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曾在文中提到「我這輩子最窮的時候,是我辭掉工作轉做全職作家大約一年之後。那一年裏,我的收入只有寫專欄的稿費和我第一本書《蘭開夏道》的作者版稅,全部加起來每月僅數千元,而且我還把這本書全部作者版稅捐給無國界醫生。那時一直在花以前打工的積蓄,直到大約十個月後,我發現下個月不夠錢交租。」於是我兼職教琴來賺取生活費。
其實當時除了教琴,我還教了夜校。有朋友問:「吓,現在還有夜校?」很多人以為「夜校」只存在於《玻璃之城》那個年代,舒淇讀HKU時為了儲錢打IDD給黎明而去教夜校。但其實香港今天的夜校比想像中多,它們就像細小而陳舊的雲吞麵檔那樣瑟縮於最不顯眼的角落,被社會遺忘,很多都開設在舊樓。那時我教的夜校樓下是「純粹租房」,常常有男人問我「幾錢」。我父母知道後大驚,命我立即停止上班。「你沒錢就不要給我家用呀。」媽這樣說。但我對「家用」這東西頗為執著,也許我在這方面的想法有點old school,但總覺得這不是單純錢的問題,而是對父母的尊重。是我自己選擇辭掉日間的工作去做全職作家,沒有人欠我的,沒錢就自己想辦法。
當初教夜校是為了幫補生計,但我從未想過我會從那次經歷學到這麼多。第一天走進課室,十個人眼碌碌望著我,包括一個在酒樓做清潔的大媽,我給她起了英文名字叫Charlotte。一個是搬運工人荃哥,他讓我們看他背上的老虎紋身。一個是在樓下上班的鳳姐,還有一個小巴司機,樣子八成像林雪。他們大部分連26個字母也不懂,課程卻規定在三個月內讓他們能寫一篇四百字的文章,難過人類上太空,事實卻是人類的而且確上了太空啊。
單是死記那26個字母已經難過登天,還有一連串的文法和生字,而他們竟然大部分人都真的做到。最厲害是那位像林雪的小巴司機,他不停講粗口,不是罵我,他是忟憎自己怎麼學來學去學不好。我每教一個字他都很用心地反覆誦念,不斷用拳頭敲自己的腦袋,抄下詳盡的筆記,回家拚命溫習。搬運工人荃哥要我介紹一些適合他程度的英文書,Charlotte寫了一大疊生字卡,所有人都很努力。
在「轟隆隆」的冷氣機聲下,我們擠在細小的課室專心誦念英文生字。「林雪」因為太著力去記而滿頭大汗,荃哥說那支筆重過他早上搬的那張梳化但仍咬牙切齒地抄筆記,我突然闔上課本,頓了片刻,問:「你們為什麼要來學英文?」說真的,沒有人會怪責一個小巴司機不懂英語,做搬運也沒有需要識英文。「林雪」擦擦額頭的汗說:「我有個孫仔,我想給他做個榜樣。」在樓下上班的鳳姐說:「我想轉行。」荃哥聳聳肩道:「冇咩原因,我覺得由唔識到識,感覺好正。」
我忍不住有點眼濕濕。這班人真是有型到了極點。一個人如果活著沒有什麼追求,人生會很乏味,但那所要追求的其實可以很簡單。
我也從未試過做一份工如此受到尊重。我不知道「林雪」揸小巴的時候是否那麼彬彬有禮,但他每次看見我都會很認真地喚我「老師」。他們會輪流負責在上課前給我去便利店買飲品,我眼濕濕的那一次他們全班擁上來遞紙巾。下課後他們擔心我的安全,堅持護送我去搭車……各位同學,我很想念你們啊!(作者:王迪詩 / 本文摘自王迪詩信報專欄)Instagram : daisywong_author #王迪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Passion 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男孩革命》是Big Boyz Club (大男孩音樂) 第19首原創歌曲, 亦是繼《男孩之歌》、《男孩宣言》後第三首男孩成長系列的歌。歌曲內容描述男孩子踏入青少年階段的心境, 變得獨立之餘亦在尋持自己的身份和理想。同時, 歌曲亦表達出大男孩音樂的使命, 是要為香港學生發聲打氣, 以音樂推動改變, ...
忟憎英文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八卦
以往我曾在專欄提到「我這輩子最窮的時候,是我辭掉工作轉做全職作家大約一年之後。那一年裏,我的收入只有寫專欄的稿費和我第一本書《蘭開夏道》的作者版稅,全部加起來每月僅數千元,而且我還把這本書全部作者版稅捐給無國界醫生。那時一直在花以前打工的積蓄,直到大約十個月後,我發現下個月不夠錢交租。」於是我兼職教琴來賺取生活費。
其實當時除了教琴,我還教了夜校。有朋友問:「吓,現在還有夜校?」很多人以為「夜校」只存在於《玻璃之城》那個年代,舒淇讀HKU時為了儲錢打IDD給黎明而去教夜校。但其實香港今天的夜校比想像中多,它們就像細小而陳舊的雲吞麵檔那樣瑟縮於最不顯眼的角落,被社會遺忘,很多都開設在舊樓。那時我教的夜校樓下是「純粹租房」,常常有男人問我「幾錢」。我父母知道後大驚,命我立即停止上班。「你沒錢就不要給我家用呀。」媽這樣說。但我對「家用」這東西頗為執著,也許我在這方面的想法有點old school,但總覺得這不是單純錢的問題,而是對父母的尊重。是我自己選擇辭掉日間的工作去做全職作家,沒有人欠我的,沒錢就自己想辦法。
當初教夜校是為了幫補生計,但我從未想過我會從那次經歷學到這麼多。第一天走進課室,十個人眼碌碌望著我,包括一個在酒樓做清潔的大媽,我給她起了英文名字叫Charlotte。一個是搬運工人荃哥,他讓我們看他背上的老虎紋身。一個是在樓下上班的鳳姐,還有一個小巴司機,樣子八成像林雪。他們大部分連26個字母也不懂,課程卻規定在三個月內讓他們能寫一篇四百字的文章,難過人類上太空,事實卻是人類的而且確上了太空啊。
單是死記那26個字母已經難過登天,還有一連串的文法和生字,而他們竟然大部分人都真的做到。最厲害是那位像林雪的小巴司機,他不停講粗口,不是罵我,他是忟憎自己怎麼學來學去學不好。我每教一個字他都很用心地反覆誦念,不斷用拳頭敲自己的腦袋,抄下詳盡的筆記,回家拚命溫習。搬運工人荃哥要我介紹一些適合他程度的英文書,Charlotte寫了一大疊生字卡,所有人都很努力。
在「轟隆隆」的冷氣機聲下,我們擠在細小的課室專心誦念英文生字。「林雪」因為太著力去記而滿頭大汗,荃哥說那支筆重過他早上搬的那張梳化但仍咬牙切齒地抄筆記,我突然闔上課本,頓了片刻,問:「你們為什麼要來學英文?」說真的,沒有人會怪責一個小巴司機不懂英語,做搬運也沒有需要識英文。「林雪」擦擦額頭的汗說:「我有個孫仔,我想給他做個榜樣。」在樓下上班的鳳姐說:「我想轉行。」荃哥聳聳肩道:「冇咩原因,我覺得由唔識到識,感覺好正。」
我忍不住有點眼濕濕。這班人真是有型到了極點。一個人如果活著沒有什麼追求,人生會很乏味,但那所要追求的其實可以很簡單。
我也從未試過做一份工如此受到尊重。我不知道「林雪」揸小巴的時候是否那麼彬彬有禮,但他每次看見我都會很認真地喚我「老師」。他們會輪流負責在上課前給我去便利店買飲品,我眼濕濕的那一次他們全班擁上來遞紙巾。下課後他們擔心我的安全,堅持護送我去搭車……各位同學,我很想念你們啊!(作者:王迪詩 )(心血來潮想再分享一次這篇文章,給正在奮鬥的朋友,一起加油!)
忟憎英文 在 伍家謙 Facebook 八卦
時間過得飛快 - 十年了,恩師伍晃榮離開整整十年了。
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沒有伍生的教導,我不會是今天的我 - 我還沒甚麼成就,但沒有那段日子的話,我的人生大概會比現在乏味許多。他的教導方式頗有自己一套,有言傳、有身教,總之沒有他在鏡頭前那麼風趣就是了。言傳的時候有時兇一點,身教的時候又會令你辛苦一點;稿件遭砍掉重練屬等閒,亦試過被嘲笑到無地自容。基本上與他共事那幾年,發生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被罵。如今回想當然會同意自己抵鬧:那個年紀的我,粗枝大葉、死不認錯、自大自傲;不過這些事情,初出茅廬的𡃁仔又能了解幾多?別人的批評就是對我的偏見、甚至認為他是妒忌我的才情而故意針對(現在看來,這想法幼稚得令人臉紅🤦🏻♂️);想過拍枱駁嘴,也想過不如辭職算了(不過因為驚冇嘢撈,最尾都係得個諗字,冇鬼用)。
有一次,我負責晨早新聞時段,凌晨三、 四時就上班,本待下午一時午更同事接力就功成身退;下班之前,伍生突然把一份外電稿件塞到我手:「搞咗佢吖,寫好稿等我食完飯返嚟睇。」
我當然沒膽量推卻,但也少不免邊做邊忟憎:喂,我夠鐘收工喇喎大佬,仲要等你老人家食埋個飯先?我咪實OT?
到他吃完飯後施施然回來已經二時多,午更同事早已上班;他拿起我的稿件看了看,眉頭稍稍一皺:「唔係太好喎,寫多次吖不如。」
他的語氣很平靜,沒有歡喜亦沒有不滿。
不過我就很不滿了。三時多,找其他同事負責不可以嗎?我可是連午飯都未吃呀。
忍住怒氣再寫一次,再給他審閱,他又提出其他問題,著我修改;太過技術性的東西不贅,總之就是不斷改不斷改:這處要用慢鏡重播、說這句旁白時畫面該如何配合等等。那是一個溫布頓網球賽的報道,單是決勝分那球就改了四、五次;到他收貨、再完成剪接,已經下午六時多了,明天......不,七、八個小時後,我又要回到這裏當早班。
回家後累得半死,但睡覺前又忍不住扭開電視看看;看到自己剛才花了一整個下午、邊做邊在心中爆粗的網球報道後......
「咦,好睇喎!」我心想:「同自己以前做嗰啲好似有啲唔同咁嘅?」
我開始有點明白他的用意。
翌日上班,他拉我到Canteen吃早餐:
「點呀?唔夠瞓呀?係咪好憎我呀?」
「唔係……」心入面那句其實是:邊敢呀大佬。
「我發現你呢排做嘢有啲心散,達唔到我個Standard,」他為自己的熱奶茶撒了自備的代糖:「你明明有能力做得好好多,唔好嘥咗佢啦。」
「噚日叫你留低,算係我Punish(唔知係咪因爲做過英文報紙,硬係鍾意中英夾雜)你;我稍為提一提你你就識得做,證明你係做得到嘅。」他頓了頓:「我想話,你噚日做得好呀。」
十幾年前的事情,我一直記著(於拙作《伍家謙,交畀你講體育》中亦有提及)。或許這種教導方法未必人人接受,但我卻很受落,因我真的感到自己進步了;記得那頓早餐到尾聲,他跟我說了一番話:
「記住,只要一日未播出街,你一日都要諗點樣再做好啲。所有你自己覺得做得好好嘅嘢,都一定有可以做得更好嘅地方。」
這番說話影響了我一生。它重塑了我對待工作的觀念,一直保持至今:做任何事情,永遠精益求精。
已經十年了,或許年輕的朋友們都未看過伍生的報道;所以每年的四月十七日,我都會在自己的平台這樣說一次:希望大家都記得,香港曾經有一位非常出色的體育新聞從業員,他為我們帶來過無數歡樂和回憶,他,叫伍晃榮。
能受教於你,我是多麼的幸運。伍生,謝謝您。(照片攝於2005年,南京全運會)
#伍晃榮 #波係圓嘅 #伍家謙交畀你講體育
忟憎英文 在 Passion Music Youtube 的評價
《男孩革命》是Big Boyz Club (大男孩音樂) 第19首原創歌曲, 亦是繼《男孩之歌》、《男孩宣言》後第三首男孩成長系列的歌。歌曲內容描述男孩子踏入青少年階段的心境, 變得獨立之餘亦在尋持自己的身份和理想。同時, 歌曲亦表達出大男孩音樂的使命, 是要為香港學生發聲打氣, 以音樂推動改變, 這就是屬於我們的男孩革命。
《男孩革命》
It's a Boy Revolution... Are you with me? Here we go!
Yeah.. Just clap your hands yo... Woo... Just do like it that .. ah ha...
呢首歌係我地男孩子的革命
世界對我太多想法 一失足終會陷疑惑
曾迷途曾多番掙扎 做何事才算合格
戰鬥連場終於知道 時機到揮舞我旗號
是時候團結的宣告 未曾被看好 我都可以做到
(讀書的)我功課會勤力去做 雖則我書法像狂草
(成長的)我用心去走每一步 天生的記號 誠懇熱血態度
*我要發起一場革命 我要發揮生來天真的本性
就在這刻一同鐵定 倘年青 請你用心響應
我要發起一場革命 我要發聲宣揚我對事物的感應
志向決心重新確定 在馳騁 我有堅忍作後勁*
(放肆攀登上絕嶺 世界請聽我歌聲)
It's a Boy Revolution X3
Now Let me see your hands and your Determination
十幾歲既我已經經歷過好多
咁多年最難頂都算係英文科 "It's English man"
唔少既事情都俾人話我錯
識得汲取教訓 失敗成為寶貴的一課 "Come on"
"阿仔 我擔心你既成績 其實除左我試過彈橡根 我試過發忟憎
我仲有試過上堂果陣擲紙巾
老師俾我激親 屋企話我過份
不過跌跌碰碰做傻事其實都係人生既一部份
阿仔 我擔心你既成績 其實除左你之外我都好大壓力"
阿媽 請你聽我解釋 我開始大個會為自己既前途出分力
(年輕的)我將會作無限抉擇 一轉眼已到獨立時刻
(無拘的)我挑戰也可以吸納 冷水灑臉頰 難關決意再踏
REPEAT&
男孩的聲音引發起革命 男孩的歌聲壯志的革命
男孩的呼聲請你認真聽 不理環境我繼續放聲
REPE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