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學管理】智慧就是最終能弄清楚什麼該擔心、什麼不該。——愛德華‧阿爾比(Edward Ablee),劇作家(摘錄自《經濟學人頂尖人物工作語錄》)
◎訂閱《每日一句學管理》電子報:http://bit.ly/1hYUJl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王柏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動物園的故事】- The Zoo Story 「果陀劇場」創團作品,1988年 7月 14 日於當時的《蘭陵劇坊》首演。改編自美國當代劇作家:愛德華·阿爾比 ( Edward Albee ) 之經典劇作,此劇開展了「果陀劇場」與國內觀眾日後深厚關係的起點。台灣知名劇作家及戲劇學者馬森,在當時便讚...
愛德華阿爾比 在 葉慈毓 Facebook 八卦
【演後心得】
大概是因為很赤裸,所以寫了一直沒有放上來,但好像還是有點想跟觀眾說一點什麼吧!就還是貼一下。
已經演完了,以下雷到底,沒什麼好說的。
關於 #腦動劇團 #第六號作品 #山坡頂端的西爾薇亞
🐐
—————————————————
我喜歡看大家的看戲心得,並不是因為通常會寫心得給我的都是好評,哈哈哈哈!沒有,我身邊的觀眾都很誠實。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沒在那邊假裝的啦!
就是,有時候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有時候很驚喜,大概是這樣吧!
雖然我廣邀各方朋友寫給我心得,自己卻久久不能下筆,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心中其實有一份遺憾我不知道怎麼表達,我想我們呈現了一部分的《山羊》,但不是全部。
我非常喜歡這個劇本,真的,非常非常喜歡,已故的劇作家愛德華阿爾比寫下這齣劇的時候在想什麼呢?我非常好奇。
我想到演員們第一次聊這個劇本的時候,「覺得這個劇本的主題在講什麼?」大家面面相覷,說了愛,說了對錯,我覺得那時候的我們很像在地上抓星星。那時候雖是迷迷糊糊地講,不過很有趣,好像未來還有很多可能,所以也許不切中要點也不要緊,我想,可能我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都太有限了(有時候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是演員的原因)後來一步一步往前行進,也確實看到一些原先觸及不到的面相。
感謝夥伴們,一個個天光還亮的午後,或夜晚,不論是大雨還是什麼的,我偶爾因演出時日逼臨而心焦如焚,也偶爾心生懶惰,索性放棄。不急不躁的我們,就像是擁有無限的時間一樣,那麼一起虛度生命,聊著沒有答案的戲,那些時光如同西爾薇亞的眼神那樣純潔信任純樸,且讓人充滿快樂。
我認為這是一個討論愛的故事是無庸置疑的,在我的能力所及內,我想以愛的廣度和深度切入,應該會不錯。有些寬闊比社會更大,所以不被理解,甚至就入罪了,你們知道前陣子網路瘋傳的那集日本節目《跟拍到你家》,那個不整理家裡的女人背後曾發生的故事。我想那就是人對愛的詮釋的寬度狹隘,造就悲劇的其中之一。
至於深度,我想每個角色有不一樣的表達,以父親來說大概是——就算你知道有些事情明明沒有對錯,但是為了保護一個愛的人,你必須做出一些犧牲。所以,他同時為了愛山羊犧牲了家庭幸福的和諧穩定,也為了愛太太承諾會停下來。這是他的愛的深度,而這樣的深度,毀了與他有關的所有人事物。
此外我們也有一些很不錯的討論,因為有一次排戲,飾演爸爸的佳翔突然丟出一句:「愛是不是都是有條件的。」什麼叫“都是”!那時候還在詠言上身的我幾乎暴躁!心想:「你都XXX了我還是愛你欸!怎麼這樣懷疑人家!」
這是我們的常態,青少年對父親暴躁(演員對演員)。我經常性,在聽見爸爸媽媽在第二幕吵架時,縮在牆邊一隅,那樣抱著腿,近乎祈禱式地希望,希望能聽見父親對母親的愛或者對我的,我也經常性地,為了這份求而不得在心裡對佳翔生氣。明明是馬詠言的願望,真是不分青紅皂白哪。
導演於是就得在適當的時機提醒:「你太常使用憤怒來表達你的傷心了。比例太高了。」
「適可而止啊!孩子!」我這樣跟自己說,所以我在每場演出裡加了一句台詞,在揪著爸爸的衣領的時候,那句台詞是什麼,每場都不一樣,我們約好事前我也絕對不告訴爸爸我這場要講什麼,但我跟自己講好了,如果有什麼還氣噗噗地,就好好存在裡頭。
所以不管我說了什麼,潛台詞大概都是直白的:求求你讓我感覺到你愛我吧!
回到那個提問——愛是不是有條件的呢?
看起來也許是這樣,媽媽愛爸爸的條件是什麼?是她擁有爸爸的唯一的愛?但是你說當這條件被除去之後,那些行動不是愛嗎?他只是用不同於我們理解的方式去表達心中的愛,或者有些人可能把那些比較常規之外的表達當作是恨了,總之要是那麼容易區分就好了。
若如今再有人問,這個劇本主題是什麼,我想我還是回答—是愛。聽起來也許虛無縹緲,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在準備這齣戲的這幾個月以來前進了多少,我也都搞不清楚。也許這個題目是人類一生都無法掌握的。不過有一件事我很確定,就是想要好好討論「愛」真的會撞上充滿壓迫的過程。
舉個小例,我和演媽媽的亞臻以及團長兼導演Kidd 三人同上廣播節目宣傳此戲,節目主持人問及是否能夠接受不同物種靈魂這樣的可能,我們仨同說可以,我是真的這樣想,雖然事情未發生只能想像,且對方是不是出自於愛的意願我並不了解,但我想我可能可以接受。但回答問題的同時我開始想像那些沒有看過戲,甚或看過戲但是覺得無法接受的人們,會不會覺得:「哎呀!這三個墮落的靈魂社會的亂源,他們還都支持婚姻平權,我就知道那些同婚人士的目的就是要毀家滅婚,未來推行人獸交、多P,讓物種滅絕。」社會對親密關係想像的侷限,都成了我的自我審查,如果你真的能看見旁人怎麼也無法理解的純粹,那真的只有被世界遺棄的份了吧!
📷 牧童攝影 Shephotoerd
愛德華阿爾比 在 王柏森 Facebook 八卦
1988【動物園的故事】
「 我的目的,是想去發現一些動物之間是怎樣相處的?因為動物和動物之間都有欄杆隔著;而人與人之間也是這樣。」愛德華. 阿爾比 ( Edward Albee )
Berson Wang [The Zoo Sto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rGaNhALN2E
愛德華阿爾比 在 王柏森 Youtube 的評價
【動物園的故事】- The Zoo Story
「果陀劇場」創團作品,1988年 7月 14 日於當時的《蘭陵劇坊》首演。改編自美國當代劇作家:愛德華·阿爾比 ( Edward Albee ) 之經典劇作,此劇開展了「果陀劇場」與國內觀眾日後深厚關係的起點。台灣知名劇作家及戲劇學者馬森,在當時便讚譽果陀劇場為「一扇開向世界劇壇的窗」。
果陀在只能容納一百多位觀眾的小劇場,推出單景獨幕劇《動物園的故事》。這道初試啼聲,引起劇場前輩的關心矚目,和喜愛戲劇表演的朋友們踴躍進場,觀眾的好評讓每一場演出不但座無虛席,場外還有百餘觀眾要求能以站票欣賞;就這樣,小小的劇場擠滿兩百餘位觀眾的熱情支持,陪伴果陀跨出第一步。
導演:梁志民運用最簡單的元素,在極純粹的劇場條件中,讓全劇僅有的兩位演員:王柏森 飾「流浪漢」王基立,郭子 飾「出版商」郭彼得,徹底發揮了精準動人的深刻演技,擄掠所有觀眾的心。
「我的目的是要去發現一些、動物和動物之間是怎樣相處的,因為動物之間都有欄杆隔著,而人與人之間也是這樣....」
劇情大綱:台北,午後的陽光灑滿樹梢,日照的光線不多不少、正好適合在公園長凳上閱讀;遠處傳來幼稚園下課的孩子們,抓著盪鞦韆不放的嘻鬧聲,點綴著慵懶的寧靜。
中年書商郭彼得,偷閒在公園裡享受一段屬於他的下午時光。擁有兩個女兒,平凡安穩的工作,沒什麼特別,郭彼得安於這樣無奇的生活,日復一日、自覺滿足。
朝著北方走來的流浪漢王基立,一身襤褸,住在租來的老舊公寓。他引發了郭彼得的注意,然後滔滔不絕的訴說那些生活在他周遭、表面上毫無干係的人與動物、和他交集出的故事。看似身在全然不同環境的兩人,漸漸地開始了一段如同預謀、但卻無從預期,也無法收拾的對話;最後......
王柏森 的【個人網頁】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7%8E%8B%E6%9F%8F%E6%A3%AE/11784376492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