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文宣在過去20年,翻來覆去就係一個point:「點解港台收政府錢可以唔幫政府」,而無論點解釋內裏基本概念,唔願意明就永遠選擇性shut down。陳耀華師兄曾任港台中文台台長,一直研究世界各地公共廣播,這篇長文可以完全掃盲:
//從《每日秀》到《頭條新聞》
【明報文章】港台《頭條新聞》再成為議論焦點,針鋒相對。有此現象並不意外,自從創立以來,時有所見,社會紛爭浮現,反映於節目之內,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意見紛紜,在言論自由的香港而言,實屬常態。那麼,《頭條新聞》又是什麼節目呢?
《頭條新聞》創立初期,我曾經出任主持,及後轉職其他節目,有點依依不捨,緬懷起來,不自覺地尋根究源,蒐羅外國經驗,閱覽有關著作,其後YouTube登場,更可隨時重溫節目,才發現時事譏諷節目的形式源遠流長,林林總總,多如天上繁星,除了在英語國家流行之外,歐亞非拉地區以至於中東世界,俯拾皆是,而且互相參照借用,各取所需,形成環球節目文化的交流現象,更有學術專著詳加分析,冠名稱之為「全球流動/地區文化」(global flows / local culture)。
在眾多國家的節目之中,《每日秀》(The Daily Show)最為注目,原因有二:其一為廣受歡迎,環球版本在80多個國家播放,名聞遐邇;其二為主持人喬恩.史都華(Jon Stewart)的表情鬼馬,擠眉弄眼,尤其蠱惑的微笑,忍俊不禁,抵死之極。
節目開始時首先播出開場曲,風格與一般新聞節目選用的音樂無異,雄渾的聲音在幕後宣布:「位於紐約,來自喜劇總部的世界新聞中心,這是由喬恩.史都華主持的《每日秀》!」暗示嚴肅的新聞節目即將開始。攝影機隨即游走,直趨而下,節奏明快的搖滾音樂同時響起,觀眾歡呼鼓掌,鏡頭定格於主播之前,新聞節目搖身變為娛樂節目。
現場布景如同新聞直播室,有個巨大熒幕,播放不同的新聞片段,主播穿插其中,以輕鬆幽默的語調介紹新聞內容。例如:當年的州長布殊抗拒美國充當國際警察,今日的總統布殊卻力主推倒薩達姆政權,他們剪輯過往的新聞片段,以蒙太奇的方式對照新舊,借用昨日的言論攻擊今日的立場,令觀眾莞爾而笑。
昨日布殊:「如果我們到處揚言,這是我們行事的方式,你要跟從,便會變成醜陋的美國人。」
今日布殊:「我們要為伊拉克人的利益而改變其政體。」
昨日布殊:「我不同意軍隊是用來扶植政權。」
今日布殊:「我們會將暴政推倒,協助你們建立一個繁榮及自由的新伊拉克。」
目的為娛人 強調非新聞節目
------------
《每日秀》始創於1996年,目的只為娛人而設,強調不是新聞節目:所有記者不是記者,所有事實未經核實,所有意見未曾深思熟慮。主持人以諷刺的手法介紹當日的新聞大事,然後是專題「假報道」,最後是訪問環節,糅合喜劇、晚間娛樂、新聞及時事評論,不停令人捧腹大笑。
出席《每日秀》的名人政要大不乏人,美國總統及英國首相不在話下,遠至墨西哥、玻利維亞、巴基斯坦、約旦、利比利亞、馬爾代夫的國家元首也曾是在座嘉賓,印象最深刻倒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一個16歲小孩竟然反過來逗得一個50歲的大個子樂滋滋,實為《每日秀》最精彩的訪問,鄭重推薦到YouTube重溫。
喬恩.史都華由1999年起擔任《每日秀》主持,剛巧碰上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他們派出「假記者」報道民主共和兩黨的全國大會,目的是發掘諷刺笑料。出乎意料,他們竟獲發記者證,名正言順以記者身分進入會場採訪,製作機構大感愕然,喜劇中心(Comedy Central)副總裁Bill Hilary說:「雖然我們是喜劇表演,但人們以嚴肅的態度看待,令《每日秀》在社會評論界佔有一席位置。」
創立「新形式議政節目」
-----------
自1990年代開始,美國電視節目收視下降,晚間新聞報道尤甚,代之而起的是「清談式」及「雜誌式」節目,內容更貼近日常生活,不少以嘲諷的方式針砭時弊,由喬恩.史都華主持的《每日秀》迅速冒起,成為同類節目的表表者,聲名所至,喬恩.史都華更於2006年出任奧斯卡金像獎司儀,名揚海外。
《每日秀》號稱為「假新聞」節目,目的只是引人發笑,美國學者(Jeffrey Jones)卻在專著中指出:《每日秀》「並非單純製造廉價的笑料及利用單薄的幽默提供慰藉」,而是糅合喜劇表演、晚間娛樂、新聞時事三大要素,創立「新形式的議政節目」,為普羅觀眾提供誘因,讓家人、朋友,以至是陌生人,就廣泛的政治、社會及文化議題交流。這些話題有別於政治精英所關心的事項,而是將大眾的所思所感放置於公共空間,刺激平民百姓積極參與政治討論,提供另類平台,讓他們的信念、意識形態及經驗知識有機會向公眾呈現。
這是《每日秀》的冒起軌迹,《頭條新聞》又是如何呢?
由是觀之,《頭條新聞》不外是全球趨勢的特例,縱然形式不盡相同,節目旨趣並無兩樣。借用西方的概念,《頭條新聞》屬於政治譏諷類別(political satire),見諸電視則稱為譏諷式電視節目(Satire TV),我較喜歡傳媒學者Jeffery Jones的用語,統稱為娛樂政事節目(entertaining politics),將政事融入娛樂,用娛樂包裝政事,兩者或許不同,然而殊途同歸,透過娛樂大眾,達至反映社會脈搏的效果。
讓笑者釋懷 達紓緩憂憤之效
-------------
《頭條新聞》始創於1989年,正值北京風起雲湧,震驚中外。遠在香江,不免深受觸動,悲憤交纏,民怨沸騰,大小示威遊行幾乎無日無之,放聲指控者幾近力竭聲嘶;然而《頭條新聞》選擇輕鬆活潑的手法,借古諷今,指桑說槐,不外博取一笑,讓笑者釋懷,縱然眼前絕望,並非絕無希望,達至紓緩社會憂憤的效果。
《頭條新聞》屬於時事諷刺節目,也可歸入戲劇類別,由來已久,並非新生事物,商台的《十八樓C座》、港台的《米高馮的故事》及無綫的《雙星報喜》等等,皆以社會新聞為題材,針砭時弊。
至於國際上的「譏諷熱潮」(satire boom),更是始於1960年代初期的英國,一群才情兼具的牛津劍橋畢業生組成諷刺四人組,演出時事諷刺劇Beyond the Fringe(《邊緣以外》),在大英帝國沒落的年頭以新穎的風格譏諷流弊,「觸發一場幽默的革命」。這股譏諷的潮流隨即注入公共電視節目,BBC英國廣播公司乘勢推出時事譏諷經典That Was the Week That Was(《本周就是這樣的一周》),大受歡迎,其他公共廣播機構包括CBC加拿大廣播公司及ABC澳洲廣播公司相繼製作同類型節目,以其超然於政治及商業壓力的優勢,不斷創新品種,讓佳品普及,讓普及的節目提升為佳品(made the good popular and the popular good)。香港電台承擔香港公共廣播的責任,自然不應放棄任何開拓觀眾視野的珍貴機會。
一笑泯恩仇 臻至最高境界
------------
《頭條新聞》推出至今已經超過30年,經歷香港歷史的不同階段,憂患與共,悲喜同聲,與香港市民同呼同吸,成為香港人的集體記憶,落實約章內「激發創意,豐富香港人多元的文化生活」的公共目的。
猶記當年與製作人員閒談,說到衡量節目優劣的標準,皆異口同聲認為幽默感至為重要,若能一笑泯恩仇,更是臻至最高境界,不少世上紛爭,盡在笑談之中消解,何况是涉及日常生活的社會政策,更是不無妥協餘地。最重要是製作人必須洞察民情,緊扣時代脈搏,《節目製作人員守則》更強調要不落俗套,否則觸不到癢處,己笑人不笑,貽笑大方。節目播出時還必須要一望而知是諷刺,萬萬不能與新聞節目混淆,無怪乎不少外地同類型節目皆以「不真實」自居,BBC製作的Not the Nine O'clock News(《不是晚上九時新聞報告》)便是其中一例,或許,自稱為假新聞節目也是幽默的一部分吧!那麼,何謂幽默呢?當然沒有通則。以下為《頭條新聞》在六四清場之後播出的片段,只憑記憶重述大意,並不準確,或有偏頗,旨在反映節目風格:
甲問:「我哋唔夠橡膠子彈咩,點解唔用嚟驅散學生呢?」
乙答:「唔知喎,或者啲橡膠用咗嚟做橡皮圖章啩!」
這是事實嗎?無人知曉,可能永遠無法知悉真相,而《頭條新聞》也就是這樣記錄時代的慨嘆,它是香港人的記憶,也是環球文化的產品。
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作者簡介:香港電台前節目製作人員,曾主持《頭條新聞》、《議事論事》、《五錂鏡》等節目。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歐馬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集講兩個主題:創意和恐懼 共同創作是創意的來源: 放下權力、分享權力,小心為了取得共識而出現的群體迷思及膚淺想法 人在恐懼什麼: ☹害怕失敗 ☹害怕出糗 ☹害怕未知 心中有恐懼 (內在不安) 的人,其行為表現有: ☠一直提出問題 (這裡的問題指的是不經大腦思考的反射性問題) ☠有攻擊性...
「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DJ JoJo桑 Facebook
- 關於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黃暐瀚 Facebook
- 關於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歐馬克 Youtube
- 關於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新聞] NCC強制收回中天頻道陳水扁:自由民主國-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微微笑電台主持人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DJ JoJo桑 Facebook 八卦
今年電台26歲台慶,
號招電台主持人回憶自己的26歲,
這篇內文在今晚貼在KISSRADIO的臉書粉絲團。
這是姐的26歲,
有我青澀卻又坦蕩的模樣,
你有經歷我這模樣嗎:)
KISSRADIO26週年台慶特別企劃
: : : : : 2 6 憶 起 來 : : : : :
KISS Morning / DJ JoJo桑
26歲,是阿啾正式接手主持KISS Morning親親摸寧的日子。我嘗試寫封信給26歲的自己吧。
Hi,2012年的JoJo:
好久不見。
突然要搭上時光機回到26歲看看妳,我內心有些興奮又有些惆悵。
興奮在於,天啊妳對廣播的熱情總能不斷地一直給出東西來,
惆悵在於,哎呀要我現在過妳26歲的生活真的會消化不良呀。
雖然惆悵,卻感謝妳好努力的把我推到了現在。
回望26歲的妳,都把每個月過成了什麼模樣呢?我點開臉書粉絲團看妳在2012年的每篇貼文,說真的,如果我是聽眾,我還真的會好喜歡妳的各種坦蕩與狂妄。
那些行為都是青春限定款呢。
1月 / 妳喜歡的主播沈春華最後一天報中視新聞。
2月 / 妳看到當時加盟尼克隊的林書豪掀起「林來瘋」狂潮,當時生涯前4戰創下109分,妳好興奮。
3月 / 妳到了廈門出差。
4月 / 妳當時的粉絲團人數來到888人。而在此同時,妳也在這一年的四月底接下了重要任務:正式接手主持親親摸寧。妳興奮地在粉絲團宣傳清晨節目時,還寫著:「不管是廣播什麼領域的,我都愛。有發聲的沒發聲的有拋頭的沒露面的,我都愛。因為認真,所以全力以赴。」
5月 / 妳寫下了2012年有個很紅的網路用語叫做淡定紅茶。
6月 / 蔡健雅在這一年憑藉著《說到愛》這張專輯拿下最佳女歌手獎、那一月還有泰利颱風來襲,妳寫下了當時坐計程車趕上班跟吃早餐,妳那刻好有廣播使命感。
7月 / 妳關注著四年一次的倫敦奧運,當年的舉重選手許淑淨奪下了銀牌,妳興奮之餘,也寫下了一段話:「我提醒自己,把今天過好,才可以有力量把明天的自己照顧好。」
8月 / 妳訪問了蘇打綠,當時他們上妳的假日節目宣傳《當我們一起走過》演唱會,那一天的專訪因為現場大失控,妳說妳完全胃抽筋,真沒想到網路殘酷地記錄了這胃抽筋的片段,我知道妳好驚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M-YSUmDQuY
9月 / 粉絲團到了2000人,或許是蘇打綠專訪的震撼教育,讓妳在粉絲團寫著這段話提醒自己:「哪天,我們的嘴臉被社會化了,記得喔,靈魂要幼稚依舊。 」嘿,跟妳說喔,我到現在也是靈魂幼稚依舊地過日子呢。
10月 / 當年林依晨以《我可能不會愛你》在電視金鐘獎拿下戲劇節目女主角獎,她說:「只希望我們做的戲,只要一點點能夠讓你們有所觸動,在你們的生命裡,引起一點點的漣漪,對你自己想要選擇的東西有一點反思,或者是,更珍惜你愛的人事物在一起的時光,我覺得這就是我們做戲最大的鼓勵了」,或許是這段話妳特有感觸,於是妳決定11月起要在節目中做些嘗試,妳開始思考在節目中產生自我對話的可能性。
11月 / 妳在親親摸寧中正式產生了「星期四自我對話時間」單元,也看了一部電影《逆光飛翔》,當時的妳寫著:「這個世界發生不少皺眉的故事,我們都該做些令自己微笑的事,找回一些希望感。例如:進電影院看逆光飛翔。」妳知道嗎?當時妳看電影的習慣依然一直影響著我呢。
12月 / 妳嘗試開啟了「手寫的溫度」跟聽眾交換手寫明信片,也用了一些方式跟妳的聽眾互動,妳當時辦了不少與聽眾朋友產生連結的聚會,親愛的26歲,妳知道嗎?妳當時手寫的溫度,帶了好多死忠的聽眾繼續陪我至今呢。
親愛的26歲,我不確定目前的我,是不是妳當年所期待的大人模樣,不過我可以確定的是,我一直拿著妳的初衷,去實踐我喜歡的大人模樣。
寫封信給妳,想謝謝妳,也挑了一張妳2012年的工作照片,謝謝妳當時勇敢的練功,讓現在的JoJo進化不少。
By 未來的妳。 2020年2月
蘇打綠 - 當我們一起走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WPPcPaiQo
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黃暐瀚 Facebook 八卦
永鴻哥,你卡好!
一個自稱有重度憂鬱症的女聽眾,昨天下午CALL-IN進微微笑廣播網的台南凱旋電台,【台灣思想起】節目。
打進來之後,女聽眾開頭就說:【人要死,要怎樣卡好】?主持人莊永鴻聽了大驚,女子接著點播歌曲【最後一夜】,莊永鴻覺得不對勁,一再詢問,對方才說:【我已經吃了40多顆的安眠藥】。
擅長拿月琴自彈自唱的莊永鴻,這時並未慌亂,也沒有掛斷CALL-IN電話,一邊依約彈唱【最後一夜】,一邊繼續詢問女子的住址電話,並且予以安慰。
歌曲唱完,女子終於說出了住址,莊永鴻火速報警,警消破門,救回了一命。
說到這個【永鴻】,在大台南地區很有人氣,小時候幫忙養牛撿蕃薯,是實實在在的庄腳草地孩子。有次遇上機緣,拜大師【洪一峰】為師,學習唱歌,最後去了恆春,學【思相枝】。
民國73年,莊永鴻參加華視全國歌唱比賽,勇奪第一名,成為華視基本歌星,並且是恆春思相枝第三代傳人。現在除了主持廣播節目,彈唱民謠思相枝的月琴之外,也很喜歡打高爾夫球。這張照片是永鴻哥跟最喜歡的諧星主持人,豬哥亮的合照。
在今天之前,或許你我從未聽過微微笑廣播網,也從不知道【莊永鴻】這個人;但從今天之後,請你跟我一起記得這個救人的彈唱歌手!套句他最喜歡的口頭禪:【你卡好】!
永鴻哥,你真正卡好!
暐瀚 2014-7-15 de 台北
微微笑廣播網,台南凱旋電台 FM 97.9,每個禮拜一到禮拜六,下午四點到晚上八點,由主持人永鴻跟小鈺空中放送四個小時,大台南的冰優們,開車ㄟ運將大ㄟ,有空都要記得收聽喔!
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歐馬克 Youtube 的評價
這集講兩個主題:創意和恐懼
共同創作是創意的來源: 放下權力、分享權力,小心為了取得共識而出現的群體迷思及膚淺想法
人在恐懼什麼:
☹害怕失敗
☹害怕出糗
☹害怕未知
心中有恐懼 (內在不安) 的人,其行為表現有:
☠一直提出問題 (這裡的問題指的是不經大腦思考的反射性問題)
☠有攻擊性。尖銳刺人、防衛心重 (嘲諷、蔑視、挑釁)
☠憤怒,大聲說話。
☠模擬兩可。無法給出明確答案。
最後列出了人生建議清單,包括微笑、專注、準時、尊重等許多很好的提醒。
訂閱我的頻道: http://bit.ly/OrMARC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OrMarc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marc_orange
工作連絡請來信▶barleyorange@yahoo.com.tw
字幕與翻譯協力: https://goo.gl/CRMbBy
二次創作: bitch過場影片已徵得黃大謙同意,感恩讚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kmXu0thxUM/hqdefault.jpg)
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介紹
訪問作者: 洪培芸
內容簡介:
▎全台第一本,探討現代人禁錮自我的牢籠:微笑憂鬱 ▎
他的嘴角只能上揚,不能向下;只能微笑,不能流淚。
他看起來那麼快樂,嘴上掛著哈哈哈,
心裡卻想著:「我好想死……」
他幽默風趣,是人見人愛的萬人迷;
她經濟獨立,是公認的女強人。
他/她家庭美滿,萬事俱足,
應該不會有憂鬱的情緒……
你也這樣認為嗎?
或者,你也是別人眼裡的開心果,只能獨自把淚吞?
▎愈是樂觀開朗、正向堅強的人,
▎愈可能是用陽光的一面,覆蓋內心的陰影
卓別林、「豆豆先生」羅溫‧艾金森、羅賓威廉斯、金凱瑞……他們都是喜劇演員,但他們,也是憂鬱症患者。英國喜劇演員史蒂芬‧佛萊則是在受訪時說:「有時我笑著說『哈哈!對,對!』,心裡卻是一邊想著,『我真想死。』」
這些螢光幕上的喜劇演員、團體裡的幽默大師,都有著不被允許的脆弱及憂鬱。甚至我們的生活周遭,有些人悄悄殞落了,我們卻事後才知道,原來那個看起來很完美的他,那個你以為很了解的他,平時的開朗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為了掩蓋憂鬱、佯裝堅強的面具。因為我們常常這麼想:
˙要是突然不笑或表現出心情不好,會嚇到人。而且,我不想麻煩別人……
˙雖然工作穩定、經濟無虞,但我還是不開心。這樣的煩惱讓人知道了,會被討厭吧?
˙身為老闆,我不能有半點軟弱遲疑;遇到壞客戶得忍氣吞聲,員工態度不佳也要容忍,否則會被起底,發文抹黑。
˙身為偶像,他不可能有半點不完美,也不能談戀愛,違背我們的期待和想像。
▎「沒想到他也會憂鬱啊!」
對於美好的形象,外人總是存有夢幻的想像,以致這樣的批判,隨處可見:
˙沒想到她身為教養專家,親子關係卻這麼惡劣,虧她還在節目上大談教養理論,可信度高嗎?
˙沒想到他身為最專業的醫生,也會罹患癌症,還寫健康及養生書籍,會不會誤人一生啊!
˙沒想到她身為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也會情緒低落,甚至重度憂鬱,還在身心科掛號,她的專業可不可靠啊?
社群媒體盛行的年代,標榜正向思考、積極生活的文化裡,我們爭相在網路上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彷彿生命裡僅只美好,沒有悲傷與黑暗。這樣的文化,加之人們對他人美好形象的不實際想像,使得愈來愈多人內在的憂鬱問題一再被壓抑,只能笑著流淚,甚至連自己都對自己偽裝,不願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美好笑容的背後,是與內在真實自我的隔離
與一般認知的憂鬱症不同,微笑憂鬱者能維持工作與日常生活的運轉,甚至表現優異;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甚至還是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對自己,卻有著強烈的自我厭惡,內心有苦,卻不能,也不敢說出。
在國外已被大量討論的「微笑憂鬱」,儼然成為當代人最容易纏身,卻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洪培芸心理師針對此現象,以親切好懂的文字,從社會環境、角色期待與心理狀態切入,探討對象涵蓋資優生、明星網紅、老闆、同志、不擅表達情感的男性,乃至長照家庭及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三明治世代,為我們打造一帖鬆綁「高情商」束縛、解放不合理期待的良方。
▎特別收錄:關於微笑憂鬱的6個問題
˙什麼是微笑憂鬱?
˙微笑憂鬱跟憂鬱症有什麼差別?
˙微笑憂鬱的徵兆與症狀?
˙哪些族群容易有微笑憂鬱?
˙如果發現自己有微笑憂鬱,該怎麼做?
˙若身邊的人有微笑憂鬱,該如何協助?
作者簡介: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
專長:人際關係、兩性情感、親職教養、關係失落、精神疾患與身心症狀、網路成癮、飲食障礙、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
打造共好社會,過好這一生是洪培芸的理念。她深信「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也是一生的作業。而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就是她的一生志業及追求。
曾應邀到華視、年代電視台、News98、飛碟、中國廣播、台北愛樂、環宇、正聲、警察廣播、台北廣播、教育廣播、女子學、漢聲廣播、復興廣播、Needs Radio、網路節目等進行分享。
文章持續受到各大媒體轉載。也曾在《今周刊》、《大人學》撰寫專欄,曾在純青基金會擔任講師,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女性自立團體。目前也是企業、扶輪社、各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經常邀請演講的心理學家。
著有《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寶瓶文化)。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版權。
作者粉絲頁: 洪培芸 Matilda 的心理觀察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YRCF0EAsA0/hqdefault.jpg)
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老甜媽咪手繪私房造型饅頭」介紹
訪問作者: 王甜芳
內容簡介:
自從當了媽媽以後,隨著時間過去,我好像漸漸地,沒有了自己。
某天在朋友家,第一次摸到麵團,這觸感…好像黏土?
基於好奇心我開始大量的嘗試,冒險的探索著未知,
什麼都不會的從學習揉麵開始,每天趁著孩子睡著之後才開始屬於我的練習。
日子一天一天過了,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如同魔法般的夜晚,
嘗試、失敗、嘗試、失敗,
某天夜晚終於…初嘗成功的喜悅!
我興奮地搖醒丈夫與孩子,
當孩子看到我第一次的作品,
兒子的笑臉,我現在都還深深的記得。
「這是一本充滿魔法的療癒食譜,它照耀了我的心,把我從深淵中拉出來。」
我太幸運,在這種時刻遇到了饅頭。
那些無處訴說的思緒、苦悶、心慌,
都在孩子那瞬的笑容中化為烏有。
這本書,希望大家用輕鬆愉悅的心情閱讀它~
它是我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也是我真心想回饋給大家的寶物。
用充滿炙熱情意的手繪食譜,燃起手做熱情!
就算是職人,也有所謂的「新手時期」
並非科班出身的我,是在因緣際會下才開始做饅頭的。
這其中數不清多少次的失敗,
一 次 都 沒 有 擊 垮 我。(…大概吧?)
從懵懵懂懂,到現在的獨立開店接案。
接下來,要與你/妳分享我「失敗」的路程。
PART 1、饅頭的故事,所有關於「做好饅頭」的大小事,都在這個單元中。
精心製作了了每個步驟的精華解說,用一貫的熱血與不服輸,把我所有慘痛失敗的經歷,都化成句句叮囑,融入文字。
PART 2、一起做饅頭,深深相信「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這句話。
「饅頭是有生命的」當我們觸碰它、看它發酵長大時就可以感受到。
本單元循序漸進的準備許多可愛的小饅頭與大家相見;
有用模具就可以製作的「No.1微笑小星星」,
萌到捨不得吃下的「No.7可愛柴犬饅頭」,
日本料理師傅精心製作的「壽司系列」,
走在路上保證詢問度破表的「卦包系列」,
神明誕辰怎麼少的了它?快來朝聖「神明系列」吧!
作者簡介:王甜芳
從小就是個充滿想像力,愛畫畫的女孩。因為父親過世得早,加上母親生病,所以很早就出社會工作,沒有機會在自己的天賦上發揮跟學習,直到當了全職媽媽後,因為勤儉持家,加上剛好有一陣子有許多食安的問題,為了讓老公小孩可以吃得安心,因此開啟了烘焙之路,在做饅頭時想著如何讓饅頭好吃、好看,同時又用天然食材製作,並保有口感與色澤,從此對造型饅頭產生了密不可分的情感。
不管是漂亮、獨特的成品,還是失敗、有趣的作品都會放在各大烘焙社團,與廣大的烘友們分享。成功的作品常讓大家驚喜甚至是驚豔;失敗的也常讓人會心一笑,充滿歡樂。無論是哪一種都讓大家跟自己有滿滿的正能量,在這樣越做越有衝勁的創作之路上,也重拾畫筆,把兩者結合在一起。
無論是畫出來的,或做出來的,都讓人感到非常的療癒舒服,就跟本人一樣充滿著正能量。在此感謝廣大烘友的敲碗期待,因為你們才有了本書的誕生。
感謝,
感恩,
感激。
老甜媽咪造型饅頭創始人
老甜媽咪手繪烘焙食譜實驗室創始人
作者粉絲頁: 老甜媽咪手繪烘焙食譜實驗室、 老甜媽天然手工造型饅頭
出版社: 上優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CG2wMfBH3g/hqdefault.jpg)
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微微笑電台主持人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八卦
阿君美金節目爆笑與歌唱花絮,新興全音SHLP8007A02微微笑-甄妮,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01LOVEO2OCROTONMEGAHITOfficial,20151011淑君歸寧,微微笑廣播淑君小姐生日 ... ... <看更多>
微微笑廣播電台主持人 在 [新聞] NCC強制收回中天頻道陳水扁:自由民主國-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