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9歲的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經歷他人生最痛苦的關卡。他的父母選擇離婚,至於分開的真正原因,兩人隱而不談。這件事情造成的衝擊深深烙印在他往後的作品之中,直到他在數十年後終於得知了真相,其創作概念也因此迎來了全面的轉折。
.
史蒂芬.史匹柏的雙親在二戰結束當年結為連理,隔年就生下了他。母親莉亞.阿德勒(Leah Adler)是一名鋼琴師,是個帶有藝術家性格的女人,非常熱情不羈;父親阿諾.史匹柏(Arnold Spielberg)則是一名電子工程師,在當時享有盛名,被譽為電腦發展先驅,其性格相對嚴謹。
.
史匹柏13歲時,他拿起父親的布朗尼攝影機開始拍攝,漸漸培養出愛好,時常與同學籌拍短片。父親在他16歲那年送給他一台更高規格的攝影機,使得在學校遭遇種族歧視、還被喚作書呆子的小史匹柏,隨後親自撰寫劇本、作曲、剪輯,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Firelight》(1964)。愛子心切的父親還包下了鳳凰城的一間戲院,讓兒子的電影得以風光首映。
.
但在19歲那一年,一切全變調了,史匹柏的父母忽然決定離婚。
.
史匹柏與父親關係不錯,但他始終認為他是個工作狂,而與母親的關係更為密切,與其說是母子,更可說是情同姐弟。他直覺地將母親視為受害者,認為是父親導致了家庭的破碎,雖然後來與他同住,但兩人關係一直相當緊張。史匹柏後來回憶此事,卻語帶懊悔地說:「我當時只覺得要責備一個高高在上的人,是很容易的。」
.
當年輕的史匹柏著手製作後來使其獲得賞識的短片《安培林》(Amblin', 1968)之前,他徵用了家裡的客廳進行後製工作。剛離婚的父親當時結識新的女友,對方對史匹柏佔用家裡空間有所不滿,結果導致父子激烈爭吵。後來史匹柏離開了家,搬去加州長堤。
.
史匹柏對父親的怨懟,之後也反映在他早期大多數的作品,影評人很早就發覺他的電影都有「父親缺席」的現象。從《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到《聖戰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1989)皆是如此。
.
尤其在《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之中,單親媽媽瑪麗必須一人扛起家計,照顧三個孩子。對史匹柏而言,這是他獻給母親的作品,他認為自己等同於在媽媽一人的撫養下長大。就連《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 1993)都是他媽媽囑咐史匹柏拍攝的作品。
.
《虎克船長》(Hook, 1991)亦然,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飾演的中年彼得潘,對他而言就是父親的翻版,只顧著工作,從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後來角色的覺醒,或許也是他對父親這個角色的期許(當時他自己也已為人父)。史匹柏曾說過,他覺得真正帶著童心,勇敢又有活力的少年彼得潘,其實是他的母親。
.
但沒過多久,史蒂芬.史匹柏終於發現,自己長期以來都錯看了事情的真相。
.
90年代中期,將滿50歲的史匹柏終於準備好與父親回顧造成他一生的陰影────父親離開家庭的真正原因。見到兒子也已身為人父,老史匹柏娓娓道出真相。原來當時造成這場婚姻破碎的⋯⋯⋯⋯(有洋蔥)
.
.
全文請見 鳴人堂 ,本文將談到下列幾個精彩要點:
●造成史匹柏父母婚姻破碎的真實原因揭露。
●《A.I.人工智慧》裡的小男孩可能是史匹柏本人投射?
●史匹柏如何透過《神鬼交鋒》完成父子和解?
●還有什麼電影是史匹柏向父親的致敬之作?
.
詳全文: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954/4826734?fbclid=IwAR0wJWgq3WapAbQRqRVunAlUcrT04Yi_Ces1CUBS2Ws3eZAPFguQGYuTG1k
從《E.T.外星人》到《神鬼交鋒》:史蒂芬史匹柏電影的家庭密碼
.
.
延伸閱讀:
阿諾.史匹柏訃告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727125890723470
史匹柏伯樂西德尼.史恩伯格訃告,短片《安培林》製作秘辛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1623171407785596
#史蒂芬史匹柏
恩尼格瑪密碼機電影 在 林益如 Facebook 八卦
電腦之父艾倫圖靈登上50元英鎊。二戰期間,這位數學天才靠著發明的恩格瑪機器破解了德軍的密碼,搶救英國運補船,拯救了可能被催毀的城市,如果不是他,連諾曼地登陸都可能再延宕一到兩年。
英國在二戰期間,全民一心,共同抵抗德軍的故事相當激勵人心。不管是敦克爾克大撤退中,開著一艘艘民用小船,勇渡險惡的英吉利海峽,到法國沿海搶救英國大兵的平民,還是開著戰鬥機在英倫島嶼上空,與德軍拼命的皇家空軍,或是諾曼地登陸中,浴血奮戰的英美聯軍,他們的故事,半個世紀來受到無數歌頌與表彰。
但在英國情報基地布萊切利莊園裡,率領情報員與科學家破解德軍密碼的圖靈,卻從此人間蒸發。因為他同性戀的身分,艾倫圖靈遭到政府拘捕,慘遭化學去勢,這位對國家與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天才,因為他的「不一樣」遭到排擠,「矯正」,最後抑鬱吞下進泡過氰化物的毒蘋果,放棄他熱愛的科學 ,離開他拯救過的世界,那年他才41歲。
2009年,英國首相布朗代表英國政府向圖靈道歉了。
到今天,英國央行以50元英磅上的圖像向他致敬。
2015年,講述圖靈故事的電影「模仿遊戲」奪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得獎的Graham Moore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小夥子。他短短一分鐘的致詞震撼無數人心。
葛拉罕也曾經因為自己的不同被排擠,與同儕隔隔不入,甚至一度想輕生,但他堅持成為一名作家,不盲目追隨潮流,走自己的路,終於在偶然間遇上改編圖靈故事的機會,他透過自身遭霸凌的痛,同理圖靈的絕望與掙扎,創作出一字一句的經典台詞,透過英國影星班尼狄克康伯貝區的詮釋,為死去的圖靈道出他的跌宕人生。
奧斯卡當晚,葛拉罕手握小金人,激動得眼泛淚光,站在這個全世界有數億人收看的平台上,向電視機前可能因為「不一樣」被排擠而絕望,傷心的人說了這麼一句話: Stay Weird, stay different.
用中文直譯,就是保持怪異,保持不同。
我們不妨問問自己,你願意擁抱自己的與眾不同嗎?
更重要的,你願意尊重別人的「不同」?
這個「不同」包括性別、性向,價值,種族、意識形態與政治傾向,還有在投票的時候,選擇與我們不一樣的人們。
台灣接下來半年的選舉很熱鬧,對應今天的英鎊改版新聞,圖靈的故事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提醒。
#stayweirdstaydifferent
#alanturing
恩尼格瑪密碼機電影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八卦
#投票封面抽好書 #艾倫圖靈傳
#您手中神聖的一票將決定這本書的命運
#說書會員募集中 👉👉👉http://pressplay.cc/speakingofbooks
新春假期結束才剛開工,小編就接到一個同行的委託,這位小編即將出版《艾倫‧圖靈傳:破解密碼的戰爭英雄》這本書,但難以決定書的封面啊!!不知該選直的還是橫的好啦,好想兩款都出(被巴頭),於是決定請說書幫忙~~
在直式、橫式兩款封面中,請大家幫幫忙,為自己喜歡的封面投下神聖的一票!您的一票將會決定這本書的命運(登愣~~)
為了感謝參與投票的讀者,小編將抽出 3 位幸運的讀者,在書出版後贈送《艾倫‧圖靈傳(上):破解密碼的戰爭英雄》和《艾倫‧圖靈傳(下):特立獨行的電腦之父》一套上、下兩冊喔!大家快來投票吧~~
活動時間:2/3-2/6,2/7 公布中獎者
活動方法:
① 請按讚本文。
② 請在此篇下留言:我選直式封面,因為XXXXX
範例:我選直式封面,因為我是直男(大誤~)
完成以上 2 步驟即可獲得抽獎機會!總共有3個名額噢!
大家可以參考以下的封面故事投票喔~~
「有時候,被世人遺棄的人,才能成就讓人想像不到的大事。」
艾倫∙圖靈不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協助盟軍破解納粹德國的恩尼格瑪機密碼,更在24歲時奠定電腦發展的理論基礎,是現代電腦和人工智能的鼻祖。因此,在書封設計上是以電影《模仿遊戲》海報當中的圖靈與破解納粹德國密碼的炸彈機為主視覺,再印上不同的電腦編碼符號,試圖呈現出歷史感和資訊味。在中文書名上我們有直式款與橫式款,請各位讀者為自己喜歡的封面投下神聖的一票吧!
安德魯‧霍奇斯(Andrew Hodges)著,許琳瑛譯,《艾倫‧圖靈傳(上):破解密碼的戰爭英雄》、《艾倫‧圖靈傳(下):特立獨行的電腦之父》,臺北:時報出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