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心理師毛毛兔轉這篇 #奇文共賞 覺得很值得思考。
.
「自從一位女作家因走不出性侵創傷自殺後,我信箱中突然多了匿名信起來,都是來問如何利用大腦的重組特性來洗去記憶,走出創傷。她們不敢求醫,怕被別人知道無法做人,又陷在情緒的低谷,無法自拔,很害怕會像那位女作家一樣,最後去結束自己的生命,所以寫信來求救......對抗負面情緒第一是學習放下、不去想它,然後去運動。運動可以產生多巴胺、血清胺和正腎上腺素。抗憂鬱症的藥—百憂解就是阻擋大腦中血清胺的回收,它多時,情緒會好。一旦負面情緒出現了,趕快去找事情做,把心思轉移到正向去,不讓那些不愉快的神經迴路變大條。」
.
基本上這段論述沒什麼大問題,不過結論好像有點怪怪der(可以點進去看全文),這麼大的創傷,要放下談何容易阿!聚焦在正向行為上,可能無法化解「大的」憂鬱。
.
印象中多年前讀到的正向心理學的後設分析(meta-analysis)*結論是:快樂和憂鬱是2條路線,正向的行為可以明顯增加快樂(happiness),但不一定能減少憂鬱(Depression),尤其是嚴重的憂鬱,效果根本不彰阿!
.
我的想法是,在巨大創傷過後,去想負面情緒的確是會越想越反芻(rumination),越想越難過,但是如果一直「放著」不處理,只是要自己正向思考、運動、禪修等等,真的好嗎?或是某天某夜在午夜夢迴之時,它還是會和寂寞一樣猖狂(一個冷不防~)地來侵襲你?
.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504196
圖源 : http://ppt.cc/ZaA82
--
*Sin, N. L.、Lyubomirsky, S. (2009)。 Enhancing Well-Being and Alleviating Depressive Symptoms With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 A Practice-Friendly Meta-Analysis。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5(5),頁 467-487。 doi: 10.1002/jclp.2059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
後設分析心理學 在 Facebook 八卦
#心智化 #重磅上市 #經典好書 #十年磨一書
#摘自本書前言 #依附 #情感調節 #自我發展
.
書名: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Affect Regulation, Men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作者:彼得.馮納吉、喬治.葛瑞蓋、艾略特.朱里斯特、瑪莉.漢普沃斯
譯者:楊舒涵、魏與晟
.
本書的付梓仰賴於許多事物的貢獻。我們引進了多方的資源,雄心壯志地期待本書能針對多重的讀者群,包括心理學研究人員、臨床心理學家以及心理治療師,同時也包含了其他領域的發展學家。從最一般的層面來說,我們希望可以突顯 #發展心理學對於心理治療與心理病理學有多麼重要。我們整合了心理學發展的科學知識,以及與成人及兒童工作的臨床經驗,來解釋心理治療。我們相信,只有在個別心理治療師與專業研究人員雙方能持續合作的情況下,患者才能受到最好的照顧。像這樣的整合,其價值當然無法馬上獲得所有人的接受(見Green 2000; Wolff 1996),也確實不需如此。心理治療師主要是透過談話來給予病人臨床上的幫助,因為這些病人所尋找的幫助不(只)是藥物,更是一個願意對他將心比心的人。相關學科在科學上的進展不一定會對心理治療的實務有所幫助,比如說,1940與1950年代霍爾(Hull)與史金納(Skinner)所提出的學習理論研究,對當時的心理動力取向治療師就沒什麼幫助,卻有益於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心理治療學派,比較強調行為與環境,較少關注個人與意義。
.
我們的工作立基於那些傑出的前輩們,他們在精神分析與發展的理論上投注了相當大的心力,也建立了很好的理論基礎,如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馬勒(Margaret Mahler)、布洛迪(Brody)、埃姆德(Emde)、史騰(Stern),與其他許多人士。特別鼓舞我們的例子是安妮‧柏格曼(Anni Bergman 1999),她是分析師瑪格莉特‧馬勒知名的共同研究者,在她的書中,完美地整合了發展理論與臨床思維。讀者們也可在本書中發現柏格曼書中的許多想法,只是換成稍微不同的觀點來講。所有心理治療的發展都是起源於對人類發展的觀察,因此必然會共同享有許多重要的特色。同時我們也相信,在本書中討論的許多想法──像是父母鏡映的社會生物回饋理論、目的論與意圖位置、反思功能、精神現實中的精神等同與假扮模式、異化自我、心智歷程、情感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情感調節與心智化──都為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提供了真正的新方向。
.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本書的思維與關注的方向並不侷限於精神分析,我們還運用了心智哲學的概念,以捕捉與描述嬰兒是如何透過探索他人的心智,來成就自身心智的歷程。人類會透過他人來探索自己,這個概念源自於德國的唯心主義,而後精神分析式的心智哲學觀又進一步地拓展了這樣的想法(Jurist 2000)。在社會認知的領域中,心智哲學的運用相當普遍。但我們的理論導向有些不同,因為除了認知外,我們也同樣關注情感。也因此我們援引了依附理論,依附理論強調嬰兒與原初照顧者的關係品質會影響到嬰兒的自我感(sense of self),並且有許多實證研究的支持。確切來說,我們的工作不只借用了依附理論,更對依附理論做了重大的重新概念化。我們認為,依附並不只有依附關係本身而已,而是能更進一步發展出表徵系統的能力,這可能是人類為了有助於存活而演化出來的功能。因此本書另一個具有貢獻的面向,便是舒緩了過往精神分析與依附理論的一些長期緊張關係 (Fonagy 2001)。
.
本書的書名是由三個標題(情感調節、心智化、自我發展)組合而成,主要內容就是在談這三個主題與其相互間的關係。我們主要關注嬰兒、孩童、青少年到成人的心智中,對心理狀態表徵的發展。心智化是一個發展理論界很熟悉的概念,論述了 #個體是如何理解到自己運用心智的方法,#好用以調整對於外在世界的經驗。心智化可說是自我發展的根本,因為心智化會逐漸豐厚內在組織,讓個體能參與社會,並與共享此能力的他人構築出複雜的人際關係。另外,我們也用「反思功能」這個詞,為「個體有多少心智化的能力」做出操作型的定義 (Fonagy, Target, Steele, & Steele 1998)。
.
心智化會立即令人聯想到自我的兩個層面:主體性(agentive)與表徵性(representational),也就是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90)所說的「主格我」(I)與「受格我」(Me)。自我表徵的發展一直以來都受到學者的高度關注,詹姆斯的「受格我」,或是「實體自我」(empirical self)(Lewis & Brooks-Gunn 1979),指的是我們認為自己身上所真實擁有的一系列特徵發展,儘管這可能是藉由推論外在環境對我們的反應而得來(Harter 1999)。因此,心智化的這層面在精神分析理論與認知理論中,都是有著長久歷史淵源的概念(Morton & Frith 1995)。但是自我做為心智主體,或我們在他處所說的「心理自我」(psychological self)這個概念(Fonagy, Moran, & Target 1993; Fonagy & Target 1995),相對來說是常被忽視的研究主題。心理學家與精神分析學者對鞏固自我主體性的發展歷程這個議題的漠視,可能是因為在傳統上受到太多笛卡兒主義者「第一人稱權威」的影響,認為個體能夠直接並正確無誤地得知內在的心智狀態,而不是將其看成是一個困難重重的發展成就。瑪西亞‧卡佛爾(Marcia Cavell 1988, 1994, 2000)的工作尤其提醒了大家,精神分析的後設心理學其實與笛卡兒主義相差無幾。精神分析與人類發展學經常附和笛卡兒的傳統假設,認為心智主體性的經驗是天生的。我們試圖在本書打破這個主流哲學傳統,提倡心智主體性應該是種逐漸發展或建構出來的能力。
.
對於意圖行動之表徵的發展與哲學研究都顯示出,意圖心智狀態的表徵可能有更為複雜的內在結構。個體可能可以部分意識到這些意圖結構,也可能完全無法意識到。這件事情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要能理解到自我是個心智主體,就得透過人際經驗,特別是與原初客體相處的經驗。#心智化包含自我反思與人際知覺,這兩種要素結合在一起,就可以使兒童區分內在與外在的現實,也能從人際溝通中區分出內在心智與情緒歷程。在本書中,我們會同時運用臨床材料與實證研究,佐以發展上的觀察,來呈現嬰兒能經驗到自己是個擁有心智的有機體,或是經驗到他自己的心理自我這件事,並非先天固有,而是從嬰兒期至兒童期逐漸演化出的一種結構。這樣的發展極為仰賴兒童與更為成熟、友善及具有反思的成人進行互動才能完成。
.
我們認為,心智化不僅只是一種認知歷程,同時也是透過與原初客體的互動來「發現」情感的過程。因此,本書也會把重點放在「情感調節」這個概念上。在許多發展理論與心理病理學的領域中,這個概念都十分重要(例如Clarkin & Lenzenweger 1996)。情感調節就是主動調整情感狀態的能力,與心智化關係密切,因為心智化就是自我感與主體感的基石。在我們的想法中,情感調節是心智化的前提;但是我們也相信,一旦個體開始心智化,情感調節的本質便會有所轉變。在此我們辨識出情感調節可以是種情感狀態的適應,若發展出更複雜的型態,也能運用情感來調節自我。「心智化情感體會」這個概念,指的是一種更成熟的情感調節能力,讓個體能在自身情感狀態中,發現主觀的意義。我們認為,在每一種心理治療取向當中,心智化情感體會都是療效的核心,這代表著 #個體能在經驗上理解自己的感受,而 #這種經驗遠遠超出了僅能在理智上理解感受的狀況。也是在這種境界中,患者的抗拒與防衛才有意義,因為此時治療者對抗的不只是特定的情緒經驗,同時還是一整個心智模式的功能;這些受損的模式不只會扭曲心智表徵,阻礙療效的進展,同時也抑制了心智功能 (Fonagy, Edgcumbe, Moran, Kennedy, & Target 1993)。所以我們可能會誤解自身的感覺,以為自己處於某種感受,但實際上真正感覺到的卻可能是另一種情緒。不僅如此,個體甚至有可能會把自己從情感豐富的經驗世界中踢出。比如說,有些人沒有能力從心理和心理社會的前因後果設想而一再重蹈覆轍,這可能就是因為此人的心理歷程受到了廣泛的抑制,或是鞏固這些能力的心理歷程發展出了問題。
.
我們的情感調節與心智化理論更豐厚了先前的理論學家所提出的論點,如約翰‧鮑比(John Bowlby)所談的依附的演化功能。我們認為,早期客體關係的演化功能是為了使幼兒打造出某種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可以充分地開展出理解他者與自我心智狀態的能力。我們假設,對於自我與他人心智的反思,都是建構出來的能力,是由早期關係演化而來。對人類而言,發展出能解讀人際互動的心智結構非常重要,而由於心智化又是人際功能的核心,由此推論,心智化在演化上必定有其特別的地位。語言當然是象徵性互動的主要方式,但為了要適當地運用語言,就需要組織主觀世界。內在狀態必須要有其意義,才能夠用來與他人溝通;同時我們也要有能力解讀他人的心智,才能在工作、情愛與遊玩時與他人合作。
.
本書會清楚強調,早期的人際經驗是最初的中介變項,影響著往後心理疾患與心理治療中會出現的心智能力。某種層面上,我們延續了心理社會取向的傳統,認為親職與早期的人際環境是發展病理學中的關鍵 (Cicchetti & Cohen 1995; A. Freud 1981; Masten & Braswell 1991; Rutter 1993; Sameroff 1995; Sroufe 1996)。儘管我們支持上述的觀點,但在上個世紀的精神病學與社會科學中,隨著領養與雙生子行為基因學研究證據出爐,上述觀點也開始陸續遭到批判(Eaves et al. 1997; Hewitt et al. 1997)。這些研究者們認為,過去的研究因為無法控制好基因上的變項,而過度高估了社會環境的影響。然而我們也注意到當前的精神病學文獻都變成了單純的先天論觀點,覺得只有基因資料是寶貴的,而且還有著精神分析這種只注重心理層面資訊的學門所無法提供的價值。其結果就是,早期環境只剩下少許影響,而且這些影響還是由於生理因素的緣故,而非心理因素(例如Marenco & Weinberger 2000)。
.
(未完待續,更多詳請請見本書)
.
《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
心靈工坊文化 出版
📖 https://tinyurl.com/4j7sms3h
後設分析心理學 在 Amanda飨生活 in A style Facebook 八卦
世上的關心有很多,不懷好意也在其中。
有一種關心很可怕,便是通過揭開你的傷疤來炫耀自己的生活。
每個人不同,並非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以為自己令人羨慕,說不定別人根本不稀罕。
關心和好奇心本身就是兩碼事,那些打著關心的名義去滿足自己好奇心的人,無非是偽善與八卦的集合體。
畢竟,他們知道的越多,才能更好的落井下石。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界定,叫做「 非愛行為」 ,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一種非愛掠奪。這種行為,往往發生在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之間。
當你明顯的感覺這些人對你的關心和問候,讓你不舒服時,就是你的個人邊界被侵犯的時候。
請不要給這些人留所謂的面子,也不要因為這些人的一句「我不過是關心你,你這麼敏感幹嘛」而否定自己,認為是自己的錯。
真正的關心,應該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你不多說,我不多問」。應該是在你傾訴苦惱後,設身處地地為你分析問題的利弊,耐心地安慰、鼓勵你。
絕對不是「關心」完之後,又給你加倍奉上心塞和負擔。
尊重別人的隱私,不干涉別人的生活,這是教養,也是善良。
#最不愛有人假裝關心用套話的方式打聽
#好好管理自己比管別人閒事更有時間成本效益
後設分析心理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假如我給你一個很快可以賺到錢的機會,你要做的事情非常的簡單。就是呢,我會給你一個碗,在這個碗裡面呢,會有紅色的豆子,還有其它顏色的豆子;你只要把這紅色的豆子挑出來,你就可以拿錢。
有兩個選項,一個是很大的碗,裡面有數百顆紅色的豆子,和數百顆其它顏色的豆子,混合在一起。
而另外一個呢,是比較小的碗,裡面只有50顆的紅色的豆子,但是,小碗裡面紅色的豆子的比例,會比大碗的高的很多。
甚至於碗的外面,還標示出你的勝率,大碗是7%,也就是一百顆豆子裡面,只有七顆是紅色的豆子。而小碗是10%,一百顆裡面有十顆紅色的豆子。
你每拿到一顆紅色的豆子,我就給你一千塊。然後設定一個時間限制,可能是三分鐘,你能夠拿到多少紅色的豆子,你就能夠拿到多少錢。
在這樣的狀況底下,你會挑哪一個碗?你會挑大碗,勝率7%的;還是小碗,勝率10%呢?
事實上,我問你的這個問題,並不是我自己憑空杜撰的哦。它是在《社會心理學及性格期刊》裡面的一個研究。
有兩位學者,叫做德內斯.拉賈跟艾普.斯頓。這兩位學者,在1994年發表的。他們發現喔,多數人會選擇大碗。就算小的碗當中,紅色的豆子的比例,其實是比較高的。
當這兩位學者進一步的去問,這些參與實驗的人,為什麼他們都會選擇大碗的時候,這些人喔都會說,因為大碗當中的紅色豆豆,看起來比較多、感覺起來比較多。
所以,他們會覺得自己拿到紅色豆豆的機率和機會,會比較高。儘管呢,他們理性上知道機率,事實上是小碗的機率會比較高。
這樣的研究告訴我們,其實人類在思維跟判斷事情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被「感覺」綁架走。
當我們被「感覺」綁架走的時候,事實上,我們會完全忽略客觀的證據。客觀的證據就是,明明小的碗有10%的勝率,不是嗎?
在這樣的狀況底下,我們很容易做出一些不太恰當的決定。而這樣的內在傾向,就叫做「情感捷思」。
「情感捷思」會讓我們沒辦法得到最佳利益,而且「情感捷思」的作用,幾乎是無所不在的,我們幾乎都是用「感覺」來做事。
講一個比方吧,我可能問十個人,會有11個人告訴我,要做好「財務管理」,記帳很重要。但是多數人都沒有「記帳」。
也就是說喔,他根本不知道他自己錢花在哪裡,他又要如何做好財務管理、理財投資?這是不可能的。
一模一樣喔,我常常會說一句話:「我們每天都在過日子,但是多數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日子是怎麼過的。」因為你沒有去做「時間帳」,你沒有去做行事曆、時間安排跟管理啊!
尤其在自己時間的運用,跟效率的管理這個層面;我們更容易憑著「感覺」來做事。我們幾乎沒有去做過,任何的背景資料、研究跟分析;我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效率是最好的。
或者是你忙了一個禮拜、忙了一個月之後,你只知道自己很忙跟很累,但是,你究竟忙的有沒有效果?有沒有一些在時間安排、效率管理上面,你所需要知道的細節,並且去優化流程的部分呢?
我想很多我們長期的聽眾,都會知道我最近推出了一門線上課,叫『時間駕訓班』。推出到現在,雖然還不滿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已經有很多朋友跟我回饋,透過『時間駕訓班』的學習。
他除了能夠去調整,自己心智運作的模式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當他落實了「時間管理」、「時間帳」這樣子的一個記錄。他等於是讓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時、每一刻怎麼過的,他清清楚楚。
而且呢,透過資料的一個記錄,並且我會教你,怎麼樣去做進一步的分析。在
這樣的分析底下,如果要提升效率;我們會很快的知道哪一個點,是可以有效提升的。
但是,如果你要好好的休息的話,你也可以毫無心理負擔,不會有任何罪惡感的,去做你喜歡做,而且是那些可以好好休息、放空的事情。
其實,有時候會讓我們很累的,就是在於喔,你知道你需要努力工作,但是你又不甘願,你可能又拖延。
然而,另外一個極端,就是你想要好好的休息,你也知道你現在需要休息;可是你的心也在糾結著,你的心安靜不下來、放不下心。因為你會覺得那我在休息,是不是浪費了時間?是不是在混日子呢?
如果你有這些想法,不管是哪一個極端的糾結的話。那我很鼓勵你,其實你會需要『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
它會幫助你,有效的跳脫出自己的感覺;不管是感覺自己有效率,還是感覺自己沒效率。當你能夠跳脫出「感覺」,你才能夠回到事實幫助自己,在這人生最有限的資源,就是「時間」的這個部分,作出最適當的安排。
所以,希望你面對自己美好的人生,別再感情用事了。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在內容當中,跟你分享的『時間駕訓班』。相關的課程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我很期待能夠在線上,跟你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後設分析心理學 在 後設認知| 幫助你大幅提昇學習成效| 思考的四個層次| Willis 的八卦
影片中將會介紹一個能幫助你大幅提昇學習成效的思考模式: 後設 認知,我們的思考模式會分為四種不同的層次, 後設 認知處在最上層,在影片中我也會由下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