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提到要請勞動部積極推動職場心理健康促進事項,讓有需要的人,都能得到即時的協助。
今天我特別在衛環委員會,邀請勞動部、衛福部針對「#如何具體防治職場霸凌及職場心理健康促進計畫執行成效」列席報告,並且質詢勞動部長許銘春。
近年來,#國內職場霸凌問題層出不窮,雖然「職場不法侵害預防申訴」已列為勞檢項目。但我發現實務運作上,#多數企業只是訂定相關措施以求通過勞檢。但勞工實際遭到職場霸凌時,礙於同儕壓力或擔心失去工作,依舊不敢向雇主申訴,讓「預防申訴」機制形同具文。
鄰近國家,如日本、韓國近三年來也曾針對勞工職場霸凌及騷擾進行調查,#但我發現勞動部已近十年未針對職場霸凌有進行調查,無法得知最近臺灣職場霸凌實際情況,更不要提有任何因應跟改善措施。因此我要求勞動部 #應該針對勞工是否遭受職場霸凌、#原因及次數等全面調查,作為研議政策及防治的參考,很高興 #勞動部也允諾從明年度起會進行調查。
我要提醒勞動部,職場霸凌不該只有形式上的預防指引,而應該去了解真實情況並適時檢討,並採取更積極的措施防止職場霸凌、暴力事件,不要讓勞工求助無門,導致憾事發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軍人心理衛生議題,每每在軍隊中發生自殺或自傷事件就會被重啟,去年(2019)曾發生陸軍一週兩起自殺(包含營外自殺),隔月再陸軍士官自殺案件,人才培訓不易,如此人才喪失,也對我國國軍戰力上有所減損。因此,我希望能減少相關的憾事,也維持我國戰力。目前軍中的心理健康促進及處遇,主要靠我國國軍的心輔分為三級...
心理健康促進計畫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國軍心能量 需要新能量】
軍人心理衛生議題,每每在軍隊中發生自殺或自傷事件就會被重啟,去年(2019)曾發生陸軍一週兩起自殺(包含營外自殺),隔月再陸軍士官自殺案件,人才培訓不易,如此人才喪失,也對我國國軍戰力上有所減損。因此,我希望能減少相關的憾事,也維持我國戰力。目前軍中的心理健康促進及處遇,主要靠我國國軍的心輔分為三級防處,分別有初級發覺預防、二級專業輔導、三級醫療處遇。
所謂的初級預防的工具之一,我關心的是網路所提供的心輔資源。我本身是網路使用者,也在網路上查了一些相關網站的資料。我留意到第一、相關的點閱率不高。第二、資料比較老舊。像是是「衛生署安心專線號碼」,號碼其實已經改了,而衛生署現在也轉制了。還有一個內政部的男性關懷專線,也早併入衛福部了。這些資料其實都需要更新、需要維護。 因應現代人習慣,我也提出可以研發app把相關線上資源統合,可嘉惠更多的官兵。
此外,提升軍中心輔人員的專業性也非常重要,目前軍中心衛人力的結構中,心輔官及心輔士主要由政戰學院相關科系,或非本科105-165小時的職前訓練來擔任(心輔員則主要是引進民間非軍職,具有專業證照者)。心輔官及心輔士(具軍職者),不一定要如民間考取諮商心理師,需要相關科系、且具備碩士學位,才得以考取、取得執照,然而民間招聘之心輔人員編制僅30人,為總編制7%;而目前具有心理師或社工師執照者僅有77人(若包含本身就有照的心輔員),其考照率僅近兩成,實有予以提升之必要。
接續針對二級專業輔導的部分,則有賴軍中專業的心輔人員來支援。目前國軍現役人員約20餘萬人,在平時的心理健康促進及專業輔導上僅由現有編制405人來協助,平均一個人負責500人的心理健康,更遑論戰時要進行戰鬥壓力控制(找到壓力源預防處置)、處理戰鬥疲乏、戰時心理疾患處置,人力應有持續成長之空間。
然而,還有一個軍中的文化並非統計數字可凸顯的問題,就是所謂的「權力關係」難以突破,從相關質性研究及評論可知:無論是軍階高的長官要向軍階較低的請求輔導諮詢,可能礙於面子有執行的困難;而軍階低者有時也可能擔心被標籤化,或礙於軍階的關係無法真實透漏心中壓力。
其中也會面臨「倫理」議題:國軍心輔人員其身份角色上,具備心輔專業、政戰專業兩者雙重身份,在謹守長官命令及期待之際,完成專業輔導諮詢工作,還須維持著諮商倫理,這其中確實形成組織文化、心輔實務推動上的矛盾與衝突點。需要保密?還是揭露諮商的內容?甚至國軍提供鏈結的民間諮商機構,也必須將諮商內容撰寫成報告回報軍中,恐怕亦有專業倫理上的問題。因此本席認為,增加「非軍職」的心輔專業資源是重要的。比如政戰局推出「鏈結民間輔導資源方案」,由國軍地區心衛中心辦理招商來鏈結民間諮商機構,提供國軍多元諮詢管道。
另外,退除役心理官具備在軍中的經驗及輔導實務,立法院曾決議應於其退除役後協助增強其專業及實務能力,並作為回流軍中以非軍職身分服務。目前觀察退輔會已有相當的輔導作為,根據退輔會所提供的數據:為增進退除役官兵專業學能,就讀大校院全額補助學雜費用2-8萬元, 108 學年度申請心理諮商類就學及進修補助,計有 43人,也請「國防部」來持續研議這類人員以「非軍職」回聘之機制,提升國軍心輔能量。
所以我特別向國防部建議:
1. 更新線上心輔資源資訊及調整相關心輔提材以提升點閱率,甚至研發app來統合相關資訊。
2. 應在營中盡可能增聘「非軍職」心輔專業人員,有助於提升專業度以及擺脫軍中的權力關係,讓「具軍職」的心輔專業人員來研擬初級的心理健康促進計畫,避免權力關係上的敏感。
希望說未來在國軍心理衛生層面,我們應可以「work hard play hard 」。除了認真的訓戰外,在心理健康這邊, 也要跟我們的防疫一樣 ,有國際級的部署、世界級的水準!
心理健康促進計畫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八卦
看一則獨家新聞…真無加稅需求?
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台北市)
(圖/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我國因應疫情增加政府支出,但目前財政穩健,「沒有加稅的需求」。聯合報系資料照)
因應疫情經濟,各國都砸大錢。歐美日投入以GDP的十%計算,馬來西亞達十六%(雖然至今發出僅二%)。錢哪裡來,舉債與增稅雙管齊下。
財政部日前提出四項方案,包括未來一年要以一兆台幣低利融資協助廠商,另以一百億元與民間資本聯合創投。四家綜合報紙無不報導這則新聞,卻僅有聯合報沈婉玉呈現的財政部長蘇建榮「無加稅需求」,會讓國人想到「稅」的問題,另三報並無一處提及。聯合報的標題足以提醒讀者,英美、歐盟、澳洲等稅收已占GDP三至四成多的國家,都在考慮或醞釀加稅因應疫情。《經濟學人》呼籲各國「抓住這個時刻」,減少各國給予化石燃料近五千億美元的補助,引入足額的碳稅,拯救人類維護地球。
那麼,稅收僅占GDP不到十四%的台灣,無論是因應疫情經濟,或是降溫自救,真的「無加稅需求」嗎?
五月廿八日在「疫情引發新思維與契機論壇」,疾病管制局首任局長張鴻仁說,這次防疫成績優秀,但「台灣醫療體系量能不足」也是事實。現在若不未雨綢繆,來日再有嚴峻的疫情,恐怕疲於奔命。這則新聞協助社會思考,進而因應即將到來的挑戰,也是僅有聯合報陳雨鑫報導。醫療體系資源不足,除了增加健保費,另一個來源不就是必須由財政部增加稅收,然後從稅收移轉挹注嗎?
五月三日,聯合報賴于榛、蔡晉宇、卜敏正三位記者再次獨家披露,重大刑案精神鑑定依照現行規定,本來就可以延請一位以上的醫師鑑定,但監察委員王幼玲與立法委員王婉諭說,由於「預算不足」,很多時候根本連鑑定都沒有做。這就使得不檢討預算欠缺,卻提出「一個醫師就夠嗎」的行政院,輕則是不知道預算不夠而有「何不食肉糜」之譏,重則是推諉卸責的怠忽職守。
楊竣傑(今周刊)整理的資料顯示,行政院審核通過的「2017-2021國民心理健康促進計畫」,四年來「預算與人力並未增加」,國人人均心理健康支出○.七五美元,是世衛組織將近兩百會員國人均二.五美元的三分之一不到!台灣社區關懷訪視員過去十三年來都是九十六人,但二○一三至一九年,社區病友已從二萬多人增至四萬多人,社關員一位負責從二一三位增至四三四位,而衛福部若要兌現蔡英文的競選計畫,應該是一比八十!
從疫情的經濟救急,到建立社會安全網及救人救環境的降溫減碳,沒有一個項目不需要大錢,政府不善用各種時機,讓國人知道箇中利害,不行。請不要再說「無加稅需求」。
心理健康促進計畫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評價
軍人心理衛生議題,每每在軍隊中發生自殺或自傷事件就會被重啟,去年(2019)曾發生陸軍一週兩起自殺(包含營外自殺),隔月再陸軍士官自殺案件,人才培訓不易,如此人才喪失,也對我國國軍戰力上有所減損。因此,我希望能減少相關的憾事,也維持我國戰力。目前軍中的心理健康促進及處遇,主要靠我國國軍的心輔分為三級防處,分別有初級發覺預防、二級專業輔導、三級醫療處遇。
所謂的初級預防的工具之一,我關心的是網路所提供的心輔資源。我本身是網路使用者,也在網路上查了一些相關網站的資料。我留意到第一、相關的點閱率不高。第二、資料比較老舊。像是是「衛生署安心專線號碼」,號碼其實已經改了,而衛生署現在也轉制了。還有一個內政部的男性關懷專線,也早併入衛福部了。這些資料其實都需要更新、需要維護。 甚至,我也提出可以研發app把相關線上資源統合,可嘉惠更多的官兵。
此外,提升軍中心輔人員的專業性也非常重要,目前軍中心衛人力的結構中,心輔官及心輔士主要由政戰學院相關科系,或非本科105-165小時的職前訓練來擔任(心輔員則主要是引進民間非軍職,具有專業證照者)。心輔官及心輔士(具軍職者),不一定要如民間考取諮商心理師,需要相關科系、且具備碩士學位,才得以考取、取得執照,然而民間招聘之心輔人員編制僅30人,為總編制7%;而目前具有心理師或社工師執照者僅有77人(若包含本身就有照的心輔員),其考照率僅近兩成,實有予以提升之必要。
接續針對二級專業輔導的部分,則有賴軍中專業的心輔人員來支援。目前國軍現役人員約20餘萬人,在平時的心理健康促進及專業輔導上僅由現有編制405人來協助,平均一個人負責500人的心理健康,更遑論戰時要進行戰鬥壓力控制(找到壓力源預防處置)、處理戰鬥疲乏、戰時心理疾患處置,人力應有持續成長之空間。
然而,還有一個軍中的文化並非統計數字可凸顯的問題,就是所謂的「權力關係」難以突破,從相關質性研究及評論可知:無論是軍階高的長官要向軍階較低的請求輔導諮詢,可能礙於面子有執行的困難;而軍階低者有時也可能擔心被標籤化,或礙於軍階的關係無法真實透漏心中壓力。
其中也會面臨「倫理」議題:國軍心輔人員其身份角色上,具備心輔專業、政戰專業兩者雙重身份,在謹守長官命令及期待之際,完成專業輔導諮詢工作,還須維持著諮商倫理,這其中確實形成組織文化、心輔實務推動上的矛盾與衝突點。需要保密?還是揭露諮商的內容?甚至國軍提供鏈結的民間諮商機構,也必須將諮商內容撰寫成報告回報軍中,恐怕亦有專業倫理上的問題。因此本席認為,增加「非軍職」的心輔專業資源是重要的。比如政戰局推出「鏈結民間輔導資源方案」,由國軍地區心衛中心辦理招商來鏈結民間諮商機構,提供國軍多元諮詢管道。
另外,退除役心理官具備在軍中的經驗及輔導實務,立法院曾決議應於其退除役後協助增強其專業及實務能力,並作為回流軍中以非軍職身分服務。目前觀察退輔會已有相當的輔導作為,根據退輔會所提供的數據:為增進退除役官兵專業學能,就讀大校院全額補助學雜費用2-8萬元, 108 學年度申請心理諮商類就學及進修補助,計有 43人,也請「國防部」來持續研議這類人員以「非軍職」回聘之機制,提升國軍心輔能量。
所以我特別向國防部建議:
1. 更新線上心輔資源資訊及調整相關心輔提材以提升點閱率,甚至研發app來統合相關資訊。
2. 應在營中盡可能增聘「非軍職」心輔專業人員,有助於提升專業度以及擺脫軍中的權力關係,讓「具軍職」的心輔專業人員來研擬初級的心理健康促進計畫,避免權力關係上的敏感。
希望說未來在國軍心理衛生層面,我們應可以「work hard play hard 」。除了認真的訓戰外,在心理健康這邊, 也要跟我們的防疫一樣 ,有國際級的部署、世界級的水準!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radicalwings.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s/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radicalwings.tw/support.php
心理健康促進計畫 在 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計畫健康生活家自學手冊-高中版正向心理 ... 的八卦
健康促進學校輔導 計畫 健康生活家自學手冊-高中版正向 心理健康促進 動畫. 138 views · 1 year ago ...more. Try YouTube Kid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