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容忍用 #銅板價看藝術?強迫藝術家都是公益家?
三倍券啟用,看展挺藝文,對於台灣公有文化場館的門票「廉價」程度,特別有感。面對這種藝文環境的怪誕,不吐不快!
上週跟助理到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欣賞黃海鳴老師策展、18組藝術家合作的 #穿孔城市展。
三倍券最低面額$200,當代館一張門票只要50元,我們四人剛好用掉一張。
每一檔展覽都要耗費藝術家相當大的心力,籌備時間都以「年」為單位,但台灣的公立美術館門票卻是 #銅板價,除非揪人同行,否則連三倍券都無法找零。
不只當代館, 台北市立美術館門票更只要$30,之前連續兩檔重量級藝術家回顧展~董陽孜、江賢二,欣賞兩位大師畢生創作的精華,一般票只要30元!優惠票15元!18歲以下全免費!

以同樣等級的國家/城市當代美術館來比較:
(皆以成人票價一人計)
日本東京都現代美術館~1400日幣/395台幣
巴黎龐畢度美術館~14歐元/496台幣
紐約當代館MOMA~20美元/595台幣
韓國國立當代藝術館~首爾4000韓元/108台幣
再看看台灣的私立美術館,雖然票價比起國際還是便宜,但皆比公立館所收費相對合理。
奇美博物館 ~200元
忠泰美術館 Jut Art Museum~100元
而 華山文創園區、 松菸文創園區等文創園區的私人售票展覽門票也都是數百元起跳。
台灣一直有個迷思,藝文場館要「免費」或「優惠」才能鼓勵藝文消費,而政治人物就是帶頭剝削文化產業的始作俑者,首長或民代為討好選民,動輒加碼爭取將入館費用降價、回饋在地居民而樂此不疲。
近年來台灣表演藝術或許已建立起付費觀賞的習慣,但 #視覺藝術 扶植還在落後國家的階段,思維仍待翻轉。
我一直關切這樣的議題,但在台灣主張藝文場所門票調升似乎是 #政治不正確的自殺行為。
作為重視文化發展的國會議員,我還是要說該說的話,把藝術創作當作廉價品,想用銅板價看展覽,藝術家最好都是做公益,台灣還要繼續這樣下去嗎?
公部門不願意建立合理的藝文消費市場機制,公立場館收費不如民間、更與國際脫節,然後再拿已經貧瘠有限的文化預算(這些都是人民納稅錢)來補助、扶養場館,這樣健康嗎?
美術館無法自立開源,策展、宣傳經費拮据,藝術生態鏈的創作者、研究者、教育家,以及產業端的上中下游專業人員沒有合理的報酬,形成無止盡的惡性循環,削弱藝文產業競爭力,如何提升我們的藝術國力?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台灣卻要免費的藝術?
藝文淪落至此,再這樣下去,再怎麼紓困也沒有用!
(後記:今天中午再與朋友到台博館看 #高而潘建築珠玉展,南門館+小白宮兩館可以連看兩檔展覽,門票只要20元!我們兩位只花40元,是真的連三倍券都無法找零了。看展覽比買杯小七咖啡還便宜,我真的看不下去了😡)
#三倍券使用有感
#寧當藝文烏鴉
#用銅板價看展真的好嗎?
忠泰 美術館 花 在 李清志 Facebook 八卦
今天下午在忠泰美術館導覽「粗獷主義建築展」,原本限制名額30人,結果竟然來了60人,原來台灣喜歡建築展的人還是很多!連大提琴家范宗沛也抽空前來參觀,因為他的來到,我特別提到展場中的波士頓市政廳建築,因為馬友友曾經在他的「巴哈靈感」建築系列中,希望將這個市政廣場改成音樂花園。感謝大家熱情的參與,也謝謝忠泰美術館為大家舉辦這麼好的建築展覽!
忠泰 美術館 花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八卦
[食況轉播] 豪宅社區新餐廳「DOMANI」
忠泰開新餐廳「DOMANI」,就開在旗下豪宅「明日博」裡,毗鄰忠泰美術館,連袂即將開幕的「明日家居 MOT CASA」、設計選物的「MOT SELECT」、「明日花坊 MOT FLOWER」,務必打造出質感上乘的明星社區。
說實話,忠泰開餐廳原本不讓人期待,這家DOMANI倒出乎意料地實吃。主廚陳星同曾任職於ABU Authentic Cuisine與Bellini Pasta,這次開出他擅長的義大利菜單,搭配曾獲World Class調酒賽亞軍的調酒師Matt 張均豪所設計的調酒,頗有模有樣。
前菜與主菜亮點較多。一道「中卷串燒」,將中卷煎得表面焦香,肉質仍軟,淋上鯷魚、檸檬、平葉巴西利、薄荷與酸豆做成的醬汁,以及小番茄、櫛瓜、鷹嘴豆等蔬菜,相當涮嘴;「義式肉丸子」則有經典的好味道,以牛肉、豬肉、起司及浸泡過牛奶的麵包所製成,浸在雞湯打底的番茄醬汁裡,舒心而家常。主菜的「爐烤青辣椒檸檬小春雞」與「香酥米蘭戰斧豬排」相當吸睛,前者在春雞的內外抹上黃檸檬皮、青辣椒、橄欖油做成的醃料,烤得外酥內嫩,芬芳有味;後者則是米蘭豬排的重量級版本,一大塊戰斧豬排醃過百里香、蒜頭、橄欖油,裹上麵包粉與起司粉油炸,有種日本炸豬排移民到義大利的感覺,豪邁地不俗。
Matt特調義大利Spritz餐前酒,採用茂谷柑、野薑花、龍眼等台灣元素,或柔美或深邃,頗得我心。我很喜歡一款「草本雞尾酒」,用冬瓜糖與煙燻龍眼熬煮糖漿,相溶於朝鮮薊苦甜酒與巴薩米可紅酒醋中,有厚度的甜味與苦味讓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