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的那一刻,你在做什麼?》
昨夜守著阿富汗的發展,時時刻刻,等到總統已經逃離的消息被証實,喀布爾的夕陽尚未落下,阿富汗政府已經宣告垮台。
一群人混亂又瘋狂地擠在機場,為了未來,為了求一缐生機。連美國在阿富汗最高指揮官,也無法從容,好好打包行李。他們錯估形勢,人只好擠在一堆大使館員工中,與外交人員一起搭乘軍事飛機,飛離他們不知道為什麼到達,如今也來不及感慨回首的荒土。
歷史上這樣的歷史時刻並不少見。
1949年國共內戰如此:1975年越戰如此:2011年突尼西亞動盪如此:1986年菲律賓馬可仕政權如此:1979年伊朗巴勒維二世如此。
戰爭、政權鬥爭,可以持續很久,可是最末篇章,總是以「一瀉千里」,突然演完了。
完了,就這兩個字。一個關鍵轉折點出現,軍心潰散了,戰士不戰而降,領導人求自保先溜了。
二十年的征戰,居然可以在兩天的時間總結。
人性在這短暫的、流星般的結局過程,赤裸裸到令人震驚也心疼。
而德國總理梅克爾是這個混亂局勢下,發言最清楚的領導人之一。她明白表示:德國必須緊急從阿富汗撤離10,000人,並警告阿富汗政局一夕間崩潰,將對未來帶來深遠影響。
梅克爾16日在基督教民主黨(CDU)閉門會議提出她對阿富汗情勢的憂慮。梅克爾表示,需要撤離的人數多達10,000人,包括2,500名為德國工作的阿富汗人員,以及人權運動者、律師等群體。她說:「我們正處於艱難時刻。現在,我們必須全力專注於救援任務。」
我近期主要閲讀書寫的書籍正是梅克爾傳記,昨夜之後,我開始想: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時刻,梅克爾在做什麼?
柏林圍牆倒塌時,她也是如我的昨夜,時時刻刻盯著紐約時報、CNN、BBC⋯⋯每十分鐘關注一個重大發展嗎?
在柏林圍牆事件之前她已經非常渴望西方的自由價值,一度動念「六十歲退休後」申請移民至西柏林。她的雙親不以為然,最後她打消了念頭,原因是:「只要想到有一天我可以拿到一本西德護照,東德會讓我不可忍受。」
為了維持心情平靜,32歲的她務實的在自己內心築起了柏林圍牆,不要渴望,以免痛苦。
就這樣她在東德度過了三十五年認命的人生。習慣了,她安穩的生活於德國東北荒寂的風光,準備在這裡耗上一輩子。
三十二歲時的梅克爾如一位平凡的科學家,她完全看不出任何跡象三年後柏林圍牆會倒塌:她沒有料到當時蘇聯已經經濟破產,一切即將改變,更看不出五年後蘇聯即將解體。
歷史時刻來了!就在她心中放棄申請西柏林護照後三年,柏林圍牆倒了。
梅克爾不是天縱英明型的人物,她的沉穩多過於遠見:這和丘吉爾剛好相反。
哈,她不但沒有親臨現場,參與反抗,也沒有守住電視廣播。
1989年11月九日,歷史性的一天,梅克爾正和一位女性朋友一起約好,享受蒸氣浴。她渾然不覺從年初開始的波蘭團結工聯⋯⋯已經預告了驚天動地的歷史事件。
她在一片迷霧的蒸氣浴中,和女友聊著生活瑣事。
直到走出蒸汽間,一名櫃台的女士告訴了她這個天大的消息,她才知道世界已經改變。
當然,那個時候的她不會預知這包括了她後半人生的全盤改寫。
一個平凡無奇、壓抑自己渴望西方價值的女人,三十五歲,踏出了芬蘭蒸汽室後,很快地改寫她的人生。
那一夜,她沒有回家,也不是前往柏林圍牆。她開著車子,穿越已經沒有人站崗的檢查哨,進入西柏林。那是她三年前的夢想之地,以為自己此生永遠到不了之處。
不知不覺中,她走進一間屋子,她並不認識屋子的主人,她介紹自己來自東德,主人和她歷史性地敬了一杯酒:之後什麼念頭也沒有,街頭到處是狂歡的人,那一天東西柏林徹夜未眠,而她,只是靜靜的回了家。
她錯過了歷史時刻,但即時到了西柏林與陌生人乾了一杯,所有的歷史都將改變,從此改寫。
她決定深思,自己的下一步人生。她不急著衝至事件現場,鋤頭是為了深墾未來的時代,不只敲下磚牆。
好好睡了一覺,第二天,她和妹妹一起去了西柏林最富盛名的大道:帝候大道,在人群中吶喊,歡樂⋯⋯
一個月之後,她跟著教會牧師介紹,加入「民主覺醒黨」。
第二年,36歲,她向任教大學請長假,成為新聞發言人。
她開始走上從政之路了!
這位不求快的女人,動作一點也不慢。她遵循自己心中的理念,可慢一步,可快一些。
就是這樣忽慢忽快的速度,一生不變對自由價值的堅定,關於自由從來不因權位或利害關係而放棄的女性,在二十一世紀成為典範。
僅管她錯過了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時刻,而且人泡在芬蘭浴中。
浴池的迷霧,沒有真正擋住她的眼睛。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萬的網紅升旗易得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港燦會館 6月7日2018年 主持: 齊阿哥 嘉賓: 青木子 第一節: 揭露誰是特首之謎 另闢蹊徑 開發加密貨幣勝過硬闖股市新板! 第二節 留學德國預算細節 取得歐盟身份可以免費讀書! 主題曲: «赤子心» 作曲,填詞,主唱: 齊阿哥 =====================...
德國讀書移民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夜.詩語錄·We’ve Got the Friends 》
* 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裡面。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三毛
*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幹的勾當。—-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 看海看久了想見人,見人見多了想看海。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
* 漸漸年長了,於是我們領教了世界是何等凶頑,同時又得知世界也可以變得溫存和美好。—-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
* 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林語堂
* 《這月色之美》—-W.H. 奧登
這月色之美
沒有歷史
完整而又原始,
若此後這美麗
具備了別種特質
它會有一個愛人
而不復純真。
這美有如一場夢魘
遵循了不同的時間,
在大白天
它就消失不見,
只因時光流轉
感情也會生變,
而心魔隨之出現,
迷茫又渴盼。
但對這純真之美
魔鬼從未刻意而為,
要將美結束了斷,
也未必如其所願;
直到它漸行漸遠,
愛才會臨近此地
帶來歡洽與甜蜜,
悲傷才會凝神注視
無休無止。
* 我喜歡愛讀書的女人。書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書不是棍棒,卻會使女人鏗鏘有力。書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飛翔。書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畢淑敏
* 人間本不該令我這麼欣喜的,但是你來了。——北島
* 人總要沈下心來過一段寧靜自省的日子,整理自己。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茶,吃不求飽的點心。與日常瑣細共有一種呼吸的節奏,在自身的情感起伏中積蓄力量,收穫不需要理由的快樂。—— 沈熹微 《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
* 真實的、永恆的、最高級的快樂,只能從三樣東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友誼。——羅曼·羅蘭《托爾斯泰傳》
* 人所能獲得的最大的幸運,唯有自身的個性。——阿圖爾·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我生命中的千山萬水,任你一一告別。——倉央嘉措
* 天還未黑,雲怎敢灰;雨還未下,風怎敢吹;瓜還未熟,秧怎敢枯;花還未落,樹怎敢死;你還未嫁,我怎敢老。——汪國真 《怎敢》
* 我們都聽過這句名言,所有的挫折都會以另外一種禮物來回報。
戴高樂流亡英國期間一直把「自由法國」的解放運動,寄予留在歐洲大陸或是英國的法國人身上,但事實上支持「自由法國」的人並不多,苛求他、批評他的卻很多。
他本來的幻想破滅,但他們也突然發現會捐首飾、捐大錢給他的法國人,是來自法國在非洲殖民地的法國移民,不是來自於英國本土或者是歐陸的法國人。非洲當地很多人對「自由法國」的運動非常支持,包括法屬查德、剛果還有喀麥隆。
之後戴高樂轉移陣地,把總部從倫敦遷到剛果,而且把「自由法國」改成流亡政府。
這個時間點是在一九四○年的十月二十七日,離他被全歐陸的法國人痛罵的時間點大概是三個月之後,離他成立「自由法國」也差不多三個月左右的時間。
戴高樂在法屬剛果成立「帝國防衛委員會」,慢慢的在非洲得到越來越大的支持,從此改變戴高樂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英雄的地位。
戴高樂曾經有一句名言,我想這是他的感慨之一:
一個人需要有宏偉的氣度,才能夠出類拔萃,他的真實價值才能被突顯出來。但是一個人想在社會上獲得信任感,卻是最難的。
為什麼戴高樂此時在非洲成立流亡政府得到非常高的支持?因為同樣在一九四○年的十月,他在一次世界大戰裡聽命的長官、也是逼他離開法國同時也是當時維琪政府的領導人貝當正式和希特勒見面, 兩個人簽訂協議,商討兩國之間的合作:甚至包括很多軍艦、資源都交給德國的希特勒。因為這件事情、這場會面,使得原來痛罵戴高樂的人開始轉而痛罵貝當總理,並且開始發現邱吉爾當初預見此事,先炸沈法國艦隊,是一個明智之舉。
閱讀歷史我們會知道,遠見有多麽困難;而被羞辱或是羞辱他人又多麽容易。
選對了在非洲的法國海外殖民地為基地之後,戴高樂的「自由法國」到了一九四○年底,不管法國境內還是法國境外的地下武力,從七千個人短短幾月之內成長到四萬人。
二次世界大戰的情勢每個月都在變化,一個人從被全面羞辱到獲得英雄掌聲,也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從獲得全面的掌聲到垮掉,也只需要幾個月。
當時所謂歷史,不是以幾年來計算,而是兩個月、三個月之內, 一個人就可以從地獄到天堂,也可以從天堂再掉回地獄。
這大概是二次世界大戰這段歷史裡非常大的特色。
在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裡,有一段值得說的故事,有關美國總統小羅斯福。一九四○年時美國還沒有參戰,美國基本上支持英國的邱吉爾,但小羅斯福也認為法國人要投降是你家的事。所以,當時的美國並不反對維琪政府,美國覺得法國投降不干他們的事。美國那時候並不想和希特勒全面對抗,這大概也是那時候美國的主流民意。小羅斯福既然支持維琪政府,就不可能支持戴高樂,在這個情況之下邱吉爾很為難。
美國雖尚未參戰,但羅斯福在那個年代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全世界要打贏希特勒都得想靠美國,邱吉爾覺得他必須扮演一個沒有人感謝的、介於羅斯福和戴高樂之間的調解人。
我曾經提過,其實邱吉爾的脾氣很急躁,突然要他扮演一個中間的遊說、協調者,很不適合他的個性;但他瞭解此事的重要性。
戴高樂本來是一個很傲氣、強烈自尊心的人,但他也知道沒有邱吉爾,他沒有辦法生存;他更知道他不能得罪美國。
所以接下來的故事,我要告訴你什麼叫做歷史典範人物的忍辱負重。——《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世界周報歐洲特派王雅倫(左二)回台,四個女人的聚會。我當然最老,當時在紐約認識李永萍(右一)還是長輩之姿,左一拿手機提醒我們自拍的是景觀設計師潘一如。四個女人,有些認識了四十多年,她們從北一女即為同學,或是台大外文系。我和永萍認識三十年。這幾十年裡,每個人皆曾飄洋過海,各自經歷了太多波折人生,但友誼仍長存。
女人的友誼,往往勝過海誓山盟的愛情。女人愈年長,愈加明白女性的友誼,多麼珍貴。
德國讀書移民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隨緣家書🌍】Patreon的網友建議這篇文章完全Public,供多些朋友思考。
「應該移民嗎?」——真正的答案,在這裏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有非常複雜的答案。在過去十年,每次都想長篇大論的答,總是被斷章取義。也難怪,本來在太平盛世,稍具思考型答案已經顯得很離地,但在此情此景的新香港,朋輩間,坦白說,沒有人不在想這問題。但與此同時,也沒有人不在尋找「是」與「非」之外的答案。
因為,大家經過過去一年,都成長了。都知道香港的出路,只有在重重矛盾、悖論、衝突中,跌跌撞撞地尋找。
我真心的答案是:this is not a question。非黑即白的「移民」概念,早已在冷戰結束時,已一併終結,正如中美就算出現新冷戰,也不會有一道圍牆,而是全新型態、互為表裏的衝突。不少人提起「移民」,往往有出於情緒的反應,就是因為假定了一種either / or 的對立。
從前,或許是的。但現在,還是嗎?
我們不妨先梳理提起「移民」,往往出現的對立式dichotomized情緒:
1A. 假如移居別處,就等於放棄我城,促進換血,這是不負責任。
1B. 假如留守我城,但君子不立危牆,連累人犧牲得毫無價值,同樣不負責任。
2A. 假如移到他方,天天圍爐取暖,只會成為蝗蟲,成為別人的排外對象。
2B. 假如移到他方,成了由內至外的美國人、英國人,豈非數典忘祖。
3A. 假如離開香港,沒有了熟悉的土地承載,再不會有香港身份認同。
3B. 假如留在香港,換血急速進行,社會大手術,同樣不會有香港身份認同。
4A. 假如到了海外,找不到和現有待遇同級的工作,就是二等公民,代表無能。
4B. 假如到了海外,只靠私人儲蓄過世,那是階級特權,是為自私……
「移民」的偽對立:住這裏Vs住那裏,融合Vs排外,上流Vs下流
凡此種種,一堆負能量。但這些對立,從來都是偽對立來的。
1. 在過去一年運動,明顯有大量工作,都是海外香港人積極參與的:捐款,文宣,後勤,乃至專門回來,反映他們始終心繫香港,港人對他們,不應有事鍾無艷;某程度上,國安法甚至也是要專門打擊他們,從現在通緝美籍港人Samuel Chu,即可見一斑。同理,生活在香港的不少人,其實早已「精神移民」,只在乎物質層,卻也不見得可以有何貢獻,則大可無事夏迎春。在國安法時代的新香港,有不少工作,即使不談政治,也100%肯定海外比香港適合,例如教育、文化、藝術、創作、創科等,都必須無邊界的創作力,才能成功;而通過互聯網和社區網絡,即使身處海外,影響也依然能輻射本地,甚至更能輻射本地。
就像疫情期間的教學,甚至香港、紐約還是剛果,又有何分別?而且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不少家長都覺得此刻的香港,不可能是理想地方:只要問有多少表面上支持政府的「藍絲」,讓孩子在非海外學校、非國際學校、非直資、非IB的本地學校接受教育,就是最好的指標。但另一類工作,卻是必須在地才能見效,例如社工、醫護、工程、本土經濟等,他們令香港人活得體面、尊嚴,同樣有時代選中的機遇。台灣民進黨創黨時的金主們,大都在戒嚴時代白手起家,對台灣自然有貢獻;猶太人保存血脈的大腦,二戰時都在美國,自然也對手足有貢獻。貢獻不在身在何方,而在心在何方。
2. 假如「移民」的定義,就是昔日的唐人街,時光停滯,與外界隔絕,連當地語言文化也不懂,自然非常糟糕,也值得被排斥;等而下之的酷愛炫富,乃至反客為主影響當地核心價值,更是大忌。至於昔日不少二、三代移民,以和母體割裂為榮,滿口比本地人更造作的口音,同樣叫人吃不消。但香港人難道沒有其他選擇?全球化時代出現後,不少到了海外的香港人,都奉行「engagement」策略,一方面積極融入當地圈子,另一方面在當地建立的社會資本,能對香港有幫助,例如進入當地經濟高端層,或把香港文化融入當地、自成fusion,都是功德無量,兩者兼顧得如魚得水,因為認同從來不是排他性的。這完全不涉及政治,但也是「國際線」的真諦。同一道理,留在香港的,同樣可以建構本地國際網絡,單是一間重慶大廈,就是由下而上國際線的寶庫。
3. 甚麼是「香港身份認同」,自然每人都有不同定義。林鄭月娥、李柱銘、梁天琦的定義,就全不一樣,但都會存在,就算是2020年的林鄭月娥,也不會說自己不是香港人吧。所以無論怎樣定義,香港身份認同從來都是外向型的,是很有效的大熔爐,信奉的是公平競爭、相信法治但靈活變通、專業精神而超然政治、東西文化共融、不依靠被規劃而相信由下而上,屬於典型的港口身份:例如梁天琦、羅冠聰也是新移民港人,南亞裔Jeffrey Andrews是土生土長港人,猶太人盛智文也是歸化港人。假如說離開了香港,就再也沒有身份認同,那怎解釋在過去一年,不少海外港人二代、甚至不懂地道廣東話,就像剛談及的美籍港人Samuel Chu,也完全被connected?特別是互聯網時代,對身份認同的影響已經超越了昔日理論,顛覆了上世紀對地緣政治的想像,本身就是一種加速劑。且看今天香港青年認為與英國同齡港人屬同一社群,還是感覺隔壁藍絲長老更似同一屋簷下?
4. 說到海外的生活、工作,這從來不應使用香港的同一基準:人不應該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生活。在這層面,處於不同崗位的香港人,完全可以發揮2+2=5的作用。香港人的資產相當豐厚,能力也高,人均GDP接近五萬美元,甚至高於不少人的移民目標德國、加拿大、日本;總GDP的規模,也可比愛爾蘭、馬來西亞、以色列,而且還未計算海外港人在內。
在全球化時代,香港人毋需大規模聚居在某一地方,也可以結成互助經濟體:英國港人可以支持住在台灣的黃秋生拍電影;台灣港人可以建立網上教室教美國港人中文;美國港人可以請被打壓失去工作的本地港人當freelance designers、editors;本地港人則可以從英國網購當地港人製作的日用品……李嘉誠在英國建「香港城」,固然是由上而下的例子;無數可以出現的虛擬香港村,則是由下而上的例子。香港百年前起家之時,華商全球網絡的匯款,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讓香港成為一體兩面、內外合一的概念,日本濱下武志教授對此有詳細研究。百年前,未有現代科技,尚且如此,何況2020年後的世界?
這些,自然都是理念層面的討論。重點,還是如何執行。
真正的「移民」,其實是減少任何單一依賴的一個「Package」
十年前,我就真心相信每一個香港人,無論今天廣義的黃、藍,都應該有一個足以在全球生活的package。無論是最本土、還是最建制的人,萬一到了萬不得已之時想離開,都不應該受限。建制派有一個觀察是對的:不少vocal的本土派輿論領袖,都不在香港。不願離開時,也應該擁有實力。這對人對己、大局小局,都有好處。這個package,不是由純粹物質的check list組成的,而是由能力主導的check list 組成的:
1. 我們需要有被其他地方接受的能力。這不一定等同外國護照,可以是一種後備身份(例如擴權後的BNO),可以是一種聯繫身份(持外國護照的家人讓你離開),可以是一種能力身份(擁有其他地方高認受的專業資格),也可以是一種社會身份(外地朋友願意和有能力在必要時協助離開)。對香港人而言,這是不少人想到「移民」時真正所指的:對現狀感到不安,但因為種種原因,卻不希望馬上走,這在黃、藍營當中,都非常普遍。
2. 我們需要有在任何地方都能開工的能力。這不等於高薪厚職,甚至恰恰相反:在未來slashers世代,任何工作反正都保障不了終生收入、也再沒有到死的長糧這回事,真正能保障生活的,再不是擔驚受怕地保住一份工,但到了退休還是繼續擔驚受怕,而是要有到死也能開源的能力。很多人不敢發聲、犧牲一生的自由,不外出於這種恐懼,因為很擔心沒有走出comfort zone的能力。
至於這能力是甚麼,總會與時並進,更重要的,還是「學習的能力」。我們常對新一代說:能夠好好與人溝通(須知陪月、幼稚園老師才是最難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與持不同語言者溝通(例如瑞士人那樣有四種語言),與電腦溝通(例如掌握編程語言、能隨手寫網頁和app等),基本上,就可以保障在任何地方找到工作。無論現在是否依靠單一僱主,我們都必須有第二、第三收入,可以是某種嗜好,可以是某種投資,而且應該是geographically friendly。到了要走要留,地域就不是限制。
3. 我們需要有在任何地方都能適應的能力。這也是我們在過去十年,常推廣的「文化智商」(CQ),一方面了解國際關係宏觀的基本倫理,另一方面要在最「落地」的日常生活,培養多元品味,例如兼容咖啡與烏龍茶、印度電影與台灣文藝片、Rap與古典樂等,那樣到了任何地方,都不會成為異鄉人。而這能力和我們珍愛本土文化和生活,從來不是對立的。即使足不出戶在香港,只要有能力,也足以建立personalized的獨家國際網絡,這可以圍繞你的興趣(例如電競)、技能(例如投資)、研究(例如找到愛好哥德式建築的全球同路人)、工作產生,到頭來,才容易在不同地方都有接頭人,讓網絡和現實世界虛實相間。至於出國留學、working holiday,除了增值,也是獲取上述網絡和能力的理想中介。
海內外香港人,不分黃藍,也是命運共同體
只要香港人、特別是中生代和新生代,能做到上述各點,兄弟爬山,各自選擇,自然不應再有「移不移民」這疑問。目前有大約150-200萬港人和後代散居海外和中國內地,單是主張加拿大的60多萬香港人、已比在沙田的香港人多,香港人已經是一個散居全球的命運共同體。今天藍黃高度對立,其實除了20%酷愛天天鬥爭的深藍無可救藥,絕大多數香港人的思維都是很一致的,在共同體內部,到了海外,反而大可以拋開政治分歧,就像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在香港,反而變成buddy,因為他們有共生能力。例如不少(表面上的)藍營商人,捐了很多資源支持香港(大多是黃營的)新一代創業、學習,這種資源流動,屬自然發生的默契,這就是真正的香港;現在很多僱主也在讓資金、公司先移到海外,也製造了不少就業機會予香港下一代。我們面對大時代,應該改變停留在數十年前「是否移民」的過時思維,內外合一,這才是香港人生存下去的最大憑藉。
在過去十多年,每次被訪問,都有記者問我「是否移民」。其實,我心裡明白,他們只期望最簡單的答案。而作為國際關係學者和近年的創業者,我大多時間,都不在香港。於是,有人以為我在新加坡,有人以為我在台灣,有人以為我在葡萄牙,有人以為我在英國,有人以為我在美國。其實,我全都在,one way or another,因為我成長以來,就是如此追求,也許是預視了全球大趨勢如此,也許是預視了狹義香港的出路如此,也許是futures studies和國際關係令我不能自拔。
至於未來,作為父母,讓下一代在這樣的香港接受教育,無疑是不負責任的,因此一定會讓她們到海外讀書,也會花多些時間和她們一起,但除非有不能入境的一天,否則斷不會改變保留香港為根據地之一,而且無論在香港、還是海外,適逢亂世,都應該開拓更多業務。朋友們,即使以往不理解,難道到了國安法時代的新香港,還不理解嗎?身體力行讓香港人有落地的國際視野,無論身在何方,一直都是我的崗位,過往如是,未來也如是。
但願我們不會成為最後一代香港人。
經濟一週,2020年8月
⏺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9959046
德國讀書移民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評價
港燦會館 6月7日2018年
主持: 齊阿哥
嘉賓: 青木子
第一節: 揭露誰是特首之謎 另闢蹊徑 開發加密貨幣勝過硬闖股市新板!
第二節 留學德國預算細節 取得歐盟身份可以免費讀書!
主題曲: «赤子心»
作曲,填詞,主唱: 齊阿哥
======================================================
7月升旗易得道網聚! 齊阿哥將現身!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升旗易得道
逢星期二、五晚上: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3AniMm4b-kmgTlMOcg8kg
請LIKE我們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nnonhit2/
========================================================
德國讀書移民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評價
港燦會館 6月7日2018年
主持: 齊阿哥
嘉賓: 青木子
第一節: 揭露誰是特首之謎 另闢蹊徑 開發加密貨幣勝過硬闖股市新板!
https://youtu.be/-YaSB_Z7Heo
第二節 留學德國預算細節 取得歐盟身份可以免費讀書!
主題曲: «赤子心»
作曲,填詞,主唱: 齊阿哥
======================================================
7月升旗易得道網聚! 齊阿哥將現身!
皇牌時事經濟節目! -升旗易得道
逢星期二、五晚上: 嬉笑怒罵, 分析時事, 經濟, 政治, 歷史和心得!
www.tuesdayroad.com
請即訂閱我們升旗易得道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3AniMm4b-kmgTlMOcg8kg
請LIKE我們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nnonhit2/
========================================================
德國讀書移民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親子籽:教養之道】
香港地,上車難、租樓貴、工時長、撲學校煩、讀書壓力大,大人細路在這個城市生活,越來越難。人人口裏說渴望移民,但說易行難,毅然放下一切,談何容易?然而,有中產家庭去年帶着兩名年幼兒子,一家四口到泰國曼谷展開旅居生涯,過了一年天堂般的生活後,又再移居到四川成都,之後又打算轉到德國、峇里……回港日子遙遙無期,但他們其實仍然愛香港,出走,只為到慢活地方放眼世界,同時也讓孩子體驗更多。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德國讀書移民 在 德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 留學板 - Dcard 的八卦
因為最近Dcard在徵稿,題目是關於各種職涯的都市傳說,但因為我的職涯經驗沒有太豐富,藉由這個徵文主體想跟大家分享德國的生活所遇到的不便和缺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