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2歲孩子真愛搶,到底怎麼練分享?3歲孩子什麼都他的,如何應對?4歲孩子都不能融入團體跟人家玩?5歲孩子開始會説令人討厭的話?6歲竟交不到朋友,很白目?快加入我們直播粉絲團,真心希望借由各位的分享,幫助更多家庭!
★訓練分享、輪流、等待的專業心智桌遊》http://www.leaderkid.com.tw/Content.aspx?type=teachtool&id=44
★兒童社交人際情緒管理課=>http://goo.gl/mVNynj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
情緒管理 桌 遊 在 Facebook 八卦
今晚,即將是我的金牌戰……我的第十二號作品誕生了😄
這段時間天天挑燈夜戰創作的作品「為什麼不能想怎樣就怎樣」終於完成了。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一邊寫書,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累到一度想要放棄😅
但是為了眾多支持我的父母及孩子們,覺得再累也要拼出個成績。這本「為什麼不能想怎樣就怎樣」是我的金牌作品,把教小孩的方法融合在童書裡,9大特色來推薦給大家:
1、這本書我編了雙情境故事,讓孩子一次可以看兩個故事,有不同結果。
2、故事對話非常生活化,畫風很可愛,孩子會喜歡。
3、這套情緒教育書還附情緒桌遊及操作教具,讓孩子開心的動手玩,學習正確溝通
4、書裡有17堂情緒課,父母可以輕鬆引導孩子學EQ,並且訓練到孩子的表達能力及同理心
5、童書裡面有教大人如何跟情緒小孩對話,輕鬆學親子溝通法
6、三合一的品格教材,只賣一本書的價錢
7、透過這本書可以教出孩子的反省能力,潛移默化孩子的不聽行為
8、常常說「不要」的拒絕小孩,看完故事後會學習去思考大人立場
9、全書不但3-6歲孩子可以看,全書有注音,6歲以上孩子也可以自己閲讀。
#今晚12點各大書店開放預購
🎁王宏哲老師最新的情緒繪本教材組:
►天才領袖(親簽版+獨家書籤):https://pse.is/3m9t49
►博客來:https://reurl.cc/NrmjO9
►誠品:https://eslite.me/3lqqnh
►金石堂:https://pse.is/3m9rjd
►MOMO:https://pse.is/3ehx2d
2021年我給父母及孩子的一份禮物,就是教孩子從故事中學規矩、學習情緒管理及正向表達,減輕父母的教養壓力。
我要繼續去簽名了,把正能量及祝福送給你們。有沒有人想要預購,來喊有🙋♀️🙋♀️🙋♂️🙋♂️
情緒管理 桌 遊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最近在某家親子餐廳,職業病犯了,又觀察到了某些新手父母的現象。
有一位媽媽帶著墨鏡,穿著時尚。孩子由保母餵食,大概快兩歲年紀。媽媽從頭到尾,盯著自己平板電腦的時間,遠多過把眼光放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僅次於平板的第二順位,是保母,因為媽媽拿著平板跟保母聊天。
邊吃邊看還邊滑,就是一般大人很不喜歡的孩子吃飯的樣子,很不專心。
好不容易,媽媽停下手上不斷滑動的手指,帶著孩子去遊戲區玩。一進遊戲區,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摸,大概是嫌髒,又粗魯地搶走孩子手上的玩具,丟回籃子裡。沒幾分鐘,大概保母看不下去了,趕快來換手,媽媽就又坐回餐桌,平板重新上手。
當然,短暫的抽樣,沒辦法推論整體的狀況。不過,假設這樣的現象是常態,那麼,孩子在心裡依附的對象,恐怕是保母的機會也遠遠多過是媽媽。我衷心祈禱,保母能穩定地帶著孩子長大,因為我猜親子關係大概很難緊密而正向,而孩子要能健康長大,需要一個穩定的關係,需要一位能溫和對待,時常看顧著孩子的照顧者。
又一對夫妻,帶著約兩歲半的孩子。媽媽也可能是位名人,帽子戴得低,吃飯也不拿下來,臉遮住大半,只看得到媽媽的鼻子嘴巴。爸爸坐在孩子對面,看起來很不耐煩。
一會兒瞪孩子,又罵孩子,也是粗魯地從孩子手上把吃飯的圍兜搶過來。也不過就是坐下點餐,到等待餐點送來的短短時間,爸爸不知道講了幾句:「不要理他!」,然後孩子的情緒也越來越大。
坦白說,孩子剛開始的行為,也只不過就是無聊,想要玩身上的圍兜而已,孩子的情緒也在中等到溫和的範圍,並沒有特別難帶。這個年紀的孩子,會覺得無聊很正常,就陪孩子玩玩遊戲,跟他講講話,摸摸他、做做鬼臉,時間也就這樣愉愉快快地過去了。可是,這對年輕父母似乎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玩,就是要求與發脾氣。
等到餐點上桌,當然還帶著剛才已經弄僵的氣氛,連媽媽都加入發脾氣的行列,開始威脅孩子不帶他出去玩。只是,孩子有得吃,情緒就慢慢穩下來了。當我聽到爸爸第一聲對孩子的讚美,似乎是針對孩子好好吃飯的行為,我真有感謝上天的感覺—至少,爸爸懂得鼓勵,親子關係不會這麼難熬。
以這個例子來說,經驗老到的父母,在只帶一個孩子,而且不難帶的情況下,大致上,那些生氣都是不太會發生的,說實在話,也沒必要。藉機培養感情,引導孩子的目光去看看餐廳的擺設,其他小哥哥小姊姊的動作,歲月可以甜美靜好,不難做到。
特別是吃飯時間,帶著這麼多刀槍棍棒,大人小孩都沒人得到好處。不僅關係的品質受影響,大人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將來這些種種,在沒有覺察的情況下,又會延續到孫子輩。
對我來說,這反映了親子教養需要被教導、示範的重要性,為人父母者的心態與情緒管理,也該調整。我也多次看到,3C商品對親子關係的負面影響,其實是從父母開始。
這跟社經地位似乎關係不大,也不完全可以用父母的年紀來說。或許,是這個時代台灣的整體現象。孩子越生越少,那麼品質就越來越重要,從我的角度來說,政府與社會應當注意到這樣的現象與需求,積極強化親職教育。
各位朋友,從我的經驗來說,關係不到,角色不對,不能隨意教他人或提醒他人要如何做父母。有些負面經驗,輕則被忽略,重則大吵一架,連朋友都做不成。不過,我們可以選擇帶好我們自己的孩子,等到對方準備好,開口詢問,或只是透過觀察模仿,也會有不少收穫。
讓社會更和諧,親子關係,是個很好的切入點。
---------------------------------------------------------
文/墨綠
在台北搭捷運已多年,我觀察到不論是尖峰或離峰時間,依序排隊是絕大多數人都會主動遵守的基本禮儀,偶爾會看到有少數人不排隊直接上車,若遇到的是老人家不排隊,因考量其體能和敬老傳統,大部分的人都能持體諒包容的態度。
倘若是健全的成人大剌剌地插隊或不排隊,尤其是在尖峰的上下班時間,大部分人對於這樣行為都會先側目相向,甚至有人會出聲制止,有些是禮貌的規勸,有些則會不齒地直接怒罵。
最特別的現象是這些插隊的人,採取的回應態度通常都是「裝做沒聽到」繼續向前衝,如果是上班時間,他們絕大部分是固定的插隊族,會在同樣的時間內出現,當捷運車廂門一開立即鑽入,完全不會因為之前他人的規勸或怒罵,就停止了慣例的插隊行為,頂多是換個鄰近車廂做同樣的事。
我遇過最歎為觀止的插隊案例不是成人,而是小學男童。我曾在上班的時段遇過這位年紀大約小學五、六年級的男童兩次,第一次他沒有排隊,在捷運車廂門開的那一剎那,急速地快跑進車內搶靠窗空位,坐穩後立即旁若無人的倚窗入睡,彷若剛才的插隊只是我們這些旁人的幻覺。
第二次再遇見他,也是在同樣的車廂前,排在第一位的中年男子,顯然對於這個熟面孔已有警覺,所以車門開的那一剎那,他挺身擋在車門口,不讓小男童有插隊的機會,眼看中年男子進入車廂後,小男童也快跑跟進,然後眼明手快地使出投籃絕技,將手上書包拋到僅存的一個靠窗空位,成功卡位後,立即如常地安然入睡。
對於這樣神乎其技的搶位置行為,不禁讓我想深究這位學童背後的家庭和學校教育,雖然我沒有教養孩子的經驗,也不是親子專家,但我深信這樣的行為背後絕對有其特殊淵源。
<一舉一動之間>孩子是父母的縮影
很有趣的巧合是,關於這個問題,我在另一位插隊的先生上找到了合理的解答。
有天上班和友人搭捷運,當時我們排隊在最前方,後面是一位提著公事包的年約四十幾歲男子,我注意到他的服飾和配件都十分講究,算是個外型很體面的中年上班族。
當捷運抵達,車廂門一開,我才起步要進入車廂,他立即從後方用手臂推開我,直接跑步進車廂搶空位,一入座立即雙手抱胸,沉穩地閉目休息。上了車後,我忍不住和同行的友人抱怨他表裡不一的誇張行徑,友人鄙視地看了他一眼說:「他是插隊常客,我之前也被他用力推擠過。」
看著他與外表極不相襯的幼稚作為,我腦海裡閃過了那位小學男童的畫面。何謂因果?何者是因?何者又是果?我想像著這位中年上班族小時候是不是就如同小學男童般神乎其技,或者小學男童長大後仍擁有中年上班族的絕佳身手。
小孩是父母的縮影,具有這類插隊、搶位置性格的父母,縱使言談中未教導小孩同樣的行為,但其偏差行為,已深深烙印於孩童的心中,在無形中引導孩童學習其錯誤的價值觀,並嚴重的影響其性格。
插隊、搶位置看似小問題,但顯現的卻是個人處世的價值觀,亦即將其潛在的劣根性暴露於外,這樣的人格特質不論是於公於私,亦即以「自我為中心」,但縱使他曾短暫的贏了表面,卻永遠的失去人心。
關於教育這件事,我相信最簡單的教導方式,不是我們說了什麼,而是我們做了什麼,因為「身教永遠是最好的啟蒙老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n…/nov/18/today-family1.htm
情緒管理 桌 遊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曉得在你的生活裡,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疑問?
那就是忙完一整天的行程之後,回到家裡整個人就像是電玩的角色大失血、快要GG了…徹底的累垮;而且怎麼睡都沒有用,還是黑眼圈、哈欠不斷,就像是一個永遠都充不飽電的電池一樣。
而一般來說,我們提到「疲倦」,我們總會覺得它跟身體因素是有比較高的相關,像是缺乏睡眠啊、經過激烈的運動啊,或者是長時間的體力勞動…。
但是呢,美國的奧瑞岡大學心理學教授「艾略特・柏克曼」,他就指出,假如你是建築工人,或者是在田裡幹活的農夫,再不然是日夜都得輪班的住院醫生;那麼你的疲倦的原因喔,的確是「體力透支」。
但如果你不是這些狀況,那很有可能你的疲倦,就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有研究證實喔,如果你長年覺得疲倦,除了身體上的勞累之外,還有下面這三種心理的因素,也會把你的內在能量整個榨乾。
這三個因素分別是,第一個「強烈的情緒感受」、第二個「自我控制」和最後一個,叫做「過度的負面思想」。
先來說說喔,什麼是「強烈的情緒感受」?這就讓我想到我們「啟點文化」的小天使~媗甯,她曾經遇過一個狀況。
有一天上班日喔,她一如往常的進教室辦公,沒想到喔,她一打開我們線上課程的平台,就赫然發現整個平台當機,無論她怎麼怎麼按、怎麼重新整理網頁,整個線上平台就是沒有反應。
在她處理緊急狀況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耐著性子跟工程師溝通,而另外一方面,還要擔心學員沒辦法上課的困擾。
所以呢,在壓抑自己驚嚇過度的情緒之餘,還要承受著心跳加速啊、血壓升高啊…這些生理負荷。
一直到整個狀況解除,她才能夠鬆一口氣,而且感覺到一整天的體力,就在那一個小時全部消耗光。
雖然這件事情在一小時之內就順利的解決,但強烈的情緒感受,激化了身體的壓力反應,在短時間之內造成很大的內在負擔,所以會有一種瞬間被榨乾的感覺。
其實不管強烈的情緒,是來自於像「焦慮」這一類的負面,還是像是「興奮、開心」的正面情況;當焦慮或興奮持續的時間太長,就會超過人類所能夠負荷的程度,很快的耗盡我們所有的心力。
再來呢,第二個會榨乾我們內在能量的因素,是「自我控制」。
這就好像是一個天生內向、不常說話的工程師,他要出席一場公司的餐會,你要他在社交場合努力裝出一副很健談、幽默的樣子;或者是一個不擅言詞的人,要跟眾人侃侃而談,發表一個很重要的簡報。
也好像是喔,你要求一個愛玩的孩子,不可以出去玩,必須乖乖的坐在位子上、定在那裡不能動完成功課,是一樣的感覺。
這些情況,都要我們去忽略自己的感受、無視於外界的誘惑,再辛苦也要完成目標的決心,這些都很消耗意志力的。
所以呢,內向的人在參加完聚會之後,他回到家會覺得累翻了,會比他寫一個禮拜的程式還要更累。
而且人的意志力很有限,不可能隨傳隨到啊,一旦需要自我控制的時間太長,就會讓我們感覺到精疲力盡。
而第三個,很容易讓人身心俱疲的因素,就是「過度的負面思想」。
什麼叫做「過度的負面思想」呢?打個比方喔,當你在工作上不順利,遇到挫折、心情很糟,回家想要跟你的家人,或伴侶傾訴的時候。
結果沒想到你的家人卻跟你說:「早就跟你說那個工作很爛,你偏偏要去做,就不聽!」請問這句話講完,你聽到這裡,是不是會覺得更悶、更賭爛?
同時呢,你也會因為這樣的回饋,繼續留在挫折感裡面,說不定你心裡喔,還真的會責怪自己;就是像這樣的對話:「對呀!別人都看得出來有問題,我竟然看不出來,真是白痴,我這輩子完蛋了!」
像是這樣的信念,都叫做「災難化的思考」。它只會不理智的讓我們認為,世界末日就要來了,因此呢,把所有的心力都花在焦慮跟擔憂上面。
於是呢形成很大的內在壓力,讓人光想就覺得累,最後你根本就沒有任何行動的能力,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那當我們純粹因為身體的因素而感到疲倦,要恢復體力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休息」就好了!
但麻煩的是喔,當我們筋疲力盡的原因,是來自於我們內在的時候,因為不容易覺察。所以這樣的心理狀態,很容易就會形成一個「黑洞」,讓我們的內在能量,無止境的流失,休息再多你也補不回來。
那你一定會好奇,如果是你,或者是你身邊的朋友,遇到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辦呢?
在這裡喔,跟你分享一個唯一的解方,它很簡單,兩個字叫「平靜」。
雖然「平靜」多數時候,會讓人有一種被動、懶惰、無作為的刻板印象。但事實上,平靜的真正功效,跟大家認為的是完全相反的。
因為平靜是一種低強度的情緒,所以不會刺激你的生理機能,你的心跳不會加速,你的掌心不會冒汗,呼吸也能夠保持規律,身體的狀態是相對感覺到安全,而且平穩的。
所以呢,平靜它其實不會降低你的產能,也不會讓你變得消極。反而啊,能讓你更順利的完成工作;同時呢,它消耗的能量,也會比你急躁、焦慮的時候來得更少,讓你更省力。
在職場上面,有很多「完美主義」的經營者,他們成功的原因,也往往是導致他們過勞的原因。雖然追求完美這樣的一個「自我控制」,可以使人進步,但過分追求完美,會把人逼瘋的啊!
讓人在每天的工作結束的時候,因為能量用光,而彷彿虛脫一樣,長期活在高壓的狀態裡,會越活越累的。
又或者你有一場重要的簡報,或是正在洽談一筆大交易,但你從接受到任務的那一刻開始,整個「強烈的情緒感受」,會讓你一顆心七上八下。
除了要做工作上的準備,還要應付心裡不斷跑出來的擔憂跟緊張,處在這種「強烈的情緒感受」和「負面思想」,爉燭兩頭燒的內在情況裡。
那麼我邀請你想一想,在這種內外煎熬的情況底下,你覺得自己能夠撐多久,又能夠如何把事情做好呢?
說到這裡喔,如果你有以上這些議題或困擾,我有一門課,叫做【CIA通達力】,它會用循序漸進的步驟引導你,達到從容不迫、泰然自若的平靜狀態,幫助你更靠近你自己,覺知到自己內心的感受。
當你開始注意到焦慮,和躁動的情緒的時候,你就能夠有意識的調整自己,保持在清明而平靜的狀態,讓你能夠用對內在的能量,就能夠避免累到厭世的狀況發生。
我們的文化長久以來,在道家和《道德經》裡面,都強調「無為」這個詞彙,他們把「無為」說成是一種「生命之鑰」,認為呢「無為」是力量的來源。而「無為」最直白的說法,其實就是「平靜」。
當你能夠平靜,你就可以安住在當下,保持淡定沉著,自然就能夠更專注,而且做出更明智的決定,處在一個能量正常流動的狀態,擺脫長久以來的疲倦感。
祝福你能夠透過今天的分享,活出「寧靜致遠」的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在內容最後提到的【CIA通達力】課程。
我們在2019年的最後一期【CIA通達力】課程,是在10月26號開課。這也是我這一門課經營這麼久以來喔,第一次開在禮科拜六,所以呢它的名額很有限,而且機會很難得。
希望對於想要更認識自己,找出適合自己的調整的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在我錄影的這個時候,這一門課的名額,也在倒數了。
希望我能夠在10月2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情緒管理 桌 遊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Youtube 的評價
2歲孩子真愛搶,到底怎麼練分享?3歲孩子什麼都他的,如何應對?4歲孩子都不能融入團體跟人家玩?5歲孩子開始會説令人討厭的話?6歲竟交不到朋友,很白目?快加入我們直播粉絲團,真心希望借由各位的分享,幫助更多家庭!
★訓練分享、輪流、等待的專業心智桌遊http://www.leaderkid.com.tw/Content.aspx?type=teachtool&id=44
★兒童社交人際情緒管理課 http://goo.gl/mVNynj
情緒管理 桌 遊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要跟你分享的是「穿越壓力的五個方法」。
想像一個情境喔,如果你要面試一個夢寐以求的工作,或者是進行一場眾人矚目的公眾演講,你會怎麼做?你會怎麼樣讓自己不被壓力吞噬呢?
你告訴自己不要緊張,或者是運用很多朋友給你的偏方,拼命的給自己洗腦說:「我是最棒的!」這些有用嗎?我想你可能會嘆一口氣,大概就知道什麼意思了喔!
心理學給我們最大的幫助,其實就是透過實驗研究告訴我們,面對各種情況底下,適合的自我調整。
密西根大學有一個「情緒自控實驗室」,它的主持人,叫做伊桑・克羅斯。他設計的一個實驗,你聽聽看喔。
他先請一群受試者,準備「夢幻工作」的面試,並且說出自己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接著呢,讓他們在面對面試官之前,先花三分鐘感受一下,自己焦慮的感覺。
實驗人員請第一組人去想:「為什麼『我』會這麼緊張?」特別強調喔,第一人稱的主觀敘述。為什麼「我」會這麼緊張?關鍵在那個「我」。
而第二組呢,要他們開始去想:為什麼約翰啊、瑪麗啊;這個約翰、瑪麗就是自己的名字啦。為什麼裘凱宇會有這樣的感覺?
試著從第三者的敘述角度,把自己當成是外人,拉開一個距離去表述自己的狀態。然後呢,接著請他們面對一個面癱的面試官,就是撲克臉、面無表情的喔。去說說自己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
結果發現了什麼呢?這些「拉開距離」的組別喔,就是用第三人稱的拉開距離,他得到的分數、評價會比較高。受試者的本人,自我感覺也會比較好、比較不緊張。
而且更重要的是喔,無論面試前、還是面試後;這些人呢,比較不會有那種「完蛋了、真的砸鍋了、挫賽了!」這種負面的信念。
所以,回到你身上,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不管怎樣,「拉開距離」都是一個可以試試看的方法喔。
就算你已經度過了眼前的危機,從旁觀者的角度,去描述同樣的負面事件,自己的內心,也會比較平靜,不會一直在心裡糾結著。
甚至於,延伸的研究也告訴我們,這種「拉開距離」的方法跟感受,它的效果是可以很持久的。就算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次發生同樣的事情,我們的抗壓力,都會變得比較強。
其實呢講白了,這個就是一種「旁觀者清」的效果。有時候呢,我們會給別人的建議,會比自己在海景的第一排,去面對那個問題會更容易,也更客觀。你會發現有時候,自己給別人的建議,還挺有智慧的。
所以呢,在我們面對壓力的時候,暫時的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稱」的位置,已經被許多行為科學的研究證明,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而且具體來看哦,要怎麼樣「拉開距離」,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稱呢?今天這一段影片,就是給你具體的做法。
有五個具體可以操作的方法,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喔!
第一個就是,把你內在的語言,從「我」換成「你」。比如說,你可能會告訴自己說:「『我』很擔心下午的會議,因為大老闆要來。」
你可以把這句「內在對話」換成:「『你』對於下午的會議,感覺到緊張,因為大老闆要來。」
你可能會發現喔,因為這樣的方法,轉換敘述的角度。你就不會因為一直陷在「我」的那種主觀視角裡面,而變成是負面情緒的無限迴圈、無限循環。這是第一個方法。
而第二個具體的方法是什麼呢?從未來的一個時間點,往回頭看。
你想像一下自己喔,坐小叮噹的時光機到未來,你從那個時間點,回頭看現在的狀況。比如說,一個月以後或一年以後,回頭看這件事情,我會有什麼感覺?我會真的這麼在乎嗎?或者是這件事情,還會有那麼嚴重嗎?
就好像是喔,我們小時候,你可能會因為一個玩具跟別人打架,但是如果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你連那個玩具到底是什麼你都忘了,你根本都不在乎嘛!
所以,有時候很有趣的是,要透過未來的時間點回顧,這樣子反而讓自己比較能夠平常心。而這一份平常心,拉到現在此刻的壓力情境跟任務的時候,你就能夠做出相對適當的呈現跟調整。
那麼接下來我們談第三個方法,第三個方法就是「切換到別人的角度」。
剛剛是用時間的概念,把自己放到未來;而現在是用空間的概念,把自己切換到別人的角度。如果同樣一件事情,別人來看會怎麼想?
如果這個人是某某某,比如說,如果是裘凱宇,如果是凱宇老師,或者是某個你在乎、你重視的人,他們會怎麼想?甚至於,如果這一個人是陌生人,他又會怎麼想?
這種感覺就像是什麼呢?我們可能在人生裡,都有那種出醜、狗吃屎的這樣的經驗。當你在路邊不小心踉蹌一下、跌倒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很丟臉對不對?你會覺得呢,這個所有人都在看,然後呢自己糾結在乎的要命。
可是呢,你換一個位置。你想一下,如果你在路邊看到有人跌倒;你看到有一個人,用很醜或者是很好笑的姿勢,仆街在地的時候。這個時候對你而言,是不是頂多笑一笑?
笑完之後,過幾分鐘你還記得這件事嗎?你可能根本就忘了,甚至於你回顧自己一天有發生這件事,你可能根本一點都記不得,甚至於完全不在乎,不是嗎?
所以,有時候放到我們眼前的一個壓力情境,如果你能夠試著,把自己放到別人的位置、陌生人的位置,或某某人的位置。你就會發現,有很多事情自己在糾結的,可以放下了。
而這一份「放下」,並不是用自我洗腦的方式,而是一個你真正的明白,真正的換位到別人的角度,發現其實可以不在乎。
好!那接下來我們談第四個方法。第四個方法叫做「模擬那個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
假設呢有一個「存在」,他一樣是你。差別只是在於,他比現在的你更有智慧,但是他擁有你一切的共同記憶,跟共同感受。那這樣的一個智慧自我,會怎麼樣看待你眼前的狀態?
這樣的狀況喔,不僅可以幫助你「拉開距離」,又能夠讓你用原本的經驗,來幫助你自己。其實有時候喔,從這種「智慧的自己」來看自己,曾經推出過的影片,我做了很多影片嘛!
那有時候心裡就有一種感覺,是哇~這一段真的不知所云、不知道在講什麼,真得有夠爛啊!可是呢,當我能夠透過這樣的角度的時候,我相對就比較不會糾結。
因為我就會很清楚知道,這只是一個成長跟發展的過程,誰沒有爛過?誰沒有沒有經驗過?那當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放下這些糾結之後,我就第一個,比較能夠不被過去的經驗,或過去的想像限制住。
第二個,我比較能夠有勇氣,面對現在跟未來。所以試試看,如果有一個充滿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那些你覺得過不去,或者是覺得壓力很大,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事情?
最後一個方法,第五個叫做「想像給最好的朋友,你的摯友的良心建議。」你可以問自己喔,如果是你最好的朋友,遇到同樣的狀況,你會給他什麼建議?
往往有時候,做這樣的一個「距離的切換」, 或者是做這樣一個身份的調整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人生把自己當成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其實也是合理的。
可是有了這個角度之後,很多你原本糾結的,或覺得很有壓力、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你起碼會知道,現在的第一步,或者是或許從什麼樣的方向調整,是一個可以考量的部份。
所以我們來整理一下喔,這五個方法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個,把你的內在語言,從「我」換成「你」。
第二個,從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往回頭看同樣一件事。
第三個,試著切換到別人的角度,甚至於是陌生人的角度。
第四個,模擬一下,那個充滿「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這件事。
第五個,你可以想像給最好的朋友良心的建議,那會是什麼。
其實這些想法,就是我經常在「高難度對話」的課程裡面,提到的「前提」與「背景」的概念,是相呼應的。
當我們呢,都用第一人稱來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陷入「自己的覺得」,就是「我覺得」跟「應該」的思維裡面。
這樣子呢,其實是很容易進入一種自我循環,尤其惡性循環。負面的情緒啊、壓力啊、挫折啊…這種狀況,就很容易糾結在那裡。
當你已經先「覺得」一切都「應該」會朝向不好的方向的時候,這時候你跟本看不到其它的可能啊!因為你在你「自己」裡面,你沒有跳出來嘛!
所以呢,「拉開距離」就是幫助自己看見「前提」與「背景」的具體方法。希望呢,你能夠透過這五個具體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期盼今天的分享,讓你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尤其是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我想穿越壓力,需要具體的方法;一樣面對我們的人生,一個最有限的資源,叫做「時間」。我們也需要一些具體的方法,來幫助自己找到自己效率最佳化、最優化的身心模式。
所以呢,『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會讓你回到自己大腦運作的核心本質,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讓你跳脫出,無論是拖延還是工作狂,這種兩極的狀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很期待你的參與,更期待你的發現,能夠跟我們一起做分享。我相信無論是在線上平台,還是實體教室裡,我都能夠很快的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情緒管理 桌 遊 在 看板BoardGame - [心得] 桌遊融入教學有感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前言
鬱悶的一天2015/12/14。
一天工作即將結束時的Facebook,某位好友分享了一個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xHMI033aI
應該是不能成眠的我索性不睡了,看。
正如我所想的,其中有許多誤謬,也有很多似是而非,需要注意的問題。
大家想節省時間的話,可以直接看40分之後的片段,看。以下時間
(括弧內數字表示影片對應時間)
例如:
雖然吳老師結語似乎講得不錯,不過如果你仔細看前面,其實吳老師自己說了很多自相
矛盾的話,被黃醫師(28)(40)暗暗地打臉。
張記者(9)樸克牌不是桌遊?這回答很易誤會。
張記者(9)桌遊分三類:入門類、家庭類、學習類。這到底是怎摩分類的啊?你乾脆分1
類、B類、丙類好了。
破冰高手(12)和Scrabble(26)被你們講的聽起來就不是好玩的遊戲。(雖然事實也差不多)
黃醫師(22)用桌遊代替捉迷藏體驗,懶惰要有限度啊。
吳老師(29)如果教的地理不是倫敦,教師有時間或能力設計出類似蘇格蘭特警的遊戲嗎。
王主任(31)說的桌遊是公平的,這不盡然。而如果青少年在桌遊遇到挫折會怎樣呢?
吳老師(33)情緒管理處理方式值得商榷。
黃醫師(39)關於讓步的觀點我不能接受,至少不是通則。
張記者(36)5撇步(40)5迷思寫得好沒邏輯。
王主任、吳老師(37)輸掉人際關係?你讓步是讓掉原則啊!
天啊!這也叫達人?
桌遊產業目前有太多問題,桌遊教學也是其一。拋磚引玉,希望能過防磚條款而且不會
被廢止。
--
本文
以桌遊教學為名的課程似乎越來越多。我甚至聽過桌遊很棒,建議透過家長會提案學校
要納入正式課程的說法。
如果有和我談論過桌遊教育相關議題的人,應該知道我對桌遊融入教學的立場,一向是
很反對的。其實這是我一貫表達立場的方式,更確切地說,我想說的是:目前貿然將桌
遊融入學校教學是有其風險的。
我想問:
桌遊要如何排入學校課程?
現在桌遊是社團課的一個選項,是要改成共同課程呢?抑或是桌遊教學要成為教學法的
一種呢?
桌遊該從幾年級開始排入課程,排入多少時數,又該教些甚麼呢?預期學生會學到些甚
麼呢?
桌遊課額外經費該從哪來呢?
桌遊課該用甚麼方式評量給予成績呢?
並非吹毛求疵,如果要全面性列入公立學校正式課程,這都是校務會議或教育主管機關
必須考慮的問題。理論上私校也是要考慮的,不過私校的政策很可能因董事會或校長的
想法而一夕改變,不見得要校務會議討論。
顯然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但不是我反對的重點。我反對的是:現有教師能力,不足以適
任這個新增課程。而且先前流浪教師問題才逐漸淡去,近來少子化衝擊又加劇原有已失
衡的師生比。全面新聘教師,顯然非常不切實際。
還有一點:桌遊雖好,可是為什麼是桌遊呢?不能是電影欣賞、演講、射箭嗎?
對於促進人際關係、溝通、情緒管理而言,桌遊是很好的媒介,這點或許是真的。但請
注意是人際關係重要,不是桌遊重要。我們要思考的是,為什麼要透過桌遊才能促進這
些價值,難道不透過桌遊不行?我們的學校和家庭功能是出了甚麼問題?
引進桌遊,只是一項治標不治本的方案。正如影片結尾所言,重點是陪伴。學校和家庭
如果喪失了這個功能,引進桌遊也無助於狀況改善。相反的,如果學校家庭有足夠的關
懷,沒有桌遊也可以達到一定的成效。
(不只是桌遊,幾乎所有的教材教具教學法都是強調一到一百的部分,而不是零到一的
部分,用桌遊來拯救,應該是用錯方法了。)
目前可行的方案:
桌遊社團,因為學生人數少,不會造成全體教師負擔,可以長期進行。把桌遊當成調
劑,適度加入對應課程中,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我曾看到過一些桌遊強調教學,甚至附帶教案販賣,這是我相當憂心的。各位老師請不
要忘了,這些資訊充其量只是參考資料之一,身為教師,教案應該要自己針對自己班級
規劃。
教具還是桌遊
這問題很重要。桌遊可以是教具嗎?教具可以是桌遊嗎?二者有何區別?
二者在設計時,設計理念不同。桌遊的重點是樂趣,教具的重點是學到特定的知識。但
當然最終可能會設計出很類似甚至一樣的東西。
有些桌遊在教學發揮了不錯的成效,但要取代傳統教學方式可差得太遠。就知識傳遞量
而言,桌遊顯然太少,也過於零碎。同學在學完關於法國歷史後玩聖母院,可能有助於
他對部分課本內容的印象,但如直接玩聖母院,學生可能感覺鼠疫就只是個扣分機制而
已。這裡桌遊仍然是扮演一到一百的角色,桌遊有助於學習不是因為玩桌遊後寫了學習
單,而比較可能是他被引發了學習興趣,抑或是之前的學習在這得到了某種印證。
這有甚麼用?
經營桌遊這幾年,與家長的對話經常會出現:"遊戲贏了,會怎麼樣?""很好玩,然後
呢?這有甚麼用?"
家長對台灣近年教育的影響,一直是最深遠卻未被充分檢討的一群。今天學校開設桌遊
課程的目的,如果是家長認為有助於功課或升學,那真的是不必麻煩了,因為桌遊能帶
給孩子的改變,不是這些評鑑學習單可以看出來的。而一旦家長認為沒用,這一切可能
又要重來了。味全員工很可憐,而老師就不可憐了。
最後再次強調,我並沒有要否認前輩同行們對桌遊融入學校教學努力的意思,但我相信
沒有信念及沒有顧及教育現實的教育實驗,終究是無法成功的。
雖然桌遊已逐漸擺脫賭博等汙名,但最後要留一點篇幅為電玩動漫抱不平,直到最近我
還是經常聽到玩桌遊總是比打電動或上網好這種論點,此種過度簡化和欠缺同理心的評
論方式,應該避免。桌遊並不比動漫電玩高尚,而且如果我們要家人離開電腦前,為什
麼不選擇外出踏青或健身呢?
--
沒有人不喜歡玩桌遊,只是還沒找到喜歡的桌遊。這句話根本是廢話,請尊重別人有不
喜歡和不玩桌遊的權利。
--
早安,三重!再見,蘆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4.98.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ardGame/M.1450134180.A.BF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