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我以 #團結台灣自信前行 為主題,發表了演說:
#防疫成果貢獻國際
今天是中華民國109年的國慶日,今年因為疫情,慶典的規模縮小了,但所有的國人同胞,無論身在何處,都發自內心,慶賀中華民國台灣,度過了重重挑戰的一年。
2020這一年,在新型冠狀病毒威脅下,無論對台灣或全世界,都是驚濤駭浪的一年。但是,也因為這場全球性的危機,才讓國際社會看見台灣 #堅韌之島 的特質和能耐。
我們沒有封城,沒有關閉學校,也是世界上少數還能夠在管制措施下,開打職棒、舉辦大型藝文活動的國家。我們更展現了傲人的國力,將防疫物資送到世界各地。
從今年三月以來,有超過三千三百篇國際媒體報導,都在談論台灣的防疫表現。台灣在國際上的面貌,越來越清晰,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更加亮眼。
這樣的成就,要歸功於全體台灣人民的團結、合作。除了最辛苦的醫護和檢疫人員,我們也要感謝,製造業攜手投入防疫物資生產,科技業開發APP,藥師朋友、超商員工協助發放口罩,還有所有的民眾,井然有序的配合,各項防疫措施。
我們也看到,海外歸來的國人,依規定居家隔離、檢疫。旅館業者提供防疫旅館,租賃車業者提供防疫車隊,餐廳娛樂場所落實實名制規定。因為全國上下一心,我們守住了疫情的防線,讓台灣成為了世界的模範生。
當日本的森喜朗前首相、捷克的韋德齊參議長、美國的阿札爾部長和柯拉克國務次卿,相繼來訪,表達他們對台灣的敬意時,相信許許多多的國人,都感到無比的振奮。
透過因應疫情的挑戰,我們證明了國家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建立了國民的自信。更重要的是,我們團結了,因為我們深刻體會到守護家園的重要。所以這一年,的確是辛苦而險峻的一年,但也是豐收的一年。
今天的大會中,邀請到各行各業的防疫英雄,來為大家領唱國歌。當中有許多我們熟悉的故事,像是賴碧蓮護理師,臉上光榮的口罩壓痕,或是張莞爾護理師,瞞著家人出任務,陪伴血友病少年返台的感人事蹟。
還有更多無名英雄,不曾被報導,因為這一場戰役,有太多人的投入,有說不完的故事。我要請現場的好朋友,用最熱烈的掌聲,再一次給防疫英雄滿滿的感謝,謝謝他們為台灣的付出。
#新情勢下的經濟戰略
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台灣成為全球少數可以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我們也為疫情後的經濟發展,超前部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正在積極規劃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也已經分期編列特別預算,加速進行當中。
最讓我們感到振奮的,是國人及企業,對台灣經濟發展的信心更強了。台灣資本長期外流的趨勢,已經翻轉過來。
我們迎來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資金回流潮,台商返台投資,已超過新台幣一兆元,還有數以千億元計的海外資金,正在陸續匯回;許多外商及知名跨國企業,也在加碼投資台灣。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
在國際經貿合作的領域中,我們也有不少實質進展。台灣和美國將進行高層經濟對話,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科技合作、基礎建設等領域,尋求未來合作空間。
上週,台美雙方宣布,已完成簽署 #台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雙方將攜手投入美洲,及印太地區基礎建設計畫。台美經濟合作的深化,已經進入到行動階段,這也是我們在國際經貿合作上,尋求全面性突破的開始。
不過,我也要提醒國人。全球疫情還沒有結束,疫情帶給各國在經濟、社會層面的複雜挑戰,仍然很嚴峻。
展望未來,還有更艱鉅的挑戰等著我們去克服。疫情後世界經濟的復原,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全球及區域貿易情勢的劇烈變化,還有經濟秩序的重整,每一項都考驗我們經濟的續航力,以及整體的應變能力。
面對數十年來最大的內、外變局,台灣會持續展現韌性,政府更會掌好舵,朝三大策略方向前進,打造大家所期待的新台灣經濟。
首先,要全力、全方位投入供應鏈的重組。現在,全球供應鏈的快速解構及重組,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各地台商也正在朝向區隔市場、轉移生產基地、回台投資等方向,加速調整。
我們已經在推動的「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兆元投資計畫、「新南向政策」、台美經濟合作、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等,都和供應鏈重組息息相關。
我們會將這些相關的政策和計畫串聯起來,並整合政府和民間的資源,以及跨部會的能量,全力、全方位的投入,讓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第二,要打造台灣成為國際資本、人才及數位技術匯聚的重鎮。未來供應鏈的重組,最關鍵的元素是資本、人才,以及邁向數位經濟時代的核心技術。
我們將會在吸引國際資本跟人才的環境及法制上,持續深化改革,排除障礙。同時,也會透過國際交流、產學合作,以及雙語國家政策的努力,積極培育國內產業人才。
另一方面,我們也會運用台灣在資通訊、半導體、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優勢,開發及掌握核心技術,加速推動產業及經濟的數位轉型。
第三,要全力落實經濟與社會的均衡發展。疫情後的經濟、產業發展,可能會有失衡的風險,資金供給大幅的增加,也可能帶來後遺症。
所以,未來政府會更加重視資源的合理分配,照顧因經濟轉型而受衝擊的弱勢族群,加強促進青年就業,引導資金進行最有效的利用,讓台灣經濟再起的紅利,可以讓全體國人共享。
#堅實國防維護國家安全
當然,台灣經濟的前景,也有賴於區域的和平穩定。我們很清楚,示弱退讓不會帶來和平,只有自我準備充足,憑藉著堅實的防衛決心和實力,才能保障台灣安全、維護區域和平。
精進國防實力,降低戰爭風險,這是當前國防政策的原則。這段時間,面對對岸機艦騷擾,台海情勢雖然比較緊張,但是我們的國軍,都能夠即時掌握和因應,達成防衛固守的任務。
這幾年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前往部隊,看看我們的國軍官兵。從高山上的空軍雷達站,到返航靠港的海軍艦隊;從在陣地操練火砲的陸軍部隊,到培養年輕軍士官的學校。
我的目的,不僅是要對這些日夜輪班、保家衛國的軍人,說聲謝謝,更要讓國人知道,國軍是我們的家人,也是國家主權、自由民主最強的後盾。
在跟國軍官兵的互動中,許多故事堅定了我的信心。我還記得,當我到第一線的空軍部隊時,警戒室裡,隨時準備緊急出勤的飛官,充滿信心地告訴我「務必將空防交給空軍」。
我也記得,我在陸軍工訓中心,看到女性軍官,帶領著工兵同袍,展現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魄。在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則有穿戴重裝備的弟兄姊妹,奮勇潛入海底,排除障礙。
這就是中華民國國軍。他們不分前線後勤,不分男女,都是我們的子弟,都有共同守護國家的信念。
這段時間以來,也有國軍弟兄姊妹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為國受傷,甚至殉職。我們感念他們的付出,並且以英勇盡責的國軍為榮。
身為三軍統帥,國軍的未來、未來的國軍,就是我最心心念念的事。
面對對岸的軍事擴張和挑釁,我們會持續強化防衛戰力的現代化,並加速提升不對稱戰力。在外購武器裝備的同時,我們仍然堅持加速推動國防自主,高教機國造、潛艦國造,已經有相當的成效。我們以雙軌並進的方式,來強化防衛實力。
不僅武器裝備性能正在提升,國軍更需要有素質優秀的戰士。除了提升志願從軍的官士兵的專業素養,更要建立有效的後備制度,來強化國軍的人力素質及戰力。
最近這段時間,相信很多被教育召集的後備軍人都覺得,教召變得更加精實。而在常後一體的原則下,接下來,後備動員制度的改革,也將會快速推動。
面對區域的和平穩定受到威脅,我們會堅守「不畏戰,不求戰」的原則,避免擦槍走火。國防部也會適時發布共軍動態,和周邊國家交換資訊,強化安全夥伴角色;也讓國人明瞭台海動態,讓全民國防更加堅實。
#積極作為參與區域合作
這段時間,我們都密切注意著區域安全情勢的變動。從南海、東海主權爭議,中印衝突,到台海局勢的變動,乃至各國關切的港版國安法實施,印太區域的民主、和平與繁榮,正受到嚴峻的挑戰。
區域內的國家,為了確保自身安全和民主體制,不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而展開各種形式的合縱連橫,已經導致這個區域,發生前所未有的情勢變化。
我們要把變局的試煉,轉化成歷史的機遇。我們堅持主權以及守護民主價值的原則,不會改變;但在策略上,也會保持彈性、靈活應變。
情勢在改變,只有超前部署,才能掌握未來,才不會在變局中隨波逐流,甚至被別人決定了命運。
我們將積極參與未來的國際和區域新秩序的建立。我們會秉持 #價值同盟 的原則,在國際社會廣結善緣,並且跟理念相近及友我國家,持續提升夥伴關係;我們也會更積極地參與區域及國際的多邊合作和對話。
維持和平及促進繁榮發展,這就是中華民國台灣,在區域中最重要的價值。我們要做良善力量的倡議者,將進步及良善的價值,推廣到全世界。
我也注意到,對岸領導人最近在對聯合國的視訊演說中,公開表示: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
在區域國家、乃至於全世界,都擔憂中國擴張霸權的此刻,我們希望,這是一個真正改變的開始。
尤其,在全球高度關注印太及兩岸局勢變化的重要時刻,北京如果能正視台灣的聲音,改變處理兩岸關係的態度,和台灣共同促成兩岸的和解及和平對話,相信一定可以化解區域的緊張局勢。
面對兩岸關係,我們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是兩岸共同的利益;我們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但這不是台灣可以單方面承擔,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這就是台灣人民的主張,也是朝野政黨的共識。
#結語 #團結合作共度挑戰
這段時間,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台灣人民在對外關係以及國家安全的議題上,彼此的距離正在拉近。台灣人民都希望區域的和平繁榮,能夠安定永續。
朝野政黨間也是如此。像是最近在立法院,在野黨提出促進台美關係的議案,獲得朝野黨團支持,無異議通過。還有,六都首長一致對外,共同抗議,成功更正了國際組織矮化台灣的做法。這些都是跨黨派合作,團結表達立場的表現。
我想透過這些例子,呼籲並且邀請國內各個政黨,一起攜手努力。對內,互相競爭,立場針鋒相對,這是民主日常。不過,為了國家的生存發展,為了自由民主的價值,對外,我們都應該團結努力,攜手帶領國家度過挑戰。
就如同過去七十一年來,台灣經歷的一切,困境磨練出我們的堅韌,挑戰激發我們的志氣,一場疫情,可以凝聚出台灣人民團結的意識,給我們繼續前進的勇氣。
我們守住疫情防線、發展經濟戰略、穩定區域局勢、捍衛台灣安全,為的是什麼?就是要把一個壯大的國家,留給台灣的下一代。
今年的金曲獎,我們也看到了年輕世代蓬勃的創造力和生命力。他們用各種曲風,自信地唱著自己的母語,呈現對各種議題的價值觀。尤其是《kinakaian母親的舌頭》這張專輯,獲得了「年度專輯獎」的大獎。
這些年輕的創作者,雖然風格各自不同,但都能在舞台上發光發亮,也為台灣的多元文化,做出最好的詮釋。而支撐起這一切的,就是我們民主、自由的環境。
我們現在打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下一代、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可以在創作上展現自信,也能對土地的文化和價值感到光榮,並勇敢的走向世界。
在中華民國國慶這一天,我們也一起許下願望,願二十年後的台灣人,回想起2020的時候,會想起正是這一年,因為我們在時代中把握機遇,在變局中勇敢前進,克服了挑戰、擺脫了枷鎖,讓他們有真正以自己的意志,選擇未來的機會。
從現在起,就讓我們團結彼此,一步一步,「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一起朝有光的地方前進。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許茹芸 Valen Hs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芙烈亞Freyja—誕生自冰天雪地的寂寒之境 卻擁有讓熱淚蛻變成金沙的魔力 ♬ 數位收聽 : https://valen.lnk.to/Freyja ♬ 訂閱許茹芸頻道 : https://sonymusic.pse.is/valenhsu 眾所矚目的燦爛回歸,結合經典曲目與精緻視聽演出的全新演...
心念的力量故事 在 Facebook 八卦
🌹【少數人的自私,破壞多數人的自律】
昨天有2次必要的段距離步行外出移動,竟看到累計超過20位沒有按照防疫規定戴好口罩的人。其中有3位是完全沒戴;另17位是把口罩拉到下巴,和朋友圍在路邊口沫橫飛聊天。
從目視年齡層看來,2位是超過65歲的老伯,憋不住對疫情的苦悶,在公園高談闊論;18位是介於17-22的青少年,騎摩托車到街邊,群聚聊電玩,雙手和嘴巴都很忙。
都………什麼時候了,還不能共體時艱嗎?
我不是糾察隊,也無意指責或批評。客觀地描述這個無法代表整體事實的個人觀察:
會在非常時期,還很渴望自由的,都是管不住自己的人。
個人的自由,一旦沒有對等地同理別人的權益,就變成了自私。而少數人的自私,破壞多數人的自律。
這是民主社會的嘲諷。
我們都以為尊重多數人的共識,就是民主社會最寶貴的價值,其實這個價值很容易被少數不遵守規則的人破壞。
別以為多數人有什麼了不起,少數人才是最關鍵的力量。
而無孔不入的病毒,從來不會管你是屬於多數人還是少數人,它為了生存就會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活下去。它最有機會的地方,就是所謂的破口,藉由這些不顧自己生命危險的少數人,再傳給其他尊重團體規則的多數人。
如同多數被染疫的人,都是無辜被傳染的;少數被染疫的人,卻是明知不可為而管不住自己的人。少數明知道自己身處高風險行業,未滿正常居家隔離或自主管理期間,就去夜店趴趴走;或是在疫情期間,還忙著趕歡場/歡唱行程的人;是的,就是這些少數中的少數人,因為管不住自己,而影響了其他的多數人。
問題是,誰來管這些管不住自己的人呢?
當道德勸說無效,甚至因為會惹來殺身之禍而閉嘴;靠公務執法,又無法確實阻斷;最壞的結果,就是由病毒來接管這個世界。
一場疫情,蔓延全球。至今世界各國政客,還在口沫橫飛。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缺乏反省與善意的心念,才是這場防疫行動中最容易被病毒攻略的破口。而愛與連結,才是唯一的解藥。
病毒,要教給人類的真理是: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管好自己。
其實,真的很不容易。
管好自己,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種愛別人的表現。自己戴好口罩,就跟世界建立友善的連結。小小一個動作,阻隔病毒傳播,不是讓它知難而退。而是讓病毒知道,人類已經懂得反省與自律,不再無視於別人的立場,而無限上綱地追求個人一己的自由。
儘管,過去這段期間,真的是少數人的自私,破壞多數人的自律,但我們不要再互相指責歸咎,而是要學會原諒與放下。
當病毒覺得自己來到地球的任務已經完成,就轉化成不同的能量型態離開。所有的恐懼,都化成了愛。
🌿🌿🌿🌿🌿🌿🌿🌿🌿🌿🌿
🌿
🌿 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 管好自己,
🌿 就是愛別人的表現。
🌿
🌿🌿🌿🌿🌿🌿🌿🌿🌿🌿🌿
🎉延伸閱讀吳若權最新作品:
《愈成熟,愈天真:與自己的內在小孩重逢》
獻給渴望療癒、不忘初心的你,那些關於愛與原諒的故事。
👓疫情期間,待在家,讀好書:
🎀博客來:http://bit.ly/3bqSAk5
⏳單本79折,2本75折,請與好友共享。
(照片是疫情之前,在法國拍的)
#少數人的自私破壞多數人的自律
#愈成熟愈天真
#內在小孩
心念的力量故事 在 Facebook 八卦
🌹【你的心念,創造你的人生】
試著將自己的意志和宇宙的能量連結在一起,你就可以創造出你所想要的驚人結果。
練習去解除限制性信念!!因為每一個人心中都可能會有暗黑的力量,這些偏見形成限制性的信念,會阻礙你的成功。只要你解除心中限制性的信念,不要自以為是地預設立場,就等於是去除了你給自己設下障礙。
如果你想要接通宇宙的天線,就要先做到調校內在的頻率。每天早晚開始進行調校,讓你內在的頻率,可以跟宇宙的能量一起共振。
務實的做法是:每天早晚練習靜心至少10分鐘、擁抱你的家人、赤腳踩在沙地或濕潤的草地上,恢復你和宇宙萬物的連結。
這次陪你閱讀《科學證實你想的會成真》,邀請你以賞星【贊助】我的影片製播計畫,或訂購我的新書《愈成熟,愈天真:與自己的內在小孩重逢》。並祝福你,心想事成!
===========
🎉延伸閱讀:吳若權最新作品
《愈成熟,愈天真:與自己的內在小孩重逢》
獻給渴望療癒、不忘初心的你,那些關於愛與原諒的故事。
👓新書搶鮮讀:
博客來:http://bit.ly/3bqSAk5
單本79折,2本75折,請與好友共享。
🎀誠品實體書店,部分店家仍有附贈「日日練習本」筆記書,請試試運氣喔!
心念的力量故事 在 許茹芸 Valen Hsu Youtube 的評價
芙烈亞Freyja—誕生自冰天雪地的寂寒之境 卻擁有讓熱淚蛻變成金沙的魔力
♬ 數位收聽 : https://valen.lnk.to/Freyja
♬ 訂閱許茹芸頻道 : https://sonymusic.pse.is/valenhsu
眾所矚目的燦爛回歸,結合經典曲目與精緻視聽演出的全新演唱會
許茹芸〈綻放的綻放的綻放 Freyja〉巡迴演唱會 — 上海站
立即購票: https://piao.damai.cn/157823.html
———————————————————————————————
她是活在北歐神話裡
為了追尋真愛 不惜奔走天涯的女神
也是活在你我內心深處
為了守護最重要的事物而奮戰的自己
聽從內在的戰歌 像永夜裡的極光
從愛的幻滅與創生中 吟詠出意志的詩句
〈芙烈亞〉這首歌,來自許茹芸與金獎製作人陳建騏的再次合作。延續「音樂靈魂伴侶」的好默契,陳建騏偶然從許茹芸錄音前的開嗓練唱方式中獲得製作靈感:他將芸式唱腔的別緻氣音,融入帶有聲樂技巧的新唱法;在旋律和編曲上,也顛覆歌迷想像,大手一揮,從浮雲之上的輕盈,幻化出風馳電掣的戲劇張力。
迷離的電音碎拍,堆疊魅惑張狂的弦樂,芙烈亞的呢喃,從宛如史詩場景的遼闊開展中升起。〈芙烈亞〉的歌詞取材自北歐神話,她不僅是一位主掌美與豐饒的女神,同時也是一位勇於追求所愛的戰神。透過作詞家葛大為的詮釋,女神也極富人性:在愛情面前,每個人都是凡人,即便是高高在上、極力想要維護自尊的女神,也會恐懼因為縱身摯愛而失去自己。
〈芙烈亞〉的MV,找來曾以作品〈如同悲傷被下載了兩次〉獲得金曲最佳音樂錄影帶獎的談宗藩導演合作。故事的拍攝靈感,來自神話原型裡無可考據的傳說:「在遠古/人類不認為思緒屬於自己/他們的靈光/是女神的低語」。透過〈芙烈亞〉,導演對這個概念做出提問與辯證。MV裡,許茹芸化身女神芙烈亞,穿梭在人間交纏的情感百態中。當她在人們的耳邊悄聲低語,無可名狀的心念,化為強韌的意志,改變了每一個看似無法動搖的結局。
那彷彿女神呢喃的耳邊低語,其實來自活在每個人心中的芙烈亞。當我們害怕去追逐真正渴望的人生,或者不夠勇敢,去揮別使自己感到痛苦的事物時,芙烈亞象徵著黑夜與極光的共存。通過天使與惡魔激戰的時刻,相信真正的愛,能夠征服黑暗;充滿破綻的傷口,是讓光進來的地方。
〈芙烈亞〉裡有句值得深思的歌詞:「我只是單純想快樂/沒說過要永恆」;在每分每秒都趨於碎裂且迫不及待的手機世代,它嚴峻如警語,又優美地彷彿寬恕。當永恆是值得被細心守護的火焰,也是等待被破除的執念,聽從內在意志的戰歌,為了想要捍衛和搏鬥的事物而奮戰,希望〈芙烈亞〉這首歌,能夠陪伴大家找到獨一無二的愛、勇氣與力量。
・Song Lyrics・
作曲:張念達/陳鈞瑋/潘嘉麗/Timo Oiva
中文詞:葛大為
英文詞:Timo Oiva
編曲:黃少雍
我擁有幾種對白
我愛過幾顆塵埃
貪圖完整 偏不完整
不懂愛情 卻成為愛的使者
我本來不屬於別人
不為承諾恍神
誰叫緣分 不請自來
讓我 淪落成凡人
向誰投誠
Be my lover, lover是他風塵僕僕而來
Be my lover, lover是他無意的主宰
Be my lover, lover是他將天地翻轉
Be my lover, lover是他又讓我愛
當我坦承
Be my lover, lover是我用餘溫等待
Be my lover, lover是我千金不換
Be my lover, lover是我偏執寵愛
Be my lover, lover
瀏覽過幾種可能
早適應愛多寒冷
越壓抑的 越釋放了
一瞬間找回 快失去的天真
我只是單純想快樂
沒說過要永恆
不怕犧牲 他迎面來
要我 掌管他靈魂
向誰投誠
Be my lover, lover是他風塵僕僕而來
Be my lover, lover是他無意的主宰
Be my lover, lover是他將天地翻轉
Be my lover, lover是他又讓我愛
當我坦承
Be my lover, lover是我用餘溫等待
Be my lover, lover是我千金不換
Be my lover, lover是我偏執寵愛
Be my lover, lover
向誰投誠
Be my lover, lover
Be my lover, lover
Be my lover, lover
Be my lover, lover
當我坦承
Be my lover, lover是我用餘溫等待
Be my lover, lover是我千金不換
Be my lover, lover是我偏執寵愛
Be my lover, lover
我忘掉那些對白
我掃去過往塵埃
死裡逃生 重獲新生
身在愛情 我變成愛的化身
・Song Credit・
中文詞:葛大為
英文詞:Timo Oiva
作曲:張念達/陳鈞瑋/潘嘉麗/Timo Oiva
製作人:陳建騏
編曲:黃少雍
弦樂編寫:蔡曜任
小提琴Ⅰ:王心妤
小提琴Ⅱ:張媁珊
中提琴:吳媛蓉
大提琴:蔡曜任
和聲編寫/和聲:許茹芸
錄音工程師:陳文駿
錄音室:強力錄音室
混音工程師:黃文萱
混音錄音室:Wooji Studio
執行製作:蔡志忠
製作助理:黃婉婷
・MV Staff・
導演 : 談宗藩
副導 : 林浩翔
製片 : 賴俊亘
執行 : 蘇柏瑋
製助 : 古朝瀚
製助 : 游克勤
CASTING : 王又禾
燈光 : 馬銘健
燈助 : 張武雄
燈助 : 李正杰
燈助 : 許富嘉
攝影師 : 余靜萍
攝影大助 : 白杰立
攝影助理 : 張維廷
攝影助理 : 蕭世豪
PHAMTON操機員 : 古依婷
PHAMTON助理 : 陳冠綸
美術 : 葉子瑋
美助 : 曾瓊瑜
藝人造型: 方綺倫 張祐豪
藝人髮型: MiYeon Jo
藝人化妝: Yihwa Park
演員造型 : 楊以君
演員化妝 : 蔡憶婷 李靖睿
演員 : 黃禮豐 李柔 張昌緬 李明哲
後期導演 : 劉大煒
後期 : 曾筱涵
器材協力 : 宏達數位影業利達數位影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明影視器材有限公司旋轉牧馬有限公司
場地協力 : 草舍文化利達數位影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 : 陳蘋琪 陳珊妮 王小苗 陳奕仁 劉怡佳 黃尹姿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 按讚許茹芸 FB : http://bit.ly/valenhsufb
♬ Follow 許茹芸 Instagram : http://bit.ly/valenhsuig
♬ 加入許茹芸 LINE 好友 : http://bit.ly/valenhsuline
#芙烈亞 #許茹芸

心念的力量故事 在 周國賢 /endy chow jaugwokyin Youtube 的評價
"當下的力量"
曲:周國賢
詞:小克
編:Zarahn
監:周國賢 / Goro Wong
A1
凝看著這樖樹
悠然自得 於風中哲思
來看著這樖樹
茫然若失 於風中折枝
誰看著這樖樹
終極問題 統統糾結於 時 間 內
答案於 時 間 外
每個片刻忙著顧慮
B1
當 瓦解自我
破鏡內是誰
當 看穿銀河
誰在仰望故居
當 色相 粉碎
全部故事告吹
當 思想 已熟 睡
讓愛光臨在當下裡
A2
聆聽著這樖樹
情緒停頓 於心中冥思
來變做這樖樹
時間停頓 於心中覺知
誰創造這樖樹
心念樊籬 早早鋪設於 頭 腦 內
破繭於 頭 腦 外
每個間隙忙著過濾
B2
當 瓦解自我
破鏡內是誰
當 看穿銀河
誰在仰望故居
當 色相 粉碎
全部故事告吹
當 思 想 不 可了悟空虛
覺悟原在當下裡
C
困囿了的 哭 或 笑
禁囹圄 逃不出 多 與 少
謐然裡 靜觀 寂照
B1
當 瓦解自我
破鏡內是誰
當 看穿銀河
誰在仰望故居
當 色相 粉碎
全部故事告吹
當 思想 已熟 睡
讓愛光臨在當下裡
B3
當刻這首歌 每字每句
一切將止息 卻是個序
千世千生 一個伴侶
道別時 乘樹蔭 這一剎 原諒了 也贖罪
寬恕總建立於虛構裡
大愛中臣服當下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ng Recording Credits :::
OP:Vague Eyes / Shoot The Lyricist admin by 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Ltd.
SP: Warner/Chappell Music, H.K. Ltd.
All instrument by Zarahn except for
Violin and Viola by Eric Cheung
Recorded by Goro Wong @117A Studio
Mixed by Frankie Hung @ Air Studio
Mastered by Ted Jensen @ Sterling Sound, NY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usic Video Credits ::::
Styling:
Formz
Stylists:
Tungus Chan & Matthew Chan
Director :
邱忠業 Jam Yau / 周國賢 endy chow jaugwokyin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邱忠業 Jam Yau
Gaffer / Drone operator:
劉偉亮 Lau Wai Leung
editor:
周國賢 endy chow jaugwokyin

心念的力量故事 在 【中国鬼怪排行榜】官方频道 Youtube 的評價
公众号:壮的响亮
淘宝店:壮的响亮
新浪微博:王壮撞壮壮
咱们继续太乙金华宗旨,上一期讲了此书的来历,以及我个人对于“元神识神”“回光守中”这些概念的理解,那今天我们就重点讲一讲修炼!这本书之所以这么容易被西方人接受,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把方法讲得非常明确具体。整个四、五、六章就是简单直白的告诉我们该怎么做!非常神奇的是跟我两年前在马来西亚的内观修行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小部分理念略有不同。说起来也非常简单,就三个字“观呼吸”。所以我对这一修行方式是有切身体会的。而且你看啊,整个东方文明一切与哲学宗教有关的修行都是以这个方式为最基础。道家的吐纳、禅宗的入定、连儒家都有静坐,还有密宗的脉轮、瑜伽的冥想。可见在那样一个时代,大家都在寻找、摸索一种方法,将心中不断升起幻灭的妄念止住,仿佛突然之间都明白了,只有遏制住识神的活动,才能让元神获得觉醒。那第一个动作就是正身安坐将你的视线集中在鼻端,但目的并不是让我们观察鼻子,而是将我们的心念收拢回来置心于一处。因为人的眼睛与心念,是非常活跃好动的。什么叫心猿意马,就是心念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意识像野马一样肆意奔腾。而鼻端就是一个栓猴栓马的木桩,木桩不是重点,重点是把心念栓住。总结起来就八个字:观鼻存想,意守天心。简单吗?其实超难的!大家可以自己尝试,你稍微一晃神就突然惊觉,自己怎么在想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注意啊,它并不是刚一出现就被你发觉,而是肆意飘荡了很久,而且它不仅仅飘荡到一个念头,是一个接着一个不同的念头,当你突然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些杂念持续了多久,又是从哪里萌生你完全不知道,然后赶紧把心念重新收拢回来。就这样经过反反复复的练习,你能保持“无念”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佛家将这一方法称为“止观”。
小时候去寺庙偶尔观察佛像,就总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所有佛菩萨的形象都是低眉垂目半睁眼的,然后我就去问周围的老人和僧侣,得到的答案都是因为慈悲,不忍看世间苦难。诶,这个回答高大上,高到你不会且不敢有任何质疑。直到我自己做了这个动作,才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在“观呼吸”,这就是在用最直白的方式引导我修行、修心,只有收服心念才能脱离尘世万千苦海。所以教会我收服心念的方式就是在渡化我,所以老人与僧侣的回答也不能说不对,只是这里面隔着一层他们的理解和它他缺失的认知。如果我们再换位思考,一个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一定知道越是复杂的理念、越是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附加他人的理解,就越是难以穿透时间,将他最原始的表达传送于我。反之越是简单、基础、直白,就越容易传达,所以大道一定致简。自此之后我再看到佛像,仿佛佛祖就在跟我说两个字:照做!有很多小伙伴提出这样的质疑,说这个不能瞎练吧,这肯定需要有正派宗师的引导不然很容易走火入魔。我能理解你的担心,但我并不完全认同这个说法。因为我实在是无法想象,一个正心诚念的人仅仅用观呼吸的方式来收拢自己内心的杂念,怎么就走火入魔了呢?这,这肯定是电视剧看多了呀!其实我也有跟这本书的翻译者:张卜天老师聊起这件事,为什么西方人按书中的方式修行更容易显现效果,而中国人反而会遇到一些阻碍。就是因为咱们血液里本身就流淌着儒道两家的文化基因,咱们看到书中某句话,就会很自然的往更深层去解读、引申、联想,西方人不懂这个,他只能按字面的意思单纯理解。所以我觉得真的不要把这件事想得太过玄幻、深奥、复杂。还是那句话:大道至简。
而且我觉得一定要有正派宗师的指引,跟这本书的出现本身就存在着悖论…一定要有宗师指引、不然容易走火入魔、那就说明只能以师徒相授的方式传承、那为什么会有这本书的流传呢?作者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咱俩不见面我也能将我对这个世界认识传达给你。写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不就是让那些没有机缘遇到好老师的人,也可以看书自学嘛!我当然承认,伴随着名师指引我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但普通人要去哪里寻找这样一位老师呢?而且他怎么判断这位老师的理解一定正确呢?万一你觉得他无比正确,然后你问:师父您的师父当年是怎么教您的?
师父说:我看书自学的,你说你怎么办!所以说无论是老师还是书本,都只是在引领你入门,师父领进门,修行还是在个人!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一段小故事…有一个高僧云游四方,一天夜里经过一个村庄,看到不远处一栋民宅闪烁着一层淡淡的佛光,心想这户人家一定有一位大修行者,于是登门拜访。没想到开门的竟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农村老太太,高僧被请进屋,少坐饮茶、相互攀谈。得知家中只有老太太一人居住,平时的生活就是吃斋念佛。高僧问说您平时都诵些什么经文呢?老太太说哎呦这不懂,只知道多做善事不杀生,平时就多念念“那么阿弥陀佛”,高僧噗嗤就乐了,那么阿弥陀佛…是南无阿弥陀佛!老太太一听,啊是这呀…哎呦你看看我,老糊涂了啥也不懂,谢谢大师指点。高僧也双手合十点头,说那行,老人家早点休息,我还得夜路赶到山顶的寺院投宿。于是走出村庄一路上山,到了半山腰呢,再回头看看村庄里老太太的房子,表情瞬间凝固,之前那淡淡的佛光怎么没了…于是高僧赶紧折返下山,又敲开老太太的房门说:老人家,您之前那“那么阿弥陀佛”才是对的,千万不要跟着我的念,您原来怎么念就还是怎么念。第二天夜里,高僧还是不太安心,出了庙门站在山顶遥望村庄,老太太屋外的淡淡佛光依然没有再出现。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是这位高僧不小心打碎了她的信念,所以我一直觉得信念远比正确重要得多。但是大家也不要误解,我绝不是说正确不重要。但是大家要明白,这个世界就不存在绝对正确,我们只能不断的努力接近。所以在努力前行的过程中,信念就变得更为重要一些。
当然这本书里也会单独有一个篇章叫做“回光差谬”,就是你在练习时容易犯下的错误…第一大谬误就是不要过分执着于一呼一吸,你不能像个拿着鞭子监督奴隶的监工,一直紧张兮兮的高度警惕,不准偷懒啊,不对。但是又不能过分松懈,懈到昏昏沉沉、心如死灰,犹如枯木顽石。杂念确实没有了,生命迹象也没有了。咱们是要把识神收服,而不是把他弄死。一定是顺其自然、心神安逸。即无杂念、又十分清醒,那八个字怎么说的?观鼻存想,意守天心。什么叫存想,存想就是保持意识的清醒。道家也将这种难以描述的尺度解释为:是那么,非那么。非那么,却那么。总之就是一种似观非观、似想非想状态。就是你一定要寻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分寸感。第二个比较容易犯的错误他是放在后面几个章节讲解的,我也把他提到前面来归为一类,就是万万不可急于求成。就是你不要急着去验证他,功夫到了该来的自然而然的来,有了某些阶段性的进展,也不要执着于这些进展…一如往常,该干什么干什么!要把这一功课完全融入你的身体,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是你的生活方式。第三个要注意的,他也是放在独立的一章叫“回光活法”,是不要荒废自己的正业,如果能够保持每日清晨静坐一时半刻最好,其实练习到了一定程度,你是能够做到即使不静坐也可随时、随地、随事的内观,感受自己的呼吸,牵住自己的妄念。我觉得这一点也很好,不然我去修仙了,父母妻儿谁来养!另外也千万不要在别人面前搞得神神怪怪,不要刻意做给别人看。
接下来就是第九章百日筑基,就是你要用差不多100天的时间,为修炼内丹打造一个稳固的基础。当然有的人慢一点、有的人快一些,所谓的百日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净化身心的过程。我当时在马来西亚的内观是15天,已经能够感受到一些身体的变化了,比方说你会觉得整个人特别清爽、特别精神、特别明朗,不浑浊!你所有感官在逐渐变得敏锐,尤其是对食物深层的味道,会比之前更丰富。还有一个感觉就是,你知道天气很热,马来西亚嘛,而且那个地方没有空调,但是你并不会感觉很闷很燥。百日我是真的没有体验过,书中描述的状态是:精足、气满、神旺。然后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会有一些奇妙的感觉,大概有几个类型。第一种叫神入谷中,就是你在静坐时,如果周围有人讲话,你会觉得这个声音很远,是从遥远深邃的山谷中传出来的,而且还带着回声。你并未刻意去听,但却又非常清晰。第二种叫做虚室生白就是你在静坐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团弥散开来的白光,仿佛身处云雾之中。第三种叫做神归顶天,就是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非常的绵软轻盈,而且伴随缓缓上浮的感觉。但并不是真的飞起来啊,是一种气场向上汇聚于头顶的体验。当你真的能够做到“心空漏尽,内丹也就逐渐形成,他并不是一颗实体的药丸,说到底他还是你的一种感受。据说能看见一些奇妙的图案,所以荣格为什么会将书名定位“金花”的秘密呢!就是因为荣格走访了众多欧洲的“修行者”,把他们眼前出现的图案绘制出来。欧洲人觉得这就是神奇的“曼陀罗”所叫做金花的秘密。
很多人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说:壮哥,这…这真的有用吗?我觉得这个话得分两头说,读书归读书,修炼归修炼!咱们由浅入深…读任何书都一样,首先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可以更多面的了解自己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同时我在想象一个最低作用的场景是,就是如果有一天一位欧洲青年拿着这本书说:你知道这个嘛?你可以很淡定回答:嗯,读过!如果你自己本身很认同这本书的方法,诶!你们就可以各自聊聊东西方对此书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如果你不认同这本书的说法,那更有意思!你就可以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说:不会吧,你们还真练啊!这时候这老外肯定就蒙了…嗯…你们不练嘛!此刻你也无需明确否认,只留给他一个饱含深意的微笑。怎么样,有没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自己跟自己开的玩笑。接下来聊一聊修炼的作用,首先它是一本道家养生著作,我们先不谈它玄幻的一面,单纯从我们以往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来看,你觉得“养生”二字能做到吗?我觉得可以…如果一个人面对任何生活中复杂事物都能做到,不烦扰、不动气、不妄想、不奢求,那不活该人家健康长寿!再接下来更上一层,能不能获得通天达地的智慧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历史上的众多牛人都习惯于静坐养性…佛祖、老子、孔圣这就不用说了。离我们这个时代比较近且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王阳明牛不牛!曾国藩牛不牛!都是既能做学问,又能干实事儿大神。进了朝堂就是精明睿智的政治家,进了学堂就是圣贤道德的教育家,最不可思议的进了战场就是百战百胜军神,为什么?静坐养性,内观冥想。究竟在用怎样的方式成就他们的智慧?我几年前看一部书叫“战国纵横”,后来改名叫“鬼谷子的局”,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子上山拜师的前几年,什么都没学,天天就在那打坐磨炼心智。我一开始不是特别理解,我想这要是我,早就撂挑子走人,但是越看越明白。你想啊一个人能沉寂下来将大把的时间花在那么无聊的静坐上,那这个人对于时间的理解跟普通人一定是不一样,那得多能沉得住气!因为很多人很多事,输就输在心急浮躁。几年的时间,每天都在摒除杂念就做一件事“观呼吸”,你说这样的人做起实事来又是多么专注?因为他已经非常习惯于“置心于一处”,他就把手头要处理的这一件事当作“鼻端”当作“呼吸”,此外不生一念。因为人的精力和智慧都是有限的,让琐碎的妄念拆的七零八落,就一定没有凝聚起来更具有力量。再来这样的人精力一定极其旺盛,因为他平时可以控制心念,它本身消耗的精力就少。你呢?家事、琐事、暧昧事,事事烦扰,你领兵打仗,碰到一个这样的对手。心无杂念、气定神闲、冷静专注、精力充沛!这谁能扛得住啊!所以他不但不会耽误你的事业,反而会赋予你更强大的能量。其实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觉得已经值了…但我们还是要再往上说一层,如果真的练成内丹,修成长生不老。或者他仅仅只是让我年迈的时候更具活力,更不容易生病,我觉得我已经快乐似神仙了。这两集节目太乙金华宗旨,绝对值得你召集一家老小组团观看!尤其适合转发给家里的亲戚长辈…以后过年团聚,再有七大姑八大姨,问成绩、问工资、问女朋友、问生孩子!你就说:二姨二姨,我欲修仙。有成之日,必带你升天。节目最后壮哥不得不再次反复的强调,这所有的内容都是我个人的理解,于各位而言不一定正确,它只能作为你学习的参考。如果有兴趣,还是要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尝试。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去多看一看其他老师的理解,但同样只能作为参考。相信聪明如你,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