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在巴黎咖啡館】
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1890)那幅《星空下的咖啡座》(The Café Terrace on the Place du Forum,1888/09/16)已是畫家個人和現代藝術經典之作,但梵谷所畫下的咖啡館並不只如此。早在他來到普羅旺斯之前,咖啡館已是梵谷每天遊蕩畫畫的地方,也是他蹭飯取材之所在。
《鈴鼓咖啡館中的阿格斯蒂娜.塞加托里》(Agostina Segatori Sitting in the Café du Tambourin)便是梵谷巴黎時期作品。
鈴鼓咖啡館真有其人其事,位置就在如今巴黎第18區蒙馬特的克里希大道(Boulevard de Clichy)62號。19世紀末,正當法國畫壇被寫實主義和印象主義挑戰顛覆,現代藝術已經星火燎原之時,鈴鼓咖啡館也是年輕藝術家們聚會場所。他們在此高談闊論、交流意見,可能相互鼓勵也彼此譏諷,當時的巴黎藝文圈就是如此熱鬧有活力!
========================
1886年3月,在弟弟西奧(Theo van Gogh,1857-1891)的鼓勵之下從比利時安特衛普移居到巴黎,初到異地自然是投靠這位好弟弟,共同居住在西奧位於蒙馬特的公寓中。鈴鼓咖啡館就在西奧住所不遠處,藉著地利之便,何況又有眾多試圖開創新格的藝術家群集,梵谷便常在此出沒。
只是進了咖啡廳總不能每天只點杯水喝,然後在裏頭混上一整天,但還在創作路途上摸索,一直不得志又向來兩袖清風的梵谷怎可能負擔得起一天到晚在咖啡館內的餐飲消費?與許多畫家成名前類似,梵谷也是以畫作償付餐費,而這些畫作剛好也可以拿來裝飾咖啡館牆面。
女子坐在咖啡館中的主題其實時常被印象派畫家應用,記錄當代巴黎人生活,畫面中女子--阿格斯蒂娜.塞加托里(Agostina Segatori,1841-1910)不只是充當畫家麻豆,實際上她還是鈴鼓咖啡店的老闆。塞加托里是位來自義大利那布勒斯的異國女子,也是許多畫家如馬奈等人的麻豆。工作一段時日之後,她終於利用積蓄在1885年開了一家義大利主題咖啡館,來往的顧客也多半是之前認識的藝術圈人士。
這一年,梵谷約莫34歲,塞加托里已經46歲,一個是感情數度受挫,滿腔熱情無處可訴的新生畫家,另一個是飽歷風霜,在塵世中打滾求生存的咖啡館經營者。可能是那長相古怪個性單純的紅髮荷蘭小子有莫名吸引力,也或許是曾經滄桑的餘韻仍是讓人心動,何況同是巴黎異鄉人,彼此慰藉相惜自然難免。反正,梵谷小弟與塞加托里大姊墜入了愛河。
========================
畫面裡的塞加托里戴著一頂時髦的帽子,身上穿著當時流行的合身短夾克,手裡拿著菸,眼前有杯啤酒,但仔細看啤酒杯下有兩個碟子,顯示出她這時已經喝了第二杯啤酒。
既是稱為『鈴鼓咖啡館』,桌椅都非常貼切地符合名稱,造型就是大小鈴鼓,椅子上還有一把陽傘。那時候的審美觀與今日不同,小麥膚色並非在白人圈裡總是流行,當時得是富貴人家或生活優渥才不需要在烈日下勞動,因此白皙嬌嫩的肌膚仍被奉為上流→要有貴婦樣,陽傘肯定不能少。
後方牆壁上隱約可以看出掛著穿著日本和服的女性畫作,原來梵谷不光以作品充當餐點費,他還在1887年2月於此處舉辦自己的浮世繪收藏展。
說來有趣,梵谷來到巴黎之前便已接觸浮世繪,而且窮歸窮,得靠家人資助過活,還是蒐集了約莫600多張浮世繪作品,不光是為了興趣,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販售,希望能藉此營生經濟獨立。咖啡館上的浮世繪便是梵谷收藏品之一,他很可能也是在舉辦浮世繪展覽期間為塞加托里姊姊畫下她的身影。
但你有沒有發現,鈴鼓桌除了啤酒之外,還有個白色小圓碟?這個小圓碟與當時法國流行的苦艾酒(absinthe)有很大關係。這種帶著淡淡迷濛綠的酒精飲料,氣味芬芳冰涼香甜,而且價錢又比葡萄酒便宜,對於窮畫家來說簡直是完美好朋友,梵谷也就是在此時染上了苦艾酒癮,從此成為不折不扣的酒鬼,開啟創作顛峰,卻也逐漸步向人生終點。
========================
苦艾酒能夠廣泛流行,完全要感謝從19世紀中期開始,在歐洲各地葡萄園迅速蔓延的葡萄根瘤蚜蟲(phylloxera )。這隻專門啃食葡萄樹根部的蟲子,讓全歐洲葡萄樹幾乎全數覆滅,導致許多葡萄農出走至新大陸釀酒,比如美國加州納帕谷地(Napa Valley);另外為了滿足酒鬼們對於酒精頑強的需求,威士忌和苦艾酒這些烈酒便填補了缺乏酒精的空虛感。因此除了苦艾酒得益於葡萄根瘤蚜蟲,就連從英吉利海峽另一端來的威士忌也需向這隻蟲致上敬意。
至於苦艾酒到底有何魅力,讓梵谷和眾多藝文圈人士如此著迷?梵谷與苦艾酒之間纏綿數年至死方休的愛怨糾葛,以及和大姊的戀愛故事後來發展情況,就等《名畫裡的酒飲》講座裡慢慢聊。
喔對了,講座中還可以喝到兩款不同風格苦艾酒。我們老百姓或許無法成為傳奇畫家,但跟著他一塊品飲,舉杯遙敬梵谷也是心意深重啊~(喝酒就喝酒,藉口這麼多…)
#梵谷 #苦艾酒
#名畫裡的酒飲 即將額滿,手刀搶票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09091726541872896237…
#沒搶到甜點當藍不能再錯過酒飲啊
#國慶連假歡迎來信義區找我玩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19 東西縱橫記藝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南澳紅酒一直都是聞名於世,在百多年前已有不少酒莊落地生根。要好好感受南澳酒香,可以先來到首府阿德萊德,直到市中心東面約10公里的Penfolds Magill Estate,參觀葡萄園,在酒窖試酒,體驗酒廠環境等等,都可以說是一個深度旅程。Penfolds是紅酒界的翹楚,由1844年創辦至今已有17...
心世紀葡萄酒老闆 在 跟T大一起尋找物超所值的葡萄酒 Facebook 八卦
T大酒話:【這瓶酒壞掉了嗎?】
我接觸葡萄酒快30年了,在邂逅葡萄酒的歷程中,遇到過各種千奇百怪的狀況,在跟酒友們討論的案例中,最常發生的爭議就是對於一瓶酒的口味認知---尤其是有些年紀的老酒。
.
這個月初,有位酒友傳簡訊來,說他跟創潮酒坊買了6瓶紅酒,在家宴客時開了一瓶,是臭酸的,再開一瓶,還是臭酸的,於是跟我們反映。
.
這位酒友反映的酒,是2001年份的一支勃根地紅酒,酒名是:Moulin Aux Moines 2001 Auxey Duresses "Moulin aux Moines" Vieilles Vignes (Monopole)。
.
Auxey Duresses是法國金丘的一個村莊級產區,Moulin Aux Moines是酒莊的名字,也是葡萄園的名字,這一款是「酒莊同名獨佔園」紅酒,而且是Vieilles Vignes老藤 (葡萄樹從1950年栽種迄今),而且Moulin aux Moines是一個自西元10世紀即存在到現在的莊園,最早屬於修道院,距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了。
.
更重要的是,這家Moulin aux Moines酒莊的老年份勃根地紅酒,創潮酒坊進口了超過1000瓶,幾乎已全數售罄,都不曾收到客人的負面評價。
.
這位酒友很確定的說,他買6瓶,2瓶已送人,2瓶一開就是臭酸的,還剩下2瓶。我們請他把開過沒喝完的、以及沒開還剩下的共4瓶,一起退還給我,我們把酒錢退還給他。幾天後我剛好有一個酒友們的飯局,於是我把他退回沒開的其中一瓶,帶去給大家盲飲。
.
除了我自己之外,飯局中其他6位全都是勃根地愛好者,有一位經營餐酒館,有一位是精釀啤酒達人,有一位是DRC與紅頭花的大收藏家,有一位是羊肉店老闆但天天都喝勃根地,有一位是醫師,還有一位是家族金屬傳產業的老闆;這6位都有喝紅酒的習慣,而且喝的酒幾乎都是勃根地,其中道行最高的應該是那位精釀啤酒達人,他每月都參加葡萄酒聚會,而且都是盲飲。
.
我在上菜之前,先把那瓶Moulin Aux Moines 2001 Auxey Duresses "Moulin aux Moines" Vieilles Vignes紅酒用鋁箔紙包起來,給大家矇瓶品嘗,並猜它的產區與年份。
.
我的第一個問題是:哪個國家哪個大區?
.
結果大家都猜是法國勃根地。
.
然後我問:是法國勃根地哪個產區?
那位精釀啤酒達人率先回答:伯恩丘。眾人也都附議。
.
接著我問:年份在哪個區塊?
精釀啤酒達人聞了半天、喝了二口、端詳酒色之後,回答:應該是1996~2000年份。
接著他更進一步回答:應該是普普年份的Pommard一級園紅酒!
.
其實精釀啤酒達人真的算是頗厲害的,因為這支酒產自Auxey Duresses村莊,距離Pommard村不遠,而且口感跟Pommard村莊確實有些類似,屬於單寧厚重酒體較粗的調性,而勃根地紅酒的2000與2001這二個年份也相當類似,都不是絕佳年份,都屬於表現普通的年份。
.
不過重點是:這瓶酒臭酸掉了嗎? 答案當然是沒有。不但沒有臭酸,而且還喝得出它的風土與年份特性,甚至大家還認為仍然有繼續再放幾年的潛力。
.
唯一喝了一口就不再喝的那位,各位想當然爾是那位DRC與紅頭花的大收藏家,但他並不覺得酒有問題,只是覺得酒太low,難以喝進嘴裡。
.
味覺是主觀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味與偏好,剛剛揭曉的台北米其林星級餐廳名單中,有人認同,也有人非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葡萄酒的口味也是燕瘦環肥五花八門,每家酒廠都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每個消費者當然也會有各自的喜好與選擇。
.
某個人不喜歡某瓶酒的口味,這是完全合理而常見的現象,人人皆可表達自己的喜好,但若要斷言某瓶酒臭酸變質了,那就真的要具備專業的能力。
.
在法國勃根地,氣候、葡萄園、釀酒師都不同,葡萄酒喝起來一定會有差異;這種差異既細微又巨大,需要經驗累積與味覺天份才能精準分辨。
.
不過因為葡萄園的風土條件一致,酒款當然會有風土特質的相似性,但每家酒廠的耕種方式與釀製過程彼此不同,因此最終不同酒廠同一塊葡萄園的酒款,有可能大同小異,也可能小同大異,而這千變萬化的細節,也正是葡萄酒迷人之處。
.
對於那一款被某位酒友嫌到臭酸的Moulin Aux Moines 2001 Auxey Duresses "Moulin aux Moines" Vieilles Vignes紅酒,我覺得有二個可能,第一個就是那位酒友很少喝2001年份的伯恩丘勃根地,以至於喝起來跟自己心中的想像落差太大;第二個可能就是連續二瓶都發生TCA的問題,但其他瓶就剛好沒發生。
.
我個人接觸葡萄酒近30年,但酒喝得越廣、書讀得越多,卻越覺得自己在葡萄酒面前更形渺小而無知;尤其是遇到一些老年份的葡萄酒,經常顛覆我一些既有的經驗與觀念。所謂活到老學到老,真的是至理名言啊。
.
———-----------
.
葡萄酒小知識:【TCA】
葡萄酒的軟木塞其實是樹皮製成的,有可能在某些原料的樹皮中藏有細菌,裝瓶之後就會造成酒質臭酸,這種狀況稱為TCA (trichloroanisole),有興趣知道細節者可以參考以下網址: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rk_taint
.
源於樹皮本身的TCA汙染酒質,很難100%防止,早年科技還不發達的時候頗為常見,尤其在勃根地紅酒的機率很高,25年前統計的數據,勃根地紅酒約有1~3%裝瓶後會有TCA汙染酒質的現象。20多年前我買整箱12瓶的勃根地頂級紅酒,偶爾就會有一瓶跟其他11瓶喝起來不一樣 (corked)。不過近年科技發達,TCA發生的機率已然大幅下降了,但仍是有其可能性。
.
-------------------------
.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喝酒~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喝酒~
🚫禁止酒駕~未滿18歲禁止喝酒~
心世紀葡萄酒老闆 在 西班牙小婦人 Facebook 八卦
2020夏之旅 | 第三站 | A Corina 拉科魯尼亞 |舊城區亂亂走
如果你問我來到拉科魯尼亞一定要看什麼?其實我也不知道,因為我行前幾乎沒做功課,是到了當地後,看看當地人給我們介紹什麼,我們就往那裡走。
我們打算從下榻的旅館往舊城走,旅館的櫃檯一聽到,馬上跟我們說:太遠了啦,你們可以叫一輛計程車,到舊城區才5歐元;要不然也可以開車過去,我們這裡的停車費比你們巴塞隆納便宜太多了。
後來,我們還是選擇走路過去,回程再搭計程車回來。
從飯店往市中心走,我們邊走邊看,所以也沒特意去注意到底走了多久。
以下我就隨意紀錄我們看了什麼,順序我真的不記得了,請大家多包涵。
【Puerto de A Coruña】拉科魯尼亞碼頭/港口
作為一個傳統海洋漁業的城市,我們當然要來它的港邊走走。聽說到現在還是可以看到當地船隻循著古老的傳統方式,用繫泊設備來繫泊船隻。
我則是喜歡在這一帶散步,我的右邊是港口,我的左邊是La Marina地區漂亮的玻璃窗陽台建築 (Las galerías de La Coruña )。
Las galerías 在這裡我不知道應該如何翻譯才恰當,但是它是指當地玻璃式的封閉陽台,全部都用寬大的玻璃以及漆上白色油漆的木材組合而成,我覺得它可說是當地、甚至加利西亞的一大特色。
據說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主要是因當地的特殊氣候環境,而讓陽光可進入房屋內部,且避免下雨。
在我看來,它就是集歷史、現代、新古典風格於一身,可是同行的鄰居並不這麼認為,他就不覺得這樣的設計有多美,反而是大量的玻璃讓他有種壓迫感,還無法感受到站在空曠陽台上吹著風的自由感。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感受與看法,這就是旅行時可以得到新知、感受彼此之間感受的美好吧。
【Casco Antiguo】舊城區
老實說,走在這個舊城區,我完全沒拿出旅館給我的地圖,我就是自由行走,感受海港與舊城相互依靠的那股奇妙感受。漫步走過舊城區的歷史,看著街旁的玻璃大窗以及一家家的飲食店,不知道這是否就是拉科魯尼亞人的生活縮影?
走在這裡,不要怕迷路,因為一個轉角就是一場美好。
【Plaza Maria Pita】瑪俐亞皮塔廣場
它可算是該城市的主要廣場,連市政廳也在這裡其中一棟美麗的建築中。廣場的名字是取自該城一位重要的女英雄之名,可以很輕易就找到她的雕像傲骨屹立在廣場上。據說在1589年因為瑪俐亞皮塔德一些英勇行為,所以該城市才能在英格蘭艦隊的圍困中倖存下來,並解救該城人民免於陷入困境。
在Maria Pita廣場邊有一條叫Rúa Franja的街道,那一帶有滿滿滿的海鮮餐廳,隨便看菜單都覺得既新鮮且便宜,但是就是很難下決定要進入哪一家吃。我們就從街頭走到街尾,再從街尾走到街頭,考慮了好久,決定去一旁Rúa Ángel小巷裡的O’tanagra餐廳用晚餐。
我喜歡這家老闆的親切態度,跟我們前一晚所去的那家截然不同。我們點了老闆推薦的Veiga de Princesa的Albariño白葡萄酒、一盤滿滿的海鮮綜合盤 (mariscada)、一盤加利西亞式大菱鮃 (Rodaballo a la gallega),吃得非常過癮,簡直是巴塞隆納的半價啊。
【Mirador de San Pedro】聖佩德羅觀景台
這個地方是隔天我們開車過去的,那裡絕對是欣賞拉科魯尼亞的最佳據點。就坐在綠地上讓自己的旅遊暫時歇口氣,感受天地之大,想像一段段的歷史在你眼前掠過,然後笑著看身邊陪你一起旅行的人,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 待續 ~
🥘 用餐地點:
📍Restaurante O´tanagral: Rúa Ángel, 4, 15001 A Coruña
🏨 下榻旅館:
📍 Hotel Avenida: Ronda de Outeiro, 99A 15007 A Coruña
.
.
.
.
.
--------------------
➡️ 我的Instagram有更多即時照片:www.instagram.com/avenchen/
➡️ 歡迎加入我的代購社團: 西班牙小婦人的買物物語 - 歐美代購、好物團購服務
心世紀葡萄酒老闆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南澳紅酒一直都是聞名於世,在百多年前已有不少酒莊落地生根。要好好感受南澳酒香,可以先來到首府阿德萊德,直到市中心東面約10公里的Penfolds Magill Estate,參觀葡萄園,在酒窖試酒,體驗酒廠環境等等,都可以說是一個深度旅程。Penfolds是紅酒界的翹楚,由1844年創辦至今已有175年歷史。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如今的品酒人士對Penfolds的熱愛,是源於當初品牌創立的一腔熱誠。創辦人Dr. Christopher Rawson Penfold本身是一位來自英國的醫生,他深信酒可以治病,所以一直致力研究藥用酒,並把歐洲的葡萄樹藤帶來阿德萊德Magill落地生根。Magill Estate的Grange Cottage小屋,正正就是Dr. Penfold全家移民來到南澳的住處,酒莊設有導覽團帶領旅客參觀小屋,你會見到屋內裝潢實而不華,而且有一個小房間作當年的診症用途。在醫生夫婦合力用心經營之下,令品牌在十九世紀末已雄霸南澳酒業的三分之一市場,成就了今日的葡萄酒王國。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紅酒 #葡萄酒 #澳洲 #阿德萊德 #南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BggYGotLNw/hqdefault.jpg)
心世紀葡萄酒老闆 在 心世紀幼兒園 :: 公私立幼兒園543 的八卦
公私立幼兒園543,心世紀幼兒園ptt,心世紀幼兒園評價,江子翠幼兒園,四季幼兒園,心世紀葡萄酒,幼兒德智體群美,蒙特梭利板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