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分享的第一篇京都迷訪談文章,有朋友說,能不能直接分享全文(全文字真的有點多),再加上剛剛分享的演算法觸及率好像也頗低,所以我決定再分享一次,並直接分享全文(訪談文章很長),抱歉了,如果要看圖片和介紹的店的連結的朋友,再請點網址觀看噢!訪談內容頗多也精彩,謝謝大家。
京都迷訪談計畫(1)-一起回京都生活與旅行。旅人之森主理人喬茵
喬茵是我在2012年就認識的朋友,當時我出版了緩慢台東旅一書,朋友介紹我台中有一個很棒的空間,那就是旅人之森,初訪旅人之森生活旅行案內所,其實真的很令人驚艷,完全就像是在日本會看到的迷人空間,充滿了各種雜誌、書籍、旅行、自由的氣息,因為喜歡旅行和日本,後來彼此也一直交流了許多事物,尤其是旅人之森的空間,不斷在進化,真的成了我們心目中的日本旅行與文化案內所。
我在2015年出版拙作<癒旅京都>時,請了非常熟悉日本的喬茵寫了推薦語,也才知道對於日本旅行與文化都相當熟識的她,其實也相當喜愛京都,後來,喬茵和她老公有了可愛的小男孩晃晃,這幾年看到她和她老公帶著小晃晃去了也好幾趟京都,去了自己也喜歡或是還沒去過的地點,當然這些年,我們也不斷帶著家人與孩子回京都,總覺得京都就是那座我們可以一直回去令人安心的城市(即使這幾年觀光客多到爆炸)
這次非常高興可以訪問到喬茵這位喜愛京都的朋友,喬茵因為喜歡日本、旅行、文化,這幾年還喜歡上日本,從一個上班族,然後在台中成立了旅人之森生活案內所,讓很多人都能在這個空間中沉浸在溫暖日雜的氣息(如果還不能去日本的朋友,強力推薦可以去旅人之森慰藉一下),喬茵也很喜歡創作,她做陶藝創作,也常在市集出沒,因為孩子,她也進入了繪本世界,旅人之森的空間中,更多了許多關於繪本的元素,因為日文不錯,所以也會翻譯日本繪本給孩子與想要的朋友欣賞。
下面就是我這次設計要訪談京都迷的各個題目,以下是旅人之森案內所主理人喬茵的回答。(其實在訪談時,一直談論著她對旅人之森空間的實踐與想法,其實也很精彩,但是因為很多和京都無關,就沒有一一列出了)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台中旅人之森的 Joying,我研究所念的是藝術管理,一開始我在台北做展覽活動的企劃工作,後來回到台中工作,然後在2011年於台中創辦了旅人之森生活旅行案內所。
成立旅人之森案內所,是因為我在2007年開始工作後,開始可以自己去日本自助旅行,一直喜歡日本的許多空間與元素,也喜愛閱讀和旅行,而旅人之森是個結合旅宿, 閱讀與活動分享的空間,這個空間是我們興趣與生活的縮影,會跟著我們的生活與旅行一直改變,現在10年後的旅人之森 2.0 + 小森 書室,是我認為相對來說很成熟的空間。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第一次去日本是在大學的時候1999年去九州,當時是台灣連無印良品都還沒有的時候,很多地方都讓我大開眼界,後來一開始去日本旅行,都先往東京跑,都去東京現代性的博物館、展覽等,算是去充電。
仔細回想起來,我們第一趟京都旅行是2009年的農曆過年,那時候剛開始新工作,很難在平日請假但又很想去京都旅行,所以只能利用農曆年假期間去,因為是冬天記憶中很冷。
以前的旅行都沒有網路和googlemap這些東西,所以都要靠紙本和直覺,所以即使是迷路,也都會成為難忘的記憶。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開始第一次京都旅行後,好像是開啟我與京都的緣分,後來幾乎每年我都會拜訪京都,每年到了秋天就會想回京都,於是不知不覺累積了十趟左右的京都旅行。
後來的日本旅行,如果關東,我就會以東京為起點,在關西,就會以京都為起點,因為京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所以每次都從京都開始,會去京都一些我們喜愛的地方或地點,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我的朋友中有分東京派和京都派,有人會選擇一直去他喜愛的東京或京都,對我來說這兩者都有吸引我的地方。
京都對我來說很方便,像個具體而微的小世界,幾乎什麼時候想去咖啡館就可以找到喜愛的咖啡館去,有我喜歡的書店藝廊雜貨店等,比起東京更悠閒有生活感,我也會在京都找很多關於書的空間,並且把一些元素融合在旅人之森裡。
5.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我要講一個有點糗的難忘經驗,我們去京都因為大部分是秋天,我們很喜歡去大眾澡堂(錢湯),有一次,我們帶二歲的小晃晃去大眾澡堂泡湯,然後小晃晃就在裡面大便下去XD,有時旅行最難忘的,好像都不是最美好的部分,而是一些很糗或是不堪的記憶,哈!和小孩在一起的京都記憶也都是以前不曾擁有的,像是去京都動物園、水族館,這些地方都是以前自己去京都都不會去的。
6.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你來說,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或是對你產生了影響?
在京都,我們一直都是旅人的角度,就算是覺得很熟悉,其實也是旅人的熟悉感。我們都是以門外漢的角度在觀看體驗。
記得有一次在京都拜訪在地的台灣朋友,我們討論到他在京都找房子,日本朋友提醒他在京都有部落民的區域要避開,不然住址會影響他人的觀感等,我當下有點衝擊,原來在這個時代,京都或者是說日本的門戶階級觀念,其實還是很根深蒂固的,我們以旅人角度很喜愛的左京地區,原來附近就是部落民聚集之地,當下其實有改變我對於京都的觀感,這個地區絕對不是我們想法中,只有好的地方(地區階級的部分,我感受沒有很好)
7.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我感受到的改變和棋子有點像,沒有小孩前的旅行,有時候是自己有時候跟另一半有時候跟朋友一起,我只安排自己有興趣的旅行方式,有小孩後就必須考慮到小孩的需求,於是我們開始會去動物園水族館公園圖書館等等,之前不會安排的行程,但也開啟了另一個旅行的方式。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最常去京都的季節是秋季,秋天的京都很美。冬天太冷夏天太熱,春天櫻花季遊客太多,所以我會想去京都的季節幾乎都是秋季。我記得第一次去京都住的是京都車站對面的藤家旅館,後來每次去京都,其實都會換不同的場所,像是旅館、町家、短期公寓等,我們都住過,也都有不同的感覺和體驗。
也許有機會也可以試著在不同季節前往京都,譬如夏天到京都參加祭典,應該也是不錯的體驗。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最開始在京都都是搭公車步行的方式,後來一次旅程開始用自行車代步,就愛上了這個方式,現在帶著小孩這個方式更方便,電動車租借可以附上小孩座椅,他可以輕鬆地跟著我們悠遊在京都街道中。
我們現在一到京都放下行李,就會在飯店附近租借腳踏車(可以先在網路上預訂),自行車也讓我感受到在當地生活的感覺(日本媽媽都超強,騎著自行車前後載著兩個小孩,完成許多任務)
10.你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十趟旅程中,我住過京都好多區域,有一次因為有一個朋友家裡住在二条城三條會商店街附近,我們就住在那附近,就喜歡上那裡的感覺,這裏觀光客很少,小店幾乎都是當地居民在支持消費,所以在這裡居遊的時間特別有生活感,也有許多我很喜歡的咖啡店書店等,重點是交通也很方便。
另外西陣我也很喜歡,有一次住在祇園的guesthouse樂屋,發現住在祇園和花見小路附近,有種很奇特很魔幻的感覺。
11.可以推薦1~2個你最喜歡的京都地點嗎?(寺院、庭園或任何地點都可以)
我喜愛的京都地點,首推書店ホホホ座淨土寺店,他在市區的店小小可愛的,大家也可以去,比起惠文社的精緻準確感,我特別喜歡ホホホ座的自由感,所以每次去到那都會充滿驚喜而滿載而歸,這裏不止賣書,還有許多環繞著書主題的雜貨等
還有一間我喜愛的雜貨店Torybazar,這間低調的小店是有一次我們沿著鴨川散步的時候,意外發現的,後來每次的京都行,不管時間長短我都一定來這裡挖寶,她是一個媽媽用自宅實現自己想法的地方,樓上是住家,樓下就是媽媽開了一間雜貨店,他不是很有名也不是很主流但是也總是讓我充滿驚喜,店一直都在的感覺真棒,喜歡生活雜貨的朋友很推薦,店附近也是誠光社書店所在。
誠光社旁邊的義大利料理店 ItalGabon 也很推薦(很難得餐廳也陳列了許多老闆藏書),在過去一點鴨川咖啡也在附近,這裏的巷弄中隱藏許多我喜愛的小店,很適合騎著腳踏車或散步走逛。
後來去京都不太會特意去寺院或庭園,但是一些不是觀光勝地的小寺院或小神社其實很可愛,反而令人喜愛。不過有時會有意外的驚喜,有一次去二条城,看到一個展覽,是關於金魚的,相當魔幻,現代與傳統的結合,很難忘。
12.你在京都最喜歡做甚麼事?
逛書店泡咖啡廳騎著自行車和泡湯。
13.可以介紹一些你最推薦的京都店家嗎?(因為我很愛京都咖啡館,所以如果有京都咖啡館,可以優先推薦。)
上面有提過一些,另外我也很愛読書カフェ,可以安靜看書餐店也很好吃,看著店主的藏書真是一種至高享受。
推薦古書と茶房,喜愛貓和電車的朋友應該都會很愛老闆的藏書,不過可惜的是這裏不接待小孩,上次我帶著睡著的小孩,意外地老闆讓我進去,小孩醒來後居然也融入整個環境用氣音跟我說話(平常是大嗓門),很期待有一天小孩可以跟著我在咖啡店各做過的事情:)
14.介紹1~2樣你最喜歡在京都吃的東西?
台灣的咖啡店通常都沒有提供餐點,但在京都/日本,通常咖啡店老闆都會有拿手的料理,通常都是咖喱飯(各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味道),但也會有很特別的餐點,所以在咖啡店吃午餐是我很愛做的事情。
推薦喫茶六花與つばめ、cafe marble仏光寺、efish這幾間咖啡館的餐點。
15.京都各種老鋪是城市裡的靈魂,你可以推薦1~2個京都的老鋪嗎?
京都的老咖啡店也是我很愛的,smart 咖啡店的早餐和午餐洋食都很棒。
16.京都是祭典之都,可否推薦一個你喜歡的祭典呢?
我還沒有特別因為祭典造訪過京都哩。
17.京都人以高傲與禮數多最為人所詬病,你有類似的經驗嗎?
以旅行來說,應該還不會感受到京都人的這個面向。
18.除了京都,你還喜歡那些城市?
每次排京都旅行,我就特別會另外再安排關西地區的其他城市,像是倉敷等,也是我很喜歡的古城。
19.京都在你心中的樣子,多年來,一直有變化嗎?還有沒有你特別想和別人分享的京都?
雖然去了約十趟,但京都還是有我想探索的主題。下次我想要特別展開和菓子主題,拜訪許多老舖。
20.可否推薦一些與京都有關的書籍呢?
旅人之森架上談論京都的書好多,我自己有幾本放在身邊一段時間就會翻看的書
<從書店窗口看京都> 惠文社一乘寺店,野人出版(2011 年出版,目前已絕版)
<改變街區的獨立書店> 堀部篤史,時報出版(2015出版,目前已經絕版)
<私がカフェを始めた日>ホホホ座,小学館出版(2015出版)
21.未來,你最想在京都做甚麼事情?
和菓子的主題旅行。
圖為絵本カフェ Mébaé (めばえ)
#2021京都迷訪談計劃
#與京都的緣份與故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年春節我幾乎都會去機車環島旅行,和幾位朋友一起到處遊玩,共同寫下記憶的感覺真的很棒 疫情關係悶了兩個月,翻影片翻著就開始回想起能夠到處旅遊充電的日子 這支影片是 2021 春節時期拍攝,都不知道到底算旅遊 vlog 還是 MV 拍攝花絮 XD 反正就,大家一起努力撐過到解封後,希望這支影片的...
憶森行旅台中 在 工頭堅。旅行長 Facebook 八卦
來了。
Coming.Translated
《一次旅行 Bon Voyage》ISSUE 30(2014/9月號,即將上市)
終於等到了秋季,在靜謐的時光裡透著微涼的空氣,透明而燦爛。
開始一場華麗盛大〈隨楓秋遊〉的色彩旅行……
一片葉子告知了季節的曖昧更迭,靠著落葉的顏色與空氣溫度,得以感受秋天的足履已經悄悄踏上大地。秋天不只有勾人的蕭瑟,而且還很多彩。最受人注目的非紅葉莫屬,樹葉由濃綠轉為嫩黃,再緩緩堆疊成溫暖的金橘、深紅;點點片片渲染出隆重富層次的豪華場景。
春天的粉嫩有如初長成的清純少女,秋日楓紅則像是位倚在微涼街頭,歷經世事、吐露成熟氣息的女子。披著紅透的外衣,在白雪覆蓋的冬日造訪之前,留給眼睛一抹神秘、寂寥又豐融的想像。忍不住追隨著她的身影去探尋各地絕景,紅葉所落之處,都是一場華麗秋遊。
【Part 1 紅葉x世界遺產】
中國九寨溝‧日本清水寺‧韓國佛國寺
【Part 2 紅葉x古剎】
日本東福寺‧日本永觀堂‧韓國白羊寺
【Part 3 紅葉x公園】
日本奈良公園‧美國白山國家森林公園
【Part 4 紅葉x水色】
日本富士河口湖紅葉祭‧美加東千島群島‧日本奧入瀨溪流‧日本豐平峽水壩
【Part 5迷走秋日時光】
日本登別地獄谷溫泉‧日本箱根溫泉‧漫步溫暖銀杏樹下‧食慾之秋‧第一次拍楓葉就上手的10大秘技
【本期其它單元】
◎ 大心推薦 Hot News
關島Ko' Ko'國際馬拉松大賽
馬來西亞京那峇魯山競速登高賽
◎ 大城小事 Urban Life
香港╳喬治亞╳倫敦╳斯圖加特╳巴黎╳溫哥華╳紐約╳達卡
◎ 建築行旅 Architecture
唐忠漢 回頭看 才發現旅行的美好
孫立和 在旅行中 更了解建築的意義
◎ 美好食堂 Cuisine
錦富 日本料理
輕鬆吃,隨時吃,安心吃,好好吃
◎ 品味旅宿 Hotel
馬爾地夫白馬莊園 Cheval Blanc Randheli, Maldives
享受的藝術
◎ 旅遊計畫 New Journey
日本 北海道最蔚藍的風景
中國 杭州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新加坡 挑戰你的每一根觀感神經
法國 城堡中的千萬柔情
◎ 旅人出走Traveler
張瑞夫
跨越邊境‧絲路上游
◎日本線上 Japan Online
山口縣
重遊祕境 眷戀依舊
瀨戶內海四都
日本最大內海風情
京都百年下傳承
日式技藝的精采所在
◎ 世界漫遊 Fun Spot
冬季高速奇幻冒險
季節限定!銀白大地滑雪趣
◎ 印象中國 China Image
奇山秀水綠南寧
花園城市繽紛迎世錦賽
◎ 台灣最台 Formosa
台中慢慢走
走入舊時光 玩味新生活
憶森行旅台中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尋找未完成的詩 ◎#林婉瑜
被書寫的母鹿穿過被書寫的森林奔向何方?
是到複寫紙般複印她那溫馴小嘴的
被書寫的水邊飲水嗎?
她為何抬起頭來,聽到了什麼聲音嗎?
──摘自〈寫作的喜悅〉辛波斯卡,陳黎、張芬齡譯
被書寫的母鹿穿過字裏行間來至
被書寫的森林:「這是火,火焰;聲,音樂,語言;
這是風,以及風的方向。」我跟隨鹿的足印,學習
辨認巨大世界更多的陌生部分;星座群標,
葉的色澤,時間,曆法與季節,天,
日月,鳥以及飛行。(一行詩句的振翅
發動地球最遠處的颶風風暴)
鹿靜止於隱喻希望的辭彙旁(有沒有詩
足以召喚遠行的戀人,離散的時間?)踢踏,試探隱喻的強度
(以符號寫成,僭越符號?);被書寫的河流衝擊河床
發岀詩句被閱讀時的慨歎(記載深夜最末一秒與
凌晨的交界,海洋最遠與天的交界,理智
情感的分野,人與獸的分別);枝椏末梢,詩句變黃,落回土地
進入下一季輪迴(在一首詩的長度經歷一生)
分行、斷句被輕盈越過,鹿於留白處跪足
休憩(記憶起慾望,餓,痛,病
老,死,以及重生);我走向下一次的詩句
夜間,筆跡涉足每條路徑,為事物命名(天空、土地、土地上的生命,
夜晚、白天、事或現實)夜鷺啣著思想的果實飛躍我的額頭;
白晝,意義在日光下化合,將存在擴展得更為盛大(地圖未曾
標示森林盡處)。而我的步伐堅定,如鹿知道每一個
納入眼中的目標,每次
前往的方向
靜聽,水流流過意義的轉折處
水沖激岩塊發出血液衝擊血管的聲音
靜聽,被書寫的蝴蝶撲動翅膀
繞行尚未開放的花朵,飛行途徑構成神秘而隱喻的圖騰
昆蟲鳴叫如低吟經文。在一個被書寫的下午
或者是森林與鹿從真實世界找到我
將我寫入字裏行間?
被書寫的母鹿領我來至被書寫的森林,學習
廣袤世界更多陌生部分。我記得行旅最初
與最終,記得暗示與譬喻(和那些被命名的)。雨季之後
天色的藍,燃燒過後餘燼的灰;借描述彰顯(或猶疑)的真理
我記得落筆前的猶豫,每一筆劃的堅定
眼淚般的墨水,墨水其下的眼淚;我記得鹿
和她的足跡
--
◎作者簡介
林婉瑜
一九七七年生,台中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主修劇本創作。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www.poem.com.tw年度詩人、青年文學創作獎、優秀青年詩人獎等,作品入選《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詩卷》、小學國語教材等中外選集。編有《回家—顧城精選詩集》(與張梅芳合編);著有詩集《剛剛發生的事》、《可能的花蜜》、《那些閃電指向你》。
--
攝影提供:宸碩
美術設計:宸碩
--
◎小編웃賞析
詩人之間以詩來對話,總是相當地精彩。我們讀過了辛波絲卡〈寫作的喜悅〉,對於寫作有了更多想法,來看看林婉瑜的回應,又想說些什麼呢?辛波絲卡說寫作是創造世界,是人類之手的復仇,林婉瑜則給我們另一種視角。
從題目「尋找未完成的詩」,很自然可以知道林認為這是一個探索的旅程:「我跟隨鹿的足印,學習/辨認巨大世界更多的陌生部分」比起寫作,林所說的可能更偏向閱讀,透過閱讀詩,我們跟隨其他詩人所創造的事物,探索他們創造的世界,因而看到更豐富的風景。類似〈寫作〉一詩,本詩也用了相當多自然界名詞,「星座群標,葉的色澤,時間……」,但看到括弧中的句子令人眼睛一亮「(一行詩句的振翅/發動地球最遠處的颶風風暴)」以蝴蝶效應,形容詩的影響力比我們想像得要大,簡單的詩句可以流傳,可以震撼人心很久。
第二段,林提到一些詩相關的名詞來書寫,例如:「鹿靜止於隱喻希望的辭彙旁」、「分行、斷句被輕盈越過,鹿於留白處跪足/休憩」,隱喻、分行斷句、留白,這些我們在詩中看到的技巧,如今被具象化出來,成為一棵樹、一條河、一片草地。詩中的模糊邊界(記載深夜最末一秒與/凌晨的交界,海洋最遠與天的交界,理智/情感的分野,人與獸的分別);詩句的生命(在一首詩的長度經歷一生)(記憶起慾望,餓,痛,病/老,死,以及重生);這些都隨著意象而鮮活了起來。
從首段的發現、學習;第二段的細微探索;到第三段,詩人開始確認,「為事物命名」、「意義在日光下化合,將存在擴展得更為盛大」、「而我的步伐堅定,如鹿知道每一個/納入眼中的目標,每次/前往的方向」,然後靜聽詩句的聲音和所傳達的意義。在第三段的末三行,她反轉了詩和人的位置,「在一個被書寫的下午/或者是森林與鹿從真實世界找到我/將我寫入字裏行間?」這個逆轉也是反思,究竟是人書寫詩,還是詩書寫人呢?
最末段,詩人為她的思考整體再作一次回顧,「我記得行旅最初/與最終,記得暗示與譬喻(和那些被命名的)」,回到本篇賞析前面所提到的,這是一個探索的旅程。於是再看看這首詩的題目:〈尋找未完成的詩〉,為什麼是「未完成」?我認為詩人要傳達的意思是,因為未完成,所以才有探索更多的可能,一個還沒被創造完全的世界,才會繼續發展,帶領讀者往詩的更深處前進,像一個持續膨脹的宇宙,永遠有我們未知的、神秘的地方。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5/08/20150816.html
憶森行旅台中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評價
每年春節我幾乎都會去機車環島旅行,和幾位朋友一起到處遊玩,共同寫下記憶的感覺真的很棒
疫情關係悶了兩個月,翻影片翻著就開始回想起能夠到處旅遊充電的日子
這支影片是 2021 春節時期拍攝,都不知道到底算旅遊 vlog 還是 MV 拍攝花絮 XD
反正就,大家一起努力撐過到解封後,希望這支影片的資訊可以當作你旅遊的參考
by the way, 台中的住宿我已經二刷了,我覺得真的很讚又便宜
--- 景點筆記 ---
- 苗栗: 火炎山,建議 GPS 定位 (24.3508769, 120.7211889)
- 南投: 忘憂森林,騎車非常的陡,不想燒碗公跟煞車建議花錢坐車上去,尤其上面地濕有可能會有滑倒的風險,進去之後空氣很稀薄,要稍微注意一下身體狀況
- 花蓮: 台開心農場,這裡很多能玩,有滑翔翼、沙灘車等等,很容易一泡就泡上半天
--- 住宿 ---
Day 1 台中 - 62巷青年旅館 700 / 人
Day 2 南投 - 若瑟桃米民宿 (附早餐,1450 / 人)
Day 3 花蓮 - 洄瀾窩青年旅舍 1040 / 人
--- 路線 ---
Day 1 台北 - 台三 - 苗栗 - 台中
Day 2 台中 - 溪頭妖怪村 - 南投忘憂森林 - 南投埔里
Day 3 南投埔里 - 武嶺 - 花蓮火車站
Day 4 花蓮火車站 - 台開心農場 - 宜蘭 - 北宜 - 台北
共計約 700 KM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成為頻道會員的好處❓
✔ 影片、直播留言優先回覆
✔ 不定時在會員社群分享私有資源(學習資源、優惠卷等)
✔ 未來任何活動優先報名通道
一個月最低只要 45 元,立即加入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TB0Pv2k1LdtGeMB6ErtJQ/join
━━━━━━━━━━━━━━━━
🎬 觀看我的生活廢片頻道: https://bit.ly/2Ldfp1B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環半島 #大便的人不會寂寞 #機車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