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加州後,第二天早上立刻去跑步,居然完成人生第一次5K。
跑了三個禮拜,體脂肪才微微降了1%,想起之前有網友在我的貼文下方留言說「跑步是一種沒成效的運動」大概就是在講這個。
說實話,看到網友這句留言時,我心裡頗不是滋味,那種心情大概就像是你跟別人介紹說「嗨,這是我兒子」,結果對方回了一句「喔,那個成績不好的兒子是吧?!」
這麼的片面,如此的粗暴。
如果只是用體脂肪、長肌肉的速度,體型調整或是代謝率來判斷一項運動的「成效」,或許實在是太低估一項運動可以給人帶來的愉悅幸福感。
當然,或許一開始起心動念想運動確實是因為想減肥這麼俗氣的理由,但開始運動後,卻發現「把心思意念投注在自己身上,關注自己每天身體的狀態,好好與之對話,察覺每天的自己都有點不太一樣了」,是很迷人的事。
我們都說要愛自己,卻都太久太久沒有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你的身體需要吃的,和你想吃網紅名店的大腦可能意見不同;
你的身體需要動一動,也可能常和你發懶的意念相違背;
村上春樹說,他是個不喜歡和人互動的人,能不說話盡量不說話,於是慢跑就成了最好的運動,不用像球類運動需要跟人合作,只要一個人靜靜的跑著。
在慢跑的時候,我常常覺得五感都放大了,嗅覺變得特別靈敏,不同種類的植物散發出截然不同的氣息,繞著社區跑步時,有時會聞到某幾家有臭臭怪怪可能是大麻的味道(沒辦法,加州合法),但也有幾戶人家傳出很香的烘焙味和煮咖啡的香氣。
跑著跑著,看到一兩個年輕亞裔爸爸在平日眾人上班的時間推出嬰兒車散步,心裡猜想,或許是太太外派美國,先生當家庭主夫也說不定。
也看到大陸口音的女子一邊戴著大遮陽帽跟遠方親友視訊,討論疫情。
跑著的時候,用Pace8的速率觀察世界,跟用走著、坐在咖啡店、或是開車時感受到的都不一樣。
像是外掛了跑步濾鏡,在呼吸三吐三吸之間,一切都默默放入心裡。
這是跑步給身為作家的我另一種特殊的「成效」。
我只是想為這個運動說一點點話。
___
Week 3 record: 5.49km
Clothing sponsored/ New Balance
#御姊愛跑步日記
御姊愛跑步日記 在 MissAnita 御姊愛 (徐豫) Facebook 八卦
回到加州後,第二天早上立刻去跑步,居然完成人生第一次5K。
跑了三個禮拜,體脂肪才微微降了1%,想起之前有網友在我的貼文下方留言說「跑步是一種沒成效的運動」大概就是在講這個。
說實話,看到網友這句留言時,我心裡頗不是滋味,那種心情大概就像是你跟別人介紹說「嗨,這是我兒子」,結果對方回了一句「喔,那個成績不好的兒子是吧?!」
這麼的片面,如此的粗暴。
如果只是用體脂肪、長肌肉的速度,體型調整或是代謝率來判斷一項運動的「成效」,或許實在是太低估一項運動可以給人帶來的愉悅幸福感。
當然,或許一開始起心動念想運動確實是因為想減肥這麼俗氣的理由,但開始運動後,卻發現「把心思意念投注在自己身上,關注自己每天身體的狀態,好好與之對話,察覺每天的自己都有點不太一樣了」,是很迷人的事。
我們都說要愛自己,卻都太久太久沒有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你的身體需要吃的,和你想吃網紅名店的大腦可能意見不同;
你的身體需要動一動,也可能常和你發懶的意念相違背;
村上春樹說,他是個不喜歡和人互動的人,能不說話盡量不說話,於是慢跑就成了最好的運動,不用像球類運動需要跟人合作,只要一個人靜靜的跑著。
在慢跑的時候,我常常覺得五感都放大了,嗅覺變得特別靈敏,不同種類的植物散發出截然不同的氣息,繞著社區跑步時,有時會聞到某幾家有臭臭怪怪可能是大麻的味道(沒辦法,加州合法),但也有幾戶人家傳出很香的烘焙味和煮咖啡的香氣。
跑著跑著,看到一兩個年輕亞裔爸爸在平日眾人上班的時間推出嬰兒車散步,心裡猜想,或許是太太外派美國,先生當家庭主夫也說不定。
也看到大陸口音的女子一邊戴著大遮陽帽跟遠方親友視訊,討論疫情。
跑著的時候,用Pace8的速率觀察世界,跟用走著、坐在咖啡店、或是開車時感受到的都不一樣。
像是外掛了跑步濾鏡,在呼吸三吐三吸之間,一切都默默放入心裡。
這是跑步給身為作家的我另一種特殊的「成效」。
我只是想為這個運動說一點點話。
___
Week 3 record: 5.49km
Clothing sponsored/ New Balance
#御姊愛跑步日記
御姊愛跑步日記 在 MissAnita 御姊愛 (徐豫) Facebook 八卦
消失了好幾天,一頭栽入慢跑的世界裡。
自從運動白癡我莫名奇妙報了3月份南加州的5K路跑之後,也就開始認份的跟著訓練App的課表跑,課表要求一週跑三天,最後我基本上都是一週跑六天,週末試著跑得更慢但更久一點。
兩週前第一天跑時,我還是個跑個1公里就覺得自己有夠可憐的肉腳,沒想到這樣乖乖跑了兩週,居然可以跑到接近5K,雖然還是有點走走停停,但進步不少。
感覺到自己一天一天成長,每天都不一樣的感覺是真的讓人很激動,特別是也到了這般老狗的年紀,對自己的再發現,比什麼都可貴。
當然也會有那種「以為今天可以跑超遠、破自己紀錄」一頭熱,卻突然胃痛而跑超短,沮喪回家吃藥的日子。
後來就學會事前不要這麼興奮,只要穩穩地跑該跑的,若是多一點的話也很好,輕輕鼓勵自己的態度。
《原子習慣》是本很不錯的書,裡面提到一個概念:
「造就成功的,往往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轉變,而是日常習慣。」
書裡舉了一個例子。
就像一班本來要從甲地往乙地的飛機,如果一開始就偷偷把飛行航線角度偏個3度,或許飛行之初不會發現,但時間一久,就會發現離目的地越來越遠。
好習慣跟壞習慣都像這樣小小的角度,日積月累後,在你身上就會造就不同的作為。
書上還寫了一點我覺得非常棒的觀點,他說培養一個習慣,最重要也最關鍵的一點,是先改變「你對自己的認知」。
就像有人問A跟B,「你們抽菸嗎?」
A說「我正在戒煙」
B說「我不抽煙」
根據兩人的回答可以看出A跟B對自我認定的不同。
A認為自己是抽煙的人但正在戒煙。B則定義自己是不抽煙的那種人。
看到這段,真是讓人像是被搖醒。
開始跑步以來,我都一直說自己是「運動白癡」、「不擅長運動的人」,但這樣永遠把自己定位成「跟運動無關的人」並無法幫助我長遠的繼續這個習慣,很可能跑完一次路跑,我就回到能不動就不動的日子。
唯有定義自己是「跑步的人」,把那個身分放在自己身上,才能讓一個習慣真正伴隨自己很久很久。
於是,我鼓起勇氣(怕被笑),默默修改了Instagram profile的介紹,儘管我才剛開始跑,儘管我連一個路跑賽都還沒踏上,但 #Runner 這個身分我認認真真的擺上,我希望,能因著相信自己,所以成就目標。
不管你們正想培養什麼生活習慣,都跟你分享我的發現,然後一起加油吧!
——
距離路跑活動還有一個多月,請幫我加油🏃♀️
——
衣服很好看但不是贊助,品牌自由混搭表示還沒有廠商認領😂
——
發摟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ladyanita_official/
#御姊愛跑步日記
Week2: 4.87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