的影片...
03:22 - 什麼時候對哲學有興趣? 副學士時期...
05:02 - 決定港大雙修心理學和哲學...
06:01 - 身邊人的反應?
07:20 - 大一時對選學系的迷茫...
08:30 - 為什麼喜歡哲學課?
08:54 - 如何堅持信心? 投射心理
09:40 - 哲學讀什麼?
11:40 - 哲學對我有用嗎?
12:23 - 小總結。
// ღ // ღ // ღ //
. . . 更多墨小鯊 LAZY SHARK . . .
大學鯊系列
▸ https://reurl.cc/9XAeQx
副學鯊系列
▸ https://reurl.cc/OqaZeg
心理鯊系列
▸ https://reurl.cc/VXZAqb
電影鯊系列
▸ https://reurl.cc/8nAEOd
日常鯊系列
▸ https://reurl.cc/v1bY41
// ღ // ღ // ღ //
. . . 金主歡迎 . . .
▸ https://streamlabs.com/tsukishima_hitomi
▸ https://payme.hsbc/mozishark
// ღ // ღ // ღ //
. . . 社交平台 . .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moziii_5/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mozishark
// ღ // ღ // ღ //
. . . 本集內容 . . .
#大學選科 #哲學系 #畢業出路
#港大哲學 #文學院 #文科出路
#應唔應該讀哲學 #想讀哲學 #想入哲學系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E9hFdVPg5c/hqdefault.jpg)
應唔應該讀哲學 在 哲學史唔史? - Facebook 的八卦
哲學史唔史? 常常有人問: 讀哲學 要不要 讀哲學 史? 有些人會說:我們 應該 向哲學史說不。若果要回答哲學問題,何不直接研究最新的哲學理論, ... ... <看更多>
應唔應該讀哲學 在 好青年荼毒室- 哲學部's post 的八卦
所以大家應該互相尊重, 哲學觀點沒有對與錯, 言論自由就是互相尊重, 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 <看更多>
應唔應該讀哲學 在 大學選科Q&A|係香港讀哲學有咩用?哲學系畢業嘅過來人分享。 的八卦
... / #大學選科#哲學系#畢業出路#港大哲學#文學院#文科出路# 應唔應該讀哲學 #想讀哲學#想入哲學系-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