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於是能夠安安靜靜看完火神的眼淚最後一集,這部很喜歡❤️
決定追下去看,應該是在看完第二集「遺願」時,那一集當中,一個疲於追求父親肯定的高材生,選擇了走進河中沈睡。
事後,高材生的母親在醫院痛心搥打著丈夫,並對丈夫吶喊:「他一次考不好,你就說他不配當你兒子,但他以前都考第一名的時候,你有讚美過他嗎?」
這段劇情讓我想起任職於新竹地檢署法醫20年的楊敏昇法醫的著作—《拼圖者的生命觀察》。
楊法醫在書裡提到,他驗過許多名校優秀年輕學子的自殺案。
曾經,有個少年出門前告訴爸爸:「爸,謝謝你的照顧,我要走了。」父親不疑有他,沒想到這一別即是永別,兒子在實驗室頂樓跳樓身亡。中年的父親坐在地檢署外,淚流滿面說不出話來。
因此,縱然為人父母都能理解那個希望子女可以走上光明的坦途的初心,但,選擇眾人眼中成功的路,並不意味人生就此順遂,更不代表快樂。
所以重要的是,除了理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進度,時間到了自然會找到一片天之外,其實對為人父母者來說,只要孩子有心跳,就已經是最美好的事了吧。
再回到火神,必須說,飾演高材生父親的林志儒導演,是讓我整集都被淚水淹沒的罪魁禍首啊。尤其從他一開始反對捐贈兒子器官、只希望兒子完整的好好的離開,到掙扎後他來來回回緊跟著收送兒子器官的醫療人員時,呈現出來的充滿著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深情與不捨的背影,還有他目送兒子一個又一個的器官被送上救護車時,眼神裡那樹欲靜而風不止,父欲言愛而子已不再的哀戚,都再再重擊我的心。
我個人是支持器官捐贈的,但也明白以一個父母的角度來說,摯愛的孩子磕碰了一下或感冒發燒了,都已足夠讓我們心疼,何況當換位思考,如果我們是劇裡的父親,要答應讓醫生用手術刀劃開孩子的身軀,絕對是比劃開自己身上的骨肉還痛苦,寫到這裡,突然明白了古人用親骨肉來稱自己孩子的道理。respect!
既然決定看下去,當然就沒有讓傳說中會卡關的第四集卡住我(好啦只有卡幾天)。因為其實光看前面幾集,就已經能非常清楚知道本劇的導演—蔡銀娟導演,實實在在做足了功課,劇中關於消防員勤務上排山倒海的難題、家庭與工作之間的拉扯、還有消防員本身的身心安危等等,都自然細膩又真實的來到觀眾眼前,沒有過度的引導或批判,而是把思考留給觀看者,讓大家自己去感受,進而主動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就是,非常蔡銀娟導演的力量,溫柔的力量。
我非常喜歡的一本繪本《2087年的時候》,就是銀娟導演幾年前出版的創作,繪本裡是她身為一個母親對自己養女的絮語,充滿愛意、充滿焦慮,擔心女兒一生的平安、也憂愁女兒心靈的完整。導演的畫風如同在晚霞餘暉下閃耀的河面,溫暖又帶著微微的沈重,卻使人明白,在愛的撫觸支撐之中,堅強將是必然。
而當時這本繪本也大大的幫助了我身邊的朋友開口和養女談身世。
抱歉我又離題了!
如果一部劇會成功,當中的演員一定也是可圈可點,除了一開始提到的高材生父親一角之外,飾演志遠父親的王淇大哥同樣是用內斂的演技深深打動我,娟姐飾演的子伶媽媽更是演到我在螢幕前一直很想頂嘴和瞪回去,昇豪自己寫劇本的鼓勵同仁士氣那段我飆淚,胡釋安(嘉軒)自然又天然呆的演出也很亮眼,還有一定要提到全劇最喜歡的陳庭妮飾演的子伶,庭妮在火神裡常讓我忘記她是庭妮,表演不慍不火恰如其分,非常驚艷。
總之呢,看完這部戲,以後家裡出現蜂啊蛇啊之類的生物時,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原來,在消防員包山包海的業務裡面,他們根!本!沒!有!學過怎麼摘蜂窩和如何抓蛇蛇!那麼打給消防員,不就跟打給我兒子一樣意思?!差別只在於要陷入危險的是別(胡)人(瓜)的小孩還是自己的小孩而已啊,
這電話怎麼打的下去。。。🥲
好的真的要寫完了,最後想提一下,這部戲許多部份我有讓MLO三寶跟著我看(自殺除外),因為裡面其實有很多值得他們學習和試著理解的事物,尤其最後兩集的火場事件,從安全問題到面對生離死別,我們聊了好多好多好多。。。。(而且這兩集打火兄弟間的髒話問候少很多😆)。
還有,常常追劇都會跳過片頭的部份,可是韋禮安的這首主題曲《因為是你》跟片頭搭配起來無敵好聽好看,我每集都完整看完一樣的片頭,很有事🤣
Ok!大家!好好待在家之餘,可以把火神追起來哦~晚安了💤
#TearsOnFire
#火神的眼淚
#公視
#蔡銀娟導演
#StayHomeStaySafe
火神的眼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1目前為止最驚喜的電影!緝魂真的很好看! 🔥移魂計畫詳細解析!到底誰是誰一次看清楚! 🔥結局是什麼意思?哪些是靈異事件?RNA和靈魂的關係?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緝魂》的導演程偉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2015年的《紅衣小女孩》開始,就奠定了他新一代驚悚大師的地位,後來陸續推出的《目擊者》、...
恰如其分意思 在 神老師&神媽咪 Facebook 八卦
我很喜歡看別人替我寫的推薦文,我不斷的寫文章是希望透過文字分享經歷和想法,很多為我寫的推薦文,讓我重新審視我的文章、我的書,有時看見不同角度的自己。
我收到很多新書推薦文邀約,我常常得用太忙這個理由婉拒,其實真正的理由因為國文底子太差,詞藻太華麗的、太引經據典的、詞句太深奧的,我不好意思跟來請託的編輯說實在是因為我看不懂,每讀一句都得絞盡腦汁去思考代表的意義,有時得在腦中用白話翻譯,才能夠一知半解,對工作量大、時間很有限的我來說太吃力。
我記得國中時最愛上國文課,我們的老師念著古文,隨時就能說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典故,念著總是一頭霧水的文言文,她可以唱作俱佳的模擬文章中的情境讓我們哄堂大笑,無趣的文章,總是看不懂的句子,老師透過她的肢體和表達方式讓我們認識古人的智慧。
肚子裡有多少學問不是重點,而是能不能用智慧把想法傳達給需要的人。
雖然我的國文、作文分數很差,但是很喜歡上國文課。我一直認為閱讀是一件開心的事,當文字太深奧,讀得太辛苦時,除非非讀不可,不然我很容易就會放棄。
認識歐陽老師,是因為他替我寫的一篇新書推薦文,師大畢業、就讀台大中文研究所,可以想見歐陽老師的中文造詣有多強大,但是閱讀他的文字卻一點壓力也沒有,文章中常常用各種方式譬喻,用得恰如其分,讓人腦中更有畫面,也常常因為形容貼切,讓我捧腹大笑;適時的引經據典,沒有讓人陷入茫然,卻更能了解文章的含意。
我們帶的是無法控制的潑猴?還是神通廣大陪伴我們西天取經的孫悟空?
昨天直播時誇獎歐陽老師他的文章寫得很棒,我都看得懂,這聽起來好像有點沒禮貌,卻是我真實的感受,文章寫得再好,讓人看不懂、無法理解作者竭盡智慧的結晶,有再多的理念和想法,都無法順利傳達,寫一本書得花多少心力和時間,如果讓人讀了第一章就想放棄,是不是太可惜了?歐陽老師不只推薦文寫得好,臉書上的影評也寫到上報,真的很值得一看。
謝謝願意替我寫推薦文的每位老師,謝謝願意閱讀我的文字的每位朋友。
出書是一件我大半輩子沒有想過的奇蹟,因為出書,我的胖臉上了電視節目,得捺下心裡的恐懼去應對主持人突如其來的提問;接受出版社的安排,與許多作者、大師直播對話;得在廣播中聽到自己沙啞又低沉的聲音...太多的驚奇旅程都因為寫了書而來,雖然害怕自己做不好,但是我從未放棄任何一個挑戰,我相信那個總是不斷捏著自己大腿,企圖想要壓抑恐懼的自己,經過不斷的訓練,總有一天能夠在台上從容。
接受困難重重的挑戰,我們才有進化的可能。
看見作家眼中的神老師~
歐陽立中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752668548105321&set=a.260816113957256&type=3&theater
林怡辰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328169993864489&set=pb.100000145646858.-2207520000..&type=3&theater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262406090442345/?type=3&theater
恰如其分意思 在 神老師&神媽咪 Facebook 八卦
{強大的人這樣努力,給了我們最佳模範}
我收到很多新書推薦文邀約,常常得用太忙這個理由婉拒,其實真正的理由是我的國文底子太差,詞藻太華麗的、太文言的、詞句太深奧的、太專業的……我不好意思跟來請託的編輯說實在是因為我看不懂,每讀一句都得絞盡腦汁去思考文字代表的意義,有時得在腦中用白話翻譯,才能夠一知半解,對工作量大、時間很有限的我來說太吃力。
但是我好愛歐陽老師的文章,只是要寫這篇推薦文,實在讓人忐忑。歐陽老師的文筆極好,常常讓我自嘆不如,怎麼能把一場接力賽跑寫得讓人大汗淋漓?讓人跟著故事中的孩子們一個一個超越敵手而緊張到心臟快速跳動?要為這麼會寫的作者寫推薦文,我很擔心在歐陽老師的場子裡曝短。
我最愛看歐陽老師寫的故事,像是〈我想念的,是那無數乏味的練習〉這一篇,看得很過癮,老師總是描述到位,寫得歷歷在目,寫得生動有趣,讓人身歷其境,我就像是在現場跟著歐陽老師練習投籃、練習傳球、練習螃蟹步……讀起來讓人捨不得中斷,心情隨之起伏。
一篇文章,能夠讓人一邊看著一邊緊張著、笑著、掉淚、皺眉、跟著怒了……我想那就是一篇成功的文章了。
我喜歡〈跟孩子談習慣,只要一瓶水〉的故事。當導師,最難的就是孩子們習慣的建立,現在的孩子不能罵不能罰,尤其是面對半大不小的高中孩子,要如何讓孩子們心服口服、主動去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呢?歐陽老師不是唸經也不是處罰,他用一瓶水,讓孩子們去反省自己做事的態度,提醒學生在小事著眼,不能因為壞習慣,任由自己的形象和信用如被刺穿的水瓶一樣,流失殆盡。對於大孩子,有時這樣一個深刻的體驗,勝過我們說破嘴皮。
我很愛歐陽老師一句句深入人心的金句,讀著,也重擊著腦袋,不斷的為歐陽老師的良言震撼。
「你以為的天分,往往是強者的單調練習。」
「所謂成長,不過是在無數平凡時刻,有紀律的進行乏味的練習。」
「很多時候,這世界在意的,根本不是你做得好不好,而是,你真的去做了嗎?還是還沒做,就死在自己的嘴裡了?」
「傻勁,是世間最珍貴的資產。」
「別讓現在的安逸,成為未來的遺憾。」
讀歐陽老師的文字沒有一點壓力,不因為寫作能力強大而咬文嚼字、賣弄寫作技巧,老師的文章中常常運用各種方式譬喻,運用得恰如其分,讓人腦中更有畫面,也常常因為形容貼切,讓我捧腹大笑;適時的引經據典,沒有讓人陷入茫然,卻更能了解文章的含意。
在歐陽老師替我的書寫的推薦文裡看到這句:「我們帶的是無法控制的潑猴?還是神通廣大陪伴我們西天取經的孫悟空?」 讓身為老師的我忍俊不住,怎能把為人師的感受和處境用兩句話形容得如此貼切?
歐陽老師的課程分享也讓人驚豔,光是一篇古文,老師透過各項活動和引導寫作,帶著學生思考和想像,分組去討論和研究寫作的背景,揣摩作者創作時的背景、感受和想法。能夠把課程上得這樣活潑有趣,背後需要多少的努力準備、多麼用心的規畫課程,才能讓二十幾個高中孩子願意放下手機投入學習?我很想去旁聽歐陽老師的國文課,如果我高中時能遇見歐陽老師,當年的我大學聯考國文成績是不是就能脫離低標?
歐陽老師的底子極強,師大畢業、台大中文研究所碩士,可想而知老師的中文造詣多強。即便如此,歐陽老師的自律和努力,實在讓人敬佩,他說:「沒時間、沒靈感、怕被笑……但我就這麼去做了,天天寫,維持了三年,直到寫作成為我的反射動作。」長達三年每天努力寫作,沒有一天怠惰,強大的人這樣努力,給了學生和閱讀文章的我們最佳模範。
{就怕平庸成為你人生的注解}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379
作者:歐陽立中
恰如其分意思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評價
🔥2021目前為止最驚喜的電影!緝魂真的很好看!
🔥移魂計畫詳細解析!到底誰是誰一次看清楚!
🔥結局是什麼意思?哪些是靈異事件?RNA和靈魂的關係?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緝魂》的導演程偉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2015年的《紅衣小女孩》開始,就奠定了他新一代驚悚大師的地位,後來陸續推出的《目擊者》、《紅衣小女孩2》等電影不只部部叫好叫座,作品的內涵更是不斷突破,在驚悚之餘添加了懸疑,更讓觀眾看完之後對於『人性』有所省思。
我們覺得、這次的《緝魂》更上一層樓,除了保留了他所擅長的靈異手法之外,又很有巧思地增添了恰如其分的未來感,利用『科技』和『信仰』這兩個看似對立、卻又往往密不可分的題材,打造出一個充滿了轉折與伏筆的精彩作品。尤其是劇情的發展,曲折離奇卻又合情合理,讓觀眾在猜測走向的同時不斷發現驚喜,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一部優質作品。
因為這部電影藏有許多的轉折,所以如果你不想被暴雷的話,建議你先停止影片,等看完電影之後再回來收看。但要是你已經看過了,或是不介意我們藉由解析劇情來分享電影教了我們的事的話,就請繼續看下去吧!
今天的節目我們首先會詳細解析全片的重心『移魂計畫』,讓你先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接著會藉由解析劇中兩組角色和他們的動機,來分享電影教了我們的事,分別是:王世聰和萬宇凡,以及梁文超與阿爆夫妻。最後則會用Q&A的方式回答你可能會有的疑問,包括最關鍵的『結局是什麼意思』、以及『到底有沒有靈異事件』等等。
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的好作品喔!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緝魂
#TheSoul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V8vfJV1PqM/hqdefault.jpg)
恰如其分意思 在 [狂人日誌] 恰如其分的選物指南:我激進,所以我S007A! 的八卦
... com/madvnz/ # 恰如其分 的催情聖品#電差催化劑#Bridgestone #S007A #這條街胎很戰鬥#年終好朋友#用你想要的支撐性#玩弄循跡#纏鬥專用#嚴禁公道暴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