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粉絲"未來"幫我們打了這份台中場新書分享會的筆記,筆記內容很長,所以請慢慢享用》
為何會有這本書?
這本書叫直說無妨,因為這對我來說是一個解釋,很多人都會問我,身為一個心理醫師,妳怎麼可以對這種事情給答案?如果在座有人經歷過心理諮商,你不管講什麼他應該都會說:那你覺得呢?
例如:
個案:我應該跟這個人分手嗎?他是真的愛我嗎?
醫師:你心裡覺得很矛盾
個案:他其實是很愛我的,不然他會每天撒20封簡訊給我
醫師:簡訊讓你覺得他很愛你
個案:可是他打完簡訊就不見了,但是我call他,他也不會接起來,這個地方我又覺得怪
醫師:通不到電話會讓你覺得他可能不愛你
個案:可是簡訊代表了愛
醫師:嗯 那你覺得他愛你
個案:不 因為他不接電話所以他不愛我,醫師那你覺得他愛不愛我?
鄧醫師:你覺得呢?
個案:我就是不知道才問你嘛
鄧醫師:做為一個心理諮商師,我一定要說你覺得非常的困惑,因為兩邊的訊號都有,你現在的困擾就是你自己要做一個決定,萬一你覺得他是愛你的,你怕你會受傷,萬一你決定他這是不愛你的,你要離開他,你怕你會放掉值得的東西,所以我們就是要在這種值得跟不值得的困惑當中活下去,那這就是我要陪你的地方。
每一段諮商或每一個個案跟我開始某一種關係,都是這樣的,然後我們要進入一 種你知道你要幹嘛,我們要在所有看不到的答案裡面存活下來,然後做我們覺得最好的方式,這就是最難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非常關係是節目非關命運整理出來的,然後再衍生的文字,錄節目是不得以,因為你很難在節目上面,二三十個工作人員工作一整天,然後問到你一個問題的時候你說: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你還是必須還是要說出一個有點像是答 案的東西,我在非常關係裡面的序裡就解釋了,對我而言,我從來不認為有一個答案是放諸四海皆準,可是你還是必須給一個思考的開端,因此對我而言,我每次針對任何一個問題,給出某一種看法,我其實很希望跟大家說:這是我們討論的開端,好不好?對我而言,開始給答案,是跟更多人接近、交流的開始,可是對我的專業而言,我其實會面對我的專業領域要給個交代,就是說妳身為一個分析師,妳這樣子給答案好嗎?所以我直接在書名上講直說無妨的意思是說,我對大家直說,直說的意思是,你們都知道我本來不直說嘛,所以這一次我就直說了好不好?我想是這樣一個請求大家理解的書名。
●問題討論 :
※小三跟離婚的女性,誰才更值得擁有幸福?
什麼叫做幸福啊?有時候我覺得去對自己說“我已經夠幸福了”,是幸福的一個開端。我在想這個問題包含了一個思考是說,立場的對錯,或者是有沒有立場去說話、去爭取。
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感情是不對等的,然後多角很複雜,大概大家都希望他是真誠相待然後完全坦率,但是有時候愛上一個人不是那麼簡單,我想有過經驗的朋友會這樣說,所以我覺得如果以我所看到的,我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方式是說 “我們能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場,想清楚,我到底在做什麼?”,如果說,你現在愛上的是個有對象的人,不管是男性女性,你到底想幹嘛?很多人會說:『我當然希望這個愛情開花結果』,那麼要怎麼開花結果?對方是不是要離開他本來的伴侶,也就是他必須做一個破壞的動作,他要破壞他本來的基礎、習慣的東西、傷害一個人,然後來跟你在一起,那這樣的事情有沒有對錯呢?我只能含蓄的跟大家說,我覺得這不是對錯的問題,那你們就知道我的意思了嘛對不對?我沒有說他沒有錯喔,這是我們能不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問題,如果說你覺得這一切過程對你而言是值得的,然後你有某種方式去平衡這裡面的痛苦,然後你們彼此是認真的在對待彼此,那麼我們就來找一個方法讓這些東西變得值得,所以你當然是值得幸福的,他也值得幸福,如果他的幸福是同時擁有兩者,那是他啊,可是你呢?讓他同時擁有兩者的時候,請問你真的幸福嗎?寫完小三這篇的時候,其實我寫的時候我真的沒有想要做任何道德上的站邊,那裡面其實是我所有在看這種事情的一個心得。
我覺得我看到的多角關係裡面出不來,大多是因為這種的感情不能見光,所以沒有辦法跟人家討論,你所有困擾和有情緒就只能跟那個人討論,所以你的觀點實就跟他,你們兩個人小泡泡裡的觀點,你很難拿出去跟外面的人做徵詢,就算你跟朋友做徵詢,朋友也很難勸你待在這個角色,朋友可能都會說:「不要啦!你值得更好的」,那奇怪,身邊的朋友都覺得我們值得更好的,可是我們都不知道哪裡有更好的,眼前就只有看到這個人不是嗎?朋友都告訴我們有更好,但又不幫我們介紹,那這是大部份的人遇到的困難,所以最後如果你在一個黑暗的關係裡面,我想就很難看到光明,因為那是黑暗的本質,你黑暗就會很黑暗去走,到後來就已經沒有辦法去比較你有沒有更好的東西,因為你整個心力、時間都卡在這個關係裡頭了。
鄧醫師提出這樣的關係裡常見的現象 :
一、對方可能對你非常好,那是因為他對你有愧疚。
二、如果你是擁有兩、三個伴侶,那我猜想你是個很溫柔的人,你會對每個人都還不錯吧,因為每個人你都覺得有欠他一點東西,因此會對他好一點。這時候我們就創造了一種有點像是假象,那愛情本來就充滿了假象,這是我不斷在問自己的問題,那個假象是說,如果我24小時都跟你在一起,其實我沒辦法做到這麼完美,可是我24天才來看你一次,我可以做得跟情聖一樣,於是,一 般24小時都跟你在一起的追求者,是比不上我的,這種情況很多。這樣的假象就是會讓人走不出來,第一個就是“沒有人商量,觀念閉鎖”,第二個是“有一種假象的完美”,那活生生的肉身的伴侶是沒有辦法永遠相處的品質都這麼好,這些因素加一加,再加上最後一種,會停在這種關係越久的人,我覺得有幾個特點,第一個就是像我們這種99%都是愛情的生活主義者,第二個是有一點自己覺得說”哇!我好重情重義喔!”我其實還滿喜歡自己這樣,哭完一整包面紙然後要拿去丟的時候覺得”啊~我真是個感性的人啊!”那種說真的內心有點容許自己吧,才一直在這樣的狀態下,所以這些因素都加起來之後,我的經驗是來跟我談的人,很多都說他ok這是他自己選的,那是因為他跟我的關係還沒有好到一定的程度(做為心理醫師),但真正我們進入一種諮商師跟個案的親密關係的時候,大部份的個案都會跟我說:『好苦啊!』那個苦有時候為了自尊心,他連跟諮商師都沒辦法講,甚至他會來說服我說,他有一個繼續下去的理由,他很怕這個理由不在了,他又離不開怎麼辦?我們其實很害怕在一段關係裡面,理性上已經看到不對,但感情上離不開,這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很愚笨,這個階段好像比那個再前面一點渾然不知自己有痛苦的階段還要痛苦,對吧?我已經知道你對我不是真心的,然後我也覺得我的人生可以有更好的選擇,但我因為一些情感,因為慣性離不開你,這時候每次跟你在一起又生氣又依戀,那是最痛苦的,但是如果我們純粹只有依戀不知道吃虧,或不知道自己人生會完蛋的時候,其實還好嘛,就自己還騙得過的階段,那這就是所謂的覺醒吧!我想為什麼說很少人可以覺醒,進入覺醒的階段,就意謂著不能再對痛苦視而不見,然後你不知道你走不走得出去,所以很多人約一次來諮商,兩三次真的跟我沒有緣份,我真的就是請他回家吧!但是請他回家的意思是,如果你還沒ready去挖這些東西,去挑戰你自己,或往前走, 那麼打壞你的平衡會怎麼樣,你自己要負責,可是如果你願意來把自己整理好, 我們約好了要走向下一個階段,那麼很多東西就是必須的,所以這是我對於為什麼會常常去談不倫、婚外情的時候,我們會去講一個心態,而不去講對錯,因為你知道你在什麼樣的心態裡頭,你決定要怎麼做,那就是你個人的選擇,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個人的選擇,做感情裡面的小三,跟去電影院拿槍掃射看蝙蝠俠的人,我覺得如果這說起來,當然,當小三沒有什麼大錯,我覺得那個傷害,絕對不是說你今天出來當小三,你就可以傷害別人,那你要問問看那個有伴侶還跟你談戀愛的那個人呢?或者說伴侶已經跟你談戀愛,他還繼續要待下去成為受害者的人呢?
小三有幾種?對我而言,小三有兩種,一是自己是單身的,二是自己有伴侶的。
如果您是單身的,那追求你的感情過程中,怎樣值得你能夠安頓,我覺得那是你個人的智慧,沒有一定的對錯,很多人修成正果的嘛!可是你不要傻到對方沒有要跟你修成正果,你還把所有的青春都修進去。
如果您身邊是有伴侶的,然後你又被一個有伴侶的人,兩個人進行一個關係,我其實想問的,或者我想建議的是,你跟你的伴侶如果讓你不滿足,為什麼你留在這裡,他是不是有一個你不敢放掉的東西,最常見的是,你們身邊有一個,條件看起來比你們弱一點的人,守著你的人,在家裡等你的人,然後在外面大風大浪之後回去會幫你烘乾衣服的人,但是你跟他在一起沒有激情的感覺,沒有自我實現的感覺,所以你有一天遇到一個激蕩出火花的人,可是你不敢走,你以為是對方還沒有free,對方也有伴侶,所以沒地方可走,但其實不是,其實有時候你回來看, 你害怕一個讓你激情的伴侶,沒辦法當你的吹風機,因為他等著讓你吹乾他,這時候人就開始猶豫了,我是要這個很安全的依靠,還是我要去追求一個抓不住的愛情。
※愛人比較幸福是被愛比較幸福?
我覺得如果跟一個很愛我的人在一起,那種心情應該叫感恩,感恩也算幸福的一種,但跟一個很愛我,可是如果我沒有很愛他,我對他沒有很多feeling的人在一起,我覺得那種幸福叫感恩型的幸福。
跟一個我很愛的人,最後他終於看我了,然後甚至靠近我不再跑了,讓我可以站到他身邊去,我覺得那種幸福是一個自我實現的幸福,那個跟感恩有點不一樣。
※ 很多人都問說,鄧醫師妳好理性 !
鄧醫師:可不可以請你看一下我的書?你怎麼會說我很理性呢?因為我從來就不是理性的人,理性距離我來說是很遙遠的事情,我在做榮格分析師訓練的時候,我們要被很多的老教授分析,每一個老教授分析完我就說:吼!妳真的是有夠直覺的。我實在太直覺太感性了,如果我沒發展我的理性,我可能沒辦法活到今天,我可能在第一次失戀的時候就活不過來了,那痛苦非常非常強烈。
※女朋友喜歡講一些很難回答的話,到底是為了什麼?
遇到這些情況怎麼辦?
請現在男士說一個聽過很慘痛的問題
1. 如果我跟你媽掉到海裡,你先救誰?
2. 你到底有多愛我?
3.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你希望是你先死還是我先死?
4. 當初他看到我的時候,他喜歡我的點現在還在嗎?(鄧醫師問過)
5. 走在路上,那女生很正你有看到嗎?
6. 你是喜歡我的內在還是外在?(鄧醫師問過)
7. 如果可以重來,你還會不會跟我在一起?
8. 今天晚餐你想吃什麼?
9. 你覺得林志玲比較美還是我比較美?
10. 你到底能怎樣愛我?
第一類:針對我個人的(2、4、10)
第二類:比較型的(1、5、9)
第三類:生活智商型的(8)
基本上,回答所有問題,只有一個起點,他在問什麼,他站在哪裡問,他從哪裡問,這件事情不能不思考,如果不思考,直接跳進去回答,就必死無疑。
我覺得最難的是比較型的。以前凡事我沒有答案的問題,我就喜歡問我身邊的男人,我就會說“喔你答的很爛”然後我會生氣,後來我現在比較好一點,我都會要自己有標準答案,然後再去比對,我甚至會暗示他標準答案在哪裡,引導他到對的地方。
開放問現場女生“你覺得林志玲比較美還是我比較美?”最想要聽到的答案
A:就是你,以後不要再問了,絕對不會是林志玲
鄧老大:絕對的肯定
A: 如果男生問我,我比較帥還是金城武比較帥,我也會這樣回答:就是你,不要再問了.
鄧老大:妳確定你的男人比金城武還要帥,帶來我看一下
A:不是不是,就是說在我的眼裡是這樣
所以妳的補充非常重要,“在我的眼裡”送給剛剛所有發問的男士,有夠好用的,你可以不負責任,沒有爭議,可以對不起世界,在我的眼裡嘛,我的眼睛就是長這樣嘛,沒有辦法的,我眼睛有問題的,我居然覺得妳比林志玲漂亮,沒辦法遇到了,這句話好好用,可以脫罪,因為我們每個人活在世界上,對於正義公理都有責任感跟需求,所以要說我的男人比金城武帥,我有時候會擔心我會下地獄。其實你的伴侶在問你事情的時候,他不會是在問正義公理的。
你們都知道對方想聽什麼,但你們不想這麼做 。
鄧醫師實例分享:
我曾經跟一個交往的男人有這樣的對話,我們是好幾對朋友在一起,朋友就在談說某某人的先生現在他的公司上市了,然後全家要搬去哪裡去,反正就是在金錢方面非常強調。
男伴:妳會覺得那種男人很棒嗎?
鄧老大:我覺得那當然是一種成功啊
女人問題很白目嘛,男人問這種問題就等同問說我跟你媽掉到海裡這種問題,你還在繳貸款,然後你要問我說公司已經上市,全家要搬去別墅的男人,你會覺得他很棒嗎?其實我應該說:不會啊!那算什麼?那是一種機運啊,錢能幹嘛?錢能改變一個人的內在嗎?錢能讓一個人幸福嗎?或者說:不要懷疑!就是你!我眼中你就是最富有的。可是我卻這樣回答。為什麼我們要去講聽起來很聰明的答案,這才是所有的秘密,我心裡跟這個人有一種內在的糾結,當初我不願意回答他很棒、錢不重要,是因為他問這個問題,第一我很生氣,從頭到尾我跟男人交往,我非常自豪,永遠可以出來跟大家講,沒有用過男人一分一毫的錢,然後每次錄節目只有一種節目,大家會看到我臉很臭,從頭到尾幾乎都不講話,主持人問到我我也答非所問,就是如何讓男人掏錢出來,那種主題我都很安靜,然後我就會一直講說,我認為現在這個社會,不應該女人期待男人買房子來付錢,所以我覺得你身為我的男朋友,你為什麼要來測試我對於男人有錢的態度,你是本身對女人愛慕虛榮你有一種感冒,然後你把那種我沒有的罪名,拿來要跟我玩,那其實我本身就有一種受到不尊重的感覺,難道我是那種會看上有錢男人的女人嗎?所以我有這種不高興的時候,我就皮了,我就偏要跟你玩一玩。我就是要讓他知道我跟你這個窮小子在一起,我有沒有嫌過你任何金錢,我們不是很快樂嗎?你為什麼自己要有這個心結,然後要來懷疑我,對你的愛和對你的忠貞,這就是我們打結的地方,所以各位女生,妳們問男生上述那些問題的時候,妳的男伴有時候都不是笨蛋,他回答很讓人生氣話,其實是告訴妳他真的很生氣,妳拿這種問題來問,妳實在是有夠看輕他平常做的一切,所以我們聽到男朋友很笨的回答的時候,永遠要先噹一下自己說,我這樣問是不是很傷人?這是我要給大家的第一個建議。
第二個如果對方問的是關於他個人的,用心理治療師的方法去詮釋這個問題,他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想聽的是什麼?
例如問說:你是不是還像以前一樣的愛我
你就要說,聽你問這樣的問題,我非常的困惑,難道我平常做的都沒有被看到,我是不是方法錯了?
你試一次這樣跟女朋友講,她馬上就會很軟化,跟你說:對不起,這麼嚴肅幹什麼,只是開個玩笑。
那如果你說:聽你問這樣的問題,我非常的困惑,我平常是不是做得不夠?
她回答:嗯,那真的你們溝通有問題,或者說你真的沒有很用心在對待他,那她問這個問題是在搖一個警鈴,告訴你說,我們的關係有問題。
所以判讀他在問什麼,然後你的智商就會為你帶出正確的答案,講一些幫助你的話,第一就是猜猜看他為什麼要這樣問,第二說說自己被問的感覺,這也就是扣到我們的主題直說無妨,他既然這麼直了,我們也直一點,可是直的方式不是罵他笨,而是說出你的感受。
當初你看到我的時候,喜歡的點現在還在不在?
正解(甜蜜版):唉~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當初看到你的好,就像是最底層的編織,跟你在一起的這些日子,層層疊疊的甜蜜美好一直疊上去,我早已經看不清楚底下的色彩,你畫過油畫嗎?親愛的~
(陽春版):坦白說,當初看到你喜歡的點那是個很年輕的你,你還是個小女孩,而我呢?是個毛頭小子,根本不懂怎麼品味女人,所以那個時候的東西還在不在,有些真的是不在了,吼~還好不在,不然我現在就會去喜歡跟當年的妳一樣的年輕女孩了嘛!
(鄧老大的老公版本)↓
老婆:那女生很正你有沒有看到?
(我奉勸大家,無論如何還是要說“蛤!哪一個”除非你很閒想要絆嘴!)
如果你很忙還是說“蛤!哪一個”
老婆會說:你少給我裝蒜(可是她會笑) ,真的沒有看到嗎?
老公要說:啊有看到的話,我現在怎麼會看著妳,有辣妹應該眼睛要看著辣妹啊 !
你覺得這樣太油條嗎?如果你覺得這樣太油條的話,你要想一件事,人跟人在一起,油條是一個不好的、虛偽的、耍嘴皮子,是一個在我們的文化裡沒有這麼正向的,所以你的伴侶故意要你在他面要搖一下尾巴,這是會讓一個愛人有那種說,我可以叫我的愛人幹嘛,我可以叫一個剛正不阿的男人,說出這麼噁心的話,他會覺得這就是愛吧!當然心理醫師不贊成這樣,但是我們去了解有很多人有這樣的需求,如果你好好的做幾次,以後再來教育他說,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我們都在表達我的愛,為什麼你常常會好像要看我用一種反而讓你不安心的方式,你挑我不是就是挑我很正直可以依靠嗎?為什麼要我玩一些把戲,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A:如果女朋友知道你固定喜歡某一種類型,那附近就只有那個類型的女生,所以她知道根本在看誰,那你要怎麼跟他裝蒜?
鄧老大:如果你們兩個的歷史,這位女友就不是你最喜歡的型,那你跟他在一起不就是最好的事實嗎?
正解: 其實以前我以為我會喜歡那一型,那可能只是眼睛喜歡的型,只是你才是我的心喜歡的型 。
A:那如果她也是那一型呢?
鄧老大:同類的才有競爭感是不是?那太簡單了啊!
正解:妳是這一型中的姣姣者,放一點生路給別的人好不好?妳已經是女皇了,讓人家有一口飯吃好不好?
例如說他知道你喜歡美麗的腿,她的腿很美你當初才追她,
女生:那個人的腿也很美
男生:我們已經有最好的腿了,妳也讓別人家也有腿可以吃嘛!
A:瞹味,有一個女生平常跟人不太有互動,很酷的女生,但她跟你有互動又不是很熱絡的那種,若有似無的感覺,那這代表了什麼?
瞹味是不太確定的時候,無法論責任義務,好像有一點什麼,又沒有一點什麼,你們喜歡這樣的東西嗎?
我們都很喜歡去問別人心裡在想什麼,我想跟大家說:誰知道他在想什麼,我又不是寶靈老師,我每次問寶靈老師,她都會說:你要先弄清楚你在想什麼,所有心靈的認知,都只存在你自己的心事裡頭。
那個女生這樣做是對我有意思是還是沒有意思,去討論這些,通常要靠神力,人力是沒辦法知道到的,我們人力能碰觸的到的,極致是說,因為他這樣子若有似無的態度,攪亂了我的心,而我現在的狀態是,例如:偶而會想到他,想要為他做一點事情,但又怕擔心、困窘,萬一人家根本沒有怎麼樣,或者說好像有一點點機會,我要出手嗎?但又怕太早開鍋蓋,糊了粥,所以什麼才是適當的時機?
這個問題,我建議,所有大家有這類問題的時候要把問題翻轉成,現在的狀態對我有什麼影響,那我自己想要做些什麼,我為什麼不敢做,我想做跟不敢做有什麼樣的考慮,你最後了解自己處在什麼樣的狀態,那個才是人力可以觸及的答案,所有問這樣問題的人,最後能夠幫助的答案,這時候我會想知道的是”在不知道他到底有沒有意的狀況下,我決定怎麼做?”
這種事情不是知對錯,而是做決定。
Q&A:
1. 學心理學的部份,怎麼樣才可以像妳能內化成為自己內在的力量?
2. 我們自學的話,有沒有辦法可學得像妳一樣?
鄧老大:每個人都在學心理,每天每天在思考,就是在理解人的心理,在我並不認為是一定要進入學科去學的東西,但是要掌握到人性的心理,有一個很重要的個人特質,就是要敢面對,必須要不怕痛敢去面對真實的感覺,最大的障礙,有一種人人格裡面,否認性很強,
舉例:如果你發現你的另一半行蹤鬼鬼祟崇,
有一種人會趕快查清楚,要知道真相
有一種會不敢看、不去問不去看,因為很害怕,就是否認,當作沒事 。
如果你的個性否認性越強,你就很可能看不到在你眼前的東西,因為你很恐懼很害怕。
如果你是屬於不敢去面對,會把問題蓋住的人,其實你要學心理就很辛苦,因為你也不敢戳破,你也沒有辦法思考,對面的人跟你是什麼關係,比較能夠突破的人是,永遠對於我跟你之間在發生什麼比較敏感的人。
3. 您在未來會不會寫有關心理殘障的書?因為我的前男友是亞斯伯格症患者 。
鄧老大:我覺得在我看得到的短期間,我還不會去寫亞斯伯格症和強迫症這樣病理的書,因為我階段性的東西,就是在講還不到臨床病理的階段,等於說整個設置都很好,但不會用,對於這些人我覺得我還有很多想要一起共修跟探討的,所以可能這在這方面還要再多做一些著墨。
亞斯伯格症是高功能自閉症的一種,所以他在溝通跟話語上,是會很有障礙,他沒辦法感受我們說所說的異地而處,所以如果說我們是跟這樣的人生活在一起,我們必須要去超越自己對於溝通障礙的一種執著,亞斯伯格症的人愛人的能力上沒有減損,但是你們要看得懂那個愛,不是用一般的想像的語言去驗證,所以你要從他的依附關係,相處的一些感覺,更直覺的去做一個肯定。
這位朋友問的問題,我真正要問的不是問亞斯伯格症的人要怎麼相處,而是問自己說今天選擇這樣的伴侶,我留下來或我沒留下來,對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在我人生的階段跟這樣的人碰撞出火花?
這一切在你們的人生裡面可能都有他的意義存在,都有你想要突破的課題,去了解自己這一點,你大概就知道自己怎麼做?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記得開cc字幕 #錯誤記憶 你,相信記憶嗎?🧠我們可能從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記憶,但也許你的大腦其實會被別人陷害?!👥所以有辦法能讓我們的記憶不要被影響嗎?又有沒有辦法能讓錯誤記憶不要成為冤獄的幫凶,掩蓋案件的真相呢?🚨 🧠這回泛科學與「法律白話文運動」聯手出擊,談談台灣發生過...
心理學生活實例 在 行政法林清老師 Facebook 八卦
109年 教育行政高考三級 準備心得分享
(考試準備時間:2年 / 1.5年全職 ( 前半年仍持續於專科學校任教 )
一、 基本背景、投考動機:
本身就讀私立科技大學美容設計系畢業,非教育本科系,大學修習過教育學程,實習半年後,同年順利考取教師證,曾在私立職業、專科及大專院校任職過,由於私校是一年一聘,本身想要有穩定的工作,但發現美容科國立學校缺額甚少,想轉換跑道,因此轉戰教育行政高考考試。
二、準備經過(各考科準備):
(一)共同科目 ─ 國文、英文、法緒
沒特別準備,專心聽課,公文在考前幾天複習、熟背格式。法緒僅有考前以程怡老師筆記為主;憲法以大法官釋字及憲法法條為主。
(二)專業科目
1.行政法 - 林清老師
以林清老師的筆記為主,老師上課會幫同學整理很清楚的筆記架構,也會依據學生觀念理解的順序,安排課程,使毫無法科基礎的同學,能順利上手。另外,行政法課本超厚,但老師會幫同學抓出命題重點,回家熟讀老師上課畫的重點,即能應付考試。每次上課後,會練習一題至兩題申論,讓老師批改,遇到問題,老師也會很細心講解。一個主題課程告一段落後,會安排晚上時間練習林清老師的行政法測驗題型,強化法條觀念與應用。(超推林清-行政法申論題型百分百與測驗題型)
2.教育行政學
以老師上課筆記與課本為主,老師的筆記架構圖簡單明瞭,方便考試寫作觀念的連結,老師每次上課都會派很多作業,還要我們在每一題作業上標上練習時間,這對第一輪的新生來說,壓力真的很大,後來漸漸習慣老師鐵的教育之後,才發現老師的用心,督促我們逼自己寫題目與控制時間,培養真正能應付考試的技能。建議可搭配謝文全老師的教育行政學閱讀。
3.比較教育 - 羅正老師
一開始翻閱課本,被一堆國家教育制度,搞到有點恐懼這一考科,好險老師的上課方式很幽默, 恐懼感瞬間降低,此科目建議廣泛閱讀其他書籍,可以更廣泛閱讀及比較各國的教育制度。
4.教育心理學 -思澤老師
以思澤老師的筆記與課本為主,思澤老師的課程內容較廣也較深入仔細,會搭配其他課本協助閱讀。真正不懂部分建議直接問老師,老師耐心很好,也會願意給時間,解答學生的問題。
5.教育哲學 - 羅正老師
以老師的課程與筆記為主,教育哲學是很抽象的科目,但老師上課會用簡單的筆記與例子或生活實例,且非常重視背景脈絡的講解,方便我們理解,建議可多與老師討論。
6.教育測驗與統計 - 思澤老師
這科對我來說是超級吃力的科目,因為本身是就讀五專,完全沒接觸過高中數學課程,統計對我來說是陌生的東西,數學理解能力也不好,所以在這個科目上,付出最大的努力。一開始根本一知半解,讓我有點想逃避這科,但看到上榜生都說這科是上榜關鍵,於是還是選擇面對它,
沒想到這次教育測驗與統計,竟然成為協助我上榜的關鍵!
總結:上完課務必在兩日內複習完畢,不要累積課程內容;利用時間多做循環複習,加深記憶;多練習題目給老師批改,提早瞭解自己問題與盲點,及早就修正;不要害怕問老師問題;規律的作息時間;務必要有一套自己的舒壓方式。
六、鼓勵未來要考試的同學
國考真的是一條艱難的路,需要有非常大的堅忍力,把走過的每一步,無論好壞,都當成是經驗的累積。世上最有力的金句,就是你對自己所講的話。請相信自己,累的時候,請跟自己說一聲:辛苦了,你可以辦到的,加油!預祝未來的你們都能金榜題名!
心理學生活實例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八卦
巴菲特50多年來超狂合夥人 -- 查理蒙格--的人生智慧。是我決定會留下來反覆再看,反覆再笑的一本書。
“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這個世界還沒有瘋狂到讓一堆人得到他們所不配得的獎賞”
("To get what you want, you have to deserve what you want. The world is not yet a crazy enough place to reward a whole bunch of
undeserving people” )
一直以來比巴菲特低調許多的查理蒙格,是巴菲特所推崇比他還有智慧的人。而且已經年屆90了腦筋還非常清楚。每次我讀他們兩人所寫的《給波克夏海瑟威公司股東的信》,就可以看的感覺到他們強烈獨立思考的魅力,越老越厲害! 這本書收錄了蒙格在許多不同地方的演講內容,從其中幾篇就可以看出他把事情反過來想,超強跨領域學習,以及不受他人眼光或世俗影響的思考方式。例如給畢業生的演講, 他不同於一般名人的勵志或雞湯,他的主題是 “如何讓自己生活悲慘” (逆向思考來啟發)。當被問到年輕人在工作中應該追求什麼,蒙格給了3個基本原則:
1. 別兜售你自己不會購買的東西
2. 別為你不尊敬,不欽佩人工作
3. 只跟你喜歡的人共事
這些看起來像是廢話一般 (也是為什麼他的書名是“普通常識”)的道理,在真實生活中卻不見得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書中有幾篇他分享“普世智慧”,乍聽之下也都覺得“這不是廢話嗎?”,他可是言行一致在實踐他這些所謂的“普通智慧”,至少從結果看起來是相當豐富的。所以或許我們應該問的是,“為什麼很多看似稀鬆平常的道理這麼難徹底實踐呢?”
記得我幾年前在商學院進修時,每天上課不斷的用實例討論 (case study) 的方式進行,當時看到有些有人不用閱讀實例,就能夠講得出一番道理,覺得自己是不是太笨了。但是我後來領悟到一件事情: 在教室中紙上談兵其實很容易,但是在真實的管理現場,置身其中有許多的雜訊和心理因素,要做出正確的判斷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管理領導的書看起來都講一些已知的常識,可是身在其中的人卻不見得容易實踐。像是“數獨” (Sudoku) 的遊戲,渾沌不明的時候很難,但事後諸葛卻超簡單。
這本書也是我認為論到“終身學習”和“跨領域思考”最棒的一本。蒙格講出每個人所必備的一些基本常識, 包括數學的排列組合,基本的統計學會計學,國中等級的物理,工程思考方式,以及心理學,等等。他說每一個領域都像是一個工具,你必須要有足夠的工具組,才能夠靈活運用。不然就會有所謂的“鐵鎚症候群” (這個比喻來自一種英文的俗語 “如果你是一隻鐵鎚,你看什麼都像釘子”)。如果只有單一領域的思考模式,那麼工程師看著每個問題都好像是要解bug, 商人看到每個問題都只認為是商務模式需要建立,行銷人看到每個問題都覺得是形象包裝的問題,政治人看到每個問題都覺得是利益沒有喬好。只有透過不斷的跨領域學習才能夠避免陷入這些習慣模式,另外也要徹底的了解人心理運作的方式,並且刻意察覺自己的心理狀態,才能夠盡量做出客觀的判斷與決策。
最後分享一個他在幾處都講過的故事,來說明我們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為何獨立思考和跨領域學習如此重要:
“ 作為一種擁有語言天份的社會動物,人生來就有本事囉哩囉嗦。
曾經有個很好玩的實驗證明蜜蜂說廢話,也會引起麻煩。在正常情況下蜜蜂會飛出去找蜜源,然後飛回蜂巢跳起一種舞蹈,以此來告訴其他蜜蜂蜜源的位置...一位聰明的科學家決定要看看蜜蜂遇到麻煩之後會怎麼辦,他把蜜源放得很高,大自然中並沒有那麼高的蜜源。可憐的蜜蜂缺乏一種足以傳達這個訊息的基因程式。你或許以為蜜蜂會飛回蜂巢,縮到角落,什麼也不做。但結果不是這樣,蜜蜂回到蜂巢,開始跳起一種莫名其妙的舞來。
我這輩子總是在跟那些很像這隻蜜蜂的人打交道” 🐝🤣🤣🤣
全文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poor-charlies-almanack-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PoorCharliesAlmanack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查理蒙格 #巴菲特 #終身學習 #跨領域學習 #CharlieMunger
心理學生活實例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評價
#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記得開cc字幕 #錯誤記憶
你,相信記憶嗎?🧠我們可能從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記憶,但也許你的大腦其實會被別人陷害?!👥所以有辦法能讓我們的記憶不要被影響嗎?又有沒有辦法能讓錯誤記憶不要成為冤獄的幫凶,掩蓋案件的真相呢?🚨
🧠這回泛科學與「法律白話文運動」聯手出擊,談談台灣發生過錯誤記憶造成的冤獄是怎麼被發現?又是怎麼落幕?🚓也許我們會發現,有錯誤記憶存在於大腦中,也不是什麼壞事。
🧠【章節重點】
01:25 我們該相信記憶嗎?
02:49 無中生有 一點也不難
04:41 記憶不是圖書館的書
05:53 法官大人我是冤枉的
07:11 素人變被告 記憶不可靠
09:13 臺灣的錯誤記憶實例
10:08 讓悲劇不再發生
11:08 那台灣怎麼做?
12:17 錯誤記憶不一定是壞事?
🧠【追蹤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
除了按讚影片、訂閱頻道,開啟小鈴鐺🔔
還可以到這些地方和我們一起聊生活中📱、時事裡📰、課本上📚沒有的科學 ↓↓↓
PanSci 科學新聞網|https://pansci.asia/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nSc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ansci/
Telegram|https://t.me/pansciasia
💻【新增工作人員】
助理剪輯|楊詠鈞
🧠【參考資料】
👉法律白話文運動
(1) 網頁|https://plainlaw.me/
(2)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lainlaw.me
(3)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lainlaw.me/
👉論文或研究報告
(1) A skeptical view of repressed memory evidence.|https://reurl.cc/NjpEXk
(2) Reconstruction of automobile destruction: An exampl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memory|https://reurl.cc/qdO3gN
(3) Leading Questions and Eyewitness Report|https://reurl.cc/kd7QZn
(4) Creating False Memories: Remembering words not presented in lists|https://reurl.cc/20DvrO
(5)The Deese-Roediger-McDermott (DRM) Task: A Simple Cognitive Paradigm to Investigate False Memories in the Laboratory |https://reurl.cc/ex6Zmx
(6)美國冤案成因介紹|https://reurl.cc/62EeMb
(7)Suggestive interviewing in the McMartin Preschool and
Kelly Michaels daycare abuse cases: A case study|https://reurl.cc/R4jQNn
(8)Convicting the Innocent Redux|https://reurl.cc/3DjZzV
👉其他相關網站或資料
(1)How reliable is your memory?_Elizabeth Loftus|https://reurl.cc/0o2y66
(2)McMartin Preschool: Anatomy of a Panic|https://reurl.cc/lV9M7v
(3)False memories and false confessions: the psychology of imagined crimes|https://reurl.cc/20Dv7v
(4)在「錯認」與「認錯」之後……~談「指認制度」的建立與落實|https://reurl.cc/d0Xv9M
(5)記憶真的來自實際經驗嗎?|https://reurl.cc/nzER4d
(6) ‘I tawt I taw’ a bunny wabbit at Disneyland; New evidence shows false memories can be created|https://reurl.cc/3DjZl8
👉新聞
(1) 東海之狼翻案海巡士官躲了14年落網|https://youtu.be/vaempaVRh-Q
(2)東海之狼落網! 真凶是現役軍人-民視新聞|https://youtu.be/pzN9JyXQtZE

心理學生活實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一開口撩人又聊心:被異性喜歡,被同性肯定,不冷場、不辭窮、不尷尬、不被句點的人際互動課」介紹
訪問作者: 瑪那熊(陳家維)
內容簡介:
撩人要聊心!心理師教你提升好感與互動技巧的自在聊天術
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友情提升,感情加溫,逆轉人生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曾說:「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聊天力並非天生,要靠後天學習,你所欠缺的,其實只是一個機會!
本書為你實境模擬避免NG聊天,建立話題資料庫,提升語言與非語言表達力,
營造好感度,維繫穩定關係,學會愛情攻防,從此不再輕易被句點!
好關係是聊出來的!
諮商心理師&個人形象顧問瑪那熊,結合心理學與實戰經驗,透過許多實例與練習,教你用自然有效的方式,循序漸進學會各種情境&場合的聊天技巧,並且教你如何做足準備,拉高每次約會、互動的勝率,從內到外提升自信,增進個人魅力,而非淪為紙上談兵。
你所焦慮的人際煩惱,這裡都有解:
■打破僵局、拉近距離、突破現狀,從陌生到好感的破冰技巧。
■聊天、搭訕、聯誼、應酬或安慰等情境場合,邊演練邊學習。
■「友達以上,戀人未滿」關係卡關時,踢出臨門一腳。
■克服社交障礙、戰勝內向害羞、擺脫被發好人卡宿命、拒絕爛桃花。
■發現自己的優勢,創造好機運,找到好戀情。
好聊的人與難聊的人,差別只在是否從心撩起:
■如何沒話找話聊?建立話題資料庫,避免聊天流於演講的秘密武器。
■一說就中!在對話中讓對方覺得「這個人懂我」持續推進關係。
■聊不停且不冷場!技巧接話或提問以延伸話題,為將來的可能性鋪哏。
■進可攻退可守!隨時觀察對方反應,評估「友好指標」調整進退攻略。
■挖坑給對方!透過「邀請」,讓新朋友和有好感的對象主動分享。
■包裝自己勝率更大!建立合宜的外在形象留下好印象,讓開口說話更有說服力。
■要幽默不要騷擾!巧妙拿捏幽默感,避免淪為「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
■面對NG人也不用怕!搞定工具人、賢者、商人、公主王子、狂戰士、間諜的有效策略。
作者簡介:瑪那熊(陳家維)
諮商心理師,個人形象顧問,活動講師。
興趣使然的諮商心理師,專攻愛情心理、人際溝通、關係經營與社交力學,亦為GQ線上百萬部落客、形象顧問與戀愛教練,具有豐富演講經驗。擅長結合心理學與實戰技巧,多年來透過線上文字與線下實體課程、個別諮詢等方式,已幫助許多人突破互動盲點,克服人際困擾、成功脫離母胎單身。目前為眾多婚戀平台(約會專家、Date Me Now、春天會館)之戀愛教練,協助更多人獲得幸福愛情。
作者粉絲頁: 瑪那熊的愛情觀察
出版社: 如何文化
粉絲頁: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心理學生活實例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評價
身為經理人和管理職,你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獲得自己團隊的信任。不過,你的員工並不會自動給你這份信任。
:: 最敬業的團隊是通過個人的自然優勢來看待個人的
:: 新手主管傾向於關注團隊任務, 而忽略團隊中的個人導致一盤散沙
:: 真正厲害的領導人,不僅能帶領團隊完成任務,還能幫助每名員工的職涯發展,帶人也帶心。要成為這種領導人相當不容易,因為一旦有機會達到這種等級,基本上踏入什麼領域都難不倒你,最終都能成為員工和公司的靠山。
#國外商管類 讀書會,Great Managers are made, not born. 管理職人、熱愛學習的夥伴們,用一杯茶的時間,減少眼力腦力轉換成本,內化成你的獨門攻略。
★ 本集私語:
本集有點衝擊我們傳統的觀念與經驗
★ 本集重點摘錄:
STRIVE TO BE HUMAN, NOT A BOSS 努力成為HUMAN,而不是老闆
帶人帶心的實際心法
1.展現同理
2.尊重和關心下屬的錯誤迷思與較佳做法
3.承認你的錯誤和你不足正在成長的領域
3.1 心理學: 展現脆弱與信任之間的關係
3.2 與下屬每周1:1 (一對一會談) 實作步驟, 方法 與tips
4.對下屬誠實和透明
★ 本集分點章節:
(00:01:20) 本集大綱
(00:02:20) 聽友主管真心話
(00:03:25) 讀書會內容開始
(00:04:42) 微觀管理Micromanagement: 事事干涉的龜毛上司
(00:08:10) 尊重關心下屬的錯誤迷思與實例分享
(00:10:11) 私人與專業工作的融合, 無條件的尊重
(00:16:22) 中場_聽友留言
★ 本集提到的過往重點:
Ep5.8.9.11 四種成為主管的路線以及致勝秘訣,
Ep13開始 進入了打造團隊信任的主題
★ 本集補充資料
1. 在商業管理中,微觀管理(英語:Micromanagement),亦作微觀管理學、微管理學、微管理或顯微管理學,一種管理風格,與宏觀管理的理念相反。 在這種手法裡,管理者透過對被管理者(員工)的密切觀察及操控,使被管理者達成管理者所指定的工作。
2. 《脆弱的力量》TED演講視頻中文字幕 18mins https://reurl.cc/9Z4xnd
Music C.C. by Chester Bea Arthur -Folk Physics
@同步更新至
Spotify|Google podcast|Firstory|KKbox|SoundOn|Pressplay| Youtube |TuneIn|MB3|Himalaya ...
@節目鼓勵與反饋請到Apple Podcast 給五顆星留言& 記得訂閱|
https://lihi1.cc/H9Zqo
:: 愛心donate斗內小額鼓勵💰 https://lihi1.cc/s1mES 用於音質設備提升與穩定、節目抽獎等。 (50秒影片教學, 見底部YT網址)
@活動: 一日之星|讀書會群組|報名當來賓|播客串門子
@ 歡迎分享
1. 你為何會當上主管?
2. 你是幾歲當上主管?
3. 留下一句主管真心話
★ 本集快問快答:
你喜歡工作跟生活mixed的程度是幾%呢? Ep18上(00:10:11) 所述 , 完全分離0%, 完全融合100% (渡假時/在家辦公, 睡在公司?...etc.)
以上都來這網址分享 https://lihi1.cc/tZCUD
@你也想要有一個公司以外的交流成長小組、經驗轉換&彼此支持嗎? 免費加入
:: IG:www.instagram.com/ezmanagergo
:: FB學習社團: https://lihi1.cc/NOlrM
@合作接洽ezmanagerGo@gmail.com (不分大小寫)
:: 上Youtube搜尋「怎麼給星評分」一分鐘教學,或點這 https://lihi1.cc/N8vYt (分享給你沒在聽podcast的親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