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蘇一宇醫師的故事。
當我還是實習醫生的時候,學長對我說 "當你不確定這麼做是否是對的時候,想像他/她是你的小孩,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這也是北醫兒科團隊對每一個小生命的態度及堅持。
遺憾中的美好─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
「你們先進行急救,我馬上趕到!」凌晨3點鐘我掛上電話立刻衝向醫院。這對24週雙胞胎的媽媽過去幾天一直有頻繁的子宮收縮,為了幫孩子爭到第一口氣,婦產科進行了嚴密監測也給予產前的類固醇,前一天早上我們還在與婦產科區慶建主任討論狀況這麼不穩定是否要提早剖腹產,沒想到一語成讖,媽媽半夜起床如廁,雙胞胎的哥哥就這樣滑了出來。
當我趕到新生兒加護病房,值班醫師正在為哥哥插管。「急救後心跳有恢復,但一直呈現缺氧狀態,呼吸也不是很穩定。婦產科正在幫媽媽緊急剖腹生妹妹。」值班醫師焦急地說道。接手插上氣管內管後我立刻心知不妙;隨著甦醒球的按壓,孩子不只呼吸音不對稱、皮膚下也逐漸腫脹,很明顯是肺部極度不成熟加上急救引致的氣漏症候群,本該是救命的氧氣從殘破的肺臟四處流竄,不只壓住了孩子的心肺也讓本就因缺氧暗沉的皮膚變得青一塊、紅一塊的。囑咐值班醫師去產房協助即將出生的妹妹後,我與護理師繼續盡一切的努力想要留住哥哥,插上胸管引流壓住心肺的氣體、用上高頻震盪呼吸器盡可能提供氧氣、保護肺臟,無奈如同胸管引流出源源不絕的氣泡一般,缺氧狀況依舊,哥哥的生命也一點一滴逐漸流逝。「這真是太不公平了,明明只是個氣胸,偏偏發生在這樣巴掌大的身軀上我一點辦法也沒有!」就在我內心咒罵著的同時,妹妹被送進了病房。與哥哥不同的是,妹妹在插上氣管內管後呼吸狀況逐漸穩定下來,即使跟哥哥一樣體重未滿500公克,小小的四肢在處理台上不斷揮舞著,像在驅趕著步步逼近的死神。我深吸了一口氣,看看哥哥,再看看妹妹,腦中浮現的是剛剛哥哥大片出血的腦部超音波─「哥哥就這樣了,我會跟家屬說明,全力搶救妹妹。」我對值班醫師說,也對自己說。
當雙胞胎的爸爸來到病房看到這對兄妹,早已紅了眼眶。我解釋完哥哥絕望的病況並勸他放棄急救,爸爸簽字時什麼也沒說,只用潰堤的眼淚與顫抖的雙手向命運抗議。哥哥在破曉不久便離開了我們,在接下來的兩天裡,整個醫護團隊繃緊神經細心照料著妹妹,畢竟只要一點水珠或少許的痰塊卡住直徑僅2.5mm的氣管內管她馬上就會缺氧、心跳減慢,當真是「以死相逼」。保溫箱成了她的新家、週邊置入的中央靜脈導管跟呼吸器是臍帶、胎盤不完美的替代品,沒有了羊水的溫柔包覆與媽媽的心跳,剩下藥物、扎針與儀器嗶嗶的回音。像是抗議這一切般,她發生了嚴重的持續性肺高壓;由於不成熟而沒能順利下降的肺動脈壓力讓血流無法進入肺臟,即便使用了大量的氧氣、高頻震盪呼吸器與表面張力素擴張肺部,妹妹的血氧濃度還是逐漸往下掉,一邊囑咐護理師注射降低肺壓的藥物,我打電話給友院,希望歸還上週出借的吸入性一氧化氮,也是這種狀況下首選的治療。「所以現在貴院病人還在使用嗎?是的,我們真的很急需要。下週一?可是我怕病人撐不到那個時候了。最快明天嗎?好的,好的,萬事拜託。」掛上電話、向家屬說明後我整個人沉在椅子裡。天啊,在有限的醫療中我們已是何等的無力,難道連現實都要扯我們後腿嗎?由於當時時間已經接近半夜,正是醫院人手最不充足的時刻,機器本身也相當巨大且拆卸裝載都並不容易,即便友院盡力協調也很難馬上調集人手搬運。就在我邁著沉重步伐下班回家當晚,發生了我連作夢都沒想到的奇蹟。
「喂?蘇一宇醫師嗎?我魏柏立。」「副院長!?」我整個人立刻醒了過來。原來副院長不知如何發現了我們的困境,立刻居中協調並指派兒科張璽主任要幫我們漏夜將機器運回本院!「你以後遇到困難要說,病人的事是最重要的,直接打給我也沒關係,只要你夠積極,大家都會幫你的。」魏副院長訓勉道。在謝過副院長後我剩下的問題只有如何比張主任還早趕到醫院,結果踏入新生兒加護病房時主任居然已經坐在護理站了;「我找了認識的專業人員,聽說是要幫忙病人他們都很樂意半夜出勤!」主任說道。「今天是為了病人,就算友院沒辦法歸還也要想辦法跟其他醫院借,就是跪也要想辦法把救命的東西跪回來!」看來我是徹底輸了,輸在自以為盡了力、太快放棄。於是在呼吸治療師的協助下吸入性一氧化氮送進了妹妹的肺部,發黑的唇色如窗外的日出般逐漸紅潤,我們又從死神手中贏下了一局。命運如果有個性,那她鐵定很難相處吧;在吸入性一氧化氮的幫助與醫療團隊的照料下,幾天後妹妹的呼吸逐漸穩定,也開始能從口胃管進食母奶,就在大家鬆了一口氣時,風暴再次來襲。
「血壓不穩、呼吸變喘,胸部X光呈現肺部水腫,今天早上做的心臟超音波看到很大的開放性動脈導管,雖然已經用上讓它收縮的藥,怕是要開刀綁起來才能解決。」跟一臉憂愁的爸爸、媽媽解釋完病況,我坐在護理站沉思了起來。護理師們照顧妹妹已經很辛苦,卻還是天天陪伴爸爸媽媽說話,分擔他們失去哥哥的憂傷;主任、副院長日理萬機卻也為了病人半夜幫忙聯絡、跑來醫院;呼吸治療師跟社工常常接了我一通電話就立刻臨危受命、風雨無阻;我有什麼理由退縮?有什麼事情應當阻擋在我與病人之間?思想至此,我立刻播了幾通電話,真是如同副院長與主任的教訓般豁了出去、用上了所有的擔保,然後回到了妹妹床邊。「爸爸、媽媽,我跟你們說,如果妹妹要開刀,我會找我所知道最棒的小兒心臟科醫師來開。」整個手術過程非常順利,由於當時本院小兒心臟外科醫師正好從缺,在心臟外科許傳智主任、魏副院長與張主任的協助下,台大兒童醫院的黃書健醫師得以緊急支援為妹妹完成手術。
之後的三個多月不能說是一帆風順,腎上腺不全、視網膜病變、慢性肺部疾病,這些早產兒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一個個席捲而來,但總算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驚無險地一一度過。在復健科曾頌惠主任、兒童眼科蔡振行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以及好多好多各個團隊難以一一言謝的夥伴協助下,妹妹平安出院回家。最近一次回診時媽媽雖然為了妹妹能夠不再需要使用氧氣而開心卻也向我抱怨她吃奶不認真,我們相視而笑。如果能夠讓每個進到加護病房孩子的父母都能在門診向我抱怨、這樣的奇蹟透過院內每個同仁、每位夥伴的雙手不斷發生,再多無眠的夜晚、汗水與淚水,我都甘願;但是現在,就請讓我細細品嘗這遺憾中的美好吧。
新生兒暨兒童加護病房主任 蘇一宇
張力性氣胸處理 在 傅志遠 Peter Fu Facebook 八卦
關於同行相輕,最近有些很深的感受...
前陣子同事接到外院轉診電話...
一個被車碾過的傷患,到院已經沒有生命徵象...
急救後仍然無效,因此要轉診至本院...
同事只是很客氣地問了一句:
「病人不是已經死了嗎?轉來本院做什麼?」
「所以你不接受嗎?你們醫學中心可以拒收嗎?」
據同事說他還沒來得及再講,對方就把電話掛了~~
沒多久病人轉來,一邊CPR一邊從急診大門進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關於「同行相輕」,或許存在於每個專科,每家醫院,
甚至每個行業...
大部份的人(也包括我自己)常會覺得自己做得最好,
其他沒有參與其中的人,發表的意見都是不負責任的評論...
因此轉來的上游醫師,沒辦法接受下游醫師的提醒...
接受轉診的下游,或許是事後諸葛,或許是所處機構的優勢,
也覺得前一家醫院的處置有問題...
我必須承認,自己剛入行時(即便還只是住院醫師菜鳥階段),
會因為自己所處是大機構醫學中心,而有著優越感...
以前在急診遇到其他中小型醫院轉診病患過來,
除了有著「外院都在亂搞」的先入為主成見外,
在交班過程中,也會用帶著傲慢的口吻「接受」其他醫院轉診...
哪怕轉診來的醫師,可能比自己資深...
只是受限在自己所處機構無法處理,或是家屬的主觀要求...
隨著年歲漸長,也慢慢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甚至自己也曾經當過醫學中心醫師口中「亂搞」的小型醫院醫師...
走過這些年,現在脾氣改了很多...
可以理解基層醫療受限於資源甚至家屬壓力的難處...
又或者說,小型醫院有很多比自己厲害的高手...
(曾遇到過張力性氣胸,已經快要掛掉的傷患,
家屬堅持所有治療要轉到大醫院再做~~)
(我一度很氣前一家醫院怎麼什麼都不做就轉來,
知道實情後我把家屬講了一頓!)
所以現在的我,已經習慣不再多問...
對於外院的轉診要求,我的制式回答就是:「我知道了。」
雖然這跟高級外傷救命術中強調的轉診交班精神有所悖離,
但與其在電話裡討論(甚至爭辯)對事實沒有幫助...
我們認為該做的,其他同業未必認同...
有時候我們好意的提醒,或許會被外院同行誤以為是質疑...
況且我們的建議也未必一定正確,
當沒親眼看到病人,提出的建議不見得可行...
至於在電話裡討論誰比較資深,
自己是某某主任,行醫多少年,過去遇過什麼案例...
更是無聊中的無聊...
「我知道了」是最好的回答...
與其花很多時間討論病情或處置,還不如快點動作...
處置正確轉過來,我充滿感恩,也會告訴家屬前一家醫院做得對...
偶爾遇到處置怪怪的,反正來了我再重新評估一次...
從小長輩告訴我「少說話,多做事」...
這個時候就很有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病人從進來就開始CPR,又急救了三十分鐘...
最後在本院宣告死亡...
本以為是家屬的堅持...
(這些年真的偶爾遇到即使已經死亡,還要轉診的家屬 )
家屬兩手一攤表示無奈,他們說自己一直被催著上救護車~~
當然這可能是會陷入各說各話的羅生門...
於是同事打回前一家醫院,想要瞭解當時情形...
對方告訴他:「我已經可以當你的老師了!我跟你們主任很熟,
一定叫他好好教訓你!」
張力性氣胸處理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八卦
這是一個造成急診醫師們寧願離開這行,最典型的案例
1.這個案例的診斷是肩鎖關節脫臼併韌帶斷裂,依程度並不一定每個案例要開刀(很多情況可以以三角巾治療),要開刀的案例也不是必須緊急開刀,過幾天在安全的麻醉下開刀預後並無不同,尤其若有其他不穩定的傷勢時,先處理危及生命狀況本來就是外傷的基本處理原則,臨床上若已經有腦出血或腹腔出血等危及狀況,絕對是優先處理,其他四肢的骨折甚至是先固定等數天或一個星期生命穩定後在去處理都是常見的事
2.為什麼會說到全身麻醉有風險,需要胸腔外科協助,主要還是當有肋骨骨折時,若全身麻醉時造成的肺內正壓力會有氣胸甚至張力性氣胸的風險(這個發生會立即危及生命),在開刀評估當然必須更加嚴謹的原因,因為這個刀不是救命(當下非開不可不然會送命)的搶救刀...
3.如果只看原作者單方的陳述,會使一般人以為急診當時並沒有照肩部X光,其實依該院員工陳述是有的,至於為什麼一開始的X光沒辦法診斷出來,討論串中有提因為疼痛導致只能躺著照,擺位受限,然而這個肩鎖關節脫臼併韌帶斷裂的診斷會需要肩關節做不同的擺位時才會表現出來
4.因此在原作者貼文一來並沒有提供事實,二來憑藉自己運動的經驗就來指責急診醫療疏失,真的很令人喪氣...
張力性氣胸處理 在 張力性氣胸即時插針減壓救命 - YouTube 的八卦
上兵秦良丰,跳傘出意外,從高空落地時失去呼吸心跳,急救第一時間,醫師推斷有 氣胸 ,立刻插針減壓,急救 處理 得當是保命關鍵,把人搶救回來。 ... <看更多>
張力性氣胸處理 在 火神的眼淚看門道~張力性氣胸及針刺減壓 - YouTube 的八卦
肺臟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呼吸器官,在肺臟的外層和內層中有一個潛在空間稱為「肋膜腔」,平常肋膜腔內只有一些液體的存在,呼吸時這些液體可以讓我們的 ... ... <看更多>