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找我討論不打不罵的教養,讓我感覺很高興。他夠敏銳,一來一往能抓到話中的重點,邏輯也相當清楚,讓我除了歡喜於他的進步,更難得有討論這個議題的暢快。
我不斷強調,不打不罵只是表象,背後要有一個懂得教的人,才是重點。如果家長不會教,又堅持著不打不罵,路一偏,很容易往溺愛的方向走去!
不打不罵,那要拿什麼來支撐親職教養的內涵?
家長要夠成熟,對一個人如何在社會上生存有一套經過反覆思量的想法。家長的信仰要夠堅強,眼光也能放長遠,情緒要夠敏感才行。
然後,要能鼓勵孩子去面對挑戰,甚至跟孩子一起找出生活的困境,像準備闖關遊戲那樣做好心理準備。譬如,一樣是旅行,懂得教的家長,就會給孩子許多空間,讓孩子參與規劃,然後一同承受旅程中的甘苦。
年輕人告訴我,不是說要有適當的壓力才會成長嗎?我同意,但是壓力從哪裡來很重要。一個人願意持續努力,甚至追求屬於自己的超越,最後是由自己給自己壓力,才能長遠。
如果一個人有幸能找到自己很有興趣的方向,那麼,追求的過程,自然會給自己壓力。然後,一個人對於自己選定的方向,付出努力,達到目標,那種快樂與成就感,會很踏實。
年輕人提問,那不打不罵,有什麼好處跟壞處呢?
先談壞處,以打罵作為教養手段,跟社會環境息息相關。越是動盪的社會,這種教養手段越明顯。那是因為,動盪的環境,像是貧窮、戰亂、犯罪率高的地區,孩子沒有多少自主選擇的空間,父母可能要以更高壓的手段,來面對環境的誘惑,以及保護孩子。還有,譬如以早期台灣還在農業社會的時候,生活苦、孩子多,沒時間跟孩子磨,沒辦法什麼都好好說,在那個年代,打罵反而是有用心管小孩的象徵。
不打不罵的好處,在現在比較富裕的社會,會比較明顯一點。首先,打罵常容易轉移焦點,讓孩子因害怕而屈從,而不是真心認同。此外,嚴重的打罵,會讓大腦正在發育的孩童,分泌過多的壓力賀爾蒙,讓身體與神經系統的發展,處在不利的環境。
所以過度打罵,造成智商降低的新聞,並非空穴來風。打罵的副作用,包含低自尊、自信,孩子的情緒也比較不穩定。此外,打罵就是一種身教,一有情緒就攻擊,而不是冷靜。打罵也會不小心過頭,造成兒虐的現象。
不過,打罵只是一種手段,重點是家長會不會教。我認識有家長,也打罵,但非常節制,大部分還是以說理為主。一個人如果很會說理,也重視自己的身教,也用心經營家庭環境,其實也不太需要打罵。
我跟年輕人談教養,重點不是要提早幫他上父母成長班的課。而是我要帶著他去思索,他的父母親如何對待他,因為一個人怎麼被父母對待,常會影響他如何對待自己。
像是一個人做錯事,就先自己罵自己一頓,陷入自責的情緒,像父母對待他的方式一樣,不見得對自己有幫助。重點在解決問題,有時候錯誤是必經過程,甚至不少藥物或發明是在錯誤中產生。一個人能冷靜地面對自己的錯誤,能幫助自己更踏實地在錯誤中學習成長,而不是一直累積負面情緒。
我感謝年輕人跟我討論這個議題,他的觀點讓我學習很多。他讓我了解,年輕人也許人生經驗不夠,但思想邏輯已經趨向成熟,對這樣的狀態保持尊重,可以讓我學到更多。
.
以上文字改編自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從遊戲中學習的壞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年輕人找我討論不打不罵的教養,讓我感覺很高興。他夠敏銳,一來一往能抓到話中的重點,邏輯也相當清楚,讓我除了歡喜於他的進步,更難得有討論這個議題的暢快。
我不斷強調,不打不罵只是表象,背後要有一個懂得教的人,才是重點。如果家長不會教,又堅持著不打不罵,路一偏,很容易往溺愛的方向走去!
不打不罵,那要拿什麼來支撐親職教養的內涵?
家長要夠成熟,對一個人如何在社會上生存有一套經過反覆思量的想法。家長的信仰要夠堅強,眼光也能放長遠,情緒要夠敏感才行。
然後,要能鼓勵孩子去面對挑戰,甚至跟孩子一起找出生活的困境,像準備闖關遊戲那樣做好心理準備。譬如,一樣是旅行,懂得教的家長,就會給孩子許多空間,讓孩子參與規劃,然後一同承受旅程中的甘苦。
年輕人告訴我,不是說要有適當的壓力才會成長嗎?我同意,但是壓力從哪裡來很重要。一個人願意持續努力,甚至追求屬於自己的超越,最後是由自己給自己壓力,才能長遠。
如果一個人有幸能找到自己很有興趣的方向,那麼,追求的過程,自然會給自己壓力。然後,一個人對於自己選定的方向,付出努力,達到目標,那種快樂與成就感,會很踏實。
年輕人提問,那不打不罵,有什麼好處跟壞處呢?
先談壞處,以打罵作為教養手段,跟社會環境息息相關。越是動盪的社會,這種教養手段越明顯。那是因為,動盪的環境,像是貧窮、戰亂、犯罪率高的地區,孩子沒有多少自主選擇的空間,父母可能要以更高壓的手段,來面對環境的誘惑,以及保護孩子。還有,譬如以早期台灣還在農業社會的時候,生活苦、孩子多,沒時間跟孩子磨,沒辦法什麼都好好說,在那個年代,打罵反而是有用心管小孩的象徵。
不打不罵的好處,在現在比較富裕的社會,會比較明顯一點。首先,打罵常容易轉移焦點,讓孩子因害怕而屈從,而不是真心認同。此外,嚴重的打罵,會讓大腦正在發育的孩童,分泌過多的壓力賀爾蒙,讓身體與神經系統的發展,處在不利的環境。
所以過度打罵,造成智商降低的新聞,並非空穴來風。打罵的副作用,包含低自尊、自信,孩子的情緒也比較不穩定。此外,打罵就是一種身教,一有情緒就攻擊,而不是冷靜。打罵也會不小心過頭,造成兒虐的現象。
不過,打罵只是一種手段,重點是家長會不會教。我認識有家長,也打罵,但非常節制,大部分還是以說理為主。一個人如果很會說理,也重視自己的身教,也用心經營家庭環境,其實也不太需要打罵。
我跟年輕人談教養,重點不是要提早幫他上父母成長班的課。而是我要帶著他去思索,他的父母親如何對待他,因為一個人怎麼被父母對待,常會影響他如何對待自己。
像是一個人做錯事,就先自己罵自己一頓,陷入自責的情緒,像父母對待他的方式一樣,不見得對自己有幫助。重點在解決問題,有時候錯誤是必經過程,甚至不少藥物或發明是在錯誤中產生。一個人能冷靜地面對自己的錯誤,能幫助自己更踏實地在錯誤中學習成長,而不是一直累積負面情緒。
我感謝年輕人跟我討論這個議題,他的觀點讓我學習很多。他讓我了解,年輕人也許人生經驗不夠,但思想邏輯已經趨向成熟,對這樣的狀態保持尊重,可以讓我學到更多。
.
以上文字改編自
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美好:每天回到你心裡,感受自己的內在力量
博客來 https://goo.gl/rHgxZV
金石堂 https://goo.gl/R871Aq
誠品 https://goo.gl/iwdvtb
讀冊 https://goo.gl/vZ1X3i
海外大眾 https://goo.gl/QEXBcX
從遊戲中學習的壞處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只有不打不罵夠嗎?
年輕人找我討論不打不罵的教養,讓我感覺很高興。他夠敏銳,一來一往能抓到話中的重點,邏輯也相當清楚,讓我除了歡喜於他的進步,更難得有討論這個議題的暢快。
我不斷強調,不打不罵只是表象,背後要有一個懂得教的人,才是重點。如果家長不會教,又堅持著不打不罵,路一偏,很容易往溺愛的方向走去!
不打不罵,那要拿什麼來支撐親職教養的內涵?
家長要夠成熟,對一個人如何在社會上生存有一套經過反覆思量的想法。家長的信仰要夠堅強,眼光也能放長遠,情緒要夠敏感才行。
然後,要能鼓勵孩子去面對挑戰,甚至跟孩子一起找出生活的困境,像準備闖關遊戲那樣做好心理準備。譬如,一樣是旅行,懂得教的家長,就會給孩子許多空間,讓孩子參與規劃,然後一同承受旅程中的甘苦。
年輕人告訴我,不是說要有適當的壓力才會成長嗎?我同意,但是壓力從哪裡來很重要。一個人願意持續努力,甚至追求屬於自己的超越,最後是由自己給自己壓力,才能長遠。
如果一個人有幸能找到自己很有興趣的方向,那麼,追求的過程,自然會給自己壓力。然後,一個人對於自己選定的方向,付出努力,達到目標,那種快樂與成就感,會很踏實。
年輕人提問,那不打不罵,有什麼好處跟壞處呢?
先談壞處,以打罵作為教養手段,跟社會環境息息相關。越是動盪的社會,這種教養手段越明顯。那是因為,動盪的環境,像是貧窮、戰亂、犯罪率高的地區,孩子沒有多少自主選擇的空間,父母可能要以更高壓的手段,來面對環境的誘惑,以及保護孩子。還有,譬如以早期台灣還在農業社會的時候,生活苦、孩子多,沒時間跟孩子磨,沒辦法什麼都好好說,在那個年代,打罵反而是有用心管小孩的象徵。
不打不罵的好處,在現在比較富裕的社會,會比較明顯一點。首先,打罵常容易轉移焦點,讓孩子因害怕而屈從,而不是真心認同。此外,嚴重的打罵,會讓大腦正在發育的孩童,分泌過多的壓力賀爾蒙,讓身體與神經系統的發展,處在不利的環境。
所以過度打罵,造成智商降低的新聞,並非空穴來風。打罵的副作用,包含低自尊、自信,孩子的情緒也比較不穩定。此外,打罵就是一種身教,一有情緒就攻擊,而不是冷靜。打罵也會不小心過頭,造成兒虐的現象。
不過,打罵只是一種手段,重點是家長會不會教。我認識有家長,也打罵,但非常節制,大部分還是以說理為主。我不會完全否定打罵的作用,但我自己不打罵孩子,我先做到,再跟家長討論的時候會比較有說服力。
我跟年輕人談教養,重點不是要提早幫他上父母成長班的課。而是我要帶著他去思索,他的父母親如何對待他,因為一個人怎麼被父母對待,常會影響他如何對待自己。
像是一個人做錯事,就先自己罵自己一頓,陷入自責的情緒,像父母對待他的方式一樣,不見得對自己有幫助。重點在解決問題,有時候錯誤是必經過程,甚至不少藥物或發明是在錯誤中產生。一個人能冷靜地面對自己的錯誤,能幫助自己更踏實地在錯誤中學習成長,而不是一直累積負面情緒。
我感謝年輕人跟我討論這個議題,他的觀點讓我學習很多。他讓我了解,年輕人也許人生經驗不夠,但思想邏輯已經成熟,對這樣的狀態保持尊重,可以讓我學到更多。
----------------------------------------
《找一條回家的路》
博客來 http://ppt.cc/MlzTT
金石堂書店 http://ppt.cc/DhHA
誠品書店 http://ppt.cc/kd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