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簽結」
我在提告這位先生妨礙名譽之後,收到地檢署發來的行政簽結,也就是他們不能辦的意思啦。跟著羅淑蕾一搭一唱在法院外辱罵我的陌生人,羅淑蕾卻宣稱她不認識,兩個快樂活寶一起在法院前耍猴戲;地檢署說無法查明其身分和居所,所以不受理。奇怪了,路人在路上被莫名其妙地被羞辱,檢警單位應該要把他找出來才對,這樣情緒不穩定的人可能就是下一個社會未爆彈不是嗎?
好吧既然如此,那交給我的臉書好了,請大家幫我把他找出來,我要吉他。
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11/09(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
情緒不穩定的人 在 郭新政 Facebook 八卦
「行政簽結」
我在提告這位先生妨礙名譽之後,收到地檢署發來的行政簽結,也就是他們不能辦的意思啦。跟著羅淑蕾一搭一唱在法院外辱罵我的陌生人,羅淑蕾卻宣稱她不認識,兩個快樂活寶一起在法院前耍猴戲;地檢署說無法查明其身分和居所,所以不受理。奇怪了,路人在路上被莫名其妙地被羞辱,檢警單位應該要把他找出來才對,這樣情緒不穩定的人可能就是下一個社會未爆彈不是嗎?
好吧既然如此,那交給我的臉書好了,請大家幫我把他找出來,我要吉他。
謝謝大家。
情緒不穩定的人 在 Facebook 八卦
MCO,經濟垮。不MCO,醫院垮。
局部MCO可以嗎?大家乖乖,做好自己可以做的。
這個時候,在FB宣洩情緒,互相謾罵,真的只會讓氣氛更差。
「做好自己可以做的」,除了是洗手,口罩,不聚會,也是在對身邊的人(包括網絡),表現包容,關愛和鼓勵。
有事沒事就罵:死XX仔,口罩放下巴,你死而已我不想和你一起死!
罵得再大聲,留言得再兇,也是零貢獻的。零。
謹慎,不恐慌。
2021才剛開始,別還沒開始上戰場,就已經先被集體情緒陷害。
說點好話,關心鼓勵身邊的人。這一波下來,情緒不穩定的人太多,我們都需要彼此更多的扶持。
最壞的局面,並不是我們被病毒絆倒,而是人性。
情緒不穩定的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11/09(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25(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常常在教練的工作裡,會提醒一些朋友,就是你要特別留意、特別小心,你在社群媒體裡面的發文。尤其,是那些你的情緒的宣洩,不管你受什麼樣的委屈、不管你覺得有任何正當的理由,一定要讓自己不吐不快。
因為,你所有的發文、你所有的呈現,都意味著別人可以透過這樣子,去認知你、去認識你。可是,沒有人會知道你這些情緒,它的背景跟原因會是什麼;他只會去認定一個,可能你是一個脾氣大的人,情緒不穩定的人,或者是常常哭哭討拍拍的人…。
好的,就算你花很多時間、力氣跟篇幅,把你的背景都說的很清楚,然而關鍵就在於,有多少人有耐心去瞭解、去讀它呢?換成是你,你會讀別人的這些背景交代嗎?還是你會很快的,對這個人就形成了印象跟判斷?
原本我以為喔,這樣的狀況是在比較年輕的朋友身上發生,可是我後來發現,我錯了,為什麼呢?因為,現在社群媒體的使用,已經不是年齡的問題了;不管任何年齡、不管任何階段、任何層次,大家都在用社群媒體。
所以,我很驚訝的發現,這樣的問題,它並沒有任何年齡、身份、背景,或者是性別的限制。只要你有用社群媒體,我就會發現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狀況。那為什麼特別語重心長的,去談這些呢?
姑且不要去談這麼大的說,喔你寫的那些東西,以後別人搜尋你、人肉搜索你,會有什麼負面影響,這都想得太遠。我們講一個最淺、最直白的就好,就是很多事情,可能你沒有「那個意思」,但是別人會有「那種感覺」。
哪種感覺啊?總而言之,就是「對你不利」的感覺。我在這邊喔,就跟你分享兩位心理學家,分別是愛德華.瓊斯和詹姆士.哈利斯,他們做的研究。
他們找一群受試者,去讀一篇文章,這一篇文章裡面寫的論述,是支持古巴的前獨裁者,卡斯楚的文章;並且要他們去推斷這個作者,是不是真的支持卡斯楚。
然後,在這些受試者當中,有一部分的人,這些研究者告訴他們說,這個作者是自願寫下這一篇文章。然後,他們又告訴另外一群人說,這一個文章的受試者,是出於被威脅的狀態底下,才寫他們認同卡斯楚。
結果,令人感覺到很驚訝,而且很奇怪的就是哦,那個後面被告知說,這個文章的作者,是被威脅才寫下這一篇文章,的這一群讀者,就算他們知道作者是迫於無奈,他們還是主觀的認定,這個作者其實是喜歡,而且支持卡斯楚的。
也就是說喔,人有一種自然的傾向,會認為某個人的文字聲明,會反映了這個人的真實態度。哪怕就算我們知道,這些人的聲明其實並非出於自願,我們還是會傾向,去按照他的聲明,去認定這一個人的態度跟傾向。
所以囉,我現在邀請你回想一下,當你在臉書上,或者是各個社群媒體上面,看到你所有朋友的發文,就算你明白某些事情的內情,就算你知道這一個朋友,他原始的個性是如何。
可是當他發了一些,具有情緒性的貼文的時候,你會不會很直觀的就認為,這一個人其實「情緒控制」是有問題的,EQ有提升的空間;就算你知道他受了多麼大的委屈,不是嗎?
那麼如果回到你身上,你被別人這樣的認定,不管你受了什麼委屈,大家會因為你的發文,對你有負面的感知跟看法,那麼這會是你所想要的嗎?你可以好好的想一想,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內容的文字說明裡,都有相關的課程連結。凱宇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情緒不穩定的人 在 【個人成長】不情緒化,當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情緒自救》 的八卦
【個人成長】不情緒化,當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情緒自救》 | Carson書評 情緒不穩定的人 ,都內耗很嚴重,把勁用在錯的地方當我們排斥負面情緒情緒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