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旭暉隨緣家書】「林鄭三大戰役」之後:敘利亞化的香港少數派政府,真能管下去?
香港主權移交以來,雖然特區政府施政一直有種種問題,但特首民望下跌至破歷史紀錄的20%以下,而且持續漫長時間,這是由林鄭月娥這個連周永新教授也稱之為「無能、無信、無德」的極左政權開始,彭博社更有文章以「failed state」形容香港。
不少建制精英在私人場合,儘管把林鄭罵得狗血淋頭,但依然相信現制度能苟延殘喘,認為只要2022年換上一個「正常啲」、「無咁癲」的特首,又可以享有一段蜜月期,就像曾蔭權任內初年,也享有超過70%的高民望;就算是林鄭月娥剛取代梁振英時,也算一度穩住局面。這些朋友又深信,就算特區政府民望多低,「反對派」還不是無能為力:從「送中條例」、「止暴制亂」、「同心抗(擴)疫」這三場林鄭「群眾鬥群眾」「三大戰役」可見,只要政府老是顧全政治正確、而犧牲港人利益,豁出去行極左路線,香港人就是文攻武衛國際本土萬箭齊發,「咁你都吹佢唔漲㗎」。
以上都是真實對白。一年前,這樣說,也許是事實。然而經過「三大戰役」,一切天翻地覆,今後這個「管治模式」,已「肯肯定」不能永續。為什麼?
一、 根據《基本法》原有設計,特首應超然於黨派利益之上,因此才不得有政黨背景(也許共產黨除外),擁有和不同勢力周旋的彈性,民望高時可以比所有政黨都高。但自從「三大戰役」,林鄭綑綁全體建制派支持、卻遭遇滑鐵盧,在廣大市民心目中,「特首+建制派」,已經成為一個單一政黨——一個只代表少數派利益的政黨。
以往建制派可以通過區議會的蛇齋餅粽,宣傳自己才是多數派,立法會的直選部份只是「protest vote」,但經過上次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已成為全方位少數派,不見得未來可以逆轉。在過去22年,經過威逼利誘、滲透同化,非建制派的民意,始終固化在60%以上,本來他們自稱「泛民主派」,只以爭取民主為目標,和政府其他方面的合作空間頗大;但「三大戰役」之後,傳統泛民式微、本土主義大盛,這60%公民有了越來越強的身份認同,令執政少數派,也被賦予了「逆向認同」,合作幾不可能。
香港執政黨成了「永續少數派政府」,就像從前的台灣國民黨政權、伊拉克遜尼派薩達姆政權、敘利亞阿拉維派巴沙爾政權一樣。它們的下場,眾所週知。
二、 不滿少數派政府的人,真的做不了任何制衡嗎?自然不是。佔最少六成的非建制派公民,加上兩成只因自身崗位才不得不表面撐政府的「淺藍」,只要不順從,政府的管治成本無疑大增。
單是多數派區議會對一切地方施政制衡,哪怕只是權力有限的「非憲政機關」,政府已不可能黑箱作業。然後在真正的憲政機關立法會,只要議席按民意反映,又或非建制派得到70席當中的33-34席(須知建制派的老弱殘兵不可能長期開會),已足夠制衡所有立法工作。
在這社會氣氛下,商界、各專業的頭面人物,也會用自己擅長的官僚政治、文牘程序、法律條文,與少數派政府周旋,除非政府豁出去連這些也不顧,否則舉步維艱。
公務員更早已消極怠工,這次林鄭「抗(擴)疫」倒行逆施,一切都不具備可操作性,不少資深公務員私下都說:「你要玩呢套又要一言堂,我地咪申請一格廁紙都要seek clarification,任你啲荒謬嘢出街,睇你點死。」這還沒有把勇武派的衝擊、合法示威罷工的成本計算在內。以上種種也許不能直接令香港「攬炒」,卻會造成深遠的連鎖效應。
三、 香港「一國兩制」對北京的剩餘價值,就是以香港作為融資、集資、走資的白手套;當中美貿易戰變成持久戰,中國內部又沒有足以取代香港的機器,無論官方怎樣宣傳,香港的不可取代性,其實與日俱增。
在所有重要機構內部,信奉香港核心價值的真香港人,都肩負重任:為不合理的政策check and balance,這是為甚麼國際社會依然相信香港制度的原因。「留島不留人」要是可以成功,上海自貿區、或前海這個「深化港深戰略融合的東方曼哈頓」,早就成功了。但要是少數派政府繼續倒行逆施,各大機構內部的反彈,特別是涉及法律、標準、規範的,一定加大;假如這些反彈被強權以粗暴手段硬壓下去,卻是失去了「一國兩制」的最後價值。
試想像一旦所有香港企業公然「做數」、不理會行之有效的compliance,一如武漢肺炎因為「你懂的」原因被隱瞞疫情一個月,屆時國際社會不承認香港特殊身份,指日可待。假如北京願意香港變成那樣,在過去八個月,早就出動解放軍或武警了,也毋須在意美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吧。
四、 少數派政府眾叛親離,自欺欺人的救命稻草,只能向極左陣營靠攏,也就是林鄭這樣。「極左」凡事意識形態掛帥,即使在香港傳統建制當中,也是過街老鼠,長期受傳統精英鄙視,有強烈報復心態,此刻依然支持林鄭政府的不足20%,基本上就是這些人。
為了鞏固他們的支持,除了施政要政治正確、夠「左」,還要愚民,通過微信公眾號、深藍whatsapp群組KOL等不斷製造fake news,令支持者保留活在平行時空的快感,政府和現實只能進一步脫節。有見自己在香港不受歡迎,內部煽動群眾鬥群眾也成不了氣候,極左只能加強和內地民族主義者串連,再煽惑內地人鬥香港人,必然造成中港進一步區隔。
向這條路線靠攏的特區政府,連最後的理性也被庸眾騎劫,只會更進一步的「無能、無信、無德」。這樣一來,香港本土意識勢必高漲,和國際社會的互動越來越強,在全球化時代,製造的蝴蝶效應,足以令北京不希望出現的大事小事,變成自我實踐的預言。
中共最大綱領始終是維穩。鄧小平說「警惕右、但主要防左」,正因為歷史上每每是林鄭這類極左作風,「形左實右」,才帶來最大不穩定性。特區政府也好、北京也好,真的要用這方式「管治」下去嗎?對香港人民的利益固然相違背,就是對北京每天掛在口邊的國家利益,又有何好處?
改變這恐怖循環的最後機會,不是選了一個曾俊華、黃仁龍當特首,就能改變一切,而是必須選出一個願意動用特首權力、改變制度的人,配合已變天的立法機關通過改革,結構上落實特首和立法會雙普選。無論咬文嚼字的定義如何,一般市民認知的真普選,必須讓候選人無篩選的參與,每人的選票持分基本均等,不再出現功能組別和選委會的特權階層,才能避免林鄭政權借屍還魂。經過「三大戰役」,除了那不足20%依然支持政府的鐵桿深藍,誰不希望立刻換掉林鄭月娥?
假如錯過機會,香港的中產不會再有耐性,只會自尋後路;新一代更不可能對制度有任何信任,定然豁出去自由發揮;而北京欽點填補位置的那種人,卻絕不可能駕馭這部國際認可的香港機器。屆時,還會留下一個怎樣的香港?
明報筆陣,2020年2月10日
「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請益] 幫忙申請微信公眾號- 看板WorkinChina 的評價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台灣人要怎麼辦微信公眾號呢?海外號跟內地號又有什麼差別呢? 的評價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微信公眾號教學的評價和優惠,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微信公眾號教學的評價和優惠,YOUTUBE、PTT 的評價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詢問台灣申辦[ 微信公眾號](求助)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公眾號申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公眾號申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分享] 台灣人微信公眾號申請| WorkinChina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微信公眾號申請香港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微信公眾號申請香港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討論] 有台灣人經營微信公眾號自媒的嗎? - 看板WorkinChina 的評價
- 關於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討論] 有台灣人經營微信公眾號自媒的嗎? - 看板WorkinChina 的評價
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沈旭暉隨緣家書】「林鄭三大戰役」之後:敘利亞化的香港少數派政府,真能管下去?
香港主權移交以來,雖然特區政府施政一直有種種問題,但特首民望下跌至破歷史紀錄的20%以下,而且持續漫長時間,這是由林鄭月娥這個連周永新教授也稱之為「無能、無信、無德」的極左政權開始,彭博社更有文章以「failed state」形容香港。
不少建制精英在私人場合,儘管把林鄭罵得狗血淋頭,但依然相信現制度能苟延殘喘,認為只要2022年換上一個「正常啲」、「無咁癲」的特首,又可以享有一段蜜月期,就像曾蔭權任內初年,也享有超過70%的高民望;就算是林鄭月娥剛取代梁振英時,也算一度穩住局面。這些朋友又深信,就算特區政府民望多低,「反對派」還不是無能為力:從「送中條例」、「止暴制亂」、「同心抗(擴)疫」這三場林鄭「群眾鬥群眾」「三大戰役」可見,只要政府老是顧全政治正確、而犧牲港人利益,豁出去行極左路線,香港人就是文攻武衛國際本土萬箭齊發,「咁你都吹佢唔漲㗎」。
以上都是真實對白。一年前,這樣說,也許是事實。然而經過「三大戰役」,一切天翻地覆,今後這個「管治模式」,已「肯肯定」不能永續。為什麼?
一、 根據《基本法》原有設計,特首應超然於黨派利益之上,因此才不得有政黨背景(也許共產黨除外),擁有和不同勢力周旋的彈性,民望高時可以比所有政黨都高。但自從「三大戰役」,林鄭綑綁全體建制派支持、卻遭遇滑鐵盧,在廣大市民心目中,「特首+建制派」,已經成為一個單一政黨——一個只代表少數派利益的政黨。
以往建制派可以通過區議會的蛇齋餅粽,宣傳自己才是多數派,立法會的直選部份只是「protest vote」,但經過上次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已成為全方位少數派,不見得未來可以逆轉。在過去22年,經過威逼利誘、滲透同化,非建制派的民意,始終固化在60%以上,本來他們自稱「泛民主派」,只以爭取民主為目標,和政府其他方面的合作空間頗大;但「三大戰役」之後,傳統泛民式微、本土主義大盛,這60%公民有了越來越強的身份認同,令執政少數派,也被賦予了「逆向認同」,合作幾不可能。
香港執政黨成了「永續少數派政府」,就像從前的台灣國民黨政權、伊拉克遜尼派薩達姆政權、敘利亞阿拉維派巴沙爾政權一樣。它們的下場,眾所週知。
二、 不滿少數派政府的人,真的做不了任何制衡嗎?自然不是。佔最少六成的非建制派公民,加上兩成只因自身崗位才不得不表面撐政府的「淺藍」,只要不順從,政府的管治成本無疑大增。
單是多數派區議會對一切地方施政制衡,哪怕只是權力有限的「非憲政機關」,政府已不可能黑箱作業。然後在真正的憲政機關立法會,只要議席按民意反映,又或非建制派得到70席當中的33-34席(須知建制派的老弱殘兵不可能長期開會),已足夠制衡所有立法工作。
在這社會氣氛下,商界、各專業的頭面人物,也會用自己擅長的官僚政治、文牘程序、法律條文,與少數派政府周旋,除非政府豁出去連這些也不顧,否則舉步維艱。
公務員更早已消極怠工,這次林鄭「抗(擴)疫」倒行逆施,一切都不具備可操作性,不少資深公務員私下都說:「你要玩呢套又要一言堂,我地咪申請一格廁紙都要seek clarification,任你啲荒謬嘢出街,睇你點死。」這還沒有把勇武派的衝擊、合法示威罷工的成本計算在內。以上種種也許不能直接令香港「攬炒」,卻會造成深遠的連鎖效應。
三、 香港「一國兩制」對北京的剩餘價值,就是以香港作為融資、集資、走資的白手套;當中美貿易戰變成持久戰,中國內部又沒有足以取代香港的機器,無論官方怎樣宣傳,香港的不可取代性,其實與日俱增。
在所有重要機構內部,信奉香港核心價值的真香港人,都肩負重任:為不合理的政策check and balance,這是為甚麼國際社會依然相信香港制度的原因。「留島不留人」要是可以成功,上海自貿區、或前海這個「深化港深戰略融合的東方曼哈頓」,早就成功了。但要是少數派政府繼續倒行逆施,各大機構內部的反彈,特別是涉及法律、標準、規範的,一定加大;假如這些反彈被強權以粗暴手段硬壓下去,卻是失去了「一國兩制」的最後價值。
試想像一旦所有香港企業公然「做數」、不理會行之有效的compliance,一如武漢肺炎因為「你懂的」原因被隱瞞疫情一個月,屆時國際社會不承認香港特殊身份,指日可待。假如北京願意香港變成那樣,在過去八個月,早就出動解放軍或武警了,也毋須在意美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吧。
四、 少數派政府眾叛親離,自欺欺人的救命稻草,只能向極左陣營靠攏,也就是林鄭這樣。「極左」凡事意識形態掛帥,即使在香港傳統建制當中,也是過街老鼠,長期受傳統精英鄙視,有強烈報復心態,此刻依然支持林鄭政府的不足20%,基本上就是這些人。
為了鞏固他們的支持,除了施政要政治正確、夠「左」,還要愚民,通過微信公眾號、深藍whatsapp群組KOL等不斷製造fake news,令支持者保留活在平行時空的快感,政府和現實只能進一步脫節。有見自己在香港不受歡迎,內部煽動群眾鬥群眾也成不了氣候,極左只能加強和內地民族主義者串連,再煽惑內地人鬥香港人,必然造成中港進一步區隔。
向這條路線靠攏的特區政府,連最後的理性也被庸眾騎劫,只會更進一步的「無能、無信、無德」。這樣一來,香港本土意識勢必高漲,和國際社會的互動越來越強,在全球化時代,製造的蝴蝶效應,足以令北京不希望出現的大事小事,變成自我實踐的預言。
中共最大綱領始終是維穩。鄧小平說「警惕右、但主要防左」,正因為歷史上每每是林鄭這類極左作風,「形左實右」,才帶來最大不穩定性。特區政府也好、北京也好,真的要用這方式「管治」下去嗎?對香港人民的利益固然相違背,就是對北京每天掛在口邊的國家利益,又有何好處?
改變這恐怖循環的最後機會,不是選了一個曾俊華、黃仁龍當特首,就能改變一切,而是必須選出一個願意動用特首權力、改變制度的人,配合已變天的立法機關通過改革,結構上落實特首和立法會雙普選。無論咬文嚼字的定義如何,一般市民認知的真普選,必須讓候選人無篩選的參與,每人的選票持分基本均等,不再出現功能組別和選委會的特權階層,才能避免林鄭政權借屍還魂。經過「三大戰役」,除了那不足20%依然支持政府的鐵桿深藍,誰不希望立刻換掉林鄭月娥?
假如錯過機會,香港的中產不會再有耐性,只會自尋後路;新一代更不可能對制度有任何信任,定然豁出去自由發揮;而北京欽點填補位置的那種人,卻絕不可能駕馭這部國際認可的香港機器。屆時,還會留下一個怎樣的香港?
明報筆陣,2020年2月10日
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八卦
#最新【香港國安法正式落地,管制範圍擴及全球:允許送中、祕密審判、指定法官、終身監禁】
今天(7月1日)是香港移交中國23週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簡稱香港《國安法》)開始實施的第一天。香港民眾號召在下午2點左右於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聚集,遊行反對敲起一國兩制喪鐘的香港《國安法》。
但在下午1點多,一位男子在銅纙灣附近被警方搜出持有香港獨立旗幟,成為首位以香港《國安法》逮捕的人士;現場警察舉起首見的「紫旗」,並表示民眾喊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也會被逮捕。寒蟬效應下,仍有為數不少的示威者聚集在街頭,偶爾會出現「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並揮舞旗幟,試著突破限制。在銅鑼灣街道上有示威者搭起傘陣與警方對峙。
下午近3時,警方再度以《國安法》拘捕一名女子,指她在銅鑼灣東角道展示「香港獨立 Hong Kong Independence」的標語。截至今晚統計,七一遊行已有300人遭拘捕,其中有9人是以《國安法》名義。
1997年後,香港在7月1日主權移交這一天,都有遊行習慣,多年來,七一大遊行成為香港民主抗爭的精神象徵。2003年曾有50萬市民上街,之後連續每年七一都有遊行慣例,2019年人數更達55萬。但今年的遊行,港警以疫情「限聚令」為由,拒絕民間人權陣線在一個多月前的遊行申請,發出反對通知書。
■港警對七一上街人潮首次祭出紫旗,象徵《國安法》落地
今天香港警察出動5,000人在港島各地的交通要道、金鐘立法會及政府總部附近等地嚴陣以待,截查往來民眾,同時出動水砲車驅散人潮。目前維園附近銅鑼灣中央圖書館外有人佔據馬路,與警員對峙中。港警也首次在街上舉出「紫旗」,有別於以往的黑、橙、藍等程度不一的警告旗幟,上頭寫著「你們現在展示旗幟或橫額/叫喊口號/或其他行為,有分裂國家或顛覆國家政權等意圖,有可能構成《港區國安法》的罪行,你們可能會被拘捕及刑事檢控」。而在中環也出現支持中共的群體,拉起大大的五星旗遊行,也有人在街頭發放小的五星旗旗幟,帶著滿滿的微笑。
這顯示,香港《國安法》施行的第一天,港府就已開始嚴厲嚇阻,決心對反政府的示威者嚴格執法;過去一年在運動中常見的行動,包括喊出「香港獨立、唯一出路」或是「香港獨立、民族自強」,又或是破壞政府機構、阻礙大眾運輸者,在新法裡都將被視為「顛覆國家政權罪」與「恐怖活動罪」,情節輕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重大則處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終身監禁)。
香港《國安法》條文,6月30日,由中共人大常委會全數通過,香港政府在同日晚間11點公告實施。該法律總共有6個章節、66條法令,法案從生成到訂定生效總共只花了41天。除了制訂的過程完全不公開之外,條文細節也在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小時才公布。雖然香港民間、台灣與國際上批評聲浪不斷,仍無阻中共立法決心。
中共在去年底就開始形容香港必須要「二次回歸」(second return)。此法訂立後,包括中國官媒《人民網》等形容,這是去除最後一丁點西方對香港的影響與自由價值的餘毒。中共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並發表聲明強調,「不要低估香港《國安法》落地實施後的剛性約束」,並以「風雨過後,『一國』之本更加鞏固,『兩制』之利更加彰顯,香港發展的前景更為廣闊」來詮釋此法。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昨天則表示,此法令的通過不會影響香港的司法獨立性。
但透過這個廣泛而嚴厲的立法,共產黨幾乎立刻壓制目前香港民主運動的能量,更甩開了各國政府的反對,展現習近平威權統治的決心。
■香港《國安法》6個章節、66條法令的重點
法案第1章的總則對於國家安全的定義,直接採用中共在2015年頒布的《國家安全法》中,包含了國土安全、軍事安全、非傳統政治安全、文化安全與科技安全等,範圍廣泛且模糊。
法案第2章主要談未來管理國家安全的機構。香港將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由行政長官擔任,並且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下設立祕書長一職來領導。此祕書長由行政長官提名,報由中共中央任命。國安會由中央監督,而國安會將立事務顧問,由中共中央指派,並列席國安會議提供意見。
此外,在即將新設的組織中,香港警務處將會擴大權力,其職責為:一,收集分析國安情報;二,部署協調國安行動;三,調查危害國安犯罪;四,進行反干預調查;五,維護國安委員會交辦的工作等。這顯示中共中央可以直接伸手指導香港國安委員會,而港警權力持續擴張,此外,國安會不受香港的機構與組織(如立法會)監督,任務可以祕密進行且不用受到司法覆核。
法案中第3章「罪行與處罰」規定裡,包括了「分裂國家罪」、「顛覆國家政權罪」、「恐怖活動罪」與「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等4個罪名。從第20條到30條,列出的犯罪型態幾乎涵蓋了所有反送中運動裡所出現的示威手法。
例如在「分裂國家罪」(20和21條)中,對於不論是否使用武力威脅破壞國家統一和分裂國家行為者(所謂分裂範圍包括香港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視為領土的區域),最高處無期徒刑。這裡處罰的不只是首要領導分子,也包括積極參加者與參加者。
在「顛覆國家政權罪」(22條和23條)則規範了攻擊、破壞、干擾中華人民共和國機關和香港政府機構設施者(例如過去一年因運動經常受到影響的中聯辦、立法會、警局等),也要處罰首要分子、積極參加者與參加者。
在「恐怖活動罪」(24條到28條)定義範圍更廣,從破壞交通工具、干擾網路、縱火等,以及組織領導恐怖活動,包括提供物資、資金、勞務、運輸等,都會予以懲治。
在「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29條到30條)指出,若向外國組織提供涉及國家安全的機密或情報,與境外勢力或外國政府共謀,或對外國請求對中國和香港制裁、接受外國支援而引起香港公眾憎恨政府都能入罪,也就是游說、接受外資的公眾倡導都不合法。此外,「透過非法方式引發香港居民對中央人民政府或港府的憎恨及造成後果」(例如拍了街上的軍警,被境外媒體網站使用),在中國的執行方法上,也可以用這條入罪。
以上涉及國安的罪行,最高都可處以無期徒刑。
■行政指揮司法,中共國安公署成最終權力源,允許祕密審判和「送中」
香港《國安法》的第5章甚至再加碼,在第48條到61條當中,表示中共中央會在香港設立「國家安全公署」,人員由中共中央派駐。作家也曾是中國的政治記者趙思樂在《Matters》平台上分析,名義上香港國安委員會和中共國安公署並立,但實質上,最後會由膨脹的警務部門與中共國安公署形成實質的東廠式政府。
在香港《國安法》第55和56條規定,國安公署可以在特定情況下立案偵查,執行司法權,並由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起訴,由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適用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而非香港法律。這表示若遇到特殊案例,香港人可以被送至中國法院審理。
這也表示從去年6月開始,香港民眾因為不相信中國司法系統發起「反送中」運動,到現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後,以往被送到中國審判的擔憂將在香港成真。除了被送中的事實成真之外,在第39條裡又讓國安法庭可以有追溯嫌疑人以往行為來定罪的權力,幾乎讓所有曾經參與過反送中的示威者都被包含在內。
香港《國安法》也一反港人過往享有的公平、獨立、公開的審判。第41條雖然指出審判應公開進行,但又寫到,「因涉及國家祕密、公共秩序等情形不宜公開審理的,禁止新聞界和公眾旁聽全部或者一部分審理程序,但判決結果應當一律公開宣佈」。這表示間接允許了祕密審判;些外,第42條針對觸犯國安法的人,不准予保釋;第46條則是可以在沒有陪審團的狀況下進行。
未來在擴大的國安議題上,香港民眾即便沒有「被送中」,留在香港受審時,權利也無法獲得保障。
■香港《國安法》管轄範圍影響台灣和全球
香港《國安法》管轄的範圍不只是在香港的港人,在第36到38條裡,訂定了適用人員與適用情事。這3條法令對於在香港以及香港境外從事法案禁止的行為,無論是否有香港永久居留權,皆屬觸犯香港《國安法》的範圍──這表示國外人也可能因為批評香港政府或者鼓動國外對香港進行制裁,都可能因而入罪,如同在台灣評論中國時事的李明哲,在進入中國澳門準備經過珠海市拱北口岸進入廣東前,被中國公安逮捕。
而相關執法單位得以進行逮捕的地點除了香港境內,香港籍的航空器(例:國泰航空)與船隻也在規範的範圍之內。若外籍人士在本國發表支持港獨、或被中國視為分裂國土的言論(如台獨、藏獨、疆獨),一但進入香港或搭乘港籍航空的飛機,就有可能已觸犯香港《國安法》遭到逮捕。
■香港多個民運組織解散,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分成兩派
香港《國安法》正式通過後,多個民運組織宣布解散,包括黃之鋒、羅冠聰、周庭等人昨日(6月30日)相繼宣布退出香港眾志,要以個人名義繼續參與反抗運動,香港眾志繼而發表聲明要解散和停止一切會務;其他團體如「香港民族陣線」、「學生動源」也宣布解散及成立海外分部。這證明香港《國安法》法令還沒生效前,已對頑抗的反對者製造了寒蟬效應,許多曾參與運動的人刪除了自己的Telegram帳號和Facebook言論,這對過去香港人習慣了言論和結社自由以及高度自治,產生莫大的破壞。
在香港《國安法》通過並且實施之後,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包括英國、德國、法國、澳洲、加拿大、日本等27國立刻發表聯合聲明,敦促北京政府三思。但同樣在人權理事會中,包括緬甸、巴基斯坦以及古巴等53個普遍被認為是欠缺民主法治的國家,則是表達對中國訂定香港《國安法》的支持。
■中美政府過招,企業動向受矚目
為了反制中國通過香港《國安法》,美國參眾兩院在美國時間6月30日提出了《香港安全港法案》(Hong Kong Safe Harbor Act),希望給予受到迫害的港人第二級優先(Priority 2)的政治庇護。法案若通過,可以讓香港民眾在香港,或是在第三國提出政治庇護要求,申請成為美國永久居民或公民。雖然申請並不一定會被接受,但仍給予香港人民另一個求援的管道。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30日表示,美國政府正在著手討論收緊對香港出口軍民兩用科技的限制,未來美國公司若要出口相關產品至香港,必須申請許可,這代表美國不再給予香港特殊待遇。
蓬佩奧指出:「我們不能再分辨受管制物品是出口到香港還是中國。我們不能讓那些物品落入解放軍手中,因解放軍的首要任務是不惜一切維護中共獨裁政權。」蓬佩奧特別強調,美方採取的作為,是回應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是針對北京當局而非中國人民。中美外交戰不斷升溫。
面對升溫的外交戰,以及人心惶惶的香港社會,原本做為金融中心的香港,中共為了要確認其對香港手段的正當,在過去幾年間持續鼓勵中資進入香港。
《紐約時報》今日的報導也指出,中國企業近年在會計上的醜聞,讓中企愈來愈難在美國募資,所以募資管道流回香港;富瑞集團(Jefferies Group LLC)預測,明年會有6千億美元從美國轉至香港股市尋求募資。此外,過往點綴香港天際線的摩天大樓,也慢慢被中國所有者接收,高力國際(Colliers International)統計,目前已有5%的摩天大樓被中企所擁有,取代了香港大亨與英國的經濟勢力;仲量聯行指出,商辦公間的閒置率為7.4%,奢侈品牌的銷售空間也在縮水,這些都是2009年金融危機來最高點。
雖然中國資金和中企持續加碼香港,但香港美國商會近日對180名商會成員的調查顯示,約60%認為香港《國安法》會損害其業務運營,約30%的受訪者正在考慮從香港轉移資金和業務運營、其餘70%尚無計畫;48%對香港中長線前景感到悲觀。
另外,台灣與加拿大政府都分別對本國國人發出旅遊提示,提醒國民前往香港旅遊會有因為國家安全理由被拘捕或引渡至中國的可能。
(文/李雪莉、楊智強;攝影/陳朗熹、簡穎彤)
#延伸閱讀
【國安法將如何影響香港特殊貿易地位?】https://bit.ly/2AeWz4G
【吳介民/香港「柏林危機」下的台灣對策】https://bit.ly/38kzoCM
【反送中週年,港人不遺忘】https://bit.ly/38gYxye
【國安法殺到,香港網路自由還能撐多久?】https://bit.ly/2Bmpg09
★事實從未如此重要,記錄關鍵時刻,#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報導者 #香港 #國安法 #中國 #中共 #HongKong #送中
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詢問台灣申辦[ 微信公眾號](求助) - Mobile01 的八卦
大家好,如題公司想往大陸市場發展想申辦微信公眾號只是目前一直很疑慮台灣到底要如何申請呢?1.找代辦的公司代辦感覺上會有許多風險如:會有把公司資料 ... ... <看更多>
微信公眾號台灣申請 在 [請益] 幫忙申請微信公眾號- 看板WorkinChina 的八卦
各位版友好:
想請問否有人知道關於微信公眾號代辦申請服務呢?
我在網上有搜到一個,但是因為是位於台灣的網頁,
所以開不起來。
小的目前想要申請一個公眾號來經營一下,
如果有人有代辦申請經驗,能否分享,謝謝。
我是分隔線---------------------------------------
問題已經自我解決,但來分享一下:
港澳台人士目前無法申請微信公眾號,因此想要個人/公司公眾號又沒有相關文件的,
有兩個方法;
1.借大陸友人的身分證號,在外加綁定銀行卡的微信號來註冊。
2.到網上去找代辦。
我使用了一跟二,但是第一招不行,因為我的大陸閨密是史前人類,
她的微信沒有綁定銀行卡。
所以我往上搜了代辦,下載了一個叫做豬八戒的app,
然後花了120元請人代辦。
剛申請,不知道會不會被騙,申請到了再來跟大家匯報。
--
→ tony77998:有種就把火山矽肺病拼出來
推 ntouhr: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94.18.14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rkinChina/M.1432306203.A.B7B.html
※ 編輯: polyandry (114.94.18.141), 05/22/2015 23:43: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