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版,給比較習慣閱讀的人】
哈囉我是阿滴,大家從標題應該就知道我今天想分享什麼了。我在猜會蠻多人有點驚訝,覺得阿滴怎麼會有憂鬱症?事業看起來蠻成功、有這麼多朋友而且還有妹妹,有什麼好憂鬱的~不過如果比較有follow我的人應該會發現我在去年大概年底有消失了一陣子,阿滴日常停更,阿滴英文影片就是勉強一兩週更新一次,那段期間是我最嚴重的時候。
事實上,我從去年在紐時刊登廣告那一波忙完之後就開始有一些憂鬱傾向了。常常會覺得自己很爛、對工作表現很焦慮、睡眠障礙很嚴重、會很害怕網路上的批評、 也會無故地悲傷哭泣。不過當時的我沒有太警覺說自己是不是生病了,因為YouTuber的職業一直以來就是蠻高壓的,我就想說繼續撐著繼續工作應該自然就會好了。
但是後續的幾個月又綜合的承受了接二連三龐大的壓力,我撐到大概9月這一切的壓力就在某次爆發了。那是一場在台南的演講,我在台上發現我喘不過氣,幾乎無法思考,也提不起精神把準備好的內容講出來,只能草草的結束趕回台北休息。那天晚上我對自己的處境陷入了很大的恐慌跟絕望,在床上發抖哭泣,我才發現我真的不太對勁了。
我是在9月底第一次去看身心科,醫生一開始診斷我為焦慮症並開藥,但一週後我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後續回診時醫生開了抗憂鬱的藥給我。當時候的我很急著想要趕快好起來,所以我也在醫生的建議下同步去別的診所進行心理諮商。還在朋友的介紹下嘗試rTMS治療,用磁力儀器去刺激被憂鬱症影響的腦部,反正現代醫學有的療法我幾乎都試過了。
那段日子真的很黑暗,我現在回想起來會用「行屍走肉」來形容。每一天都極度悲傷壓抑,陷入毀滅性思考的迴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後悔以前的各種決定、覺得未來一點希望都沒有,想到腦子都發燙發麻也不能控制,恐慌到全身會不自主地發抖。喪失所有動力跟精力,做什麼都無法開心,連微笑都做不到,情緒只剩下焦慮跟憂鬱,甚至連龍貓這種超無害的動畫都會無法連續看15分鐘。躺著休息也不行、嘗試工作也不行,每天都非常的痛苦光是活著就用盡力氣了。
快轉到現在,將近一年後,大家應該看得出來我已經好很多很多了,甚至可以做影片跟大家分享這一段旅程。想做這支影片的原因主要是覺得,我的經歷跟康復的過程可能可以幫助一些正在憂鬱症中掙扎的人們,同時也想要推廣心理健康的重視,讓更多人能夠意識到這個疾病的可能。
✰✰✰不過我要先聲明,我不是心理醫師也不是諮商師。我分享的全部都是我主觀的經驗,並不能夠代表所有病患。憂鬱症是很複雜的疾病,希望大家把這支影片當作參考就好,有需要的話還是要以專業醫生的意見為主✰✰✰
首先我們來講針對憂鬱症,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1. 憂鬱跟憂鬱症並不一樣
憂鬱只是情緒,憂鬱症則是一個大腦神經物質失調的疾病。每個人都會有難過的情緒,但是憂鬱跟憂鬱症不一樣,舉個例子,如果身邊的親人過世了,感到憂鬱是很正常的,當我們學會了在沒有那個人的世界繼續生活下去時,這樣的悲痛就會消失。但是憂鬱症是因為自我厭惡產生的悲痛,覺得糟糕的是自己,所以似乎沒有終點。憂鬱症引發的悲傷情緒是遠比一般水平強烈的,通常有幾個明確的指標,包含:心情超過兩週的持續悲傷、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對自我的無價值感與罪惡感、以及反覆地想到死亡或有自殺意念。
2. 憂鬱症病患並不是抗壓性差
很多人會覺得憂鬱症患者就是草莓玻璃心,一點點壓力就受不了。這個敘述不完全正確。雖然這樣講有點自誇但是我不覺得我是一個抗壓性差的人,我過去很勇於承擔責任跟壓力跟輿論,但是太過追求完美的個性讓這些壓力不斷累積,到最後才爆掉了。所以很多憂鬱症的人在患病前其實都是承擔了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創傷或是壓力,才會得到這個病。在得病之後自我厭惡的壓力就已經爆表了,就像是一個充滿氣的氣球,所以再多任何一點點壓力就會爆掉。
3. 憂鬱症病患無法控制自己的思考
在憂鬱症發時,我會無法自拔地陷入負面的反芻(rumination)思考,有點像是一般人的悲觀乘上好幾倍然後反覆的反覆的不斷往下繞圈圈。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會看起來很黑暗、沒希望,滿腦子充滿了荒謬的劇本:我會失去工作、付不出員工的薪水、朋友們都會離開我甚至會家破人亡等等。這種思考無法控制,也很難停止,真的不是想開一點就可以解決的事。同一個想法會卡在腦子裡面很久,會需要一些藥物輔助跟親友或專業諮商師大量的溝通跟排解。
4. 憂鬱症會讓患者變遲鈍
以前我一直都以為憂鬱症只是會影響心情,但是得到憂鬱症才發現它會直接影響你思考的速度還有記憶力。我嚴重時讀書讀到第二行就會忘記第一行在講什麼了。在錄影時就算有逐字稿,直接照稿一個字一個字讀也會做不太到。這件事真的造成我很大的恐慌,因為嚴重喪失工作能力,自信心也受到很大的打擊,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會慢慢失智。但是這個並不是不可逆的,憂鬱症好轉後,我已經恢復大部分的思考速度跟記憶力。
5. 憂鬱症是有機會改善的
這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網路上跟憂鬱症相關的文章有很多,但不一定全部都是正確的。我記得我在初期有看到一些說法是憂鬱症是終生不會好的疾病,讓我打擊非常大,陷入絕望跟無助甚至是自暴自棄。但是,憂鬱症其實是有機會治療的,也可以大幅度改善症狀,擁有這個信念對於康復的幫助非常大,對於自己的信念會很有幫助。
所以,接下來我想來分享一下我自己覺得對我的恢復有幫助的事情:
1. 相信醫生說的話,按時吃藥
我一開始其實不是一個很聽話的病患,醫生開的藥或是講的話我都不是那麼信任,也會自己去Google一大堆似是而非的資訊,覺得自己應該要用網路上面說的方式解決憂鬱症。但是在換了好幾個診所跟醫生後我發現相信醫生專業的判斷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吃藥的時候就吃藥,需要換藥的時候就換藥,一直懷疑藥物或是療程是不是最正確的會延誤一些治療時間,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2. 改變對自己說話的方式
憂鬱症患者的想法會不斷的攻擊自己,自尊心自信心自我價值感都會相當低落。不過這樣對自己說話的方式也不是一時半刻養成的,而是在得病前就已經形成的習慣。雖然病發時很難控制自己的想法,還是要想辦法改變這個對自己說話的方式。我從書上看到的一個我覺得很有效的方法是在早上剛醒意識還有點模糊的時候,趁機對自己說或者是想很多正面的鼓勵的言語,像是「我愛自己」、「你是很棒的人」等等。大腦在這時候會比較能接受這些想法,慢慢養成習慣。我是在實施這個作法一週後就有感自己早上起床沒有這麼痛苦,一整天的想法也比較能夠放過自己。
3. 活在當下,不想過去跟未來
在發病的時候,我發現我會不斷的悔恨過去跟懼怕未來,沒有辦法好好的be present。所以後來我在狀況糟糕時,會把自己的眼光限制在僅限於今天,盡量不去想過去跟未來的事,只要把今天過好就好了。靜坐冥想跟瑜伽也對於把我拉回當下很有幫助,我還會把每一天做了什麼事跟相對應的心情透過app記錄下來,讓我可以看到自己有哪一些trigger跟情緒的波動以及進步的幅度。
4. 有耐心,給予時間
我一直以來都是急性子,什麼事都想要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完成。但是憂鬱症真的要慢慢恢復,就連憂鬱症的藥都是要服藥的大約一個月後才能感受到藥效。所以要有耐心,按照時間走必要的療程。尤其是在康復的路上不要急躁,帶著會慢慢好起來的希望,給自己的身體跟大腦時間恢復神經物質的平衡,找回自己的健康。
5. 找到生活中新的目標與成就感
最後,當你慢慢好起來,找回了一些動力跟精力後,我覺得就可以開始找尋生活中新的目標跟成就感了。我自己過去把大部分的成就感都架構在自己的工作上,但YouTuber的工作表現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無法完全掌握的,所以這樣的成就感相當不穩定。我後來經過諮商師的建議找到了幾個其他比較穩定的成就感來源,像是煮飯、健身,讓自己可以在這些事物上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也找到自我價值感,這對憂鬱症的恢復很有幫助。
雖然現在講的輕鬆,但在過去這幾個月我真的是在憂鬱症當中苦苦掙扎了很久,也經歷了很多很多事。今天的篇幅有限,先分享到這邊,希望這些資訊對大家有些幫助。
我知道今天做了這支影片可能會被媒體報導,被貼上標籤,或是有網友會說一些很難聽的話。不過我想要最後分享一個在那段期間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天我實在是好痛苦,哭問我爸說,我到底為什麼要承受這樣的辛苦,生來已經有異位性皮膚炎這個不能治好的疾病了,現在不只皮膚連腦子都病了。我爸回我說,他一直覺得我是活神農,因為有這些經歷,以後好起來才能夠幫助更多人。我當下只是覺得...
...幹你會不會安慰人!!!我都很痛苦了你還在跟我說要我去幫助其他人?
但是現在決定跟大家分享,是因為我爸說得對:如果因為我的這段經歷可以幫助有相同狀況的人好過一些、有希望一些,這一件事本身會賦予我的痛苦一些正面的意義。
最後,在這段時間我看了無數篇相關文章跟書籍,我會把我覺得對我幫助最大的內容放在影片的更多資訊欄。希望在憂鬱症掙扎的你可以從當中找到一些方向跟力量,學習與憂鬱症共存的方式。
》書籍推薦
脫憂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6841
憂鬱症自救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8801
禮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3109
為自己活一次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2223
》相關文章
小鬱亂入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depressytrouble/
憂鬱症真的可以好嗎 https://bit.ly/2VwHmX2
自我價值是什麼 https://bit.ly/3hCN7v3
憂鬱患者生活方針 https://bit.ly/2VA3tfn
放下找回當下 https://bit.ly/3r0r44t
如何原諒自己 https://bit.ly/3yKMB3z
低潮時的決策 https://bit.ly/2TXDtKi
》其他資源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http://www.depression.org.tw/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1925(依舊愛我)
生命線專線 1995 (要救救我)
張老師生命專線 1980(依舊幫你)
YouTube影片版本:https://youtu.be/vJanWrA_ZQM
志祺在這段期間幫助了我很多,他也做了一支影片:https://youtu.be/s2bMQRsnk_I
同時也有5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萬的網紅維思維WeisW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知道有些朋友會以為「邊緣型人格」就是「邊緣人」吧!其實有很大差別喔! 邊緣型人格並不是大家熟知的「邊緣人」!也是網絡用詞,就是在人際關係中經常處於邊緣地帶的人,簡單來說就是朋友少或沒朋友的人啦!而「邊緣型人格」完全和「沒朋友」是兩回事。他是指一種不能調節掌握自身情緒並做出各種極端對立的行為和情感的...
情緒障礙看什麼科 在 神老師&神媽咪 Facebook 八卦
四年前的昨天,是我人生的第一場演講,我這破鑼嗓子,四年來跑了286個學校,為什麼會堅持到學校去分享?
在知道妹妹入學後整整三個月的體育課都只能坐在旁邊看,被隔離在團體外,我的情緒激動到極點,對於讓妹妹承受這樣的歧視長達三個月,我自責又憤怒。
後來長時間的等待沒有得到那老師的回應或解釋、同事對於我要求召開教評會不諒解、教評會上那老師當著我的面仍堅持這樣的孩子不能上體育課、教評會表決時有人認為他不需要被懲罰....讓我無法信任任何人、對一個努力了17年的環境喪失了信任、對公理正義的質疑....
帶妹妹復健七年沒有停過,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讓妹妹可以好好上學,沒想到在那一刻我的希望完全崩解,我的努力敗給了身心障礙手冊。遭受重大打擊時,是真的會罹患憂鬱症,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陷入了非常厭世、憂鬱甚至有自傷的瘋狂狀態。
要踏進學校變成一件痛苦的事,進了學校,要踏出教室又是困難重重。除了上課和小朋友們互動以外,我與世隔絕,無法跟任何人接觸,只要孩子們去上科任課,我就是在教室裡放震耳欲聾的悲傷情歌,不斷的掉眼淚,甚至期末在四樓監考,我竟然在走廊上一邊哭著一邊來回踱步,就像籠裡的鳥兒那樣,停不下來。驚醒時,幾乎不認識瘋狂的自己。
還有一個星期三的下午,我只是要去郵局寄封信,沒想到車子一路沿著濱海公路開停不下來,等我淚流滿面回過神,外面天都黑了,我竟然開到了宜蘭,這樣無意識的行為常常嚇到自己。
那陣子每次帶妹妹去台北復健,心裡都一直祈禱著,後面車子可不可以撞上來?把我和妹妹帶走就好,我不想過得這麼苦,不知道整整七年沒有休息過的復健有什麼意義?不知道為什麼她得承受這樣的歧視?如果只看手冊,無視她的能力,為什麼要這麼辛苦?
不是一句不要想太多就能解決憂鬱症的痛苦,那種悲傷和厭世的感覺排山倒海而來,眼淚不自覺的一直掉,對於一向堅強的自己變得這樣軟弱和流不停的眼淚我也很自責,怎麼可以這麼軟弱!!怎麼可以因為這件事就放棄!!怎麼可以敗給一個爛老師!!怎麼可以?
當憂鬱症上身時,無路可逃,就像一個大籠子密密的罩著,沒有一絲空隙可以逃脫,緊到我快要無法呼吸。不想聽任何人說句無法理解的勸說和批判,我沒有跟任何人說我的狀態,只能自己躲起來承受著,痛苦著。
還好剛好遇上寒假,整整三個多禮拜我不需要進學校,每天醒來一個人到外木山去看海、走路,發洩過多的情緒,接下來一整天就是陪伴妹妹玩黏土、畫畫,看著她的單純和善良。
慢慢的發現自己流眼淚的次數越來越少,從嚎啕大哭變成默靜的流眼淚,到後來可以微笑著欣賞大海的浪濤起伏,從放著悲傷情歌痛哭慢慢的可以聽宮崎駿的水晶音樂,我知道我復原了。
被迫了解身為特殊孩子家長的痛苦,除了要面對孩子極差的能力外、疲於奔命的醫療和復健,領受身心障礙手冊的標籤,還得承受環境給的挫敗和歧視。我不能讓一個無知的老師懂得尊重孩子,但是我深信自己能讓更多有愛的老師了解孩子們的辛苦,去接納孩子,幫助家長。
或許我用盡全力,跑遍全台,只是希望,不要再有跟我一樣的媽媽得面對疲於奔命卻敗給身心障礙手冊的那一刻。
別要我感謝當年傷害我的那個人,我感謝當年努力活下去的自己。
沈雅琪
情緒障礙看什麼科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八卦
1943年,醫學上開始有自閉症這種診斷, 隔年(1944) ,維也納的小兒科醫師亞斯伯格發表一篇論文,他發現有一群孩子症狀較自閉症為輕, 也比較沒有認知上的障礙,他們的問題主要在於人際溝通不佳和互動品質不良,此外還有一些固著式的行為和興趣, 後人就把這群孩子以這位亞斯伯格醫師來命名, 稱之為「亞斯伯格症」。
2014年初 ,先生還是照以往一樣,騎著一輛破舊腳踏車穿梭在醫院和住家之間。有一次, 我在一樓家門口遇到一位鄰居太太,她熱心地跑過來說:
「聽說柯醫師要參選台北市長喔 ?!佩琪, 佩琪,妳要跟他說,選市長第一件事是要學會跟人打招呼啦, 每次我跟他招呼,他都不理我, 這樣不行啦!」
當時心想, 妳說的是沒錯 ,大家都知道他就是這副德行嘛!
「沒有啦,沒有啦, 別人亂起鬨 的, 不過我會跟他說啦!該改的還是要改!」
我的天,兩個月後, 真的跑去跟醫院請長假 ,請假單上的理由欄還大辣辣地寫著「參選台北市長」。
接下來細數他的白目行徑,可以連續寫好幾天…
2014年中…
「某議員舉辦造勢大會, 廣邀市長候選人出席, 沒想到議員心目中民調最高的大咖市長候選人沒來 ,卻來了個聲望不到人家一半的三腳貓…」
「只見這位民調不及人家一半的市長候選人,到了現場,一頭熱地抓起麥克風,衝上台很盡責的把這位議員過去的豐功偉業詳述一遍,最後還 不忘幫這位議員喊幾聲「 凍蒜」,結果呢?」
「 這位議員深怕得罪他心目中沒來的這位大咖, 嚇得躲在台下不敢上台。 第二天有一場健行活動,兩個人又不期而遇, 這位白目市長候選人仍沒sense到人家的臉色, 還熱情地跑去跟人家說:唉呀,昨天沒機會同台, 今天總算有機會可以同框了,加油、加油 ,凍蒜、凍蒜。這位議員候選人勉強擠出一抹尷尬的微笑…」
這讓我想到了兒子小時候的糗事,記得兒子5歲, 妹妹三歲時…
某天在醫院看完夜診, 拖著疲累的身體,回到家已經10點多了, 又餓又累,進門一看,家裡玩具丟得滿地板都是, 不禁怒火衷來, 開始拿出人妻、人母慣有的開罵本領:「去去去,去 收玩具, 收完到外面去, 媽媽不要你們了!」
講完,氣噗噗地坐到餐桌上,開始趴起我的晚餐, 還不時用眼角餘光偷喵兩個小毛頭, 只見兄妹兩人委屈的縮在客廳一角, 老大(男的, 後被診為斷亞斯伯格症)不停地啜泣, 老二則倔強的抿著嘴巴不發一語…
後來突然聽到妹妹大聲咆哮一句, 我差點把飯噴了出來…
「哭什麼哭, 小聲一點啦,吵死了 ,媽媽是騙我們的, 還不懂?笨死了!」
當下自己都覺得對不起老大, 原來這種孩子聽到一句話,就只能意會文字表面的含意 ,至於潛在的隱喻是什麼, 對這類孩子太困難了。
美國最有名的自閉症患者「天寶、葛羅汀」,小時候得靠人類表情的圖卡,來記住「人的表情」是代表哪一種「人的情緒」,亞斯的小孩沒辦法像我們一般人一樣, 從現實生活中去體會人的喜怒哀樂。
後來我是從自己兒子身上, 逐漸了解到自己的先生…
(上個月抽空幫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拍了一支公益路跑宣傳短片,希望關心兒童醫療的人11月3日一起加入公益募款的路跑活動。)
情緒障礙看什麼科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評價
我知道有些朋友會以為「邊緣型人格」就是「邊緣人」吧!其實有很大差別喔!
邊緣型人格並不是大家熟知的「邊緣人」!也是網絡用詞,就是在人際關係中經常處於邊緣地帶的人,簡單來說就是朋友少或沒朋友的人啦!而「邊緣型人格」完全和「沒朋友」是兩回事。他是指一種不能調節掌握自身情緒並做出各種極端對立的行為和情感的人格障礙。
------------------------
【維C Line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13483644
【歡迎加入會員】
https://bit.ly/2CoCFFD
【訂閱按這裡】
https://bit.ly/38OqWfl
--------------------------------------------
【目錄】
00:00 重點介紹
00:55 邊緣型人格不是邊緣人
06:44 統計
07:08 診斷標準
08:37 成因
09:18 結語
09:47 精選留言+ 記得分享喔
--------------------------------------------
【想當YouTuber的按這裡】
▶️ 課程【內有介紹】 ‣‣ https://bit.ly/2Z0DLjb
(現在$200 OFF)
數據分析工具(免費)
https://bit.ly/2CurquY
想學動畫!(有免費的)
https://bit.ly/393B8kd
--------------------------------
【其他平台按這裡】
Facebook: 維思維
https://www.facebook.com/weisway18/
IG :weisway18
https://www.instagram.com/weisway18/
----------------------------
【推薦你的影片】
你有「反社會人格」?:https://bit.ly/38UyyNd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https://bit.ly/2WaJDEM
如何控制夢? : https://bit.ly/2AQZb9l
為什麼聽自己錄音會覺得難聽?https://bit.ly/3elDRXh
失眠?這樣做!: https://bit.ly/2Cm6DJT
你到底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症」!:https://bit.ly/2OgD9Qn
--------------------
【播放列表】
心理學小知識 https://bit.ly/3gUi1LR
生活小知識: https://bit.ly/3j42fjI
科學小知識 https://bit.ly/2DyyDuu
健康小知識 https://bit.ly/3egiPJj
動畫謎語 https://bit.ly/3eswQE9
--------------------
【參考資料】
https://bit.ly/3595hOG
https://bit.ly/2U9Vt0C
https://bit.ly/2JTkSd7
https://bit.ly/3mY2he2
https://bit.ly/3plbPSq
https://bit.ly/35cGbOO
https://bit.ly/2GFUNg7
https://wb.md/3p9U0W6
https://bit.ly/3n2vTHd
https://bit.ly/3k7S7p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8ym2sNm6vE/hqdefault.jpg)
情緒障礙看什麼科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殺警 #無罪 #思覺失調症
按這裡,你可以幫助志祺七七繼續日更: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Xd0nmBjlKROwzMyPV-Nw/join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24 事件經過
02:48 無罪判決的理由
04:33 「無法接受判決」的原因
05:50 不同角度的看法
08:01 我們的觀點"
【 製作團隊 】
|企劃:冰鱸
|腳本:冰鱸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相關判決及報導:
→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108 年重訴字第 6 號刑事判決:https://bit.ly/3ddYYKI
→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108年度重訴字第6號被告鄭再由涉嫌在火車上刺死員警案件新聞稿:https://bit.ly/3c3ctN5
→ 新聞專題 鐵路警察李承翰遭刺殉職:https://bit.ly/3dcTj7F
→ 嘉義自強號鐵路警察遭乘客刺傷 輸血1萬多CC仍不治:https://bit.ly/3fndZfp
→ 殺鐵路警察判無罪 總統支持檢方依法上訴:https://bit.ly/2xzIWMc
→ 對殺警案無罪錯愕 蘇貞昌:重大刑案是否一個醫師鑑定就夠:https://bit.ly/2VZ9LCH
→ 刺死警凶嫌一審無罪 鄭文燦:違反社會認知期待:https://bit.ly/2Wpr8Mc
→ 鐵路警察遭刺死凶嫌一審無罪 蔡清祥:將上訴啟動社會安全網:https://bit.ly/3b1u7j8
→ 鐵路警遭刺死案凶嫌判無罪 警政署:判決不公:https://bit.ly/2W16fYx
→ 殺警一審判無罪 被害人父親感嘆犧牲不值得:https://bit.ly/35scVlG
→ 殺警無罪 嘉檢上訴:鄭嫌未喪失辨識能力:https://bit.ly/2VY7wzK
→ 殺警凶嫌判無罪 網友留言灌爆司法院臉書:https://bit.ly/2W1A8Ir
綜合討論
→ 司法院 FB:https://bit.ly/2Wlsqrq
→ 沈伯洋 FB: https://bit.ly/3d8vGNu
→ 殺警案無罪判決的三個關鍵重點|楊貴智:https://bit.ly/2StU0BG
→ 火車殺警,為什麼無罪?:https://bit.ly/3fkdfY7
→ 火網評論:鐵警殉職 是訓練被長期漠視(施嘉承):https://bit.ly/2yhgeAa
→ 呂秋遠 FB(一):https://bit.ly/35tSRiM
→ 呂秋遠 FB(二):https://bit.ly/3bZq9ZK
關於警察權益的討論:
→【李承翰案一審判決 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協會聲明】:https://bit.ly/2YuDTaQ
→ 邱顯智 FB:https://bit.ly/2W16GSF
→ 蕭仁豪 FB:https://bit.ly/3deucSc
刑法的相關討論:
→【喪心病狂的法官?為什麼判無罪?—精神病無罪的前世今生】:https://bit.ly/2KYNKxO
→ 火車殺警案的具保爭議:https://bit.ly/2yoQlyi
→【Yahoo論壇/楊貴智】精神疾病成為免死金牌?刑法不保護人民,誰來保護人民?:https://bit.ly/3c2GTPA
→教你看懂刑法論述:刑法論罪的SOP:https://bit.ly/2YCfS1P
→心智障礙與刑事責任之謎(一):從割喉案談起:https://bit.ly/2Wn9mt1
關於精神鑑定相關討論:
→沈政哲醫師 FB: https://bit.ly/3b2xKp4
→殺警無罪惹議 沈正哲:鑑定結果是團隊完成
https://bit.ly/3dehlz8
→精神科醫師談刺警案:鑑定醫師承擔極大社會壓力,犧牲自己的時間還要被出征
https://bit.ly/2KZ7pxE
→精神鑑定醫生的任務是什麼
https://bit.ly/3fjJLJS
→Re: [爆卦] 鑑定精神報告的醫師發澄清文了:
https://bit.ly/2zW6n38
關於思覺失調症相關討論:
→ 徐志雲醫師 FB: https://bit.ly/3fneQwD
→【想裝精神病?得先看看你忍不忍得住這些!】: https://bit.ly/3c7se60
→ 思覺失調的世界:裝病真的容易嗎?:https://bit.ly/2VZidlu
→ 王惀宇 FB:https://bit.ly/2YuLqX5
→Yang Pen Yen FB: https://bit.ly/2WnRkXl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親友或自己得病怎麼辦?醫師完整說明:https://bit.ly/2L9zAdn"
法院認定鄭再由「被害妄想」的相關事件經過:
法院從鄭再由偵查時的供稱、以及相關證人的證詞裡得知,鄭再由從案發前兩天的7月1日,就產生了「被害妄想」,認為自己的朋友以及女兒設計了「整人遊戲」,要共謀害死他,並且詐領他的保險金。於是鄭再由在案發當天白天,前往派出所報案、去社會局問保險、去保險公司退保解約、跑到小北百貨買了水果刀跟嫁接刀說是要自保、又去議員服務處陳情,因為都沒有得到正面回應,決定上台北找媒體爆料尋求保護。法院認為整段過程裡,他持續跟不同對象表達他的被害妄想,這代表他在案發之前很可能確實是處在「思覺失調症」的發病狀態中。
連他搭火車沒買票,也是因為他覺得有人在跟蹤他,因此為了甩開跟蹤的人,他先往南到新營,關閉身上手機的定位,然後才折返往台北,但他在被查票時卻產生妄想,認為列車長跟要害死他的人是同夥的、而當他看到警察時,覺得整個車廂的所有人都是便衣警察,都是要針對他、要謀害他的人,因此在被要求下車時,就情緒激動地邊罵髒話、邊拿出預先藏好的刀子刺死了警察李承翰。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5qW1DE0qgI/hqdefault.jpg)
情緒障礙看什麼科 在 MAG DAILY Youtube 的評價
繼上次在我的減肥心路歷程中分享到我是如何從錯誤的減肥方式之後經歷暴食,最後才愛上健身
影片發布後有不少可愛的觀眾朋友私訊我跟我說,他們也正處於飲食障礙的狀態中,
想知道我是用什麼方式走過來的,
所以今天透過影片再詳細分享。
*
在分享這個故事之前我想先為這個影片下個小標題:「別讓數字定義你」,人活著身邊有這麼多愛你的人,每天有這麼多美麗的事情再發生,我們的存在是這麼寶貴,但是為什麼我們往往覺得自己的價值好像就只侷限在那幾個很膚淺的數字,尤其是女生,身為一個女人,你自己都不愛自己,沒有人有義務要來呵護你要來愛你肯定你的。
或許你今天在觀看這個影片你並沒有這樣的難處或是症狀,但是我希望大家都能夠看看,可以正視到這個問題,可以了解到有這樣難處的人的真實情況,或是如果你有朋友處於這個狀況,或許你也能夠幫助他走出來。又或者你是不是也曾經在無意間用數字定義了別人讓別人進入這樣一個處境。
------暴食症是什麼?
http://www.3phk.com/v5article.asp?id=2173
根據美國精神科協會制訂的精神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四版,暴食症(Bulimia Nervosa)是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的一種,其診斷準則如下:
1. 狂吃(Binge eating)情況一再出現,每次有以下兩個特徵:
‧ 在一段時間(如兩小時)內,比一般人於同樣時間內和境況下進食的分量明顯為多。
‧ 在狂吃期間覺得無法控制自己進食(如感到不能停止進食、控制吃的東西或分量)。
2. 重複用不當的補償性行為來避免體重增加,例如扣喉嘔吐;濫用瀉藥、利尿劑、灌腸或其他藥物;禁食或過度的運動。
3. 狂吃及不當的補償性行為同時發生,平均每周最少兩次,持續三個月。
4. 自我評價完全受身形和體重影響
5. 這些問題並非只在厭食症期間出現
------如何恢復
【心態上】
1.找到精神依靠、情緒出口
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尋找一個可以分攤心情跟壓力的人,當我們說出口了,也代表我們面對了,任何事情都是要在面對之後才能尋求解決方法。不要覺得丟臉,不要覺得別人會把我們當成怪物,只有伸出手了別人也才有權利來拉我們一把。
2.接受人生中的脫序時刻
在暴食的過程中往往是沒有自信自暴自棄的,或許你正處於一個規律的飲食中,只是因為吃了一點不再預想中的食物,你就因此失控,正因為你不完美,但也因為無法接受這個不完美而活在這樣的深淵中,放寬心人生的路上總有事情不順心,無法避免,不如從中找到樂趣找到自己特別之處跟他和平相處。
3.跟食物建立良好關係
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了解身體真的想要的是什麼,越界定食物的好壞越拒食物於千里之外越容易失控。吃東西時放慢速度,好好感受每一口食物的美味跟內容,仔細感受食物帶給身體的是能量?仕身理飽足?是心靈飽足?每種食物都缺一不可但也需要彼此平衡。
【怎麼做】
1.好好吃三餐
你沒有跟別人不一樣。好好享受一般人吃飯的權利,享受吃三餐規律豐富有營養的餐點。
2.坐著吃飯
規定自己要吃飯就坐下來好好吃,不滑手機不分心,培養自己的好習慣。
3.分散注意 發展興趣 避免孤獨
避免自己會暴食的情況,生活中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不用時時刻刻用食物跟數字定義自己。轉移注意力發展另外的興趣。
------書籍推薦
正念飲食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9785
在哪裡,都能當個巴黎人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2132
向巴黎夫人學居家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12620
向巴黎夫人學風姿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12621?loc=P_asv_001
向巴黎夫人學品味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4336?loc=P_asv_004
------Follow us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herookiediaries
👩Maggie on Instagram➤http://bit.ly/2uuzYJB
👦Gemie on Instagram➤http://bit.ly/2tMesCx
✉合作邀約➤rookiediaries@gmail.com
------We Wanna SAY
🔊NOT a Sponsored Video
🔊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 或 私訊粉專分享、交流💕
🔊影片版權及資訊欄為菜鳥日記所有,未經授權私自上傳及其他侵權行為,那就開庭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1sNY8nit-g/hqdefault.jpg)
情緒障礙看什麼科 在 動不動就發脾氣、情緒不穩定....看精神科前你該知道的幾件事 的相關結果
... 最近動不動就發脾氣,情緒很不穩定,罵小孩很大聲,身邊的人會受到影響」。在精神科健保門診,這是除了失眠以外,最常聽見的看診原因。 ... <看更多>
情緒障礙看什麼科 在 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及治療 - 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 的相關結果
正確的評估是治療的開始,當家長或師長發現孩子的舉動及反應”異於往常”且功能改變(例如學業成就忽然退步或自我照顧忽然能力變差)時,應至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 ... <看更多>
情緒障礙看什麼科 在 焦慮身體化症狀--談兒童的情緒障礙- 精神醫學部 - 馬偕紀念 ... 的相關結果
原則上除非是某些特殊的疾病,譬如過動兒,為了加強孩子注意力而開藥,否則兒心科醫師不會輕易給小小兒童開藥,請父母不必過份惶恐,而儘量避免看兒童心理科。 台北院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