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很榮幸頒贈二等景星勳章給長期關懷國內生態環境的發展及社會公益的臺達電鄭崇華榮譽董事長、帶領工研院連續8年榮獲在「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100Awards)的蔡清彥董事長、以及畢生投注於創新研究的長春石化公司林書鴻董事長,他們在發展創新科技、引領產業升級,以及培育人才上對國家的貢獻卓著,獲此殊榮可說是實至名歸。
昨天也是日本311東北大地震的5週年。前一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談話,強調日本不能沒有核能;直率、敢言的鄭崇華董事長日前也公開表示:「我國能源大部分由國外進口,要做到全世界的電費最便宜,你(臺灣)沒有條件」;這兩件事再度勾起我卸任前心中最大懸念之一,就是臺灣的能源問題。
五年前福島核災後,日本立即停止全部48個核電機組運轉,德國、瑞士、比利時也訂出廢核時程,先後是2022年(德)、2025年(比)、2034年(瑞)。許多國人對於核電抱有疑慮,甚至有人認為「廢核是國際趨勢」。但是,這是事實嗎?不是!
日本在五年前停止全部48個核電機組運轉後,被迫大量進口天然氣發電,每天約花1億美金(約100億日幣),使得日本對外貿易,從核災前一年的6兆日圓順差,變成核災後四年(2014年)的近13兆逆差,電價也上漲近二成。我國與日本的天然條件最相似,都是位於地震帶、都是獨立電網、都是九成以上能源靠進口,日本為了能源安全與減碳,終究不能放棄核電。臺灣能嗎?
讓我們看看五年來的世界。伊朗、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中東產油大國開始發展核能;以發展綠能出名的芬蘭、瑞典與英國繼續發展核能;曾經發生核災的俄羅斯(前蘇聯時期)、美國與日本,也都繼續發展核能。目前全世界有440個運轉中的核電機組(比福島核災發生時增加5個機組)。正在興建中的有65個,規劃中的則有173個,提議中的則有337個。顯然未來的世界,核電廠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而五年前已訂出廢核時程的4個國家。如比利時、瑞士、日本和德國,有三個陸續開始轉向。比利時在前(2014)年宣布將原先預計在2015年屆齡除役的兩座核電廠延役10年,並且不排除新建第一座核廢料較少的第4代核能電廠。瑞士國會則是在今年3月決議不對關閉核電廠訂定時限,等於宣布無限期延後原定2034年廢核的時程。日本安倍政府在2012年12月大選獲勝後就宣布停止廢核政策。只有德國還未改變2022年廢核的政策。但德國因為政府大量補助再生能源業者以維持它們的市場競爭力,德國電價是歐洲最高的(大約是臺灣的3至4倍)。同時,德國與周邊9國電網互通,德國如果缺電,可隨時向周邊國家進口,與採用獨立電網的日本、韓國、與我國完全不同。
五年來世界的發展,一方面原先廢核的四個國家有三個開始回頭,另一方面產油國、綠能國、與核災受害國都開始或繼續發展核能,顯示廢核不但並不是世界趨勢,發展核能的國家反而越來越多了。OECD的能源機構「國際能源局」(INE)就預測,2035年的能源展望,核能占比12%跟現在差不多。
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有乾淨、低排碳、燃料免費而且來源充分的優點,當然應該大力發展,我這八年,在第2年就通過了「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風力機從107座增加到329座,增加兩倍多。太陽能的裝置容量已達728MW,比前任增加303倍。但問題是,再生能源間歇性能源,靠天吃飯,具有先天上的限制,無法持續性發電,再生能源的一度電,跟火力與核能發的一度電不能劃等號。因此無法完全取代核能與火力發電。這就像是當一個人生重病、需一個24小時的看護來照顧。一個專業能力很好的看護來謀職,但表示只能晴天中午來作3小時半、陰雨天與晚上都不能來。如果你雇了這位看護之後,你一定還是需要另外一個看護24小時待命。換言之,再生能源要有24小時持續發電的基載能源(如火力或核能)來支撐搭配,否則還是會缺電。這就是再生能源一直無法克服的困境。
兩個多月後我將卸任,但我還會繼續關心這個國家,希望未來不要缺電。我不是要「擁核」,而是主張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種能源選項,因為我們98%的能源都靠進口。五年前,反核人士說,連日本科技這麼發達的國家都不能保證核能安全,臺灣能保證嗎?不能,所以臺灣必須廢核。五年後,日本在沒有保證核能安全的情況下決定恢復核電運轉,不廢核了。我們科技發達不如日本,依照同樣的邏輯,日本不廢核,我們能廢核嗎?事實上,從2001到2014年,依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調查,在過去10多年中,臺灣三座核電廠的「單位效能因數」(Unit Capacity Factor)都遠超過日本(大約是90%比60-70%)。尤其是近3年,台灣在31個核電國家中排名第五,我們超過美國、英國、法國、瑞士、韓國,日本等20多個核電國,日本排名殿後。我們在這方面並不差。這不是台電或經濟部的宣傳,這是聯合國原子能總署的調查,所以不是我們「自我感覺良好」,而是「國際社會看好」。
我一向主張穩健減核,不要倉促廢核,政府應尋求最適能源組合(optimal energy mix),不要放棄任何一個選項,因為畢竟臺灣幾乎沒有自產能源,98%都仰賴進口。一定要先有穩定的替代能源,才一步一步穩健減核,這樣逐步邁向非核家園,才符合臺灣長遠利益的作法。否則倉促廢核,風險極高。千萬不要忘記去年8月4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社論「臺灣選擇脆弱」(Taiwan chooses vulnerability)對臺灣所作的忠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介紹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文魯彬(英文譯者) 本書特色: 卑南族神話與傳說: 1.都蘭山下的普悠瑪:南王部落大遷徙冒險記 述說卑南族南王部落的祖先在大洪水之後,歷盡艱辛周折,漂流到都蘭山下重建新家園的故事,...
「心之所向地震帶」的推薦目錄:
- 關於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馬英九 Facebook
- 關於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馬英九 Facebook
- 關於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陶傑 Facebook
- 關於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看板home-sale - [閒聊] 台中總太心之所向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總太北屯新案心之所向2020三期 的評價
- 關於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總太心之所向評價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閒聊] 總太心之所向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閒聊] 台中總太心之所向- 看板home-sale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閒聊] 總太心之所向- home-sale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心之所向拋售 :: 新北社區住宅 的評價
- 關於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請益] 台中北屯廍子這價格合理嗎 - PTT 問答 的評價
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日本2011年311福島核災10週年。10年來,日本的能源政策由「全面廢核」轉為「重啟核電」,藉「以核養綠」提高再生能源占比,達成「核綠並存」的能源戰略目標。日本穩健務實的作法,非常值得我們借鏡。
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54座核能機組全面停機,以進口大量天然氣取代核能發電。然而,「零核電」的結果造成鉅額貿易赤字,2011年至2015年日本對外貿易逆差超過40兆日圓 ,史上未有。捨棄核能後也導致電價高漲、民怨四起、產業外移, 嚴重衝擊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安定。2012年日本毅然決定設立「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制訂最嚴謹的審查程序重啟核電 ,安倍政府任內已重新啟動9座核電機組。最靠近311地震震央的宮城縣女川核電廠2號機,去年也通過審查並獲地方政府與議會同意重啟 。
日本政府認為,在確保安全的大前提下,恢復核能發電是考量「穩定而廉價的電力供應」、「因應氣候變遷減碳承諾」、「降低能源進口依存度」這三個要求時,不可或缺的發電方式。因此在兼顧「經濟效應」(Economic Efficiency)、「溫室氣體排放」(Environment)、「能源穩定供應」(Energy Security)及「安全」(Safety)的政策(3E+S)目標下,規劃2030年時的發電能源配比為再生能源22%~24%、核電20%~22%、天然氣27%、燃煤26%、石油3%,希望達成徹底的節能減碳、最大限度地開發再生能源與盡可能減少對核電的依賴 。
日本放送協會(NHK)3月2日發布的民調指出,福島核災10年後,日本民眾有3%支持增加核電、29%支持維持目前比例、50%支持減少比例、17%支持完全廢除。贊成目前維持核電的民眾達到8成,主張完全廢核的民眾只有17%,顯示日本政府當前的能源政策與民意相符。
臺灣四面環海,地處颱風與地震帶,又屬獨立電網,無法像德國一樣向鄰國買電,因此99%以上的能源仰賴進口,與日本的狀況類似。我任內所提出的能源發展願景為:在「不限電、維持合理電價、達成國際減碳承諾」三大前提下,「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的目標」,這也日本目前的作法相近。
馬政府在2009年就制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積極推動再生能源。8年任內陸域風機從107部增加到327部,成長3倍;太陽能的裝置容量(非發電量),從3MW增加到900多MW,成長300多倍。當時從未以放棄核能為發展綠能的先決條件,而是「核綠共生」,也就是「以核養綠」。
蔡政府上任後採取激進的全面廢核政策,訂出2025年完全廢核的「非核家園」願景,經濟部前年還喊出再生能源要達到全國發電占比25%的目標。但在政府重金投入下,太陽光電與風電的成長卻難以達標 。雖然2019年的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成長到5.56%,但因水情不佳,2020年的發電占比又降為5.4%,凸顯再生能源「靠天吃飯」的不穩定性。
在各界質疑蔡政府能源政策,擔心缺電危機,呼籲重啟核電之時,蔡英文總統繼不顧2018年11月「以核養綠公投」過關的多數民意,如今又帶頭反對「重啟核四公投」,仍執意以綠電替代核能發電,而非火力發電。也難怪美國《華爾街日報》早在2015年7月就曾批評,若全面放棄核能,將是「臺灣選擇脆弱」(Taiwan Chooses vulnerability)。
日本是重大核災事故的受災國,但十年來不但重啟核電不廢核,並制定出綠能、核能各占兩成的國家能源戰略,實現「以核養綠,核綠並存」的目標。日本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借鏡,希望蔡政府能拋開意識形態的束縛,參考日本穩健務實的作法,給臺灣一個多元合理、兼顧國家安全與國民健康的能源政策。
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高雄是韓國瑜市長的地盤,韓市長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其過程於台灣的民主有貢獻,令人欽敬。
但韓市長若真的做了總統,將來會不會令台灣的民主自由走向式微甚至終結,在台灣,似乎不太令大多數人肯定。
譬如韓先生選市長時的口號「高雄發大財」:聽在今日的香港人耳中,感覺不對勁。
發財發財,財來自有方。台灣若要發急財,不能靠美國送錢,當然只由大陸輸灌。
譬如,韓國瑜叫中國資金湧來高雄投資房地產,且不說處於地震帶的高雄,對大陸資金有無吸引力,香港的地產霸權,造成貧富尖銳懸殊,只能讓少數人發財,大多數用更絕望,就是香港「發財」的惡果。
中國的錢撒出去,你問問「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一直到歐洲和英國,各自有精細的條件。
最為人廣見者:大陸電視市場轉播NBA、奧斯爾和英國阿仙奴足球比賽、韓劇、台灣影視紅星登陸,波特王、周子瑜也一度因中國市場發了一點財,但最終所有在大陸發財的藝人和商人都要變成黃安和蔡旺旺。
韓國瑜訪問香港時,只去拜會中港官員,沒有去香港的基層地區如天水圍、深水埗,中產如沙田、將軍澳,訪談香港的市民、小商戶、大學生,問一問香港得到熱資紛紛「發財」之後,生活快樂指數如何?為何香港一街是珠寶名牌、中原美聯地產經紀舖、許氏人民幣找換、美心和麥當勞連鎖食店?
香港大學生二十年前畢業起薪點平均港幣一萬三四千、為何今日香港靠大陸「發財」之後大學畢業起薪仍一萬三四千但樓價已漲二十倍?為何有許多香港人想移民?
請韓先生再想想:若高雄的房地產像香港一樣,開放給對岸的現金進來買,高雄是否想做第二個香港?
其實韓市長可以同時邀請波特王與黃安,同台研討台灣的發財問題,並嘗試在「金錢」和「自由」之間、在「市場」和「尊嚴」之間、在「潛規則」和「底線」之間,展開一場哲學的對話,然後由韓市長告訴台灣人,他比較傾向於那一邊?
此外韓市長說,他做了總統,他能令台海兩岸「和諧」。他是否知道中國今日對台灣的和諧價目,勿論「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連「九二共識」也不再,而是由2019年1月2日起,中國國家主席單方面宣告,已經收窄加價到「一國兩制是統一台灣的最佳方式」?
若韓市長敢明言「拒絕一國兩制」,則何來他聲稱所能建構的「和諧」?你若不肯接受北京最新版本的和諧要求,不答應在韓總統任內實現台灣特別行政區、總統變為特首,則北京當局又怎會讓你台灣和諧、高雄發財?
站在高雄的街頭,在韓國瑜市長巨大的競選海報之下,以上問題,才疏學淺的我,不大想得通。不知各位有何高見,可代釋疑?
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卑南族:神秘的月形石柱介紹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文魯彬(英文譯者)
本書特色:
卑南族神話與傳說:
1.都蘭山下的普悠瑪:南王部落大遷徙冒險記
述說卑南族南王部落的祖先在大洪水之後,歷盡艱辛周折,漂流到都蘭山下重建新家園的故事,並介紹成年男子會所(巴拉冠)、普悠瑪的來源。
2.神秘的月形石柱:卑南遺址為何被視為禁地?
刀劃破孕肚生出雙胞胎、吐出髒物變成有怪味的水池;大地震帶來大火,毀滅了拉拉鄂斯人,只留下一座座充滿惡靈的月形石柱,提醒後人不要悲劇重演。
3.感恩海祭的由來:蘭嶼的小米種子‧向大魚報恩‧請山神吃新米
夏天收割小米之後,就是卑南族的祭祀季節,族人帶著小米來到海邊虔誠獻祭,追隨著先祖留下的三個掌故,感恩的心一代傳過一代。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譯者簡介:文魯彬(Robin J. Winkler)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原為美籍人士,2003年10月歸化為台灣公民(中華民國國籍)。長期以來關注環境生態保護、台灣原住民土地權益及文化保存,大量心力投入台灣環境生態之政策、法律研究及環保訴訟業務;同時引進美國許多減量消費、環保書籍翻成中文出版以推展理念,如《商業生態學》、《森林大滅絕》、《富足人生》、《探索文明的出路》、《富足人生原動力》、《還我綠色地球系列》等書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qV9TqpkoL4/hqdefault.jpg)
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總太北屯新案心之所向2020三期 的八卦
總太北屯新案心之所向2020三期- 版主可以私訊我總太心之所向建案內容嗎(台中市第8頁) ... 我自己是自住打算,對於地震帶的看法,我是覺得以目前的建築法規來說,如果真 ... ... <看更多>
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總太心之所向評價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八卦
房屋資料. 案名, 總太心之所向次頂樓兩房平車, 案號. 地址, 台中市北屯區環太東路. 銷售狀態, 帶看中, 售價. 售888萬. 房屋類型, 大樓_華廈, 總登記坪數, ... ... <看更多>
心之所向地震帶 在 看板home-sale - [閒聊] 台中總太心之所向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大家好
小弟最近去看了總太四月份就開案的建案
有幾個問題煩請大家指教
1.建物近車籠埔斷層地震帶
(雖然921已經20幾年了,台灣也有很多地震帶。但這真的沒問題嗎?)
2.請問各位低樓層三樓以下都不考慮嗎?
(這建案二樓管道與二樓以上皆有做管路區分)
3.這案子位於北屯跟太平
基本上應該是買北屯門牌而有價值?
後續升值空間或保值各位有什麼看法呢?
台中價格越來越高
買屋真的好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4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37544800.A.3EB.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