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齊政經bar今天要跟大家分析梅克爾為何會變成德國「檳榔」🌴呢?
上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7月23日的重磅演講
可以說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強的「滅共宣言」,在這次的演講特別提到
有些國家缺乏與我們站在一起的勇氣💪,北約的其中一個盟友不為香港捍衛自由,擔心北京會限制他們進入中國市場,這個被點名的國家
是哪一個國家呢?
👉原來就是德國🇩🇪啊!
為何德國梅克爾對中共政權的態度是如此曖昧不明呢?梅克爾的德國,不僅對新疆人權問題視而不見,更對香港的鎮壓毫不吭聲,面對國際撻伐聲浪不斷,梅克爾反而聲稱維持與中國的合作,對歐盟而言具有「重大戰略利益🚁」。
她將致力於與中國保持「重要的、建設性的」對話,難道梅克爾還在幻想能夠透由經貿去改變中國嗎?德國的態度是否會影響歐盟,並成為自由世界圍堵與推翻中共的破口💣💣💣呢?
👉德國為何親中以及德國為何不敢譴責中國?
👀真相一:中國的「經濟實力」,趁著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將德國吃下來,近六年來,中德雙邊貿易發展平穩,根據德方統計數據,這是中國連續第四年成為德國在全球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已經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國。
👀真相二:中國也是歐盟第三大貿易國,德國如果沒有中國,經濟就會垮掉,尤其德國汽車業高度依賴中國市場,更容易陷入美中互徵高關稅,中國經濟低迷的「雙殺」困境,使德國成為被中國綁架、受害最深的大國。
👉德國的納粹情節與中國因素
除了德國現在經濟高度依賴中國的問題之外,旅居德國超過25年的 #劉威良女士,有篇《#德國的媚中與納粹情節》的文章中明確指出,二戰之後,德國轉型正義的工程,為了克服過去那段黑暗的歷史,關於納粹問題的討論,反而變得嫉妒敏感。德國人覺得,譴責納粹,就好像在傷口上面灑鹽,這樣的轉型正義,也影響德國人對納粹行徑在其他獨裁政權中發展的視角,並認為世界其他國家根本沒可能產生「納粹」這種變態,好似「納粹」法西斯是德國土產,其他國家的獨裁都比不上德國納粹。
所以,劉威良進一步分析,她認為德國經濟下滑之後,隱憂是國內親近納粹的右派的勢力的崛起。幾年前德國大量接收難民,也讓右派的政黨竄升到第三大黨,經濟衰退就是極右派政黨最好的溫床。他進一步認為德國就像在吸取「中國經濟鴉片」,問題很嚴重,並且以為可以用「經貿來轉化中國」。
✊然而美國又是如何打臉德國梅克爾呢?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重磅演說真的代表著冷戰2.0開戰了嗎?來聽聽陳奕齊怎麼分析。
#奕齊政經bar每週四晚上九點
#是德國檳榔不是德國蟑螂
#美中關係像極了愛情
#請記得按讚分享
德國如何面對歷史傷口文章 在 世界,進行中 The Ongoing World Facebook 八卦
[Share ‧ 克服過去]
納粹變裝遊行事件在耶誕節期間引起廣大討論,相信無論學生、導師或校方,這幾天都承受相當大的輿論壓力。關於這個事件的評論已經很多,我想切換一下角度,分享這篇關於德國人如何面對自身歷史傷口的文章。
在德國旅行時,我曾前往慕尼黑西北方的達豪(Dachau)集中營,這是德國第一座集中營,也是後來其他集中營建造時的範本。這裡值得花一整天參訪,裡頭有極為豐富的文字、照片、影片、公共藝術以及妥善保存的建築,詳述1933年集中營啟用到1945年被美軍佔領的過程,也是德意志第三帝國從崛起到潰散的縮影。
達豪集中營讓我印象最深之處,不只是它呈現的殘酷史實,還有德國對這段歷史的坦白態度:「我承認我的錯誤,將它攤在世人眼前檢視,並希望它永遠不要再發生」。
---
真心建議父母們,若有機會帶孩子前往德國、波蘭、奧地利、烏克蘭與白俄羅斯旅行,可以將參觀集中營安排在行程內。或許納粹政權的歷史課本有教、google一下就有、youtube上有很多相關影片,但當站在狹窄的營房裡,想像規劃容納200人的空間竟擠了1600人;站在幽閉的毒氣室裡,設想當時站在這裡的猶太人生命只剩倒數幾分鐘;站在壕溝前,想像當時有多少人因活得太痛苦選擇衝向通電的鐵絲網自我了斷,我們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希望這段歷史別再重演。
德國如何面對歷史傷口文章 在 雅媽的家 Facebook 八卦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
面對民族的創傷,被屠殺的經驗,猶太人怎麼面對?怎麼教導下一代?
二戰猶太屠殺是人類史上的浩劫。戰後的德國與以色列兩造當事人花了極大的心力與時間,真誠的面對這個恐怖的歷史創傷。
這篇文章提到的是以色列做為被害人民後來成立的國度,如何傾國家與教育之力讓這個歷史傷口逐漸超脫民族仇恨轉換成可以學習、警惕的人類經驗。
但我在看這件事情時,我要說德國也盡了他們最大的力量,他們一樣做了很多事,很認真的面對他們這個國家在歷史行為上的缺口。
有空再來寫德國為了這件事做了什麼
德國如何面對歷史傷口文章 在 面對轉型正義,德國如何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 - 故事StoryStudio 的相關結果
如何從負面的歷史記憶轉化為正面的歷史記憶,「正義/公義」(justice)的介入是最關鍵的──不管在憲法制定、司法裁決、社會價值觀的重建、教育文化的 ... ... <看更多>
德國如何面對歷史傷口文章 在 天下雜誌- 【德國如何面對歷史傷口?】... - Facebook 的相關結果
【德國如何面對歷史傷口?】 承認錯誤直面歷史艱難無比,三個勇敢的少年揭開地方寧願遺忘的歷史時,也不被地方人士諒解,被指責為「弄髒自己的窩」。 ... <看更多>
德國如何面對歷史傷口文章 在 德國如何面對歷史傷口| 蔡慶樺/ 德意志思考 - 獨立評論 的相關結果
國際社會常常把德國與日本並列比較,突顯日本在承認自身犯過的錯誤及承擔歷史上做得多麼不夠。然而,究竟,德國如何面對其自身的法西斯歷史? 德文中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