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對中華民國的影響》
今天是端午節,也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最近兩韓關係緊張,世界關注;70年前的今天,就是韓戰爆發日。1950年6月25日,北韓朝鮮人民軍在清晨大雨中越過北緯38度線南侵,9萬兵力3天內直搗南韓首都漢城。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不僅改變東亞情勢,也對中華民國造成深遠影響。
怎麼說呢?韓戰爆發前8個月,1949年10月25日,中共近萬解放軍暗夜進犯金門,在古寧頭登陸與國軍血戰3晝夜,最後共軍5千餘人陣亡、近4千人被俘,全軍覆沒。蔣中正總統聞訊喜極而泣說:「臺灣安全了」;毛澤東則坦承此為國共內戰兩年來最大敗仗。為了雪恥,中共原計劃動員60萬大軍「解放臺灣」,卻因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灣,共軍兵力投入「抗美援朝」作戰,使得原定「解放臺灣」之戰被迫延後。1953年7月韓戰停戰後隔年底,臺灣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共更無法輕易出兵攻臺。這一拖,就是70年而無法得逞。
韓戰使中共無力攻臺,蔣中正總統得以在1945年光復臺灣,1949年保衛臺灣之後,1950年開始全心建設臺灣。在他的推動下,1950年10月22日,花蓮選出第一屆民選縣長─民社黨的楊仲鯨,這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第一次,以1947年剛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第129條所規定的普通、平等、直接、無記名投票方式,所舉辦的縣長選舉。隔年1月7日,當時為省轄市的臺北市,選出第一屆民選市長─無黨籍的吳三連。其他各縣市首長也於1950年至1951年間一一選出,開啟了臺灣70年的地方自治,不僅領先世界很多國家,也回應了二二八事件後民間菁英一致希望縣市長民選的要求。
在當時風雨飄搖之際,蔣總統有如此勇氣與魄力,尊重民意,推動臺灣(含日據時期)、也是全中國從未辦過的縣市長選舉,令人佩服其遠見。縱觀日後臺灣政治領袖,不分黨派,幾乎都是從地方選舉出身,蔣中正總統推動地方自治,培植了大量政治人才,為臺灣的民主化奠定堅實基礎。
1950年至1953的韓戰,雖為臺灣帶來喘息機會,但國際局勢仍是動盪不安。蔣總統除毅然決定推動縣市長選舉外,還進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等一連串土地改革,以及成立「台灣省保護養女運動委員會」,展開保護養女法制化工作。這些在當時被視為石破天驚之舉,對臺灣的民主改革、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都有極大貢獻。近年打著「轉型正義」旗幟一面倒謾罵羞辱蔣中正總統的人,不應漠視這些建設臺灣的政績,該還他一個公正的歷史評價。
「朝鮮半島」與「臺灣海峽」長期被視為東亞火藥庫。日前北韓炸毀兩韓聯絡辦公室,又讓朝鮮半島戰雲密布;臺灣海峽則因兩岸關係惡化,中共戰機頻繁繞臺,令人擔憂再成為東亞「燃點」。韓戰70週年的今天,我呼籲大陸當局應立即停止對臺武力恫嚇,蔡政府更應慎思明辨,以人民為念,讓兩岸重回「一中各表/九二共識」的基礎,切記兵凶戰危的歷史教訓,勿讓臺海步向戰爭邊緣。
圖為1950年蔣中正總統接見花蓮縣首任民選縣長楊仲鯨(民社黨籍)。
國史館提供,數位典藏號:002-050108-00001-04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60的網紅科技島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ter 與臉書封鎖川普帳號,引來巨大的批評聲浪。從台灣到歐洲,從民眾到總理,許多人抨擊社群平台權力過大、侵害言論自由。然而管理網路言論從不簡單,特別是面對國安與暴力的威脅。不論是美國的憲法第一修正案或「避風港」條款都是歷史的產物。接下來應該強化民主,收納社群平台面對民意;還是該拘束政府,保有...
憲法第129條 在 柯建銘 Facebook 八卦
【柯建銘:不在籍投票應以專法定之 反對開臨時會】
中央社/記者林育瑄報導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提案召開臨時會審議修公投法。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說,不在籍投票應以專法定之,民進黨團反對召開臨時會,國民黨是 #假不在籍投票之名行通訊投票之實,但憲法規定投票要秘密為之,通訊投票違憲。
國民黨盼年底公投能實施不在籍投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並在今天下午送出提案,要求立法院在7日下午至16日召開臨時會,審議國民黨團草擬「公民投票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納入不在籍投票的規定。
立法院長游錫堃明天將召開朝野協商,研商國民黨立委費鴻泰、鄭麗文、陳玉珍等39人所提召開第10屆第3會期第2次臨時會相關事宜。
對此,柯建銘表示,中選會今天說得很清楚,不在籍投票在這次公投絕對來不及,民進黨團的立場是反對召開這次臨時會,並認為不在籍投票要立專法會較完整,召開委員會、公聽會好好討論,而目前中央選舉委員會送到行政院的公民投票不在籍投票法草案,也是以專法形式處理。
柯建銘說,國民黨要修改公投法,明確化公投遇到天災的延期規定,但目前法源已很明確,國民黨修法就是將條文再抄一次,在立法技術上不須如此,只是要掩護通訊投票,在國民黨所提的公投法修正草案中,第25 條第2項第2款就把通訊投票藏在其中,明定投票日無法前往投票所投票的投票權人得申請通訊投票。
柯建銘表示,國民黨在做政治盤算,甚至有國民黨人士在臉書表示要海外投票,但根據憲法第129條的規定,投票是普通、平等、直接及無記名投票之方法行之,通訊投票無法秘密投票,甚至可能造成賄選。
柯建銘指出,國民黨所提草案第25條之4規定通訊投票要在6個月前公告,根本趕不及12月18日的公投,因此是掛羊頭賣狗肉,假不在籍投票之名,行通訊投票之實,國民黨是想將通訊投票延伸到之後的總統、立委選舉等,「讓台商投票,海外投票都來了。」這絕對違反憲法第129條,而且又容易造成賄選,違法又違憲。
柯建銘表示,中選會今天也講得很清楚,不在籍投票草案若通過,在行政規則與選務作業的準備期至少要半年,若加上戶政系統的建置、勾稽、宣傳期等,沒有1年以上做不來,國民黨說修法是為了這次公投,但其草案寫法沒有急迫性,立法原則與目的悖離,也根本趕不及12月18日,要國民黨不要再搞政治鬥爭,趕快來防疫比較重要。(編輯:蘇志宗)
——————
新聞連結於留言處
憲法第129條 在 蔡正元 Facebook 八卦
法官的正義之聲
有法官在裁定書上寫道:
按憲法第80條規定:
「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
依據法律獨立審判,
不受任何干涉。」
審判獨立乃司法權之本質,
值此政黨與國家機關間
重大爭議事件,
受全民付託行使司法權
之審判法院,
自應念茲在茲,
本於超然中立之地位,
善盡職責,
實現公平正義。
行政訴訟之司法功能,
即在保障人民權益,
確保行政權之合法行使。
國家機關對於
政黨不當取得之財產,
固得本於合法且合憲之法律
請求返還,
以符公平正義原則;
惟任何公權力之行使,
均應恪遵正當法律程序,
體察法律規範目的,
謹守法治原則,
避免損及人民之權利。
政黨政治乃現代民主政治
極其重要而不可或缺之機制。
政黨自主與存續性保障,
為憲法結社自由基本權保障
之重要內涵。
為使政黨得以自由而公平地競爭,
並發揮其協助形成國民政治意志,
促進國民政治參與之功能,
各個政黨必須享有
不受國家操縱、
支配的自主性,
以確保社會領域不會國家化,
甚至成為威權支配的工具。
政黨存續運作須賴經費,
倘攸關政黨存續運作
必要事項之經費支用,
樣樣均須於事前
得國家機關之許可,
始得為之,
則已喪失政黨之自主性,
受制於國家機關,
徒存政黨之殼,
而無政黨之魂,
斯可謂「名存實亡」。
此非但侵害政黨之
自主與存續性保障,
亦嚴重危及民主憲政
賴以維繫之政黨政治。
憲法第129條 在 科技島讀 Youtube 的評價
Twitter 與臉書封鎖川普帳號,引來巨大的批評聲浪。從台灣到歐洲,從民眾到總理,許多人抨擊社群平台權力過大、侵害言論自由。然而管理網路言論從不簡單,特別是面對國安與暴力的威脅。不論是美國的憲法第一修正案或「避風港」條款都是歷史的產物。接下來應該強化民主,收納社群平台面對民意;還是該拘束政府,保有個人與企業的空間?從現狀向前走,更需要冷靜的討論。
聽眾優惠:point_right:http://bit.ly/2DE3GBE
(在優惠碼欄位填寫 podcast ,用 199 元收看全部科技島讀內容)
----------
YouTube 更新比較慢,歡迎你到這裡看最新的科技島讀 Podcast: http://bit.ly/31Gjmis
#Twitter#川普#言論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