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の平成推しドラマ20
前陣子平成年代結束前,看到amazon發起這個tag,要大家推薦屬於自己的平成日劇,我自己覺得用這樣的主題告別一個世代的確很有味道,也有點清理自己青春記憶的浪漫。所以也跟著在推特上響應這個主題,選出20部平成日劇,用經典劇歡送平成,迎接令和。
在推特連載完後,一起整理到臉書上給大家參考,也歡迎大家一起丟出自己的平成記憶,畢竟未來的令和小孩們,也是需要這些老東西來堆築自己的追劇人生啊。(天啊這些劇以後都是老東西ㄌ!)(有些現在就是ㄌ!)
01.虎與龍(2005)
沒有缺點的日劇,放到今天來看依然是沒有別的編劇寫得出來的故事。
02.曼哈頓愛情故事(2003)
當我們以為愛情喜劇只能這樣的那個年代,有個人跟你說,欸欸還可以那樣喔,也可以這樣那樣喔,甚至還可以這樣那樣之後再這樣然後再那樣喔!(到底怎樣!!!)
03.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1995)
這部戲某種程度上奠定了日系推理劇的其中一個招牌型態,該惡搞時惡搞,該恐怖時恐怖,該青春偶像時也能青春偶像。另外對電視台系列經營也是一個標的般的存在,他影響了整個時段的客群選擇,總之非常重要,也是童年回憶,尤其那個BGM。
04.Legal High(2012-2014)
能夠這麼完整地從各種社會切面去看待法律案件,再透過多重視角去模糊善與惡的表面定義,最重要的,是它最終還成為一部節奏明快的喜劇。各種細節的發揮都是令人讚嘆。
05.BORDER(2014)
每集都是難以預料的刑事劇公式大顛覆!也透過亡者視角,延伸討論案件的死角與深度切入點,甚至精準命中未來的社會案件與模式。近幾年根本沒有任何日本刑事劇,具有這樣的維度,就算再跨一個年號,這部戲一樣還是擁有這種魅力。
06.深夜食堂2(2011)
為深夜劇與美食劇帶來革命性的故事形態,在氛圍掌控上也成為國際代表,在預算普遍低的深夜劇市場中,深夜食堂本身狂銷海外的故事比劇裡發生的事情更加勵志。
07.勇者義彥(2011-2016)
我們都知道日本人暫時還拍不出冰與火之歌,但至少在平成年代,他們有了勇者義彥。
08.東京愛情故事(1991)
曾經成為許多日本偶像劇初代台灣觀眾的集體心靈創傷,但在多年後,網際網路帶來豐厚的人間交流,人類對於社會上產生的情感之複雜性也有更高的挖掘,大家開始進行對本作的二度理解。我相信這部戲會帶著跨越年號的男女們走向更尊重愛情的人生。
09.最高的離婚(2013)
與東愛剛好是另一種概念的執行,完全呈現當代關係的各種微妙觀察,從個人到伴侶再到情侶,每一層關係中,各種偏執與需要被照顧到的情緒都有了清楚的面向,我認為這是足以描述平成婚姻樣貌概況的重要作品。
10.TRICK(2000-2003)
把很cult的設定和題材,玩到變成超級主流,甚至形成自己的一派類型,圈套即使充滿了各種荒謬不合邏輯的內容,它依然是部偉大的作品,而且他把兩個在演藝圈看起來沒什麼起色的演員救到變成超一線,也是有夠傳奇的紀錄。
11.溫柔時光(2005)
這部戲的療癒感會持續100年,然後在每個年號裡治癒那些在家庭、友情與人際關係之間迷惘的人們。
12.古畑任三郎(1994-2006)
搬出名字就不太需要解釋,他必定是平成電視偵探代表。從腳本編排、人設、到各種打破第四道牆與觀眾的競猜對白,隨著平成落幕,這類型的破格電視偵探應該會越來越多,卻不可能因此忘記這個男人在揭曉真相前的那個停頓。
「我是古畑任三郎。」
13.HERO(2001)
這部真的是平成黃金年代的集大成,從主角魅力,到戲劇類型設定,到整個爆紅社會化的過程都值得反覆玩味一百年!
14.寬鬆世代又怎樣(2016)
這部戲裡,充滿著各種世代與各種家庭構成的角色,互相交錯著,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從每個人的故事線路中,理解一件極其痛苦,也極其悲慘,但又極其有用的概念: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是脆弱的總和。
15.醫龍(2006)
重新定義醫療劇的娛樂性,用幕後的細節表演駕凌前端故事的樣板,我自己覺得這部戲對於日本電視圈的醫療作品產生了巨大的革命。(不過基本上看前兩部就好,後兩部很雞肋。)
16.交響情人夢(2006)
一樣帶來革命性風暴的指標作品,重點在於一個劇組從內到外如何看待漫改作品,他們的做法是:直接讓戲劇表演和漫畫的浮誇度無縫接軌。在此之前除非是本身就惡搞性質的日劇,不然很難做得這麼淋漓盡致。但這部戲讓大家知道,就算是愛情月九也可以誰管你。
17.時效警察(2006-2007)
融合漫才、惡搞、整人、沒道理的推理、難以收場的節奏、從天而降的人設,集結了各種無法控制的元素,最終卻成為完成度超搞的cult系名作,絕對是此生必看的日式偏門喜劇。
睽違十幾年還能看到續作真的是活久見了。
18.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2014)
不論原作小說或是電視劇,都是在用最溫和的態度帶領大家走出傷痛,或者應該說,當我們面對親近的死亡,最高目標不是在於走出傷痛,而是在體會傷痛的同時理解,活著的自己所經歷的日常有多麼寶貴。
19.儘管如此要活下去(2011)
完美的演員表現讓作品的厚度加倍,雖然片名給人感覺帶來希望,但實際上整部戲想傳達的是,為了慢慢走向希望,這些加害者與被害者的親族得度過多少的苦難、經歷無數的絕望。這世界就是這麼殘酷,而我們就是這麼平凡,正因如此,才值得活得更美好。
20.海女(2013)
平成最佳、世紀最佳、我的人生最佳日劇。
如果你看完了沒感覺,去重看一次。如果你看完了也跟我一樣愛,讚爆ㄌ快跟我一起推向宇宙。如果你沒看過,請你走開先不要跟我講話。(最後一篇收尾在發脾氣合理嗎!)
最後附上幾部有進到最終決選名單的遺珠,都是我覺得非常好看的作品,沒入選的原因純粹是配額不夠。(很隨便!)
1.Going My Home(2012)
2.Unnatural(2018)
3.漂流教室(2002)
4.重版出來!(2016)
5.倒數第二次的戀愛(2012-2014)
6.不結婚的男人(2006)
7.白夜行(2006)
8.改造野豬(2005)
9.JIN-仁-(2009)
10.木更津貓眼(2002)
「悲慘世界演員名單」的推薦目錄:
- 關於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 Facebook
- 關於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 Facebook
- 關於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 關於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負雷]悲慘世界-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悲慘世界演員名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悲慘世界演員名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悲慘世界》演員現場錄音秀唱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悲慘世界》 - 求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時尚女魔頭》《悲慘世界》主演安妮·海瑟薇留名好萊塢星光 ... 的評價
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 Facebook 八卦
#私の平成推しドラマ20
前陣子平成年代結束前,看到amazon發起這個tag,要大家推薦屬於自己的平成日劇,我自己覺得用這樣的主題告別一個世代的確很有味道,也有點清理自己青春記憶的浪漫。所以也跟著在推特上響應這個主題,選出20部平成日劇,用經典劇歡送平成,迎接令和。
在推特連載完後,一起整理到臉書上給大家參考,也歡迎大家一起丟出自己的平成記憶,畢竟未來的令和小孩們,也是需要這些老東西來堆築自己的追劇人生啊。(天啊這些劇以後都是老東西ㄌ!)(有些現在就是ㄌ!)
01.虎與龍(2005)
沒有缺點的日劇,放到今天來看依然是沒有別的編劇寫得出來的故事。
02.曼哈頓愛情故事(2003)
當我們以為愛情喜劇只能這樣的那個年代,有個人跟你說,欸欸還可以那樣喔,也可以這樣那樣喔,甚至還可以這樣那樣之後再這樣然後再那樣喔!(到底怎樣!!!)
03.金田一少年的事件簿(1995)
這部戲某種程度上奠定了日系推理劇的其中一個招牌型態,該惡搞時惡搞,該恐怖時恐怖,該青春偶像時也能青春偶像。另外對電視台系列經營也是一個標的般的存在,他影響了整個時段的客群選擇,總之非常重要,也是童年回憶,尤其那個BGM。
04.Legal High(2012-2014)
能夠這麼完整地從各種社會切面去看待法律案件,再透過多重視角去模糊善與惡的表面定義,最重要的,是它最終還成為一部節奏明快的喜劇。各種細節的發揮都是令人讚嘆。
05.BORDER(2014)
每集都是難以預料的刑事劇公式大顛覆!也透過亡者視角,延伸討論案件的死角與深度切入點,甚至精準命中未來的社會案件與模式。近幾年根本沒有任何日本刑事劇,具有這樣的維度,就算再跨一個年號,這部戲一樣還是擁有這種魅力。
06.深夜食堂2(2011)
為深夜劇與美食劇帶來革命性的故事形態,在氛圍掌控上也成為國際代表,在預算普遍低的深夜劇市場中,深夜食堂本身狂銷海外的故事比劇裡發生的事情更加勵志。
07.勇者義彥(2011-2016)
我們都知道日本人暫時還拍不出冰與火之歌,但至少在平成年代,他們有了勇者義彥。
08.東京愛情故事(1991)
曾經成為許多日本偶像劇初代台灣觀眾的集體心靈創傷,但在多年後,網際網路帶來豐厚的人間交流,人類對於社會上產生的情感之複雜性也有更高的挖掘,大家開始進行對本作的二度理解。我相信這部戲會帶著跨越年號的男女們走向更尊重愛情的人生。
09.最高的離婚(2013)
與東愛剛好是另一種概念的執行,完全呈現當代關係的各種微妙觀察,從個人到伴侶再到情侶,每一層關係中,各種偏執與需要被照顧到的情緒都有了清楚的面向,我認為這是足以描述平成婚姻樣貌概況的重要作品。
10.TRICK(2000-2003)
把很cult的設定和題材,玩到變成超級主流,甚至形成自己的一派類型,圈套即使充滿了各種荒謬不合邏輯的內容,它依然是部偉大的作品,而且他把兩個在演藝圈看起來沒什麼起色的演員救到變成超一線,也是有夠傳奇的紀錄。
11.溫柔時光(2005)
這部戲的療癒感會持續100年,然後在每個年號裡治癒那些在家庭、友情與人際關係之間迷惘的人們。
12.古畑任三郎(1994-2006)
搬出名字就不太需要解釋,他必定是平成電視偵探代表。從腳本編排、人設、到各種打破第四道牆與觀眾的競猜對白,隨著平成落幕,這類型的破格電視偵探應該會越來越多,卻不可能因此忘記這個男人在揭曉真相前的那個停頓。
「我是古畑任三郎。」
13.HERO(2001)
這部真的是平成黃金年代的集大成,從主角魅力,到戲劇類型設定,到整個爆紅社會化的過程都值得反覆玩味一百年!
14.寬鬆世代又怎樣(2016)
這部戲裡,充滿著各種世代與各種家庭構成的角色,互相交錯著,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從每個人的故事線路中,理解一件極其痛苦,也極其悲慘,但又極其有用的概念: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是脆弱的總和。
15.醫龍(2006)
重新定義醫療劇的娛樂性,用幕後的細節表演駕凌前端故事的樣板,我自己覺得這部戲對於日本電視圈的醫療作品產生了巨大的革命。(不過基本上看前兩部就好,後兩部很雞肋。)
16.交響情人夢(2006)
一樣帶來革命性風暴的指標作品,重點在於一個劇組從內到外如何看待漫改作品,他們的做法是:直接讓戲劇表演和漫畫的浮誇度無縫接軌。在此之前除非是本身就惡搞性質的日劇,不然很難做得這麼淋漓盡致。但這部戲讓大家知道,就算是愛情月九也可以誰管你。
17.時效警察(2006-2007)
融合漫才、惡搞、整人、沒道理的推理、難以收場的節奏、從天而降的人設,集結了各種無法控制的元素,最終卻成為完成度超搞的cult系名作,絕對是此生必看的日式偏門喜劇。
睽違十幾年還能看到續作真的是活久見了。
18.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2014)
不論原作小說或是電視劇,都是在用最溫和的態度帶領大家走出傷痛,或者應該說,當我們面對親近的死亡,最高目標不是在於走出傷痛,而是在體會傷痛的同時理解,活著的自己所經歷的日常有多麼寶貴。
19.儘管如此要活下去(2011)
完美的演員表現讓作品的厚度加倍,雖然片名給人感覺帶來希望,但實際上整部戲想傳達的是,為了慢慢走向希望,這些加害者與被害者的親族得度過多少的苦難、經歷無數的絕望。這世界就是這麼殘酷,而我們就是這麼平凡,正因如此,才值得活得更美好。
20.海女(2013)
平成最佳、世紀最佳、我的人生最佳日劇。
如果你看完了沒感覺,去重看一次。如果你看完了也跟我一樣愛,讚爆ㄌ快跟我一起推向宇宙。如果你沒看過,請你走開先不要跟我講話。(最後一篇收尾在發脾氣合理嗎!)
最後附上幾部有進到最終決選名單的遺珠,都是我覺得非常好看的作品,沒入選的原因純粹是配額不夠。(很隨便!)
1.Going My Home(2012)
2.Unnatural(2018)
3.漂流教室(2002)
4.重版出來!(2016)
5.倒數第二次的戀愛(2012-2014)
6.不結婚的男人(2006)
7.白夜行(2006)
8.改造野豬(2005)
9.JIN-仁-(2009)
10.木更津貓眼(2002)
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八卦
【贈書】【好書分享:《Marilyn Monroe:風華絕代的瑪麗蓮•夢露》】
「生命是如此短暫,它或許太短,也或許太長,
唯一能確定的是,它一點都不容易。」
源於瑪丹娜在《拜金女孩》(Material Girl)MV中致敬瑪麗蓮夢露的橋段,兒時的我常將這兩位人物混淆,且對書呆小孩而言,金髮尤物與我何干?故始終沒興趣細究夢露種種。
直至2012年,一部短命美劇《名聲大噪》(Smash)開播,我才知曉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這個離一般人很遠,印象大多停留在性感偶像、金髮傻妞,或是在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生日慶祝活動中,穿了件閃閃發亮的米色緊身裙,千嬌百媚唱「生日快樂」之傾國妖女,實際上,不總是如天邊星子般璀璨明媚,而擁有黯淡坎坷之黑暗面。
瑪麗蓮‧夢露的本名是諾瑪‧珍(Norma Jeane),幼年期在寄養家庭和孤兒院間輾轉流離,一頭蓬鬆豐厚的金髮並非天生,原本頂著被傳統審美觀視為平凡無奇的咖啡色頭髮。她看似嬌憨迷糊,實則敏感聰明,連走路姿態、一顰一笑,皆經過細心研究、反覆練習,才建立了顯著個人風格,成為螢光幕上迎合大眾喜好,風靡萬人之絕色佳人。
歷經悲慘童年與不幸婚姻,諾瑪‧珍將母親的夢想作為自己的夢想,立志成為大明星。年紀漸長,她意識到自身魅力能吸引男性,便將「性」當成工具,掌握主動權,一步步扶搖攀升。
社會媒體為其活色生香的肉體、身姿瘋狂著迷,卻又義正辭嚴譴責瑪麗蓮‧夢露是不道德的、虛榮的、浮誇的。然而對夢露來說,「我的身體就只是我的身體,無論是全部,抑或是任何一個部位。」
在好萊塢,用性交換權力是不成文規定,夢露利用優勢,游刃有餘地應付掌權者,換取演出機會。而在工作上,她從未中斷發音及演技之學習,力求突破,無愧於演員一職。所以誰有權利定奪、評斷她的人生?那些歧視、偏見、嘲笑等負面標籤,不過來自於蕩婦羞辱,女性的價值為何一定得與貞操畫上等號?為何得符合社會期待?
本書《Marilyn Monroe:風華絕代的瑪麗蓮•夢露》自上述觀點切入夢露的雙面性,一面是人性的諾瑪‧珍,另一面是神性的瑪麗蓮•夢露,並根據豐富史料,揭開她不為人知的真面目,比如熱愛閱讀及寫作,藉此撫慰對自我的不肯定;又如表面看似自信大方,其實極度缺愛,充滿巨大不安全感;且私底下時常探訪孤兒院或窮人醫院,因為那裡連結了她的童年。
從外在來講,本書裝禎精美,自封面、扉頁至內文,皆雕琢考究,無怪乎出自西班牙知名設計師之手,放在書架上就如一本絢爛奪目的精品;就內在來說,文章以第一人稱視角展開,行雲流水的文字搭配一幅幅用色大膽瑰麗的插畫,探索夢露戲劇性人生與脆弱內心世界,史料考據詳實,可讀性極高,似詩、如歌,又像一齣寓言式的希臘悲劇,美麗哀愁,令人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已。
值得一提的是,插畫以書本裡燃燒的生命之火(夢露興趣所在)、糾纏不休的藤蔓(夢露內心陰影),以及絢麗綻放卻易逝的鮮花等標誌代表夢露,在書中單獨或同時出現,暗喻她各個階段的狀態。
幼年是初綻蓓蕾,亦伴隨蟄伏於陰影中,揮之不去的藤蔓糾葛。花朵在夢露筆下、私密處、麥克風、向前邁進的腳步上一一盛放,最燦爛的時節,奼紫嫣紅怒放於其髮間,快活身影被光鮮明亮的色塊包圍。藤蔓則自藥物、酒瓶、精神病房、試圖掌控她的人事物,以及夢露空洞黯淡的身體裡恣意蔓延,當她遭受背叛,感到焦慮、受傷的絕望時刻,爬上肩膀的不僅僅是漆黑藤蔓,還有張牙舞爪的骷髏。
好在作者並未予夢露的死亡任何價值判斷,書末再無藤蔓纏繞,僅有夢露化身為蝶,紙上輕輕落下一句「冀望有一天,我會永垂不朽。」隨後是大片留白處理。這種藝術表現形式,讓讀者飽經身歷其境之強烈印刻後,有種曲終人未散的解脫釋然。
而諾瑪‧珍,妳的確永垂不朽了,妳是出類拔萃的女性,是萬世巨星,當世俗物質日夜更替,妳屹立於外,永恆存在。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Marilyn Monroe:風華絕代的瑪麗蓮•夢露》,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心目中的絕代美女?例如:
「《風華絕代的瑪麗蓮夢露》:我痣己(絕不動搖!!」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1/9/4(六)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1/9/5(日)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MarilynMonroe #風華絕代的瑪麗蓮夢露 #MarilynUnabiografía #瑪麗亞艾塞 #MaríaHesse #尖端 #西班牙知名插畫家 #平面設計師 #好萊塢傳奇 #流行文化ICON #性感女神不為人知的祕密 #Goodreads近五星好評 #Amazon五星好評 #全彩精裝典藏版 #藝術設計 #電影 #明星 #傳記
📖博客來:https://bit.ly/3zzXndP
📖尖端:https://bit.ly/3t17shF
📖誠品:https://bit.ly/2UYRwQb
📖金石堂:https://bit.ly/38pkjAz
📖讀冊:https://bit.ly/3yswze3
※延伸閱讀系列作:
⭐️《Frida Kahlo:燃燒烈愛的芙烈達.卡蘿》
https://bit.ly/2Y5cNsB
⭐️《Freddie Mercury:璀璨奪目的佛萊迪・墨裘瑞》
https://bit.ly/3jwtwgZ
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悲慘世界演員名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Aaron Tveit Joins LES MISÉRABLES Film as Enjolras; ^ [1]; ^ Twitter Watch: Hugh Jackman- 'Day one of Les Mis ... 北美票房:风向标-第17届金卫星奖获奖名单.悲慘 ... ... <看更多>
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悲慘世界演員名單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Aaron Tveit Joins LES MISÉRABLES Film as Enjolras; ^ [1]; ^ Twitter Watch: Hugh Jackman- 'Day one of Les Mis ... 北美票房:风向标-第17届金卫星奖获奖名单.悲慘 ... ... <看更多>
悲慘世界演員名單 在 [負雷]悲慘世界- 精華區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前兩天看完悲慘世界,也爬了一些板上的討論
有很多想法不吐不快,所以我的電影版首PO就要獻給悲慘世界啦哈
沒有多嚴重的批評,我也沒有多專業,所以其實只是一點心得感想啦
------正文開始-----
我一直還滿喜歡悲慘世界的,
十週年版本的聽過無數次,也去看過現場演出,
所以知道要拍成電影,演員名單大咖還這麼多的時候,
就打定主意一定要看。
看完以後說實話我覺得有點小失望,有些是改拍成電影一定會有的問題,
有些可能是因為我自己期望太高,當電影令人驚艷的地方比較少的時候,
才會形成相對的失落感吧
我覺得改編成電影就是要利用電影的優勢,傳達音樂劇表現不出來的意境
,而電影也會有自己的限制,沒有辦法超越音樂劇的某些特長。
像是演員的部分,音樂劇強調的就是歌聲、音樂,表演者就是要唱得很厲
害很恐怖,讓人難以超越,所以如果要求電影版中的演員要有音樂劇一樣
的演唱技巧,我是覺得有點不合理啦,畢竟人家專長就不在那裡啊~電影
可以更強調演員的臉部表情、肢體動作……等等
我覺得安海瑟威就有做到這點(不過這是個人觀感啦哈哈)她在唱的時候
臉部表情和情緒流露的就有比音樂劇的明顯和真實,音樂劇當然不能這樣
表演,如果邊唱邊哭就打壞歌聲的完美度啦~所以雖然音樂劇十週年版本的
芳婷讓我覺得很棒,但安海瑟威的演繹也讓我讚嘆,沒有誰比較好的問題,
只是演繹方式的不同吧。
可惜的是讓我覺得有明顯感情流露的演員卻沒有很多囧囧囧,有可能是因
為我自己太無感,喜悅的情緒更不容易感染到我;有可能是人物太多,在
電影中沒有時間表現,只能呈現比較片面單一的形象;有可能是導演運鏡
的問題,他一直著重在臉部表情,讓演員沒辦法用肢體輔助,只能用臉部
表情來表現情緒,不夠厲害演員或不夠強烈的情緒會容易讓人覺得無感,
或是演技不夠,當然這是我自己的想法啦,也會覺得可惜他沒有多加運用
電影的優勢。
演員的部分其實我覺得他們表現得還滿不錯的^^會讓我覺得小失落其
實更大的問題是在其他部分,像是前面提到的,導演一直只拍演員的
臉,如果演員的表情不夠強,不能渲染到觀眾的時候,反而容易讓人
覺得無聊(糟糕這個詞好像有點嚴重,我沒有要戰的意思囧,只是覺
得除了演員的臉以外,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拍啊>""<),一直近距離看
演員的臉也會讓人覺得有點壓力。
我覺得導演可以更專注於發揮電影的特長,有些場景音樂劇做不出來
但電影卻可以:
我想到的例子是當馬里斯(Marius)回憶已逝朋友的時候,他可以坐
在房間裡,看見過去房間中朋友們聚在這裡大肆高談理想的情景,最
後這些人全部消失,只剩他自己獨自坐在椅子上,如果不要這種特效
,也可以在他唱歌的時候拍拍那附近的斷垣殘壁什麼的強調今昔的對
比。
除了特效之外,音樂劇限於場地的關係,堡壘不能做得很宏偉,打仗
的不能真的使用火藥,有些場景比較簡陋,但電影卻可以表現的更真
實、更vivid一點,這些都是電影可以比音樂劇好的地方,電影有拍出
來一些,我也覺得很棒,只是覺得可以更廣泛一點的使用,才會有更
多讓人驚艷的地方。
最後,其實我自己是覺得改編音樂劇其實是滿困難的,尤其觀眾間的
差異也很難拿捏。
很熟音樂劇的觀眾容易先入為主原本的歌聲和旋律,像是賈維最後要自
殺的部分,音樂劇中賈維是唱最後一個音的時候邊唱邊跳下去自殺,所
以當電影中他唱完最後一個字卻還沒跳的時候,我不小心就出戲的笑了
,OS欸你到底要不要跳啊囧。另外,我也因為對十週年版的太熟,所以
電影版唱歌的時候只要有一點不一樣我都會發現,其實不一定是唱不好
,只是不熟悉這種表現方式,需要時間適應。
而完全不熟的觀眾可能會進電影院才發現是一直唱歌的電影,也可能會
覺得芳婷和尚萬強的死很突然很突兀或劇情節奏轉變的很快等等。
(音樂劇不用詳述很多細節但電影要,這麼長的故事、這麼多的人物要
濃縮在三個小時的電影裡面是真的滿不簡單的,所以難免會有疏失或讓
人覺得劇情不夠合理的地方啦我覺得)
改拍成電影要怎麼樣解決這些問題其實還滿難的,所以導演可以解決到
現在這樣我也是已經滿佩服他的了啦老實說。
電影版首PO請大家鞭小力一點哈
下台一鞠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9.253.238
※ 編輯: paula12 來自: 36.229.253.238 (02/15 23:36)
※ 編輯: paula12 來自: 36.229.253.238 (02/15 23: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