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你更怕死
#你他媽的誰在戶籍住海邊說為什麼不戴口罩我就請你吃屎
#要嶺背講幾次英國口罩短缺
#英國口罩目前給第一線工作人員醫生護士
#每天只出去一次30分呼吸空氣在家外面都沒人帶三小口罩
#我們連超市都沒去洗勒靠背三小
#你以為全世界都有陳時中嗎
#不要再說這是關心拜託不用不然你買張機票帶很多口罩來英國分發
#麥格靠背了嶺北的口罩都捐出去給需要的人了啦
#你孃吉擺我就是沒水準啦怎樣
自從肺炎入侵歐洲後,太太每天都很焦慮,不停地對馬克先生碎碎念,那時候英國因為沒有什麼人感染,馬克先生也像絕大部分的英國人一樣,沒有太大的感覺,沒辦法,歷年的sars,非洲豬瘟,禽流感,英國不知道是因為地理位置關係,還是就剛好比較幸運,他們都沒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病毒是在亞洲發現,應該是像以前一樣,不太會被波及到。
-
後來英國開始淪陷,太太是人類,當然害怕,當然會自私,曾經想過要逃回台灣,但是逃回台灣,馬克先生怎麼辦,啦啦怎麼辦(啦啦之前的台灣護照還沒辦成功),要是回去途中,本來沒事卻中鏢,又該怎麼辦,除了得承受社會輿論外,自己身體也要受病毒入侵而痛苦,尤其是我是嫁來的,這輩子只要馬克先生在英國居住,我也就會一輩子住這裡,既然這樣,當然得跟馬克先生一起留在這裡,無論好壞,再說,馬克先生也很值得讓我當跟屁蟲,跟他一輩子。
-
從兩週前就一直不停有新聞台要採訪,第一時間馬上跟家人說,對我爸昌ㄟ這個鄉下人說,女兒要被採訪多厲害啊,這輩子我爸爸沒有真正的以我為傲過,連阿玉跟他說,女兒寫文章,開始有很多人看,你們一定猜不到,昌ㄟ說什麼,他只淡淡的說『又不是像館長一樣』
從這裡看來,我爸的偶像應該是館長((歪樓))
為了要讓昌ㄟ覺得有面子,我真的有一刻是想答應的,當然最後我沒有,原因是我不能代表整個英國人或政府發言,也怕大家會越看越害怕,這不是我想要的,不用把我想得很偉大,單單只是覺得越多人害怕時,我會更嚇更焦慮而已。
-
英國開始囤衛生紙囤食物時,我們跑了好幾家超市就是買不到雞蛋和豆腐,啦啦和我一直都是蛋奶素,這兩樣東西是我們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於是,整整一個禮拜我們沒有雞蛋吃,最後是放棄保護脆弱肛門拿僅剩一袋衛生紙,跟馬克先生的弟弟換ㄧ盒雞蛋和一條麵包,這些事情,在未解決時,沒有寫出來,也是怕大家恐慌,或怕被說裝可憐討拍!
-
前幾天,太太發了一個影片,雖然砒霜們一直都在,太太基本上也都不會有太大的情緒,但我從來沒有想過,因為不想造成恐慌,也不想讓自己更害怕,所以幽默的看待現在的窘境,會變成被人攻擊的理由,不管影片拍攝時間就留言或私訊我們是智障白痴沒有待在家,不管為什麼英國沒有口罩,劈頭就罵我不是好媽媽沒有在保護小孩,罵我自私自利,不管大家的死活,罵我拍那種影片就是要鼓舞大家出去玩,但是,太太至理名言其中一條就是,歡喜做,甘願受,既然我要寫粉專,不管接不接受,那些我不喜歡的聲音,一直都會存在的。
-
目前停班停課的英國,昨天感染人數已經破8千人,死亡人數破500,政府很貼心,幫公司付了百分之80的薪水,但因為馬克先生是自僱業,所以我們不在補助裡,就是完全沒有薪水,雖然暫時生活不會有太大困難,但聽到馬克先生又說,這些是檯面上,檯面下沒有測試到了也許是人數的十倍,本來就悲觀主義者的我,雖一直不停跟自己說不用擔心,很快就會沒事,就會開工有薪水,好好防疫,要是還是感染,那就是天意,但,我還是很害怕得大哭一場。
✂️…………………………………………………………
英國人性化封城的第三天,太太跟馬克先生每天在家陪啦啦打鬧,也依照首相說的,待在家,每天出門一次運動,強化肛門,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大陰帝國的肛門就如鋼鐵般的強壯,到時候,就不用在囤衛生紙了。
/
/
/
沒錯,我就是最近月經來,沒有馬騎,多愁善感的刷一下存在感。
/
/
喔對了,我還是很歡迎人家來採訪我,但是你標題要下-媲美館長的英國帥人妻,如果可以與伍佰老師放同版面,我會更滿意。
*附上全家人在家外面強化肛門的照片
⭐️IG太太的真實日常:https://instagram.com/black54399?igshid=1ixwh4bg37yht
🎁IG的新代購,這邊賣得會跟社團有些許不一樣唷
https://instagram.com/mrs_mark18?igshid=69ex8a0gjdkq
⭐️很掉漆的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6OQsDMgXx95gmZMK03h4Q
⭐️買到剁手團👇
馬克太太住英國亂亂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17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liYR6lv01-4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悲觀主義測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新冠疫情恐延燒明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數據生物專家Michael Levitt大膽的樂觀預言,全球封城政策後,大疫情即將結束
【當全球各國紛紛祭出封關封城等各項史無前例的決斷措施,企圖阻斷新冠病毒的大舉蔓延,疲憊的人們忍不住要問,這場疫情究竟何時能夠結束。英國首相強森曾經誇口12周扭轉頹勢,如今就範的不是病毒而是他自己。英國愛丁堡大學流行病學教授稱,通往新冠病毒終點眼前有三條路,分別是疫苗研發成功並普遍施打,其次則是感染足夠多的人達到集體免疫,最慘的就是新冠病毒永久改變了我們的社會與行為,但無論是哪一條都將是一條漫漫長路。我們必須努力壓平曲線,替更有效的篩檢、藥物和疫苗爭取時間,畢竟新冠病毒對人類的危害已超出想像,再健康的人恐怕都難逃魔掌。】
{內文}
(新聞旁白)
洗手,用消毒水消毒街區,封鎖城市,我們已經採取各種措施,企圖遏阻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從中國到義大利到美國
(強森/英國首相)
我們正在竭盡所能打贏這場戰爭
(梅克爾/德國總理)
我們在爭取最寶貴的時間
(文在寅/韓國總統)
接下來的幾天將會是最關鍵
當全球主要國家紛紛出招,各自以史無前例的決斷措施,企圖阻斷新冠病毒的大舉傳播,我們耳中迴盪似乎的仍是公衛專家們,苦口婆心要大家繼續嚴陣以待,因為高峰將至卻遲遲沒來。
(譚德塞/世衛總幹事)
要求人們待在家裡,並關閉人員流動,是為了爭取時間,並減輕對公衛系統的壓力,但單靠這些措施並不能消滅傳染病,這些行動的目的,是為了採取更精確,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以遏止病毒傳播並挽救生命
英國首相強森曾經發下豪語,他深信英國可以用12周「扭轉頹勢」,讓新冠病毒「乖乖就範」,但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卻很不客氣地說,情況恐怕不如他想像中樂觀。因為即便未來三個月,確診病例數量逐漸減少,全球距離疫情結束依舊是長路漫漫。
(Dr. Max Gomez/CBS資深醫療記者/《治療細胞》作者)
根據中國和韓國的經驗,可能會需要至少四到六星期,才能讓新病例及死亡人數的曲線拉平,在美國這裡,我們的檢測速度非常慢,而且僅到最近才逐州實施「不准出門」的規定,所以最樂觀的評估,如果要計算達到高峰,然後開始恢復正常的時間,我認為可能至少要兩個月之後,如果放棄執行全國性的禁足令,或許需要更長時間
BBC報導稱,擺在眼前的現實是,全球當下普遍施行的大規模封鎖,根本無法長期維持,因為它所帶來的社會與經濟損失是毀滅性的,但各國面臨的難題也都一樣,大家找不出一個「退場機制」,在新冠病毒徹底消失之前,英國愛丁堡大學流行病學教授Mark Woolhouse,日前受訪時就表示,當下擺在我們面前的路有三條,一是疫苗研發成功並普遍施打,這部分就算順利,最快也要12到18個月,其二是透過感染讓足夠多的人具備免疫力,這條路就是之前爭議不斷的「佛系防疫」,時間會拖得更久,第三是永久性的改變我們的行為及社會,但這一點恐怕無人樂見。
(Frank Myers/美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衛生部感染預防和臨床流行病學臨時主管)
對於我們大多數同事來說,我認為我們都同意,新冠病毒會一直陪著我們到明年,並且我們將會繼續看到更多確診個案,當下我們的希望,是大家一起做好所謂的「拉平曲線」,讓大量感染的人數延遲出現,這樣我們才有機會開發有效的疫苗,並且我們還了解到在出現嚴重症狀時,如何更有效地治療這種病毒
一個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是,新冠病毒可能將陪伴我們一段不短的時間,英國科學家用當地數字提醒大家,目前在眾多確診重症病患中,性別上 男多於女的趨勢明顯,平均年齡62.6歲也算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有5%不到30歲,及10%40多歲的重症病患,他們原先可能非常健康,但照樣會被新冠病毒徹底擊潰。
(Michael Prendergast/新冠病患)
我本來毫無症狀,3月16號禮拜一回到家,禮拜二我就開始呼吸急促,到了禮拜三體溫飆高,應該是我的身體在抵抗感染,所以使我難以忍受嚴重的呼吸急促,且躺在床上也不斷地高溫抽搐,到了禮拜四,我打電話叫救護車,我現在已經住院,而這已經是第五天
然而這些人,也是現階段防疫最不合作的一群,《華爾街日報》近期引述科學家說法稱,新冠疫情正在全球引發一場「代際戰爭」,這批俗稱千禧世代的年輕人普遍對病毒缺乏警惕,當各國先後採取隔離措施大規模封鎖,企圖遏止病毒迅速傳播,他們卻在這場抗疫戰爭中頻頻扯後腿,嚴重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這些年輕人把新冠病毒戲稱為「嬰兒潮世代的終結者」(Boomer Remover),他們違反禁足令的說法是,在一個崇尚個人主義與自由的西方國家,很難想像人們不再握手親吻或擁抱,會是何種景象。
(Dr. Amy Acton/美俄亥俄州衛生部長)
我們現在所要做的,絕對是我們必須做到的,那就是徹底的緩解,一種非藥物的 最大化的干預措施,這將持續一段時間,但我們將努力在這個抑制階段中努力,找出其它的應對策略
科學家們確實正在爭分奪秒,因為全球確診與死亡個案仍持續升溫,當德國博世開發出的新快篩試劑,只需2個半小時就能得知結果,英國Mologic公司的快篩工具,已壓到只要10分鐘就能分辨出誰該隔離,美國亞培Abbott最快五分鐘內出爐的篩劑,也宣布測試成功,即將從下周開始每天提供全美至少5萬個,而全球在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上,本周也不斷有新進展,不只全球科學家已統整確認,至少有69種現存藥物,可以提供治療新冠病毒,最新一期《藥理學研究》期刊上的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所率領的團隊,也聲稱發現中成藥蓮花清瘟,能顯著抑制冠狀病毒在細胞中複製,從而發揮抗病毒活性的功效。
(Dr. Anthony Fauci/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_
如今這世上並不存在被證明能安全且有效治療新冠病毒的療法,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將不竭盡所能,使具有一點功效的東西,進一步證實可以獲得廣泛運用
新冠病毒對人類的危害早已超出想像,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最新公開,一段確診病患肺部的3D影像就明白指出,一個59歲男性除了高血壓,沒有其他重大疾病,卻在染病之後,肺部被徹底攻陷,黃色部分就是肺部受到感染發炎處,很明顯的肺部損傷不只限一處,而是覆蓋兩邊肺葉的大片區域,顯示新冠病毒的感染極快且富有攻擊性,就算再健康的病患也難逃魔掌。
(Andrew Dunn/資深公衛記者)
疫苗通常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才能開發出來,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能夠在創紀錄的時間內,研製出針對冠狀病毒大流行的疫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說法,目前已經有40多種疫苗可供選擇
我們確實有足夠的理由不必悲觀,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史丹佛大學結構生物系教授Michael Levitt,近期接受洛杉磯時報專訪時就大膽預言,相信科學家的努力,全球疫情將很快落幕,我們終究都會沒事的,這位猶太裔,出生南非的美國科學家,從武漢封城以來就一路精準預測,中國疫情即將放緩,近期也成功預言韓國疫情已進入減速階段,義大利也到了拐點,他以鑽石公主號為例,即便在那個病毒感染最完美的環境,巨大的公共區域搭配中央空調,人口密度等同於將所有以色列人,塞入30平方公里的密閉空間,且人群都還是易感染的老人,最終船上也只有20%的人被感染,他說只要繼續維持現有的社交隔離策略,新冠疫情的結束指日可待,更不要說全球各國都正傾舉國之力,讓科學界替全人類找答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kDpPJOPTk
悲觀主義測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0806紐約時報
*【貝魯特爆炸後,憤怒情緒高漲,有證據表明官員們知道存在風險】
當局仍在搜救倖存者,民眾憤怒情緒高漲。爆炸可能是由數千噸硝酸銨引起的,長久以來,官員明知具有危險性,卻一直未處理,現在民眾迫切地想要知道誰該為此負責。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05/world/middleeast/beirut-lebanon-explosion.html
*【貝魯特爆炸事件的罪魁禍首是一艘漏水、問題重重的船】
黎巴嫩官員稱,這批危險物質原本裝載於一艘俄羅斯貨船上,六年前停靠貝魯特,計畫駛向莫三比克,但港口官員在發現船上有“嚴重故障”後將其扣押。這艘船,由於有金融和外交糾紛,被俄羅斯商人遺棄。硝酸銨被轉移到貝魯特的一個碼頭倉庫,直到星期二,發生大爆炸,目前已知有130多人死亡,5,000人受傷。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05/world/middleeast/beirut-explosion-ship.html
*【全球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死亡病例已超70萬】
據《紐約時報》資料庫,全球新冠確診感染者已達1860萬人,幾乎每個國家都發現了這種病毒;過去兩周,新增病例顯著增加的國家幾乎是顯著減少的國家的兩倍。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0/world/coronavirus-maps.html
*【美國衛生部長Alex M. Azar II,計畫率團訪問臺灣,此舉可能激怒北京】
臺灣方面稱,Alex M. Azar II將與蔡英文會面。北京外交部發言人則表示,“堅決反對美台官方往來”。如果成行,Azar將是自1979年美台正式斷交以來,訪台級別最高的美國官員。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04/world/asia/taiwan-azar-beijing-coronavirus.html?
*【美國佛羅里達州確診病例超過50萬】
截至週三,該州已有7626人在疫情中死亡。儘管近期新增病例出現下降趨勢,該地仍屬疫情重災區。和另一熱點地區加利福尼亞州相加,兩州的病例總數占到全美的近四分之一。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0/us/florida-coronavirus-cases.html
*【冠狀病毒實時更新】
#紓困方案協商繼續,但郵政服務資金的爭議使使問題更加複雜化。國會議員們對於在週五完成協商的希望越來越悲觀,在將民主黨領導人和特朗普政府分開的問題清單上,與美國郵政總局(US Postal Service)的資金爭端增加,同時還增加了失業救濟金和對州和地方政府的援助。
#在父母和老師反對混合模式之後,芝加哥的學校將只在網上重新開放。
#阿肯色州官員說,8月24日開學後,公立學校每週為學生開放五天。區應該“允許靈活的時間安排和虛擬學習選擇。
#紐約市將設立檢查站,以告知旅客有關州檢疫規定的信息。紐約市長白思豪表示,紐約市將在主要的橋樑和隧道過境處設置檢查站,以告知進入該市的人員有關州的要求,即其他數十個州的旅客在抵達後必須進行檢疫14天。
#維吉尼亞三發布美國第一個應用程式,該應用程式使用了蘋果和谷歌的新軟件來通知用戶他們可能暴露于冠狀病毒。
#歡迎回到德國。現在進行免費的病毒測試。
#阿富汗衛生部稱該國三分之一人口(約1000萬人)可能感染病毒並已康復。這一資料基於一項全國性調查,研究人員在隨機選擇的地區挨家挨戶進行抗體檢測。調查還得出結論稱,擁有500多萬人口的首都城市喀布爾有超過一半的居民感染了病毒。
#眾議院行政委員會最高共和黨伊利諾伊州代表Rodney Davis被測出冠狀病毒陽性,成為一周內第三位遭感染的國會議員。
Facebook 刪除了川普週三競選活動發布的視頻,其中他聲稱兒童對冠狀病毒是免疫的,這違反了社交網絡針對該病毒的錯誤信息的規定。
在紐澤西州,衛生專員星期三說,一個7個月大的嬰兒死亡,並隨後對該病毒進行了陽性檢測,儘管目前尚不清楚主要的死亡原因是什麼。
#美國聯邦政府已向強生公司投入超過10億美元,以購買多達1億劑實驗性冠狀病毒疫苗。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05/world/coronavirus-covid.html
*【FDA警告,遠離這115種洗手液】
該機構在6月份警告消費者,避免使用九種在墨西哥製造的洗手液產品,因為它們含有甲醇,該甲醇如果被皮膚吸收或攝入,可能會產生毒性。大量接觸甲醇會導致噁心,嘔吐,頭痛,永久失明和癲癇發作,以及其他有害影響。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04/health/fda-hand-sanitizer-recall.html
*【拜登的密爾沃基之行取消,正常的總統競選活動也取消了】
拜登表示,因為疫情嚴重,他不會出現在密爾沃基的民主黨總統提名大會上,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前主席,負責該黨2000年和2004年選舉活動的Terry McAuliffe說:“我們傳統上已知的方式已不再存在。” “將在社群媒體上採取更多地互動”。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05/us/politics/democratic-convention-biden.html
*【收購TikTok會是一筆好買賣嗎?】
時報科技專欄作者Kevin Roose認為,一些企業收購是非常簡單明瞭的,但收購TikTok要複雜得多。這款應用最寶貴的資產——準確高效的演算法和受歡迎的創作者社區,可能不像公司本身那樣容易獲得。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00805/tiktok-deal-algorithm/
*【肯亞用不尋常的方式解決上課問題:取消學年,重讀】
肯亞宣佈取消2020剩餘學年,要求所有學生需要重讀一年。做出這一決定原是為了保護師生免受病毒感染,同時解決不平等問題,但一些私立學校仍線上上授課,此舉可能反會加劇教育不平等。專家指出,肯亞是唯一採取這種極端措施的國家。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05/world/africa/Kenya-cancels-school-year-coronavirus.html
*【廣島原子彈爆炸75周年】
市政官員和和平活動人士曾設想在今天舉行大型紀念活動,但新冠疫情迫使組織者縮減活動規模。與會者將在800人左右,是正常年份的十分之一。預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發表講話。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05/world/asia/hiroshima-japan-75th-anniversary.html
*【紐約檢察官去年曾傳喚德意志銀行】
德意志銀行長期以來一直是川普及其商業帝國的主要貸方,曼哈頓地區檢察官的這一舉動意味著,檢方對川普商業行為的刑事調查範圍比以前所知的更廣。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05/nyregion/trump-taxes-vance-deutsche-bank.html
*【莫迪在清真寺遺址上建寺廟,稱是印度教的勝利時刻】
印度總理莫迪週三在阿約提亞一座被毀清真寺的遺址上,為新的印度教寺廟奠基,寺廟建址地點特殊,數十年來,這裡曾多次發生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衝突。分析認為:莫迪主持奠基儀式的舉動是其大力推行印度教民族主義的里程碑。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05/world/asia/modi-temple-ayodhya.html
*【日本入境限制引發外企抗議】
自4月以來,在新冠疫情導致的嚴格旅行限制下,近10萬名原本在日本工作的外國人無法進入該國,這引發了外國企業的強烈抗議。一些大型國際公司的高管表示,他們正在重新考慮在日本的業務。
https://www.nytimes.com/2020/08/05/business/japan-entry-ban-coronavirus.html
悲觀主義測試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17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liYR6lv01-4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華府規定香港出口到美國的貨品,產地來源不可標記為「香港製造」,港府向美方交涉,要求即時撤回規定,不排除透過世貿機制採取行動。美國總統特朗普奉行單邊主義,無視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破壞昔日美國主導建立的國際遊戲規則,白宮前年發動貿易戰向中國貨加徵關稅,世貿裁定美方做法不符全球貿易規則,向全世界說明了是非曲直,港府向世貿申訴,既是為了捍衛香港利益,同時亦是維護國際貿易規則,反對霸凌行為。特朗普一再批評世貿對美國「不公」,退出之說近年甚囂塵上,然而國際多邊貿易體制存廢,可不是一個國家說了算,倘若華府退出,只會令美國陷入孤立。實施後,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取消美國對港「特殊待遇」,不再區別看待香港與內地。
蘋果頭條
李嘉誠基金會公佈,向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及教育大學資助共1.7億元,並已悉數將資助撥給四間院校,同時讚揚本港醫護、科研、教育人才甚具潛質。基金會指,李嘉誠致函港大醫學院梁卓偉、中大醫學院陳家亮、科大校長史維及教大校長張仁良,並引蘇東坡 《赤壁賦》,鼓勵在萬物多變中,以創新力量求存立足未來,又指「知識改變命運」箇中真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的永恆,在一直多變的庚子年中,深信推動教育可衝出混沌迷惘,捐資共1.7億港元,支持多個科技項目。李嘉誠期望,四間院校管理層共同借科技革命之力,「自強守志,化虛幻夢境為實質競爭力。」基金會資助1.7億元支持科技項目,其中包括1億元支持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成立「低溫電子顯微設施研究中心」;3,500 萬元助建中大學醫學院世界高水平的轉化組學平台;3,000萬元支持科大發展合成生物學科研;500 萬元資助教大與本地設計師合作,引入全港首個終端AI教材。
東方正論
西諺說,一次錯誤的判決甚於十次犯罪,犯罪只是污染河水,錯誤判決則是污染源頭。黎智英涉刑恐東方報業集團記者案以表證成立、黎智英罪名不成立告終,不僅全城嘩然,政法界人士更質疑判決有問題、不合理,促請律政司提出上訴。上訴期今日屆滿,奈何律政司不聞不問不作為,再次放生彰彰明甚。人們不禁要問,大家都是納稅人,律政司為何只為反中亂港集團服務?為何一味庇奸護惡、充當漢奸走狗的保護傘?香港亂成一鍋粥,止暴制亂遙遙無期,全拜律政司放任司法從源頭污染河水所賜!路見不平一聲吼。黎智英被判無罪的判決一出,社會各界紛紛感到難以置信,紛紛為受害者仗義發聲,由立法會議員到執業大律師再到法學教授,無不指出案件有相有片、有人證有物證,證據十分充分,尤其被告在沒有出庭自辯的情況下,法庭竟接納其供詞,反指堂堂正正出庭的證人「不誠實」,簡直匪夷所思。
星島社論
第三波疫情放緩,政府早前提及將著手重啟經濟。行政會議成員、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認為,重啟經濟關鍵是香港與外地在疫情防控上有互信。他指現時英國和以色列等地方皆有快速測試技術,據他了解,以色列的快速測試只需要數分鐘即完成一個測試,成本數十元,準確度達百分之九十五。他認為可在機場及其他出入境關口引入相關技術,為香港把關同時讓到訪的旅客有信心。他又促請政府盡快推出「港版健康碼」,確保「港健碼」與「粵康碼」和「澳康碼」無縫互通,把握大灣區機遇,重啟經濟。林健鋒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重啟經濟的關鍵在於香港與外地在疫情防控上的互信。他提到,政府正與多個國家及地區商討「旅遊氣泡」(Travel Bubble),當中模式包括離境前作互相認可的健康測試。對於檢測模式,林健鋒認為「一個好嘅、快嘅測試」可以加強香港的疫情把關外,亦能讓有意到訪的旅客有信心。
經濟社評
《金融時報》中文網上月初曾這樣評論:對人民幣前景持悲觀看法,可能有些目光短淺。人民幣兌美元滙價持續走強,昨升穿6.77關口,短短3個半月累升逾4,000點子,分析指短期仍有上升空間。人幣走強,主因是美元過弱,疊加內地疫情管理得宜,復甦勢頭勁,吸引更多資金流入。人幣上升固然有利谷內需,但升勢過急卻可能帶來重大風險,挫損經濟復甦勢頭。人幣中間價昨高開397點子,報6.7825,帶動在岸價和離岸價迅即升穿6.77關,甚至一度升破6.76,再創逾16個月新高。券商預期人幣兌美元滙率形成一個新區間,上限為6.6,下限為6.9,而新中樞在6.75水平。事實上,人幣自5月底走強,累計升了逾4,000點子(5.7%)。與其說人幣升勢凌厲,倒不如說美元過弱。美國聯儲局為了救經濟,3月起大幅減息,並實施無限量寬,令美滙由高位102.8拾級而下,至今累跌9.55%,人幣被動升值,但同期人幣兌一攬子貨幣的CFETS指數,卻下跌2.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iYR6lv01-4/hqdefault.jpg)
悲觀主義測試 在 你是樂觀者還是悲觀者 - 放鬆吧心理測驗- fun8 的相關結果
生活中,免不了會遇到一些麻煩的事情,當你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是屬於樂觀的態度看待問題,還是悲觀的態度呢? 本測驗共10 題,有2291 人投票,準確率100 % ... ... <看更多>
悲觀主義測試 在 日本超準性格診斷!10條問題測你是樂觀/悲觀派放負也非壞事? 的相關結果
日本YouTube頻道「幸せ*Style」近日上傳一個心理測驗,只要回答用10條「Yes/No」問題,再計算得分,就可以知道你的性格是不拘小節的「樂觀派」,或是心靈 ... ... <看更多>
悲觀主義測試 在 你夠了解自己嗎?用「這10點」來測試,你的悲觀指數高不高 的相關結果
做樂觀程度的測驗時,也有一些人的測驗結果是「悲觀主義者」。這個時候,再度為結果感到悲觀是沒有意義的。 讓我介紹給大家一些簡單技巧,可以把悲觀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