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地討好,其實反而不會換來自己想要的和諧和來自他人的尊重、認可。看清楚面具下面的自己──我們會被自己的討好震驚,訝異於自己竟然如此看輕自己。
■ 其實,你不需要那麼討人喜歡!也不需要刻意「讓別人感到高興」
讓別人高興,初聽起來沒什麼問題,人們相處共事誰不希望彼此有個好心情?誰願意每天跟別人鬧彆扭,讓別人不開心,自己也難受呢?問題的本質在於,在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心裡只有別人,沒有自己。其實,你不需要那麼討人喜歡!委屈自己。一味地討好,並不會換來自己想要的和諧和他人的尊重。
■ 為什麼越「善良」,反而越容易被輕視、欺負?
大家都喜歡善良的人,但如果沒有掌控好分際,讓善良擴張成照單全收的討好,反而弄巧成拙讓自己狼狽不堪,成為廉價的免洗筷,用完就丟。為什麼有人的舉手之勞能獲得他人的感激涕零,自己的兩肋插刀,卻成為眾人的順理成章?為什麼你的時時善良,卻不及一個處處蠻橫,偶一為善的人?因為當你習慣討好別人,別人自然也習慣讓你討好,習慣成自然,自然久了就成理所應當!
■ 你的委屈「真的」會餵養他人的得寸進尺
很多時候我們選擇辛苦自己,就是希望獲得別人的滿意,但你知道嗎?一旦你曾經答應過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請求,不僅容易使對方下一次提出更過分的要求,更有趣的是,你自己下一次還更可能就這麼答應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登門檻效應」也就是俗稱的「得寸進尺效應」。
取自《為什麼我們總是 討好別人,委屈自己?》
*******************************
昨夜直播,感謝眾多朋友的參與。在談笑中學習,忙碌的一天就飛快地過去。
這篇摘文,定義出四種距離: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公眾距離。
以我來說,剛開始在演講的時候,跟許多朋友是公眾距離。有些朋友很熱衷學習,常見到面,慢慢變成了社交距離。有些朋友則更是熱情,還請我吃東西,又彼此熟悉,有共同話題,那就逐漸走向個人距離。
然而,如果我跟一位朋友實在不太熟,又被問到隱私,這就可能感覺被冒犯了。最近剛好有這樣的經驗,我笑著轉移話題,這關也就過了。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有能力覺察自己的感受,去調整心理距離。
所以覺察自己感受的能力需要學習,意知到心理距離的存在也重要。最後,就是人際技巧的學習,能開開玩笑、轉移話題,就不用付出太多的情緒成本。相對來說,同樣的情境,我突然讓臉色變得很難看,或者是嚴詞拒絕也可以,也會有效果,只是情緒成本太高,副作用也大。
不過,面對有些「人」,你跟他說人話,他會聽不懂。你一定要把場面搞到一定程度的難看,他才會認真以待。雖然多付了一點情緒成本,至少維持自己的內在清靜。
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想尊重人,是這個人承擔不起我們的尊重。
像我喜歡開玩笑,雖然能活絡氣氛,可是不小心開過頭也常見。所以我要有足夠的敏感,感受別人的情緒,抓到我開玩笑的界線。真的讓人不愉快,也要誠懇道歉,畢竟沒抓好距離。
祝福各位朋友,找到合適的距離,讓關係能美麗!
*******************************
距離是美,與人交往請保持安全距離
【文/ 黃志堅】
人與人交往,心理上都是有一個空間距離的,所謂的「親密無間」是不存在的。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Twitchell Hall,Jr)把人際交往的身體距離劃分為四個等級:
一種是可以肌膚相觸、耳鬢廝磨的親密距離,限於戀人、夫妻、父母與孩子,以及特別貼心的同性朋友之間;一種是身體接觸不多,但可以握手及友好交談的個人距離,限於熟人、一般朋友之間;一種是又遠了一步的社交性、禮節性的社交距離,工作場所和社交聚會中通常保持著這種距離;最後一種是公眾距離,適用於演講者與觀眾、領導者面對下屬講話等公開場合。
這四種不同的身體距離對應不同的人際關係和情境,在不同的情境和關係下,人們保持與之對應的空間距離,否則就會出現心理不適。比如,擁擠的公車上,親密的情侶可以毫無顧忌地擁抱,但陌生人之間都僵直著身體,儘量保持彼此之間的距離。不然,就會覺得尷尬和不舒服。
在正常的人際交往中,人們大多懂得運用距離效應,根據彼此的親密關係程度來不斷調整雙方的心理距離。當有人破壞距離效應,比如一個不屬於自己親密距離範圍內的人,隨意闖入了自己的親密空間,那麼自己內心就會有不適感,然後出於自我保護,就會做出相應的距離調整,比如自己後退、拉大距離;或者進攻、逼退對方。總之,我們和別人保持在一個相對舒適和安全的心理距離。
但對於「討好型人格」的人來說,他們缺乏這種調整人際心理距離的能力。他們與人交往,本著與人為善的原則,無論親疏遠近,對誰都笑臉相迎,都順應別人的要求,朋友有需要,再難都會挺身而出,有求必應,不懂拒絕。當別人習慣了他的給予、付出、幫助,也習慣了對他提出要求,一而再、再而三,沒有底線地向他索取,向他求助;甚至開始拿他不當回事,肆意侵犯他的利益,還在心裡笑他傻的時候,他的內心是會感知道這種突破安全心理距離的進犯,並感到不舒服。但是他不懂得如何調整距離,維護自己的心理邊界,只一味地忍讓,繼續面帶笑容,承受這種進犯。久而久之,便只為別人而活。
我剛才說了,正常的人際距離維護的方式無非兩種:自己後退或者擊退對方。前一種適用於那種無意進犯,發覺對方的退讓之後能夠自覺立定,不再隨意闖入禁區的人。而對於那些別有用心、有意一再進犯的人,「奮起反擊,逼其後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否則,退到無路可退,自己的領地盡失,何談「自我」?
比如我的親戚國盛,和臨床阿姨本是處於社交距離的一種關係,彼此說說客套話,聊聊天氣,才是正常距離。可那個阿姨一而再、再而三突破親密心理距離,無視國盛的自尊需求,說一些本不該從她的嘴裡說出來的譏諷國盛的話。若國盛不反擊,對方便會得寸進尺。這種時候,就要做一隻刺蝟,豎起自己身上的刺,逼退對方,讓她和自己之間保持一個安全的心理距離。
我們沒有義務為了別人的快樂而活,沒有義務為所有人服務。當我們的「討好」慣壞了周圍的人,讓自己的付出變得廉價,讓自己的心理距離一再被人突破的時候;當我們的一味忍讓換來的是對方的不領情、步步進逼、得寸進尺、蹬鼻子上臉的時候,不妨對自己說一聲「停」,止住後退的腳步,然後和他們搏鬥。
有一個怯懦的女孩子對我說,這個做起來很難。她時常被別人譏諷,但從來不敢回擊。她很羡慕那些被別人惹生氣了,敢張嘴就罵的人,可她連個不悅的臉色都不敢流露,生怕對方不高興。
我說,那就從最簡單的做起。比如,我們習慣了對別人微笑,哪怕那個人的言行已經很讓我們生氣了,我們內心怒火沖天,淚水也在奔湧,但臉上還是堆著笑容。這個時候,就要對自己的笑容說一聲「停」。不對那個人微笑,我們就邁出了反擊對方的第一步。當我們能控制自己的表情,我們就能進一步控制自己的內心。下一次,我們就有勇氣對他譏諷的話說一聲「停」。
後來,女孩子很興奮地告訴我,那個平時總喜歡用語言對她進行性騷擾的同事,某一天對她說:「你知道什麼叫『種草莓』嗎?你看小劉脖子上那塊紅色的印跡,像不像別人給他種上的草莓?你脖子上有沒有啊?」她立刻板下臉對他說:「我對這樣的話題不感興趣,你最好不要再說了。」那個人果然無趣地走了。女孩子成功地擊退了來犯者,心裡感覺很愉快。
改變自己,就是這麼簡單。我們的笑容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我們的安全距離也由我們自己控制和把握。感覺到不舒服,感覺到被侵犯,就要清晰表達自己的不滿,就要乾脆俐落地回擊。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當那個人的要求很無理,侵犯到我的時候,儘管我在心裡說,原諒他吧!但嘴上我是一定要回擊過去的,寧肯把他氣死,也不能把我自己憋死。」
「寧肯把他氣死,也不能把我自己憋死」說這話的那個人,該是怎樣的快意人生啊!距離是一種美,儘管「討好型人格」的人希望和每個人都相處融洽,但一定要記住一句話:保持安全距離!
.
以上文字取自
為什麼我們總是 討好別人,委屈自己?:挖空心思忍讓、強顏歡笑配合; 「討好型人格」:討好世界多年,終於面目全非!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5023
.
免費板橋公益講座_傾聽~心中的聲音【11/16(六)下午2點到4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82321272716334/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Carl Ho卡爾 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背景音樂 BGM ◁ "Fluffing a Duck" by Kevin MacLeod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ヽ(∀゚ )人(゚∀゚)人( ゚∀)人(∀゚ )人(゚∀゚)人( ゚∀)ノ 登門檻效應 Foot In The Door Effect(得寸進尺效...
得寸進尺效應 在 Cheers:快樂工作人 Facebook 八卦
【如果沒有原則,你的善良一文不值】
一般而言,人都會拒絕難以達成、或是違反意願的要求。然而,如果那種「看似」小小的要求,多半一開始不好意思Say No,導致後來就很難拒絕越來越過份的要求…
社會心理學裡有個知名的概念,叫做「腳在門檻內策略」也稱為「得寸進尺效應」…
★延伸推薦:為何我擺脫不了「責任」與「你應該」↘http://bit.ly/2G0hGpk
得寸進尺效應 在 Cheers:快樂工作人 Facebook 八卦
【如果沒有原則,你的善良一文不值】
很多時候,我們總認為是別人太過囂張跋扈、太過盛勢凌人,以至於讓我們挨了無數根悶棍,吃了許多悶虧,一切都是別人得寸進尺。
而這背後的心理狀態及原因,可能是害怕被對方討厭,失去對方的認同、肯定,所以不去正視及深思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
社會心理學裡有個知名的概念,叫做「腳在門檻內策略」也稱為「得寸進尺效應」…
得寸進尺效應 在 Carl Ho卡爾 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 背景音樂 BGM ◁
"Fluffing a Duck" by Kevin MacLeod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ヽ(∀゚ )人(゚∀゚)人( ゚∀)人(∀゚ )人(゚∀゚)人( ゚∀)ノ
登門檻效應 Foot In The Door Effect(得寸進尺效應):
https://wiki.mbalib.com/zh-tw/%E7%99%BB%E9%97%A8%E6%A7%9B%E6%95%88%E5%BA%94
沉沒成本 Sunk Cost:
https://treehole.hk/psychology/%E6%B2%89%E6%B2%92%E6%88%90%E6%9C%AC-sunk-cost/
σ`∀´)σ 加入成為我的會員 :3 一起種瓜子:
https://bit.ly/2LOqm6A
(*´∀`)~♥
更多關於我 More About Me
實用 Useful:
▷ 生活妙招 Life skills ◁ https://goo.gl/ZTLG18
▷ DIY教學 DIYs Guide ◁ https://goo.gl/u4ENC7
▷ 卡議題 https://goo.gl/njp4rC ◁
搞笑 Fun:
▷ 趣味話題系列 Funny Video ◁ https://goo.gl/SrmBPm
▷ 惡搞混音曲 Parody Remix ◁https://goo.gl/sdbRM4
▷ 挑戰系列 Challenges ◁ https://goo.gl/IGt6Kg
▷ 智障劇場 ◁ https://goo.gl/RKDPQM
實測 Practice:
▷ 文具開箱評測 Stationary Unboxing ◁ http://bit.ly/2Xwkq9F
▷ 各種開箱系列 Product Unboxing ◁ https://goo.gl/CE6MpC
▷ 實驗系列 Experiments ◁ https://goo.gl/MzwL7f
寵物 Pet:
▷ 我的搞笑倉鼠 My Funny Hamsters ◁ https://goo.gl/8sNzHy
▷ 倉鼠養育教學 Hamster Care Guide ◁ https://goo.gl/zZWYF7
放鬆 Relax:
▷ ASMR系列 ◁ https://goo.gl/KSvmVF
---------------------------------------------------------------
▷ 臉書粉絲專頁 Facebook Fanpage ◁ https://goo.gl/699CdS
▷ Instagram ID ◁ CarlHo117
得寸進尺效應 在 一郎人生 Youtube 的評價
這是之前在某本書看到的" 溝通技巧" ,但是用在小員工身上,
完完全全被我曲解成,製造麻煩,哈哈。在公司有遇到這樣嗎
?歡迎分享你的經驗。
PS:商業談判是挺好用的。
PS的PS:電話中的寶貝,聲音是我自己😂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可以跟我留言討論,非常喜歡,可以分享我的影片,超級無敵喜歡,可以訂閱我的影片喔。 :)
每個禮拜三、禮拜六 晚上六點發片。
IG很多給掰照片:http://www.instagram.com/ic_ichiro/
專頁很多很多東西:http://www.facebook.com/ichirolife/
#登門檻效應
#得寸進尺效應
#無法拒絕幫忙
得寸進尺效應 在 一齊估心理學效應意思⁉️咩係『波紋效應』、『得寸進尺效應 ... 的八卦
一齊估心理學效應意思⁉️咩係『波紋效應』、『得寸進尺效應⚠️』、『禁果效應 』、『酒.污水效應』?Alison公然偏心Yel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