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最厲害的武器不是那些核導彈和戰機,而是鋪天蓋地的宣傳手段。很多在我們眼中近乎可笑的手法,其實久了還是會深植人心。
哪有什麼假議題?只是你看過的世界不夠多罷了。
前往投票的路上,看到投開票所外的這塊小看板。讓我想起了很多故事。
這些都是我經歷過的真人真事
過境
我去過76個國家,除了歐洲美加紐澳等17個國家和日韓泰新馬這些離我們比較近且關係密切的國家以外,無論從海陸空入境,多多少少都會遇到一些問題。小則護照多看兩眼,看著內頁問句China?然後不在護照上蓋入境章,耽誤個數秒到數分鐘;大則百般刁難,不認那本綠色護照,必須要先準備好相關規定文件,或是長時間等待邊境人員確認能否入境。時間久了,與其說習慣這種狀況,不如說每次要入境一個國家前都得繃緊神經,事先擬定好各種說法。
我在中南美洲旅行時,有幾個關係不錯的朋友,他們幾乎都來自歐洲。我們幾乎不會搭飛機,過境都是從陸路的邊境跨國。但是,每當遇到跨國日的時候,我總會特別焦慮。這種焦慮是出自過去無數的經驗累積。我幾乎可以肯定,大家一起通過邊境,我一定會成為拖延大家時間的那個人,甚至在排隊過關的時候,我都會為排在我後面的那幾個人默哀,因為他們會因為我卡在前面而只能眼睜睜看著隔壁的隊伍一一通過。對歐洲人(還有日本人)來說,通過陸地邊界幾乎不用做什麼功課,只要確定是免簽就好。而我們,拿著這本綠色護照,即使知道免簽,也必須先上網努力爬文,看看先前是否有「台灣人」從「相同邊境」成功跨國的經驗。很多時候,根本找不到有人分享過,或是年代久遠,所以通過這些冷門邊境的時候,都只能繃緊神經,然後先跟同行的人打好預防針。探究原因後,這些外國朋友幾乎都很厭惡「那個國家」,而且都能同情我的處境。”fuck One China Policy”是我許多朋友每次等到我過境以後說出口的話。
台灣是島國,我知道大部分的人都習慣從國際機場出入一個國家。在這種網路發達的時代,即便是相對未開發的國家,機場海關人員也可以透過網路連線查詢到每個國家護照的入境規定。然而,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其實國與國的出入境口岸,有更多是在高山荒野、或是島嶼港口。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大部分的國界,都是依據天然屏障劃分的,像是湄公河隔開了泰國跟寮國,庇里牛斯山隔開了法國和西班牙。
從智利北部到阿根廷的西北高原,有一個邊境叫作Paso de jama,中文可以譯作哈瑪山口。這個地方海拔4200公尺,我和兩個很好的朋友,一個法國和一個比利時女生,我們在智利的阿塔卡馬試圖搭便車通過這個邊境。攔了兩天好不容易找到幾個在拼車的阿根廷人。上了車固然很開心,但心中的焦慮很快又出現。邊境常常只是一個關卡,前後可能有數十公里或是數百公里的無人地區。所以最好的情況是:從阿塔卡馬上車後,在Paso de jama入境後,再一路開到第一個城鎮歇腳,而從邊界到下個城鎮Susques有著一百多公里的路程。
我們的車不是跨國車輛,所有人在關卡前的幾公里路就下了車開始步行。那幾個阿根廷人已經在關卡後找好接應的交通車,雖然揹著20多公斤的背包行走在海拔四千多公尺的山口,頂著冷風也要跟著他們。事情的發展基本上就照著我心中焦慮的那套劇本上演,我在海關被卡了很久。我手上的「阿根廷簽證」是在玻利維亞的一個小城鎮拿到的,他沒有貼在綠色護照上,因為這個行為等於是承認了中華民國或是台灣的存在,所以阿根廷發給台灣的「簽證」基本上是一張「價值250美金的A4紙」。在這4200公尺的邊境移民官根本不知道這種事情,光是要確認他的真實性或是效力就花了超過一小時。當我狼狽地揹著沈重的背包踏上阿根廷領土,走出關卡建築物,那些阿根廷人早就已經搭車走了。我的兩個朋友自然是很有義氣地在外面等著我,同樣沒搭到車,而此時天色也逐漸暗下。在這空氣稀薄的高原上,我們必須想辦法度過今晚⋯⋯
這不是特例,尼泊爾、摩洛哥、緬甸、肯亞等等我現在能想到的幾個國家,簽證都是不會在綠色護照上留下痕跡,有些甚至在離境時還要把那張很可笑的紙收回去,好像深怕「那個國家」看到一樣。即便很多免簽證的國家,在入境後也要船過水無痕地不把入境章蓋在護照上。我還記得在我在奈洛比機場付了幾十塊美金買了肯亞簽證後,過關時請移民官幫我蓋個入境章,他笑著回答我說”If I put the stamp on you passport, I will lose my job”,這句話至今我依舊印象深刻。
而且你知道嗎?有些國家甚至完全不給持有這本綠色護照的人入境噢!我能想到的至少亞塞拜然、委內瑞拉和喬治亞都是如此。
如果要把我人生的痛苦過境經驗都寫完,大概可以寫一年份的文章了吧不誇張。
友邦
我去過不少台灣的邦交國,無論是做志工或是旅行。原本我以為,這些少數願意承認我國主權存在的國家,台灣在他們心目中應該是地位很重的,畢竟我過去的印象是:政府花了很多心力在經營這些邦交國。
我國確實在這些國家投入了很多心力,這點毋庸置疑。我曾經誤闖了中華民國駐巴拿馬大使館的非開放區,沒錯,就是兩年前跟我們斷交的巴拿馬。我跟一位秘書長談了很久,深聊以後我才知道這些駐外人員肩負多大的事務,壓力有多大。他們除了要服務當地的台商僑民以外,還要用非常有限的資源維持兩國關係,在跟「那個國家」資源極其不對等的情況下生存,還要面對各種輿論和斷交危機。除了要有實質的援助和投資計畫以外,還要深入了解一個國家的政治結構、派系,從中斡旋以維繫關係。
然而,我行走在中美洲這些邦交國中,我看到的又是什麼?我以為大家都知道台灣,我看到許多農技團和一些技術轉移計畫看板上的國旗,我以為比起中國,那裡的人們更認識台灣。不是的,入住旅館時、購買船車票時,任何有需要身分確認的場合,當他們看到綠色護照第一頁上的Republic of China,幾乎都還是問了China? 這些國家雖然也有不少台灣人,但中國人開的商店、投資的企業、以及在國際上的宣傳,卻是遠遠多過於我們的。他們不一定對中國有多大的好感,但對中國的認識卻是遠多於台灣。
名字
就我的經驗,美國人和日本人算是「相對」比較了解兩岸關係的國家。如果沒有經過耐心解釋,其實連歐洲人很多也沒有很清楚這個關係。最常遇到的問題是「既然你們不一樣,為什麼你們叫作Republic of China? 你的護照上就是這樣寫的啊。」
中國在某種程度上會稍微默許Republic of China 這個名字存在,就因為China這個字。早期,我真的發自內心覺得正名是一個假議題,論述很簡單:我們是個主權獨立的個體,繳稅給我們的政府,有自己的國防,對岸完全無法干預,而且先進國家都知道,叫什麼名字有差嗎?不過是某些政黨用來操作的政治手段罷了,蠻令人厭惡的。隨著對岸用One China Policy在世界做宣傳,加上那個國家的世界能見度很高,China這個字在外國人腦中會浮現的輪廓是一隻母雞,而不是一塊蕃薯,也不會讓人想到母雞旁的一塊蕃薯。換句話說,你拿Republic of China去外面,沒太多人會想到台灣。
根據我的經驗,我跟外國人講Taiwan的時候,知道的人都會想到我們的產品,因爲我們用Made in Taiwan出口的產品應該遠多於Made in R.O.C. 。他們可能不知道Taiwan在哪,但同時也不會想到Taiwan和China有什麼關聯。換句話說,Taiwan是千真萬確的一個品牌,拿這個名字出去反而不會造成混淆,這是千真萬確的。當中國的霸權越強大,他的宣傳品越多,其實造成的效應是Republic of China這個名字一點一點的被淡化,最後就會被和People Republic of China混在一起。所以,不要覺得One China Policy是個可笑的假議題,以為全世界明眼的人都知道我們不一樣,只是羈絆於和中國的貿易利益。有那麼多人正在幫助我們,包括布拉格市長、台德建交公聽會、歐洲議會的友台小組,這是我們的民眾和政府努力的成果。但不要忘了,如果抱著ROC這個名字,持續被PRC的宣傳給稀釋,當他的力道比你強時,有一天全世界會看不出你們的差異性。這就是對岸一直在打的如意算盤。
名字有這麼重要嗎?對岸雖然訊息封鎖的很用力,但高層官員會不知道台灣的民意嗎?為什麼用Chinese Taipei可以,用中國台灣可以,但用Taiwan就是不行?對岸很清楚:只要跟China勾上邊,再加上他的稀釋大法,最終就能夠把Republic of China給徹底邊緣化。試想:當你很努力每天榨出一公升的超純柳丁汁,有人每天倒入十加侖的水。十天後,這工廠生產出來的果汁喝起來還有柳丁味嗎?
世界為什麼忘了台灣?如果世界真的忘了我們,那他們忘掉的是Republic of China,不是Taiwan。默許中國台灣、Chinese Taipei這些名字一直出現在國際版面上,世界才會真的以為我們是一樣的。試問:你知道剛果共和國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是兩個不一樣的國家嗎?如果你在國際場合看到剛果,你會去查他是哪個剛果嗎?同樣地,如果有個外國人在國際比賽上看到了Chinese Taipei,或是在買機票時,選擇國籍時瞄到了有一個Taiwan, China的選項,他會真的上網去搜尋Taiwan或是Chinese Taipei代表什麼嗎?還是跟我們大部分的人看到剛果一樣,就大概當成是一樣的就好了?人性如此,共產黨最了解的就是人性,所以看似很愚蠢的One China Policy的影響力就是那麼強。
香港
我去過香港不少次,雖然都沒有做很長時間的停留,但這個地方幾年來的變化卻是明顯的。十幾年前香港回歸之初時,和近幾年差異真的很大。以前我覺得香港的氛圍跟台灣很像,在這裡走跳好像不用顧忌太多,就當做是去日本韓國旅行一樣。但上次造訪香港,那些知名的店家幾乎在用餐時間都要大排長龍,多的是操著內地口音的大陸人。點餐時用普通話溝通讓我覺得跟香港人的距離很遠,但牆上卻貼著標語:店內請用普通話,切勿使用家鄉話,以免造成誤會。看得出香港人和大陸人之間存在不少矛盾,這不是用幾條規定、勸告可以化解的。
香港有幾家媒體是很不錯的,其素質可以媲美國際媒體。但在尖沙嘴碼頭等船時,牆上的電視全部都是播放宣揚中國的電視台頻道。那種灌輸式的播報,和處在中國的感覺頗為類似。這些廣告、宣傳和灌輸,力道不下廣大的中國本土。
走過的世界越多,越會發現那個國家的打壓力道之強,不是看那些名嘴在政論節目上講的口沫橫飛就能體會到的。共產黨最厲害的武器不是那些核導彈和戰機,而是鋪天蓋地的宣傳手段。很多在我們眼中近乎可笑的手法,其實久了還是會深植人心。以前我看到這些作法會嗤之以鼻,笑著說明眼人怎麼可能會相信這些東西,應該只有整天浸在這種環境的大陸人會信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幾年在世界走跳下來,我發現這個影響力遠遠超乎我的想像。
這不是政治表態,也不是想帶風向,不然我也不會選完了才發這篇。故事很多,可以一直連載。很明確的是:現狀已經維持不住了,因為不斷在改變現狀的一直都不是我們,幾十年來「我們以為的現狀」其實已經完全改變了。
哪有什麼假議題?只是你看過的世界不夠多罷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Bistro on the Mile 日式風情自助晚餐 龍蝦生蠔蟹腳任食!日式前菜沙律 壽司 刺身 天婦羅 自選拉麵 海鮮粥 豐富甜品 Haagen Dazs 炒雪糕 BUFFET 金域假日酒店 Holiday Inn Golden Mile 對上次到訪假日酒店自助餐已經有2年 今期推廣原來是日本...
快一點點餐查詢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八卦
給初到美國、或即將來美國的朋友的各式生活建議
去年年底的時候, 親愛的老婆的弟弟及弟妹從台灣搬到美國來工作。 那時候為了幫助他們安定下來, 我們回想了一下什麼建議是我們希望剛來美國的時候會想知道的,整理了一些清單分享給他們,後來我想到之前有讀者也有問我類似的問題, 所以想說把這份清單也分享給大家, 同時也看看有沒有讀者有建議讓我這個清單可以更完善。
(以下許多連結是我的推薦連結, 如果你使用的話我會得到推薦獎勵, 如果你願意使用的話我會很感激,如果不用的話也可以參考, 再找朋友幫你推薦)
駕照:
在美國,駕照就像是身分證一樣的重要證件,而且除非你是住在紐約或是在大城市中很中心的部分, 不然在美國出門大部分都是開車比較方便。 如果在台灣已經有汽車駕照了,在美國很多州都可以不需要考試, 直接換當地的駕照。 相比於美國各地 DMV 要線上預約等待筆試、路考,常常有的時間至少要 1、2 個月後, 可以直接換駕照開車省下超多美國時間呢!目前台灣駕照可以在美國面試換照的州及細節可以參考這個文件列表。
醫療保險:
在美國看病可以是很驚心動魄的, 不是說看病的環境,而是看完病收到帳單後的情況, 如果不清楚的讀者可以看看我上一篇文章 "美國住院住院兩晚: 天價醫療帳單及後續帳單協商" 提到的經驗。 我們的心得是如果能力許可的話, 買當下可以買到最好的醫療保險,這樣在遭遇到比較大的醫療事件,有時候可能僅是急診或是住院個一兩天,自己需要付的錢才不會無法負荷。
如果有一些個人病史的話, 在台灣可以先準備醫療報告英文版,必要時可以在美國和醫生討論, 省下重做不必要的檢查的時間及金錢。
線上購物:
我們在美國買東西大部分都是線上購物, 不僅方便比價找最便宜的 deal,Amazon 購物如果是 Prime 的商品, 大部分都可以 2 天寄到, 而且在很多都會區熱門商品現在還可以 1 天就送到。 如果是家人或是很親的朋友的話, 可以在同一個 famiy plan 分享 Prime 會員。 如果你還沒有 Prime 的話, 歡迎試用看看, 我認識幾乎所有在美國的人都有 Amazon Prime, 而買東西大部分都很直覺直接打開 Amazon 來搜尋。Amazon Prime 除了 2 天送到貨的福利之外, 還有像是 Amazon Video, Music 等附贈的資源。
https://amzn.to/2SvLm4Y (Amazon Prime 我的推薦連結)
CamelCamelCamel
一個線上網站紀錄 Amazon 上商品的過往的價錢,可以看到商品售價的走勢, 我如果不是特別急迫要買的商品的話, 就會設定 price alert , 當價錢低於目標價錢的時候就會得到通知, 算是可以幫助我省錢的網站,現在也有 Chrome Extension, 方便在 Amazon 商品頁面看到價錢資訊。
Rakuten
一個線上 cash back 的網站, 除了信用卡的回饋, 可以多賺的現金回饋的方式, 不時特定網站還有比較高的現金回饋, 有時候可能可以到 10% 或更高。 以往都要先從 Rakuten 網站搜尋要買的網站, 再從那裡連過去, 現在有 Chrome Extension , 讓整個使用者經驗變得很好, 不論在什麼購物網站,都可能有額外的回饋,像我們用 Priceline, Expedia 買機票或是訂旅館,都會用 Rakuten 來賺取額外的回饋,線上課程 Udemy 也有回饋,不時連 Amazon 也有 cashback, 有 Chrome Extension 後到開啟購物網站都會得到提醒, 按一下就可以累積回饋,超方便!
http://bit.ly/2SeLuXL (我的推薦連結, 使用註冊可以得到 $10 獎勵)
租房子:
我在 2013 年寫了一篇租房子的介紹, 第一次在美國租屋 ”找房子"就上手- Renting a house for dummies!“ 雖然已經時間有點久, 但是大部分的概念都還是沒有變的。
吃飯找餐廳及生活各式服務商家:
Yelp
在美國吃飯大家都會把手機上的 Yelp 打開來看附近的餐廳評價, 雖然說對於亞洲菜的評價不一定準確, 但從人氣的留言評價還是可以看出餐廳是否熱門。 如果生活上有其他找商家的需求,像是找理髮店、汽車修車廠、按摩等等, 也都可以在 Yelp 上來搜尋。
銀行:
我之前寫的 “閱讀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心得, 平凡人的理財方法” 提到正確使用銀行的帳戶方面。 一般人會大家都有 checking account 及 saving account。 checking 是讓你可以開支票的帳戶,幾乎沒有利息, saving 是利息比較高的帳戶,鼓勵大家存錢, 許多 saving 帳戶也有像是一個月最多只能轉出 6 次的限制。
書中很不推薦大家在常聽到的大銀行像是 Bank of America、Wells Fargo 開戶 (怎麼我都有 XD)。 原因是這些銀行常常有許多條件, 常常一不小心就要扣你各種費用。 雖然好像在各地都有分行很方便, 但是有許多網上銀行也可以提供同樣的服務。
目前我最推薦的 checking 帳戶是 Sofi Money, 它是 Checking account,但有比較高的利率,目前有 1.6% 的利率, 水準接近很多 saving account 。 另外最大的優勢就是全世界任何 ATM 提款都免手續費 (手續費會退回), 平時不需要特別找自己銀行的 ATM 領錢, 出國旅遊也可以在異國領當地貨幣, 目前我皮包就是放 Sofi Money 這張卡片來領錢。之前它推出開戶放 $100 得 $25 的佛心開戶獎勵,讓我認識超多朋友大家都前仆後繼的開了它的帳戶!
http://bit.ly/32jt4YV (我的推薦連結,開戶有 2 次 $500 的 direct deposit 就可以得到 $75 的開戶獎勵)
http://bit.ly/37KSdNz (親愛的推薦連結,開戶有 2 次 $500 的 direct deposit 就可以得到 $75 的開戶獎勵)
信用卡:
在美國做很多事情都會需要看信用分數。 不論是租房子, 買車買房子的貸款,好的信用分數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利率,更好的機會得到貸款。 累積信用分數的方式,可以從一些入門的信用卡開始辦。
Discover it
開戶消費有 $50 開戶獎勵。每一季有一個 Category 5% cash back (1-3 月目前是 Grocery Stores, Walgreens and CVS)。 信用分數要求很低, 沒有年費,幾乎是人手一張的卡。 首年 cash back 最後結算會再雙倍給你 , 比如說你第一年賺了 $500 cash back , 第 12 個月結算後會再給你 $500。除了我一開始有的 secured credit card (需要有押金的 credit card), 這是我第一張信用卡。建議一開始一個人先申請, 幫另一個人辦副卡, 兩人一起刷最大化可以 double 的第一年 cashback, 第二年在由原本的持卡者推薦另一人開戶, 賺開戶推薦獎勵,並且還有第二年一整年可以 double cashback。
http://bit.ly/2H5jxuL (我的推薦連結)
Chase Freedom and Chase Freedom Unlimited
Chase Freedom 開戶獎勵花 $500 得 $200。 每一季有一個 Category 5% cash back (1-3 月目前是 Gas stations, internet, cable & phone services)。信用分數要求很低, 沒有年費,是人手一張的卡,因為 5% category 常常會和 Discover 不同,大家通常都會和 Discover 搭配使用 。 Freedom Unlimited 是所有類別有 1.5% cash back,方便在沒有任何其他更高的回饋類別信用卡使用。
http://bit.ly/3bpyC8s (我的推薦連結 )
http://bit.ly/38alKB6 (親愛的老婆推薦連結)
America Express Blue Cash Everyday
開戶前 3 個月花 $1000 賺 $150,沒有年費。超市購物有 3% cashback,加油及百貨公司有 2%。 我和親愛的老婆都有一張。一開始我們信用分數還沒有太高的時候, 這張就是我們超市的買菜卡。
http://bit.ly/2w4cGzJ (我的推薦連結 )
http://bit.ly/2tHGSzP (親愛的老婆推薦連結)
America Express Business Plus
前 3 個月花 $3000 有 10,000 MR 點數,沒有年費, 所有的消費都是 2x 點數累積。 我們如果消費沒有特別比較高的回饋、並且可以使用 Amex 的話就會用這張 (如果不行的話,就會用 Chase Freedom Unlimited)。
http://bit.ly/3bpFPFy (我的推薦連結 )
http://bit.ly/37arFos (親愛的老婆推薦連結)
如果信用分數開始變高之後, 可以考慮其他的卡片, 像是 Chase Sapphire Preferred, 之前的介紹文章在 “最省腦力的換機票方法” 或是很紅的 American Express Gold (吃飯及超市 4 倍回饋,現在是我們買菜的主力卡), 介紹文在 “用最少的錢換美國亞洲來回機票- 信用卡換機票之小小心得”。
日常朋友之間的轉帳:
Venmo:
有著像是社交網路一般的小額手機轉帳服務, 發生的交易都可以設定公開的模式, 讓朋友間付款有跡可循, 因為社交的特性, 讓 Venmo 很受年輕人歡迎, Paypal 後來就買下來了。 因為出去吃飯可以掃描 Venmo 的條碼, 讓就算不是朋友的轉帳也很方便。
Facebook Pay:
美國的 Facebook 可以在 Messenger 設定銀行的 debit card, 用法其實和 Venmo 一樣, 因為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 Facebook 朋友, 比 Venmo 來說很多時候更方便一些。
投資:
從 2019 年年底開始,許多公司都提供 $0 fee trading,現在投資股票、ETF、基金都很方便, 看你公司股票放在哪個券商, 可以就在那裡投資方便管理。 另外有幾個我自己用的券商推薦。
Sofi Invest:
開戶放 $1,000 賺 $100 股票獎勵, 股票獎勵得到後可以立刻賣掉。 帳戶的特點像是股票交易免手續費、可買 fractional share,解決每次買 ETF 都會剩下零碎現金的問題。 $100 的開戶獎勵可以選擇各知名公司股票 (Apple, Microsoft, Facebook, Google, Netflix, Disney, Tesla 等等) , 也可以選擇 ETF。其實我這個帳戶是開戶完賺完開戶獎勵 1 個多月後就把錢領出了,XD。
http://bit.ly/2O9y9MS (我的推薦連結, 開戶放 $5,000 賺 $100 股票獎勵)
http://bit.ly/32K0nmy (親愛的老婆推薦連結, 開戶放 $5,000 賺 $100 股票獎勵)
Robinhood
幾年前首開股票交易免手續費的公司。 手機 App 介面做的不錯,很好用, 算是一個好上手投資的平台。 因為比較容易操作,我放一點小錢, 方便有時候想到要買個小投資。使用推薦連結開戶可以得到免費的股票,目前最多有可能可得到 $211.5 的股票 ( 看運氣得不同公司的股票)。
http://bit.ly/2UBsEvj (我的推薦連結, 抽最高 $210 的股票)
床:
美國路上有許多專門賣床的店, 最好進去實際躺躺看, 一般來說, 美國大部分的床都很軟,所以我們都是直接看店內最硬的幾張床來考慮。 決定好之後,可以網上查詢有沒有同樣型號更便宜的價錢, 通常店家為的得到生意都會 match 網上的價錢。
Ride sharing:
台灣有 Uber 沒有 Lyft, 其實兩家在美國都差不多方便。 Lyft 是 Uber 的競爭對手, 我們每次叫車都會把 2 個 app 打開比價, 選擇比較便宜的來叫車。
https://lft.to/3bl9C2e (Lyft 我的推薦連結)
外賣:
在美國常常要開 10 ~20 分鐘以上的車程才有辦法到餐廳, 距離可能至少都要 10 幾公里以上, 在台北的話大概是超過從西門町到內湖的距離。 因為沒有那麼方便, 有時候也是很依賴外賣送食物到家裏。 我們常用的外賣平台有 Doordash 及 Uber Eats。 Doordash 的選擇很多, 介面也做的很棒, 而 Uber Eats 在我們這區選擇稍少, 但因為所有的交易都是線上信用卡付款, 就不用擔心還要準備現金給送貨員小費。
http://bit.ly/2SylMfE (DoorDash 我的推薦連結, 前 3 次點餐,每次可以折抵 $5, 總共 $15 優惠)
http://bit.ly/39mBtxa (UberEat 我的推薦 code 是 eats-6uy7k , 第一次點餐可以折抵 $7)
停車
如果我們要進到舊金山城市裡, 我們通常會用 Spot Hero 來先找好預約停車的地方, 不僅不怕到時候沒有位,先預約通常都有比較好的價錢呢。
以上是我們想到可能會對剛來美國要安頓下來有幫助的資訊。你有什麼推薦沒有在以上的名單中嗎? 歡迎留言分享。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20/02/blog-post.html
快一點點餐查詢 在 Ms.K 凱倫泰泰 Facebook 八卦
>> 路邊攤美食 Heavenly Street Food <<
來泰國🇹🇭,當然不能錯過大大小小都愛的香蕉煎餅(Roti),凱倫泰泰要介紹位於曼谷,方便抵達,一間老字號,營業超過55年的香蕉煎餅店,是許多在地老饕都會特地繞過來,吃上那回憶中的美味😋,也是您不能錯過的好滋味!
泰國的Chinatown(中國城)是全世界數一數二大的✅,也是絕對可以說是美食的啟發地,最在地,最有歷史,最好吃的都埋沒在這個美食聚寶盆裡😍,這一間出名的香蕉煎餅,Roti Na Pohchang โรตีหน้าเพาะช่าง (破唱煎餅) 也當然不例外的就落在這裡👍。
還記得泰泰國小時候🧒,都會有印度人推著行動小推車進來社區裡,叭噗叭噗的叫賣,直到了後期因為非法勞工抓得比較兇的時候,就漸漸的消失了。
當初的煎餅其實都只有兩種口味,原味✅,還有加蛋✅,到了後期一點才有加香蕉的,還記得剛開始原味的一個5泰銖,加蛋的才7泰銖,後頭加🍌香蕉的泰泰就沒有嚐試(因為個人不太愛),淋上滿滿的煉乳還有糖之後,然後用紙捲起來,那簡單和香噴噴的滋味就是兒時的快樂😍!
到了今天,煎餅(Roti),就多了好幾種口味,巧克力,熱狗,等不同的餡料和醬料,但是吃來吃去,其實個人還是原味和加蛋的最能吃出那香氣😋,而Roti Na Pohchang(破唱煎餅)就是只賣這兩種最原始的口味。
Roti Na Pohchang (破唱煎餅),❌從未搬過家,位於中國城的印度區Phahurat,他會如此叫 “破唱煎餅” 也是因為他剛好在一間國立破唱大學วิทยาลัยเพาะช่าง的正對面,一賣就是55年😱,是許多在地人的回憶,沿路走到這這間店的路途中,也會經過許多合法賣槍枝的店面。
破唱煎餅有非常乾淨和明亮的店面💯,有舒適的桌椅,現做現吃,可以很放鬆地享用美食。
現在掌廚的在煎餅台前的是老闆娘的孫子,而👩🍳老闆娘現在只負責在裡面桿麵團,那位孫子非常的親切,當天很開心的終於等到有泰文跟英文以外的人可以幫他們介紹😂,他還以為是不是我們說中文的不愛吃煎餅,泰泰還要特別跟他強調說,我們愛慘了🤣。
凱倫泰泰當然毫不猶豫的點了兒時的最愛😍,加蛋的煎餅,一邊看著他們製作一邊期待著那美味,因為老實說,雖然現在都還是會去別的地方買來吃,但是就是還少了一個傳統味道。
全部的製作過程都在那個白鐵的檯面上,在煎鍋上完成的煎餅,會先放在旁邊瀝油👍,再端上那個檯面上,用鍋鏟不規則的切成一塊一塊,過程不斷的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讓泰泰多吞了一口口水😁,然後最後在淋上那老字號的茉莉牌煉乳和灑上一些二砂糖。
看似不起眼的煎餅一端上桌的時候,那個香氣整個😍撲鼻而來,一咬下去的瞬間就知道找回那兒時的口味,實在是太感動了。
煎餅的中間部分外酥內軟,帶有點嚼勁的餅皮,要下去的瞬間,那個🥚蛋香味,完完全全的跟外面的煉乳還有糖結合一體,散發出的香氣正個綻放在口中,接著再一口外圍煎到酥酥的餅皮,實在太完美💯,太好吃了!
當泰泰已經心滿意足的時候,那位親切的孫子居然又端上了一盤沒有加蛋😁,餅皮比較厚,比較軟的煎餅給泰泰嚐試,沒想到,這個沒蛋的,口感跟香氣跟加蛋的完全不同,這個咬進去是吃出麵粉香氣,也別有一番風味👍。
最後的💯perfect ending就是老闆娘招待了泰泰一瓶店內販售的百香果汁,酸酸甜甜的滋味,配上甜而不膩的煎餅,就是那麼剛好。
🔵🔴🔵如何點餐/關於菜單🔵🔴🔵
店裡只有三種最傳統的選擇: 原味煎餅(脆)✅,原味煎餅(厚軟)✅,煎餅加蛋✅(一律都40泰銖)。
凱倫泰泰個人覺得三種都有各有他們的香氣和特色,如果多人去可以都各點一種。
菜單的三種選擇,泰泰照慣例幫各位翻成中文😘,方便您點餐,然後也加註了如果要少糖,少煉乳,或是不加糖的泰文翻譯在上面,歡迎參考圖片🖼。
❣️❣️溫馨提醒:
破唱煎餅其實會好吃的關鍵之一就是☝️,他們其實淋的煉乳跟糖的比例都非常地剛好👍,不會過多或過少(很多煎餅店加的都太多了),這樣才能吃得出那煎餅的香氣,所以如果沒有特殊的需求,泰泰建議其實可以❌不用特別跟他們說要少糖或少奶或甚至不加糖。
煎餅最好吃的就是內用,許多外帶是當地人外帶是回家自己在炸過然後再自行調味。
🔵🔴🔵營業時間🔵🔴🔵
Roti Na Pohchang(破唱煎餅)每天早上10.00到17.30。
(有時候最後一個星期天,還有如果有特殊節日會公休,建議👣前往之前可以先看他們的Facebook粉專查詢)
👉Roti Na Pohchang(破唱煎餅)Facebook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rotipohchang/
🔵🔴🔵如何前往🔵🔴🔵
破唱煎餅可以搭地鐵MRT到Sam Yot站,3號出口出去,面對馬路右轉,遇到第一個紅綠燈左轉,走到底後右轉直走,遇到下一個紅綠燈左轉,靠左邊走大約80公尺就會看到店面(在一所綠色的大學正對面),全程大約6-7分鐘。
泰泰有幫各位做簡易地圖和路線圖,歡迎參考圖片🖼。
🌎Google Map: https://goo.gl/maps/Y9tMogVdEQ6uydNG8
👇👇👇👇👇👇👇👇
都到了Chinatown當然不能錯過三聘市場,如果您想要買到最便宜的飾品,生活用品,文具,等各式各樣您能想到的商品,那就絕對不要錯過了,歡迎參考:
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60738927317483&id=1738413192883392
🔵🔴🔵🔴🔵🔴🔵🔴🔵🔴🔵🔴
⭐️⭐️凱倫泰泰的包車推薦: http://pesc.pw/GXWXK
⭐️⭐️歡迎載入 Ms.K 凱倫泰泰的美食地圖,裡頭都有各個附上文章連結,歡迎參考。❤️
https://goo.gl/maps/dPuGWdZRhH72
(每次更新)
⭐️⭐️凱倫泰泰的文章總整理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AvPMvRJttQVEV19bv2d__jnsS_Vrte1g/view
⭐️⭐️泰泰也不定時的會在Instagram (IG) 分享其他文章以外的美食,也會跟讀者互動💞,歡迎搜尋追蹤!
✅凱倫泰泰IG帳號: karen.the.foodie 或 凱倫泰泰
https://www.instagram.com/karen.the.foodie/
快一點點餐查詢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評價
Bistro on the Mile 日式風情自助晚餐 龍蝦生蠔蟹腳任食!日式前菜沙律 壽司 刺身 天婦羅 自選拉麵 海鮮粥 豐富甜品 Haagen Dazs 炒雪糕 BUFFET 金域假日酒店 Holiday Inn Golden Mile
對上次到訪假日酒店自助餐已經有2年
今期推廣原來是日本美食主題
比起上次來,菜式更豐富
龍蝦/蟹腳,大蝦,青口任食
最回本當然是龍蝦,食到最後一分鐘仲有剩
最高記錄見過有朋友食十隻
單計龍蝦已回本賺突
質素亦好
龍蝦肉厚飽滿
另一冷盤海鮮主力,蟹腳
場內放置了具日式風情既裝飾
前菜冷盤類
西班牙腸/泡菜/煙三文魚/燒鴨胸肉配黑醋
日式沙律小吃
青瓜蝦沙律/韓式銀芽沙律/土佐豆腐
八爪魚沙律/大根甘筍沙律/燒牛肉冬菇露筍
蝦沙律,蝦肉彈牙
土佐豆腐,比較少見既小吃
包上木魚碎既豆腐,再炸香,豆腐仍然嫩滑
壽司盤種類也非常多
有卷物,八爪魚,鰻魚,蟹柳 燒三文魚,牛舌
前後大約十款左右
另外仲有一款係甜蛋切片
生蠔無限供應
刺身有數款供應
即開生蠔,蠔味濃郁
八爪魚/吞拿魚/鯛魚/帶子/三文魚/甜蝦/仿鮑片
紅薑片,冷麵烏冬,芥末,日式漬物
蕎麥麵,天婦羅
自助配搭
天婦羅種類也豐富
炸得夠脆口
自助沙律吧
新鮮沙律菜大約十數款配料
有5款沙律醬汁任配
粉絲蒸扇貝
西蘭花
海鮮粥
煎海鮮
海鮮粥配料豐富,粥底夠滑,值得試試
煎三文魚扒,大蝦串燒,烤蔬菜(三色椒)
清蒸石班魚,好搶手,返左第3條先食到!
薑蔥炒龍蝦鉗
印度烤餅
魚油甘香,肉質細緻
配以薑蔥豉油已經好鮮味
薑蔥龍蝦鉗
鉗身夠大肉夠多,薑蔥爆香,中式食法
正宗印度咖哩
配薄荷醬,芒果醬
咖哩蔬菜,羊肉咖哩
偏辣,配烤餅或白飯幾好食
照燒魷魚筒
日式蟹肉蒸蛋
鹽燒鯖魚,雞肉串燒
煎羊架,烤焗蔬菜
日式咖哩,串燒
羊架肉質厚身肉味濃
日式甜咖哩配飯或麵包唔錯
串燒做得最好,雞肉夠入味又烤得香口
招牌乳豬,加乳豬醬可以食十片!
日式鰻魚飯(有蛋絲配蔥),鰻魚汁再多一點就更好食
燒牛肉,中間仍然呈粉紅,牛肉味濃郁
肉柔軟肉汁豐 肉質細膩不柴
沾點鹽就能引出甘甜肉味
燒火腿就非常入味,肉質好軟
自選拉麵
2種湯底
有滷蛋,叉燒,海帶,蟹柳
有2款麵底選
出奇地出色,由其隻滷蛋,仍然係流心!
甜品好多選擇
接近20款
包括JELLY杯,牛奶布甸,抹茶奶凍,朱古力蛋糕
綠茶歌劇蛋糕,慕絲杯,芒果椰子蛋糕
芒果西米,美式芝士蛋糕,檸檬牛油蛋糕
熱帶水果芝士蛋糕 芝麻紅豆卷 藍莓忌廉芝士
法式果撻,紅棗茶,豆腐花
紅豆芝士撻,葡撻(一口SIZE)
甜品做得幾好
選擇多,口味豐富又夠特色
芒果西米,法式蘋果最好食
H牌雪糕4種口味任食
另有限定炒雪糕
自選配料再即時炒製
大蝦串燒,夠大隻,肉彈爽甜
中西湯各一款
每天一款燉湯
茶咖啡任飲,新鮮水果切片
環境舒適,服務態度好,換碟收碟好快手
登記會員仲好有著數,詳細查詢店員就得了
有生日優惠,有送蛋糕
燒牛肉出色
生蠔飽滿鮮味
每位另上一隻冰鎮鮑魚
自選拉麵
如果太飽可以走麵
淨送都值得試
滷得流心,滷得入味,拍得住專業拉麵店出品
厚切刺身
炒雪糕
刺身任食
炒雪糕,自選配料即時炒
尖沙咀彌敦道50號金域假日酒店1樓
1/F, Holiday Inn Golden Mile, 50 Nathan Road, Tsim Sha Tsui
https://www.higoldenmile.com/zho/dining/Bistro-on-the-Mile
營業時間: 上午6時30分至凌晨12點
聯絡電話: +852 2315 1118
主打海鮮自助餐,為客人搜羅最時令海鮮食材,結合亞洲料理的元素和西方的烹調手法,呈獻令人目不暇給、食指大動的國際佳餚。
自助早餐 : 上午6時30分 – 上午10時30分
自助午餐 (逄星期一至日) : 中午12時 – 下午2時30分
自助下午茶餐 (逄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 下午3時 – 下午5時
自助晚餐 : 下午6時 – 下午9時15分
自助宵夜 : 下午9時30分 - 下午11點30分
自選菜單 : 上午6時 – 凌晨12點 (最後點餐時間: 下午11時00分)
#BUFFET
#自助餐
#放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