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這樣的人嗎?
1.回覆訊息的速度很快
2.害怕別人等待
3.不喜歡App上有紅色的數字通知,一定會歸零
4.永遠先處理別人的事而不是自己的事
5.容易在網路上面看到一個廣告就被燒到
6.容易分心,劇情無限展開,隨便刷到一個社群動態,就會開啟好多個「分頁」
我前幾天在冥想(很愛在冥想的時候想東想西,好孩子不要學)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是反射型的人,這其實不是一種很嚴謹的人格定義,只是我隨便發明出來的名稱,用來指稱那種「無法等待也無法讓別人等待」的人,想要很快地解決一些事情、完成待辦清單,否則會有很多焦慮。可是如果真正仔細看,就會發現這些人常常只是在「虛忙」,藉由忙碌別人拜託的事情,來逃避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這種人真的無法接受的,是「不確定」的感覺,當訊息被回覆了、事情完成了,這個不確定的焦慮就會落地安穩,這是我們一輩子所追求的東西。
反射型的人還有一個狀況是,很容易在意別人的看法、擔心別人會對自己怎麼想,也因為這個擔心,總是把別人的要求看得比較重要,而忽略了自己也有自己的需求。每次完成別人拜託的事情,心中就會有一種滿足感(耶,我被喜歡了、被稱讚了),或者至少會有一種焦慮解除感(太好了,我終於沒有欠人家了),可是卻忽略了,或許自己生下來本來就沒有欠別人什麼,為何要覺得自己「得」做一點什麼,才會比較心安呢?
那麼,怎麼會產生這種反射型的人呢?其實這樣的人,背後典型的狀態是「焦慮」,不論是人際上的焦慮,或是對於「沒有完成事情」的焦慮,好好利用這個焦慮,其實蠻不錯的,因為可以做好很多的事;但如果被這個焦慮給抓住,很有可能就是一整天都在做一些「廢事」,然後以為自己完成了很多,結果都是不重要的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典型的狀況是,有些人真正的關鍵在於「怕安靜」,因為只要靜下來,就會發現內心的聲音開始吵雜起來。由於不太習慣跟內心的聲音溝通(和這些聲音溝通,是需要花費「溝通成本」的,你可以把內在的世界想像成是一間公司,那些聲音就像是一些和你格格不入的同事或主管),所以有些情緒或感覺,寧可選擇忽略、做別的事情,也不願意拿來面對自己。
久了之後,這些逃避就會累積成焦躁的感覺,然後會讓你更想要逃避內在的情緒,所以你就變成每天都在瞎忙,但依然覺得空虛。
那該怎麼辦呢?我目前的做法是,每天給自己30分鐘的Me time,這個時間是留給自己的,可能是靜坐、可能是瑜伽、可能是運動(我覺得騎腳踏車很有用,但大家要記得戴口罩),也可能是就是坐在那裡盡情地寫字,讓內心的那些聲音,有機會可以出來吵鬧一下。
你可能會說,過去一直以來我和自己溝通常常沒有結果,還是有一些負面的聲音一直出現、還是有一些「巨大的自己」沒有辦法打贏,每次都覺得很無力,那該怎麼辦?
我以前也是這樣想,但我後來發現了一件事:達成結論並不是溝通唯一的目的,有時候光是讓彼此有機會表達,就能夠挪動一些僵局。換句話說,打不贏就不要強求打贏,有打過就不錯了,一個參加就得獎的概念。
這件事情在人際溝通或者是和自己溝通上,都是一樣的,所以從今天開始,給自己一點點時間,每天有機會讓內在的聲音打架一下,胡思亂想一番,然後一邊調整呼吸,給自己這種允許,就是一種很棒的溫柔。
然後你會發現,當全世界都沒有人可以聽見你的時候,你還願意蹲下來好好聽見你自己,那會有一種很深很深的感動。
#焦慮 #反射型人格
#標記你有這種症頭的朋友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NanaQ,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數位化|子彈筆記術】Bullet Journal 00:25 什麼是子彈筆記術 00:44 為什麼我要將子彈筆記術數位化 01:10 紙本與數位化的差別 01:44 用 APP 將子彈筆記術數位化(Edo Agenda) 👇我的斜槓人生 https://youtu.be/BlGgBwnRaDo ...
「待辦清單app」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待辦清單app 在 Facebook
- 關於待辦清單app 在 Facebook
- 關於待辦清單app 在 Facebook
- 關於待辦清單app 在 NanaQ Youtube
- 關於待辦清單app 在 Yale Chen Youtube
- 關於待辦清單app 在 魏巍 Youtube
- 關於待辦清單app 在 [心得] 待辦事項app心得- 看板iO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待辦清單app 在 有好用的"桌面待辦事項清單"app可推薦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待辦清單app 在 【thunkable 基本資料結構】EP4: 專案開發--待辦事項App 的評價
- 關於待辦清單app 在 [心得] 待辦事項app心得- 看板iOS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待辦清單app 在 《 再也不會忘記待辦事項了》 #菜鳥生存守則#實用app分享 的評價
- 關於待辦清單app 在 2023 日曆app 推薦ptt - twosmm.site 的評價
待辦清單app 在 Facebook 八卦
你也是這樣的人嗎?
1.回覆訊息的速度很快
2.害怕別人等待,也不喜歡等待人
3.不喜歡 App 上有紅色的數字通知,一定會歸零
4.永遠先處理別人的事而不是自己的事
5.容易在網路上面看到一個廣告就被燒到
6.容易分心,劇情無限展開,隨便刷到一個社群動態,就會開啟好多個「分頁」
我前幾天在冥想(很愛在冥想的時候想東想西,好孩子不要學)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是反射型的人,這其實不是一種很嚴謹的人格定義,只是我隨便發明出來的名稱,用來指稱那種「無法等待也無法讓別人等待」的人,想要很快地解決一些事情、完成待辦清單,否則會有很多焦慮。
可是如果真正仔細看,就會發現這些人常常只是在「虛忙」,藉由忙碌別人拜託的事情,來逃避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這種人真的無法接受的,是「不確定」的感覺,當訊息被回覆了、事情完成了,這個不確定的焦慮就會落地安穩,這是我們一輩子所追求的東西。
你總是努力把自己過得很忙碌,因為你害怕靜下來的時候,心裡出現的那個「吵雜的聲音」。從今天開始,給自己一點點時間,每天有機會讓內在的聲音打架一下,胡思亂想一番,然後一邊調整呼吸,給自己這種允許,就是一種很棒的溫柔。
然後你會發現,當全世界都沒有人可以聽見你的時候,你還願意蹲下來好好聽見你自己,那會有一種很深很深的感動。
待辦清單app 在 Facebook 八卦
科技產業傑出人士多是晨型人嗎?「早睡、早起、愛看書、愛運動」,抱歉,實在很難
在矽谷工作「只有功勞沒有苦勞」,所以只要做出功勞,不用很努力也可以?話是這麼說,但我服務過的頂尖科技公司,很多人早上七點到公司,傍晚回家吃個飯以後,馬上又上線工作到半夜,連週末也都是在加班。
以前我的工程團隊在以色列,他們週日到週四上班,因此我週六晚上通常也會和他們開會,而週日則是和新加坡、印度等單位開會,以及準備即將到來的一週工作,因為週一早上六點就有跟英國和印度的會議。
白天的每個會議不超過三十分鐘,扣掉前後有人晚來早走,只剩十五分鐘要做重要決定。會議一個接一個沒停,連去洗手間都要小跑步。每個會議前一天要製作和研讀會議資料、事先提出看法和分析,因此每天晚上都在準備隔天的資料。如果你看過《哈利波特》,裡頭拼命三郎的妙麗就是臉書每個員工的寫照。
開始籌備創業以後,我家的咖啡色美國短毛貓「Momo」早上會狂抓著門,一打開房門,他先是坐在門口瞪了我一眼,接著就移動他龐大但靈活的身體,助跑跳上流理臺,坐下,剛剛兇狠的眼神突然變成了裝可憐的大瞳孔,指令很清楚地告訴我「早安媽咪,快開水給我喝嘛~」其實明明他就有自己的噴水喝水器,但不知為何,媽咪睡眼惺忪開水龍頭,出來的水就是比較好喝。
現在,早上九點,Momo開始我的一天。
「早睡、早起、愛看書、愛運動」,抱歉,實在很難
很多成功的人都說他們的祕訣是早睡、早起、愛看書、愛運動,我都很不好意思地說,以上這些我都有放在新年新希望,但做到的頻率大概就是跟一般人沒兩樣。
打開待辦事項,開始整整齊齊地條列要做的事情,分門別類、上了不同顏色,寫下期待的完成時間,訂了email死線叮嚀,最後還在標題加上個勵志句子「你可以的!」後面加了幾個笑臉貼圖自我鼓勵。
五天以後,我的待辦事項從一頁變成三頁,之前列的一半沒完成,新的一串又生出來了,上週加的笑臉像在嘲笑自己「笑死人了,你說要做的都沒有做到!」愈看愈生氣,決定暫時不打開那個待辦事項文件了,但原本設定的email倒是比我有恆心,每天一直寄來,信箱滿滿是待辦事項的提醒,每天都在告訴我「你看,你做不到!」愈看愈挫折,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那是幾年前的我,我早就不這樣做了,因為待辦清單,根本就做不完!
現在,Momo叫我起床後,我先到陽台或是窗邊快速吃早餐,吃飽幫助我腦袋清醒,進入工作模式,如果真的沒有早餐,也會打個比較有飽足感的果汁,像是香蕉或酪梨牛奶,或是前一晚蒸個地瓜,早上加牛奶微波一下一起吃。接著,我會列下一到三件今天一定要完成的事情,才不會因為忙著做東做西,最後忘了最重要的事。我不會強迫自己一定要照重要性優先順序做,和很多人一樣,我是做事效率看心情的人,因此只要能完成,想先做哪個就做哪個!Free style!
有人說,我們常會高估自己兩個月能做的事,但低估兩年能做的事,所以擬定今天、這週要做的事情的時候,記得稍微保守一點,但擬定遠程目標時,放大你的野心!
依據工作內容切換不同空間,但,臥室只能拿來睡覺!
我有幾個不同工作空間,讓我可以依據工作內容做轉換。在書房,除了電腦的鏡頭,我會準備另一個攝影機⋯
全文見誠品《提案on the desk》 https://meet.eslite.com/tw/tc/article/202012110003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誠品人 eslite member
待辦清單app 在 NanaQ Youtube 的評價
【數位化|子彈筆記術】Bullet Journal
00:25 什麼是子彈筆記術
00:44 為什麼我要將子彈筆記術數位化
01:10 紙本與數位化的差別
01:44 用 APP 將子彈筆記術數位化(Edo Agenda)
👇我的斜槓人生
https://youtu.be/BlGgBwnRaDo
#子彈筆記術 #高效率 #生產力 #時光膠囊 #筆記 #Edo
—
😊Follow NanaQ ⇊
IG: https://instagram.com/nanaq521
FB: https://www.facebook.com/nanaq521
—
😊Contact Me ⇊
mail: nanaq520@gmail.com

待辦清單app 在 Yale Chen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這個影片裡,我要教你怎麼有效地使用待辦清單to do list,完成你待辦清單的所有的事、擺脫對人生計畫的失落感。
線上課程:https://yalechen.teachable.com
訂閱頻道 👉🏻 https://bit.ly/2GGmQpT
在影片裡,我跟大家分享了3個問題:
1. 許多人都在自己的待辦清單上安排太多事情
2. 沒有給工作安排先後順序
3. 把時間當作無限的使用
在這裡追蹤我:
👨🏻💻👩🏻💻FB: http://bit.ly/1otSo9C
👨🏻💻👩🏻💻IG: http://instagram.com/theyalechen

待辦清單app 在 魏巍 Youtube 的評價
最完整的中文 iPhone 開發線上課程:
https://www.udemy.com/iphone-app-zh/
***** 從完全不會到做出10款App*****
1.What’s your name? 2.猜數字 3.質數判斷
4.Color Finder 5.寵物年齡計算機 6.快速撥號通
7.待辦清單 8.電子書 9.小木琴 10.神奇變聲器
***** 課程內容*****
安裝 Xcode
Swift 語言介紹
UIKit 使用
完整的 AutoLayout 知識
播放音樂
利用地圖
顯示網頁
TabBar 與瀏覽多畫面的應用程式
電子書與 SplitViewController
完整的實機測試與上架流程的介紹

待辦清單app 在 有好用的"桌面待辦事項清單"app可推薦嗎? - Mobile01 的八卦
在HTC Likes裡面有個很不錯的app叫作"待辦事項清單",我覺得很不錯,喜歡它可以幫忙條列式的把待辦事項給秀出來,然後該事項完成後,可以在前端的方匡打勾,不過個人覺得有 ... ... <看更多>
待辦清單app 在 【thunkable 基本資料結構】EP4: 專案開發--待辦事項App 的八卦

【thunkable 基本資料結構】EP4: 專案開發-- 待辦 事項 App | To Do List. 76 views 1 year ago thunkable -- 視覺化程式設計. ... <看更多>
待辦清單app 在 [心得] 待辦事項app心得- 看板iO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這幾年用了幾款todolist app
看到版上分享待辦app的心得較少所以發一篇分享一下
用過的幾款主流待辦有
1. ticktick
2. todoist
3. microsoft todo
4. things3
先說結論,最推薦ticktick,個人目前轉到things3使用中
--
首先ticktick和todoist功能相似一起說
ticktick是我覺得功能最全面的一款待辦app
最基本的待辦功能以外,有網頁版app真的大加分
還有筆記本、月曆圖、番茄鐘等超實用功能
但是功能多意味著上手難度比較大
要把所有功能用到極致需要一點學習時間
然後介面很醜,真的醜,所有待辦app裡面最醜
功能再完整也遮不住的那種醜
最後還有一個隱憂是公司中資背景
不過用面向海外版的ticktick問題就不大,見仁見智
優點:
+ 有網頁版app
+ 功能最完備的待辦app
+ 免費版功能足夠使用
缺點:
- 介面非常醜
- 操作不直覺需要學習時間
- 中資背景
--
todoist就是極簡版的ticktick
純粹的待辦app,精美的介面,訂閱版有email通知讓你絕不錯過待辦事項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類似RPG遊戲經驗值的KARMA系統(雖然我覺得沒啥用)
但是缺點是沒有分類的資校夾
同類型的待辦清單不能整合到一起
還有一個對於我來說最致命的缺點:活動紀錄藏的太深
對於我每周要彙整工作進度報告會需要一次查看整周的完成事項
todoist需要進到活動日誌裡面再選擇要查詢的項目
步驟相對多而且不直覺,是我比較不喜歡的點
優點:
+ 有網頁版app
+ email提醒,應該只有這家有
+ 介面精美
缺點:
- 免費版清單數量不夠日常使用
- 訂閱價格相對貴
- 待辦清單無法分類
- 已完成事項不好查找
--
再來微軟的todo
基本優點和todoist差不多,加分項是完全免費
缺點就比較明顯了
網頁app跟outlook綁在一起,畫面多出其他的app選項我個人不喜歡
針對工作的待辦有一個指定的工作清單,且不能分割多種工作項目
如果有其他需要分類的工作項目另外列清單,整體看上去很矛盾
還有我的地區連todo的app很lag,這點可能每個人情況不同
優點:
+ 完全免費
+ 有網頁版app
+ 整合微軟outlook
缺點:
- 工作清單不好用,邏輯矛盾
- 整合outlook導致有一些不必要功能
--
things3,是我目前正在使用的
同todoist,最純粹的待辦app
應該是介面最美、操作最簡單直覺的app
我的需求項:紀錄本、重複任務、清單分類資料夾都有
缺點也很明顯:沒有網頁app
對於沒有mac的人是一大勸退項
我的解決方案是開一台mac的虛擬機裝things for mac
每天下班之前打開虛擬機確認完成項目再寫上明天的
臨時有項目要加時,打開手機輸入問題也不是很大
優點:
+ 買斷制
+ 介面完美,最好看的待辦app
+ 操作簡單直覺
缺點:
- 系統整合差不支援windows和安卓
- ios、ipados、mac版本不同需要分開購買
--
最後比較一下各待辦app做一個購買參考
價格:todo(完全免費) >>> things3 > ticktick > todoist
功能:ticktick > todo(整合微軟) > todoist = things3
介面:things3 > todoist > todo > ticktick
跨系統支援:ticktick = todoist = todo >>> things3
完成事項查找功能:ticktick > things3 > todo > todoist
整體:ticktick > todo > todoist > things3
--
之前因為ticktick跟todoist相繼訂閱到期
再趁之前things3特價買來玩玩,使用上不便但是介面美了看著舒服也就覺得還好
會再使用個一陣子看看是否再轉
最推薦的仍是ticktick
免費版完全足夠日常使用,前提是可以接受他的UI和中資隱憂
願意為美感付費的話
多系統用戶選todoist,全家桶直接無腦選things3
而todo適合想免費又想要強大待辦功能的用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3.171.177.101 (香港)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OS/M.1677462584.A.812.html
而且BUG很多還沒修(例如代辦事項憑空消失)
所以比較多人還是使用三方的app
※ 編輯: timboy512 (103.171.177.101 香港), 02/27/2023 11:33:37
※ 編輯: timboy512 (103.171.177.101 香港), 02/27/2023 14:32: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