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版,給比較習慣閱讀的人】
哈囉我是阿滴,大家從標題應該就知道我今天想分享什麼了。我在猜會蠻多人有點驚訝,覺得阿滴怎麼會有憂鬱症?事業看起來蠻成功、有這麼多朋友而且還有妹妹,有什麼好憂鬱的~不過如果比較有follow我的人應該會發現我在去年大概年底有消失了一陣子,阿滴日常停更,阿滴英文影片就是勉強一兩週更新一次,那段期間是我最嚴重的時候。
事實上,我從去年在紐時刊登廣告那一波忙完之後就開始有一些憂鬱傾向了。常常會覺得自己很爛、對工作表現很焦慮、睡眠障礙很嚴重、會很害怕網路上的批評、 也會無故地悲傷哭泣。不過當時的我沒有太警覺說自己是不是生病了,因為YouTuber的職業一直以來就是蠻高壓的,我就想說繼續撐著繼續工作應該自然就會好了。
但是後續的幾個月又綜合的承受了接二連三龐大的壓力,我撐到大概9月這一切的壓力就在某次爆發了。那是一場在台南的演講,我在台上發現我喘不過氣,幾乎無法思考,也提不起精神把準備好的內容講出來,只能草草的結束趕回台北休息。那天晚上我對自己的處境陷入了很大的恐慌跟絕望,在床上發抖哭泣,我才發現我真的不太對勁了。
我是在9月底第一次去看身心科,醫生一開始診斷我為焦慮症並開藥,但一週後我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後續回診時醫生開了抗憂鬱的藥給我。當時候的我很急著想要趕快好起來,所以我也在醫生的建議下同步去別的診所進行心理諮商。還在朋友的介紹下嘗試rTMS治療,用磁力儀器去刺激被憂鬱症影響的腦部,反正現代醫學有的療法我幾乎都試過了。
那段日子真的很黑暗,我現在回想起來會用「行屍走肉」來形容。每一天都極度悲傷壓抑,陷入毀滅性思考的迴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後悔以前的各種決定、覺得未來一點希望都沒有,想到腦子都發燙發麻也不能控制,恐慌到全身會不自主地發抖。喪失所有動力跟精力,做什麼都無法開心,連微笑都做不到,情緒只剩下焦慮跟憂鬱,甚至連龍貓這種超無害的動畫都會無法連續看15分鐘。躺著休息也不行、嘗試工作也不行,每天都非常的痛苦光是活著就用盡力氣了。
快轉到現在,將近一年後,大家應該看得出來我已經好很多很多了,甚至可以做影片跟大家分享這一段旅程。想做這支影片的原因主要是覺得,我的經歷跟康復的過程可能可以幫助一些正在憂鬱症中掙扎的人們,同時也想要推廣心理健康的重視,讓更多人能夠意識到這個疾病的可能。
✰✰✰不過我要先聲明,我不是心理醫師也不是諮商師。我分享的全部都是我主觀的經驗,並不能夠代表所有病患。憂鬱症是很複雜的疾病,希望大家把這支影片當作參考就好,有需要的話還是要以專業醫生的意見為主✰✰✰
首先我們來講針對憂鬱症,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1. 憂鬱跟憂鬱症並不一樣
憂鬱只是情緒,憂鬱症則是一個大腦神經物質失調的疾病。每個人都會有難過的情緒,但是憂鬱跟憂鬱症不一樣,舉個例子,如果身邊的親人過世了,感到憂鬱是很正常的,當我們學會了在沒有那個人的世界繼續生活下去時,這樣的悲痛就會消失。但是憂鬱症是因為自我厭惡產生的悲痛,覺得糟糕的是自己,所以似乎沒有終點。憂鬱症引發的悲傷情緒是遠比一般水平強烈的,通常有幾個明確的指標,包含:心情超過兩週的持續悲傷、對原本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對自我的無價值感與罪惡感、以及反覆地想到死亡或有自殺意念。
2. 憂鬱症病患並不是抗壓性差
很多人會覺得憂鬱症患者就是草莓玻璃心,一點點壓力就受不了。這個敘述不完全正確。雖然這樣講有點自誇但是我不覺得我是一個抗壓性差的人,我過去很勇於承擔責任跟壓力跟輿論,但是太過追求完美的個性讓這些壓力不斷累積,到最後才爆掉了。所以很多憂鬱症的人在患病前其實都是承擔了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創傷或是壓力,才會得到這個病。在得病之後自我厭惡的壓力就已經爆表了,就像是一個充滿氣的氣球,所以再多任何一點點壓力就會爆掉。
3. 憂鬱症病患無法控制自己的思考
在憂鬱症發時,我會無法自拔地陷入負面的反芻(rumination)思考,有點像是一般人的悲觀乘上好幾倍然後反覆的反覆的不斷往下繞圈圈。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會看起來很黑暗、沒希望,滿腦子充滿了荒謬的劇本:我會失去工作、付不出員工的薪水、朋友們都會離開我甚至會家破人亡等等。這種思考無法控制,也很難停止,真的不是想開一點就可以解決的事。同一個想法會卡在腦子裡面很久,會需要一些藥物輔助跟親友或專業諮商師大量的溝通跟排解。
4. 憂鬱症會讓患者變遲鈍
以前我一直都以為憂鬱症只是會影響心情,但是得到憂鬱症才發現它會直接影響你思考的速度還有記憶力。我嚴重時讀書讀到第二行就會忘記第一行在講什麼了。在錄影時就算有逐字稿,直接照稿一個字一個字讀也會做不太到。這件事真的造成我很大的恐慌,因為嚴重喪失工作能力,自信心也受到很大的打擊,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會慢慢失智。但是這個並不是不可逆的,憂鬱症好轉後,我已經恢復大部分的思考速度跟記憶力。
5. 憂鬱症是有機會改善的
這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網路上跟憂鬱症相關的文章有很多,但不一定全部都是正確的。我記得我在初期有看到一些說法是憂鬱症是終生不會好的疾病,讓我打擊非常大,陷入絕望跟無助甚至是自暴自棄。但是,憂鬱症其實是有機會治療的,也可以大幅度改善症狀,擁有這個信念對於康復的幫助非常大,對於自己的信念會很有幫助。
所以,接下來我想來分享一下我自己覺得對我的恢復有幫助的事情:
1. 相信醫生說的話,按時吃藥
我一開始其實不是一個很聽話的病患,醫生開的藥或是講的話我都不是那麼信任,也會自己去Google一大堆似是而非的資訊,覺得自己應該要用網路上面說的方式解決憂鬱症。但是在換了好幾個診所跟醫生後我發現相信醫生專業的判斷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吃藥的時候就吃藥,需要換藥的時候就換藥,一直懷疑藥物或是療程是不是最正確的會延誤一些治療時間,也會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2. 改變對自己說話的方式
憂鬱症患者的想法會不斷的攻擊自己,自尊心自信心自我價值感都會相當低落。不過這樣對自己說話的方式也不是一時半刻養成的,而是在得病前就已經形成的習慣。雖然病發時很難控制自己的想法,還是要想辦法改變這個對自己說話的方式。我從書上看到的一個我覺得很有效的方法是在早上剛醒意識還有點模糊的時候,趁機對自己說或者是想很多正面的鼓勵的言語,像是「我愛自己」、「你是很棒的人」等等。大腦在這時候會比較能接受這些想法,慢慢養成習慣。我是在實施這個作法一週後就有感自己早上起床沒有這麼痛苦,一整天的想法也比較能夠放過自己。
3. 活在當下,不想過去跟未來
在發病的時候,我發現我會不斷的悔恨過去跟懼怕未來,沒有辦法好好的be present。所以後來我在狀況糟糕時,會把自己的眼光限制在僅限於今天,盡量不去想過去跟未來的事,只要把今天過好就好了。靜坐冥想跟瑜伽也對於把我拉回當下很有幫助,我還會把每一天做了什麼事跟相對應的心情透過app記錄下來,讓我可以看到自己有哪一些trigger跟情緒的波動以及進步的幅度。
4. 有耐心,給予時間
我一直以來都是急性子,什麼事都想要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完成。但是憂鬱症真的要慢慢恢復,就連憂鬱症的藥都是要服藥的大約一個月後才能感受到藥效。所以要有耐心,按照時間走必要的療程。尤其是在康復的路上不要急躁,帶著會慢慢好起來的希望,給自己的身體跟大腦時間恢復神經物質的平衡,找回自己的健康。
5. 找到生活中新的目標與成就感
最後,當你慢慢好起來,找回了一些動力跟精力後,我覺得就可以開始找尋生活中新的目標跟成就感了。我自己過去把大部分的成就感都架構在自己的工作上,但YouTuber的工作表現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無法完全掌握的,所以這樣的成就感相當不穩定。我後來經過諮商師的建議找到了幾個其他比較穩定的成就感來源,像是煮飯、健身,讓自己可以在這些事物上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也找到自我價值感,這對憂鬱症的恢復很有幫助。
雖然現在講的輕鬆,但在過去這幾個月我真的是在憂鬱症當中苦苦掙扎了很久,也經歷了很多很多事。今天的篇幅有限,先分享到這邊,希望這些資訊對大家有些幫助。
我知道今天做了這支影片可能會被媒體報導,被貼上標籤,或是有網友會說一些很難聽的話。不過我想要最後分享一個在那段期間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天我實在是好痛苦,哭問我爸說,我到底為什麼要承受這樣的辛苦,生來已經有異位性皮膚炎這個不能治好的疾病了,現在不只皮膚連腦子都病了。我爸回我說,他一直覺得我是活神農,因為有這些經歷,以後好起來才能夠幫助更多人。我當下只是覺得...
...幹你會不會安慰人!!!我都很痛苦了你還在跟我說要我去幫助其他人?
但是現在決定跟大家分享,是因為我爸說得對:如果因為我的這段經歷可以幫助有相同狀況的人好過一些、有希望一些,這一件事本身會賦予我的痛苦一些正面的意義。
最後,在這段時間我看了無數篇相關文章跟書籍,我會把我覺得對我幫助最大的內容放在影片的更多資訊欄。希望在憂鬱症掙扎的你可以從當中找到一些方向跟力量,學習與憂鬱症共存的方式。
》書籍推薦
脫憂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6841
憂鬱症自救手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8801
禮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3109
為自己活一次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2223
》相關文章
小鬱亂入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depressytrouble/
憂鬱症真的可以好嗎 https://bit.ly/2VwHmX2
自我價值是什麼 https://bit.ly/3hCN7v3
憂鬱患者生活方針 https://bit.ly/2VA3tfn
放下找回當下 https://bit.ly/3r0r44t
如何原諒自己 https://bit.ly/3yKMB3z
低潮時的決策 https://bit.ly/2TXDtKi
》其他資源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http://www.depression.org.tw/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1925(依舊愛我)
生命線專線 1995 (要救救我)
張老師生命專線 1980(依舊幫你)
YouTube影片版本:https://youtu.be/vJanWrA_ZQM
志祺在這段期間幫助了我很多,他也做了一支影片:https://youtu.be/s2bMQRsnk_I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病由心生!壞脾氣讓你少活至少7年!8種癌症是情緒造成! 衛福部最新公布2018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癌症連續37年蟬聯死因之首,死亡人數已突破4.8萬人,創史上新高,其中有28%人都死於癌症。科學研究表明,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病已達到200多種,而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緒有關。除了本身體質以...
心理諮商 協會 在 鄧惠文 Facebook 八卦
陰雨綿延的早晨,朋友轉了些連結給你。你大約知道,他們為了憂鬱症是什麼,在大聲爭執。誰歧視了誰,誰霸凌了誰。
『竟然有人不知道?怎麼可以不知道!』還有一些力氣的人,仗義執言。
你覺得好像可以謝謝他們。但你只覺得非常疲憊。
誤解憂鬱,誤解你的人,可多了。吳先生,只是再一次代言了那種看法。你可以在個人生活中輕易指出好幾個這樣想的人。
當你陷在憂鬱中掙扎,目標只能訂在今天必須離開沙發一下的時候,可能收過家人的訊息,指責你多久沒管家裡的事。
你想說抱歉我起不來,我狀況很糟,但你知道如果還想繼續奮鬥活下去,絕對不要說。因為他們會回答『你就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都不管別人才會這樣』『像我這麼辛苦哪有空心情不好』。
你憂鬱的時候,伴侶躲你。
歐,這樣說他們會覺得不公平。他們有盡力安慰你。
可是,他們能盡的力,在巨大的憂鬱面前,就是大象跟前的一隻小螞蟻。安慰無效,然後他們便認為有理躲開。
其實躲開算客氣的,有些只是碰觸到你的憂鬱的萬分之一,就認為他們才是受害者,憤怒地攻擊你,說你在虐待他們。聽過嗎?母親對憂鬱的孩子說:「我是做錯了什麼要被你這樣折磨?』伴侶說:『你心情不好就可以找我麻煩嗎?』
你連辯解也沒有力氣,哪有力氣折磨誰。他們可以大喊受夠了,而你只能繼續受。
人們對憂鬱的排斥,程度不亞於對瘟疫的排斥。然而,很少人會說,瘟疫是個人的錯。但有太多人都在說,憂鬱是你自己的問題。
你在心裡,在紙上,在鍵盤上,在無人處吶喊:到底要我怎樣?
你們做的所謂對的事,我也很努力在做,有些我根本做的還更多。
我在意的、執著的事,不見得只是為我自己。
人生給了我這種試煉,我一直是默默承受....
有正確的聲音出來,有的,憂鬱症是生理因素的疾病,病情牽涉神經傳導激素、多種身體病理、心理機轉,也會受社會文化的因素影響。
這些聲音,你在意的人,會聽嗎?
你希望他們至少聽到,你每天都努力的,用僅有的力氣,默默承受不知何時才會過去的煎熬,做該做的事。
你希望他們知道:你承擔了很多他們不承擔的事,
或許,某些他們能知的足,建立在只有你願意知的不足。
如果你看到這裡,請至少相信一件事:你不是唯一在憂鬱症這世紀大病裡掙扎的苦行者。
無論你周圍的人如何因自己的狹隘和恐懼,為了排斥憂鬱而扭曲你,請看看,有更多人知道憂鬱,體驗著憂鬱,治療著憂鬱,也有很多人,在漫長的暗無天日之後,拿回了自己的生活。
如果憂鬱影響了你的生活,請讓精神科醫師診察,身體生病要吃藥,現在是2020年,你接受所有科技,也請讓醫藥科技幫一點忙。
醫生也許會建議你進行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並不是由治療師教你怎麼快樂(你光想就倒彈,因為你最不需要的就是再有人教你什麼),心理治療是龐大細緻的工作,基本是:和你一起認識自己的真實,尋找屬於你的生命創造力。
心理治療不是回答問題,回答通常也沒有用。心理治療是一個需要在密切治療關係中進行的深度探索。也請不要拿他人輕率的建議對待自己的心情。
雨仍然很大。世界繼續在瘟疫前一塊一塊分裂與隔絕。但那不一定代表人與人之間只能疏離,當我們對分裂我們的原因有共感時,就是重新連結的時刻。
你我是陌生人嗎?如果有一點了解,一點共鳴,此刻我們就是互相陪伴著。親愛的不要怕,不要放棄,不管你是為了愛,為了過往,為了誰,為了未來,而讓你纖細的心靈這樣疼痛,深信你存在的價值,請照顧自己。
(有一種應該,是這種時候應該大力解釋憂鬱症的正確觀念。昨夜我失眠了,愈寫愈感傷,願懂的人何須多一篇急就章,網路上已有多少專業醫師和心理師們完備的解說,不願懂的就是不願懂。
有另一種應該,是與其只對那些簡單化憂鬱的『他們』喊話(他們從來不缺人們的注意力),我們更需要和身處憂鬱的朋友一起觸摸這難以言喻的孤獨感。
我們是值得的。
是的,是『我們』。
-------------------------------------------------------
如果你願意對朋友表達你願意試著了解,請分享這封信給他,可以加上 #我可能不夠了解你但請相信我在
-------------------------------------------------------
搜尋各醫院診所精神科/心身科以及心理諮商所,非常容易找到你住家附近的可及點。憂鬱的治療不在天邊,在身邊。精神醫療與心理治療都須符合專業的倫理和規範,請不要以非正式的網路和人際詢問尋求答案而耽誤治療,
下一篇貼文為憂鬱症防治協會,張家銘理事長對此事件的呼籲和精闢的憂鬱症專業知識,也請大家閱讀轉發(請仔細讀,不只發給別人讀),傳播正確的觀念。
--------------------------------------------------------
心理諮商 協會 在 神老師&神媽咪 Facebook 八卦
9月更新結算,業配金額為108萬
.....................................................................................
昨天才知道有人想了解我接業配到底賺了多少錢,算起來還蠻多的,加一加超過77萬,沒有一毛錢進到我的戶頭裡面,全部指定學校或慈善機構,請廠商直接把錢匯入,由學校或是慈善機構開立收據。
..........................................................
*2019/10/15,STARQ點讀筆,稿費轉購點讀筆供特教老師申請使用
*11/27,簡單,保養品公司稿費加倍捐購買點讀筆供全台特教老師申請使用
*12/2, LELE KID,KLUTZ遊戲書,捐助基隆大光兒少之家
*2020/1/2,你滋美得,捐助長樂國小教育儲蓄戶,做為學童及家長心理諮商專款專用
*1/6,樂天派,廠商提高分潤,捐8萬多元給基隆4所學校共計40幾位學童獎助學金
*1/13,日本山崎生活美學-Yamazaki,廠商稿費加倍捐助花蓮早療中心
*2/3,桂冠湯圓,捐長樂國小教育儲蓄戶,指定資源班購買輔具使用
*2/12,你滋美得,捐基隆長樂國小教育儲蓄戶,指定資源班購買輔具使用
*2/21,你滋美得,捐助親愛愛樂社團
*2/24,亞柏EZ購,捐至社團法人臺灣自閉兒家庭關懷協會做為購地基金
*3/2,Dr.FOR HAIR,捐基隆忠孝國小教育儲蓄戶
*4/15,你滋美得,捐那瑪夏~社團法人高雄市原住民婦女永續發展協會,指定社區安親班使用
*5/19,你滋美得,捐基隆中山高中附設大德國中慈暉班
*6/18,你滋美得,捐基隆武崙國小教育儲蓄戶
*6/23,愛達科技,捐中山高中附設大德國中慈暉班
*7/9,愛達科技,捐中山高中附設大德國中慈暉班
*7/16,你滋美得,捐基隆南榮國小教育儲蓄戶
*8/4,克寧奶粉,捐給{社團法人臺灣自閉兒家庭關懷協會}作為機構的購地基金
*8/11,簡單,捐給基隆中正國小教育儲蓄戶,指定資源班專用
*8/19,你滋美得,捐給基隆市中興國小教育儲蓄戶資源班專用
*9/3,愛達,捐給基隆市中山高中附設大德國中慈暉班專用
*9/9,Epson,廠商捐15台印表機發送給全台15個學校資源班或慈善機構
................................................................
出第一本書的時候把首刷版稅加上自己的私房錢捐給天使心和勵馨基金會共8萬,之前長期每個月拿3000元給輔導老師扶助窮困的阿嬤,直到去年買房子,自己負擔過重才停;在那阿嬤從南部搬上來的時候,我拿一萬元給阿嬤安家;上學期末知道武崙國中急需2萬元,等不及業配的錢,我直接領2萬捐了;2018/5月到現在自費捐共計55000元購買點讀筆,與網友一起捐助上千套點讀筆供全台特教老師使用。
前兩個禮拜帶學生去參觀國中時,發現學校老舊,跟校長談到想把接下來5檔的業配稿費全捐給學校。工程師問我,「如果廠商喊停不找你寫怎麼辦?」我告訴工程師,「廠商不給,我就自己貼,已經答應學校的錢不能反悔。」
我不是很喜歡拿這些來寫,好像我付出很多,捐款比我大方的人太多,我算什麼!!但是被質疑寫業配文賺大錢這種汙衊,我吞不下去,可以說我高調自負,可以說我強悍無理,說我賣工程師賺讚,但是唯獨寫業配文賺錢這件事,拿沒有做過的事來暗諷、消遣、文章下的留言各種臆測用力酸,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委屈。
所有的廠商業配都有合約,所有的慈善機構都有立案,錢沒有匯入任何奇怪的機構,我更沒有提供過自己的帳號,學校和慈善機構都開立收據,歡迎有任何質疑的人都可以來查,也可以打電話到學校和廠商去對對看金額有沒有出入。
我這個人什麼都不好,唯獨一個優點就是不愛錢也不缺錢,工程師和我的收入算高,工程師的能力好,讓我們住好房子,開我喜歡的車,覺得人生到現在已經滿足,從來沒想過要大富大貴,更沒有愚蠢到為了幾萬元出賣自己的人格,為了這些錢違法失去工作。
一切怪我太心軟,我自己拿不出這麼多錢來給這些學校,但是看到輔導老師為了暴走的孩子煩惱心理諮商費,看到資源班老師為了申請輔具計畫被退了又退,看到孩子即將去的學校外觀老舊,聽到親愛愛樂為了讓孩子上台到處募款...我是真的捨不得。
幾年前我哭著問上司,「為什麼你不會以我為榮?」上司對著我怒吼:「憑什麼大家都要認同你?」也說我只為了經營自己的事業、賺取自己的名聲。我沒有要求任何人的認同,只希望不要對我的努力有這麼大的敵意,我就算沒有做得很好,也從來不是為了為自己牟利。
昨天答應姐姐不要有任何的情緒,但是我還是無能的受了影響,是我的抗壓性不夠好,看到自己被放上文章征討,昨天頭痛一整天,情緒到今天為止。想清楚如果我寫一篇文章就能有幾萬元,能給這些辛苦的老師來幫助辛苦的孩子,真要我承受這些罵名和質疑,我概括承受。
沒有要討戰也沒有要出征,只想把事情說清楚,拜託就算知道是哪位大德寫的文章,也不要貼連結貼截圖,既然無緣我們就當平行線就好。
心理諮商 協會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病由心生!壞脾氣讓你少活至少7年!8種癌症是情緒造成!
衛福部最新公布2018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癌症連續37年蟬聯死因之首,死亡人數已突破4.8萬人,創史上新高,其中有28%人都死於癌症。科學研究表明,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病已達到200多種,而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緒有關。除了本身體質以及飲食之外,你知道罹患癌症其實與情緒有關嗎?到底特質有哪些?您是其中之一嗎?
播出時間:04/17(五)早上9點
★節目來賓★
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 江坤俊
預防醫學醫師 洛桑加參
台灣國際健康新知推廣協會理事長 黃鼎殷
心理諮商師 許皓宜
氣功名師 彥寬
料理人 雷議宗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週一~週五早上9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StayHome #WithMe #宅在家 #跟我一起

心理諮商 協會 在 貪食人/Gobbler Youtube 的評價
📣貪食人粉絲團:https://goo.gl/CcCISV
📣合作邀約請來信至:cocklion0817@gmail.com
位於高雄大樹區的「一勾堂」,是一間很素雅、文青的咖啡烘焙坊,它就在九曲堂火車站的旁邊,從火車站走過來大約3分鐘而已,交通算是很方便唷!
先來跟大家說說這間一勾堂的由來好了,大家聽過「飛揚福利服務協會」嗎?
是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推動的「將才學堂烘焙技職教育計畫」,而高雄的教育基地就是「飛揚福利服務協會」,協會服務的對象是以原住民、單親家庭、新移民、身心障礙子女、經濟困難家庭、邊緣户家庭為關懷對象,目前在大高雄地區已經有6個工作站,分別在(九曲堂、旗山、鳳山、梓官、大寮、大樹)
協會除了實質上的照料之外,更重視品格教育及自學能力,所以開設了專業的烘焙班,培育了很多青年有一技之長在身,並協助考取證照,採用公開競賽的方式鼓勵這些青年,朝著夢想努力做下去,協會會陪伴著他們「從小鷹變老鷹」,因此在2018年的8月,「一勾堂Eagle」就此誕生!
那這裡呢,除了有咖啡、茶飲、甜點、餐盒製作、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手作麵包囉,而且絕不添加防腐劑,並且也融入許多在地食材,例如荔枝、鳳梨…等等來做結合!
同時要介紹一位正妹「謝明瑾老師」給大家認識,不但是一位翻糖甜點師,還是專業的心理諮商師,同時也是「將才學堂的專業講師」唷!
❤謝明瑾老師曾代表台灣參加韓國餐飲界,一年一度最大規模賽事KICC,勇奪烘焙展示個人金牌,屢次在國際烘焙賽事中得獎,在業界可是素有「翻糖甜心」之稱的美譽唷!
今天要邀請我們的觀眾朋友們,以實際行動一起來支持《買麵包做公益》,讓這些青少年的夢想能夠持續發酵!
🔻「吐司」的淨利所得,將捐給「高雄的教育基地-飛揚福利服務協會」
🔻「酒釀洛神夾心餅乾」的淨利所得,將捐給「台東的教育基地-孩子的書屋」
🍍金鑽鳳梨藜麥吐司/半條/65元
🍞紅藜果香圓頂吐司/1條/80元
🍪酒釀洛神夾心餅/1份/40元
➡️金鑽鳳梨藜麥吐司:6/5~8/4於台北布列德門市(期間販售)
➡️紅藜果香圓頂吐司:7/10起於高雄一勾堂烘焙坊(長期販售)
➡️酒釀洛神夾心餅乾:7/10~9/17於台北布列德門市(期間販售)
🔸️一勾堂[Eagle:https://reurl.cc/eYNlx
🔸️布列德麵包粉絲團:https://reurl.cc/VVdOR
🔸️高雄市飛揚福利服務協會:https://reurl.cc/m1m5M
🔸️孩子的書屋:https://reurl.cc/5nAWz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https://reurl.cc/Xn0M7
🔸️翻糖甜心心理師明瑾:https://reurl.cc/MElQk
背景音樂:
Music by Epidemic Sound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心理諮商 協會 在 可樂農莊ColaFarm Youtube 的評價
究竟是什麼樣的理想,
讓大D起司決定在心理諮商研究所休學,
跑到新竹開一間桌遊店呢?
桌遊是否能應用在老人長照呢?
歡聚桌遊空間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JAGspace/
►訂閱可樂吧!https://goo.gl/M2v1ZH
►我是桌遊人播放清單~https://goo.gl/MoU42S
=========================================
拍攝:中壢可樂農莊桌上遊戲
FB:https://www.facebook.com/agricolafarm
Line ID:0963472193
=========================================
嗨!我是中壢可樂農莊的店長,大家都叫我小高。
從小懵懵懂懂沒有目標,
就聽家裡的話乖乖唸書升學,
直到大三修了環境相關的通識課程,
才知道什麼是批判性思考,
才知道地球上關於環保的種種真相,
從此我才立定志向,
無論以後做什麼,
一定要對環境有所貢獻。
我退伍後的第一份正職,
就是去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雖然要每天從中壢搭火車去萬華,
雖然工作辛苦,但大家理念相同,
連吃飯大家都是自己拿著碗盤
去附近店家裝回來吃XD
我喜歡這樣環保的不插電生活,
所以一直到2016年生日,
才有了我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
但我從小就喜歡打電動,
是在大學時學長帶我去玩桌上遊戲,
才發現在桌上就有超多遊戲可以玩了,
而且還是人與人之間直接的互動,
不再只是一個人面對冷冰冰的螢幕,
所以我已經很久沒打電動了…...
因此,我想讓更多人
也感受桌遊給我的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