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的紅信封
文|蔡柏璋
本次受Johnnie Walker之邀,請我分享一則感恩的文章。讀者朋友們如果還有印象,我曾在新書《排練一場旅行》中,提及我和希媽與捷媽的故事。但其實還有一位母親,讓我深深懷著感恩之情。
我是長孫,每年拿到紅包的數量雖然和姊姊們差不了多少,但是錢的「總數」總是在奶奶和大姑重男輕女的待遇下,推向歷史的新高。我對領紅包的記憶,總停留在奶奶和大姑在大家面前發完第一份之後,會用一種「暗示」的眼神招喚我到客廳的角落,然後技巧拙劣地(因為明明姊姊們都看得到…)從口袋裡拿出一疊鈔票,硬是塞到我的肥肥的手掌心裡,然後小聲地說:「不要告訴別人喔。」
所以從小,我對那份眼神特別敏感,最後慢慢變成一種慣例,每次領完紅包,我總是知道,還有「角落」的那一份。
時間回到2002年,我在美國喬治亞大學交換學生時,交了人生中第一位德國朋友:約克・韋伯(Jörg Weber)。他來自德國南部的卡爾斯魯厄(Karlsruhe),是海德堡大學英國文學系的高材生。回到台灣後,我策劃了一次德國自由行,其中一站便是造訪約克的家鄉。約克的母親,海蒂,高大纖細,說話聲音輕柔誠摯,她是一位法語老師和畫家,年輕的時候曾在巴黎住過一陣子,或許因為如此,她跟一般德國女性給人的刻板印象大相逕庭。記得她總是忙進忙出地打理食物,照顧家裡三個兒子和先生烏力赫(Ulrich)無微不至。那次旅程中我最期待的,就是每天的早餐。我們總會在家裡後院的餐桌上,擺滿各式德式麵包,重頭戲在於那不下十罐的手工果醬,藍莓、柑橘、草莓、蔓越梅…等等,全部都是海蒂自己做的。
「夏天的時候,我們都會去山上摘新鮮水果回家做果醬,約克小時候也常去呢。」海蒂回憶道。「現在他們長大,比較忙,每次回家匆匆幾天就要走,我總讓他們帶幾瓶果醬回去。」她對兒子的愛,溢於言表。
沒想到這匆匆一別,就是十年。在這十年裡,我在英國念了碩士,也到美國和莫斯科進修,更走遍了歐洲各大城市,但,就是沒機會再次造訪卡爾斯魯厄。不過我總會不定時地在旅途上,給海蒂寄張明信片。
今年暑假,我和約克碰巧都在奧地利進修,便約好從薩爾茲堡一路開車回卡爾斯魯厄。我念茲在茲地想要再吃一次十年前難以忘懷的早餐,沒想到海蒂稍來訊息:「怎麼可以,你們就只來吃一頓飯,吃早餐成何體統,我要煮一頓正式的午餐。」
那天上桌的是馬鈴薯燉羊肉。一樣的美味,一樣的庭院。不一樣的是,烏力赫因為中風之故,行動和說話的氣力已經不復當年,另外兩位哥哥也都離開了家。
十年過去了,好像什麼都一樣,也都不一樣了。
海蒂看完我特地為新書拍的一部巴黎微電影後,眼裡泛著淚光,激動又穩定地握著我的手說:「啊,好想回巴黎一趟啊!」她輕輕地嘆了口氣,匆匆跑下樓,秀給我看一本當年她住在巴黎時所繪的素描本,約克一臉驚訝,因為母親從未給他看過這本收藏品。海蒂的筆觸極為細膩,尤其對人物的容貌刻畫,讓人印象深刻。她尤其關注社會邊緣人的生活處境,大部份素描的主角,都是在地下鐵或水溝蓋旁獨居的遊民們,海蒂憶起當年常會帶食物去分給遊民吃,他們就常常這樣,坐在河畔,聊天作畫。
「你的巴黎微電影是一個很棒的開始,但我想看到更多啊⋯⋯」她溫柔的眼神裡透露一種堅定的關懷,「希望下一次看到你的影像作品,會更勇敢地拍出真實生活更多元的面向。」
她輕輕握著我的手,我知道她說的是什麼。
在一旁整理餐桌的約克走進廚房,她偷偷地側過臉,悄聲地跟我說:「我不想讓約克看到,你等我一下,趁他現在在廚房。」只見海蒂謹慎地快速走進房間,然後非常低調地遞給我一個紅色的小信封。
「祝福你,親愛的Pao。你的旅程還有生命經驗大大地啟發了我,希望你未來能夠繼續走,把更多的故事帶給我們。」
這個紅色小信封在約克走出來前,便安靜地滑進我的口袋,像是我和海蒂之間的一個小秘密。我緊緊握著這個紅色信封,直到跟約克道別後,我才敢把它打開。
裡面是一張她親手畫的素描,以及一張摺得精美的百歐元鈔。素描的背後,海蒂用她雋美細膩的字跡寫道:「Pao,謝謝你帶給我們生命中的美好,我們能做的不多,知道你一人在外旅行很辛苦,這一點小心意,希望能讓你在旅途上多溫飽一些。」
我微微顫抖地拿著那張素描。望著擺放在紅信封旁的那張,我絕對捨不得花的歐元鈔票。
這,是海蒂給我的紅包。即便他可能連紅包是什麼都不知道。
十年過去了,我摯愛的奶奶去了天堂,最疼愛我的大姑也回家了,我幾乎快忘記了那種「暗示」的眼神。但是那一天,約克走進廚房幫忙洗碗,海蒂望向廚房確認約克沒看見,轉身過來看我的眼神,即便只是短短的幾秒—
我兒時的記憶,排。山。倒。海地襲來。我明白,我知道—
那是同一種愛,一種偏心的愛,一種,把我當成自己家人的愛。
後記:
『謝謝烏力赫和海蒂,把我當成自己的家人。』這是我想緊緊抱著他們,對他們說的話。也謝謝Johnnie Walker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將這句話翻譯成德文,印在這次感恩活動的威杯上。非常期待看到他們收到這個聖誕驚喜的反應,明年造訪他們之時,我也會帶著我的威杯,「全家」一起小酌一番!
如果大家也想要客製專屬於你/妳的感謝威杯,現在就前往活動網站訂做一個給獨一無二的他/她吧!
http://bit.ly/1P6pAMD
溫馨提醒:請上網google「小酌」的定義,未成年的小朋友們請期待十八歲的到來,最重要的是「酒後請搭小黃!」
#joyofgiving #樂在其中
同時也有3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蕭敬騰 Jam Hsi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蕭敬騰 2018 個人全新專輯《欲望反光》 線上聽:https://JamHsiao.lnk.to/RODAY -- *蕭敬騰2018全新個人專輯《欲望反光》 👇【CHIC街拍版】👇 ・華納購物網:https://bit.ly/2IAQL8G ・博客來:https://bit.ly/2s0fhWl...
微網紅定義 在 二師兄 Facebook 八卦
堅持不素顏出門的人很多,像安妮這麼堅持的卻不多。
我大學與安妮同窗四年的經歷中,從未見過她的破綻。
沒有長在眼球上的眼線,沒有沾染在牙齒的口紅,也沒有離家出走的假睫毛。
不論是期末考前一天熬夜唸書,還是夜唱到天亮,又或是通宵準備活動,安妮出現的時候始終帶著完整的妝容。
對於我這種上台演講都會忘記拉拉鍊的邋遢肥宅來說,這簡直是奇蹟般的壯舉。
我將這種現象稱為毫無死角的最強防禦,安妮的不破之壁。
後來安妮私底下透漏,不破之壁的秘訣就在於睡前化妝。
安妮總是化完妝才能放心入睡,這樣睡醒時才不會因為時間不夠手忙腳亂。
由於常常從半夜畫到天亮,畫完妝大概只剩一兩個小時可以睡,她也把這招叫做「完妝nap」,簡直喪心病狂。
「這樣枕頭上不會沾到化妝品嗎?」我好奇。
「剛開始要麻煩室友用童軍繩幫我固定手腳,久了我就習慣在完全不動的情況下安睡了。」安妮說道。
「這樣感覺很像入殮欸。」我在腦中想像化完妝的安妮正躺的畫面。
「你知道為什麼人死的時候要化妝嗎?」安妮說。
「為什麼?」
「因為生命短暫,妝卻是永遠的。」安妮看著鏡子。
「我每天睡前都會化妝,因為我不知道每次闔上眼睛後會不會再睜開,但至少我能確定,即使我就這樣死去,也是漂亮的死去。」
不愧是台中人,連睡覺都抱著赴死的覺悟。
不過當時的安妮還不知道,她出社會後就會直接霧眉,並且說出「小朋友才在那邊天天化妝,老娘現在只想多睡一點」這種人設崩壞的話。
「三分人,七分妝。若卸去我的妝,等同將我殺死七成。」安妮說。
「也就是說,即使是像我這樣的人,如果把化妝練到極致,也能達到七十分的帥度嗎?」我殷切地問。
安妮瞟了我一眼,不置可否地哼了聲。
「教練,我想學化妝。」我誠懇地鞠躬。
「男人不一樣。」然而安妮搖了搖頭。
「哪裡不一樣?」我抬起頭。
「三分才華,七分善良。」她又看了看我,接著說道:「剩下九十分看臉。」
「所以就算我再努力,也只有十分嗎?」我失望。
「很遺憾,這個評分系統是有倒扣制度的。」她毫不留情地說,真是沒禮貌。
「也罷,反正我也沒有像妳那樣為了化妝奉獻人生的覺悟。」我聳聳肩。
「我?我不過為化妝奉獻了七成的人生。」安妮搖搖頭。
「要論醉心於化妝,誰都比不上愛莉絲。」
「愛莉絲?」我腦中浮現一個人:「那個夢遊的愛莉絲?」
愛莉絲是系上一位不起眼的女同學,不太參加系上活動,上課時也總是一個人坐在角落。
她的瀏海很長,幾乎遮住了上半臉,又時常帶著口罩,以至於我對她的面容毫無印象。
愛莉絲不怎麽跟人交談互動,整個人看起來渾渾噩噩的,彷彿活在夢裡一樣。
撇開行蹤成謎的校內第一美人無色花,夢遊的愛莉絲大概是校內最神秘的人物。
「愛莉絲的化妝跟我們完全不同等級,她走在時代的尖端。」安妮的語氣充滿尊敬。
「我從來沒見過她化妝啊?」我困惑不已。
「你沒看班級群組討論嗎?」安妮詫異。
「我們班有群組的嗎?」我更錯愕。
「……」安妮別過頭,一臉說溜嘴的表情。
後來我才知道,愛莉絲雖然在現實中冷默寡言,在臉書上卻相當活躍,每天都會更新自己的生活照片。
當我看到的那些照片時,眼珠頓時無法移開。
愛莉絲站在湖畔、愛莉絲坐在草地上、愛莉絲倚靠在大樓牆邊、愛莉絲藏在樹陰下、愛莉絲抬手遮擋陽光、愛莉絲垂首親吻花瓣、愛莉絲壓低帽沿感受微風……
照片中的愛莉絲散發著一股強烈的生命力,使我著魔般一直看下去。
我好像在哪裡看過這個人。
不是在網路上,而是在現實中看過照片中的女孩。
「她的妝看起來……跟她本人不太一樣……」我皺眉。
「愛莉絲的化妝是數位化妝,俗稱修圖。」安妮告訴我。
愛莉絲擁有驚人的修圖技術,可以把任何人的照片修成傾國傾城的美照。
每到當有耶誕舞會或者畢業典禮,校內就會有大批女同學跑來拜託愛莉絲幫自己拍的照片修圖,希望在人生中的重要階段留下美麗的回憶。
據說外系有位學姊連護照上的照片都委託愛莉絲調整,結果出國畢業旅行的時候直接被攔在海關。
「值得,真的值得。」學姊如是說:「反正我在機場拍護照就等於有出國了。」
我又看了愛莉絲的帳號一眼,發現她的個人檔案上寫著一句話。
──如果一棵樹在樹林裡倒下,周遭沒有人聽見,那麼它有沒有發出聲音呢?
當時的我還不曉得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就在不久後的某天,我在學校一處山坡上發現了愛莉絲坐在草地上自拍,忍不住上前搭話。
「嗨。」我揮揮手。
「……」愛莉絲看了我一眼,沒有回話。
我的手尷尬地僵在半空中。
「我們是妳同班的……」
「我知道你,你臉書上廢文很多。」愛莉絲終於說話了。
「啊哈哈……」我笑得更尷尬。
我站在原地心癢難耐,想詢問跟數位化妝有關的事,卻又找不到禮貌一點的問法。
愛莉絲停下了原本的動作,默默地看著我,像是在等我說完話。
「痾……那個……聽說妳修圖很厲害齁。」我慌張地說。
我的說話技巧真的是爛透了。
愛莉絲倒是沒有露出不高興的表情,說道:「還可以。」
「但我看妳平常好像沒有化妝?」我問。
「為什麼要化妝?」愛莉絲反問我。
「欸?為什麼?」我一下子懵了,說道:「女生不是都愛漂亮嗎?」
「人的美醜是由什麼定義的呢?」愛莉絲問我。
我一時間回答不出來。
「是由看到的人主觀定義的吧?」愛莉絲接著說道:「如果有一百個人看見同一個人,一百個人都說她是美麗的,那麼這個人就是美麗的,不是嗎?」
「好像是。」我整個被說服。
「網路上看到我的人,遠比現實中看到得多,對我來說,現實生活中的美醜毫無意義,這樣你能理解嗎?」
「時代變了,現實世界中的臉是虛假的,網路上的臉才是真實的。」
愛莉絲看著手機裡的照片,幽幽說道。
雖然我不太懂她的邏輯,但反正我們學校怪人很多,我也早就習以為常。
然而那天晚上,我在滑手機時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當時是2016年,我大三,而我發現愛莉絲的臉書建立日期是2009年。
2009年愛莉絲根本還沒上大學,卻已開始發布她在學校的照片。
更詭異的是,照片中那個七年前的愛莉絲,和現在的愛莉絲如出一轍。
我內心的疑竇逐漸加深。
這個問題的答案一直到幾個月後才解開。
我的直屬學妹寶櫻因為總是睡過頭,累計曠課次數過多,即將瀕臨期中考被扣考的窘境。
系辦一直連絡不到頑劣的寶櫻,只好找我過去拿警告單,希望我轉交。
我到系辦的時候,看到辦公桌一旁的書櫃裡放著歷屆學長姊的畢業紀念冊,忍不住想起愛莉絲粉專的事,好奇心驅使之下一本一本開始翻找。
最後,我在2012年的畢業紀念冊上看到了愛莉絲。
畢業紀念冊裡,照片中的愛莉絲看起來跟網路上的是同一人,旁邊寫著「我們是一起畢業的」、「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我會一直想念妳」等等祝福的話語,可見她已經在2012年畢業。
那麼,四年後的2016,她又為何遊走在校園中呢?
我對系辦裡的行政人員詢問了這個問題,才終於知道事情的原委。
我們系上曾經有個學姊也叫愛莉絲,有個小幾歲的妹妹,兩人感情相當要好。
得知學姊考上外縣市的大學時,妹妹為此情緒低落了好一陣子。
學姊為了安慰妹妹,註冊了臉書帳號,並且承諾每天都會在網路分享大學生活的照片。
四年來學姊都遵守著承諾,不論再忙都會在臉書上放照片。
然而,就在畢業前的某一天,學姊失蹤了。
沒有任何徵兆,也沒有傳出任何訊息,彷彿被城市深處的巨獸吞噬,連一點曾經存在過的痕跡都沒有留下。
聽到這裡,我已經明白學姊遭遇了什麼(詳見以後的故事)。
然而對學姊的妹妹來說,學姊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
一年後,妹妹考上了同一所大學同一個科系,並且用了一樣的名字。
從那天開始,愛莉絲的臉書照片持續更新,一日也沒有斷過。
我突然想起愛莉絲個人檔案的那句話。
──如果一棵樹在樹林裡倒下,周遭沒有人聽見,那麼它有沒有發出聲音呢?
我腦中也浮現另一個問題。
──如果所有人仍然看得見那棵樹,那麼那棵樹是不是就從來沒有倒下呢?
我一邊思考,一邊拿著警告單走到女生宿舍。
由於寶櫻都不讀我訊息,也不接我電話,我通常都採用人類最原始的遠程溝通形式(站在宿舍門口大吼寶櫻的名字)將她轟下樓。
正當我站在女生宿舍門口咳啊啊啊開嗓的時候,恰巧碰見寶櫻從外面回宿舍。
「你再叫一次我的名字,我就告你性騷擾。」寶櫻惡狠狠地瞪著我。
我沒有回答,因為我看見愛莉絲宿舍內走出。
她沒有跟我或寶櫻打招呼,眼神也沒有任何交集,逕自走向校門口。
不,那不是愛莉絲,她不過是一具空殼,承載愛莉絲於人間流連不散的魂。
我終於明白了「夢遊的愛莉絲」的故事。
愛莉絲每天都會在網路上放一張漂亮的照片,即使到了現在也一樣。
愛莉絲從來沒有離開過,那裡不是無人的森林,所有人都能看到,每一雙眼睛都能看到。
愛莉絲一直這麼漂亮,一直這麼漂亮……
「大家都知道她的事,只是故意不提。」寶櫻看出我神色有異,說道:「學長,你還是別雞婆了吧。」
「這樣真的好嗎?我看到她的眼神時,甚至會覺得她並不是真正活著的。」我惆悵地問。
「愛莉絲活在自己創造的夢境中,也活在網路上。」寶櫻想了想,說道:「也許她比許多活在現實中的人都要快樂也說不定。」
「夢都有醒來的一天,人也不可能永遠活在網路上。」我還是不能認同。
想起那個罕見沒有對我露出厭惡之意的女孩,我不由得感到不忍。
「學長,你將來想當小說家吧?」寶櫻突然說。
「……這跟現在的話題有什麼關係?」
「也許有一天,學長也會換上另一張臉,活在網路的世界裡吧?」
「妳到底想說什麼?」
寶櫻的目光彷彿透過了我的身體,注視著與我重疊的朦朧幻影。
「到了那個時候,你也能分得清楚哪個人是真正的自己嗎?」
「怎麼可能會分不清楚?」我的內心突然一陣難以言喻地煩躁。
是啊,怎麼會分不清楚呢?
微網紅定義 在 五月天 瑪莎 Facebook 八卦
From Bark magazine 2014. Mar
這是一個樂迷的心聲,而不是一個做音樂的人的心聲。
身為做音樂的人,樂評說什麼有時候認真就輸了。
但作為一個樂迷,我們都會有不同各自評論音樂的方式,或是對於新的專輯出現時興奮的期望或是落寞的失望。
雖說在一本音樂雜誌評論樂評這件事相當弔詭,但這是這幾年來心裡的心聲,所以只好不顧他人非議地寫了下來。
不是為了樂評都很糟無趣而寫,這只是開始,最後我仍然很希望可以看到很多關於許多好的關於音樂的文字,而非無的放矢。
華人世界太需要關於音樂的書寫,讓人們去重新認識並重視音樂。這是我很深的期望,所以只好自己不怕死地站出來這麼說。
---------------------------------
樂評越評越貧
你看樂評嗎?或者該說,你還記得「樂評」這種東西嗎?
至少對我來說,那些真的鞭辟入裡且準確點出作品好壞的樂評,是越來越少了。
我說的不是音樂聽完專輯之後的感想,那種抒情式的虛無縹緲,想應該是深夜裡聽了某專輯有感然後就把近期學到了一些言不及義的形容詞,無以名狀若有似無地以為自己點出這專輯的精髓所在。不!這不是樂評,這種東西請放在你自己部落格給附庸風雅的朋友們心血來潮時點進去看看就好。要不然就請你文筆再加把勁,也許哪天有個天殺的唱片公司找不到人願意在專輯側標推薦背書的,他們可能會因為你在部落格的努力,然後麻煩你寫50個字讓你真的可以跟音樂這個行業有點關聯。
我說的也不是那種為了文章在網路的轉貼或點擊量,而勉強擠出個憤怒的批判觀點(十之八九通常是「向商業低頭」)的這種樂評。這文章作者要不就是打著龐克搖滾精神的旗幟左批市場機制殺了音樂本身,右批音樂人向市場大眾口味低頭沒有骨氣。但說穿了這作者不過就是個無法成熟的中二個性,舉著先人(通常是Sex Pistol或是The Clash這種經典龐克)反市場反政府的大旗,認為音樂就是要越少人認識的價值才越高,一旦某張專輯成功了,他就因為向市場低頭而死去了。所以這種人寫的樂評,有時候也會用某種「唉!真可惜!我曾經如此愛你」的語氣,向某位他曾經很愛但新專輯大受好評的音樂人寫出告別的文字。這種也不是樂評,還比較像是一位心碎的歌迷寫的沈痛告白。「我的女神嫁人了,她背叛了我,她嫁給了這個市場,嫁給了商業機制,我陪伴了她這麼久,她終究還是離開了。我還是喜歡妳,但我沒有辦法再愛妳了。」簡單來說,那所謂的樂評就是以上這幾句話。
我說的也不是那種通篇花了幾百字,全都是音樂類型流派的介紹。天殺的我就是聽音樂而已,我要聽你長篇大論幫這張專輯或是這個音樂人的作品分門別類幹嘛?!你是有音樂分類的強迫偏執?還是其實你根本沒有任何評論觀點,所以只好用了很多你知道的音樂名詞加上斜線,湊上不管全形半形的字數之後還可以炫耀你知道的音樂類型和聽過的唱片真是多得難以枚舉?如果我連你說的音樂類型都沒有聽過,我怎麼可能會懂得你在形容什麼東西?音樂分類只是種溝通的工具,不是拿來定義別人的炫技。我沒有認識哪個音樂人介紹自己的專輯或唱片時有強調過:「我接下來想要做一張post indie/ sub dub/ heading-up shoe-gazing/candy pop crushed/ progressive retro rock的專輯。」做音樂是如此直覺而本能的事,誰會想把自己的音樂搞得如此複雜瑣碎而難以理解啊?!
台灣身為華語音樂的領頭重地,但認真書寫的關於音樂的文字卻少得令人感到心酸。
關於音樂的介紹,大部份都來自於唱片公司準備的新聞資料,經過塗塗抹抹修修剪剪,最後成了網路上某些音樂網站的音樂資訊介紹。所以不管在什麼媒體,你都會覺得那些文字的形容介紹和觀點雷同率高得嚇人,仿佛關於一張唱片或是一位歌手所能說的,每個媒體都差不多。
這是個網路的年代,是各種言論大鳴大放的年代,是每個人都可以公開說出想法的年代;但同時,這也是個可以不具名且無須負責的年代,是安迪沃荷口中「每個人都可成名十五分鐘」的年代。網站太多,但可以提供的內容太少,所以任何一位稍微願意寫下五百字通順文字的人,寫出來關於音樂的文章再怎麼天花亂墜狗屁倒灶,都會有人願意加上「某某編輯部」然後放上網站。再來因為網站之間的轉載合作,在沒有人知道或在意作者是誰的狀況下,繼續再轉載到下一個網站,因為它們也急著沒有內容可以更新或增加點擊量。只要關於音樂都好,不管內容觀點這個網站認不認同,總之有人寫了,我就發佈了;既然我發佈了,你就看吧;反正你看完了我就有點擊量了,然後你也順便留個言或轉載一下吧。
所以越是偏頗的文章網站越愛,因為不管引戰或是找話題,增加點擊轉載和留言數目才是這些網站的最大目的。
所以這些「所謂的樂評」開始參差不齊地在各種媒體(通常是網路)出現,打著樂評的名號但有的只是修改過的新聞資料,或是大罵特罵了某張唱片卻連筆名都不敢放。如果「樂評」在華語市場慢慢消失了,也許令人唏噓。但比較可悲的是那些不合格的樂評到處流竄,我們卻不得不買單。
感想人人會說,樂評卻不是人人能寫。所有的藝術形式,本來就是主觀的好惡。沒有好惡觀點的樂評,他就只是專輯的介紹。好的樂評無論對專輯的好惡,都能夠論述得條理分明也鞭辟入裡。樂評寫得好的人,不見得要會彈樂器或懂樂理,但必定要愛好音樂並聽過足夠數量的唱片,才能培養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視野。再者,他需要有良好的文字功力。抽象的音樂要化成文字就已經是件困難的事,更何況是還要描述這張專輯音樂哪些部分的好壞。最後,是對音樂的熱情和開放的心靈。因為熱情可以支撐著在華語世界書寫音樂的那種孤獨,而開放的心靈為的是對更多的音樂有更多的接受程度和想像。別再只會拿商業化當前鋒了,獨立唱片只是規模比較小的商業化而已,再者,哪個音樂人會說:「拜託!我的音樂是我自己爽的,求求你們都不要喜歡!我想要維持目前的獨立狀態,苦哈哈的就好,我不想紅,也不想你們買我的唱片!拜託拜託!」
我還記高中的時候,那個網路還不是那麼發達的年代,偶爾有機會可以看到一些精彩的樂評,讓我對作者們的文筆和耳朵羨慕不已。好的樂評讓人可以愛上音樂,也跟隨著作者的角度去聽見並重新認識音樂。無論是過去的經典唱片或是尚未為人熟知的新碟,一篇好的樂評可以是聽眾的嚮導,也可以是音樂人的鼓勵或警惕。後來開始做音樂後,雖然對樂評人總是又愛又恨,但幾次也因為某些樂評前輩的意見,覺得被點出了自己的盲點,爾後恍然大悟且受用無窮。
只是現在,我評你評他評,樂評越評越貧。
如果你是樂評人,或是未來的某天,你夢想成為一位樂評人,請別低估你們文字的力量。一張好的專輯有可能因為你們的介紹而名揚四海,也有可能因為你們的疏忽大意最終石沈大海。在同樣對音樂懷著熱情的生命中,只是大家手上的工具不同,表達的方式也不同罷了。音樂會因為文字的介紹而多了更多的故事和觸角,文字也會因為音樂的輔佐而意義非凡錦上添花。請誠懇地面對音樂,這從來都不是只要評論那麼簡單的事而已,這是你的專業,也是我們尊敬並願意聆聽的原因。也許某個不被瞭解的時刻,你就是唯一的「知音」。
微網紅定義 在 蕭敬騰 Jam Hsiao Youtube 的評價
蕭敬騰 2018 個人全新專輯《欲望反光》
線上聽:https://JamHsiao.lnk.to/RODAY
--
*蕭敬騰2018全新個人專輯《欲望反光》
👇【CHIC街拍版】👇
・華納購物網:https://bit.ly/2IAQL8G
・博客來:https://bit.ly/2s0fhWl
・五大唱片:https://bit.ly/2KKikcg (提供海外配送)
・佳佳唱片:https://bit.ly/2J1IwC8 (提供海外配送)
・玫瑰大眾購物網:https://bit.ly/2GDL0Ry
・光南大批發:https://bit.ly/2GFNZJr
・九五樂府:https://bit.ly/2s2F5Am
・山海山音樂廣場:https://bit.ly/2rYNmWL
・滾石購物網:https://bit.ly/2JpKbBz
・誠品網路書店:https://bit.ly/2JidZwr
--
千變萬化 欲蓋彌彰
模糊的是我們的雙眼
還是娛樂眾生的皮囊?
金曲歌王 #蕭敬騰 睽違4年
全新個人單曲【 #皮囊】
跨越19度音域的展現
驚人的真假音轉換並運用獨特的哨音技巧
再次呈現蕭敬騰的超高歌唱實力!
【皮囊】曲風大膽新穎,整首歌,曲式激昂,畫面充滿!
歐洲古典和聲小音階搭配Shuffle Rock!古典樂章中迷人的變奏章節設計,走至歌曲中段風格一度變化成JAZZ曲調,戲劇性的轉折形成了無法忽略的巨大音牆,是亞洲少見的曲風!蕭敬騰游刃有餘的詮釋,技驚四座!
歌詞大膽犀利的講述了現今大眾對於外在重視的議題。不鼓勵也不批判,忠實直白的描繪這個風潮與現象。
外在的皮囊不光是展示台上的雕像,每一個人對於審美的定義要留在自己心裡,不被他人的眼光綁架,自信自在的美就是最美!
#我們都需要皮囊#
MV以「框」為核心概念,攝影機無限前進的運動,穿過5個場景,進行永無止境的穿行。以意識型態的手法呈現!不批判、不落實,給觀眾想像空間。
【皮囊】
白色的光讓我全身發燙
火星地球有什麼不一樣
身體受到改裝 天亮後忘記了的模樣
oh斷食的人們正隨風飄蕩
別再嘲弄那一口的飯量
oh Handsome 沒耐心抵抗力不強
慾望飛奔 食物都塞進浴缸
壞蟑螂 毒老鼠 最後瘋狂
我燒 我開始燒
滅掉脂肪 像皮鞭抽在身上
國色又天香 雙目被彌彰
這只不過是皮囊
到底是誰 嫉妒是誰 崇拜什麼 失去智慧
忍著疼痛 從不懺悔 不能變得再荒唐
傲慢的人們 有些猖狂
本能地拖延身體預想
七星瓢蟲說你 遮擋了它想要的陽光
碩大大的鴨梨掛在樹上
我咽起口水 隱藏起了高尚
整得漂亮 把手都 伸到了天上
端詳自己總是 充滿挑剔
面對 鏡子化妝 掏出心臟
HEY HEY HEY
我燒 我開始燒
滅掉脂肪 像皮鞭抽在身上
國色又天香 雙目被彌彰
這只不過是皮囊
我燒 我開始燒
滅掉脂肪 像皮鞭抽在身上
國色又天香 雙目被彌彰
這只不過是皮囊
到底是誰 嫉妒是誰 崇拜什麼 失去智慧
忍著疼痛 從不懺悔 不能變得再荒唐
身體是誰 耳朵是誰 眼睛發紅 那是原罪
格格不入 我們都需要皮囊
詞:曲世聰 曲:曲世聰
編曲Arrangement/Programming:曲世聰、宋睿
製作人Producer:蕭敬騰Jam Hsiao、阿火Afire Lee
和聲編寫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 :蕭敬騰Jam Hsiao
弦樂編寫String Arrangement :文一丁
鋼琴Piano:神佐 澄人
貝士Double Bass:梅田 潤
電貝士Electric Bass Guitar:梅田 潤
電吉他Electric Guitar:宋睿、邱俊杰、曲世聰
鼓組編寫Drum Programming:曲世聰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曲世聰、熊手 徹、朱秉彥
錄音助理Recording Assistant:劉品賢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Shicong Fatnunu Song Studio、Jam Studio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陳偉
混音室Mixing Studio:TakeOne Studio
--
🎬 更多《欲望反光》專輯 MV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quXY2qIs43tdoHYG3_vr9EV7EuJ-DcP
_
■更多蕭敬騰相關資訊:
蕭敬騰官方網站: http://www.jamhsiao.com
蕭敬騰新浪微博: http://tw.weibo.com/iamxiaojingteng
蕭敬騰官方Twitter:https://twitter.com/jamhsiao0330
蕭敬騰官方ints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am_hsiao0330/
蕭敬騰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amHsiao/
立即訂閱蕭敬騰頻道請按:https://www.youtube.com/user/jamhsiaoofficial
_
* 本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之著作權屬華納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獨家專屬所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NdB7rBpGhk/hqdefault.jpg)
微網紅定義 在 蕭敬騰 Jam Hsiao Youtube 的評價
[ ♬ 數位音樂平台]
iTunes : http://smarturl.it/jam_kelly
KKBOX: http://kkbox.fm/Ga0MLK
myMusic: http://smarturl.it/jam_kiss_mm
Omusic: http://smarturl.it/jam_kiss_om
▶ #色 鈴聲下載資訊:
中華用戶: 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 819909
遠傳用戶: 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 949907
台哥大用戶: 手機直撥803→按4→輸入 819909
亞太用戶: 手機直撥560→按2→按6選擇快速點歌→輸入 819909
威寶用戶: 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 819909
#蕭敬騰 2014年全新國語專輯【The Song】
華納音樂 6/27 盛大發行
【色】
詞Lyrics:阿弟仔
曲Composer:阿弟仔
黑色的夢 白色的沫 灰色的愁 無色的空
藍色的憂 紫色的惑 紅色的傷 彩色的痛
什麼道理 什麼意義 光我和你 生命不公平
早就不是什麼秘密 我們各自活的狐疑
純真背棄 浪漫背棄
那些青春倔強的痕跡 我如何為自己定義
我看見 顏色渲染世界
我發現 人性詭譎多變
我看見 自己所有是非
我發現 我已學會分辨
太漆黑 我們都有殘缺
太鮮艷 我們都被制約
再妥協 就要走向毀滅
我至少要畫的轟轟烈烈
困在這個殘酷異境讓人進退糾結
我們所感受的是不是幻覺
只願帶著過程帶著領悟帶著淬鍊
捍衛我的存在信念
●更多蕭敬騰相關資訊:
蕭敬騰官方網站: http://www.jamhsiao.com
蕭敬騰新浪微博: http://www.weibo.com/iamxiaojingteng
蕭敬騰官方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jamsclub
立即訂閱蕭敬騰頻道請按:http://www.youtube.com/subscription_center?add_user=jamhsiaoofficial&annotation_id=annotation_550449&feature=iv&src_vid=gSpXVJuRzD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cBAmii2gNs/hqdefault.jpg)
微網紅定義 在 蕭小M Youtube 的評價
FB:https://www.facebook.com/littlemxiao/
IG:https://www.instagram.com/xiaolittlem/
訂閱youtube
手機直播
浪live :
蕭小M 1429998(晚間8-10點)
----------------------------------------------------------------------
佛系少女
作詞:申名利、朱鴿
作曲:朱鴿
編曲:朱鴿
我失了憶 每天都是星期七
賴在家裡 學樹懶0.1倍速挪移
床和遊戲 每一個都要寵溺
以免它們 吃醋妒忌傷了和氣
電話響起 又在期待的奇蹟
不自覺的 開始有些緊張心悸
幻想和你 聊什麼樣的話題
不著痕跡 透露會驚訝的秘密
你說你喜歡森女系 而我多了一個G
就像LOVE 去掉一半變LOLI
我在默默等著你 哪怕中年危機
我的愛不過氣
你說愛喜歡隨天意 我就愛上了錦鯉
預支了所有運氣 換一次概率拉低
偽裝的不在意 oh假裝很佛系
自定義的甜蜜
紅塵滾滾 不要著急 出門帶一杯枸杞
人生苦短 遲早如意 乾杯吧為了友誼
電話響起 又在期待的奇蹟
不自覺的 開始有些緊張心悸
幻想和你 聊什麼樣的話題
不著痕跡 透露會驚訝的秘密
你說你喜歡森女系 而我多了一個G
就像LOVE 去掉一半變LOLI
我在默默等著你 哪怕中年危機
我的愛不過氣
你說愛喜歡隨天意 我就愛上了錦鯉
預支了所有運氣 換一次概率拉低
偽裝的不在意 oh假裝很佛系
自定義的甜蜜
你說你最喜歡原滋原味
而我就像是你一個累贅
為了愛我放棄你學不會
別管我讓微笑一直伴隨
我說我最喜歡你的滋味
因為你我可以整夜不睡
等到你遇見你這個機會
我相信我的直覺一定對
你說你喜歡森女系 而我多了一個G
就像LOVE 去掉一半變LOLI
我在默默等著你 哪怕中年危機
我的愛不過氣
你說愛喜歡隨天意 我就愛上了錦鯉
預支了所有運氣 換一次概率拉低
偽裝的不在意 oh假裝很佛系
自定義的甜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fsODX7Nn4c/hqdefault.jpg)
微網紅定義 在 【CNEWS】IG粉絲破千就是微網紅!台灣新創獲Pre-A 輪資金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全民網紅時代來臨,一站式微網紅媒合平台Influenxio 圈圈科技今(9)日 ... 化的發展,推出業界首個訂閱制微網紅行銷服務,而 微網紅定義 就是IG追蹤 ... ... <看更多>
微網紅定義 在 人人都有機會是網紅!別只會說Youtuber,各種網紅KOL潮單字 ... 的八卦
Guy Kawasaki is a social media influencer who shares valuable lessons about social media marketing regularly. Guy Kawasaki 是位社群媒體網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