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呆子怎麼打得過AI?》
過去,學校是人類獲得系統性知識的唯一管道,但自從網路時代興起,汲取知識的方式也隨之劇變,現在我們只要動動手指,讀秒掌握無國界資訊,只要有一顆向學的心,想學甚麼網路上找不到?
無論學習動機是來自”需求”或”喜好”,網路都能提供大量而即時的素材,關鍵在於”求知慾的力量”,意思是指”自學力”。
換言之,教育的最高指導原則原本是盡其所能的替人類累積知識,所以我們的教育系統歸納出大量且繁複的內容,令學生花上數十年的光陰苦苦記憶,結果日後多半是記不住也用不到,畢竟人腦除了是個充滿Bug的硬碟之外,也是一具靠不住的搜尋引擎。
但是現在,這個機制即將完全被顛覆了。網路儲存了你所想所要的一切資訊,電腦的記憶體也可以無限擴充。
當你對世界有所好奇,按按鍵盤就能看見出口,而且獲得的資訊絕對是最新鮮的版本。既然如此,那麼我們何苦逼迫孩子花上大把光陰死記那些日後根本記不得也用不到的過期知識? 況且還佐以寫不完的作業與考不完的測驗來驗證填鴨的確實性?
他們從幼稚園一路背到大學,背經度緯度、背化學元素、背選罷法、背四書五經、背地理、背歷史、背各式法規和程式…以及一輩子也背不完的英文單字。除了背誦之外還加上數學的計算地獄,亞洲式教育並不著重"數的概念",卻十分熱衷於操練計算能力,孰不知比起電腦一秒上兆且萬無一失的計算能力,你確定這不是一場徒勞?
傳統教育往往因為僵化的教材與標準答案的框架,限制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由於亞洲式父母熱衷於掌控,慣於剝奪孩子的自我意識。過於注追求分數的虛榮,所以無所不用其極的迫使孩子陷入死讀書、讀死書的困境。
倘若主流教育觀點遲遲不肯改變,仍陷孩子於不實用殭屍知識的泥濘裡,他們的學習胃口全被打壞,追求學問變成無比厭惡又擺脫不了的苦行,在這種氛圍裡長大之後,主動求知的能力早已歸零。
被動、敷衍、不求甚解變成常態,當孩子讀書考試為得是”報答父母”,那這個教育系統就真是病入膏肓了!
死守士大夫觀念的父母們注意了,如果你仍不肯與時俱進,那世界不僅會殘酷的將你淘汰,還會毫不留情面的淘汰掉你一手養大的書呆子。
我們正處於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不願跟上這道洪流就勢必被洪流瓦解。或許你不知道目前人類花費在AI產業的上的研發經費已超過10億美金,連機器人都產生自我意識了,多數人類卻連危機意識都還來不及形成,未來,人力被人工智能取代早已是箭在弦上的事實。
近年來AI的應用面突飛猛進,科幻片不在只是電影情節,繼最早期的勞動加工之後,隨之而來的自動駕駛、下棋、寫小說、語言互動(聊天)、機器人自創語言….,現在還跨足醫療領域。
除了技術性的”達文西手臂”能提供無菌、小傷口、小出血量、以及比人類操刀更精細的手術應用之外,日前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和美國IBM合作,運用了超級電腦「華生」來學習超過2500萬份的論文,以及超過1500萬份的藥物資料,並憑藉這些數據修正了之前醫生的誤判,10分鐘內重新問診,10分鐘內提出三種全新用藥新方案,因此挽回了一名罹患特殊白血病患者原本即將失去的性命。
如果連醫生都可能出現被取代的一天,那麼,未來AI還能取代多少其他的工作?
誰能保證明天的世界會變成甚麼模樣? 我們著實膽戰心驚,不敢揣測。僅能預估的是,AI雖能快速取代人類左腦的功能,短時間內卻無法成就人類右腦的功能,那麼,右腦是甚麼呢?
右腦是想像力、創造力、藝術、文學、音樂、運動、覺知、情感與五感。
所以,老木懇請虎媽虎爸們放了孩子一馬吧,花點時間更新自己的大腦,重新下載世界的全新趨勢,收起那厚厚一疊的評量,別繳那麼多安親費也別逼著孩子上一堆補習班了。
給孩子自行運用時間的權利,培養他們找樂子的習慣,多鼓勵他們從事那些你覺得浪費時間的事,好比煮煮菜,做做木工,欣賞音樂,踢踢足球,閱讀雜書,還有練習創作,無論是任何型態的創作都是好事,容許天馬行空的思考,表達能力是刻不容緩的栽培重點。
從爸媽丟掉標準答案的那一刻起,孩子才有機會展開尋找答案的自學旅程。
況且未來你孩子的競爭對手再也不是人類了,是AI,找出電腦的弱點才是當務之急,相信我,你今天錙銖必較著的分數,明日都將淪為古老的笑話。
性知識達人測驗 在 Gk爸爸原創故事繪本 Facebook 八卦
📖性教育是一門又淺又深的學問 (同步贈書活動)
尤其在成長過程中容易被家長忽視,所以這本書真的很重要,當我們不知道如何開口或不知道如何教導小孩,需要一盞燈指引,而且這本書講述的時期很廣,甚至到青春期都有,根本就可以當傳家寶,找個保險箱收好這樣,當我們父母遇到狀況時不時拿出來~參考使用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之前凱心兩歲左右某次我蹲馬桶看到我的胯下說出「把拔~便便怎麼在那邊?」,真的是尷尬又不知道要如何是好,隨著後來自己閱讀看文章爬文,漸漸化解要跟小孩談性教育的尷尬,不管是女孩或是男孩,家長應該更要好好把關啊
這邊先給大家做個書中測驗( 回答 對 或 錯 )
1.勃起是只有產生性慾,才會產生的現象?
2.發生勃起的時候,如果不能射精會對身體不好?
3.因為心裡上的原因,有時候無法勃起?
4.女性的性器官也會勃起?
以上有些家長都還可能會答錯,我是全答對的,不愧我青春期自己常常窩在書店苦讀性知識....沒有白費XD
好囉 公佈答案
.
.
.
.
.
.
.
.
.
1跟2 錯誤
3跟4 正確
答對了嗎
如果不知道這些知識,或許女生跟男生交往過程遇到狀況,就會出現誤會造成一些不必要問題,或是有些男生會利用這些奇怪的原因來誘騙女生,這都是不願樂見的
過往我也常聽到女性朋友經歷,小時候被親戚的孩子性騷擾甚至性侵犯的事情,通常家長們親戚間都沒有想太多,不小心孩子們關在房間玩耍,會不會發生類似事情誰也很難講,而且實際案例調查,性侵案件高達80%為熟人作案,天阿你看這恐怖的比率,更別輕忽,雖然小孩懵懵懂懂所發生的經歷,其實都會烙印在心底影響後半人生,這叫我們能不多注意一點嗎 ?
性教育的起始點,需要通過日常生活對話打開孩子的心,做不到這個,就很難打開通往性教育的門,值得家長們深思
這本書詳細劃分 青春期前與青春期 各種性教育方式
以及了解關於性暴力的事實
每個家長都適合拜讀的一本書
難得我不小心打了有點長的心得,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會看完,如果有閱讀到這邊的人,我想你也是很在乎這個議題的家長,教養小孩也是教養自己,要如何從自身經驗昇華對外的傳承,這也是需要一點一滴的漫漫淬鍊呀 ~ 一起加油
✅這邊購買: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1476
我跟出版社請願回饋福利❤
將會送出兩本 ~ 給大家
好書抽獎方式
💟1.粉絲團按讚追蹤
💟2.本篇貼文按讚+公開分享並留言
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 > 2名
(7/22抽出)
#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
采實文化
性知識達人測驗 在 邱志偉 Facebook 八卦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realtime/20190531/1576353/
邱志偉/立法委員
前幾日有媒體刊登了我國未來將面臨的3C世代視力問題,由於科技的普及加上網路的發達,讓人手一機已成時代趨勢。在過去同樣關注近視問題的年代,大家擔憂的是看過多電視或是升學壓力,但在3C普及的年代,近視問題愈趨惡化,甚至有預言會有失明可能。本人認為,與其強力禁止使用3C產品,不如鼓勵新世代孩子培養閱讀習慣,不只讓眼睛負擔下降,更讓思考深度有助增加。
根據媒體報導,「國內高三學生近視度數逾500度,為高度近視者達3成5,推估20年後因黃斑部病變、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等面臨失明風險人口,可能約50至55萬。」
上述文字,的確讓人看得怵目驚心。但實際上,近視問題成因恐怕很複雜,不能只將單一因素一概而論。不過,甚麼樣的做法對於學生的眼睛傷害較小,其實是很淺而易見的。重點是應該要讓學童遠離可能的近視源,或是降低眼睛負擔。例如說,國內一直有呼籲國小至高中學生的體育及戶外課程過少,多讓學生不必只關在教室學習,就是一種保護眼睛的好方式。
此外,我長期推廣閱讀活動,也鼓勵教育部可以發放閱讀消費券,讓更多年輕學子培養閱讀及習慣接觸系統性知識的習慣。固然現在是3C世代,知識與新知的傳遞飛快,但若僅是透過影片或簡單的文字去了解事情,恐怕會有淺碟之害。反之,增加閱讀習慣,不只相較3C產品降低眼睛負擔,更重要的是增加系統性的知識,培養更深度思考的習慣。
我也提醒教育單位應該注意,3C世代的來臨,反而可能會凸顯城鄉新知吸收的差距更為擴大。雖然有些人主張網際網路可以讓知識傳遞更快,但如何有效使用網路知識,以及有效吸收有益新知,其實仍有城鄉斷層。因此,我鼓勵校園單位應該降低需要依賴使用3C產品才能作答的測驗或作業量,真正的知識仍應該回歸書本當中,不要因過度依賴科技反遭其害之。
解決視力問題,是新時代絕對要嚴肅面對的問題。從增加戶外與體育課程、鼓勵購書與閱讀、降低知識對3C的依賴,是我提出的幾項解決之道。而年齡太小的幼童過度使用3C產品,固然父母有法律責任,但法律非治本之道,觀念的改變方為根本。提醒大家,視力問題是未來國家競爭力的指標,望各界慎之、重之!
性知識達人測驗 在 性知識大挑戰又來了!這次竟然又超難⋯⋯ - 有趣板 - Dcard 的八卦
先前看卡友分享上篇匿名測驗,我慚愧只答得5分,沒想到這次竟然更難了,只得到3分,(對不起我的健教老師,-,測驗連結:-,以下分享兩題最神奇的題目 ... ... <看更多>
性知識達人測驗 在 【突發】性知識達人挑戰EP1【HK VTuber / NeroroHub】 的八卦
問卷: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LDRKyKzdCponPToN-QBPlj49KSbLD0YsoQOgul2J9XduOZA/formResponse Facebook https://www.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