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部落格文末抽書 2 本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主管嫌你的簡報太複雜,看不懂你要表達什麼?你有沒有看過同事拿著同一份資料做簡報,但是做出來就是比你的清楚易懂?為什麼別人的簡報都一目瞭然,自己的簡報卻總是被退件?原因就在於,你沒有掌握「#資料視覺化」的技巧。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data-visual-20/
.
【我為什麼推薦這本書?】
.
劉奕酉 老師一直是我非常欣賞的資料視覺化達人,他擅長將書摘精華、商務資訊轉換成好懂的「全息圖」,也是一個高效能和高產出的作者。他的前一本書《高產出的本事》曾帶給我莫大的啟發,而這次他以資料視覺化為題,推出的第三本書,讓我更加引頸期盼。
曾經,我以為自己讀過最棒的「資料視覺化」書籍,是Google前人力分析總監柯爾・娜菲克(Cole Knaflic)寫的《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她曾經在書中講過:「即使全世界的資料就在我們的指尖,也不會讓溝通變得更容易;有時候,反而變得更難了。」資料氾濫的現在,「爛簡報」反而更加常見了。
從那本書之後,我改變了自己製作簡報的觀念,自此以為資料視覺化的頂點就是這樣了。直到我讀到了這本劉奕酉老師寫的《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又刷新了一次我對資料視覺化的認識,讓我知道這個領域永遠都有進步空間。所以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出版社,掛名推薦這本好書。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劉奕酉老師在這本書裡,傾囊傳授他在高科技業擔任高階主管幕僚的簡報經驗,以及他成為自雇者後在各大企業培訓簡報能力的精華淬鍊。任何「資料」在被觀眾吸收之前,都只是一團混亂的雜訊,唯有懂得抓到重點、透過「視覺化」呈現出來的人,才能夠將訊息埋入對方的心裡。
我們一般在職場中,總會面臨要整理資料、製作簡報的時候,如果你沒有掌握資料視覺化的訣竅,只會把原始資料整理成冷冰冰的表格、五顏六色的柱狀圖,那麼你注定得不到能見度,也無法展現出自己在專業上的見解。作者透過這本書教我們「讓數據說話」的技巧,把龐雜的資訊,用一張圖表清楚表達、直抵人心。
這本書不只是資料視覺化的「觀念教學」和「案例解析」,更包含了簡報製作的「操作技巧」,以及眾多提升製作效率的「網路資源」。這是一本兼具理論和實戰的工具書。底下簡單介紹一下本書的架構,以及我學到的一些新東西。
.
【視覺化的觀念教學】
.
我很喜歡的第一個觀念是「不怕留白,你該學會的減法設計」,這個章節提醒了我「少即是多」的重要性。直到現在,我仍然常常犯了把許多資料擠在一起的錯,總是想要把簡報講得完整,卻忘了複雜的圖像會造成觀眾的認知負擔,反而阻礙了吸收。這裡的關鍵是要記得:「拿掉這些元素,會不會影響想要傳達的主要訊息?」
另一個實用的觀念是從英國脫歐的簡報拆解,學到的「化繁為簡的金字塔結構」。作者示範了如何拆解一篇生硬的文章,利用「拆文成段、拆段成條」的小技巧,把滿滿的文字簡化成清楚的脈絡。然後再依據簡報聽眾的程度和職級,使用不同的視覺化方式,示範了「同樣的景色,不同高度的人看到的細節與重點也不同」。
.
【視覺化的案例解析】
.
作者在書中引用了許多實戰案例來示範,說明怎麼從「資料」中整理成「資訊」,在從資訊裡挖掘出「洞見」,各式各樣的案例用法總是讓我驚嘆。例如其中一段「消費者購物態度問卷調查」,原本把兩個年度、各16項的調查結果攤在一張表格上,其實很難一眼看出有用的訊息。
接著,作者把資料整理成百分比和趨勢的表示方式,這時有用的資訊開始浮現出來。然後再善用斜線圖的方式,表示兩個年度的趨勢變化,並且將趨勢進行排序。最後,利用文字的顏色差異,凸顯出真正有價值的洞見,找出消費者最重視和相對不重視的項目。
看到這個案例,我們可以想想看,如果一個職員指懂得秀出第一張』原始資料表格」的簡報,另一個職員卻能整理出「資料視覺化」之後的簡報,哪一個能為公司能帶來更高的價值?
.
【簡報製作的操作技巧】
.
我時常追蹤作者的新文章,也喜歡看他整理的全息圖,發現許多讀者常常問他的問題是:「你的視覺化簡報是用什麼軟體做的?」他總是笑笑地說:Power Point。沒錯,就是這個大家最常用的工具,卻能做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化簡報,就連全息圖也難不倒這個老牌的簡報軟體。
在這本書裡,作者不藏私地分享了好幾種 Power Point 的使用技巧,雖然我跟隨著作者的腳步許久,也算是滿熟練 Power Point 在視覺化的應用,但還是從書中學到不少新東西。例如有「聚光燈效果」的遮罩圖形,就可以用各種「合併功能」做出來。我之前一直用奇怪的方式做出遮罩,直到讀了這個章節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熟悉的軟體,可以做出這麼出色的視覺化效果。
.
【網路資源素材大公開】
.
看了作者在網路上分享的全息圖、視覺化簡報,不免讓人好奇,他到底花多少時間做出這些精美作品?這些資源該去何處尋找?這一次,作者在這本書裡完整地分享出來。他把這些資源分類成:圖片素材、圖示素材、字型素材、去背軟體、視覺化圖表工具。
從他整理的分類和來源,我們也可以學著建立自己的素材庫,以利之後快速套用和重複使用。為了鼓勵大家可以去找原書來看,在這邊我就不揭露書中的資源,僅拋磚引玉我自己常用的項目。圖片素材:Unsplash。圖示素材:Flaticon。去背軟體:Remove.bg。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使用這些素材時,也要注意授權方式和標註來源的問題,避免踩到版權的界線。
.
【後記:視覺化已是必備技能】
.
劉奕酉老師在書中強調,「資料視覺化的技能可以讓知識變得吸睛、易懂、好傳播」,人類就是偏好視覺的動物(老闆也是人……吧),懂得用視覺化的方式表達資訊,才能夠將訊息傳達到對方心坎裡。熟練這種技巧的人,在無形之中提高了自己在「外人」眼中的專業度,也會在不斷拆解、整理和製作視覺化資料的同時,提升自己「內在」本質上的專業度。
以我自己讀過的「資料視覺化」書籍當中,我推薦「必讀的兩本」就是《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和《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我建議先讀《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這本,書中比較強調範例的演進,以及基礎功的演練,對於新手很友善。接著再讀《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就會對書中進階的應用和觀念更加深刻,搭配書中多出來的操作技巧和網路資源,你就可以將前一本書的內容實際應用出來。
下一次,如果你又面臨了一份錯縱複雜的資料和表格,就可以從這兩本書中提取專家的智慧,利用化繁為簡的方式拆解資料,再透過視覺差異的表現方式凸顯重點,讓數據和圖表替自己說話。推薦資料視覺化這個「把資料變黃金」的技巧給你,希望你也能走出一條職場的黃金之道。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邀約掛名、贈書抽獎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怪 手 整地 教學 在 柳幼幼的懶洋洋廢媳日記 Facebook 八卦
#廢物媽必備 #一秒變神媽
喜歡吃熱壓吐司嗎?外面要幾霸摳💰才能吃的美味,自己在家做起來!簡單方便好清理!二合一設計還能烤鬆餅?!
⚠️現在看進來,就可以用✨超優惠價格✨把熱壓吐司機帶回家!
.
|購買網址:https://forms.gle/7kSmMSfVUFrLri116
|限定日期:2020/01/31截止
#獅子心熱壓吐司機 原價$1980現在竟然只要$899啊!!!!!!
.
他們家的熱壓吐司機我已經用一陣子了,它完全就是廢物媽媽的良伴,而且還有類似蒂芬妮色的灰綠色,要不要那麼美❤️(這台有灰綠色&紅色)除了來自各地的媽媽們以外,如果你是套雅房出租客、家有小孩早餐卻整天不知道要買啥碗糕的、吃膩外食加一大堆有的沒的,通通都可以來買這台。
.
不知道吃什麼早餐、下午茶、點心?想到什麼就把什麼夾進去熱壓吐司機內,夾好夾滿,#幾乎零油煙,夾進去就自動加熱,加熱好外部指示燈會消滅就可以開吃了!(我這幾天烤下來每個都不用10分鐘就能做好,爆快!😱真的爆快,而且還不需要顧它,不會燒焦啊啊啊⋯⋯根本零錯誤率,連胖佑都可以幫忙的一台料理機,想煮美食孝敬另一半就用這台❤️超簡單上手!)
.
這次我很用心的提供了來自廢物媽媽的暗黑料理食譜(才怪,是特級廚師小當家的食譜)不瞞你們說,款款壓完我都覺得自己很神,連我家胖佑、老公、公婆都說好吃是怎樣!我是不是升級了?(以前我家長輩都會說我煮飯很慢哈哈哈,煮中午要早餐起床準備😞,現在我做熱壓吐司,煮好的速度夾到你們會怕,神之手4我,閃電般⚡️的速度你們懂嗎?)
.
|購買連結:https://forms.gle/7kSmMSfVUFrLri116
|限定時間:2020/01/31截止
.
#那你問我為什麼這台必買嗎?我列點給你們看OK嗎?
1⃣️買這台就 #送食譜,裡頭就有很多正版的美味料理教學了啦!
2⃣️ #雙烤盤自行運用,除了熱壓吐司還能烤鬆餅Woo!
3⃣️清潔好方便,#可拆式烤盤 拔下來拿去洗,用附贈的刷子邊邊刷一刷就乾淨溜溜。
4⃣️ #可直立,家裡小到不行也能自製熱壓吐司,放在角落不佔空間又美觀。
5⃣️ #加熱圈均勻,不會中間燒焦旁邊沒熟,指示燈明確,不失敗的料理設備。
6⃣️烤盤皆採用 #安全認證鐵氟龍塗料,不沾盤更輕鬆。
7⃣️底部設有 #繞線盤& #止滑角,使用更順手。
8⃣️有 #防溢溝槽,爆漿也不怕整桌子整地板!
⚠️ #我都沒刷油一樣不黏盤!#點進來看圖片找美食!圖片多到你會怕,不看超可惜欸⋯⋯😢😢😢
怪 手 整地 教學 在 天元的543專頁 Facebook 八卦
最近因為要優化客戶的廣告成效,在百思不解原生廣告對於廣告受眾的運用邏輯上,不斷的研究平台報表與GA網站分析中的影響關係上,忽然~~ 發現到一個重大的問題與疑惑~~ 這才讓我看到! 這裡頭真的有貓膩啊~~~ 我明明只有在"台灣"這國家地區進行廣告投放,為何有這麼多海外的點擊流量來源呢? 特別是美國!!! 瞧瞧~ 我把原生廣告 整體帶來的點擊狀況和排除掉台灣之後的點擊狀況一比較~~ 乖乖啊~~ 每日不是給我浪費掉一大筆錢了嗎? 我是不是要大喊" 馬先生! 還我牛!!" (馬蓋仙表示: 甘林北屁事啊~~~) 等等、先別急啊~~~~ 繼續看下去啊~~~~~~ 來學習這堂重要分析方法吧! 先說說要能做到檢測Yahoo廣告海外與台灣的廣告帶來點擊流量,你必須在GA網站分析工具上有的兩種關鍵能力,一個是平常要做好"UTM追蹤參數"的使用習慣,另一個就是熟悉GA中的"進階區隔"這項工具的使用! 朋友們如果不熟這兩個是甚麼,請自行翻找我以前寫過的文章、或是找各專業課程學習了~ 這邊為了篇幅、我就不再細說這兩個的基本功能和說明了~ 平常廣告媒體操作,為了成效可以區分出來,各連結一定都要帶好UTM追蹤參數,這樣GA報表中才能有辨識的能力,而網站中有電子商務代碼導入與建構好,目標設定還有一些次要指標 如 放入購物車、網站停留時間...等等做好衡量判斷能力,都是可以再衡量評斷到底廣告帶來的點擊量有沒有幫助、建議不要單看"有沒有購買成功"這一項,因為這在平常並非客觀的分析觀點,有興趣想了解這部分的朋友請參考我提供過得免費教學影片了~ 平常的連結有帶好UTM追蹤參數,這時你用GA中"進階區隔"這項功能就能發揮出很好的威力了~ 我們把"Yahoo原生廣告"先整個切出來吧~ 區隔好的資料區塊,這時再去"目標對象"/"地理區域"/中的"地區"報表功能,這時你看到的來源國家地區,就只有Yahoo原生廣告的部分了~ 瞧瞧看~~ 我廣告明明就只開台灣,為什麼美國來的有這麼多呢? 並且、從各項指標中都能看出,這根本是無效的點擊啊!!! 先說說遇到這樣狀況,你該怎麼辦~~ 當然首先你確定一下、廣告平台是否只有"定義台灣"為唯一的廣告投放地區,這點! 一般我們在原生廣告管理後台,除了做受眾設定之外,還會指定國家地區。 為了確保"嚴謹",我自己還會加上一條像上圖這樣,找出美國、並加上"排除"選項! 特別告訴系統、我不要有這"排除"國家地區! 不過、我也發現、該項"排除" 似乎 "沒有用啊!!!" 啊~ 我要拿刀去抗議了嗎??? 等等~ 冷靜!! 接著地處理就是將資料完整地提供給官方窗口~ 先來查證一下這背後的原因吧~~~ "存在不一定合理、但存在一定有原因" !! 這次特別感謝 Yahoo的技術大師,透過他細心解說,還有我將每月資料、細分到每日資料(這真的是大工程!! 想想~ 我每月的廣告報表+GA網站分析,要 一天、一天、一天 的分別區隔出來,然後用excel來做紀錄與計算,一共有30x3.5筆資料是人工處理,但為了"正確性"和"客戶的權力" 這個工、就是我自己來了) 資料如下: 在6、7月上,是有一些費用原生廣告有超收的可能,但 8和9月這部分就轉變成"少收"了~ 這邊我還有個意外的發現~ 每日、每周、每月 因為你記錄時間區段不同,會有明顯點擊費用得差異計算,原因出在"平均點擊費用" 這一項數值上,特別在出價目標調整上有高低落差起伏時,更要注意到~ 因為不是所有廣告都花一樣的錢,有些3元、有些10元,當點擊量有較高數值上的變化時,每月和每日 計算後的金額就會有很大的落差,當然、我們都希望細到廣告單項地檢查,但以人工處理得狀況,做到整體的每日、我個人認為已經足夠"可信度"和"可用度"這兩個標準了~ 這也是提醒了自己、不要落入數字計算的迷思盲點啊~~~ 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與"問題"呢? 雖然原生廣告看來並不會超收太多(但6、7月看來還是有、至於官方後續會如何處理,我就等待他們的正式回應了) 並且之後幾個月的收費上來看、也勉強可以算得上 廣告平台有額外紅利給我,少收了一些費用,但到底為什麼會有啊~~ 根據Yahoo原生地技術專家解說、這和優化檢測爬蟲有關~~ Yahoo原生廣告為了考慮到客戶的網站品質和關聯性,他會以"廣告連結"本身的整個URL派出檢測爬蟲去目標網站連結進行各項檢測,透過這爬蟲帶回的資料,優化廣告各項比較、出價...等等項目。 但這邊我也看到一個"嚴重問題"啊~~~ 一般外部廣告檢視爬蟲,基本上都不會以"廣告本身"的連結去做檢視標的物,不然就是平台自己直接支援UTM追蹤參數功能,客戶真實的點擊自動加上UTM參數,系統檢測則用原始連結...等等方式,這樣除避免第三方分析工具把你帶來的檢測流量統計進去,更是影響整體計算成效時基礎母數被你這些流量給"膨脹"了~ 也難怪我從6月開始一直覺得你廣告成效有問題、合理懷疑地開始啊!!! 我個人覺得、成效不是用"我感覺、我認為"這樣的猜測,而是有這些量化數據與指標,才能有良好的判斷根據,數位媒體投放時代、客戶端為了確保自己的投資報酬最佳化,你自己一定要有"稽核"能力,不是系統報表給你、全盤照收。 舉這個例子、我接收的時間只有在近幾個月,但更早期雖然這是個新帳戶,但可看到月初有一大段日子並沒有完全帶好UTM追蹤參數,而這個部分得流量就沒有辦法明確釐清出來,也許這段時間之前還有不少異常點擊流量呢~ 但、沒有參數支持,我也就只能兩手一攤、沒轍了喔~ 平常這些繁瑣工作、就是要一步一步扎實地做好,分析優化的一切,都是平常點滴地累積出來的! 你如果沒有這些基礎資料、你連合理懷疑、提出證據與資料,給相關人員協助檢查找出原因與方案的機會都是不可能有的, 就只能像鄉民、無知者一樣在那"抱怨"著 "啊~ 跟你說那個XXX廣告沒有效~" 這種無根據的話語了~ 請記得、所有的廣告媒體都和操作者、廣告素材、品牌商品特性、族群受眾、程序化購買的判斷決策...有互相地關聯性,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不適合、預算配比地搭配,當你有稽核檢視能力,你就可以找到最佳的數位廣告投放策略了! 至於你和廣告商的談判溝通力、除了自己稽核能力強弱外、我想還有一個"投放金額大小"有著絕對影響,人家要不要理會你、這一點~~~ 可是也有著絕對關聯度的喔~~ 這畢竟是個老K說話大聲地年代啊 (菸~)
https://9i543.com/736/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