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男人天生就是當 #獵人 的料
所以男生負責輸出、女生乖乖輔助
聽起來好像是那麼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然而最近考古學家從美洲的史前遺骨中發現
在一萬年以前,獵人根本不是男性限定職業
經過統計推估,石器時代的狩獵小組中
約有三至五成左右的組員是女孩子
一直要到原始部族、甚至農業社會出現後
因為社會型態或文化條件發生了改變
女性參與狩獵工作的比例逐漸降低
人類的 #性別分工 開始各分東西
才形成了男性更會打獵的說法
這也顯示,很多性別上的差異
往往都是後天文化或環境所造成
可一旦這些差異被誤認為是天生的
就很容易被搬去合理化各種 #性別不平等
比如過去有科學家主張,男性更擅長狩獵
是因為他們的力量、注意力及空間感更強
但後來研究也證實,在注意力及空間能力上
兩性間並沒有顯著差異。類似的錯誤假設
會強化男生更能勝任高風險工作的印象
進而導致職場上的 #性別歧視
而這其實才是今天真正想講的:
男女之間,當然存在先天上的差別
可這些差別從來沒有大到足以定義 #你是誰
──一個人想做什麼事、想過怎樣的生活
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及能力進行選擇
與生理上是男是女沒有任何關係
我一直相信,這個結論
並不只是 #性別平等 所追求的理想
也是我們每一個都希望活成的模樣──
期待這個社會可以給每個人同等的機會去實現
#婦女節快樂
#怪奇冷知識649
性別分工定義 在 我是Cc謝昕璇,世界最棒工作的台灣女孩 Facebook 八卦
哈!終於!講完了,一下台就深深吐一口氣:D
關於這次到花蓮參加東華大學的Tedx演講,有3個小小心得想記錄下來,包括一個同學問的問題也讓我省思
【 心得一】
剛入社會的自己在大公司上班,還記得公司每個樓層都有不同部門,有會計部、公關部、人資部、設計部、工程部等等還有一些我不知道的,總之就是各式各樣的部門一起發揮所長一起讓公司順利運作,這樣的概念也不會被特別想到,因為在我們剛進去公司的時候,工作內容都被安排好了,我們只需要負責好眼前的工作即可!
直到我開始當上講師,開始收到由學生們發起的各式演講、專題活動、社團活動等來信邀約,我發現一件很棒很棒的事,這些由學生們一開始單純憑著“熱情”這件事,為的是策劃一場表演、一場展覽或是一個年度講座,因而熱情帶領著每個人分工合作,只為了一個共同目標,於是有人擔起了總招、有人當起美術、有人當起公關、有人當起資訊,或是各式各樣的職務與角色。從一個概念到真正執行流程,從策劃到募款到執行到事後檢討到傳遞給下一任,繼續新的一屆從上屆學習、到策劃到募款到執行再到事後檢討...把這一套放進社會,就是一個正常運作的公司雛形!
我過去參加過好幾場專業的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校園演講,這次的Tedx就是其中一場。我想說的是,熱情的力量無窮大,在熱情的領導下會讓自己相信能成就一個組織一間公司,情我甚至相信每個學生只要記著這樣的熱情,要在畢業以前成立團隊成立公司都不會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
-
【 心得二】
台上分享結束後,有些同學前來問了幾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讓我記憶深刻
「”在Ptt的世界有一群被稱為“厭女”的族群,總是會在一些關於女生花一年去壯遊那類的文章下面留言,說他們因為是女生不用當兵不用擔太多經濟重擔才能去旅行,不然誰不想旅行“,這類的留言讓我很困擾,因為我也想做些不一樣的事,但我不想被這樣說該怎麼辦?」同學問
我因此上網去查我第一次聽到的新名詞:厭女
沒想到網路上除了有專業的解釋之外,竟然還有相關的書籍和專題報導,直接現學了一課!也才知道「厭女」這詞不單單指的是男性才會出現的情節,也有女性厭女!但由於當下我並不瞭解“厭女”這詞真正的定義,因此只針對這位同學困擾的部分去回答
「這世界上如果要排名『最了解自己的人』只有自己能放在第一名,除自己之外,爸媽勉強還能排進排行榜,(畢竟長大後並不是24小時都待在他們身邊,當然有他們不瞭解的部分!)那網路上的人更不用說了。但奇怪的,一位從為見面過的陌生人花30秒打出來的幾個中文字,怎麼就可以一下子否定掉妳多年的努力累積及熱情或是改變你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與決心,什麼時候這個從未見過面的陌生人變成最了解你的“超級心靈導師”了
另一方面,因「不用當兵或不需要有經濟重擔才能去旅行」。第一,我不認為想去旅行想去壯遊想讓自己擁有gap year就只有“要當兵”那年才能去,多少在旅途中遇到的旅人年紀大小差異極大,也有年紀有到75歲的爺爺,重點他們都是為自己而去,不是為去而去的呀!!而經濟重擔是每個人都需面對的問題吧,不是只有某一性別的人才需要面對的,每個人面對這問題的心態不同,處理方式就會不一樣,沒什麼好批評別人的做法。甚至,這句話根本打趴一群要當兵的人,是說當兵的人就都不能有所作為了嗎?
好囉!說這麼多,沒到場的朋友那就敬請期待上傳的影片囉!
-
加入我的IG/Join me 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cisatroublemaker/
TEDx NDHU
性別分工定義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父親節,有些好朋友很暖心的私訊我,跟我說「父親節快樂」,某種程度上,是因為覺得我一直擔任付清(工作賺錢)的角色吧。
雖然這樣的說法,隱含對於單親家長身兼數職的慰問,但某方面也讓我發現,當社會的眼光,已經將男女性區分為「男主外,女主內」「爸爸就是賺錢的角色」「媽媽就是煮飯育兒」的框架,自然會覺得單親家庭有一方擔起了兩種性別的責任。
看到也是單親媽媽的作家周雅淳,寫到:「請不要用「父代母職」、「母兼父職」的說法來勉勵或褒揚單親家長,這種說法雖然是希望凸顯單親家長全功能的辛苦,但背後其實隱含了兩個假設:一是「正常」家庭中應該要同時有爸爸和媽媽,二是爸爸和媽媽的功能及角色是固定而分化的。其實真的不是這樣。」
我很贊同她想申明的概念:
「請接受每個家庭當下的形式,有的時候,硬塞進不存在或已離開的角色,某種程度上是將偏見或無知用善意包裝。」
身為家庭醫師,對於「完整家庭」的定義很簡單:
發揮在生理、心理跟社會上的功能,包括提供得以健康成長跟發育的經濟能力跟保護;提供心理上被愛的家人親密關係需求,促進健全人格發展:社會的功能,意即找出個人天賦跟定位,促進與社會的融合。
不管家庭成員是只有爸爸或媽媽,或只有阿公阿嬤,或是其他的親人,甚至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只要有能力滿足以上條件,都是一個「 #完整的家庭」。
反之,一個父母親都在,但充滿言語或身體暴力、無法讓小孩健康快樂長大的家庭,才是「不完整」的。
人在成長的過程,總會遇到很多如「父親」般的男性長輩,跟如「母親」般的女性長輩,不管有沒有血緣關係,都一點一滴的構成一個完整家庭的藍圖。
「父親」的角色之所以無可取代,跟分工職責無關,而是男性長輩能夠給予後代的影響,本來就跟女性長輩不一樣,所以我也從不覺得,自己可以取代「父親」的角色。
所以現在遇到有人說:「妳辛苦了,母代父職。」我都會笑笑的說:「我沒有代誰的職,我只是做我自己,盡好我對一個完整家庭所能做的貢獻和努力,有沒有離婚,我都會做一樣的事。」
但我不是一個人,很多男女性長輩都對這個家庭付出甚多,所以我想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跟參與孩子成長的男性長輩們說聲「父親節這天,謝謝您的付出」🤗
#家庭分工跟性別無關無須框架
#曬無齡外公照
#我家男性長輩的職責是負責陪玩水🤣🤣🤣
性別分工定義 在 第二章文獻探討 的相關結果
除了傳統觀念定義下的女性特質影響外,傳統「兩性分工」意識型態的建構,. 亦將男女兩性長期區隔對立於公領域∕私領域、工作∕家庭兩種場域中;女性長. 久被排除在公領域之 ... ... <看更多>
性別分工定義 在 婚姻中的性別關係從家務勞動的性別分工談起 的相關結果
一、性別分工即表示女人理應負責家務與照顧小孩。這也表示女人在經濟 ... 之定義或緊密連結成操持家務的勞動者,使其成為女人可以選擇的項目,. ... <看更多>
性別分工定義 在 從性別分工探討性別平等 的相關結果
家庭中的性別分工在資本主義的影響下更趨明顯。女性承擔家庭內的工作,拉遠了女性與社會的距離,並因生活環境的需要,衍生「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在這種傳統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