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太太喜歡這套跟髮型,忍不住拍了一堆!!!
衣服細節都好可愛喔,配上好天氣,直接衝出門玩耍踏青了啦!!
好久沒有這麼寬鬆自然的日系風~
尤其下雨天,其實這種裙擺也不容易乾,終於等到好天氣穿出門
當時看到上衣的荷葉邊設計就覺得一定要下標...(滑鼠默默失控)
穿起來很可愛,澎澎的相當別緻
順便分享一下,像這種潔白的衣服顏色,其實底妝就可以白一點
或是搭配比較粉嫩的腮紅!!! (整個人看起來就會變白變亮)
----
●荷葉邊上衣+寬鬆日雜風吊帶裙> Planet*行星
日雜風的吊帶裙也好值得嘗試!!
這種偏淺的卡其色非常好看,簡約但又有型
這套因為細節跟荷葉邊比較有份量,所以頭髮不要披頭散髮
可以全部梳起來!!!
綁空氣感的包頭,比較乾淨俐落有精神!!
●硬殼復古小包包> mixxmix
包包超可愛的,之後會分享mixxmix的春天新戰利品XDD
免國際運費真的太~~~失控 (跟朋友合購好好買哈哈哈)
●鞋子> WEGO(ウィゴー)
●星星髮圈> 大創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40的網紅ROROCH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愛了之後 詞曲/RoRo趙珮榕 編曲/Johnny Yim嚴勵行 監製/Johnny Yim嚴勵行 版權所有@Dream Salon夢想沙龍娛樂公司 經紀公司@Dream Salon夢想沙龍娛樂公司 有的人來到你的生命中 給你笑容 有的人為你點燃了燈火 卻不佇留 有的人放棄了自己的夢 為...
愛的之後 在 田顏玫 Erika Facebook 八卦
MV出爐~~~尖叫聲!!
人生的第一支影片😭在這裡跟大家問世
很期待很緊張很感動😹
大家多聽幾次你會更愛的
之後陸續會有更多作品跟大家見面
一個為了夢想出外打拼的少年
離鄉背井
為了堅持自己的夢想
不管遇到各個艱難
也要繼續往前
是否你在人生中也遇到類似
或是正在遭遇困難
聽聽顏玫唱出內心的聲音
#幫我分享 #出外少年
#有多久沒有回家了 #家是永遠的避風港
https://youtu.be/fHgT3dcSc2s
愛的之後 在 冯以量 Facebook 八卦
生與死,乃生命大哉問
曾廣志:“生死教育 ,是回歸到生命, 看待人生;順生命之流, 擁抱生命的一切,儘量在生時無憾,死時的遺憾才會減少。”
馮以量:“让离去的病人得到善终;让彼此的关系得到善别;让活着的人们得到善生。”
李秀華:“哀傷會化為一股溫柔的力量,一路上以一個循循善誘的生命導師的姿態引導我們與生命接軌,與世界連接,與宇宙相應。”
願所有人都能回到內在覺知生命的缺口來自哪裡,並願所有的生命皆生命圓滿。
****
圓滿人生,從學習生死兩相安開始
攝影:廖德來
文字:李秀華
生死何物本是人生的大哉問,然而,箇中答案卻難以被告知,唯有經由生命的歷程才較能梳理出屬於自己的一套生命信仰。
在 “生死兩相安”安寧關懷工作坊裡,生死學家曾廣志從死談生,通過死亡的啟示回歸到生命,曾是臨終關懷醫療社工的馮以量,則從生談死,探究“善終”對生命的意義。而當死亡帶來哀傷時,李秀華說,我們可以“化哀為愛”,因為愛是療癒喪親之痛的靈藥。
曾廣志:澳洲Griffith大學醫學院醫療人際溝通高級講師
從生活中實踐生死智慧
生命充滿變化, 在“危機”中臨危不亂,能讓人處之泰然。“臨危”是思考死亡,“不亂”是面對生命,能夠臨危不亂就可以加強下次的挑戰能力。我遇過的許多人都認為學生死就會對生死有答案,然而,我認為生死信念是個人自己建構起來的,因為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自然對死亡有不同的註解,因而,死亡沒有絕對的答案,包容所有的想法才是和諧。
很多人都以為死亡是久遠的事情,死亡還未發生,無從思考, 但其實,人活著的每一天都在面對生死,大自然每天都在上演“生”與“死”的戲碼,一個活動的開始與結束也是“生”與“死”,人無時無刻都可以從死亡中思考生命, 而不是一味探索人死後會去到哪裡,因為活著的姿態將會帶領你去到死後的世界。
推廣生死教育 17年,我的目的是與大家一起回歸到生命, 看待人生。生死學的主要範疇包括生死教育、悲傷輔導、臨終關懷與殯葬管理。其主要目的是希望生死兩無憾。
帶著外婆死亡的遺憾7年,我到了澳洲唸全人輔導才知道心中有殘留悲傷與遺憾。當時,導師用空椅子來引導我與外婆對話,才解開了我心中的結。我當時理解到,即便時光可以倒流,我當時依然不會留在加護病房陪伴外婆,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會在我離開後的凌晨3點鐘就撒手歸西。
生命有憾是正常,因為我們無法預見未知的事 。然而,生而無憾可為人的目標。死亡會對生命帶來許多震撼與衝擊,有些問題是可以引導我們去思考如何去經營自己的圓滿人生,好讓遺憾成為推動人生進化的動力,而非成長的拖力。這些問題包括:
如何正確平衡的看待有限的人生?
如何防止可避免的遺憾?
如何彌補已發生的遺憾?
如何面對生死悲傷?
如何從不可避免的生死中學習無憾生活?
生的無憾與死的無憾息息相關,要達到生的無憾,關鍵在於認識我們在生命中的角色與定位。這角色與定位會隨著我們對自己的認識而變化。生,就是充分體會生命的一切,建立充分體會的能力。
生命原本是活潑流動的,然而, 許許多多的小生死卻阻礙了生命前進。在生命之流受到阻礙的時候,我們會有受傷的感受,因此本能的建立起心理防衛,其意義是防止自己再受創傷,這也造成限制自己進一步成長的能力。心理防衛通常以負面情緒呈現,我們會無意識的隱藏而形成陰暗面,在這隱忍中,我們便套上面對世界的面具。每一次的創傷都可能會導致一次的小死,日積月纍的小死,讓人活得越來越累。於是,年紀越大,成見就越深。
小生死談的是如何在生的過程中,因為生命的考驗而點滴的死去。這些小小的死亡,封閉了我們的心,僵化了我們的生命。啓死回生,就是希望透過對這些小死的反省,重新把生命的活水注入,讓封閉的心靈被重新開啓,讓生命鬆動,否則身體、心理都會開始僵化,活著如同死去。
回到內在關照自己的實相,沒有一種傷害是用心造成的。選擇看見生命的美好,並非漠視生命的悲慘;對世間的苦難要有覺察,也要感恩生命給我們太多的因緣。生命中沒有我們可以控制的人事物,順生命之流, 擁抱生命的一切,儘量在生時無憾,死時的遺憾才會減少。
***
馮以量: 孝恩集團輔導與諮商顧問
善終,急救是為搶救生命的深度
我並不反對急救,而是希望人們能夠從不同的觀點看急救的意義。如今,科技高度發達,醫術與醫療設備非常先進,絕大部分的醫療人員都在想辦法急救,卻忽略了去思考急救要延續的是生命,還是延長死亡的時間?
一般的傳統醫療醫學認為,病人生命垂危就要急救,可人們在急救下,應當思考要延續的是什麼?以免讓遺憾滾得更大。
我起初並沒有認真思考急救這事,我在慈懷病院工作時,親眼目睹一個病人的急救過程啟發了我。那年,我還在新加坡雅西西慈懷病院工作,手上接到一份醫療報告後,我知道這個在醫院住了3個月的病人將會轉送到慈懷病院來。那一年,我36歲,拿著病人的檔案看見他與我同年齡,我們同月生,他僅年長我一個星期。正巧當時的我面對工作挫敗,我站在病榻前看著他,他已無法有過多的言語,頓時,我覺得自己的人生挫敗在他面前變得很渺小。
他的母親24小時陪伴著他,我感覺到他們的關係很親密。翌日早上,我接到醫生的電話叫我進這病房,因病人的父親正與醫生發生衝突。踏入病房,我聽到病人的父親對著醫生咆哮說:“醫生是醫人,不是醫死人!”
此時,我看見床上的病人已奄奄一息,呈現許多死亡症狀。於是,我先請該父親先為孩子的醫療作出決定,他說他決定急救孩子。我們趕緊把病人送到與慈懷病院儘有兩分鐘車程 距離的醫院急診室。病人進到急診室後,我因身穿白袍被誤以為是醫生,因而留在急診室看見醫護人員搶救病人的過程,那是我第一次看見搶救工作。
直到我的存在被發現後,我被送出急診室。此時,我看見適才凶悍如獅子的父親突然變得溫馴如綿羊的問我:“一天要多少錢?”醫療費用,一直是非富裕的病人與家屬在醫療決定上的重要考量。
就在這時候,病人的哥哥出現了,卻馬上與父親起爭執,哥哥對著父親叫嚷道,“你憑什麼送弟弟來急救?弟弟說過要在慈懷病院過失的。”當時,我發現家屬在做出急救決定前忽略了先理解病人的意願。病人是否聲明過自己的意願?如果沒有,誰可以代替他發言?
此時,病人的母親把我拉到一旁說,其實他們兩夫妻早已離婚。臥病在床的孩子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想在自己離開前想看父親最後一臉,所以父親才會出現在慈懷病院。
病人的急救是“成功”的,但他被送進加護病房,每天24小時由醫生和護士看顧,家人被隔離在外。
當時的我是菜鳥,雖然病人不再 是我的個案,但我心裡依然有掛礙,於是便去探訪他。不想被急救的他身上插滿喉管,由於拔掉身上的管子,於是遭到醫護人員的五花大綁。我出現在他眼前時身穿白袍,他以為我是醫生,因而瞪住我,不說話。病人當時的心情,是百感交集的,他的眼神充滿無助、無奈、傷心、憤怒,我想他也許困惑為何愛自己的家人會如此對待他。那一刻,我希望站在台上,傳遞一股漂亮的生死文化。
病人在3天內不斷被急救,他在第3次的急救中,經過40分鐘的搶救過程終於離開了。這個與我同齡的病人用他的生命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對我與我的家人在急救的選擇上有更透徹的了解。
病人走後,我寫了一封信給我的姐姐,我在信中表達了我對急救的意願,並告訴姐姐──牽手是愛,放手也是愛。如果我來到這個狀況,請放手來愛我。
末期疾病與意外,對急救的考量更加不一樣。如果急救醒來不影響生活品質,急救是有意義的,如果急救後是昏迷、是望著天花板,急救便失去意義。急救當前,人們該當思考要搶救的是生命的深度,而非生命的長度,好讓離去的病人得到善終,讓喪親的家屬得到善生,讓彼此得到善別。
醫生和家屬在急救有不同的立場,醫生在緊急時刻不能拿走人們對生命的希望。家屬與病人希望有奇蹟,往往這樣的期望堵住了現實流通,因為沒有人可以確定奇蹟是否會出現,但這些年來,我在慈懷病院沒有看過奇蹟發生過。
然而,無論家屬為臨終病人做出什麼決策,只要以愛之名來作為出發點,都是對的。無論家屬不為臨終病人做些什麼,只要以愛之名來做出發點,都會帶來遺憾的。愛的之後,總是會有遺憾跟隨,而遺憾到最後依然需要愛來療癒,因為愛可以療癒一切。
***
李秀華:身心靈工作者
擁抱哀傷,讓哀傷轉化為力量
《臨終,我可以_ _死去》裏頭記載了少於我10%的生命故事,但這本書承載了我生命的整個重量,因為死亡對我來說是那麼可怕的事情,所以,我必須安撫心中對死亡的懼怕,去為死亡的疑問找答案,而驅動我去做這件事情的動力,就是哀傷。
美國社會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曾說,“當我們對重要的事情變得沉默,我們的人生便開始失去價值。”當你對生命感到毫無意義的時候,也許,你可以問問自己,“在我的人生裡頭,有什麼東西是重要的?”當時,我覺得自己的哀傷是很重要,所以,即便是每一扇門都關上了,我依然堅持用自己的一雙手去為自己打開一扇門,讓生命的意義、真相、快樂、喜悅、希望統統透過這扇門進到我的生命裡。
然而,宇宙是弔詭的,當你決定了做一些對你來說是重要的事情,挑戰就接踵而來,這就是考驗,用以再三確認“你要的是否真的是你要的”。只要你堅持往前走,助力就會開始出現,悲傷教會我的事,是只要往前走,沒有過不去的關,因為宇宙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帶領你抵達目的地。
當我允許哀傷與我同在時,正是我學會慈悲對待自己的時候。我不再抗拒我體內有別人或自己不喜歡的元素,我開始接受如是的自己,我帶著好奇去觀照自己的生命。我在所有的靈性學習裏頭,都以回到內在去修補生命的缺口、去填補生命的坑坑洞洞、往生命的黑洞裡注入光為出發點。
與此同時,我培養出活出自己的力量。當我忠於自己,我不再將自己養在別人的眼皮下。我在那過程裏頭潛移默化的活出一個如是的自己,不羨慕別人的優勢,而是欣賞;不覬覦成為別人掌聲中的那個人,而是尊重本質的自己。原來,哀傷還教會我愛自己。
當哀傷培養起我回歸內之的堅定力量後,生命再次發生了重大的撞擊。去年11月,我遇見了網路愛情騙子,因為悲傷教會我的這些事, 這次,內在的路我走得更透徹,我走了一條回家的路。我在這發生裏頭看見──愛,原來會以不同的面貌呈現。它未必以我們歡迎、期待的方式出現,但,我卻認出那是一份愛;我在過往種種在情感裏頭認為的傷害,突然認出了愛來,心中的悲憤就自然而然的轉化為提升我生命能量的力量。
正因為這啟發生,我為我在13歲婆婆去世後長達17年的 哀傷找到了答案。原來,5歲那年,我因為熟睡被落在婆婆家而論斷自己被父母遺棄,更自此在人生不斷上演、經驗被遺棄的“戲碼”。我在5歲就恐懼死亡,正是因為害怕我愛的以及愛我人死去了,我會活不下去。
當我擁抱悲傷,原來,我也擁抱著我內在傷痕纍纍的小小孩, 我看到的不再是人的表象,而是人的心。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甚至多個小小孩。小小孩透過情緒來對你說“嘿,你看見我嗎?”,“你可以看看我嗎?”,如果你能夠看見他,認出他,請你擁抱他,用愛來滋養他。
接著,哀傷化為一股溫柔的力量陪伴著我前進。一路上,它以一個循循善誘的生命導師的姿態來引導我與生命接軌,與世界連接,與宇宙相應。哀傷帶給我生命太多的禮物,如今我站在台上說著自己的生命故事時,哀傷再也不是毒藥,它是一份愛,用以滋養我心中那畝早已枯萎的心田。
愛的之後 在 ROROCHAO Youtube 的評價
愛了之後
詞曲/RoRo趙珮榕
編曲/Johnny Yim嚴勵行
監製/Johnny Yim嚴勵行
版權所有@Dream Salon夢想沙龍娛樂公司
經紀公司@Dream Salon夢想沙龍娛樂公司
有的人來到你的生命中 給你笑容
有的人為你點燃了燈火 卻不佇留
有的人放棄了自己的夢 為誰而活
有的人開始旅行 直到找回初衷
曾不曾留意過 宇宙中有人無時無刻在為你守候
聽他說(他曾說) 對的緣份 沒有盡頭 不用擔心錯過
愛了之後 所以心會特別痛
學會親吻一個人去紀念最平凡的感動
珍惜每一雙牽過你的手
愛的之後 會不會下一分鐘
所有痛苦都變成泡沫
遇見你我終於懂 每個安排 都會有最好的結果
愛了之後 回到一個人生活
這一路上記住的不會只是美好的經過
也擁抱那些最真實的痛
愛的之後 我們學到了什麼?
人生會遇到的事還很多 別急著追求 別害怕放手
因為擁有苦樂美醜 我才能是此刻的我
完整的我
///
[本曲收錄於《Jason Piano演奏專輯》歡迎支持正版下載KKBOX ]:https://www.kkbox.com/hk/en/song/T6l004X0PDl7Ddjf7Ddjf0XL-index.html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jroromusic/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roroc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