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同志遊行活動上看到很多企業也具名出席參與,這剛好是前幾天我在#WorkPlacePride 會議上所提到的 #建立正面行為榜樣PositiveRoleModel
在許多議題的推動過程中,因為倡議組織與關係團體的認知落差,以及倡議過程中提出「負面例子」比較容易因為聳動報導而提升關注,很多關係團體(譬如企業或職場主管)會因為這些負面且衝突的印象,而對原本是友善的政策倡議感到焦慮或警戒。
我相信之前被某些極端惡意團體炒作操弄的一般民眾已經發現,同志婚姻平權法案通過之後,並沒有 #毀滅國家 #爸爸媽媽不見 #滿街都是裸男 ,這次會議中提到許多我們還未思考到的職場同志平權環境議題,譬如機構或機關組織還沒思考過「歡迎配偶出席」的活動時會有「參加者的同性別配偶」,怎麼安排,怎麼聊天,怎麼讓大家都愉快自在,這其實不是什麼「年輕人的新花樣」,不過就是我們傳統上醇厚民情的「賓主盡歡」。或者已婚同志的家庭照顧假、婚假需求等等。
所以我建議團體與現在已經走在前面的產業、微型企業、小型機構多合作,讓不同特質、不同型態的產業機構,把他們已經在做的性別友善職場環境經驗分享給同樣類似性質的產業或機構企業,這些正面經驗分享,其實可以避免很多因為對議題的不理解,或是因為對衝突的既定印象,所帶來的疑慮與抗拒。
台灣是全世界都知道人民極為友善的國家,我們其實有著為別人著想的美好特質,開啟對話,是每一件讓他人更幸福的事,能夠做到的。
微型企業例子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天下雜誌》好文選讀
「經濟學人:人才雲來了!AI創造新工作」
〜〜大家都擔心AI會搶走飯碗,但它也催生了許多數位服務的就業需求,也就是企業開始透過「人才雲」,雇用自由工作者替他們完成短期的任務。
經濟學人
科技影響就業的焦慮,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浮現。最新的焦慮出現在AI(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
但是,AI將創造工作的新需求。舉個例子,愈來愈多人透過「人才雲」來提供數位服務。
世界銀行指出,有超過五百萬人已經在Freelancer.com和UpWork等線上平台接案。工作範圍從設計網站到撰寫法律簡報。那些喜歡接小單位工作的人可使用「微型工作」網站,如由亞馬遜運營的Mechanical Turk,大約五十萬人使用這個服務,執行像轉錄音頻等案子。
許多大型科技公司主要通過外包公司雇用上千名人力,來進行服務和質量控制。據說Google有一萬名「評分者」,測試包括YouTube視頻或其他新服務。
這些數字可能會上升。一個原因是對「內容審核」的需求,不斷增加。
德國的一項新法律將要求社群媒體,在二十四小時內刪除任何在該國非法的內容,否則將面臨巨額罰款。臉書已宣布將全球內容管理員人數,從四千五百人增加到七千五百人。
AI會使用大量的演算法和數學,但也依賴人類的留下數據。像是自駕車辨識路標和行人,演算法必須通過許多影片的回饋來進行訓練。畫面需要手動標記,這類標籤的工作已經能讓數千人十分忙碌。一旦演算法開始運作,人類必須檢查它是否做得很好,並給出反饋改善。
史丹佛大學則預測,將會有臨時公司的興起——員工在線工作,並在AI幫助下進行配置。
但是很多人也擔心,人工雲將創造出一個全球數位無產階級。譬如,內容管理員經常在檢查社交媒體內容後,經歷倦怠。線上工作平台確實為許多人提供了新的收入來源,特別是在未開發國家,但這些服務也降低了工資。所以,政府在設計大型數位勞工計劃時,要十分小心。
更多內容請上連結點閱,網址: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84672
畫面來源:AP
微型企業例子 在 律師娘講悄悄話 Facebook 八卦
最近,我遇到一些女生,因為遇到工作上的瓶頸,想轉職,可是,又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些什麼,也因為忙碌的生活步調,很難找出時間做其他的生涯規劃。再加上女生如果結婚有孩子之後,難免需要照顧家庭,想著想著,一兩年就過去了,職涯上還是沒有突破,每天都在焦慮中打轉,眼看著年紀漸漸大了,也只好像鴕鳥一樣,選擇不去面對,只能看看網路上紓壓療癒的文章,吃吃美食,讓自己好過一點,更別談像我這種長年的家庭主婦,離職場那麼遠,雖然,想要回去上班也不是不可能,但就是知道自己的斤兩,肯定是去當刀俎下的魚肉而已。
其實這幾年,「斜槓」兩個字漸漸流行,如果愛看新知的,大概也發現「一人公司」這個名詞,常常出現在一些生涯規劃或創業議題中。
或許你還沒察覺,但我猜測,未來的十年裡,一人創業及小規模公司會越來越普遍。特別是今年以來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大家開始發現,成立一家企業的固定成本如果過高,很容易在不景氣或是大環境的變故中,面對嚴峻的考驗,甚至無法生存。我也在最近看到的一些教導企業如何度過難關的文章裡看到專家指出,這時,企業要做的事,就是趁生意不好,好好培訓加強內部人員的技能,並使用減法的藝術,讓自己重新具備經歷大風大浪的能力。
這讓我想到,與其遇到不景氣時才想到減法,為什麼不一開始的時候,就想好怎麼不讓自己擴張呢?
我曾經在一個知名企業家第二代的臉書上,看到他經營事業多年的感嘆:「開公司就跟減肥一樣,要變胖很容易,要減重卻很難。」如果有做過生意的人,我想多多少少可以理解吧!
覺得事情做不完,就請人,覺得店面不夠大,就擴張,覺得錢不夠花,就想辦法增加營業額,然後,就再回到本段的第一句話,無限循環。等到有一天,怎麼做都沒辦法再增加營業額的時候,就想怎麼節省成本,結果消費者一個不爽,剛好就把正在苟延殘喘的生意給掐死了。
就拿以前我跟阿富律師一起開火鍋店的例子來說,當年我們剛從大學畢業,就在母校旁邊開了一家規模百坪的火鍋店。一開始,為了讓生意好,就大降價促銷,果然吸引來了預算不多的學生光顧。後來卻發現,生意好雖好,但一個月結算下來,居然連我跟阿富律師的薪水都付不起。於是,我們就認為一定是成本太高,所以就開始拿掉一些好的菜色,也把學生最喜歡的可樂暢飲,改成比較便宜的紅茶暢飲,結果,沒多久,營業額就開始一去不回頭,而得罪的客人就再也不給你機會了。
其實,生意經是說不完的,但這些過去的經驗其實給了我很多學習,那就是,當你自認為自己的沒有像郭董一樣的經營天賦,卻又想要自己創業時,時時思考自己的事業規模,在這個多變的時代,是非常重要的。
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固定成本」跟「變動成本」的觀念呢?簡單的說,不管有沒有生意上門,都一定要付的帳單叫做「固定成本」,例如房租、員工薪水......;會因為生意好不好而影響到支出金額的就叫做「變動成本」,例如食材、員工績效獎金。
以前有一些傳統的觀念,像是黃金店面很值得,因為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地點好生意才會好,可是,現在有一種新興行業很流行,叫做幽靈廚房,他們選擇在偏僻的地點甚至家裡開餐廳,但是不提供店內座位,只利用現在方便的外送平台外送餐點,省下店面的開銷、裝潢、外場的員工薪水支出,一樣創造很高的營業額,只是他們的成功得靠現在第三方的平台機制、病毒性的媒體傳播以及宅經濟的興起,也算是時勢造英雄。
又或者以前要開課,就要創立補習班,聘請優秀的師資,租個又大又昂貴的教室,聘請業務人員....等等,需要一定的投資。但現在,線上課程越來越普遍,有個網紅YOUTUBER將自己的剪輯技術拍成影片,丟到線上課程的媒介平台,光拍完宣傳影片預購,就收到一百多萬的學費,省掉了許多實體課程需要的成本,更不用說線上課程還跨越空間距離,連國外的學生都收得到。
所以,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絕對有機會創造比上班以外更高的收入,卻不必冒傾家蕩產的風險。前提是,你得願意脫離現在的舒適圈,觀察趨勢、盤點資源,並且不斷的去學習與嘗試,不要擔心失敗。
為什麼不用擔心失敗?回到我們剛剛說的,如果你前提只是想要養家糊口、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品質,而不是想要出人頭地,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就要在企業剛開始萌芽的時候,規劃好公司規模的控制,甚至立定志向,我只要開一人公司。其實,在這個時代,很多事情都可以外包的,小編可以外包、清潔人員可以外包、秘書可以外包(例如在商務中心,甚至商務中心還有自由席可以不用付高額租金)、行銷企劃可以外包,這樣可以讓自己的固定成本壓到最低,在時機好的時候又可以借力使力,換取最好的經濟效益。
因此,我很喜歡跟像自己一樣的媽媽們聊到,如果老公這邊的經濟收入還算穩定,真的可以試試看自己微型創業或是斜槓收入一下。
以我自己而言,從成立粉絲專頁開始,陸續有了出書版稅、專欄稿費、演講鐘點費、節目通告費、合作代言費等....,後期又創立了「娘子軍行銷有限公司」及創業平台,而有了開課收入及團購合作收入。當然,這也不算賺什麼大錢,但以多年沒在外面上班的家庭主婦而言,也是蠻令人開心的一筆公房錢(我老公說我們兩個沒有所有權之分),唯一的遺憾是,我自己不太會理財,所以這幾年賺的錢都只是儲蓄,這也是未來我自己很想要成長學習的部分。
很多主婦跟過去的我一樣,埋首在家務瑣事裡或是忙碌的職業生活,像我在孩子上幼稚園以後,在老公的事務所上班,確實常常覺得蠟燭多頭燒,特別是,第二次意外懷孕生了貝貝,生活計畫也被打亂了。但是,我總覺得,人生有意外跟挑戰不是更好玩嗎?我喜歡帶著老天給我的禮物,勇敢面對生活中每一個難關。
時間,一定是不夠用的。但時間,也一定是公平的,如何把握自己所擁有的每個小時、每一分鐘,做自己覺得值得的事,不要讓自己有遺憾,是一輩子都要面對的課題。
以目前而言,早上我會在二歲的女兒貝貝醒來之前,提早兩個小時起床寫書。雖然書的版稅不多,但這是屬於人生的里程碑,對自己未來跟不同單位談合作時也是一種加分跟籌碼。甚至在清晨六七點睡眼惺忪時,我就會躺在床上冥想,想一下今天要做些什麼事情,開會的重點是什麼?
等女兒起床以後,我會一邊陪伴她,一邊找瑣碎的時間回訊息。這時候,跟她一起泡杯咖啡,收拾一下環境,是我最快樂的時光,有時候她不吵我自己玩,我就會拿本書來看。
順便跟大家分享我看書的習慣,我通常很少把一本書從頭看到尾,都是只挑自己喜歡的篇章。我看書的領域也很分散,不過還是行銷的書對我的斜槓生涯最有幫助。
像最近在看的幾本書是《易經商學院:從菜鳥到CEO的六堂成功講義》、《Instragram社群經營致富術》、《暢玩一人公司》、《我在家,我創業》,我都覺得很有收穫。
我也很喜歡看臉書上《天下雜誌》、《遠見雜誌》、《今周刊》、《經理人月刊》的文章,通常小編都會幫你整理實用又容易閱讀的內容,讓你乾貨滿滿、跟別人聊天時更有話題,此外LINE@上《創業小聚》、《哈佛商業評論》也都是我每天吸收新知主要的管道。
我是非常感謝支持我讓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的老公、婆婆、助理們,雖然,幸福要靠自己創造,但一個人的幸福,通常都是一大群人的貢獻,所以我們要時時心懷感激,也才能讓自己有正能量去面對生活中許多的艱難。
每天吃完午飯以後,婆婆會來幫我帶女兒,讓我有一些自己的時間。我建議媽媽們,即使沒有在外面上班,也要為自己爭取一些屬於自我的時間,用來上課、社交甚至獨處都好,就算做不到每天,一個星期也要有兩到三次,或是一天1~2個小時,妳可以看書、念語文、學習線上課程,每天做一些,長期累積,也會有一定的效果,等小孩大一點,妳就有更多的籌碼,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總之,不管從什麼地方改變,其實都是從心態要改變開始,只有你想要讓自己更好,才有可能把未來的美好控制權,放在自己的手上。
(照片是我去擔任憲福育創說出影響力(演說訓練)輔導長的照片,偷偷炫耀我輔導的講者得了第一名呢!)
也想斜槓可以私訊我跟我聊聊~
我的一對一LINE@
https://lin.ee/g4jQL25
微型企業例子 在 1020402 微型企業案例分享記者會 - YouTube 的八卦
1020402 微型企業 案例分享記者會 ... 台灣社會中,處處充滿溫情,結合政府與許多民間企業團體的力量,共同扶助弱勢,透過創業來達成脫貧的目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