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同病相憐]
早期的戀愛,我愛上的都是有著「痛苦遭遇」的人,不幸的童年、悲傷的過往、精神上的創傷、難以啟齒的身世,貧窮、失意、憂鬱、甚至躁鬱,無論是精神上、肉體上、人生際遇、感情經歷,不但複雜、而且飽含痛苦,我總是吸引這樣的人,也為這樣的人著迷,我根深蒂固認定自己有著與他人不同的過往,一般人無法理解我(但何謂一般人?)我甚至會在聽聞一個人悲傷的過往時,忍不住地愛上了她/他,我以為那樣的人才能感同身受。但實際的經驗卻是,我們因痛苦而相互吸引,最終卻都是想要得到對方的疼惜、理解與幫助,甚至可以說,我們的愛是建立在「渴望被愛」「期盼被拯救」之上,而彼此卻都還沒有具備能夠愛人的能力,一開始可以很快理解對方的痛苦(也未必是真的理解),進入關係後,卻因為彼此尚未痊癒的傷,容易懷疑、不安、悲觀、憤怒、憂愁,甚至,因為自己還太過脆弱,無法好好展現理解他人的能力,更遑論有力量去付出愛,一段看似相互契合的戀愛開始了,接下來面對的卻是彼此的傷痛帶來的後遺症,「痛苦的人往往也是危險的」,我與對方皆然,我們尚未從經驗裡解脫,我們還帶著那些舊習,我是習慣被感情勒索,對方若不是習慣進行勒索與控制,就是恐懼親密、無法承擔關係,我們向彼此揭開自己的傷,卻責怪對方沒有因此「更瞭解我」「沒有能力幫助我」,我們因為痛苦而親近,因承受不了痛苦而分離,最後卻導致了彼此另一次的創傷。
愛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同理,然而光有同理心不夠,這份同理若造成的只是勒索,控制,甚至是自己無法自制的退讓、扭曲,會使這個產生愛的人再一次對愛感到恐懼,而習慣以愛進行勒索的人,也會因為無法順遂,若不是看見自己的軟弱而挫折,就是對愛失去信心而逃避,或者變本加厲再一次去尋找「可以控制」的對象。
很長時間裡,我對自己這樣的感情觀覺得困惑與痛苦,我不懂為何當初信誓旦旦愛我的人,最後卻成了我必須逃離,或對方逃離我的狀態,我渴望平靜,卻不自主為強烈的愛欲吸引,我來到痛苦的人身邊,最後卻忍受不了他們的自私與自我中心(我自己又何嘗不是),當時的我還不明白愛是需要能力的,我以為對方不愛我,也以為自己的愛消失了,把愛當作是一種無可避免的「天然災害」,因為自己的性格與過往,將我帶到危險的人身旁,而我自己的存在,對她人也是一種危險。
從來沒人告訴我、甚至教導我,愛是何物,當我們對一個人產生強烈認同、受到吸引,忍不住想幫她、救他、協助他,這是不是就叫做愛?當一個痛苦的人指名了我,當他表明只有我可以給予他愛,只有我是她想要的,我誤以為這是一種「愛的表達」,某些時刻,需要與被需要都變成愛的同義詞,而當需要成為愛的化身,關係裡就充滿「索取」,一開始的付出是因為心疼,後來的付出,就像是不可自制的「盲目」,充滿了身不由己的感受,慢慢掏空自己,最後心神力氣都耗盡,愛也走到盡頭。
而反過來說,對他人而言,我或許也扮演了這樣的角色。別人對我,起先是憐惜、心疼,後來就感到壓力,甚至覺得我與他想像根本不同,這份愛似乎成了「壓力」來源,那種「我們握有解開對方心靈的鑰匙」的靈犀相通,卻變成了「我覺得我還沒有準備好與人朝夕相處」的親密障礙。
我們不只是過往傷害的產物,然而那些傷害確實還在我們身上,帶來影響,沒有幾個人有能力在戀愛之前就把自己都治癒好,然而,我們確實應該在戀愛前,對自己有較深的認識,並且從過往經驗裡,汲取出模型、模式或者教訓,我慢慢發現自己對痛苦的人沒有抵抗力,而這代表的就是我創傷的一種模型,我不自覺把「愛情」當作解決人生問題的方式,彷彿是如果我有能力與一個痛苦的人相愛相處,甚至,如果有能力治癒、幫助那個人痛苦,就轉移了我必須處理自己痛苦的壓力,我就是一個有能力去愛的人。然而,多少次失敗、痛苦、一再重複的經驗告訴我,自己的問題還得自己去面對,帶著「拯救」「或求救」的前提去愛,往往只是種下了「埋怨」「失望」「責怪」甚至演變成「新的傷口」。
當意識到所有人都必須對自己負責,我慢慢比較有能力去抗拒「所愛的人」傾注給我的要求,但這還是我的罩門,我依然是容易被控制、被勒索,甚至自己會去招致勒索、招致付出透支的性格,我見不得所愛的人痛苦,我無法分辨在愛情中人我的界線,我還不知道怎樣的付出是正確、足夠、合適的,在此之前,我要懂得分辨靠著「愛的心意無限」但「愛的能力有限」,並且要深切體悟,「溺愛」「縱容」甚至是一廂情願的「幫助」,所有看似無條件的付出,盡可能想滿足對對方,只希望他好起來的念頭,必須做理性的調整,我們愛一個人,不能只是因為「心疼」「在乎」,不能專門去做「不做我會難過的事」,而是要懂得分辨如何去做「對她是好的」,這個好不是讓她滿足或快樂,而是在幫助彼此都成為獨立、自主、成熟、自由的人,能夠幫助彼此都朝這個方向去,才是對愛、對關係、對彼此都好的事。
但這好困難啊,當我們愛一個人時,多希望把所有最美好的都給她,我們多盼望自己可以在她還望經歷傷害前就認識她,多麼渴望自己有能力為她擋下所有一切苦難,然而,這並不可能。可能的是,因為都經歷過痛苦,更懂得辨認痛苦的原貌,痛苦會使人惺惺相惜,但不該讓人彼此縱容、姑息,變成互相拖累、指責,甚至依賴、軟弱、甚至變成感情勒索,我期許自己能夠辨認愛的出現,不再只是用「心疼指數」衡量,甚至誤以為那樣的人才能理解我,後來我漸漸知道,有時太多痛苦的經歷,會扭曲人,甚至使人失去同理他人、分辨是非的能力,甚至失去愛的能力,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花費很長的時間,我逐漸不再受到痛苦的人吸引,或許因為我也懂得了如何與自己的痛苦共處,我也從漫長的時光裡,學習了如何帶著痛苦、卻不為痛苦扭曲(盡可能地辨認出扭曲,慢慢地扭轉回來),同病相憐不再是我愛的標記,更重要的是,我會在生活裡反覆提醒自己,「勒索」與「控制」無所不在,甚至就來自於我習慣於替人著想,習慣以對他人好來躲避罪惡感(這又是我人生另一個巨大的議題),想要有一份成熟的愛與關係,首先竟必須斬斷自己習慣的「惡習」,每一個新的對象,都不該只用習慣方式去愛,每一次的過往,都該成為鏡子,而不是複製的方案,那些因同病相憐產生的戀愛,我都牢牢記得,因為那些是讓我一次一次深刻發現我的問題根深蒂固,不能倚靠一份愛情的來到而「迅速得救」,甚至,有時我必須拒絕某些愛情,才能讓自己避開一次可以預見的「重蹈覆轍」,但已經發生過的經驗,是生命最好的提醒,愛不是救星、不是解藥,而是讓我們認識自己、認識她人最深刻的方式,但有些路是不一定要走的,某些戀愛,也可以再開始之前就辨認出,那更像是我們或對方伸出來的求救繩索,人們總以為只有愛你的人才可能對你無條件的好,所以拼命尋求愛情的幫助,殊不知,有時力量是反過來的,你渴望無條件對你好的人,內心也正渴求你的救援,渴望你無條件地付出。
整理自己、修復自己,並且學著在愛情裡一點一點探索彼此,不要一洩如注地傾倒自己的愛,要讓自己在愛的過程漸漸壯大,也幫助對方壯大起來,有能力去愛的人,不一定要找到「同病相憐」的人,有能力去愛,有能力理解自己,就不會飢渴於被理解與被滿足,而更有能力選擇、有餘欲分辨,愛情更理想的狀態並非相互取暖,而是為對方帶來新的世界,是互相充實,而不是彼此消耗。
那時,愛不再是一種身不由己的狀態,而是全身心的敞開,為的不是得救,而是在付出的過程裡,看到自己與對方的成長。
「感情創傷後遺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感情創傷後遺症 在 陳雪 Facebook
- 關於感情創傷後遺症 在 黃越綏 Facebook
- 關於感情創傷後遺症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 關於感情創傷後遺症 在 感情創傷後遺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感情創傷後遺症 在 感情創傷後遺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感情創傷後遺症 在 前女友帶來的創傷後遺症 -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感情創傷後遺症 在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失戀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 - 教育學習 ... 的評價
- 關於感情創傷後遺症 在 【絲雨老師:PTSD創傷聊育卡】感情/分手判斷 - YouTube 的評價
感情創傷後遺症 在 黃越綏 Facebook 八卦
助理報告:
與各位分享一位網友的來信和黃老師的建議如下:
問:
我有個朋友最近因為林奕含的事件言語上變的有奇怪,後來在詢問之下才了解原來她在國中的時候,有被長輩性侵的可怕經驗,她當時將這件事告訴父母卻被父母斥為無稽之談,自那時候開始,她便和父母的關係漸行漸遠,我這時才了解到為何以前她提到自己的父母時,言語中總是充滿怨恨,並且多次表示她寧可沒有父母親,我一直以為只是單純的家庭關係不好,直到現在才了解真正的原因,但這都還不是最棘手的,因為被性侵的經驗,讓她的感情路走得很不順遂,她非常恐懼和人發生親密的肉體關係,無論是她先前交往過的男朋友或是現在的女朋友亦然,直到她告訴我這件事我才了解為何一個外表內在條件都不俗的的女孩子,為何感情都是以被劈腿的方式收場,被性侵的經驗讓她內心產生了極大的恐懼無法和人發生肉體關係,所以我想請問黃老師,我該怎麼幫助她?有什麼機構或者方法可以幫助她走出內心的陰霾嗎?這樣下去她別說結婚生小孩,恐怕連談場正常的戀愛都會是一種奢望。
答:
1. 很欣慰你朋友願意將隱藏心中多年的不幸遭遇向你傾訴,只要能面對,情緒就有了出口。
2. 當青少年的子女遇到棘手的問題與創傷時,父母親不論是基於面子還是不肯接受事實,都不應以斥責或逃避的心理來忽略或蔑視,因為父母親是子女需要受保護、求救和協助的最前線,也最親密和可以信任的對象,一旦置之不理,陷在困境中的子女除了恐懼、害怕、無助和憤怒的情緒就會糾葛無法釋懷而產生不能原諒的恨意。
3. 因此勿須用「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話再來勸說。你學妹和她父母親的關係要等到她先和自己的夢靨和解了以後,才會有機會擺脫她父母親當時在她傷口撒鹽的痛。
4. 被性侵的經驗常會出現人格被抹煞、自尊被踐踏、行動被挾迫和精神被虐待折磨等綜合創傷後遺症,導致否定自己存在的價值,沒有勇氣去面對正常化的性關係。必須拿掉心中認為自己很髒等負面想法,因此必須經過長時間並透過專業醫生和心理師的諮商輔導。
5. 最重要的是身為好友的你除了給予陪伴、鼓勵和祝福外,未經同意不要再向他人轉訴,否則對她傷害會更大。非常感謝你的來信,希望對她有幫助!
感情創傷後遺症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八卦
【 #有線中國組 十九年堅守,嘗盡人情冷暖,閲遍了悲歡離合】https://bit.ly/3pRfTJ5
在 #烏坎村,為了報導村民的土地維權,記者 #林建誠 避開武警坐在村民的電單車後座,穿越延綿的田野進入烏坎。他説,從工作、採訪,到與村民建立友誼的關係,可到最後走的時候無法幫助到他們任何事情,真的覺得很難過。
而更讓他恐懼的是,許多他的朋友、為人維權的律師,不知哪一日便失去音訊,後來才知是被無故被捕、羈押數年。林建誠曾採訪 #八九工運 領袖 #李旺陽 ,卻想不到在報導播出之後,身體有嚴重殘障的李旺陽被發現站在窗邊離奇吊死,當局判定為自殺、迅速火化遺體。這一度觸發林建誠患上創傷後遺症。
膚色相近、血緣相通、地緣相連。香港有線中國組的記者們,就是這樣穿梭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帶著他們對這個地方人的感情、小心地不讓自己陷入被捕的危機,一點一點地去探索和接近事實的真相。跟隨端傳媒的重磅影片,一起聽記者們講述這個承載了無數堅守的中國組故事吧:https://bit.ly/3pRfTJ5
#相關閱讀
編輯部遭到大搜查:《蘋果日報》七個記者的一天 https://bit.ly/3gQKlzk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感情創傷後遺症 在 感情創傷後遺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八卦
創傷 後壓力症候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又稱創傷後遺症)是指人在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 ... ... <看更多>
感情創傷後遺症 在 前女友帶來的創傷後遺症 - 感情板 | Dcard 的八卦
前女友帶來的創傷後遺症. 感情. 7月17日17:56. 我和她在一起兩年分手,後面我認為我放下了開始去相處新的感情發現我會不自覺的去找尋前女友的影子我該不該去把她找回來 ... ... <看更多>
感情創傷後遺症 在 感情創傷後遺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八卦
創傷 後壓力症候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又稱創傷後遺症)是指人在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