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產前哺乳課時,我都會提到美國心理學家Harry Hallow這個「愛的實驗」,實驗中與母親分開的小恆河猴平時大多抱著沒有奶水的毛巾猴媽媽,肚子餓時才去找鐵絲猴媽媽吃奶,受到驚嚇時也是急忙抱著毛巾猴媽媽尋求安撫,證明小恆河猴並非有奶便是娘,而更需要肌膚接觸的情感依附。
雖然對被實驗的猴子很殘忍,實驗結果卻真實的反應出嬰幼兒需要在早期建立依附關係,對未來行為或情緒也有長遠的影響。在我看來,如果我們能從這個實驗了解與孩子建立關係的重要性,願意身體力行,從嬰幼兒時期開始觀察尊重孩子的需求並回應,建立穩定安全的情感依附,就是對這些實驗動物最基本的道歉與賠償了~
恆河猴實驗依附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八卦
童年創傷,除了會在心中留下傷痛,也會影響我們的身體。
有研究發現:曾遭受四種以上童年逆境經驗的人,罹患冠狀心臟病、各種癌症等等疾病的機率都會高於一般人。
更糟糕的是,無論再怎麼小心避免危害健康的行為,他們仍然更有可能生病,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離開童年以後
#痛就結束了嗎
#說不定那才是開始
延伸閱讀:
如何面對兒童青少年之替代性創傷
https://pansci.asia/archives/75311
關於那些難以說出口的傷:家內性侵的心理創傷研究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30602
你的心有一道牆:淺談創傷與安全感──《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27122
恆河猴實驗依附 在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Facebook 八卦
《抱好抱滿的科學證據》
文章內容很詳細,從不同層面分析童年期的壓力對日後健康與情緒的影響。建議很愛看書的爸爸媽媽們都要參考一下這篇文章,避免受單一言論的影響。
說真的,哺乳育兒是生活的一部分,除了看書,直接觀察寶寶互動的反應,與其他家長分享類似經驗,與親朋好友交流心得,參加哺乳親職講座聆聽專家意見等等,都是增加哺乳生活能力與樂趣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抱著享受育兒生活的態度,陪著孩子長大也讓自己再經歷一次童年,一起度過那些無憂無慮單純開心的日子,而不是斤斤計較孩子的喝奶量、體重增加、睡眠時間、規律作息⋯⋯等等的數字。
盡信書不如無書,要讀的書只有一本(好吧,雙胞胎有兩本⋯⋯):親愛的孩子。不用把孩子當乾隆花瓶養,只要願意觀察與回應孩子的需求,就像文章中愛舔幼鼠的媽媽,幼鼠的壓力反應就會減少的。當爸爸媽媽感到挫折難過時,就是該找哺乳育兒朋友好好聊天交流的時候了!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69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